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预制空腔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1388876.2

文献号 : CN10961065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磊施凯捷

申请人 : 南通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墙预制空腔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楼房外墙结构设计技术领域,旨在解决防水填缝层进入防水空腔内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防水空腔内设置有聚乳酸壳体,所述聚乳酸壳体上表面与上防水斜坡面相贴合,所述聚乳酸壳体的下表面和下防水斜坡面相贴合;所述待填充空腔内设置有防水填缝层,所述聚乳酸壳体靠近待填充空腔方向的侧壁与防水填缝层侧壁相贴合;所述聚乳酸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泥土块;向待填充空腔内浇注混凝土时,混凝土由聚乳酸壳体相抵,避免混凝土流至防水空腔内,以限定混凝土的流动;待填充空腔内的混凝土凝固后形成防水填缝层,从而实现有效防止防水填缝层进入防水空腔内。

权利要求 :

1.一种外墙预制空腔防水结构,包括下墙体(2)和上墙体(1),所述下墙体(2)靠近室内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开槽(21),所述安装开槽(21)底壁设置有叠合板(3),所述叠合板(3)上设置有楼板层(31),所述楼板层(31)和上墙体(1)下端壁之间形成待填充空腔(4);所述下墙体(2)上表面且靠近室外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下防水斜坡面(22),所述上墙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与下防水斜坡面(22)相对应的上防水斜坡面(11),所述下防水斜坡面(22)和上防水斜坡面(11)之间形成防水空腔(5);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空腔(5)内设置有聚乳酸壳体(6),所述聚乳酸壳体(6)上表面与上防水斜坡面(11)相贴合,所述聚乳酸壳体(6)的下表面和下防水斜坡面(22)相贴合;所述待填充空腔(4)内设置有防水填缝层(41),所述聚乳酸壳体(6)靠近待填充空腔(4)方向的侧壁与防水填缝层(41)侧壁相贴合;所述聚乳酸壳体(6)的内部设置有泥土块(6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预制空腔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壳体(6)的内侧壁设置有若干接触凹槽(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预制空腔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壳体(6)远离防水填缝层(41)方向的端壁设置有若干通气微孔(6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预制空腔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壳体(6)与下防水斜坡面(22)、上防水斜坡面(11)相贴合的壳壁向泥土块(65)方向凹陷设置有延伸凹槽体(6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预制空腔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壳体(6)与上墙体(1)下端壁相贴合的壳壁设置有投放孔(6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墙预制空腔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孔(64)内侧壁固定设置有聚乳酸封堵盖(64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预制空腔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聚乳酸壳体(6)沿防水空腔(5)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聚乳酸壳体(6)与防水填缝层(41)相贴合的壳壁为定位壳壁(66),所述定位壳壁(66)沿防水空腔(5)长度方向的两侧一体成型设置有对接板(66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墙预制空腔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板(661)远离定位壳壁(66)方向的一端均设置有对接开槽(6611)。

9.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外墙预制空腔防水结构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S100,首先,通过塔吊将叠合板(3)搬运至安装开槽(21)底壁上;然后,在叠合板(3)上浇注混凝土,位于安装开槽(21)处的混凝土充分填充安装开槽(21),最终,叠合板(3)上浇注的混凝土凝固形成楼板层(31);楼板层(31)的上表面与下墙体(2)的上表面相齐平;

S200,将聚乳酸壳体(6)放置在下防水斜坡面(22)上;

S300,通过塔吊将上墙体(1)吊运至下墙体(2)的上方,上墙体(1)和下墙体(2)之间通过钢筋实现对接;此时,聚乳酸壳体(6)被夹持在上防水斜坡面(11)和下防水斜坡面(22)之间;上墙体(1)的下端壁和楼板层(31)之间形成待填充空腔(4);

S400,向待填充空腔(4)内注入混凝土,聚乳酸壳体(6)与混凝土相抵,从而限定混凝土流动的位置;待填充空腔(4)内的混凝土凝固成防水填缝层(41);

S500,泥土块(65)内微生物对聚乳酸壳体(6)产生生物降解,经过6-12个月,聚乳酸壳体(6)降解完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墙预制空腔防水结构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00后增加步骤S600;

S600,聚乳酸壳体(6)降解完全后,将泥土从防水空腔(5)内排出。

说明书 :

外墙预制空腔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楼房外墙结构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外墙预制空腔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外墙是用于围护建筑物,使之形成室内、室外分界的构件。
[0003] 现有技术中外墙预制空腔防水结构参照图1,其包括下墙体2和上墙体1,下墙体2靠近室内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开槽21,安装开槽21底壁用于支撑叠合板3;当叠合板3安装后,在叠合板3上表面浇注混凝土,并形成楼板层31,楼板层31充分填充安装开槽21;楼板层31上表面与下墙体2上端壁相齐平;下墙体2上表面且位于室外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下防水斜坡面22;上墙体1和下墙体2之间通过钢筋对接安装;上墙体1下端壁设置有上防水斜坡面11,上防水斜坡面11和下防水斜坡面22之间形成防水空腔5;上墙体1和楼板层31之间留有待填充空腔4,以备混凝土浇注,形成防水填缝层41;为防止混凝土进入防水空腔5内,防水空腔5和待填充空腔4之间设置有PE棒7。
[0004] 但是,施工人员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由于PE棒7呈圆形,且不便于固定;当上墙体1安装后,一部分PE棒7掉落至防水空腔5内,甚至掉落至室外,造成PE棒7总是偏离预定位置的现象;在浇注防水填缝层41时,混凝土浇注到防水空腔5处,造成防水填缝层41进入防水空腔5内;由于混凝土具有渗透性,雨水经防水填缝层41渗透至室内,故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墙预制空腔防水结构,其具有有效防止防水填缝层进入防水空腔内的优势。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外墙预制空腔防水结构,包括下墙体和上墙体,所述下墙体靠近室内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开槽,所述安装开槽底壁设置有叠合板,所述叠合板上设置有楼板层,所述楼板层和上墙体下端壁之间形成待填充空腔;所述下墙体上表面且靠近室外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下防水斜坡面,所述上墙体的下表面设置有与下防水斜坡面相对应的上防水斜坡面,所述下防水斜坡面和上防水斜坡面之间形成防水空腔;所述防水空腔内设置有聚乳酸壳体,所述聚乳酸壳体上表面与上防水斜坡面相贴合,所述聚乳酸壳体的下表面和下防水斜坡面相贴合;所述待填充空腔内设置有防水填缝层,所述聚乳酸壳体靠近待填充空腔方向的侧壁与防水填缝层侧壁相贴合;所述聚乳酸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泥土块。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待填充空腔内浇注混凝土时,混凝土由聚乳酸壳体相抵,避免混凝土流至防水空腔内,以限定混凝土的流动;待填充空腔内的混凝土凝固后形成防水填缝层,从而实现有效防止防水填缝层进入防水空腔内。聚乳酸壳体与泥土块之间产生微生物反应,从而使聚乳酸降解;由于下防水斜坡面呈倾斜设置,从而使大部分泥土从防水空腔内滑出;当泥土从防水空腔内完全排离时,防水空腔内呈空腔状态,避免了雨水沿防水填缝层渗入到室内。另一方面,泥土块的重量较重,有效避免聚乳酸壳体的滑动。
[0009] 进一步地,所述聚乳酸壳体的内侧壁设置有若干接触凹槽。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聚乳酸壳体与泥土的接触面积,提高聚乳酸壳体降解的速率。
[0011] 进一步地,所述聚乳酸壳体远离防水填缝层方向的端壁设置有若干通气微孔。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聚乳酸壳体的内部与外界相通,便于外界空气的进入,提高氧气的补充,进一步提高聚乳酸壳体的降解速率。
[0013] 进一步地,所述聚乳酸壳体与下防水斜坡面、上防水斜坡面相贴合的壳壁向泥土块方向凹陷设置有延伸凹槽体。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减少泥土的使用,便于聚乳酸壳体的搬运。
[0015] 进一步地,所述聚乳酸壳体与上墙体下端壁相贴合的壳壁设置有投放孔。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泥土经投放孔放置在聚乳酸壳体的内部,以便于将泥土放置在聚乳酸壳体的内部。
[0017] 进一步地,所述投放孔内侧壁固定设置有聚乳酸封堵盖。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堵盖将投放孔封堵,从而避免泥土从聚乳酸壳体中掉落。
[0019] 进一步地,全部所述聚乳酸壳体沿防水空腔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聚乳酸壳体与防水填缝层相贴合的壳壁为定位壳壁,所述定位壳壁沿防水空腔长度方向的两侧一体成型设置有对接板。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接板有效延长定位壳壁的长度,从而减少聚乳酸壳体的使用。
[0021]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板远离定位壳壁方向的一端均设置有对接开槽。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接板对接时,对接开槽内侧壁相互贴合,从而避免对接板之间存在间隙,避免混凝土进入防水空腔内。
[0023] 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上述的外墙预制空腔防水结构的施工工艺,其具有有效防止防水填缝层进入防水空腔内的优势。
[0024] 一种应用于上述的外墙预制空腔防水结构的施工工艺,步骤如下:
[0025] S100,首先,通过塔吊将叠合板搬运至安装开槽底壁上;然后,在叠合板上浇注混凝土,位于安装开槽处的混凝土充分填充安装开槽,最终,叠合板上浇注的混凝土凝固形成楼板层;楼板层的上表面与下墙体的上表面相齐平;
[0026] S200,将聚乳酸壳体放置在下防水斜坡面上;
[0027] S300,通过塔吊将上墙体吊运至下墙体的上方,上墙体和下墙体之间通过钢筋实现对接;此时,聚乳酸壳体被夹持在上防水斜坡面和下防水斜坡面之间;上墙体的下端壁和楼板层之间形成待填充空腔;
[0028] S400,向待填充空腔内注入混凝土,聚乳酸壳体与混凝土相抵,从而限定混凝土流动的位置;待填充空腔内的混凝土凝固成防水填缝层;
[0029] S500,泥土块内微生物对聚乳酸壳体产生生物降解,经过6-12个月,聚乳酸壳体降解完全。
[003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待填充空腔内浇注混凝土时,混凝土由聚乳酸壳体相抵,避免混凝土流至防水空腔内,以限定混凝土的流动;待填充空腔内的混凝土凝固后形成防水填缝层,从而实现有效防止防水填缝层进入防水空腔内。
[0031] 进一步地,在步骤S500后增加步骤S600;
[0032] S600,聚乳酸壳体降解完全后,将泥土从防水空腔内排出。
[003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泥土从防水空腔内排出,以避免泥土连接防水空腔和防水填缝层,从而避免雨水经泥土渗透至防水填缝层,实现更好的防水效果。
[0034]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5] 1、待填充空腔内的混凝土由聚乳酸壳体限定,使混凝土全部位于待填充空腔内,经凝固后形成防水填缝层,从而有效避免防水填缝层进入防水空腔内;
[0036] 2、通过在定位壳壁上设置有对接板,以及在对接板上设置有对接开槽,在达到有效定位混凝土浇筑位置的基础上,有效减少聚乳酸壳体的使用数量。

附图说明

[0037] 图1为背景技术中外墙预制空腔防水结构的示意图;
[0038] 图2为实施例中外墙预制空腔防水结构的示意图;
[0039] 图3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相邻聚乳酸壳体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41] 图5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防水空腔和待填充空腔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6为图5中B部分的放大图;
[0043] 图7为图6中C部分的放大图。
[0044] 图中:1、上墙体;11、上防水斜坡面;2、下墙体;21、安装开槽;22、下防水斜坡面;3、叠合板;31、楼板层;4、待填充空腔;41、防水填缝层;5、防水空腔;6、聚乳酸壳体;61、接触凹槽;62、通气微孔;63、延伸凹槽体;64、投放孔;641、聚乳酸封堵盖;65、泥土块;66、定位壳壁;661、对接板;6611、对接开槽;7、PE棒。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6] 实施例:
[0047] 一种外墙预制空腔防水结构,参照图2,其包括下墙体2和上墙体1,下墙体2靠近室内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开槽21,安装开槽21底壁设置有叠合板3,叠合板3上设置有楼板层31,楼板层31通过在叠合板3上浇注混凝土制成;楼板层31的上表面和下墙体2上表面相齐平;楼板层31和上墙体1下端壁之间形成待填充空腔4。
[0048] 参照图5和图6,下墙体2上表面且靠近室外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下防水斜坡面22,上墙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上防水斜坡面11,上防水斜坡面11和下防水斜坡面22相对应;下防水斜坡面22和上防水斜坡面11之间形成防水空腔5;防水空腔5内设置有聚乳酸壳体6,聚乳酸壳体6的上表面与上防水斜坡面11相贴合,聚乳酸壳体6的下表面和下防水斜坡面22相贴合。
[0049] 参照图5和图6,待填充空腔4内设置有防水填缝层41,防水填缝层41由混凝土浇注凝固制成;聚乳酸壳体6靠近待填充空腔4方向的侧壁与防水填缝层41侧壁相贴合,聚乳酸壳体6用于限定浇注防水填缝层41时,混凝土流动的位置;从而有效防止防水填缝层41进入防水空腔5的内部。
[0050] 参照图5和图6,聚乳酸壳体6的内部设置有泥土块65,泥土块65中的微生物与聚乳酸壳体6中的聚乳酸发生生物降解,泥土经人工铲除或雨水不断喷淋,从而将泥土从防水空腔5内排出;由于防水空腔5内没有防水填缝层41,从而避免雨水沿防水填缝层41渗透至室内。
[0051] 参照图7,聚乳酸壳体6的内侧壁设置有若干接触凹槽61,以提高聚乳酸壳体6与泥土块65的接触面积,加速聚乳酸壳体6的降解。
[0052] 参照图6,聚乳酸壳体6远离防水填缝层41方向的端壁设置有若干个通气微孔62,以能够使外界空气进入泥土内,提高泥土中微生物对聚乳酸壳体6的降解速度。
[0053] 参照图6,聚乳酸壳体6与下防水斜坡面22、上防水斜坡面11相贴合的壳壁向泥土块65方向凹陷设置有延伸凹槽体63,以减少泥土块65中泥土的使用量,以便于后期对泥土的清洁。
[0054] 参照图6和图7,聚乳酸壳体6与上墙体1下端壁相贴合的壳壁设置有投放孔64,以便于泥土放入聚乳酸壳体6的内部;投放孔64内侧壁通过粘固设置有聚乳酸封堵盖641,以封堵投放孔64,避免泥土从聚乳酸壳体6中掉落。
[0055] 参照图2和图3,全部聚乳酸壳体6沿防水空腔5长度方向设置,聚乳酸壳体6与防水填缝层41相贴合的壳壁为定位壳壁66,定位壳壁66沿防水空腔5长度方向的两侧一体成型有对接板661,以延长定位壳壁66的面积。
[0056] 参照图3和图4,对接板661远离定位壳壁66方向的一端均设置有对接开槽6611,相邻的两个对接板661通过对接开槽6611相卡接,从而避免对接板661对接处产生间隙,避免混凝土进入防水空腔5内。
[0057] 一种应用于上述的外墙预制空腔防水结构的施工工艺,步骤如下:
[0058] S100,首先,通过塔吊将叠合板3搬运至安装开槽21底壁上;然后,在叠合板3上浇注混凝土,位于安装开槽21处的混凝土充分填充安装开槽21,最终,叠合板3上浇注的混凝土凝固形成楼板层31;楼板层31的上表面与下墙体2的上表面相齐平;
[0059] S200,将聚乳酸壳体6放置在下防水斜坡面22上;且由于泥土块65的重量较重,避免了聚乳酸壳体6的滑动;相邻聚乳酸壳体6上的对接板661相对接,对接开槽6611内侧壁相互贴合,从而使定位壳壁66和对接板661有效对待填充空腔4内的混凝土抵挡,以防止防水填缝层41进入防水空腔5内;
[0060] S300,通过塔吊将上墙体1吊运至下墙体2的上方,上墙体1和下墙体2之间通过钢筋实现对接;此时,聚乳酸壳体6被夹持在上防水斜坡面11和下防水斜坡面22之间;上墙体1的下端壁和楼板层31之间形成待填充空腔4;
[0061] S400,向待填充空腔4内注入混凝土,聚乳酸壳体6上的定位壳壁66和对接板661均与混凝土相抵,从而限定混凝土流动的位置;待填充空腔4内的混凝土凝固成防水填缝层41;
[0062] S500,泥土块65内微生物对聚乳酸壳体6产生生物降解,经过6-12个月,聚乳酸壳体6降解完全;仅有泥土位于防水空腔5内,由于下防水斜坡面22呈倾斜状态,大部分泥土从防水空腔5内滑出;
[0063] S600,聚乳酸壳体6降解完全后,通过人工对防水空腔5内的泥土进行铲除的方式,或雨水不断喷淋的方式,或人工通过水枪对防水空腔5内的泥土进行冲击的方式,将泥土从防水空腔5内排出。
[0064] 由于向待填充空腔4内注入混凝土时,混凝土由定位壳壁66和对接板661相抵,从而避免混凝土进入防水空腔5内;待填充空腔4内的混凝土凝固形成防水填缝层41,从而实现有效避免防水填缝层41进入防水空腔5内,提高外墙的防水效果。
[0065]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