马达模块以及吸尘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1000399.8

文献号 : CN10941944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佐久间裕一村上淳

申请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马达模块以及吸尘器。该马达模块具有马达、风扇以及在内部容纳马达和风扇的壳体。壳体具有筒状的主体部、吸气口、排气口、流路以及分隔部。流路是在主体部与马达之间连接吸气口与排气口的空间。分隔部在流路的内部对流路进行分隔。流路包含:风扇容纳部;经第一连通路与风扇容纳部连通的第一消音室;经第二连通路与第一消音室连通的第二消音室;以及经第三连通路与第一消音室以及第二消音室中的任一方连通,并且与排气口连通的第三消音室。第一消音室的流路截面积比第一连通路的流路截面积大。第二消音室的流路截面积比第二连通路的流路截面积大。并且,第三消音室的流路截面积比第三连通路的流路截面积大。

权利要求 :

1.一种马达模块,其特征在于,具有:马达,其具有以旋转轴线为中心而旋转的旋转部;

风扇,其配置于所述马达的轴向一侧,并与所述旋转部一同旋转;以及壳体,其在内部容纳所述马达和所述风扇,所述壳体具有:

筒状的主体部,其沿轴向延伸;

吸气口,其配置于所述风扇的轴向一侧;

一个或多个排气口,该一个或多个排气口配置于所述风扇的轴向另一侧且所述马达的径向外侧;

流路,其是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马达之间连接所述吸气口与所述排气口的空间;以及分隔部,其配置于所述流路的内部,对所述流路进行分隔,所述流路包含:

风扇容纳部,其容纳所述风扇,并直接与所述吸气口连通;

第一消音室,其经第一连通路与所述风扇容纳部连通;

第二消音室,其经第二连通路与所述第一消音室连通,并且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述排气口连通;以及第三消音室,其经第三连通路与所述第一消音室以及所述第二消音室中的任一方连通,并且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消音室的流路截面积比所述第一连通路的流路截面积大,所述第二消音室的流路截面积比所述第二连通路的流路截面积大,所述第三消音室的流路截面积比所述第三连通路的流路截面积大,所述排气口是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消音室以及所述第三消音室并且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外部连通的贯通孔,所述第三消音室经所述第三连通路与所述第一消音室连通,并且不与所述第二消音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配置于所述第三消音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是位于所述第三消音室并且与所述壳体的外部连通的贯通孔,所述第三消音室经所述第三连通路与所述第二消音室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路以及所述第二连通路沿所述主体部的内壁配置,所述第一连通路与所述第二连通路的至少一部分在轴向上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具有马达覆盖部,所述马达覆盖部配置于所述马达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主体部之间,所述第一消音室以及所述第二消音室被所述马达覆盖部和所述主体部包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模块,其特征在于,从轴向一侧观察所述第一连通路的形状是被一个直线和一个圆弧封闭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

一体形成的第一壳体;以及

一体形成的第二壳体,

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具有在通过所述旋转轴线的平面上相互接触的接触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具有从所述平面朝向所述第二壳体侧突出的凸部,所述第二壳体具有从所述平面凹陷的凹部,所述凸部被嵌入在所述凹部内。

9.一种马达模块,其特征在于,具有:马达,其具有以旋转轴线为中心而旋转的旋转部;

风扇,其配置于所述马达的轴向一侧,并与所述旋转部一同旋转;以及壳体,其在内部容纳所述马达和所述风扇,所述壳体具有:

筒状的主体部,其沿轴向延伸;

吸气口,其配置于所述风扇的轴向一侧;

一个或多个排气口,该一个或多个排气口配置于所述风扇的轴向另一侧且所述马达的径向外侧;

流路,其是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马达之间连接所述吸气口与所述排气口的空间;以及分隔部,其配置于所述流路的内部,对所述流路进行分隔,所述流路包含:

风扇容纳部,其容纳所述风扇,并直接与所述吸气口连通;

第一消音室,其经第一连通路与所述风扇容纳部连通;

第二消音室,其经第二连通路与所述第一消音室连通,并且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述排气口连通;以及第三消音室,其经第三连通路与所述第一消音室以及所述第二消音室中的任一方连通,并且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消音室的流路截面积比所述第一连通路的流路截面积大,所述第二消音室的流路截面积比所述第二连通路的流路截面积大,所述第三消音室的流路截面积比所述第三连通路的流路截面积大,所述分隔部包含:板状的第一分隔部,其配置于所述风扇容纳部与所述第一消音室之间;以及板状的第二分隔部,其配置于所述第一消音室与所述第二消音室之间,所述第一分隔部具有:第一板部,其与轴向大致垂直地扩展;以及第一弯曲部,其从所述第一板部向轴向另一侧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马达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配置于所述第三消音室。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马达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是位于所述第三消音室并且与所述壳体的外部连通的贯通孔,所述第三消音室经所述第三连通路与所述第二消音室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马达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路以及所述第二连通路沿所述主体部的内壁配置,所述第一连通路与所述第二连通路的至少一部分在轴向上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马达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具有马达覆盖部,所述马达覆盖部配置于所述马达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主体部之间,所述第一消音室以及所述第二消音室被所述马达覆盖部和所述主体部包围。

14.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马达模块,其特征在于,从轴向一侧观察所述第一连通路的形状是被一个直线和一个圆弧封闭的形状。

15.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马达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

一体形成的第一壳体;以及

一体形成的第二壳体,

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具有在通过所述旋转轴线的平面上相互接触的接触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马达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具有从所述平面朝向所述第二壳体侧突出的凸部,所述第二壳体具有从所述平面凹陷的凹部,所述凸部被嵌入在所述凹部内。

17.一种吸尘器,其是手持式、立式或杆式的吸尘器,其具有:吸气头;

粉尘分离部,其对气流中所含的粉尘与所述气流进行分离;以及权利要求7、8、15、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模块,所述壳体具有关于所述平面呈大致对称形状的把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模块经由所述吸气头以及所述粉尘分离部向所述吸气口吸入气体,并且从所述排气口排出所述气体。

18.一种吸尘器,其是卧式吸尘器,其具有:吸气头;

粉尘分离部,其对气流中所含的粉尘与所述气流进行分离;

软管部,其连接所述吸气头与所述粉尘分离部;以及权利要求1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模块经由所述吸气头、所述软管部以及所述粉尘分离部向所述吸气口吸入气体,并且从所述排气口排出所述气体。

说明书 :

马达模块以及吸尘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公开涉及马达模块以及具有马达模块的吸尘器。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在吸尘器等需要吸引力的装置中搭载有马达和风扇。近年来,在集合住宅的增加等背景下,谋求抑制通过吸尘器内的风扇的旋转而产生的气流带来的噪音。例如在日本公开公报特开2011-30777号公报中记载有关于搭载有马达和风扇的吸尘器的静音化的技术。
[0003] 以往的吸尘器在主体壳体的内部根据来自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压力而进行风路的开闭。然后,切换形成共振型消音器与扩张型消音器,从而降低噪音。但是,在该公报的结构中,由于包含用于切换共振型消音器与扩张型消音器的机构,因此结构复杂化。因此,有可能导致部件数量增加,成本增加。并且,有可能导致组装工序复杂化,生产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0004]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具有马达和风扇的吸尘器的马达模块中能够抑制部件数量并且能够降低噪音的结构。
[0005] 本发明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的马达模块具有:马达,其具有以旋转轴线为中心而旋转的旋转部;风扇,其配置于所述马达的轴向一侧,并与所述旋转部一同旋转;以及壳体,其在内部容纳所述马达和所述风扇。所述壳体具有:筒状的主体部,其沿轴向延伸;吸气口,其配置于所述风扇的轴向一侧;一个或多个排气口,该一个或多个排气口配置于所述风扇的轴向另一侧且所述马达的径向外侧;流路,其是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马达之间连接所述吸气口与所述排气口的空间;以及分隔部,其配置于所述流路的内部,对所述流路进行分隔。所述流路包含:风扇容纳部,其容纳所述风扇,并直接与所述吸气口连通;第一消音室,其经第一连通路与所述风扇容纳部连通;第二消音室,其经第二连通路与所述第一消音室连通,并且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述排气口连通;以及第三消音室,其经第三连通路与所述第一消音室以及所述第二消音室中的任一方连通,并且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消音室的流路截面积比所述第一连通路的流路截面积大。所述第二消音室的流路截面积比所述第二连通路的流路截面积大。所述第三消音室的流路截面积比所述第三连通路的流路截面积大。
[0006] 根据本发明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在马达模块的内部形成有第一扩张型消音器、第二扩张型消音器以及第三扩张型消音器。第一扩张型消音器由经第一连通路与风扇容纳部连通的第一消音室形成。并且,第二扩张型消音器由经第二连通路与第一消音室连通的第二消音室形成。而且,第三扩张型消音器由经第三连通路与第一消音室以及第二消音室中的任一方连通的第三消音室形成。第二消音室以及第三消音室直接或间接地与配置于马达的径向外侧的排气口连通。由此,能够抑制部件数量,并且能够高效地降低噪音。
[0007] 有以下的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和优点。

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尘器的侧视图。
[0009]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模块的剖视图。
[0010]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壳体的剖视图。
[0011]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壳体的局部剖视图。
[0012]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模块的局部截面立体图。
[0013]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模块的A-A剖视图。
[0014] 图7是变形例所涉及的壳体的剖视图。
[0015] 符号说明
[0016] 1…吸尘器
[0017] 9…旋转轴线
[0018] 10…马达模块
[0019] 11…粉尘分离部
[0020] 12…管嘴
[0021] 20、20A…壳体
[0022] 21…主体部
[0023] 22…把手部
[0024] 23…充电电池容纳部
[0025] 24…连接部件
[0026] 31…马达
[0027] 32…风扇
[0028] 33…充电电池
[0029] 40…流路
[0030] 41…风扇容纳部
[0031] 42、42A…上侧流路
[0032] 43、43A…下侧流路
[0033] 51、51A…上侧壁部
[0034] 52、52A…下侧壁部
[0035] 53…马达覆盖部
[0036] 54…风扇覆盖部
[0037] 60…分隔部
[0038] 61…上侧第一分隔部
[0039] 62…上侧第二分隔部
[0040] 63…下侧第一分隔部
[0041] 64…下侧第二分隔部
[0042] 71…第一壳体
[0043] 72…第二壳体
[0044] 90…平面
[0045] 210…内壁
[0046] 211…吸气口
[0047] 212、212A…排气口
[0048] 213A…排气口
[0049] 221…把手孔
[0050] 222…抓握部
[0051] 401、401A…第一扩张型消音器
[0052] 402、402A…第二扩张型消音器
[0053] 403、403A…第三扩张型消音器
[0054] 421、421A…上侧第一连通路
[0055] 422、422A…上侧第一消音室
[0056] 423、423A…上侧第二连通路
[0057] 424、424A…上侧第二消音室
[0058] 431、431A…下侧第一连通路
[0059] 432、432A…下侧第一消音室
[0060] 433、433A…下侧第二连通路
[0061] 434、434A…下侧第二消音室
[0062] 440、440A…第三消音室
[0063] 441、441A…上侧第三连通路
[0064] 442、442A…下侧第三连通路
[0065] 531、531A…上侧马达覆盖部
[0066] 532、532A…下侧马达覆盖部
[0067] 611…上侧第一板部
[0068] 612…上侧第一弯曲部
[0069] 631…下侧第一板部
[0070] 632…下侧第一弯曲部
[0071] 710…接触面
[0072] 711…第一凸部
[0073] 721…第一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74] 以下,公开具有马达模块的吸尘器的例。另外,在本公开中,将与后述的马达的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称作“轴向”,将与马达的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向称作“径向”,将沿以马达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圆周的方向称作“周向”。并且,在本公开中,相对于后述的充电电池以后述的把手部侧为上,对各部分的形状以及位置关系进行说明。但是,并非通过该上下方向的定义来限定马达模块在制造时以及使用时的方向。并且,在本公开中,“平行的方向”还包含大致平行的方向。并且,在本公开中,“垂直的方向”还包含大致垂直的方向。
[0075] <1.第一实施方式>
[0076] <1-1.吸尘器的结构>
[0077]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尘器1的侧视图。如图1所示,吸尘器1具有马达模块10、粉尘分离部11以及管嘴12。吸尘器1是所谓的手持(handy)式吸尘器。
[0078] 图2是马达模块10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马达模块10具有壳体20、马达31、风扇32以及充电电池33。
[0079] 壳体20在内部分别容纳马达31、风扇32以及充电电池33。壳体20包含吸气口211和后述的排气口212。吸气口211配置于风扇32的轴向一侧,将粉尘分离部11与容纳风扇32的壳体20的内部空间连通。排气口212设置于壳体20的侧面。并且,壳体20在其内部形成有作为连接吸气口211与排气口212的空间的流路40。在后面对壳体20的详细结构进行叙述。
[0080] 马达31是无刷马达。马达31具有以旋转轴线9为中心而旋转的旋转部。风扇32配置于马达31的轴向一侧。并且,风扇32与马达31的旋转部一同旋转。风扇32是通过旋转而产生朝向径向外侧的气流的所谓的离心风扇。由此,风扇32在壳体20的流路40内产生从吸气口211朝向排气口212的气流。充电电池33对马达31供给驱动电力。
[0081] 粉尘分离部11配置于马达模块10的轴向一侧。管嘴12是配置于粉尘分离部11的轴向一侧的吸气头。粉尘分离部11将从管嘴12吸入的气流中所含的粉尘以及垃圾从气流中分离。另外,粉尘分离部11可以通过纸袋分离粉尘以及垃圾,也可以通过旋风分离器分离粉尘以及垃圾。
[0082] 当驱动吸尘器1时,马达31被驱动,风扇32旋转。随此,产生从管嘴12通过粉尘分离部11的内部、吸气口211、马达模块10的内部而朝向排气口212的气流。由此,从管嘴12与气流一同吸入粉尘以及垃圾。从管嘴12流入的气流在粉尘分离部11被去除粉尘以及垃圾。然后,被去除粉尘以及垃圾的气流通过马达模块10内而从排气口212排出。
[0083] <1-2.壳体的结构>
[0084] 接着,对壳体2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以下,与后述的图3~图6一同适当地参照图1以及图2。
[0085] 图3是壳体20的剖视图。图4是壳体20中的具有连接吸气口211与排气口212的流路40的部位的局部剖视图。如图3所示,壳体20具有主体部21、把手部22以及充电电池容纳部
23。
[0086] 主体部21是沿轴向延伸的筒状的部位。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主体部21中的风扇32的轴向一侧设置有吸气口211。并且,在主体部21中的风扇32的轴向另一侧且马达31的径向外侧设置有排气口212。排气口212是将壳体20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贯通孔。而且,在主体部21的内壁210与马达31之间形成有作为连接吸气口211与排气口212的空间的流路40。
[0087] 在壳体20中的主体部21的轴向另一侧设置有把手部22和充电电池容纳部23。把手部22以及充电电池容纳部23通过例如图4所示的连接部件24与主体部21连接。并且,把手部22配置于比充电电池容纳部23靠上侧的位置处。在此,把手部22由把手孔221和抓握部222构成,该把手孔221沿轴向以及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左右方向贯通,该抓握部222在把手孔221的上部沿轴向延伸。在充电电池容纳部23容纳充电电池33。
[0088] 而且,壳体20具有对包含其内部的流路40的空间进行分隔的壁部50、马达覆盖部53、风扇覆盖部54以及分隔部60。
[0089] 壁部50将壳体20的内部空间分隔成流路40和除流路40以外的部分。由此,能够抑制气流例如与把手部22、充电电池容纳部23以及充电电池33等部位碰撞而产生噪音。并且,不论把手部22、充电电池容纳部23以及充电电池33的形状如何,都能够恒定保持流路40内的流路阻力和后述的消音效果。壁部50由上侧壁部51和下侧壁部52构成。上侧壁部51是壁部50中的位于比旋转轴线9靠上侧的位置的部位。下侧壁部52是壁部50中的位于比旋转轴线9靠下侧的位置的部位。
[0090] 马达覆盖部53是配置于在壳体20的内部容纳的马达31的至少一部分与主体部21的内壁210之间的部件。马达覆盖部53沿轴向呈板状延伸。并且,马达覆盖部53将流路40分隔成形成从轴向一侧观察时流路40的至少一部分被主体部21的内壁210和马达覆盖部53封闭的形状。另外,马达覆盖部53由上侧马达覆盖部531和下侧马达覆盖部532构成。上侧马达覆盖部531是在比旋转轴线9靠上侧的位置处沿轴向延伸的部位。下侧马达覆盖部532是在比旋转轴线9靠下侧的位置处沿轴向延伸的部位。
[0091] 风扇覆盖部54是在马达31与风扇32的轴向之间且比马达31的旋转部与风扇32的连接部位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处沿径向扩展的板状的部件。
[0092] 分隔部60是配置于流路40的内部并对流路40进行分隔的板状的部件。分隔部60具有上侧第一分隔部61、上侧第二分隔部62、下侧第一分隔部63以及下侧第二分隔部64。上侧第一分隔部61具有上侧第一板部611和上侧第一弯曲部612。上侧第一板部611从风扇覆盖部54的径向外侧的端部进一步向径向外侧扩展。即,上侧第一板部611在马达31的轴向一侧且风扇32的轴向另一侧与轴向大致垂直地扩展。上侧第一弯曲部612从上侧第一板部611的径向外侧的端部向轴向另一侧延伸。上侧第二分隔部62在上侧第一分隔部61的轴向另一侧且上侧壁部51的轴向一侧从马达覆盖部53的一部分向径向外侧且轴向另一侧延伸。下侧第一分隔部63具有使上侧第一分隔部61上下翻转后的形状。下侧第一分隔部63具有下侧第一板部631和下侧第一弯曲部632。下侧第二分隔部64具有使上侧第二分隔部62以旋转轴线9为界上下翻转后的形状。
[0093] 如图3以及图4所示,通过具有壁部50、马达覆盖部53、风扇覆盖部54以及分隔部60,在流路40中形成容纳风扇32的风扇容纳部41、从风扇容纳部41向轴向另一侧延伸的上侧流路42和下侧流路43以及马达容纳部。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0094] 首先,风扇容纳部41通过在壳体20的内部且吸气口211的轴向另一侧在轴向上分隔成上侧第一板部611、下侧第一板部631以及风扇覆盖部54而形成。风扇容纳部41直接与吸气口211连通。并且,如上述,通过容纳于风扇容纳部41的风扇32的旋转,产生朝向径向外侧的气流。此时,本实施方式的流路40在风扇32的下游侧分支成上侧流路42和下侧流路43。即,在壳体20的内部中的风扇容纳部41的轴向另一侧设置有上侧第一板部611、下侧第一板部631以及风扇覆盖部54。因此,气流经由作为比上侧第一分隔部61的上侧第一弯曲部612靠上侧的空间的上侧第一连通路421或作为比下侧第一分隔部63的下侧第一弯曲部632靠下侧的空间的下侧第一连通路431而进一步向轴向另一侧前进。另外,上侧第一连通路421是在上侧第一分隔部61与主体部21的内壁210之间在轴向上连通的空间。下侧第一连通路
431是在下侧第一分隔部63与主体部21的内壁210之间在轴向上连通的空间。
[0095] 接下来,在上侧第一连通路421的轴向另一侧形成有经上侧第一连通路421与风扇容纳部41连通的上侧第一消音室422。换句话说,风扇容纳部41与上侧第一消音室422通过配置于它们之间的上侧第一分隔部61在轴向上相互分隔。上侧第一消音室422是位于上侧第一分隔部61以及上侧第一连通路421的轴向另一侧、上侧马达覆盖部531的上侧、主体部21的内壁210的径向内侧且上侧第二分隔部62以及后述的上侧第二连通路423的轴向一侧的空间。并且,在下侧第一连通路431的轴向另一侧形成有经下侧第一连通路431与风扇容纳部41连通的下侧第一消音室432。换句话说,风扇容纳部41与下侧第一消音室432通过配置于它们之间的下侧第一分隔部63在轴向上相互分隔。下侧第一消音室432是位于下侧第一分隔部63以及下侧第一连通路431的轴向另一侧、下侧马达覆盖部532的下侧、主体部21的内壁210的径向内侧且下侧第二分隔部64以及后述的下侧第二连通路433的轴向一侧的空间。
[0096] 在上侧流路42中,经上侧第一连通路421到达上侧第一消音室422的气流经作为比上侧第二分隔部62靠上侧的空间的上侧第二连通路423进一步向轴向另一侧前进。上侧第二连通路423是在上侧第二分隔部62与主体部21的内壁210之间在轴向上连通的空间。并且,在下侧流路43中,经下侧第一连通路431到达下侧第一消音室432的气流经作为比下侧第二分隔部64靠下侧的空间的下侧第二连通路433进一步向轴向另一侧前进。下侧第二连通路433是在下侧第二分隔部64与主体部21的内壁210之间在轴向上连通的空间。
[0097] 在上侧第二连通路423的轴向另一侧形成有经上侧第二连通路423与上侧第一消音室422连通的上侧第二消音室424。上侧第二消音室424是位于上侧第二分隔部62以及上侧第二连通路423的轴向另一侧、上侧马达覆盖部531的上侧、主体部21的内壁210的径向内侧且上侧壁部51的轴向一侧的空间。并且,在下侧第二连通路433的轴向另一侧形成有经下侧第二连通路433与下侧第一消音室432连通的下侧第二消音室434。下侧第二消音室434是位于下侧第二分隔部64以及下侧第二连通路433的轴向另一侧、下侧马达覆盖部532的下侧、主体部21的内壁210的径向内侧且下侧壁部52的轴向一侧的空间。另外,上侧第二消音室424以及下侧第二消音室434分别间接地与设置于后述的第三消音室440的排气口212连通。
[0098] 而且,在风扇容纳部41的轴向另一侧形成有第三消音室440。第三消音室440是位于风扇覆盖部54的轴向另一侧、上侧马达覆盖部531的下侧、下侧马达覆盖部532的上侧且壁部50的轴向一侧的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侧马达覆盖部531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的至少一部分与上侧壁部51之间设置有贯通孔。由该贯通孔形成将上侧第二消音室424与第三消音室440连通的上侧第三连通路441。第三消音室440经上侧第三连通路441与上侧第二消音室424连通。到达上侧第二消音室424的气流经由上侧第三连通路441向第三消音室440前进。并且,在下侧马达覆盖部532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的至少一部分与下侧壁部52之间设置有贯通孔。由该贯通孔形成将下侧第二消音室434与第三消音室440连通的下侧第三连通路442。第三消音室440经下侧第三连通路442与下侧第二消音室434连通。到达下侧第二消音室434的气流经由下侧第三连通路442向第三消音室440前进。
[0099]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三消音室440中设置有上述的排气口212。第三消音室440直接与排气口212连通。另外,第三消音室440也可以经其他空间间接地与排气口212连通。上侧流路42的气流以及下侧流路43的气流在第三消音室440合流,并经由排气口212向马达模块10的外部排出。
[0100] 如已叙述,当马达31被驱动而风扇32旋转时,风扇32产生从风扇32的上方朝向风扇32的径向外侧的气流。由此,在风扇容纳部41的内部产生从吸气口211经由第一连通路421、431朝向上侧流路42以及下侧流路43的气流。然后,该气流分别通过第一消音室422、
432、第二连通路423、433、第二消音室424、434、第三连通路441、442以及第三消音室440而从排气口212向马达模块10的外部排出。
[0101] 在此,上侧第一消音室422的流路截面积比上侧第一连通路421的流路截面积大。下侧第一消音室432的流路截面积比下侧第一连通路431的流路截面积大。由此,上侧第一连通路421和上侧第一消音室422以及下侧第一连通路431和下侧第一消音室432分别构成第一扩张型消音器401。并且,上侧第二消音室424的流路截面积比上侧第二连通路423的流路截面积大。下侧第二消音室434的流路截面积比下侧第二连通路433的流路截面积大。由此,上侧第二连通路423和上侧第二消音室424以及下侧第二连通路433和下侧第二消音室
434分别构成第二扩张型消音器402。而且,第三消音室440的流路截面积比上侧第三连通路
441的流路截面积大。第三消音室440的流路截面积比下侧第三连通路442的流路截面积大。
由此,上侧第三连通路441和第三消音室440以及下侧第三连通路442和第三消音室440分别构成第三扩张型消音器403。这样,通过在上侧流路42和下侧流路43中的风扇32与排气口
212之间分别配置有三个扩张型消音器401、402、403,能够大幅降低在风扇32中产生的噪音。并且,由于能够通过简易的结构构成这些扩张型消音器,因此能够高效地降低噪音,并且能够削减部件数量,抑制成本。并且,能够提高组装作业性,提高生产效率。
[0102] 另外,马达31配置于第三消音室440。即,由第三消音室440形成容纳马达31的马达容纳部。由此,能够有效活用马达模块10的内部的有限的空间,从而能够抑制马达模块10的大型化。而且,由于在马达31的附近处产生气流,因此能够获得对在马达31中产生的热进行冷却的效果。
[0103]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上侧第一分隔部61具有上侧第一弯曲部612,能够加长上侧第一连通路421的轴向长度。通过确保上侧第一连通路421的管路长度,能够提高由上侧第一连通路421以及上侧第一消音室422构成的第一扩张型消音器401的消音效果。并且,通过适当地调整上侧第一弯曲部612的长度,能够调整上侧第一连通路421的长度。因而,能够微调第一扩张型消音器401的消音效果,能够进一步提高消音性能。并且,通过下侧第一分隔部63具有下侧第一弯曲部632,能够加长下侧第一连通路431的轴向长度。通过确保下侧第一连通路431的管路长度,能够提高由下侧第一连通路431以及下侧第一消音室432构成的第一扩张型消音器401的消音效果。并且,通过适当地调整下侧第一弯曲部632的长度,能够调整下侧第一连通路431的长度。因而,能够微调第一扩张型消音器401的消音效果,能够进一步提高消音性能。
[0104] 并且,通过上侧第一连通路421的一部分向上侧第一消音室422的内部延伸,第一扩张型消音器401成为附带内管的消音器。具体地说,上侧第一弯曲部612的下方且上侧马达覆盖部531的上方的空间发挥内管的作用。因此,该空间作为歧管(side branch)型消音器(即,干涉型/共振型消音器)发挥功能。因而,能够利用内管的长度微调第一扩张型消音器401的消音效果,能够进一步提高消音性能。并且,通过下侧第一连通路431的一部分向下侧第一消音室432的内部延伸,第一扩张型消音器401成为附带内管的消音器。具体地说,下侧第一弯曲部632的上方且下侧马达覆盖部532的下方的空间发挥内管的作用。因此,该空间作为歧管型消音器(即,干涉型/共振型消音器)发挥功能。因而,能够利用内管的长度微调第一扩张型消音器401的消音效果,能够进一步提高消音性能。
[0105] 并且,上侧第一连通路421与上侧第二连通路423分别沿主体部21的内壁210配置,至少一部分在轴向上相互重合。并且,下侧第一连通路431与下侧第二连通路433分别沿主体部21的内壁210配置,至少一部分在轴向上相互重合。由此,由风扇32产生的沿主体部21的内壁210朝向轴向另一侧的气流容易进入第一连通路421、431以及第二连通路423、433内。即,上侧流路42内的流路阻力以及下侧流路43内的流路阻力变低。因而,能够提高作为马达模块10整体的送风效率。
[0106]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轴向一侧观察时,上侧第一连通路421、上侧第二连通路423、下侧第一连通路431以及下侧第二连通路433的入口分别呈月牙形状。即,从轴向一侧观察它们时,分别具有被一个直线(各分隔部61~64)和一个圆弧(主体部21的内壁210)封闭的形状。由此,能够在维持通过风扇32的旋转而产生的气流的周向的回旋的状态下,使气流经由这些连通路进一步向轴向另一侧前进。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空气滞留在壳体20的内部而高效地排出。
[0107] 图5是马达模块10中的具有连接吸气口211与排气口212的流路40的部位的局部截面立体图。图6是图2的马达模块10的A-A箭头方向剖视图。如图5以及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壳体20由作为将壳体20两半的两个部件的第一壳体71和第二壳体72构成。第一壳体71以及第二壳体72分别是一体形成的树脂成型品。第一壳体71具有在通过旋转轴线9的平面90上与第二壳体72接触的接触面710。并且,第二壳体72具有在该平面90上与第一壳体71接触的接触面(省略图示)。壳体20构成为关于该平面90大致对称。因此,把手部22也关于平面90呈大致对称形状。
[0108] 这样,通过由两半的两个部件构成壳体20,能够在马达模块10的制造工序中提高各部件的组装效率。并且,在这样的两半的第一壳体71以及第二壳体72中,各分隔部61~64分别配置成与平面90垂直。由此,在通过注射成型而形成第一壳体71以及第二壳体72的情况下,能够减少模具的部件数量。因而,能够削减制造成本。另外,上侧第一分隔部61以及下侧第一分隔部63也可以由与第一壳体71以及第二壳体72分体形成的部件构成。并且,上侧第二分隔部62以及下侧第二分隔部64也可以由与第一壳体71以及第二壳体72分体形成的部件构成。
[0109] 第一壳体71具有从平面90向第二壳体72侧突出的第一凸部711。第二壳体72具有从平面90凹陷的第一凹部721。第一凸部711被嵌入在第一凹部721内。由此,稳定地固定第一壳体71与第二壳体72。第一凸部711以及第一凹部721分别配置于壳体20的外表面附近和把手孔221的周围。
[0110] 并且,第一壳体71具有与平面90垂直地形成的螺钉固定孔(未图示)。第二壳体72具有与平面90垂直地形成的螺钉保持孔(未图示)。贯通该螺钉保持孔(未图示)的螺钉的螺纹牙部分螺纹固定于螺钉固定孔(未图示)内。由此,进一步稳定地固定第一壳体71与第二壳体72。
[0111] <2.变形例>
[0112] 以上,对本发明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0113]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排气口212在第三消音室440中以分别贯通构成壳体20的第一壳体71和第二壳体72的方式各设置有一个,共计两个。但是,排气口212可以以贯通第一壳体71和第二壳体72中的任一方的方式只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三个以上。
[0114] 图7是一变形例所涉及的壳体20A的剖视图。在图7的例的壳体20A中,在第三消音室440A中设置有排气口212A。并且,在上侧第二消音室424A以及下侧第二消音室434A中分别设置有排气口213A。排气口212A以及排气口213A分别是将壳体20A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贯通孔。而且,第三消音室440A直接与排气口212A连通,上侧第二消音室424A以及下侧第二消音室434A分别直接与排气口213A连通。另外,在本变形例中,排气口213A在上侧第二消音室424A以及下侧第二消音室434A中分别各设置有两个。但是,排气口213A的数量并不限定于此。
[0115] 而且,在本变形例中,在上侧马达覆盖部531A的轴向一侧的端部附近处设置有沿厚度方向贯通上侧马达覆盖部531A的至少一部分的上侧第三连通路441A。并且,在下侧马达覆盖部532A的轴向一侧的端部附近处设置有沿厚度方向贯通下侧马达覆盖部532A的至少一部分的下侧第三连通路442A。另一方面,上侧马达覆盖部531A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与上侧壁部51A连接。并且,下侧马达覆盖部532A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与下侧壁部52A连接。由此,上侧第二消音室424A以及下侧第二消音室434A分别与第三消音室440A完全分隔。
[0116] 如上述,本变形例的第三消音室440A经上侧第三连通路441A与上侧第一消音室422A连通,不与上侧第二消音室424A连通。第三消音室440A经下侧第三连通路442A与下侧第一消音室432A连通,不与下侧第二消音室434A连通。并且,上侧第二消音室424A经上侧第二连通路423A与上侧第一消音室422A连通。下侧第二消音室434A经下侧第二连通路433A与下侧第一消音室432A连通。由此,通过风扇(省略图示)的旋转而产生的气流的一部分在上侧流路42A中通过上侧第一消音室422A、上侧第二连通路423A以及上侧第二消音室424A而从排气口213A向马达模块的外部排出,或者通过上侧第一消音室422A、上侧第三连通路
441A以及第三消音室440A而从排气口212A向马达模块的外部排出。并且,通过风扇(省略图示)的旋转而产生的气流的另一部分在下侧流路43A中通过下侧第一消音室432A、下侧第二连通路433A以及下侧第二消音室434A而从排气口213A向马达模块的外部排出,或者通过下侧第一消音室432A、下侧第三连通路442A以及第三消音室440A而从排气口212A向马达模块的外部排出。
[0117] 另外,上侧第一消音室422A的流路截面积比上侧第一连通路421A的流路截面积大。下侧第一消音室432A的流路截面积比下侧第一连通路431A的流路截面积大。由此,上侧第一连通路421A和上侧第一消音室422A以及下侧第一连通路431A和下侧第一消音室432A分别构成第一扩张型消音器401A。并且,上侧第二消音室424A的流路截面积比上侧第二连通路423A的流路截面积大。下侧第二消音室434A的流路截面积比下侧第二连通路433A的流路截面积大。由此,上侧第二连通路423A和上侧第二消音室424A以及下侧第二连通路433A和下侧第二消音室434A分别构成第二扩张型消音器402A。而且,第三消音室440A的流路截面积比上侧第三连通路441A的流路截面积大。第三消音室440的流路截面积比下侧第三连通路442A的流路截面积大。由此,上侧第三连通路441A和第三消音室440A以及下侧第三连通路442A和第三消音室440A分别构成第三扩张型消音器403A。这样,通过在上侧流路42A和下侧流路43A中的风扇与排气口212A之间分配配置有三个扩张型消音器401A、402A、403A,能够大幅降低在风扇中产生的噪音。并且,由于能够通过简易的结构构成这些扩张型消音器,因此能够高效地降低噪音,并且能够削减部件数量,抑制成本。并且,能够提高组装作业性,提高生产效率。
[0118]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第三消音室经第三连通路与第一消音室以及第二消音室中的任一方连通。但是,第三消音室也可以与第一消音室以及第二消音室这两者连通。
[0119]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风扇是离心风扇,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用于本发明的马达模块以及吸尘器的风扇也可以是斜流风扇。
[0120]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流路在风扇的下游侧首先分支成两个,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流路也可以在风扇的下游侧是一个。在该情况下,流路也可以是在马达的外侧沿周向相连的环状的流路。并且,流路也可以在风扇的下游侧分支成三个以上。
[0121] 而且,下侧第一分隔部的形状也可以与使上侧第一分隔部上下翻转后的形状不同。并且,下侧第二分隔部的形状也可以与使上侧第二分隔部上下翻转后的形状不同。通过它们的上下方向的长度相互不同,上侧流路的流路截面积与下侧流路的流路截面积也可以相互不同。
[0122]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上侧第一连通路以及上侧第二连通路分别沿主体部的内壁配置。并且,下侧第一连通路以及下侧第二连通路分别沿主体部的内壁配置。但是,上侧第二连通路例如也可以沿上侧马达覆盖部配置。即,上侧第二分隔部也可以在上侧第一分隔部的轴向另一侧且上侧壁部的轴向一侧从主体部的内壁的一部分向径向内侧且轴向另一侧延伸。并且,下侧第二连通路也可以沿下侧马达覆盖部配置。即,下侧第二分隔部也可以在下侧第一分隔部的轴向另一侧且下侧壁部的轴向一侧从主体部的内壁的一部分向径向内侧且轴向另一侧延伸。由此,上侧第一连通路与上侧第二连通路配置于从轴向观察时不同的位置处。并且,下侧第一连通路与下侧第二连通路配置于从轴向观察时不同的位置处。这样,通过在上侧流路和下侧流路中分别错开第一连通路与第二连通路的轴向位置,能够提高由第一连通路以及第一消音室构成的第一扩张型消音器的消音效果。即,作为马达模块整体,为重视消音效果的设计。
[0123]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上侧第一分隔部具有上侧第一板部和上侧第一弯曲部。但是,上侧第一分隔部也可以只具有上侧第一板部。并且,下侧第一分隔部具有下侧第一板部和下侧第一弯曲部。但是,下侧第一分隔部也可以只具有下侧第一板部。
[0124] 上述实施方式的吸尘器是手持式吸尘器,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的马达模块也可以搭载于与手持式相同的经由吸气头和粉尘分离部向吸气口吸入气体,并且从排气口排出该气体的立式或杆式吸尘器。
[0125] 并且,本发明的马达模块也可以搭载于所谓的卧式(Canister)吸尘器。卧式吸尘器除了具有吸气头和粉尘分离部之外,还具有连接吸气头与粉尘分离部的软管部。马达模块经由吸气头、软管部以及粉尘分离部向吸气口吸入气体,并且从排气口排出该气体。
[0126] 并且,关于各部件的细节部分的形状,也可以与本申请的各图所示的形状不同。例如,吸气口、排气口以及壁部的各部分的形状也可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不同。并且,也可以将上述的各要素在不发生矛盾的范围内适当地组合。
[0127] 本发明例如能够利用于马达模块以及吸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