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划分的定量评价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1305136.8

文献号 : CN10944498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高长海潘守旭王健张嘉豪张伟忠

申请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划分的定量评价方法,首先进行油气来源精细对比;油气运移距离确定;最后进行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划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油气源精细对比确定油气藏来源,进而根据地震、油藏等资料确定油气运移距离,建立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划分的定量评价模型。本发明能够满足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定量评价的要求,于研究区应用效果良好,且易于操作,可以推广应用于其他油气勘探区,尤其可为油气成藏模拟、有利勘探方向和区带预测等提供依据。

权利要求 :

1.一种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划分的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油气来源精细对比;

(2)油气运移距离确定;

(3)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划分;

所述步骤(2)油气运移距离确定是指同一含油气系统中油气自生烃中心至油气藏圈闭的距离,包括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水平距离根据油气勘探成果图获得,垂直距离根据地震剖面图、油藏剖面图获得;

所述步骤(3)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划分是对同一含油气系统中烃源岩与所有油气藏的距离进行统计,确定烃源岩与距离最远油气藏之间的距离,根据油气运移横纵距离比建立如下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划分的定量评价数学模型:T=H1/H2    (1)

式中,T为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划分系数,H1为同一含油气系统内烃源岩与距离最远油气藏之间的水平距离,单位m,H2为同一含油气系统内烃源岩与距离最远油气藏之间的垂直距离,单位m。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划分的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油气来源精细对比方法是对研究区烃源岩和已发现的油气藏进行样品采集,分析烃源岩和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碳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油-岩精细对比,确定油气来源,划分含油气系统。

说明书 :

一种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划分的定量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油气资源地质勘探及开发评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划分的定量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油气输导体系是指含油气系统中曾经承载过油气运移的各种输导体及其相互之间的组合。作为连接烃源岩与圈闭的“桥梁”,输导体系是油气运移的核心,己成为油气成藏研究的重要内容。对油气输导体系类型的划分,已有多种划分方案:如根据油气运移的主通道,将输导体系划分为砂体、断裂、不整合及复合型4种类型;依据不同类型油气运移通道在运移中的作用,可划分为以断裂带为主、与古构造脊相关、与活动热流体底辟作用相关及与不整合有关的4种类型;按照输导体系要素的组合方式,划分为网毯式、“T”型、阶梯型、裂隙型4种类型。目前,对于油气输导体系研究的方法很多,如对输导体系本身研究,探讨其组成及时空配置、输导能力、有效期与油气运移期配置等;还有对输导体系中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如饱和烃色谱-质谱、高分子量正构烷烃相对含量、芳烃类化合物、C29甾烷20S/(20S+20R)和C29甾烷ββ/(ββ+αα)、含氮化合物、碳同位素、色层效应等。然而,无论哪种输导体系类型,上述研究方法多强调从地球化学特征的角度针对油气运移的过程来分析输导体系,由于油气运移路径上地球化学参数的获取需要大量分析测试资料,在样品测试点较少的情况下,其研究精度就难以保障,从而导致油气资源评价和有利勘探区带预测等的可靠性、准确性。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划分的定量评价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油气源精细对比确定油气藏来源,进而根据地震、油藏等资料确定油气运移距离,建立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划分的定量评价模型。本发明能够满足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定量评价的要求,于研究区应用效果良好,且易于操作,可以推广应用于其他油气勘探区,尤其可为油气成藏模拟、有利勘探方向和区带预测等提供依据。
[0004]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0005] (1)油气来源精细对比;
[0006] (2)油气运移距离确定;
[0007] (3)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划分。
[0008] 进一步,步骤(1)油气来源精细对比方法是对研究区烃源岩和已发现的油气藏进行样品采集,分析烃源岩和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碳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通过油-岩精细对比,确定油气来源,划分含油气系统。
[0009] 进一步,步骤(2)油气运移距离确定是指同一含油气系统中油气自生烃中心至油气藏圈闭的距离,包括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水平距离根据油气勘探成果图获得,垂直距离根据地震剖面图、油藏剖面图获得。
[0010] 进一步,步骤(3)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划分是对同一含油气系统中烃源岩与所有油气藏的距离进行统计,确定烃源岩与距离最远油气藏之间的距离,根据油气运移横纵距离比建立如下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划分的定量评价数学模型:
[0011] T=H1/H2  (1)
[0012] 式中,T为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划分系数,H1为同一含油气系统内烃源岩与距离最远油气藏之间的水平距离,单位m,H2为同一含油气系统内烃源岩与距离最远油气藏之间的垂直距离,单位m。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方法步骤的框图;
[0014] 图2为烃源岩与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图;
[0015] 图3为油气运移距离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17] 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为例,如图1所示,具体方法如下:
[0018] (1)油气来源精细对比
[0019] 对研究区烃源岩和已发现的油气藏进行样品采集(油气运移起点和终点的样品较易获取),分析烃源岩和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碳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通过油-岩精细对比(图2),确定油气来源,划分含油气系统。
[0020] (2)油气运移距离确定
[0021] 油气运移距离是指同一含油气系统中油气自生烃中心至油气藏圈闭的距离,包括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图3)。水平距离可根据油气勘探成果图获得,垂直距离可根据地震剖面图、油藏剖面图等获得。
[0022] (3)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划分
[0023] 对同一含油气系统中烃源岩与所有油气藏的距离进行统计,确定烃源岩与距离最远油气藏之间的距离,根据油气运移横纵距离比建立如下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划分的定量评价数学模型:
[0024] T=H1/H2  (1)
[0025] 式中,T为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划分系数,H1为同一含油气系统内烃源岩与距离最远油气藏之间的水平距离,单位m,H2为同一含油气系统内烃源岩与距离最远油气藏之间的垂直距离,单位m。本实例中,当T<30时,油气输导体系类型为垂向型,以断层的垂向输导为主;当T>30时,油气输导体系类型为侧向型,以砂体(不整合)的侧向输导为主。
[0026] 利用上述方法对研究区油气输导体系类型进行了划分(表1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划分系数统计表)。评价结果表明,林樊家、单家寺等地区的油气运移以砂体侧向输导为主,而三合村、飞雁滩等地区的油气运移以断层垂向输导为主。评价结果与利用地球化学指标确定的油气输导体系结果相一致,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油气输导体系类型的定量评价和预测。
[0027] 表1
[0028]
[0029]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