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珍珠镍添加剂、电镀珍珠镍液及其电镀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1654054.4

文献号 : CN10944014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吴敏娴张慧敏李思敏秦水平王文昌陈智栋

申请人 : 常州大学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电镀珍珠镍添加剂、电镀珍珠镍液及其电镀方法,属于珍珠镍技术领域,该添加剂含有有机二氰胺根阴离子,适用于全硫酸盐镀液和瓦特镀液。本发明与现今常用的乳化剂法制备珠光镍不同,溶液无需加热至浊点,不形成乳浊液,镀液更稳定。在全硫酸盐镀液中二氰胺盐添加量为1.0g/L~6.0g/L,在40℃~60℃工作温度区间内均可获得白色珠光镍;在瓦特镀液中,二氰胺钠添加量为0.5g/L~3.0g/L,工作温度区间为40℃~60℃,添加剂种类简单,易于配制及监控,并且镀层表面珠光性好,与基底结合力佳。

权利要求 :

1.电镀珍珠镍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珍珠镍液为瓦特镀镍液或全硫酸盐镀镍液;

所述瓦特镀镍液由二氰胺钠:0.5~3.0g/L、NiSO4·6H2O:150 ~ 300 g/L、NiCl2·6H2O:

60   150 g/L、H3BO3:37   52 g/L组成;

~ ~

所述全硫酸盐镀镍液由二氰胺钠:1.0 ~6.0g/L、NiSO4·6H2O:170 ~ 330 g/L、H3BO3:25  37 g/L组成。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镀珍珠镍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瓦特镀镍液工作温度范围为30℃   70℃;所述全硫酸盐镀镍液工作温度范围为30℃   70℃。

~ ~

3.珍珠镍的电镀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基底去油清洗后浸入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电镀珍珠镍液中,加载恒电流电镀镍,镀完后去除清洗、烘干。

说明书 :

电镀珍珠镍添加剂、电镀珍珠镍液及其电镀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珍珠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镀珍珠镍添加剂,该添加剂适用于全硫酸盐镀镍液和瓦特镀镍液及电镀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珍珠镍亦称沙丁镍、沙雾镍、缎面镍等。珍珠镍镀层呈乳白色,光泽细腻柔和,内应力低,防腐性好,是一种优良的防护装饰性镀层。传统使用复合镀和乳化剂法这两种方法电镀珍珠镍。复合镀法利用金属化合物颗粒与镍离子共沉积形成凹凸不平的镀层。该方法获得的镀层光泽度不理想,镀液不易维护。乳化剂法是在镀镍液中加入一种或多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乳浊液,利用小液珠在镀层表面的吸附、脱附,在镀层表面形成微小凹坑,宏观上呈现出柔光效果。该方法需使用冷热循环装置,保证溶液温度液维持在浊点以上,若镀液不稳定则需停产加碳粉过滤,生产效率较低、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易行,且稳定性高的优良的电镀珍珠镍添加剂。能在较宽的电镀规范条件及溶液组分范围内,获绸缎光泽的珍珠镍镀层。
[000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镀珍珠镍的添加剂,该添加剂含有有机二氰胺根阴离子,适用于全硫酸盐镀液和瓦特镀液。本发明与现今常用的乳化剂法制备珠光镍不同,溶液无需加热至浊点,不形成乳浊液,镀液更稳定。
[0005]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电镀珍珠镍添加剂,其特征在含有二氰胺根阴离子R[DCA];其中R为无机阳离子以及碳链长度小于5的有机阳离子。优选二氰胺钠。
[0007] 将电镀珍珠镍添加剂应用到镀镍液中;所述镀镍液为瓦特镀镍液或全硫酸盐镀镍液。
[0008] 全硫酸盐镀镍液中R[DCA]含量范围为1.0g/L~6.0g/L。
[0009] 全硫酸盐镀镍液工作温度范围为30℃~70℃,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为40℃~60℃,在此工作温度区间内均可获得白色珠光镍。
[0010] 瓦特镀镍液中R[DCA]含量范围为0.5g/L~3.0g/L。
[0011] 瓦特镀镍液:工作温度范围为30℃~70℃,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为40℃~60℃,在此工作温度区间内均可获得白色珠光镍。
[0012] A、配制瓦特镀镍液:
[0013] 将本发明所述的添加剂二氰胺钠0.5~3.0g/L与下列组分混合:
[0014] NiSO4·6H2O 150~300g/L
[0015] NiCl2·6H2O 60~150g/L
[0016] H3BO3 37~52g/L
[0017] 镀液pH值应在4.7~5.1之间。上述镀液在珠光镍电镀时的工艺参数及工艺流程:镀液温度为40℃~60℃,基底去油清洗后浸入电解液,加载恒电流电镀镍,镀完后去除清洗、烘干。
[0018] B、配制全硫酸盐镀镍液
[0019] 将本发明所述的添加剂二氰胺钠1.0~6.0g/L与下列组分混合:
[0020] NiSO4·6H2O 170~330g/L
[0021] H3BO3 25~37g/L
[0022] 上述镀液在珠光镍电镀时的工艺参数及工艺流程:镀液温度为40℃~60℃,基底去油清洗后浸入电解液,加载恒电流电镀镍,镀完后去除清洗、烘干。
[0023]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24] 传统电镀珍珠镍是用通过表面活性剂使溶液变“浊”,形成悬浊液,通过“液珠”在电极表面的吸附脱附形成的,镀液存在浊点温度。而本发明添加剂加入后镀液为溶液,无浊点,镀液稳定性高。其中二氰胺盐添加剂在电极表面吸附,改变双电层结构,所以珍珠镍镀层是通过添加剂对双电层结构的改变而获得,这与传统工艺在原理上存在本质区别。
[0025] 本发明与乳化剂法电镀珍珠镍相比,不仅操作工艺温度范围宽,无需冷热循环装置,而且镀液稳定,添加剂消耗量低,添加剂种类简单,易于配制及监控,可充分结余时间、节省人力物力,降低成本。使用后镀层表面珠光性好,与基底结合力佳。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实施例1不同温度下霍尔槽实验试片状况;
[0027] 图2为实施例2不同温度下霍尔槽实验试片状况;
[0028] 图3为实施例3不同温度下霍尔槽实验试片状况;
[0029] 图4为实施例4珠光镍镀层外观形貌(a)及扫描电镜图(b);
[0030] 图5为比较例1镍镀层外观形貌(a)及扫描电镜图(b)。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实施例1
[0032] 将6.0g/L二氰胺钠(Na[DCA])添加剂加入到含有170g/LNiSO4·6H2O,25g/LH3BO3的水溶液中。通过霍尔槽实验考察电流密度及温度对珍珠镍镀层的影响。根据公式j=i(5.1-5.42lgl),近端到远端电流密度由0.3A/dm2上升至15.3A/dm2,不同温度下,霍尔槽镀层状况如图1所示。
[0033] 从图1可知,40℃时,在电流密度大于2A/dm2时,镍镀层具有白色珠光特性,当电流密度小于2A/dm2时,镀层颜色变暗,呈灰黑色。随着温度升高,珠光区域变窄,在低电流密度区域薄膜变粗糙。
[0034] 实施例2
[0035] 将1.0g/L二氰胺钠(Na[DCA])添加剂加入到含有170g/LNiSO4·6H2O,25g/L H3BO3的水溶液中。通过霍尔槽实验考察电流密度对珍珠镍镀层的影响。根据公式j=i(5.1-2 2
5.42lgl),近端到远端电流密度由0.3A/dm上升至15.3A/dm ,不同温度下,霍尔槽镀层状况如图2所示。40℃时,在电流密度在3-11A/dm2区间内镀层呈现白色珠光。随着温度上升,珠光区域变窄,且向低电流密度区域移动。高电流密度区域镀层产生裂纹。
[0036] 实施例3
[0037] 将4.0g/L二氰胺钠添加剂加入到含有330g/LNiSO4·6H2O,37g/L H3BO3的水溶液中。通过霍尔槽实验考察电流密度对珍珠镍镀层的影响。根据公式j=i(5.1-5.42lgl),近端到远端电流密度由0.3A/dm2上升至15.3A/dm2,不同温度下,霍尔槽镀层状况如图3所示。珠光镍在高电流密度区域呈现白色珠光,低电流密度区域镀层颜色变暗,呈灰黑色。随着镀液温度升高,珠光区域变窄,在60℃时,在电流密度高于11A/dm2时,镀层产生裂纹。
[0038] 实施例4
[0039] 将4.5g/L二氰胺钠添加剂加入到含有170g/LNiSO4·6H2O,25g/L H3BO3的水溶液中,镀液温度保持在40℃。将不锈钢去油清洗后放置于镀液中,连接电源阴极,加载8A/dm2恒电流。沉积过程中溶液使用磁力搅拌器持续搅拌。镀层厚度为3μm,镀层外观形貌如图4(a)所示,镍镀层呈现白色有柔光性,与基底结合力佳。如图4(b)所示,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镀层表面无明显孔洞,但有连续凹坑。
[0040] 实施例5
[0041] 将6.0g/L二氰胺钠添加剂加入到含有250g/LNiSO4·6H2O,25g/L H3BO3的水溶液中,镀液温度保持在40℃。将不锈钢去油清洗后放置于镀液中,连接电源阴极,加载11A/dm2恒电流。沉积过程中溶液使用磁力搅拌器持续搅拌。镀层厚度为3μm,镍镀层呈现白色有柔光性,与基底结合力佳。
[0042] 实施例6
[0043] 将1.0g/L二氰胺钠添加剂加入到含有250g/LNiSO4·6H2O,25g/L H3BO3的水溶液中,镀液温度保持在40℃。将不锈钢去油清洗后放置于镀液中,连接电源阴极,加载11A/dm2恒电流。沉积过程中溶液使用磁力搅拌器持续搅拌。镀层厚度为3μm,镍镀层呈现白色有柔光性,与基底结合力佳。
[0044] 实施例7
[0045] 将0.5g/L二氰胺钠加入到含有165g/L NiSO4·6H2O,70g/L NiCl2·6H2O,40g/L H3BO3,镀液温度保持在40℃。将不锈钢去油清洗后放置于镀液中,连接电源阴极,加载7A/dm2恒电流。沉积过程中溶液使用磁力搅拌器持续搅拌。镀层厚度为3μm,镍镀层呈现白色有柔光性,与基底结合力佳。
[0046] 实施例8
[0047] 将3.0g/L二氰胺钠加入到含有165g/L NiSO4·6H2O,70g/L NiCl2·6H2O,40g/L H3BO3,镀液温度保持在50℃。将不锈钢去油清洗后放置于镀液中,连接电源阴极,加载2A/dm2恒电流。沉积过程中溶液使用磁力搅拌器持续搅拌。镀层厚度为3μm,镍镀层呈现白色有柔光性,与基底结合力佳。
[0048] 实施例9
[0049] 将1.8g/L二氰胺钠加入到含有165g/L NiSO4·6H2O,70g/L NiCl2·6H2O,40g/L H3BO3,镀液温度保持在50℃。将不锈钢去油清洗后放置于镀液中,连接电源阴极,加载5A/dm2恒电流。沉积过程中溶液使用磁力搅拌器持续搅拌。镀层厚度为3μm,镍镀层呈现白色有柔光性,与基底结合力佳。
[0050] 比较例1
[0051] 将6.8g/L二氰胺钠添加剂加入到含有170g/LNiSO4·6H2O,25g/L H3BO3的水溶液中,镀液温度保持在70℃。将不锈钢去油清洗后放置于镀液中,连接电源阴极,加载8A/dm2恒电流。沉积过程中溶液使用磁力搅拌器持续搅拌。镀层厚度为3μm,镀层外观形貌如图5(a)所示,镍镀层呈现灰黑色。如图5(b)所示,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镀层表面粗糙,有裂缝。
[0052] 比较例2
[0053] 将0.5g/L二氰胺钠添加剂加入到含有170g/LNiSO4·6H2O,25g/L H3BO3的水溶液中,镀液温度保持在40℃。将不锈钢去油清洗后放置于镀液中,连接电源阴极,加载8A/dm2恒电流。沉积过程中溶液使用磁力搅拌器持续搅拌。镀层厚度为3μm,镍镀层呈现灰色,局部有金属光泽。
[0054] 比较例3
[0055] 将3.5g/L二氰胺钠加入到含有165g/L NiSO4·6H2O,70g/L NiCl2·6H2O,40g/L H3BO3,镀液温度保持在50℃。将不锈钢去油清洗后放置于镀液中,连接电源阴极,加载5A/2
dm 恒电流。沉积过程中溶液使用磁力搅拌器持续搅拌。镀层厚度为3μm,镀层呈黑色,与基底附着力差。
[0056] 比较例4
[0057] 将0.4g/L二氰胺钠加入到含有165g/L NiSO4·6H2O,70g/L NiCl2·6H2O,40g/L H3BO3,镀液温度保持在50℃。将不锈钢去油清洗后放置于镀液中,连接电源阴极,加载5A/dm2恒电流。沉积过程中溶液使用磁力搅拌器持续搅拌。镀层厚度为3μm,镀层呈不均匀灰色,局部有金属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