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塑形镜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80047629.3

文献号 : CN10956435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加藤公康谷典浩

申请人 : 东丽株式会社

摘要 :

角膜塑形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膜塑形镜用于通过改变角膜的形状来矫正视力,与角膜接触的透镜面具有下述部分:配置于中央并按压角膜的、被称为基区的中央部分;配置于基区的周围、被称为反转区的环状部分;配置于反转区的周围、被称为定位区的环状部分;和配置于定位区的周围、被称为周边区的环状部分,即使基区的曲率半径及宽度、反转区的宽度、定位区的曲率半径及宽度、周边区的曲率半径及宽度、以及期望矫正的度数发生变化,通过使反转区的曲率半径变化,从而在定位区的曲率半径相同的情况下,矫正角膜所需要的透镜的深度也仍然是恒定的。

权利要求 :

1.角膜塑形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膜塑形镜用于通过改变角膜的形状来矫正视力,与角膜接触的透镜面具有下述部分:配置于中央并按压角膜的、被称为基区的中央部分;

配置于基区的周围、被称为反转区的环状部分;

配置于反转区的周围、被称为定位区的环状部分;和

配置于定位区的周围、被称为周边区的环状部分,

即使基区的曲率半径及宽度、反转区的宽度、定位区的曲率半径及宽度、周边区的曲率半径及宽度、以及期望矫正的度数发生变化,通过使反转区的曲率半径变化,矫正角膜所需要的透镜的深度也仍然是恒定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塑形镜,其中,在定位区的曲率半径相同的情况下,矫正角膜所需要的透镜的深度是恒定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角膜塑形镜,其中,反转区的曲率半径是根据基区的曲率半径及宽度、反转区的宽度、定位区的曲率半径及宽度、以及周边区的曲率半径及宽度而导出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塑形镜,其中,将基区的宽度设为WB,将反转区的宽度设为WR,将基区的曲率半径设为RB,将反转区的曲率半径设为RR,将定位区的曲率半径设为RA,将基区的透镜深度设为TB,将反转区的透镜深度设为TR,将基区的曲线与塑形镜中心轴相交的点和定位区的曲线的延长线与塑形镜中心轴相交的点之间的直线距离设为SP,此时,反转区的透镜深度TR由下式(1)导出,反转区的曲率半径RR使用TR由下式(2)导出,

[数学式1]

式(1)中,E=WB/2,F=WB/2+WR;

[数学式2]

式(2)中,E=WB/2,F=WB/2+WR。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膜塑形镜,其中,将基区的宽度设为WB,将反转区的宽度设为WR,将基区的曲率半径设为RB,将反转区的曲率半径设为RR,将定位区的曲率半径设为RA,将基区的透镜深度设为TB,将反转区的透镜深度设为TR,将基区的曲线与塑形镜中心轴相交的点和定位区的曲线的延长线与塑形镜中心轴相交的点之间的直线距离设为SP,此时,反转区的透镜深度TR由下式(1)导出,反转区的曲率半径RR使用TR由下式(2)导出,

[数学式1]

式(1)中,E=WB/2,F=WB/2+WR;

[数学式2]

式(2)中,E=WB/2,F=WB/2+WR。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角膜塑形镜,其中,将基区的宽度设为WB,将反转区的宽度设为WR,将基区的曲率半径设为RB,将反转区的曲率半径设为RR,将定位区的曲率半径设为RA,将基区的透镜深度设为TB,将反转区的透镜深度设为TR,将基区的曲线与塑形镜中心轴相交的点和定位区的曲线的延长线与塑形镜中心轴相交的点之间的直线距离设为SP,此时,反转区的透镜深度TR由下式(1)导出,反转区的曲率半径RR使用TR由下式(2)导出,

[数学式1]

式(1)中,E=WB/2,F=WB/2+WR;

[数学式2]

式(2)中,E=WB/2,F=WB/2+WR。

7.如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角膜塑形镜,其中,透镜深度TR及曲率半径RR分别处于以所导出的透镜深度TR及曲率半径RR作为基准的±10%的范围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塑形镜,其中,从塑形镜中心轴方向观察时,定位区的曲率半径及宽度在纵向和横向上不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角膜塑形镜,其中,在定位区的曲率半径的最大值相同的情况下,矫正角膜所需要的透镜的深度是恒定的。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角膜塑形镜,其中,反转区的曲率半径是根据基区的曲率半径及宽度、反转区的宽度、定位区的曲率半径的最大值及宽度的最大值、以及周边区的曲率半径及宽度而导出的。

11.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角膜塑形镜,其中,将基区的宽度设为WB,将反转区的宽度设为WR,将基区的曲率半径设为RB,将反转区的曲率半径设为RR,将定位区的曲率半径的最大值设为RAV,将基区的透镜深度设为TB,将反转区的透镜深度设为TR,将基区的曲线与塑形镜中心轴相交的点和定位区的曲率半径成为最大值的曲线的延长线与塑形镜中心轴相交的点之间的直线距离设为SP,此时,反转区的透镜深度TR由下式(3)导出,

反转区的曲率半径RR使用TR由下式(2)导出,

式(3)中,E=WB/2、F=WB/2+WR;

式(2)中,E=WB/2、F=WB/2+WR。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角膜塑形镜,其中,将基区的宽度设为WB,将反转区的宽度设为WR,将基区的曲率半径设为RB,将反转区的曲率半径设为RR,将定位区的曲率半径的最大值设为RAV,将基区的透镜深度设为TB,将反转区的透镜深度设为TR,将基区的曲线与塑形镜中心轴相交的点和定位区的曲率半径成为最大值的曲线的延长线与塑形镜中心轴相交的点之间的直线距离设为SP,此时,反转区的透镜深度TR由下式(3)导出,

反转区的曲率半径RR使用TR由下式(2)导出,

式(3)中,E=WB/2、F=WB/2+WR;

式(2)中,E=WB/2、F=WB/2+WR。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角膜塑形镜,其中,透镜深度TR及曲率半径RR分别处于以所导出的透镜深度TR及曲率半径RR作为基准的±10%的范围内。

说明书 :

角膜塑形镜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角膜塑形镜。更详细而言,涉及具有用于使角膜表面的形状变形的结构的角膜塑形镜。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矫正近视的手段,已知在夜间佩戴多弧段地设有多个曲率半径的塑形镜(contact lens)、使角膜表面的形状变形、改变角膜自身的焦点距离的治疗方法(角膜塑形术,orthokeratology)、及该治疗方法所使用的角膜塑形镜(角膜塑形透镜,orthokeratology lens)(例如专利文献1)。
[0003] 对使用了角膜塑形镜的视力矫正的机理进行说明。
[0004] 首先,近视的状态下,如图1所示,角膜2的表面具有相对于视网膜而向前方凸出的曲率(图1中,向左侧凸出的非球面形状)。因此,焦点不会成像于视网膜6,而是在视网膜6前方发生光的会聚。
[0005] 如图2所示,将角膜塑形镜1如紧身衣一样佩戴于该角膜2,对图1所示的角膜表面7的形状进行矫正。
[0006] 由此,在卸下角膜塑形镜1后,仍然能够如图3所示的那样使角膜表面7成为扁平化的状态。
[0007] 因此,光的折射能力得到调节,焦点成像于视网膜6,视力在一定时间内得到改善。
[0008] 对于角膜塑形镜而言,与角膜表面接触的面的形状通常分为4个部位。即,作为凹球面的基区,其配置于角膜塑形镜的中央,按压角膜表面并担负表面曲线的矫正的作用;环状的反转区,其配置于基区的周围,承接从基区移动的角膜组织;环状的定位区,其配置于反转区的周围,调节角膜塑形镜与角膜的贴合(fitting)及角膜塑形镜的定心(centering);和环状的周边区,其形成边缘,辅助透镜的卸下、泪液向角膜塑形镜内的流入。
[0009] 现有技术文献
[0010] 专利文献
[001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8812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2]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3]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以往的角膜塑形镜中,基区的曲率半径取决于矫正前角膜的平均曲率半径和期望矫正的度数。
[0014] 为了也提高对于角膜的贴合,定位区的曲率半径为接近矫正前角膜的平均曲率半径的值,并且形成为将基区的曲率半径设为RB、将反转区的曲率半径设为RR时满足下式:
[0015] RR=RB+11.00D~15.00D(D:屈光度)。
[0016] 但是,根据基于上述式的以往的设计思想导出的形状是基于确保承接移动的角膜组织的区域的目的、通过医学方法而导出的,因此,施加角膜矫正的区域的透镜深度根据期望矫正的度数的不同而不同。
[0017] 结果,利用基于上述式的以往的导出手段,在矫正的度数小的情况下,施加角膜矫正的区域的透镜深度加深,因此存在向眼轴方向按压角膜的量变浅的情况、不与角膜接触的情况,从而无法充分地按压角膜中心部,有时矫正效果会产生偏差,如无法得到期待的矫正度数、或者为了得到矫正视力而耗费时间等。
[0018] 另外,向眼轴方向按压角膜的量加深时,存在由于强力推压角膜表面故而损伤角膜、容易引起由眼压降低导致的并发症、使眼表面粗糙的可能。即,以往的、仅根据期望矫正的基区的曲率半径来导出反转区的曲率半径的值的方法中,存在矫正效果产生偏差、损伤角膜的可能。
[0019] 因此,本发明中,发现根据基区的曲率半径和定位区的曲率半径来导出反转区的曲率半径的方法是优选的。
[0020] 本发明中,提供下述角膜塑形镜:即使在期望矫正的度数不同的情况下,通过使反转区的曲率半径变化,从而在定位区的曲率半径相同的情况下,也可使施加角膜矫正的区域的透镜深度恒定。
[0021]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具有以下构成。
[0022] (1)角膜塑形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膜塑形镜用于通过改变角膜的形状来矫正视力,与角膜接触的透镜面具有下述部分:配置于中央并按压角膜的、被称为基区的中央部分;配置于基区的周围、被称为反转区的环状部分;配置于反转区的周围、被称为定位区的环状部分;和配置于定位区的周围、被称为周边区的环状部分,即使基区的曲率半径及宽度、反转区的宽度、定位区的曲率半径及宽度、周边区的曲率半径及宽度、以及期望矫正的度数发生变化,通过使反转区的曲率半径变化,矫正角膜所需要的透镜的深度也仍然是恒定的;
[0023] (2)如(1)所述的角膜塑形镜,其中,在定位区的曲率半径相同的情况下,矫正角膜所需要的透镜的深度是恒定的;
[0024] (3)如(1)或(2)所述的角膜塑形镜,其中,反转区的曲率半径是根据基区的曲率半径及宽度、反转区的宽度、定位区的曲率半径及宽度、以及周边区的曲率半径及宽度而导出的;
[0025] (4)如(3)所述的角膜塑形镜,其中,将基区的宽度设为WB,将反转区的宽度设为WR,将基区的曲率半径设为RB,将反转区的曲率半径设为RR,将定位区的曲率半径设为RA,将基区的透镜深度设为TB,将反转区的透镜深度设为TR,将基区的曲线与塑形镜中心轴相交的点和定位区的曲线的延长线与塑形镜中心轴相交的点之间的直线距离设为SP,此时,反转区的透镜深度TR由下式(1)导出,反转区的曲率半径RR使用TR由下式(2)导出,
[0026] [数学式1]
[0027]
[0028] (式(1)中,E=WB/2,F=WB/2+WR)
[0029] [数学式2]
[0030]
[0031] (式(2)中,E=WB/2,F=WB/2+WR);
[0032] (5)如(4)所述的角膜塑形镜,其中,透镜深度TR及曲率半径RR分别处于以所导出的透镜深度TR及曲率半径RR作为基准的±10%的范围内;
[0033] (6)如(1)所述的角膜塑形镜,其中,从塑形镜中心轴方向观察时,定位区的曲率半径及宽度在纵向和横向上不同;
[0034] (7)如(6)所述的角膜塑形镜,其中,在定位区的曲率半径的最大值相同的情况下,矫正角膜所需要的透镜的深度是恒定的;
[0035] (8)如(6)或(7)所述的角膜塑形镜,其中,反转区的曲率半径是根据基区的曲率半径及宽度、反转区的宽度、定位区的曲率半径的最大值及宽度的最大值、以及周边区的曲率半径及宽度而导出的;
[0036] (9)如(6)至(8)中任一项如所述的角膜塑形镜,其中,将基区的宽度设为WB,将反转区的宽度设为WR,将基区的曲率半径设为RB,将反转区的曲率半径设为RR,将定位区的曲率半径的最大值设为RAV,将基区的透镜深度设为TB,将反转区的透镜深度设为TR,将基区的曲线与塑形镜中心轴相交的点和定位区的曲率半径成为最大值的曲线的延长线与塑形镜中心轴相交的点之间的直线距离设为SP,此时,反转区的透镜深度TR由下式(3)导出,反转区的曲率半径RR使用TR由下式(2)导出,
[0037] [数学式3]
[0038]
[0039] (式(3)中,E=WB/2、F=WB/2+WR)
[0040] [数学式4]
[0041]
[0042] (式(2)中,E=WB/2、F=WB/2+WR);
[0043] (10)如(9)所述的角膜塑形镜,其中,透镜深度TR及曲率半径RR分别处于以所导出的透镜深度TR及曲率半径RR作为基准的±10%的范围内。
[0044] 发明效果
[0045] 根据本发明,提供下述角膜塑形镜:即使在期望矫正的度数不同的情况下,通过使反转区的曲率半径变化,从而在定位区的曲率半径相同的情况下,也可使角膜塑形镜的施加角膜矫正的区域的透镜深度恒定。

附图说明

[0046] [图1]为近视的状态下的角膜形状的眼球简图。
[0047] [图2]为佩戴角膜塑形镜时的眼球简图。
[0048] [图3]为卸下角膜塑形镜后的眼球简图。
[0049] [图4]为本发明的角膜塑形镜的简图。
[0050] [图5]为说明本发明的角膜塑形镜的形状的概略示意图。
[0051] [图6]为本发明的复曲面用的角膜塑形镜的简图。
[0052] [图7]为说明本发明的复曲面用的角膜塑形镜的形状的概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3] 本发明为角膜塑形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膜塑形镜用于通过改变角膜的形状来矫正视力,与角膜接触的透镜面具有下述部分:配置于中央并按压角膜的、被称为基区的中央部分;配置于基区的周围、被称为反转区的环状部分;配置于反转区的周围、被称为定位区的环状部分;和配置于定位区的周围、被称为周边区的环状部分,即使基区的曲率半径及宽度、反转区的宽度、定位区的曲率半径及宽度、周边区的曲率半径及宽度、以及期望矫正的度数发生变化,通过使反转区的曲率半径变化,矫正角膜所需要的透镜的深度也仍然是恒定的,更详细而言,在定位区的曲率半径相同的情况下,矫正角膜所需要的透镜的深度是恒定的。
[0054] 以下,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一例。
[0055] 首先,本发明的角膜塑形镜优选为透氧性高的硬性接触镜,如图4所示,就本发明的角膜塑形镜而言,与图1的角膜2接触的面形状被分成4个部位。
[0056] 这些部位为:基区B,其是与图1所示的角膜2接触、按压角膜表面7并担负表面曲线矫正作用的中央的球面部分;
[0057] 环状的反转区R,其配置于基区B的周围,承接从基区B移动的角膜组织;
[0058] 环状的定位区A,其配置于反转区R的周围,调节角膜塑形镜1与角膜2的贴合及角膜塑形镜1的定心;
[0059] 周边区P,其形成边缘,辅助透镜的卸下、泪液向角膜塑形镜1内的流入。
[0060] 对于基区B的曲率半径RB而言,以使得在包含塑形镜中心轴M的截面形状中、其中心点CB位于塑形镜中心轴M上并且角膜表面7成为期望矫正的度数的方式确定曲率半径。由于角膜表面7的形状根据该曲率半径而变化,因此能够矫正近视。
[0061] 反转区R中,在角膜塑形镜1与角膜2之间形成空间,起到承接由于基区B处的矫正而发生移动的角膜组织的作用。
[0062] 对于定位区A而言,在与角膜2接触、乃至于与角膜2隔开数微米距离而近乎接触的状态下,所述定位区有助于角膜塑形镜1的定心调节。另外,对于定位区A的曲率半径RA而言,为了也提高与角膜2的贴合,优选的是,其中心点CA位于塑形镜中心轴M上,并且成为接近矫正前的角膜表面曲率半径的值。
[0063] 就周边区P而言,其起到辅助泪液从角膜塑形镜1端部流入角膜2的作用,为了减少佩戴时的异物感,其截面形状优选呈带圆弧的圆锥形状。
[0064] 此处,如图4所示,全部曲面的曲率半径以塑形镜中心轴M作为中心,相对于图1所示的角膜2呈凹型的碗状。
[0065] 另外,对于将曲面连接的基区与反转区的过渡点J1、反转区与定位区的过渡点J2、定位区和周边区的过渡点J3而言,为了在佩戴时不会对角膜2造成损伤,也优选带有圆弧,其曲率半径优选为0.02~4.00mm。
[0066] 使用图5,对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5为本发明的角膜塑形镜1的概略示意图。
[0067] 图5中,将基区的宽度设为WB,将反转区的宽度设为WR,将定位区的宽度设为WA,将周边区的宽度设为WP,将基区的曲率半径设为RB,将反转区的曲率半径设为RR,将定位区的曲率半径设为RA,将周边区的曲率半径设为RP,将基区的透镜深度设为TB,将反转区的透镜深度设为TR,将施加角膜矫正的透镜的深度设为SK(=TB+TR),并且,
[0068] 将基区的曲线与塑形镜中心轴相交的点K1、和定位区的曲线的延长线与塑形镜中心轴M相交的点K2之间的直线距离设为SP。
[0069] 对于基区的曲率半径RB而言,为了以成为期望矫正的度数的方式确定曲率半径,根据基区的宽度WB由下式(4)导出基区的透镜深度TB。
[0070] [数学式5]
[0071]
[0072] 对于定位区的曲率半径RA而言,为了也提高与角膜2的贴合,优选设定为接近矫正前的角膜的平均曲率半径RK的值。
[0073]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即使在角膜塑形镜的包含中心轴M的截面中前述RB、WB、WR、RA、WA、RP、WP、及期望矫正的度数发生变化,通过使反转区的曲率半径RR变化,矫正角膜所需要的透镜的深度也仍然是恒定的,此外,在定位区的曲率半径RA相同的情况下,施加角膜矫正的透镜的深度SK也仍然是恒定的。
[0074]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角膜塑形镜的包含中心轴M的截面中,指定施加角膜矫正的透镜的深度SK的值,导出反转区的透镜深度TR,并以满足该值的方式确定反转区的曲率半径RR,由此能够使施加角膜矫正的透镜的深度SK恒定。
[0075] 即,在本发明的角膜塑形镜的包含中心轴M的截面中,可利用TR=SK-TB由前述RB、WB、SK、及TB而求出反转区的透镜深度TR。结果,可由前述TB、RB、WB、TR、WR、RA、WA、RP及WP来确定基区与反转区的过渡点J1及反转区与定位区的过渡点J2。
[0076] 若反转区R的曲线通过了基区与反转区的过渡点J1、和反转区与定位区的J2,则在定位区的曲率半径RA相同的情况下,即使期望矫正的度数发生变化,仍然能够使施加角膜矫正的透镜的深度SK恒定。
[0077] 此处,对于反转区的曲率半径RR而言,若其中心点CR位于塑形镜中心轴M上,则能够形成用于承接由于矫正而移动的角膜组织的适度的空间,故而进一步优选。
[0078] 另外,也可根据基区的曲线与塑形镜中心轴M相交的点K1、和定位区的曲线的延长线与塑形镜中心轴M相交的点K2之间的直线距离SP导出反转区的透镜深度TR,以满足该值的方式确定反转区的曲率半径RR,从而使施加角膜矫正的透镜的深度SK恒定。
[0079] 角膜塑形镜的包含中心轴M的截面中,前述RB、WB、WR、RA、WA、RP、WP、TB、TR、以及将K1和K2的直线距离设为SP、并为了简化计算式而设定E=WB/2、F=WB/2+WR时,反转区的透镜深度TR由下式(1)导出。
[0080] [数学式6]
[0081]
[0082] 对于使用了该反转区的透镜深度TR的反转区的曲率半径RR而言,其中心点CR位于塑形镜中心轴M,并满足下式(2)。
[0083] [数学式7]
[0084]
[0085] 此时,所述曲率半径RR通过了基区与反转区的过渡点J1及反转区与定位区的过渡点J2,能够使施加角膜矫正的区域的透镜深度SK恒定。本发明的角膜塑形镜如上所述。
[0086] 另外,根据本发明,假定角膜的平均曲率半径RK与定位区的曲率半径RA相同、是同样的曲面时,也可以将基区的曲线与塑形镜中心轴M相交的点K1、和定位区的曲线的延长线与塑形镜中心轴M相交的点K2之间的直线距离SP置换为设想了角膜的朝向眼轴方向的按压量的设计值。
[0087] 因此,本发明的角膜塑形镜也与处方相关,所述处方是根据期望矫正的度数设想了合适的角膜按压量而得到设计值、基于所述设计值制定的。由此,与以往的角膜塑形镜相比,可导出能够充分按压中心部的形状,故而是优选的。
[0088]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式(1)及式(2)、式(4)并未精确一致,只要为通过了以式(1)及式(2)、式(4)的值作为中心值的±10%的范围内的曲面,即能够得到实用上充分的效果。
[0089] 另外,有用于复曲面的角膜塑形镜。其如图6所示,从中心轴方向观察角膜塑形镜,定位区的曲率半径RA及宽度WA在纵向和横向上不同。
[0090] 复曲面用的角膜塑形镜中,将定位区的曲率半径的数值最大的图6中所示的横向的曲率半径设为RAV、将定位区的曲率半径的数值最小的图6中所示的纵向的曲率半径设为RAH时,形成为满足RAV=RAH+0.50D~6.00D(D:屈光度)。
[0091] 另外,对于定位区的曲率半径RAV的宽度WAV而言,以满足下式的方式导出,[0092] WAV=(塑形镜直径D-(WB+2·WR+2·WP))/2
[0093] 从中心轴方向观察角膜塑形镜,定位区的形状为纵横比大于0.90且小于1.00的椭圆形。
[0094] 使用图7,对本发明的复曲面用的角膜塑形镜形态进行详细说明。
[0095] 图7为本发明的复曲面用的角膜塑形镜1的概略示意图,为角膜塑形镜的通过了中心轴M、且定位区的曲率半径的数值最大的图6中所示的横向的截面。
[0096] 图7中,将基区的宽度设为WB,将反转区的宽度设为WR,将定位区的宽度设为WAV,将周边区的宽度设为WP,将基区的曲率半径设为RB,将反转区的曲率半径设为RR,将定位区的最大的曲率半径设为RAV,将周边区的曲率半径设为RP,将基区的透镜深度设为TB,将反转区的透镜深度设为TR,将施加角膜矫正的透镜的深度设为SK(=TB+TR),并且,
[0097] 将基区的曲线与塑形镜中心轴相交的点K1、和定位区的曲率半径为最大值的曲线的延长线与塑形镜中心轴M相交的点K3之间的直线距离设为SPT。
[0098] 对于基区的曲率半径RB而言,为了以成为期望矫正的度数的方式确定曲率半径,根据基区的宽度WB、由下式(4)导出基区的透镜深度TB。
[0099] [数学式8]
[0100]
[0101] 为了也提高与角膜2的贴合,定位区的最大的曲率半径RAV优选设为接近矫正前角膜的最大曲率半径RKT的值。
[0102]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角膜塑形镜的通过了中心轴M、且定位区的曲率半径的数值最大的截面中,即使前述RB、WB、WR、RAV、WAV、RAH、WAH、RP、WP、及期望矫正的度数发生变化,通过使反转区的曲率半径RR变化,矫正角膜所需要的透镜的深度仍然是恒定的,进而,在定位区的最大曲率半径RAV相同的情况下,施加角膜矫正的透镜的深度SK仍然是恒定的。
[0103]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角膜塑形镜的通过了中心轴M、且定位区的曲率半径的数值为最大的截面中,通过指定施加角膜矫正的透镜的深度SK的值而导出反转区的透镜深度TR,并以满足该值的方式确定反转区的曲率半径RR,从而能够使施加角膜矫正的透镜的深度SK恒定。
[0104] 此处,对于反转区的曲率半径RR而言,从能够形成用于承接由于矫正而移动的角膜组织的适度的空间方面考虑,进一步优选其中心点CR位于塑形镜中心轴M上。
[0105] 另外,也可根据基区的曲线与塑形镜中心轴M相交的点K1、和定位区的曲率半径为最大值的曲线的延长线与塑形镜中心轴M相交的点K3之间的直线距离SPT导出反转区的透镜深度TR,并以满足该值的方式确定反转区的曲率半径RR,从而使施加角膜矫正的透镜的深度SK恒定。
[0106] 角膜塑形镜的通过了中心轴M、且定位区的曲率半径的数值最大的截面中,前述RB、WB、WR、RAV、WAV、RP、WP、TB、TR、以及将K1和K3的直线距离设为SPT、并为了简化计算式而设定E=WB/2、F=WB/2+WR时,反转区的透镜深度TR由下式(3)导出。
[0107] [数学式9]
[0108]
[0109] 对于使用了该反转区的透镜深度TR的反转区得到的曲率半径RR而言,其中心点CR位于塑形镜中心轴M上,并满足下式(2)。
[0110] [数学式10]
[0111]
[0112] 此时,所述曲率半径RR通过了基区与反转区的过渡点J1及反转区与定位区的过渡点J2,从而能够使矫正角膜施加区域的透镜深度SK恒定。以上为本发明的复曲面用的角膜塑形镜。
[0113] 另外,根据本发明,假定角膜的最大曲率半径RKT与定位区的最大曲率半径RAV相同时,可将基区的曲线与塑形镜中心轴M相交的点K1、和定位区的曲率半径为最大值的曲线的延长线与塑形镜中心轴M相交的点K3之间的直线距离SPT置换为设想了角膜的朝向眼轴方向的按压量的设计值。
[0114] 因此,本发明的角膜塑形镜也与处方相关,所述处方是根据期望矫正的度数设想了合适的角膜按压量而得到设计值、基于所述设计值制定的。由此,与以往的角膜塑形镜相比,可导出能够充分按压中心部的形状,故而是优选的。
[0115]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式(2)至式(4)并未精确一致,只要为通过了以式(2)至式(4)的值作为中心值的±10%的范围内的曲面,即能够得到实用上充分的效果。
[0116] 实施例
[0117] 以下,示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使用接触式的轮廓形状测定器(Mitsutoyo Corporation制)测量各曲率半径的值及高度。
[0118] [实施例1]
[0119] 关于试样A,以假定角膜的屈光力为42.00D、角膜曲率半径为8.04mm、屈光不正为-2.50的眼作为对象,制作角膜塑形镜。此时,由于目标矫正度数设为+0.75D,则角膜塑形镜的基区的曲率半径RB为8.71mm。另外,将角膜塑形镜径D设为10.6mm,将基区的宽度WB设为
6.20mm,将反转区的宽度WR设为0.40mm,将定位区的曲率半径RA设为8.04mm,将基区的曲线与塑形镜中心轴相交的点、和定位区的曲线的延长线与塑形镜中心轴相交的点之间的直线距离SP设为0.03mm,并为了简化计算式而设定E=WB/2、F=WB/2+WR,由下式(1)导出反转区的透镜深度TR,
[0120] [数学式11]
[0121]
[0122] 使用该反转区的透镜深度TR,由下式(2)求出反转区的曲率半径RR。
[0123] [数学式12]
[0124]
[0125] 结果,试样A的角膜塑形镜的反转区的透镜深度TR及反转区的曲率半径RR分别为0.20mm、7.34mm,施加角膜矫正的透镜的深度SK为0.77mm。
[0126] [实施例2]
[0127] 同样地,关于试样B,以假定角膜的屈光力为42.00D、角膜曲率半径为8.04mm、屈光不正为-5.00的眼为对象,制作角膜塑形镜。此时,由于目标矫正度数与试样A同样地设为+0.75D,则角膜塑形镜的基区的曲率RB为9.31mm。另外,将角膜塑形镜径D设为10.6mm,将基区的宽度WB设为6.20mm,将反转区的宽度WR设为0.40mm,将定位区的曲率半径RA设为
8.04mm,将基区的曲线与塑形镜中心轴相交的点、和定位区的曲线的延长线与塑形镜中心轴相交的点之间的直线距离SP设为0.03mm,并为了简化计算式而设定E=WB/2、F=WB/2+WR,由下式(1)导出反转区的透镜深度TR,
[0128] [数学式13]
[0129]
[0130] 使用该反转区的透镜深度TR,由下式(2)求出反转区的曲率半径RR。
[0131] [数学式14]
[0132]
[0133] 结果,试样B的角膜塑形镜的反转区的透镜深度TR及反转区的曲率半径RR分别为0.24mm、6.41mm,施加角膜矫正的透镜的深度SK为0.77mm。
[0134] [实施例3]
[0135] 关于试样C,以假定角膜的屈光力为42.00D、横向的角膜曲率半径为8.04mm、纵向的角膜曲率半径为7.76mm、屈光不正为-2.50的眼为对象,制作复曲面用的角膜塑形镜。此时,由于目标矫正度数设为+0.75D,则角膜塑形镜的基区的曲率RB为8.71mm。另外,将角膜塑形镜径D设为10.6mm,将基区的宽度WB设为6.20mm,将反转区的宽度WR设为0.40mm。此处,将定位区的曲率半径的数值为最大的曲率半径RAV设为8.04mm,将基区的曲线与塑形镜中心轴相交的点、和定位区的曲线的延长线与塑形镜中心轴相交的点之间的直线距离SPT设为0.03mm,并为了简化计算式而设定E=WB/2、F=WB/2+WR,由下式(3)导出反转区的透镜深度TR,
[0136] [数学式15]
[0137]
[0138] 使用该反转区的透镜深度TR,由下式(2)求出反转区的曲率半径RR。
[0139] [数学式16]
[0140]
[0141] 结果,试样C的角膜塑形镜的反转区的透镜深度TR及反转区的曲率半径RR分别为0.20mm、7.34mm,施加角膜矫正的透镜的深度SK为0.77mm。
[0142] [实施例4]
[0143] 关于试样D,以假定角膜的屈光力为42.00D、横向的角膜曲率半径为8.04mm、纵向的角膜曲率半径为7.76mm、屈光不正为-5.00的眼为对象,制作复曲面用的角膜塑形镜。此时,由于目标矫正度数与试样C同样地设为+0.75D,则角膜塑形镜的基区的曲率RB为9.31mm。另外,将角膜塑形镜径D设为10.6mm,将基区的宽度WB设为6.20mm,将反转区的宽度WR设为0.40mm。此处,定位区的曲率半径的数值为最大的曲率半径RAV为8.04mm,基区的曲线与塑形镜中心轴相交的点、和定位区的曲线的延长线与塑形镜中心轴相交的点之间的直线距离SPT设为0.03mm,并为了简化计算式而设定E=WB/2、F=WB/2+WR,由下式(3)导出反转区的透镜深度TR,
[0144] [数学式17]
[0145]
[0146] 使用该反转区的透镜深度TR,由下式(2)求出反转区的曲率半径RR。
[0147] [数学式18]
[0148]
[0149] 结果,试样D的角膜塑形镜的反转区的透镜深度TR及反转区的曲率半径RR分别为0.24mm、6.41mm,施加角膜矫正的透镜的深度SK为0.77mm。
[0150] 由此,可得到下述角膜塑形镜:在定位区的曲率半径相同的情况下、在以复曲面作为对象时最大的定位区的曲率半径相同的情况下,即使期望矫正的度数不同,通过使反转区的曲率半径变化,施加角膜矫正的区域的透镜深度仍然是恒定的。
[0151]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152] 本发明适合作为用于矫正角膜的塑形镜使用。
[0153] 附图标记说明
[0154] 1:角膜塑形镜
[0155] 2:角膜
[0156] 3:眼轴
[0157] 4:虹膜
[0158] 5:晶状体
[0159] 6:视网膜
[0160] 7:角膜表面
[0161] D:角膜塑形镜直径
[0162] B:基区
[0163] R:反转区
[0164] A:定位区
[0165] P:周边区
[0166] J1:基区与反转区相交的过渡点
[0167] J2:反转区与定位区相交的过渡点
[0168] J3:定位区与周边区相交的过渡点
[0169] K1:基区的曲线与塑形镜中心轴相交的点
[0170] K2:定位区的曲线的延长线与塑形镜中心轴相交的点
[0171] K3:定位区的曲率半径为最大值的曲线的延长线与塑形镜中心轴M相交的点[0172] M:塑形镜中心轴
[0173] CB:基区的曲率半径的中心点
[0174] CR:反转区的曲率半径的中心点
[0175] CA:定位区的曲率半径的中心点
[0176] CAV:定位区的最大曲率半径的中心点
[0177] CP:周边区域的曲率半径的中心点
[0178] RK:角膜的平均曲率半径
[0179] RKT:角膜的最大曲率半径
[0180] RB:基区的曲率半径
[0181] RR:反转区的曲率半径
[0182] RA:定位区的曲率半径
[0183] RAH:复曲面用的角膜塑形镜的定位区的最小曲率半径
[0184] RAV:复曲面用的角膜塑形镜的定位区的最大曲率半径
[0185] RP:周边区的曲率半径
[0186] RPH:复曲面用的角膜塑形镜的具有定位区最小曲率半径的方向的周边区的曲率半径
[0187] TB:基区的透镜深度
[0188] TR:反转区的透镜深度
[0189] SK:施加角膜矫正的区域的透镜深度
[0190] SP:基区的曲线与塑形镜中心轴相交的点、和定位区的曲线的延长线与塑形镜中心轴相交的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0191] SPT:基区的曲线与塑形镜中心轴相交的点、和定位区的曲率半径为最大值的曲线的延长线与塑形镜中心轴相交的点之间的的直线距离
[0192] WB:基区的宽度
[0193] WR:反转区的宽度
[0194] WA:定位区的宽度
[0195] WAH:复曲面用的角膜塑形镜的具有定位区最小曲率半径的方向的宽度
[0196] WAV:复曲面用的角膜塑形镜的具有定位区最大曲率半径的方向的宽度
[0197] WP:周边区的宽度
[0198] WPH:复曲面用的角膜塑形镜的具有定位区最小曲率半径的方向的周边区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