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丝防护机构及送丝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1501362.3

文献号 : CN10957070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罗长跃王涛

申请人 : 欧地希机电(青岛)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退丝防护机构及送丝机。其中,送丝机包括焊丝盘、送丝机构以及位于所述焊丝盘与送丝机构之间的退丝防护机构。退丝防护机构包括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的触发机构、卡丝限位机构以及卡丝机构。在送丝状态下,在卡丝限位机构的作用下,卡丝机构不动作,正常送丝;当进行退丝时,卡丝限位机构打开,当焊丝经过触发机构时会触发卡丝限位机构动作,进而带动卡丝机构动作,从而将即将退出的焊丝卡住。本发明在退丝操作时可以有效避免崩丝,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不会造成焊丝盘上焊丝的散乱。

权利要求 :

1.一种退丝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的触发机构、卡丝限位机构和卡丝机构;

触发机构包括可上下移动的触发块、一号压缩弹簧和沿上下方向布置的一号腔体;

触发块和一号压缩弹簧均位于所述一号腔体内;

一号压缩弹簧的上端安装于所述一号腔体的顶部,下端与所述触发块连接;

在所述触发块上设有沿前后方向贯穿该触发块的丝孔;

卡丝机构包括可上下移动的卡丝块、二号压缩弹簧和沿上下方向布置的二号腔体;

卡丝块和二号压缩弹簧均位于所述二号腔体内;

二号压缩弹簧的下端安装于所述二号腔体的底部,上端与所述卡丝块连接;

所述卡丝块的顶部设有卡丝槽;

所述卡丝限位机构包括触发杆、齿轮、压杆以及安装于所述卡丝块侧部的限位柱;

触发杆的一端和中部分别设有一个轴孔;

在触发块的侧部设有一号轴,触发杆的一端安装于该一号轴上;

触发杆的中部安装于一固定设置的二号轴上;

齿轮位于触发杆的另一端下方,且安装于一固定设置的三号轴上;

压杆位于触发杆的上方,压杆的一端安装于一固定设置的四号轴上,另一端为自由端;

所述前后方向均相对于焊丝的送丝方向而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丝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当卡丝限位机构处于限位状态时,压杆的自由端向下压在所述触发杆上,触发杆的另一端卡在所述齿轮上部的两个齿之间,限位柱卡在所述齿轮侧部的两个齿之间;

与此同时,所述一号压缩弹簧和二号压缩弹簧均处于压缩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丝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丝槽由上、下两段连接组成,其中卡丝槽的上段截面呈矩形,下段截面呈V形;

卡丝槽的上段宽度与所述丝孔的直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丝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退丝防护机构还包括外壳;其中,所述触发机构、卡丝限位机构和卡丝机构均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

所述二号轴、三号轴和四号轴均安装于外壳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丝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丝块包括卡丝板和移动块,其中卡丝板与移动块连接;

卡丝槽设置于卡丝板的顶部,限位柱安装于卡丝板的侧部;

二号压缩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移动块连接;在移动块的侧部连接有手柄。

6.一种送丝机,包括焊丝盘以及送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丝机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退丝防护机构;其中,退丝防护机构位于所述焊丝盘与送丝机构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丝机,其特征在于,焊丝盘的焊丝由后向前依次经过所述卡丝槽的上方、丝孔到达所述送丝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焊丝盘还配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焊丝盘反向旋转的电机。

说明书 :

一种退丝防护机构及送丝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退丝防护机构、以及具有所述退丝防护机构的送丝机。

背景技术

[0002] 在焊接技术领域,送丝机作为自动焊或半自动焊的重要设备,用于向焊枪输送焊丝。
[0003] 当焊丝盘由于用完或其他原因需要更换新的焊丝盘时,需要先进行退丝操作。
[0004] 由于常用的碳钢、不锈钢焊丝具有刚性,因此,退丝时需要佩戴安全手套,扶住焊丝,防止焊丝末端退出时,因刚性的原因崩出,造成人体的伤害。
[0005] 通常也有焊丝未用完,需要更换为其它规格的情况,这时如果被更换的焊丝崩出,因刚性张力的原因,焊丝盘剩余焊丝就会散乱,不整理则不能再次使用。
[0006] 可见,现有技术中的人工退丝方式具有如下不足:
[0007] 1.更换焊丝时,无法掌握退出焊丝的状态,不知道焊丝的末端什么时候会退出送丝机,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出现崩丝现象,会有造成人身伤害的安全隐患;
[0008] 2.崩丝后,焊丝盘剩余的焊丝散乱,不整理则不能再次使用,造成工时、材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退丝防护机构,以实现退丝时的有效防护。
[0010]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1] 一种退丝防护机构,包括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触发机构、卡丝限位机构和卡丝机构;
[0012] 触发机构包括可上下移动的触发块、一号压缩弹簧和沿上下方向布置的一号腔体;
[0013] 触发块和一号压缩弹簧均位于一号腔体内;
[0014] 一号压缩弹簧的上端安装于一号腔体的顶部,下端与触发块连接;
[0015] 在触发块上设有沿前后方向贯穿该触发块的丝孔;
[0016] 卡丝机构包括可上下移动的卡丝块、二号压缩弹簧和沿上下方向布置的二号腔体;
[0017] 卡丝块和二号压缩弹簧均位于二号腔体内;
[0018] 二号压缩弹簧的下端安装于二号腔体的底部,上端与卡丝块连接;
[0019] 卡丝块的顶部设有卡丝槽;
[0020] 卡丝限位机构包括触发杆、齿轮、压杆以及安装于卡丝块侧部的限位柱;
[0021] 触发杆的一端和中部分别设有一个轴孔;
[0022] 在触发块的侧部设有一号轴,触发杆的一端安装于该一号轴上;
[0023] 触发杆的中部安装于一固定设置的二号轴上;
[0024] 齿轮位于触发杆的另一端下方,且安装于一固定设置的三号轴上;
[0025] 压杆位于触发杆的上方,压杆的一端安装于一固定设置的四号轴上,另一端为自由端。
[0026] 优选地,当卡丝限位机构处于限位状态时,压杆的自由端向下压在触发杆上,触发杆的另一端卡在齿轮上部的两个齿之间,限位柱卡在齿轮侧部的两个齿之间;
[0027] 与此同时,一号压缩弹簧和二号压缩弹簧均处于压缩状态。
[0028] 优选地,卡丝槽由上、下两段连接组成,其中卡丝槽的上段截面呈矩形,下段截面呈V形;卡丝槽的上段宽度与丝孔的直径相同。
[0029] 优选地,退丝防护机构还包括外壳;其中,
[0030] 触发机构、卡丝限位机构和卡丝机构均位于外壳的内部;
[0031] 二号轴、三号轴和四号轴均安装于外壳上。
[0032] 优选地,卡丝块包括卡丝板和移动块,其中卡丝板与移动块连接;
[0033] 卡丝槽设置于卡丝板的顶部,限位柱安装于卡丝板的侧部;
[0034] 二号压缩弹簧的上端与移动块连接;在移动块的侧部连接有手柄。
[0035]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送丝机,以实现送丝机退丝时的有效防护,防止崩丝。
[0036]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37] 一种送丝机,包括焊丝盘、送丝机构以及上述退丝防护机构;其中,[0038] 退丝防护机构位于焊丝盘与送丝机构之间。
[0039] 优选地,焊丝盘的焊丝由后向前依次经过卡丝槽的上方、丝孔到达送丝机构。
[0040] 优选地,所述焊丝盘还配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焊丝盘反向旋转的电机。
[0041]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4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退丝防护机构,当具有刚性的丝退丝到一定位置后,能够及时将即将退出的丝卡住,以防止崩丝。本发明中的送丝机,采用上述退丝防护机构,可以有效避免崩丝,从而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不会造成焊丝盘上焊丝的散乱。

附图说明

[0043]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退丝防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4]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触发机构的左侧示意图;
[0045]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卡丝机构的右侧示意图;
[0046]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卡丝块的主视图;
[0047]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卡丝块的右视图;
[0048]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送丝机的结构示意图;
[0049]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送丝机的结构示意图;
[0050] 其中,1-外壳,2-触发块,3-一号压缩弹簧,4-一号腔体,5-丝孔,6-焊丝,7-卡丝块,8-二号压缩弹簧,9-二号腔体,10-卡丝槽;
[0051] 11-卡丝板,12-移动块,13-触发杆,14-齿轮,15-压杆,16-一号轴,17-二号轴,18-三号轴,19-四号轴,20-手柄,21-条形孔,22-焊丝盘,23-送丝机构;
[0052] 24-退丝防护机构,25-一号电机,26-送丝轮,27-加压机构,28-二号电机,29-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53]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54] 实施例1
[0055]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1述及了一种退丝防护机构,其包括外壳1以及位于外壳1内的触发机构、卡丝限位机构和卡丝机构。
[0056] 其中,触发机构、卡丝限位机构和卡丝机构在外壳1内由前向后依次设置。
[0057] 此处的前后方向是沿送丝方向定义的。
[0058] 在外壳1内设有沿前后方向贯穿该外壳1的导丝孔,方便焊丝穿过。
[0059] 触发机构、卡丝限位机构和卡丝机构的联动过程如下:
[0060] 在送丝状态下,在卡丝限位机构的作用下,卡丝机构不动作,此时正常送丝;
[0061] 当进行退丝操作时,卡丝限位机构打开,当焊丝经过触发机构时,会触发卡丝限位机构动作,进而带动卡丝机构动作。卡丝机构的动作表现为:
[0062] 当焊丝离开触发机构后,将即将退出的焊丝卡住,防止崩丝。
[0063] 下面具体介绍上述触发机构、卡丝限位机构和卡丝机构的组成结构。
[0064] 如图2所示,触发机构包括触发块2、一号压缩弹簧3和沿上下方向布置的一号腔体4。
[0065] 触发块2和一号压缩弹簧3均位于一号腔体4内。其中:
[0066] 一号压缩弹簧3的上端安装于一号腔体4的顶部,下端与触发块2连接。
[0067] 至于一号压缩弹簧3的安装方式,本实施例并不做限制。
[0068] 一号压缩弹簧3可以带动触发块2沿一号腔体4向下运动。当然,还可以通过手动方式将触发块2沿一号腔体4向上拉动,在下面会具体介绍。
[0069]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触发块2例如可以为方形块。
[0070] 在触发块2上设有沿前后方向贯穿该触发块的丝孔5,便于焊丝6穿过。
[0071] 此外,在触发块2的侧部还设有一号轴16,方便下述触发杆安装。
[0072] 本实施例中一号腔体4在设计时,需保证触发块2和一号轴16均可沿一号腔体4运动。
[0073] 如图3所示,卡丝机构包括卡丝块7、二号压缩弹簧8和沿上下方向布置的二号腔体9。
[0074] 卡丝块7和二号压缩弹簧8均位于二号腔体9内。其中:
[0075] 二号压缩弹簧8的下端安装于二号腔体9的底部,上端与卡丝块7连接。
[0076] 至于二号压缩弹簧8的安装方式,本实施例并不做限制。
[0077] 二号压缩弹簧8可以带动卡丝块7沿二号腔体9向上运动。当然,还可以通过手动方式将卡丝块7沿二号腔体9向下推动,在下面会具体介绍。
[0078] 在卡丝块7的顶部设有卡丝槽10,卡丝槽10与丝孔5均处于焊丝的送丝线路上。
[0079] 更为具体的,焊丝例如可以从卡丝槽10的正上方经过。
[0080] 当卡丝块7向上运动时,卡丝槽10跟随卡丝块7向上运动并将即将退出的焊丝卡住。
[0081] 如图4和图5所示,卡丝块7具有如下结构:
[0082] 卡丝块7包括卡丝板11和移动块12,其中卡丝板11与移动块12连接。
[0083] 上述连接方式例如可以是螺栓连接,当然也可以是焊接连接等。
[0084] 卡丝板11采用长方形板状结构,卡丝槽10设置于该卡丝板11的顶部。
[0085] 此外,在卡丝板11的侧部还设有一限位柱29,限位柱29为圆柱形,在下面具体介绍。
[0086] 移动块12为方形块,二号压缩弹簧8的上端连接至该移动块12上。
[0087] 本实施例中二号腔体9在设计时,需保证卡丝块7和限位柱29均可沿二号腔体9运动。
[0088] 本实施例中卡丝槽10可以具有V形结构,在送丝时,设计卡丝槽10的高度位置刚好位于焊丝的正下方,当卡丝块7向上运动时,V形结构恰好将焊丝卡住。
[0089]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卡丝槽10设计为上、下两段式结构,如图5所示,其中,卡丝槽10的上段截面呈矩形,下段截面呈V形,且卡丝槽的上段宽度与丝孔5的直径相同。
[0090] 上述设计,可以保证在正常送丝时,焊丝位于卡丝槽10的上段区域内,而当需要将焊丝卡住时,卡丝槽10跟随卡丝块7向上运动并将焊丝卡在卡丝槽10的下段区域内。
[0091] 此种两段式结构的卡丝槽10卡丝效果明显优于V形结构的卡丝槽10卡丝效果。
[0092] 如图1所示,卡丝限位机构位于触发机构和卡丝机构之间。
[0093] 卡丝限位机构包括触发杆13、齿轮14、压杆15以及上述限位柱29。其中:
[0094] 触发杆13的一端和中部分别设有一个轴孔(未示出)。
[0095] 在触发块2的侧部设有一号轴16,触发杆13的一端安装于该一号轴16上。
[0096] 触发杆13的中部安装于一固定设置的二号轴17上。
[0097] 具体的,该二号轴17安装于外壳1上,此种设计使得当触发块2沿一号腔体4上下运动时可以带动触发杆13绕该二号轴17旋转,进而使得触发杆13的另一端可上下运动。
[0098] 齿轮14位于触发杆13的另一端下方,且安装于一固定设置的三号轴18上。齿轮14可以绕该三号轴18旋转。具体的,该三号轴18安装于外壳1上。
[0099] 当触发块2向上运动至一定位置时,会带动触发杆13的一端上升,触发杆13的另一端则向下运动,直到运动至抵靠在齿轮14的上部两个齿之间。
[0100] 此时,齿轮14由于触发杆13的抵靠而无法旋转。
[0101] 至于触发杆13位于二号轴17与齿轮14之间的部分,可以设计为向上弯曲的弧形状。
[0102] 压杆15位于触发杆13的上方,用于实现对触发杆13的位置锁定。
[0103] 其中,压杆15的一端安装于一固定设置的四号轴19上,另一端为自由端。
[0104] 压杆15可以绕该四号轴19旋转,具体的,该四号轴19安装于外壳1上。
[0105] 优选地,压杆15例如为弧形杆,且弯曲方向向下。
[0106] 在送丝状态下,将压杆15手动旋转,并向下压在触发杆13上,则齿轮14无法自由活动。
[0107] 限位柱29在跟随卡丝块7向下运动至一定位置,会卡在齿轮14侧部的两个齿之间。
[0108] 此时,卡丝限位机构处于限位状态,退丝防护机构不工作。
[0109] 与此同时,一号压缩弹簧3和二号压缩弹簧8均处于压缩(储能)状态。
[0110] 本实施例中卡丝限位机构的动作过程为:
[0111] 手动将压杆15向上移开,此时触发杆13不再受到压杆15的限制;
[0112] 在退丝过程中,当焊丝经由丝孔5完成退出后,一号压缩弹簧3释放储能并带动触发块2、触发杆13向下运动,触发杆13的另一端从齿轮14上脱离;
[0113] 此时,由于齿轮14可以自由活动,因此,不再对限位柱29进行限制;
[0114] 二号压缩弹簧8释放储能并带动卡丝块7向上运动,将焊丝6卡在卡丝槽10内。
[0115] 本实施例实现了退丝过程的精确控制,防止崩丝,避免安全隐患和材料、工时的浪费。
[0116] 此外,为了实现对卡丝块7的复位,还可以在移动块12的侧部设置手柄20,如图5所示,在移动块12的两个相对侧部分别设置一个手柄20。
[0117] 优选地,该手柄20例如可以为一个长杆。
[0118] 手动向下压手柄20,取出剩余焊丝,防止崩丝。然后继续下压手柄20,使得限位柱29重新卡在齿轮14的侧部两个齿之间。与此同时,
[0119] 旋转压杆15,使得触发杆13的另一端抵靠在齿轮14上部的两个齿之间,正常送丝。
[0120] 外壳1上还设有供手柄上下移动的条形孔21,手柄20由该条形孔21伸出外壳1。
[0121] 当然,本实施例1中的退丝防护机构除了应用于焊丝退丝之外,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盘状结构的且具有退丝需求的刚性丝线的退丝防护工作,此处不再赘述。
[0122] 实施例2
[0123] 本实施例2述及了一种送丝机,其包括焊丝盘22和送丝机构23,如图6所示。
[0124] 此外,送丝机还包括位于焊丝盘22和送丝机构23之间的退丝防护机构24,以实现对焊丝退丝过程的精确控制,避免退丝过度引起的崩丝现象。
[0125] 具体的,该退丝防护机构24位于焊丝盘22和送丝机构23之间的焊丝行走线路上,即:
[0126] 焊丝盘22的焊丝由后向前依次经过卡丝槽10的上方、丝孔5到达送丝机构23。
[0127] 本实施例2中送丝机的退丝过程具体为:
[0128] 首先将送丝机构23的加压机构打开,然后将卡丝限位机构的压杆15向上旋转,则当焊丝完全由丝孔5退出后,卡丝机构会及时将焊丝卡住,实现对焊丝退丝的精确控制。
[0129] 此外,上述退丝防护机构还具有实际操作简便、不影响正常送丝等优点。
[0130] 实施例3
[0131] 本实施例3也述及了一种送丝机,本实施例3中的送丝机除以下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2不同之外,其余技术特征均可参照上述实施例2。
[0132] 本实施例3将现有技术中的手动退丝方式更换为电动退丝方式,即:
[0133] 通过在焊丝盘22上增加退丝电机,以实现焊丝的自动化退丝过程,同时配合上述实施例1中的退丝防护机构,可以实现送丝机的自动化退丝过程,明显提高了退丝效率和安全性。
[0134] 具体的,送丝机还包括控制器等部件,控制器可采用单片机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件。
[0135] 如图7所示,送丝机构23包括一号电机25、送丝轮26和加压机构27。其中:
[0136] 送丝轮26有两个,一号电机25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轮,且分别与两个送丝轮26啮合。
[0137] 一号电机25的作用在于,带动送丝轮26旋转。
[0138] 此外,在每个送丝轮26上方分别设有一个加压机构27,通过加压机构27压紧对应送丝轮26上的焊丝,以保证焊丝能够在一号电机25的带动下更好实现向前输送。
[0139]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的一号电机25仅仅采用正向转动,以实现焊丝的输送。而本实施例将一号电机25设计为既能够进行正向转动,又可进行反向转动。
[0140] 此外,在焊丝盘22上连接有二号电机28,用于带动焊丝盘22实现旋转。具体的,二号电机28与焊丝盘22的盘轴连接,通过带动盘轴转动实现焊丝盘22整体转动。
[0141] 由于本实施例中二号电机28也可以正转,也可以反转,因此,二号电机28也可以带动焊丝盘22进行正转,以配合一号电机25进行焊丝输送,当然也可以反向转动实现退丝。
[0142] 需要说明的是,二号电机28正向转动实现焊丝输送并不是必须的,因为在一号电机25的单独作用下,即可实现焊丝输送,当然,二号电机28可以辅助实现焊丝输送。
[0143] 本实施例设置二号电机28的作用主要在于实现焊丝的自动退丝功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手动退丝或干伸长过长时剪断多余焊丝时存在的不足之处。
[0144] 控制器与一号电机25和二号电机28分别通过控制线路相连。
[0145] 当需要进行焊丝输送时,控制器可以控制一号电机25正转,以实现焊丝输送;当需要进行退丝时,控制器同时控制一号电机25和二号电机28反向转动,以实现退丝操作。
[0146] 在自动退丝过程中,由于设置上述退丝防护机构,因而可实现退丝过程的精确控制。
[0147] 此外,本实施例还可以在焊枪上增加点动退丝和送丝开关,其中点动退丝和送丝开关分别与控制器相连,点击点动退丝开关,则可以实现送丝机的自动退丝过程。
[0148] 本实施例具有操作方便、自动化退丝且精确控制退丝程度等优点,避免崩丝现象发生。
[0149] 当然,以上说明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并不限于列举上述实施例,应当说明的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明显变形形式,均落在本说明书的实质范围之内,理应受到本发明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