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引擎舱照明撑杆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1195567.3

文献号 : CN10944126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夏晓张登裕王殿虎

申请人 : 杭州技师学院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引擎舱照明撑杆,包括中空的撑杆本体,其内设有照明仓和供电仓,供电仓上开设有安装口,并配置有与该安装口相适应的盖板,该盖板与撑杆本体滑动配合,供电仓内活动设有灯座和电池,灯座上安装有灯泡,通过电池壳将灯泡推入照明仓中,灯座的座体可翻转90°正对安装口,杆顶设有触点开关和支撑头,支撑头内具有活动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可朝触点开关的按钮移动,并对其进行按压,从而使其触电导杆与电池负极接触,实现灯泡与电池之间的电路闭合。通过支撑板来控制触点开关的按钮开闭状态,达到控制触点开关,则照明设备停止工作,且充分考虑灯泡更换问题,通过自动退出翻转角度实现灯泡安装更换,构思新颖巧妙。

权利要求 :

1.一种汽车引擎舱照明撑杆,包括撑杆本体(1),该撑杆本体(1)的一端安装有球头(1a),另一端为杆顶(1b),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本体(1)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呈中空结构的照明仓(10)和供电仓(11),所述照明仓(10)具有透明的侧壁,所述供电仓(11)上开设有安装口,并配置有与该安装口相适应的盖板(12);

所述供电仓(11)内活动设置有灯座(2),所述灯座(2)包括呈圆盘状的座体(20),座体(20)上以可拆卸方式安装有灯泡(6),座体(20)的左右两侧具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转轴(21),所述供电仓(11)内壁正对转轴(21)的位置设有灯座移动滑槽(13),所述灯座移动滑槽(13)沿供电仓(11)的长度方向设置,灯座移动滑槽(13)的下端靠近供电仓(11)的端部,其内具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块(22),所述转轴(21)远端以可转动方式嵌设在滑块(22)上,转轴(21)上固连有与其平行设置的联动轴(23),且联动轴(23)伸入灯座移动滑槽(13)中,并与灯座移动滑槽(13)大小相适应,所述灯座移动滑槽(13)下侧壁上端具有与所述联动轴(23)相适应的弧形卡槽(130),所述滑块(22)靠近照明仓(10)的一端与灯座移动滑槽(13)靠近照明仓(10)的一端之间设有压簧(14),所述弧形卡槽(130)靠近压簧(14)的一侧具有弧形的引导面(131);

所述供电仓(11)内设有电池(7),所述杆顶(1b)安装有触点开关(4),杆顶(1b)具有与所述触点开关(4)的触电导杆(41)大小相适应的穿孔,所述触点开关(4)的触电导杆(41)从杆顶(1b)上的穿孔伸入所述供电仓(11)内,且与电池(7)之间留有间隙,二者处于电路常开状态;

所述杆顶(1b)还设有一端还设有呈中空结构的支撑头(5),所述支撑头(5)罩设在触点开关(4)的按钮(40)的外部,该支撑头(5)上具有沿其径向设置的支撑板(52),该支撑板(52)两端穿出支撑头(5)的外壁,支撑头(5)外壁在对应支撑板(52)穿出位置设有窗口(51),该支撑板(52)的中部通过固定弹簧(53)与支撑头(5)的内壁顶部连接,所述支撑板(52)在所述窗口(51)内可沿支撑头(5)的轴线往复运动,且所述支撑板(52)正对按钮(40)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引擎舱照明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卡槽(130)与灯座移动滑槽(13)上端端部之间的距离为d1,所述转轴(21)与滑块(22)上端端部之间的距离为d2,其中d1与d2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引擎舱照明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本体(1)上对应照明仓(10)的位置设有防爆罩(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引擎舱照明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仓(11)的侧壁和盖板(12)均为具有真空夹层的双层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引擎舱照明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头(5)的一端敞口,其与撑杆本体(1)的杆顶(1b)一端螺纹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引擎舱照明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电导杆(41)伸入供电仓(12)的一段靠近杆顶(1b)端设有限位块(44),该限位块(44)的外径大于杆顶(1b)上所设穿孔的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引擎舱照明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开关(4)还包括按钮复位弹簧(42),该按钮复位弹簧(42)套设在所述杆顶(1b)端部与按钮(40)之间的一段触电导杆(41)上,该按钮复位弹簧(42)的一端固定在杆顶(1b)的端部,另一端固定在靠近按钮(40)端的触电导杆(41)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汽车引擎舱照明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仓(11)与所述杆顶(1b)之间设有隔板(110),该隔板(110)上设有与杆顶(1b)上穿孔正对的第二穿孔,所述触电导杆(41)下端从该第二穿孔伸入供电仓(11),所述触电导杆(41)穿过隔板(110)伸入供电仓(11)的部分套设有导杆复位弹簧(43),该导杆复位弹簧(43)外部包裹有绝缘材料,其一端固定在触电导杆(41)靠近隔板(110)一端,另一端处于悬空状态,按钮(40)按下过程中,导杆复位弹簧(43)先与电池(7)接触之后,触电导杆(41)再与电池(7)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引擎舱照明撑杆,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窗口(51)的轴向侧壁上均设有滑槽(511),所述支撑板(52)的两侧设有与所述滑槽(511)相适配的滑杆(521),所述滑杆(521)伸入滑槽(511)内,并可在滑槽(511)内直线往复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引擎舱照明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本体(1)上端设有主动开关(8)。

说明书 :

汽车引擎舱照明撑杆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引擎舱照明撑杆。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的引擎舱是最容易发生问题的地方,需要经常对引擎舱进行检测保养维护,在进行上述操作时,则需要先将引擎舱盖打开,并舱内配置的撑杆将其撑起,确保稳定后再对舱内部件进行检测,当在户外进行相关检测时,尤其是在天黑或外部光线较弱条件下,通常需要检测者自持电源照亮或架设其他的照明设备,使检测者操作不便,浪费时间,容易检测错误,导致判断失误,找不到问题根源,现有技术中,有采用撑杆进行照明的方式,但是其结构稳定性差,且并没有综合考虑机舱环境温度较高、灯泡更换不便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引擎舱照明撑杆,通过撑杆实现对引擎舱的照明,确保操作人员进型引擎舱的检测时,有方便的光源进行照亮,同时充分考虑灯泡的更换问题,延长其整体使用寿命。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汽车引擎舱照明撑杆,包括撑杆本体,该撑杆本体的一端安装有球头,另一端为杆顶,其关键在于:所述撑杆本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呈中空结构的照明仓和供电仓,所述照明仓具有透明的侧壁,所述供电仓上开设有安装口,并配置有与该安装口相适应的盖板;
[0006] 所述供电仓内活动设置有灯座,所述灯座包括呈圆盘状的座体,座体上以可拆卸方式安装有灯泡,座体的左右两侧具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转轴,所述供电仓内壁正对转轴的位置设有灯座移动滑槽,所述灯座移动滑槽沿供电仓的长度方向设置,灯座移动滑槽的下端靠近供电仓的端部,其内具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转轴远端以可转动方式嵌设在滑块上,转轴上固连有与其平行设置的联动轴,且联动轴伸入灯座移动滑槽中,并与灯座移动滑槽大小相适应,所述灯座移动滑槽下侧壁上端具有与所述联动轴相适应的弧形卡槽,所述滑块靠近照明仓的一端与灯座移动滑槽靠近照明仓的一端之间设有压簧,所述弧形卡槽靠近压簧的一侧具有弧形的引导面;
[0007] 所述供电仓内设有电池,所述杆顶安装有触点开关,杆顶具有与所述触点开关的触电导杆大小相适应的穿孔,所述触点开关的触电导杆从杆顶上的穿孔伸入所述供电仓内,且与电池之间留有间隙,二者处于电路常开状态;
[0008] 所述杆顶还设有一端还设有呈中空结构的支撑头,所述支撑头罩设在触点开关的按钮的外部,该支撑头上具有沿其径向设置的支撑板,该支撑板两端穿出支撑头的外壁,支撑头外壁在对应支撑板穿出位置设有窗口,该支撑板的中部通过固定弹簧与支撑头的内壁顶部连接,所述支撑板在所述窗口内可沿支撑头的轴线往复运动,且所述支撑板正对按钮设置。
[0009] 采用以上结构,撑杆通过下部安装的球头与引擎舱的球座铰接,支撑头上端插入引擎盖上的空洞,支撑板紧贴并支撑引擎盖,在引擎盖的压力作用下,支撑板往下移动挤压到下方的触点开关的按钮,按钮下移,从而使触电导杆向供电设备移动,并与电池接触导电,使供电设备与照明设备的电路闭合,从而照明设备启动工作,照亮引擎舱,使撑杆支撑引擎盖同时可以照亮引擎舱内部,使检测维修方便,检测完成之后,将撑杆取出来,支撑板在固定弹簧的带动下往上恢复,与按钮分离,按钮复位,则带动触电导杆与供电设备分开,使供电设备与照明设备的电路打开,照明设备停止工作;
[0010] 此外当需要更换电池或灯泡时,将盖板打开即可,而当把电池取出之后,滑块在压簧的作用下朝灯座移动滑槽的上端滑动,直至与其端部抵接,而此时联动轴则刚好嵌入弧形卡槽中,使得座体相对初始状态翻转90°,并且翻转方向是朝向安装口的,此时灯泡与撑杆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可以很好的进行灯泡的拆装更换,灯泡安装完成之后,手动翻转座体向前端压缩一段距离之后,即可通过转入电池推动滑块朝下滑动,使灯泡伸入照明仓中。
[0011]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卡槽与灯座移动滑槽上端端部之间的距离为d1,所述转轴与滑块上端端部之间的距离为d2,其中d1与d2相等。采用以上方案,当联动轴嵌入弧形卡槽时,滑块的上端刚好与灯座移动滑槽的端壁抵接,不能继续滑动,从而可确保座体的稳定性,便于灯泡的拆换。
[0012] 作为优选:所述撑杆本体上对应照明仓的位置设有防爆罩。采用以上方案,可有效避免可能因为灯泡爆炸故障引起机舱燃爆等事故,提高撑杆的安全性,同时还可以起到一定承重作用。
[0013] 作为优选:所述照明仓的侧壁为真空玻璃。采用以上结构,既确保照明仓对光的透射性,有较大的照射范围,同时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以避免因为机舱温度过高,导致灯泡的寿命缩短。
[0014] 作为优选:所述供电仓的侧壁和盖板均为具有真空夹层的双层结构。采用以上方案,提高供电仓的隔热性能,防止机舱温度过高对电池的影响,有利于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0015]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头的一端敞口,其与撑杆本体的杆顶一端螺纹配合。采用以上方案,结构简单,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且便于后期拆换。
[0016] 作为优选:所述触电导杆伸入供电仓的一段靠近杆顶端设有限位块,该限位块的外径大于杆顶上所设穿孔的外径。采用以上结构,可以有效防止触点开关的触电导杆从穿孔中脱离而出。
[0017] 作为优选:所述触点开关还包括按钮复位弹簧,该按钮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杆顶端部与按钮之间的一段触电导杆上,该按钮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杆顶的端部,另一端固定在靠近按钮端的触电导杆上。采用以上结构,当施加在按钮上的压力消失时,按钮可以很快恢复,使触电导杆与供电设备断开,照明设备停止工作。
[0018] 作为优选:所述供电仓与所述杆顶之间设有隔板,该隔板上设有与杆顶上穿孔正对的第二穿孔,所述触电导杆下端从该第二穿孔伸入供电仓,所述触电导杆穿过隔板伸入供电仓的部分套设有导杆复位弹簧,该导杆复位弹簧外部包裹有绝缘材料,其一端固定在触电导杆靠近隔板一端,另一端处于悬空状态,按钮按下过程中,导杆复位弹簧先与电池接触之后,触电导杆再与电池接触。采用以上结构,当按钮上的压力消失时,可以帮助按钮恢复,同时触电导杆前端有一段多出的导杆复位弹簧,可以防止撑杆平放或不注意倒置时,供电设备向触电导杆滑动与其接触后接通电路,消耗电量。
[0019]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窗口的轴向侧壁上均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板的两侧设有与所述滑槽相适配的滑杆,所述滑杆伸入滑槽内,并可在滑槽内直线往复移动。采用以上结构,将支撑板在径向上进行定位,使支撑板只能沿滑槽轴向滑动,不会发生径向偏移。
[0020] 作为优选:所述撑杆本体上端设有主动开关。采用以上方案,通常情况下主动开关处于常闭状态,而在白天或有外界光源的时,通过主动开关可将电池与灯泡的电路断开,这样即使撑杆撑起时,灯泡也不会亮,进一步减少对电池电量的消耗。
[002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2] 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引擎舱照明撑杆,通过在支撑杆内部设置灯泡和电池,在支撑杆的顶端设置触点开关来控制灯泡和电池之间的电路,再通过支撑板来控制触点开关的按钮开闭状态,达到控制触点开关的目的,使支撑杆在支撑引擎盖的同时照明设备工作照亮引擎舱,更便于检测维修,当完成之后,取下支撑杆,压力消失,触点开关与供电设备断开,则照明设备停止工作,且充分考虑灯泡更换问题,通过自动退出翻转角度实现灯泡更换,以及供电仓内的隔热等问题,其构思新颖巧妙。

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0024] 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为灯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6] 图4为灯座结构示意图;
[0027] 图5为灯座移动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6为支撑头结构示意图;
[0029] 图7为支撑头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 参考图1至图7所示的汽车引擎舱照明撑杆,主要包括呈圆柱杆状的撑杆本体1,撑杆本体1的一端安装有球头1a,另一端为杆顶1b(后文中以杆顶1b一端代指上方,另一端为下方),撑杆本体1内靠近杆顶1b一端具有中空段,在中空段内靠近球头1a一段划分为照明仓10,靠近杆顶1b的一段则划分为供电仓11,两个仓室相互连通,其中照明仓10的侧壁采用透明的真空玻璃制成,并在其外壁罩设有镂空的防爆罩15,防爆罩15除了可起到防爆作用外,还可起到一定承重效果,减轻照明仓10真空玻璃的承重,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
[0032] 供电仓11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安装口,并配置有与安装口相适应的盖板12,盖板12与安装口之间的配合方式类似遥控器电池盖的结构,其不同在于,为充分保证供电仓11内部隔热性,故盖板12与供电仓11均为具有真空夹层的双层结构,与此同时,安装口处的配合面上具有与其轮廓相适应的密封槽111,而盖板12上具有与密封槽111相配合的密封片,此外在密封槽111还可以设置类似密封胶条的结构,这样当盖板12扣合之后,可充分确保其配合面的密封性,从而提高供电仓11的隔热性能,避免机舱高温影响到供电仓11内的电源设备。
[0033] 供电仓11内活动设有灯座2,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灯座2主要包括呈圆盘状的座体20,其上安装有灯泡6,座体20的直径比供电仓11的内径略小,座体20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转轴21,而供电仓11的内壁上对应转轴21的位置设有灯座移动滑槽13,灯座移动滑槽13沿供电仓11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下端靠近供电仓11的端部,灯座移动滑槽13内具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块22,滑块22通过压簧14弹性设置在灯座移动滑槽13内,压簧14的一端与滑块22连接,另一端固定在灯座移动滑槽13的下端端部,压簧14的弹性恢复时足以使滑块22滑动到灯座移动滑槽13的端部。
[0034] 转轴21远离座体20的一端与滑块22可转动连接,转轴21具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联动轴23,联动轴23与转轴21平行且偏心设置,如图所示,联动轴23伸入灯座移动滑槽13中,二者的大小相适应,即联动轴23在灯座移动滑槽13内活动空间极少,基本不会发生偏转,灯座移动滑槽13远离照明仓10的一端下侧具有弧形卡槽130,弧形卡槽130大小与联动轴23相适应,且弧形卡槽130靠近照明仓10的一侧具有引导面131,引导面131呈弧形结构,且其凹面朝下,正常情况下,座体20的径向与供电仓11的长度方向垂直,而当滑块22在压簧14弹性恢复作用下朝灯座移动滑槽13的上端滑动,至联动轴23嵌入弧形卡槽130时,转轴21带动座体20朝安装口所在一侧翻转90°,此时灯泡6竖直朝上,则可很方便的进行灯泡6的安装或更换,因为引导面131的存在,可确保联动轴23更好的嵌入弧形卡槽130中,或滑块22朝照明仓
10一端滑动时将联动轴23从弧形卡槽130中拉出,安装时注意滑块22的重心设置,即需要满足联动轴23嵌入弧形卡槽130时,滑块22可继续保持向前滑动状态,不会偏斜插入弧形卡槽
130中。
[0035] 其中弧形卡槽130与灯座移动滑槽13上端端部之间的距离为d1,转轴21与滑块22上端端部之间的距离为d2,本实施例中为确保安装稳定性,即当联动轴23嵌入弧形卡槽130时,滑块22的上端端部刚好与灯座移动滑槽13的上端壁抵接,从而避免在安装灯泡6时滑块22继续朝上滑动。
[0036] 本申请中在供电仓11内安装电池7作为供电设备,杆顶1b一端安装有触点开关4,如图所示,触点开关4主要包括按钮40和与按钮40固定连接的触电导杆41,以及按钮复位弹簧42,按钮复位弹簧42套设在所述杆顶1b端部与按钮40之间的一段触电导杆41上,该按钮复位弹簧42的一端固定在杆顶1b的端部,另一端固定在靠近按钮40端的触电导杆41上。
[0037] 安装完成之后,电池7的正极与灯泡6的尾端相连,并通过电池7对其施加压力,压缩压簧14,并使灯泡6伸入照明仓10中,触电导杆41通过杆顶1b上的穿孔伸入供电仓11中,而当按钮40按下时,触电导杆41可与电池7的负极接触,而供电仓11的内壁、座体20、转轴21、滑块22、触电导杆41均采用导电材质,且触电导杆41的尾端是与供电仓11的内壁电性连接的,座体20与灯泡6的侧向导电极相连,这样即可构成一个闭合的电路,类似手电结构,避免采用导线进行电路连接,降低安装难度,且避免温度影响,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当触电导杆41与电池7负极接触时,灯泡6即可工作照明,当然为了更好的控制灯泡6的工作情况,故在撑杆本体1上靠近杆顶1b的一端设有主动开关8,主动开关8也处于电池7与灯泡6的电路上,通过主动开关8可以人为的关闭灯泡6。
[0038] 杆顶1b的端部还设有支撑头5,如图所示,支撑头5呈一端敞口的中空柱状结构,其罩设在触点开关4的外部,并与撑杆本体1之间螺纹配合,支撑头5的外壁上设有两个窗口51,两个窗口51关于支撑头5的圆柱体长轴线对称,两个窗口51沿支撑头5的长轴线的侧壁上均设有滑槽511,在两个窗口51上穿设有支撑板52,支撑板52正对下方敞口端罩住的按钮
40,支撑板52穿过两个窗口并且有向两端延伸的部分,支撑板52的两侧设有凸出的与滑槽
511相适应的对称的两组滑杆521,滑杆521伸入对应窗口51上的滑槽511中,可以在滑槽511内直线移动,并确保支撑块52不会与支撑头5发生径向上的相对偏移,支撑块52的中部与支撑头5内壁顶部之间通过固定弹簧53连接,当从支撑块52的两端延伸部分向下压时,则拉伸固定弹簧53,同时支撑块52沿滑槽511向下移动至与按钮40接触,并继续按压按钮40使触电导杆41与电池7接触,从而使灯泡6工作,当压力消失时,支撑板52在固定弹簧53的弹性恢复力的带动下向上移动,则松开按钮40,按钮40在按钮恢复弹簧42的作用下向上恢复,触电导杆41与电池7分离,触点开关4断开,灯泡6停止照明。
[0039] 本实施例中在供电仓11内靠近杆顶1b的一端设有隔板110,隔板110上对应杆顶1b上穿孔的位置设有第二穿孔,触电导杆41可穿过该第二穿孔,并在穿过的一段上套设有导杆复位弹簧43,导杆复位弹簧43的外部包覆有绝缘材料,导杆复位弹簧43的一端固定在触电导杆41上,另一端朝电池7所在一端延伸,处于悬空状态,当按钮40按下时,导杆复位弹簧43先与电池7接触,继续压缩导杆复位弹簧43之后,触电导杆41再才能与电池7接触,可相对避免在无意识状态下,电池7直接与触电导杆41的接触,造成电量损耗或灯泡6的闪坏。
[0040] 此外,为保证触点开关4的稳定性,故在触电导杆41上靠近杆顶1b的一端还设有限位块44,限位块44的外径大于杆顶1b上穿孔的外径,避免按钮40复位过程中,将触电导杆41带出隔板110上的第二穿孔,造成在二次操作时,难以通过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其可靠性。
[0041] 本发明的工作状态如下:
[0042] 参考图1至图7,安装时,打开盖板12,此时的灯座2处于安装位,即座体20正面刚好朝向安装口,将灯泡6装在座体20上,朝下旋转90°使灯泡6正对照明仓10,然后依次装入电池7,依靠电池7将座体20朝照明仓10所在一端推进,最终使得灯泡6伸入照明仓10内,然后再将盖板12扣合,因为盖板12和供电仓11的侧壁均为具有真空夹层的双层结构,可充分弱化其内部部件受到机舱内部温度的影响,且支撑头5上滑槽511下端只比按钮40壳体略高,确保支撑板52下压时可以出发按钮40即可。
[0043] 然后将撑杆的球头1a一端安装在汽车引擎舱内预设的球座上,二者球铰连接,撑杆本体1倾斜支撑引擎盖上,引擎盖上预设有支撑孔,且支撑孔的深度与滑槽511的长度相等或略深,支撑头5的顶端伸入支撑孔中,而支撑块52两端的延伸部分则紧贴引擎盖的内壁,承受引擎盖的压力,在压力作用下,支撑块52沿滑槽511朝按钮40移动,至触发按钮40,同时支撑块52两端支撑在窗口51的下缘,避免按钮40一直承受支撑块52的压力。
[0044] 按钮40在向下移动过程中,压缩按钮复位弹簧42,触电导杆41朝电池7的负极移动靠近,触电导杆41前端悬空的导杆复位弹簧43首先与电池7的负极接触,导杆复位弹簧43压缩至一定程度后,触电导杆41再与电池7接触,从而使灯泡6与电池7之间的电路闭合,电池7给灯泡6供电,灯泡6开始工作照明,检测人员则可以很好的检测引擎舱内部,而如果外部环境处于白天或要其他照明设备情况下,则可通过主动开关8将电路断开,使灯泡6不用照明,减少电量损耗。
[0045] 当检测完成之后,将支撑头5从引擎盖7的支撑孔处取出,放下撑杆,支撑块52上所受的压力消失,在固定弹簧53的作用下,支撑块52与按钮40分开,按钮40上所受的压力消失,在按钮复位弹簧42及导杆复位弹簧43的作用下,按钮40向上移动,触电导杆41与电池7分离,灯泡6与电池7之间的电路断开,灯泡6停止照明。
[0046] 通过设置巧妙的灯座2结构,便于更好的进行灯泡6的安装更换,同时确保灯泡6处于相对密封的状态,避免裸露受到机舱环境的影响,同时采用双层结构,减少环境温度对内部电池7的影响,以及支撑头5则形成一个类似压力开关结构,确保撑起之后即可实现照明,放下之后即可断开,构思新颖,更具用户体验感。
[0047]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发明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