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带电作业的三角撑杆及使用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1096403.5

文献号 : CN10946218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汤永根邱佳杰陈亿徐欧珺邱灵君邹勋邹雷陈浩邹小军李沐红

申请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丽水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丽水市莲都区供电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带电作业的三角撑杆及使用方法,旨在解决现在的导线支撑工具只能对两根线缆作线间距调整的不足。该发明包括若干组用于撑开第一缆线、第二缆线及第三缆线的支撑组,支撑组包括设置在第一缆线与第二缆线之间的支撑杆A、支撑杆B以及定位杆,支撑杆B一端支撑在第三缆线,支撑杆B另一端可转动连接在支撑杆A上,定位杆一端通过可转动装置铰接安装在一支撑杆上,定位杆另一端通过固定装置紧固安装在另一支撑杆上。本发明具有可改变三项电缆三根缆线之间的线间距的优点,而且定位杆可拉伸,方便工作人员调整。

权利要求 :

1.一种用于带电作业的三角撑杆,其特征是,包括若干组用于撑开第一缆线、第二缆线及第三缆线的支撑组,支撑组包括设置在第一缆线与第二缆线之间的支撑杆A、支撑杆B以及定位杆,支撑杆B一端支撑在第三缆线,支撑杆B另一端可转动连接在支撑杆A上,定位杆一端通过可转动装置铰接安装在支撑杆A或支撑杆B上,定位杆另一端通过固定装置紧固安装在另一支撑杆上,支撑杆A靠近两端部位置均安装有卡线装置,卡线装置上设有用于安装在支撑杆上的固定孔,卡线装置上设有用于撑开电缆的U型槽,可转动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支撑杆B上的安装座A及固定在定位杆上的安装座B,安装座A与安装座B可转动连接,安装座A通过转轴与安装座B保持转动连接,在转轴的端部位置设有用于防止安装座B从安装座A上脱出的限位卡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带电作业的三角撑杆,其特征是,定位杆与支撑杆上设有若干定位孔,固定装置与可转动装置可固定在定位孔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带电作业的三角撑杆,其特征是,U型槽侧壁连接有除冰装置,除冰装置包括外壳、接触杆和一对相对布置的冰锤,冰锤连接有敲击杆,敲击杆的中部铰接在外壳上,敲击杆末端与椭圆形状的凸轮支撑,两敲击杆末端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凸轮轴连接齿轮并与齿轮同步转动,接触杆的端部为用于接触缆线的接触端,接触杆上设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远离接触端的另一端与外壳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带电作业的三角撑杆,其特征是,支撑杆B靠近一端部位置安装有所述的卡线装置,另一端可拆卸的活动连接在支撑杆A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带电作业的三角撑杆,其特征是,固定装置上设有两安装孔,固定装置通过安装孔套装在支撑杆A与定位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条所述的一种用于带电作业的三角撑杆,其特征是,定位杆包括内杆以及套设在内杆外的外管,内杆上套装有滚轮架,滚轮架上设置有滚轮,滚轮架设置在内杆与外管之间,滚轮使得内杆能够相对外管进行平顺的滑动;

外管上设有用于定位内杆的定位器,定位器与外管之间连接有弹簧,内杆上设有若干凹槽,定位器末端为可锲入凹槽的凸块,凸块底面为斜面,凸块靠近外管的一侧长于另一端;

固定装置安装在外管远离定位器的端部位置,可转动装置安装在内杆远离定位器的端部位置上。

7.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用于带电立杆的三角撑杆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a)将卡线装置安装在支撑杆A的两端部位置,将卡线装置安装在支撑杆B的一端部位置;

(b)将固定装置与可转动装置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支撑杆所需定位孔位置上;

(c)将固定装置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定位杆上的定位孔上,并将可转动装置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定位杆的定位孔上;

(d)将支撑杆A的卡线装置支撑在第一电缆上,并将另一端的卡线装置支撑在第二电缆上;

(e)将支撑杆B的卡线装置支撑在第三电缆上,远离卡线装置的一端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支撑杆A与支撑杆B之间的对应定位孔内;

(f)拉升定位杆上的内杆,定位器上的凸块斜面通过若干凹槽,直到内杆拉出到需要程度,即支撑杆B所支撑的电缆与另两电缆保持足够距离,将凸块嵌入到附近的一凹槽内。

说明书 :

用于带电作业的三角撑杆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高空带电维护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带电作业的三角撑杆。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随着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带电作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工程难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简单的搭接引线的工作有增无减,带电立杆、带电开耐张加装开关等复杂项目的趋势愈加明显,而原有作业方式和作业方法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在带电操作中,原有的线间距不再安全易出现电弧、击穿等现象,需要增加缆线之间的线间距。因此需要设计新的安全工器具,以降低带电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需要有一种新的安全工器具来调整三项电缆之间的线间距,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0003]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0920122843.3,实用新型的名称为用于带电立杆作业中的导线支撑工具,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用于带电立杆作业中的导线支撑工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是:绝缘棒一端装有固定式撑杆头,另一端装有可与绝缘棒活动配合的活动式撑杆头。所述活动式撑杆头由导线卡槽和扣环上下连接,绝缘棒一端分布有若干穿孔,移动式撑杆头通过扣环扣于绝缘棒,扣环两末端由固定螺栓固定,扣环径向通过活动螺栓固定于穿孔处。它具有防止两根导线之间线间距过小,带电操作中容易出现电弧击穿的问题,但不能对三项电缆的三根电缆进行调整线间距。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克服了现在的导线支撑工具只能对两根线缆作线间距调整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带电作业的三角撑杆,它能对三项电缆的三根电缆进行调整线间距,防止出现电弧击穿等安全事故。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带电作业的三角撑杆,包括若干组用于撑开第一缆线、第二缆线及第三缆线的支撑组,支撑组包括设置在第一缆线与第二缆线之间的支撑杆A、支撑杆B以及定位杆,支撑杆B一端支撑在第三缆线,支撑杆B另一端可转动连接在支撑杆A上,定位杆一端通过可转动装置铰接安装在一支撑杆上,定位杆另一端通过固定装置紧固安装在另一支撑杆上。
[0006] 本发明主要用于增加三项电缆各缆线之间的距离,在检修过程中,若三项电缆之间的线间距过近,则容易发生电弧击穿等安全事故,本发明的主要作用就是增加三项电缆各缆线之间的线间距。
[0007] 支撑杆与定位杆均为绝缘材料。一支撑杆撑开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另一支撑杆撑开第三缆线,两支撑杆之间铰接连接。定位杆固定在两支撑杆之间。定位杆一端固定在一支撑杆上,另一端铰接连接在另一支撑杆上。两支撑杆与定位杆形成了稳固的三角形结构。与对比文件相比,原有作业中使用的撑杆是单根长杆,两固定点距离固定、且只固定下层导线(第一缆线与第二缆线),在作业过程中,如遇外力影响时,上层导线可自由晃动,引起线对线之间的距离不足,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0008] 两支撑杆与一定位杆为一组支撑组,一般需要2组支撑组来对电缆作支撑。工作人员在两支撑组之间进行作业。
[0009] 作为优选,定位杆与支撑杆上设有若干定位孔,固定装置与可转动装置可固定在定位孔上。
[0010] 可转动装置上有与支撑杆、定位杆适配的孔,可转动装置套装在支撑杆(或定位杆)上。再利用紧固件同时穿过可转动装置及支撑杆上的定位孔(或定位杆)从而固定。固定装置的固定方式也同理。
[0011] 可通过调节可转动装置与不同的定位孔的适配来达到改变撑杆组成的三角形的各边不同长度,即调整三项电缆各缆线之间的线间距的作用。
[0012] 作为优选,支撑杆A靠近两端部位置均安装有卡线装置,卡线装置上设有用于安装在支撑杆上的固定孔,卡线装置上设有用于撑开电缆的U型槽,支撑杆B靠近一端部位置安装有卡线装置,另一端通过紧固件铰接安装在支撑杆A上。
[0013] 支撑杆是通过卡线装置支撑在缆线上的,卡线装置套装在支撑杆的末端,卡线装置的U型槽支撑在缆线上。因为支撑杆总是用于撑开缆线,因此,支撑杆A会被两支撑的缆线相向的力固定。支撑杆B一端铰接在支撑杆A的一端,另一端上也有卡线装置,支撑在另一缆线上。卡线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
[0014] 作为优选,U型槽侧壁连接有除冰装置,除冰装置包括外壳、接触杆和一对相对布置的冰锤,冰锤连接有敲击杆,敲击杆的中部铰接在外壳上,敲击杆末端与椭圆形状的凸轮支撑,两敲击杆末端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凸轮轴连接齿轮并可与齿轮同步转动,接触杆的端部为用于接触缆线的接触端,接触杆上设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远离接触端的另一端与外壳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
[0015] 缆线支撑接触杆客服第二复位弹簧后退,齿轮随接触杆上的齿条转动,凸轮随之转动,将第一复位弹簧的连接的敲击杆末端撑开,凸轮转过之后在敲击杆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敲击杆中部铰接在壳体上,形成了杠杆;冰锤敲击,凸轮继续转动,冰锤复位。缆线离开U型槽,接触杆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
[0016] 作为优选,支撑杆B靠近一端部位置安装有卡线装置,另一端可拆卸的活动连接在支撑杆A上。
[0017] 可转动装置上的安装座A与固定座B用于固定在支撑杆或定位杆上。当调整固定装置固定在不同定位孔时,定位杆与支撑杆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安装座A与固定座B可相对转动保证了无论定位杆与支撑杆之间的角度怎么变化,可转动装置都可以将二者固定。
[0018] 作为优选,可转动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支撑杆B上的安装座A及固定在定位杆上的安装座B,安装座A与安装座B可转动连接。安装座A可相对于安装座B旋转,但不可脱出。
[0019] 作为优选,安装座A通过转轴与安装座B保持转动连接,在转轴的端部位置设有用于防止安装座B从安装座A上脱出的限位卡头。
[0020] 作为优选,固定装置上设有两安装孔,固定装置通过安装孔套装在支撑杆A与定位杆上。
[0021] 固定装置是用于固定在支杆杆和定位杆之间的,安装孔与支撑杆定位杆直径适配。再利用紧固件同时穿过固定装置及支撑杆上的定位孔(或定位杆)从而固定。两安装孔的轴线可以为45度-90度,这样使得撑杆的三角形的角度变化,其中,整个撑杆三角形各相邻杆之间的夹角为60度时,最为稳固,抵抗作业时的风的影响的效果最好。
[0022] 作为优选,定位杆包括内杆以及套设在内杆外的外管,内杆上套装有滚轮架,滚轮架上设置有滚轮,滚轮架设置在内杆与外管之间,滚轮使得内杆能够相对外管进行平顺的滑动;
[0023] 外管上设有用于定位内杆的定位器,定位器与外管之间连接有弹簧,内杆上设有若干凹槽,定位器末端为可锲入凹槽的凸块,凸块底面为斜面,凸块靠近外管的一侧长于另一端;
[0024] 固定装置安装在外管远离定位器的端部位置,可转动装置安装在内杆远离定位器的端部位置上。
[0025] 定位杆为可伸缩结构,内杆与外管分别连接一支撑杆,定位杆可被拉长以调节支撑杆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变缆线线间距。定位器末端的凸块可嵌入凹槽中。当受到将定位杆杆缩回的力时,凸块可与凹槽配合阻止定位杆收缩。由于凸块底面为一斜面,当向外拉伸时,凸块斜面通过凹槽边缘逐渐抬起,离开凹槽;直到下一凹槽时在弹簧的作用下继续嵌入凹槽。
[0026] 当需要缩回定位杆时,可掰起定位器,将内杆缩回,再松开定位器,定位器在弹簧作用下回位。在高空中发现固定装置和可转动装置位置设置的过于近的时候,可拉升内杆,进而使得缆线线间距增大。
[0027] 一种用于带电立杆的三角撑杆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8] (a)将卡线装置安装在支撑杆A的两端部位置,将卡线装置安装在支撑杆B的一端部位置;
[0029] (b)将固定装置与可转动装置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支撑杆所需定位孔位置上;
[0030] (c)将固定装置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定位杆上的定位孔上,并将可转动装置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定位杆的定位孔上;
[0031] (d)将支撑杆A的卡线装置支撑在第一电缆上,并将另一端的卡线装置支撑在第二电缆上;
[0032] (e)将支撑杆B的卡线装置支撑在第三电缆上,远离卡线装置的一端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支撑杆A与支撑杆B之间的对应定位孔内;
[0033] (f)拉升定位杆上的内杆,定位器上的凸块斜面通过若干凹槽,直到内杆拉出到需要程度,即支撑杆B所支撑的电缆与另两电缆保持足够距离,将凸块嵌入到附近的一凹槽内。
[0034] 拉升定位杆上的内杆,定位器上的凸块斜面通过若干凹槽,直到内杆拉出到需要程度,即支撑杆B所支撑的电缆与另两电缆保持足够距离,将凸块嵌入到附近的一凹槽内。步骤a、b、c均可在地面完成。步骤d、e、f则在高空完成。支撑杆与定位杆的使用长度为支撑杆A的两卡线装置的距离,支撑杆B的卡线装置到另一端与支撑杆A铰接连接端的距离,定位杆的使用长度为固定装置与可转动装置的距离。步骤f的意义在于,当发现定位杆的使用长度不足以抬升缆线的线间距时,可伸出内杆,增加定位杆的使用长度,而无需重新调整可转动装置与固定装置位置。在高空调整可转动装置与固定装置位置相对困难,直接拉伸定位杆会简单很多。
[003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可改变三项电缆三根缆线之间的线间距;(2)定位杆可拉伸,方便工作人员的调整。

附图说明

[0036] 图1是本发明工作时的装配示意图;
[0037] 图2是本发明中的定位杆的剖视图;
[0038] 图3是本发明中的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0039] 图4是本发明中的可转动装置的示意图;
[0040] 图5是本发明中的卡线装置的示意图;
[0041]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卡线装置与除冰装置的俯视图;
[0042] 图中:1、第一缆线,2、第二缆线,3、第三缆线,4、支撑组,5、支撑杆A,6、支撑杆B,7、定位杆,8、定位孔,9、固定孔,10、可转动装置,11、固定装置,12、卡线装置,13、U型槽,14、安装座A,15、安装座B,16、限位卡头,17、安装孔,18、内杆,19、外管,20、滚轮架,21、滚轮,22、定位器,23、弹簧,24、凹槽,25、凸块,26、除冰装置,27、外壳,28、接触杆,29、冰锤,30、敲击杆,31、凸轮,32、齿轮,33、齿条,34、第一复位弹簧,35、第二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0044]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带电作业的三角撑杆,包括若干组用于撑开第一缆线1、第二缆线2及第三缆线3之间的支撑组4,支撑组包括设置在第一缆线与第二缆线之间的支撑杆A5、支撑杆B6以及定位杆7,支撑杆B一端支撑在第三缆线,支撑杆B另一端可转动连接在支撑杆A上,定位杆一端通过可转动装置10铰接安装在一支撑杆上,定位杆另一端通过固定装置11紧固安装在另一支撑杆上。定位杆与支撑杆上设有若干定位孔8,固定装置与可转动装置可固定在定位孔上。支撑杆A靠近两端部位置均安装有卡线装置,如图5所示,卡线装置上设有用于安装在支撑杆上的固定孔9,卡线装置上设有用于支撑电缆的U型槽13,支撑杆B靠近一端部位置安装有卡线装置12,另一端可拆卸的活动连接在支撑杆A上。如图4所示,可转动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支撑杆B上的安装座A14及固定在定位杆上的安装座B15,安装座A与安装座B可转动连接。安装座A通过转轴与安装座B保持转动连接,在转轴的端部位置设有用于防止安装座B从安装座A上脱出的限位卡头16。如图3所示,固定装置上设有两安装孔17,固定装置通过安装孔套装在支撑杆A与定位杆上,两安装孔的轴线所夹角度在45度至90度之间。如图2所示,定位杆包括内杆18以及套设在内杆外的外管19,内杆上套装有滚轮架20,滚轮架上设置有滚轮21,滚轮架设置在内杆与外管之间,滚轮使得内杆能够相对外管进行平顺的滑动;外管上设有用于定位内杆的定位器22,定位器与外管之间连接有弹簧23,内杆上设有若干凹槽24,定位器末端为可锲入凹槽的凸块25,凸块底面为斜面,凸块靠近外管的一侧长于另一端;固定装置安装在外管远离定位器的端部位置,可转动装置安装在内杆远离定位器的端部位置上。
[0045] 本发明主要用于增加三项电缆各缆线之间的距离,在检修过程中,若三项电缆之间的线间距过近,则容易发生电弧击穿等安全事故,本发明的主要作用就是增加三项电缆各缆线之间的线间距。一支撑杆撑开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另一支撑杆撑开第三缆线,两支撑杆之间铰接连接。定位杆固定在两支撑杆之间。定位杆一端固定在一支撑杆上,另一端铰接连接在另一支撑杆上。两支撑杆与定位杆形成了稳固的三角形结构。与对比文件相比,原有作业中使用的撑杆是单根长杆,两固定点距离固定、且只固定下层导线(第一缆线与第二缆线),在作业过程中,如遇外力影响时,上层导线可自由晃动,引起线对线之间的距离不足,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两支撑杆与一定位杆为一组支撑组,一般需要2组支撑组来对电缆作支撑。工作人员在两支撑组之间进行作业。可转动装置上有与支撑杆、定位杆适配的孔,可转动装置套装在支撑杆(或定位杆)上。再利用紧固件同时穿过可转动装置及支撑杆上的定位孔(或定位杆)从而固定。固定装置的固定方式也同理。支撑杆是通过卡线装置支撑在缆线上的,卡线装置套装在支撑杆的末端,卡线装置的U型槽支撑在缆线上。因为支撑杆总是用于撑开缆线,因此,支撑杆A会被两支撑的缆线相向的力固定。支撑杆B一端铰接在支撑杆A的一端,另一端上也有卡线装置,支撑在另一缆线上。卡线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可转动装置上的安装座A与固定座B用于固定在支撑杆或定位杆上。当调整固定装置固定在不同定位孔时,定位杆与支撑杆之间的角度变化。安装座A与固定座B可相对转动保证了无论定位杆与支撑杆之间的角度怎么变化,可转动装置都可以将二者固定。固定装置是用于固定在支杆杆和定位杆之间的,安装孔与支撑杆定位杆直径适配。再利用紧固件同时穿过固定装置及支撑杆上的定位孔(或定位杆)从而固定。两安装孔的轴线可以为45度-90度,这样使得撑杆的三角形的角度变化,其中,整个撑杆三角形各相邻杆之间的夹角为60度时,最为稳固,抵抗作业时的风的影响的效果最好。定位杆为可伸缩结构,内杆与外管分别连接一支撑杆,定位杆可被拉长以调节支撑杆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变缆线线间距。定位器末端的凸块可嵌入凹槽中。当受到将定位杆杆缩回的力时,凸块可与凹槽配合阻止定位杆收缩。由于凸块底面为一斜面,当向外拉伸时,凸块斜面通过凹槽边缘逐渐抬起,离开凹槽;直到下一凹槽时在弹簧的作用下继续嵌入凹槽。当需要缩回定位杆时,可掰起定位器,将内杆缩回,再松开定位器,定位器在弹簧作用下回位。在高空中发现固定装置和可转动装置位置设置的过于近的时候,可拉升内杆,进而使得缆线线间距增大。
[0046] 实施例2:
[0047] 如图6所示,一种用于带电作业的三角撑杆,其结构与实施例1相近,不同之处为,U型槽侧壁连接有除冰装置,除冰装置包括外壳、接触杆和一对相对布置的冰锤,冰锤连接有敲击杆,敲击杆的中部铰接在外壳上,敲击杆末端与椭圆形状的凸轮支撑,两敲击杆末端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凸轮轴连接齿轮并可与齿轮同步转动,接触杆的端部为用于接触缆线的接触端,接触杆上设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远离接触端的另一端与外壳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因为冰块本身具有的脆性,当冰被敲下时,缆线与卡线装置连接位置的冰块也会落下。
[0048] 除冰装置是用于清除缆线上的浮冰,用于在南方极端气候下施工。在支撑杆撑开的同时,可以直接对冰块敲出。缆线支撑接触杆客服第二复位弹簧后退,齿轮随接触杆上的齿条转动,凸轮随之转动,将第一复位弹簧的连接的敲击杆末端撑开,凸轮转过之后在敲击杆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敲击杆中部铰接在壳体上,形成了杠杆;冰锤敲击,凸轮继续转动,冰锤复位。缆线离开U型槽,接触杆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
[0049] 具体操作的步骤包括:
[0050] (a)将卡线装置安装在支撑杆A的两端部位置,将卡线装置安装在支撑杆B的一端部位置;
[0051] (b)将固定装置与可转动装置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支撑杆所需定位孔位置上;
[0052] (c)将固定装置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定位杆上的定位孔上,并将可转动装置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定位杆的定位孔上;
[0053] (d)将支撑杆A的卡线装置支撑在第一电缆上,并将另一端的卡线装置支撑在第二电缆上;
[0054] (e)将支撑杆B的卡线装置支撑在第三电缆上,远离卡线装置的一端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支撑杆A与支撑杆B之间的对应定位孔内;
[0055] (f)拉升定位杆上的内杆,定位器上的凸块斜面通过若干凹槽,直到内杆拉出到需要程度,即支撑杆B所支撑的电缆与另两电缆保持足够距离,将凸块嵌入到附近的一凹槽内。拉升定位杆上的内杆,定位器上的凸块斜面通过若干凹槽,直到内杆拉出到需要程度,即支撑杆B所支撑的电缆与另两电缆保持足够距离,将凸块嵌入到附近的一凹槽内。步骤a、b、c均可在地面完成。步骤d、e、f则在高空完成。支撑杆与定位杆的使用长度为支撑杆A的两卡线装置的距离,支撑杆B的卡线装置到另一端与支撑杆A铰接连接端的距离,定位杆的使用长度为固定装置与可转动装置的距离。步骤f的意义在于,当发现定位杆的使用长度不足以抬升缆线的线间距时,可伸出内杆,增加定位杆的使用长度,而无需重新调整可转动装置与固定装置位置。在高空调整可转动装置与固定装置位置相对困难,直接拉伸定位杆会简单很多。
[0056]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两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