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演示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027116.7

文献号 : CN10967133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莫梦娴刘文波李贺

申请人 : 宿州市鑫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教育器材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教学演示装置,包括组装箱、教学台面、调整单元、支撑模块与摄像头,所述组装箱的顶部一端转动连接有教学台面,教学台面的顶部一端沿边缘设置有调整单元,调整单元上铰接有摄像头;所述组装箱的内部设有支撑模块,支撑模块用于将教学台面顶起,组装箱的内底板上设有一号磁条;所述支撑模块包括一号固定板、一号支撑杆与二号支撑杆,一号固定板通过一号支撑杆与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二号支撑杆安装于组装箱的内部,一号支撑杆的一端铰接于教学台面下表面,一号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一号齿轮与一号固定板转动连接;本发明能够将教学台面抬起,满足不同角度的书画放置,同时满足不同身高的人群的使用。

权利要求 :

1.一种教学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组装箱(1)、教学台面(2)、调整单元(3)、支撑模块(4)与摄像头(5),所述组装箱(1)的顶部一端转动连接有教学台面(2),教学台面(2)的顶部一端沿边缘设置有调整单元(3),调整单元(3)上铰接有摄像头(5);所述教学台面(2)一侧设有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下侧设有辅助单元(10),辅助单元(10)包括限位块(101)、滑轮(102)、滑动板(103)、二号固定板(104)、限位板(105)和二号刚性绳(106);所述限位块(101)为两个,限位块(101)为橡胶材质,限位块(101)对称分布于矩形通孔两侧,限位块(101)与教学台面(2)下表面固定连接,限位块(101)可对限位板(105)起缓冲作用;所述二号固定板(104)为两个,二号固定板(104)与教学台面(2)下表面固定连接,二号固定板(104)对称分布于矩形通孔两侧;所述滑动板(103)与矩形通孔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105)为两个,限位板(105)对称固定在滑动板(103)两侧,限位板(105)用于限制滑动板(103)滑出教学台面(2);所述滑轮(102)为四个,滑轮(102)对称分布于滑动板(103)两侧,滑轮(102)呈矩形分布,滑轮(102)通过固定轴与二号固定板(104)固定连接,滑轮(102)与固定轴间转动连接,且滑轮(102)与滑动板(103)接触,滑轮(102)可固定滑动板(103)在滑轮(102)中间滑动;所述二号刚性绳(106)一端与一号固定板(41)固定连接,二号刚性绳(106)另一端通过弹簧与教学台面(2)固定连接,且二号刚性绳(106)托住滑动板(103)下端;所述组装箱(1)的内部设有支撑模块(4),支撑模块(4)用于将教学台面(2)顶起,组装箱(1)的内底板上设有一号磁条(6);所述支撑模块(4)包括一号固定板(41)、一号支撑杆(42)与二号支撑杆(44),一号固定板(41)通过一号支撑杆(42)与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二号支撑杆(44)安装于组装箱(1)的内部,一号支撑杆(42)的一端铰接于教学台面(2)下表面,一号支撑杆(42)的另一端通过一号齿轮(43)与一号固定板(41)转动连接,二号支撑杆(44)与一号固定板(41)的连接位置处通过二号齿轮(45)转动连接,一号齿轮(43)的直径小于二号齿轮(45)的直径,一号齿轮(43)与左侧二号齿轮(45)啮合连接,两个二号齿轮(45)啮合连接,左侧二号支撑杆(44)的一端铰接于组装箱(1)底部,左侧二号齿轮(45)通过设于一号固定板(41)背面的电机驱动,右侧二号支撑杆(44)的一端铰接于磁性材质的第一滑块(46)上,第一滑块(46)与一号磁条(6)滑动连接,第一滑块(46)用于带动右侧二号支撑杆(44)滑动;所述组装箱(1)右侧设有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3)包括软管(31),软管(31)固定于教学台面(2)顶部,软管(31)的内部设有一号弹簧(32),一号弹簧(32)通过双轴电机(33)驱动,软管(31)的一侧开设有一号槽(34),一号槽(34)内设有移动板(35),移动板(35)的顶部开设有锯齿,锯齿用于与一号弹簧(32)卡合,摄像头(5)铰接于移动板(35),从而带动摄像头(5)实现各个方向上的摄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教学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46)与一号磁条(6)之间设有空隙,组装箱(1)的内底板右下方设有润滑油(7),润滑油(7)的高度为1‑

2mm,润滑油(7)用于对第一滑块(46)与一号磁条(6)之间的空隙处润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教学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学台面(2)的底部固联有L型连接件(8),L型连接件(8)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一号转动轴(81);所述软管(31)的左右两侧均固联有多个矩形板块(82),左侧矩形板块(82)的内部贯穿有一号刚性绳(83),一号刚性绳(83)的一端固联于软管(31)的顶端,一号刚性绳(83)的另一端穿过一号转动轴(81)并固联于组装箱(1)外侧,右侧矩形板块(82)的内部贯穿有一号弹性绳(84),一号弹性绳(84)的顶端固联于软管(31)上,一号弹性绳(84)的另一端固联于教学台面(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46)的两侧对称通过连接杆与圆盘(9)转动连接,圆盘(9)的底部设有清理刷(91),清理刷(91)的高度为

1‑1.5mm,圆盘(9)的高度为0.5‑1mm,一号磁条(6)的顶部对称固联有凸块(92),且圆盘(9)的底部与凸块(92)的顶部相接触,组装箱(1)的内底板位于第一滑块(46)的下方位置处开设有集屑槽(9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教学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刷(91)呈圆台形结构,清理刷(91)的一端与第一滑块(46)相接触。

说明书 :

一种教学演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教育器材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教学演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书画是绘画和书法的统称。画,是人们生活中创造的结晶,画的起源久远,有着丰富的意思。“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中国古代,诗与画分不开。画的作品也体现了作者的情感
和思想,画中常常包含着艺术家强烈的思想感情,因此艺术也深深地孕育在画中。书,一说
是书法,也就是俗话说的所谓的字,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书是指文化内涵。由此可知,书画是
指绘画和书法,也可以理解为具有文化内涵的绘画,在书画教学活动中,需要对书画进行展
示,展示时需要一种教学演示装置。
[0003] 专利文献1:教学示范仪,申请号:2016200600630
[0004] 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教学示范仪,设置有台下摄像头,避免了手的投影落在教学台面上,双画面切换演示,更适合书画老师的教学解析,但是该专利中教学台面不便抬
起,不能满足不同角度的书画放置以及不能满足不同身高的人群的使用,使用范围较小,同
时摄像装置容易触碰到人们的身体上,从而对操作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教学演示装置。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教学示范仪不能满足不同角度的书画的放置的问题。
[0006]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教学演示装置,包括组装箱、教学台面、调整单元、支撑模块与摄像头,所述组装箱的顶部一端转动连接有
教学台面,教学台面的顶部一端沿边缘设置有调整单元,调整单元上铰接有摄像头;所述教
学台面一侧设有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下侧设有辅助单元,辅助单元包括限位块、滑轮、
滑动板、二号固定板、限位板和二号刚性绳;所述限位块为两个,限位块为橡胶材质,限位块
对称分布于矩形通孔两侧,限位块与教学台面下表面固定连接,限位块可对限位板起缓冲
作用;所述二号固定板为两个,二号固定板与教学台面下表面固定连接,二号固定板对称分
布于矩形通孔两侧;所述滑动板与矩形通孔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为两个,限位板对称固定
在滑动板两侧,限位板用于限制滑动板滑出教学台面;所述滑轮为四个,滑轮对称分布于滑
动板两侧,滑轮呈矩形分布,滑轮通过固定轴与二号固定板固定连接,滑轮与固定轴间转动
连接,且滑轮与滑动板接触,滑轮可固定滑动板在滑轮中间滑动;所述二号刚性绳一端与一
号固定板固定连接,二号刚性绳另一端通过弹簧与教学台面固定连接,且二号刚性绳托住
滑动板下端;所述组装箱的内部设有支撑模块,支撑模块用于将教学台面顶起,组装箱的内
底板上设有一号磁条;所述支撑模块包括一号固定板、一号支撑杆与二号支撑杆,一号固定
板通过一号支撑杆与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二号支撑杆安装于组装箱的内部,一号支撑杆的
一端铰接于教学台面下表面,一号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一号齿轮与一号固定板转动连接,
二号支撑杆与一号固定板的连接位置处通过二号齿轮转动连接,一号齿轮的直径小于二号
齿轮的直径,一号齿轮与左侧二号齿轮啮合连接,两个二号齿轮啮合连接,左侧二号支撑杆
的一端铰接于组装箱底部,左侧二号齿轮通过设于一号固定板背面的电机驱动,右侧二号
支撑杆的一端铰接于磁性材质的第一滑块上,第一滑块与一号磁条滑动连接,第一滑块用
于带动右侧二号支撑杆滑动;所述组装箱右侧设有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工作。
[0007] 工作时,人们在教学台面上进行书画展示,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正向转动带动左侧二号齿轮转动,由于两个二号齿轮啮合连接,左侧二号齿轮转动带动右侧二号齿轮转动,
从而带动右侧二号支撑杆转动,由于右侧二号支撑杆与第一滑块铰接,右侧二号支撑杆的
转动引起第一滑块向左的移动,移动的过程中增大二号支撑杆与组装箱底板之间的角度,
从而增加二号支撑杆的竖直高度,同时左侧二号齿轮与一号齿轮啮合连接,左侧二号齿轮
的转动带动一号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一号支撑杆进行转动,转动的过程增大一号支撑杆与
教学台面之间的角度,增加一号支撑杆的竖直高度,可将教学台面顶起,反之,电机反向转
动带动左侧二号齿轮反向转动,并带动右侧二号齿轮反向转动,从而带动右侧二号支撑杆
反向转动,使得第一滑块向右滑动,滑动的过程中减小二号支撑杆与组装箱底板之间的角
度,改变二号支撑杆的竖直高度,同时左侧二号齿轮的转动带动一号齿轮的转动,减小一号
支撑杆与教学台面之间的角度,可将教学台面降下,实现教学台面的上下升降,同时一号齿
轮的直径小于二号齿轮的直径,使得一号支撑杆的转动速度大于二号支撑杆的转动速度,
避免二号支撑杆与一号支撑杆位于同一直线上,增强一号支撑杆与两个二号支撑杆支撑时
的稳定性,摄像头可用于对书画摄像,便于展示;当二号支撑杆与组装箱底板之间的角度增
大时,二号支撑杆和一号固定板的竖直高度也增加,二号钢性绳托住滑动板向上滑动,滑动
板滑出教学台面可避免书本落下台面,给教师带来便利。
[0008] 所述调整单元包括软管,软管固定于教学台面顶部,软管的内部设有一号弹簧,一号弹簧通过双轴电机驱动,软管的一侧开设有一号槽,一号槽内设有移动板,移动板的顶部
开设有锯齿,锯齿用于与一号弹簧卡合。双轴电机驱动一号弹簧转动,使得一号弹簧在软管
的内部转动,引起软管自动改变方向,由于移动板上的锯齿与一号弹簧卡接,使得一号弹簧
的转动引起移动板在软管上的上下移动,摄像头铰接于移动板,从而带动摄像头实现各个
方向上的摄像,增强书画展示的全面性。
[0009] 所述第一滑块与一号磁条之间设有空隙,组装箱的内底板右下方设有润滑油,润滑油的高度为1‑2mm,润滑油用于对第一滑块与一号磁条润滑。润滑油流进第一滑块与一号
磁条之间的空隙,对第一滑块和一号磁条进行润滑,不仅增大了第一滑块滑动时的速度,同
时第一滑块滑动过程中掉落的废屑可收集于空隙处,减小了第一滑块与一号磁条之间滑动
时的磨损。
[0010] 所述教学台面的底部固联有L型连接件,L型连接件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一号转动轴,所述软管的左右两侧均固联有多个矩形板块,左侧矩形板块的内部贯穿有一号刚性绳,
一号刚性绳的一端固联于软管的顶端,一号刚性绳的另一端穿过一号转动轴并固联于组装
箱外侧,右侧矩形板块的内部贯穿有一号弹性绳,一号弹性绳的顶端固联于软管上,一号弹
性绳的另一端固联于教学台面上。教学台面向上顶起时,由于一号刚性绳的一端固联于教
学台面上,使得一号刚性绳被拉紧,并拉动软管的一端向上抬起,同时一号弹性绳的设置,
使得软管的另一侧能被拉长,可防止教学台面被抬起时,避免软管的顶部碰触到人们,方便
人们书画。
[0011] 所述第一滑块的两侧对称通过连接杆与圆盘转动连接,圆盘的底部设有清理刷,清理刷的高度为1‑1.5mm,圆盘的高度为0.5‑1mm,一号磁条的顶部对称固联有凸块,且圆盘
的底部与的凸块的顶部相接触,组装箱的内底板位于第一滑块的下方位置处开设有集屑
槽。第一滑块的移动带动圆盘移动,由于圆盘的底部与凸块的顶部相接触,圆盘移动中与凸
块产生摩擦力,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带动圆盘转动,从而带动清理刷对第一滑块与一号磁条
产生的废屑进行清理,并清扫至集屑槽的内部收集,进一步减小废屑对第一滑块与一号磁
条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且圆盘的高度低于润滑油的高度,使得圆盘能全部受到润滑油的
润滑,保证润滑的全面性。
[0012] 所述清理刷呈圆台形结构,清理刷的一端与第一滑块相接触。清理刷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滑块上,保证清理刷能对第一滑块与一号磁条缝隙处产生分废屑进行清理,提高了
清理的效果。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 1.本发明通过设置支撑模块,将教学台面顶起,实现教学台面角度的改变,满足不同角度的书画放置的需求,同时可满足不同身高的人群的使用需求,扩大了使用范围,同时
在教学台面上设置调整单元,可在教学台面顶起时,将调整单元向后方拉动,从而避免摄像
头和调整单元触碰到人们,保证人们的正常书画,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0016] 图2是本发明调整单元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17] 图3是本发明图2中C‑C剖视图;
[0018] 图4是本发明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19] 图5是本发明图1中B‑B剖视图;
[0020] 图6是本发明中第一滑块与一号磁条连接的俯视图;
[0021] 图7是本发明中清理刷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组装箱1、教学台面2、调整单元3、软管31、一号弹簧32、双轴电机33、一号槽34、移动板35、支撑模块4、一号固定板41、一号支撑杆42、一号齿轮43、二号支撑杆44、二号
齿轮45、第一滑块46、摄像头5、一号磁条6、润滑油7、L型连接件8、一号转动轴81、矩形板块
82、一号刚性绳83、一号弹性绳84、圆盘9、清理刷91、凸块92、集屑槽93。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使用图1‑图7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教学演示装置进行如下说明。
[0024] 如图1、图2与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教学演示装置,包括组装箱1、教学台面2、调整单元3、支撑模块4与摄像头5,所述组装箱1的顶部一端转动连接有教学台面2,教学
台面2的顶部一端沿边缘设置有调整单元3,调整单元3上铰接有摄像头5;所述教学台面2一
侧设有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下侧设有辅助单元10,辅助单元10包括限位块101、滑轮
102、滑动板103、二号固定板104、限位板105和二号刚性绳106;所述限位块101为两个,限位
块101为橡胶材质,限位块101对称分布于矩形通孔两侧,限位块101与教学台面2下表面固
定连接,限位块101可对限位板105起缓冲作用;所述二号固定板104为两个,二号固定板104
与教学台面2下表面固定连接,二号固定板104对称分布于矩形通孔两侧;所述滑动板103与
矩形通孔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105为两个,限位板105对称固定在滑动板103两侧,限位板
105用于限制滑动板103滑出教学台面2;所述滑轮102为四个,滑轮102对称分布于滑动板
103两侧,滑轮102呈矩形分布,滑轮102通过固定轴与二号固定板104固定连接,滑轮102与
固定轴间转动连接,且滑轮102与滑动板103接触,滑轮102可固定滑动板103在滑轮102中间
滑动;所述二号刚性绳106一端与一号固定板41固定连接,二号刚性绳106另一端通过弹簧
与教学台面2固定连接,且二号刚性绳106托住滑动板103下端;所述组装箱1的内部设有支
撑模块4,支撑模块4用于将教学台面2顶起,组装箱1的内底板上设有一号磁条6;所述支撑
模块4包括一号固定板41、一号支撑杆42与二号支撑杆44,一号固定板41通过一号支撑杆42
与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二号支撑杆44安装于组装箱1的内部,一号支撑杆42的一端铰接于
教学台面2下表面,一号支撑杆42的另一端通过一号齿轮43与一号固定板41转动连接,二号
支撑杆44与一号固定板41的连接位置处通过二号齿轮45转动连接,一号齿轮43的直径小于
二号齿轮45的直径,一号齿轮43与左侧二号齿轮45啮合连接,两个二号齿轮45啮合连接,左
侧二号支撑杆44的一端铰接于组装箱1底部,左侧二号齿轮45通过设于一号固定板41背面
的电机驱动,右侧二号支撑杆44的一端铰接于磁性材质的第一滑块46上,第一滑块46与一
号磁条6滑动连接,第一滑块46用于带动右侧二号支撑杆44滑动;所述组装箱1右侧设有控
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工作。
[0025] 工作时,人们在教学台面2上进行书画展示,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正向转动带动左侧二号齿轮45转动,由于两个二号齿轮45啮合连接,左侧二号齿轮45转动带动右侧二号齿
轮45转动,从而带动右侧二号支撑杆44转动,由于右侧二号支撑杆44与第一滑块46铰接,右
侧二号支撑杆44的转动引起第一滑块46向左的移动,移动的过程中增大二号支撑杆44与组
装箱1底板之间的角度,从而增加二号支撑杆44的竖直高度,同时左侧二号齿轮45与一号齿
轮43啮合连接,左侧二号齿轮45的转动带动一号齿轮43转动,从而带动一号支撑杆42进行
转动,转动的过程增大一号支撑杆42与教学台面2之间的角度,增加一号支撑杆42的竖直高
度,可将教学台面2顶起,反之,电机反向转动带动左侧二号齿轮45反向转动,并带动右侧二
号齿轮45反向转动,从而带动右侧二号支撑杆44反向转动,使得第一滑块46向右滑动,滑动
的过程中减小二号支撑杆44与组装箱1底板之间的角度,改变二号支撑杆44的竖直高度,同
时左侧二号齿轮45的转动带动一号齿轮43的转动,减小一号支撑杆42与教学台面2之间的
角度,可将教学台面2降下,实现教学台面2的上下升降,同时一号齿轮43的直径小于二号齿
轮45的直径,使得一号支撑杆42的转动速度大于二号支撑杆44的转动速度,避免二号支撑
杆44与一号支撑杆42位于同一直线上,增强一号支撑杆42与两个二号支撑杆44支撑时的稳
定性,摄像头5可用于对书画摄像,便于展示;当二号支撑杆44与组装箱1底板之间的角度增
大时,二号支撑杆44和一号固定板41的竖直高度也增加,二号钢性绳106托住滑动板103向
上滑动,滑动板103滑出教学台面2可避免书本落下台面,给教师带来便利。
[0026] 如图1‑图3所示,所述调整单元3包括软管31,软管31固定于教学台面2顶部,软管31的内部设有一号弹簧32,一号弹簧32通过双轴电机33驱动,软管31的一侧开设有一号槽
34,一号槽34内设有移动板35,移动板35的顶部开设有锯齿,锯齿用于与一号弹簧32卡合。
双轴电机33驱动一号弹簧32转动,使得一号弹簧32在软管31的内部转动,引起软管31自动
改变方向,由于移动板35上的锯齿与一号弹簧32卡接,使得一号弹簧32的转动引起移动板
35在软管31上的上下移动,摄像头5铰接于移动板35,从而带动摄像头5实现各个方向上的
摄像,增强书画展示的全面性。
[0027] 如图1、图2与图5所示,所述第一滑块46与一号磁条6之间设有空隙,组装箱1的内底板右下方设有润滑油7,润滑油7的高度为1‑2mm,润滑油7用于对第一滑块46与一号磁条6
润滑。润滑油7流进第一滑块46与一号磁条6之间的空隙,对第一滑块46和一号磁条6进行润
滑,不仅增大了第一滑块46滑动时的速度,同时第一滑块46滑动过程中掉落的废屑可收集
于空隙处,减小了第一滑块46与一号磁条6之间滑动时的磨损。
[0028] 如图1‑图2所示,所述教学台面2的底部固联有L型连接件8,L型连接件8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一号转动轴81,所述软管31的左右两侧均固联有多个矩形板块82,左侧矩形板块
82的内部贯穿有一号刚性绳83,一号刚性绳83的一端固联于软管31的顶端,一号刚性绳83
的另一端穿过一号转动轴81并固联于组装箱1外侧,右侧矩形板块82的内部贯穿有一号弹
性绳84,一号弹性绳84的顶端固联于软管31上,一号弹性绳84的另一端固联于教学台面2
上。教学台面2向上顶起时,由于一号刚性绳83的一端固联于教学台面2上,使得一号刚性绳
83被拉紧,并拉动软管31的一端向上抬起,同时一号弹性绳84的设置,使得软管31的另一侧
能被拉长,可防止教学台面2被抬起时,避免软管31的顶部碰触到人们,方便人们书画。
[0029]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滑块46的两侧对称通过连接杆与圆盘9转动连接,圆盘9的底部设有清理刷91,清理刷91的高度为1‑1.5mm,圆盘9的高度为0.5‑1mm,一号磁条6的
顶部对称固联有凸块92,且圆盘9的底部与凸块92的顶部相接触,组装箱1的内底板位于第
一滑块46的下方位置处开设有集屑槽93。第一滑块46的移动带动圆盘9移动,由于圆盘9的
底部与凸块92的顶部相接触,圆盘9移动中与凸块92产生摩擦力,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带动
圆盘9转动,从而带动清理刷91对第一滑块46与一号磁条6产生的废屑进行清理,并清扫至
集屑槽93的内部收集,进一步减小废屑对第一滑块46与一号磁条6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且圆盘9的高度低于润滑油7的高度,使得圆盘9能全部受到润滑油7的润滑,保证润滑的全
面性。
[0030] 如图7所示,所述清理刷91呈圆台形结构,清理刷91的一端与第一滑块46相接触。清理刷91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滑块46上,保证清理刷91能对第一滑块46与一号磁条6缝隙处
产生分废屑进行清理,提高了清理的效果。
[0031]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0032] 工作时,人们在教学台面2上进行书画展示,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正向转动带动左侧二号齿轮45转动,由于两个二号齿轮45啮合连接,左侧二号齿轮45转动带动右侧二号齿
轮45转动,从而带动右侧二号支撑杆44转动,由于右侧二号支撑杆44与第一滑块46铰接,右
侧二号支撑杆44的转动引起第一滑块46向左的移动,移动的过程中增大二号支撑杆44与组
装箱1底板之间的角度,从而增加二号支撑杆44的竖直高度,同时左侧二号齿轮45与一号齿
轮43啮合连接,左侧二号齿轮45的转动带动一号齿轮43转动,从而带动一号支撑杆42进行
转动,转动的过程增大一号支撑杆42与教学台面2之间的角度,增加一号支撑杆42的竖直高
度,可将教学台面2顶起,反之,电机反向转动带动左侧二号齿轮45反向转动,并带动右侧二
号齿轮45反向转动,从而带动右侧二号支撑杆44反向转动,使得第一滑块46向右滑动,滑动
的过程中减小二号支撑杆44与组装箱1底板之间的角度,改变二号支撑杆44的竖直高度,同
时左侧二号齿轮45的转动带动一号齿轮43的转动,减小一号支撑杆42与教学台面2之间的
角度,可将教学台面2降下,实现教学台面2的上下升降,同时一号齿轮43的直径小于二号齿
轮45的直径,使得一号支撑杆42的转动速度大于二号支撑杆44的转动速度,避免二号支撑
杆44与一号支撑杆42位于同一直线上,增强一号支撑杆42与两个二号支撑杆44支撑时的稳
定性,摄像头5可用于对书画摄像,便于展示;当二号支撑杆44与组装箱1底板之间的角度增
大时,二号支撑杆44和一号固定板41的竖直高度也增加,二号钢性绳106托住滑动板103向
上滑动,滑动板103滑出教学台面2可避免书本落下台面,给教师带来便利。
[003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
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