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挡玻璃、雨刮器的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081963.1

文献号 : CN10964933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双君郑彪李虎曾文宇赵雪梅

申请人 :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挡玻璃、雨刮器的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车挡玻璃上设置的电容式触控膜中,电容值相对于标定值发生变化的电容个数,所述标定值表征所述车挡玻璃表面未附着水滴状态时所述电容式触控膜中电容的容值;根据所述电容个数对所述雨刮器的进行转速控制。上述方案,雨点(水滴)落到车挡玻璃上时,雨点处电容式触控膜中电容的容置会发生变化,车挡玻璃上滴落的雨点越多,则电容式触控膜中发生容置变化的电容个数越多,说明雨量也越大,对应根据容置发生变化电容个数对雨刮器的进行转速控制,实现了根据雨量自动控制雨刮器,不再需要驾驶人员分出精力根据雨量来认为控制雨刮器的档位,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雨刮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车挡玻璃上设置的电容式触控膜中,电容值相对于标定值发生变化的电容个数,所述标定值表征所述车挡玻璃表面未附着水滴状态时所述电容式触控膜中电容的容值;

根据所述电容个数对所述雨刮器进行转速控制;

所述车挡玻璃包括单片玻璃,所述电容式触控膜通过粘结层粘接于所述单片玻璃的凹面,所述电容式触控膜包括第一柔性基板,所述第一柔性基板上形成有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上设置第二柔性基板,所述第二柔性基板上形成有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与所述粘结层粘接;或者,所述车挡玻璃包括层叠间隔设置两片单片玻璃,所述电容式触控膜设置于所述间隔中,且通过粘结层粘接于其中一单片玻璃的凹面或另一单片玻璃的凸面,所述电容式触控膜包括第一柔性基板,所述第一柔性基板上形成有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上设置第二柔性基板,所述第二柔性基板上形成有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与所述粘结层粘接;

或者,

所述车挡玻璃包括层叠间隔设置两片单片玻璃,所述电容式触控膜通过粘结层粘接于其中一单片玻璃的凹面,且所述凹面为所述车挡玻璃的外侧面,所述电容式触控膜包括第一柔性基板,所述第一柔性基板上形成有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上设置第二柔性基板,所述第二柔性基板上形成有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与所述粘结层粘接;

其中,所述电容式触控膜布满车挡玻璃的表面或接近布满车挡玻璃的表面;

所述获取车挡玻璃上设置的电容式触控膜中,电容值相对于标定值发生变化的电容个数,具体为:以预定时间间隔,周期性的获取所述车挡玻璃上设置的所述电容式触控膜中,电容值相对于标定值发生变化的所述电容个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刮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容个数对所述雨刮器进行转速控制,具体为:根据所述电容个数的范围与雨刮器转速的映射关系,控制所述雨刮器的转速;或者,根据所述电容个数和所述电容式触控膜中总电容数的比值的范围,与雨刮器转速的映射关系,控制所述雨刮器的转速。

3.一种雨刮器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于玻璃主体上的电容式触控膜;其中,所述电容式触控膜布满玻璃主体的表面或接近布满玻璃主体的表面;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电容式触控膜中,电容值相对于标定值发生变化的电容个数,所述标定值表征所述玻璃主体玻璃表面未附着水滴状态时所述电容式触控膜中电容的容值;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容个数对所述雨刮器进行转速控制;

所述玻璃主体包括单片玻璃,所述电容式触控膜通过粘结层粘接于所述单片玻璃的凹面,所述电容式触控膜包括第一柔性基板,所述第一柔性基板上形成有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上设置第二柔性基板,所述第二柔性基板上形成有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与所述粘结层粘接;或者,所述玻璃主体包括层叠间隔设置两片单片玻璃,所述电容式触控膜设置于所述间隔中,且通过粘结层粘接于其中一单片玻璃的凹面或另一单片玻璃的凸面,所述电容式触控膜包括第一柔性基板,所述第一柔性基板上形成有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上设置第二柔性基板,所述第二柔性基板上形成有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与所述粘结层粘接;

或者,

所述玻璃主体包括层叠间隔设置两片单片玻璃,所述电容式触控膜通过粘结层粘接于其中一单片玻璃的凹面,且所述凹面为所述玻璃主体的外侧面,所述电容式触控膜包括第一柔性基板,所述第一柔性基板上形成有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上设置第二柔性基板,所述第二柔性基板上形成有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与所述粘结层粘接;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以预定时间间隔,周期性的获取所述玻璃主体上设置的所述电容式触控膜中,电容值相对于标定值发生变化的所述电容个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刮器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容个数的范围与雨刮器转速的映射关系,控制所述雨刮器的转速;或者,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容个数和所述电容式触控膜中总电容数的比值的范围,与雨刮器转速的映射关系,控制所述雨刮器的转速。

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雨刮器的控制系统。

6.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雨刮器的控制方法。

说明书 :

车挡玻璃、雨刮器的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一般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挡玻璃、雨刮器的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0002] 车辆是现在常用的交通、货运工具。为了能在降雨天气下正常行车,保证行车的安全,车辆上均安装有雨刮器,来刮除车挡玻璃上的水珠。
[0003] 现有的雨刮器,一般是由驾驶人员,通过设置于方向盘附近的组合开关来控制其刮雨的频率。刮雨的频率需要人为判断雨量大小,通过旋转组合开关来控制雨刮器的档位来调节,不具有智能化的功能,人为控制会降低驾驶人员的注意力,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0004]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车挡玻璃、雨刮器的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能够根据雨量的大小,智能的控制雨刮器的刮雨频率。
[0005]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车挡玻璃,包括玻璃主体,所述玻璃主体上铺设有电容式触控膜。
[0006] 进一步地,
[0007] 所述玻璃主体包括单片玻璃,所述电容式触控膜通过粘结层粘接于所述单片玻璃的凹面,所述电容式触控膜包括第一柔性基板,所述第一柔性基板上形成有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上设置第二柔性基板,所述第二柔性基板上形成有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与所述粘结层粘接;或者,
[0008] 所述玻璃主体包括层叠间隔设置两片单片玻璃,所述电容式触控膜设置于所述间隔中,且通过粘结层粘接于其一单片玻璃的凹面或另一单片玻璃的凸面,所述电容式触控膜包括第一柔性基板,所述第一柔性基板上形成有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上设置第二柔性基板,所述第二柔性基板上形成有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与所述粘结层粘接;或者,
[0009] 所述玻璃主体包括层叠间隔设置两片单片玻璃,所述电容式触控膜通过粘结层粘接于其中一单片玻璃的凹面,且所述凹面为所述玻璃主体的外侧面,所述电容式触控膜包括第一柔性基板,所述第一柔性基板上形成有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上设置第二柔性基板,所述第二柔性基板上形成有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与所述粘结层粘接。
[0010]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雨刮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 获取车挡玻璃上设置的电容式触控膜中,电容值相对于标定值发生变化的电容个数,所述标定值表征所述车挡玻璃表面未附着水滴状态时所述电容式触控膜中电容的容值;
[0012] 根据所述电容个数对所述雨刮器的进行转速控制。
[0013]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车挡玻璃上设置的电容式触控膜中,电容值相对于标定值发生变化的电容个数,具体为:
[0014] 以预定时间间隔,周期性的获取所述车挡玻璃上设置的所述电容式触控膜中,电容值相对于标定值发生变化的所述电容个数。
[0015]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电容个数对所述雨刮器的进行转速控制,具体为:
[0016] 根据所述电容个数的范围与雨刮器转速的映射关系,控制所述雨刮器的转速;或者,
[0017] 根据所述电容个数和所述电容式触控膜中总电容数的比值的范围,与雨刮器转速的映射关系,控制所述雨刮器的转速。
[0018]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雨刮器的控制系统,包括:
[0019] 设置于玻璃主体上的电容式触控膜;
[0020]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电容式触控膜中,电容值相对于标定值发生变化的电容个数,所述标定值表征所述车挡玻璃表面未附着水滴状态时所述电容式触控膜中电容的容值;
[0021]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容个数对所述雨刮器的进行转速控制。
[0022]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单元,用于以预定时间间隔,周期性的获取所述车挡玻璃上设置的所述电容式触控膜中,电容值相对于标定值发生变化的所述电容个数元。
[0023]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容个数的范围与雨刮器转速的映射关系,控制所述雨刮器的转速;或者,
[0024]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容个数和所述电容式触控膜中总电容数的比值的范围,与雨刮器转速的映射关系,控制所述雨刮器的转速。
[0025]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雨刮器的控制系统。
[0026]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的雨刮器的控制方法。
[0027] 上述方案,雨点(水滴)落到车挡玻璃上时,雨点处电容式触控膜中电容的容置会发生变化,车挡玻璃上滴落的雨点越多,则电容式触控膜中发生容置变化的电容个数越多,说明雨量也越大,对应根据容置发生变化电容个数对雨刮器的进行转速控制,实现了根据雨量自动控制雨刮器,不再需要驾驶人员分出精力根据雨量来认为控制雨刮器的档位,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8]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9]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挡玻璃的截面示意图;
[0030]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雨刮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31]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雨刮器的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0033]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34] 第一方面,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挡玻璃,包括玻璃主体1,玻璃主体1上铺设有电容式触控膜3。
[0035] 例如,该玻璃主体1可以是任意车辆前档玻璃。电容式触控膜3布满玻璃主体1的表面或接近布满玻璃主体的表面,该表面可以是玻璃主体凸面,也可以是凹面,以提供足够大的感应面积。
[0036] 上述方案,雨点(水滴)落到车挡玻璃上时,雨点处电容式触控膜3中电容的容置会发生变化,车挡玻璃上滴落的雨点越多,则电容式触控膜3中发生容置变化的电容个数越多,说明雨量也越大,对应根据容置发生变化电容个数对雨刮器的进行转速控制,实现了根据雨量自动控制雨刮器,不再需要驾驶人员分出精力根据雨量来认为控制雨刮器的档位,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0037] 进一步地,玻璃主体1包括单片玻璃,电容式触控膜3通过粘结层2粘接于单片玻璃的凹面,电容式触控膜3包括第一柔性基板34,第一柔性基板34上形成有第一电极层33,第一电极层33上设置第二柔性基板32,第二柔性基板32上形成有第二电极层31,第二电极层31与粘结层2粘接。
[0038] 另外,玻璃主体1还可以采用双层结构,即玻璃主体1包括层叠间隔设置两片单片玻璃(图中未示出),电容式触控膜3设置于间隔中,且通过粘结层粘接于其一单片玻璃的凹面或另一单片玻璃的凸面,电容式触控膜3包括第一柔性基板34,第一柔性基板34上形成有第一电极层33,第一电极层33上设置第二柔性基板32,第二柔性基板32上形成有第二电极层31,第二电极层31与粘结层2粘接。
[0039] 还有,玻璃主体1包括层叠间隔设置两片单片玻璃,电容式触控膜3通过粘结层粘接于其中一单片玻璃的凹面,且该凹面为玻璃主体的外侧面,也即位于在使用时靠近车内的单片玻璃的凹面,电容式触控膜3包括第一柔性基板34,第一柔性基板34上形成有第一电极层33,第一电极层33上设置第二柔性基板32,第二柔性基板32上形成有第二电极层31,第二电极层31与粘结层2粘接。
[0040] 例如,粘结层2可以是PSA(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压敏胶)层。
[0041] 本方案中电容式触控膜3可以采用GFF(Cover Glass Film Film;GFF全贴合)方案,即分别在第一柔性基板34及第二柔性基板32上,通过电镀、溅射、物理气相沉积等工艺,对应形成第一电极层33和第二电极层31,并将形成第一电极层33和第二电极层31的第一柔性基板34及第二柔性基板32结合在一起形成电容式触控膜3。
[0042] 当然,还可以直接在玻璃主体的凹面或凸面直接通过电镀、溅射、物理气相沉积等工艺形成第二电极层31,在第二电极层31上形成第二柔性基板32,在第二柔性基板32上再通过电镀、溅射、物理气相沉积等工艺形成第一电极层33,在第一电极层33上形成第二柔性基板34。
[0043] 第一柔性基板34及第二柔性基板32均可以为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
[0044] 为了保护电容式触控膜还可以在其表面进行喷涂或镀膜处理。
[0045] 如图2所示,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雨刮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6] S1:获取车挡玻璃上设置的电容式触控膜中,电容值相对于标定值发生变化的电容个数,所述标定值表征所述车挡玻璃表面未附着水滴状态时所述电容式触控膜中电容的容值;
[0047] 例如车挡玻璃的玻璃主体为单片玻璃,则可以在单片玻璃的凹面铺设了电容式触控膜。当然玻璃主体还可以是由两次层叠间隔设置的单片玻璃构成的双层结构,则电容式触控膜可以设置在两层单片玻璃之间,且位于其一单片玻璃的凹面或另一单片玻璃的凸面,有利于保护电容式触控膜;当然,其还可以位于在使用时靠近车内的单片玻璃的凹面。在未下雨的状态下,玻璃主体的外表面处于干爽的情况,此时电容式触控膜中的各电容处于某一定值,该值实在电容式触控膜设计时确定的,可以将该值作为标定值。在玻璃主体上滴落雨滴时,雨滴处电容式触控膜内的电容的容值会发生变化,其可以相对于标定值增大,亦可以相对于标定值变小。无论相对于标定值是变大还是变小,均认为容值变化的电容处有雨滴。
[0048] 另参见图3,一般地,可以通过Touch IC(Touch Integrated Circuit;触摸集成电路)对电容式触控膜的各电容进行扫描检测,获取各电容的容值,并与标定值比较,来获得容值发生变化的电容个数。
[0049] S2:根据所述电容个数对所述雨刮器的进行转速控制。
[0050] 车挡玻璃上滴落的雨点越多,则电容式触控膜中发生容置变化的电容个数越多,说明雨量也越大,对应根据容置发生变化电容个数对雨刮器的进行转速控制,实现了根据雨量自动控制雨刮器,不再需要驾驶人员分出精力根据雨量来认为控制雨刮器的档位,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0051] 例如,车辆的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从TouchIC获取容值发生变化的电容个数,并根据电容个数生成雨刮器的控制信号,雨刮控制器根据该控制信号来控制雨刮器电机的转速。
[0052]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车挡玻璃上设置的电容式触控膜中,电容值相对于标定值发生变化的电容个数,具体为:
[0053] 以预定时间间隔,周期性的获取所述车挡玻璃上设置的所述电容式触控膜中,电容值相对于标定值发生变化的所述电容个数。
[0054] 以预定时间间隔,周期性获取容值发生变化的电容个数,可以提高控制的实时性与准确性,能及时的根据雨量的大小适应性的调整雨刮器的刮雨频率。
[0055] 例如,但不限于,Touch IC以20ms的时间间隔扫描检测一次电容式触控膜,以确定容值发生变化的电容个数。
[0056]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电容个数对所述雨刮器的进行转速控制,具体为:
[0057] 根据所述电容个数的范围与雨刮器转速的映射关系,控制所述雨刮器的转速。
[0058] 电容个数的范围与雨刮器转速的映射关系可以表示为:
[0059] 电容个数的范围 雨刮器转速0-2000 0
2001-4000 一档
4001-6000 二挡
6001-10000 三挡
…… ……
[0060] 例如,当容值变化的电容个数为1000,雨刮器不启动,当容值变化的电容个数为5000,则以二挡来控制雨刮器进行刮雨,若容值变化的电容个数为8000,则以三挡来控制雨刮器进行刮雨。其中,档位越高,刮雨的速度越快。
[0061] 这里的数值仅是进行示例性说明,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具体的电容个数的范围与雨刮器转速,可以根据电容式触控膜中总电容数及雨刮器转速的总档位数来确定。
[0062] 或者,根据所述电容个数和所述电容式触控膜中总电容数的比值的范围,与雨刮器转速的映射关系,控制所述雨刮器的转速。
[0063] 比值的范围与雨刮器转速的映射关系可以表示为:
[0064] 比值的范围 雨刮器转速[0,10%] 0
(10%,20%] 一档
(20%,30%] 二挡
(30%,50%] 三挡
…… ……
[0065] 同样,这里的数值仅是进行示例性说明,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0066]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雨刮器的控制系统,包括:设置于玻璃主体上的电容式触控膜;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电容式触控膜中,电容值相对于标定值发生变化的电容个数,所述标定值表征所述车挡玻璃表面未附着水滴状态时所述电容式触控膜中电容的容值;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容个数对所述雨刮器的进行转速控制。
[0067] 例如但不限于,获取单元可以为Touch IC,控制单元可以是MCU。
[0068] 该雨刮器的控制系统可以执行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0069]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单元,用于以预定时间间隔,周期性的获取所述车挡玻璃上设置的所述电容式触控膜中,电容值相对于标定值发生变化的所述电容个数元。
[0070]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容个数的范围与雨刮器转速的映射关系,控制所述雨刮器的转速;或者,
[0071]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容个数和所述电容式触控膜中总电容数的比值的范围,与雨刮器转速的映射关系,控制所述雨刮器的转速。
[0072]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雨刮器的控制系统。
[0073]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的雨刮器的控制方法。
[0074]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