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反转系统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80057638.0

文献号 : CN10971531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北浦一郎木村清二

申请人 : 帕斯卡工程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模具反转系统,其在将上模从模具组分离并反转时能够有效率地进行分离与反转,且可省略载置支撑从外部接纳到模具反转装置的模具组的手段,能够减低制作费用。本发明的解决手段的模具反转系统(S)具有:模具反转装置(1),将包含上模(D1)及下模(D2)的模具组(D)接纳并分离,且可反转180°;及模具搬送台车(70);其特征在于,模具反转装置(1)具备:基台(10),在相隔预定距离的两端部具有圆弧状的1对旋转体支撑部(11a、11b);旋转体(20),包含分别旋转自如地支撑于1对旋转体支撑部(11a、11b)的平行的1对旋转板(20a、20b);旋转驱动机构(30),可旋转驱动旋转体(20);上板(50),设在旋转体(20)的上部;模具保持手段(60),可升降地配置在上板(50)的下侧,且可保持上模或下模;以及模具升降手段(62),装设于上板(50),且可升降驱动模具保持手段(60);模具搬送台车(70)则构成为可从和旋转体(20)的旋转轴心正交的水平方向进入1对旋转板(20a、20b)之间的模具接纳空间(40)。

权利要求 :

1.一种模具反转系统,具有用以接纳模具且可反转180°的模具反转装置及模具搬送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反转装置具备:

基台,在相隔预定距离的两端部具有圆弧状的1对旋转体支撑部;

旋转体,包含分别旋转自如地支撑在所述1对旋转体支撑部并且用多个连结件加以连结的平行的1对旋转板;

旋转驱动机构,可旋转驱动所述旋转体;

水平的上板,以固定方式设在所述旋转体的上部;

模具保持手段,可升降地配置在所述上板的下侧,且可保持模具;以及模具升降手段,装设在所述上板,且可升降驱动模具保持手段;

所述模具保持手段具备:保持板,可升降地配置在上板的下侧;及磁吸夹,固定在该保持板;

所述模具升降手段具备:铅直姿势的升降用流体压缸,装设在所述上板,活塞杆则连结于保持板;及多根导杆,下端部固定于所述保持板,且以上板侧的引导部加以引导,所述模具搬送台车是构成为可从和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轴心正交的水平方向进入1对所述旋转板之间的模具接纳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反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具备:半圆状的1对销保持板,固定在其中一个旋转板的外表面并且空开预定间隙相对向;多支销,朝圆周方向隔着预定小间隔固定在所述1对销保持板的外周附近部,并且和所述旋转轴心平行;

链轮,设在1对销保持板的外周侧的1个部位,且卡合于多支销;及驱动马达,可旋转驱动该链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反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支撑部具有多个松转滚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反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夹具有配置成平行的多列的多个磁铁单元,而各列包含多个磁铁单元,且所述多列的方向是朝向相对和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轴心平行的方向交叉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反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反转系统是构成为可在所述模具搬送台车与模具反转装置之间形成供作业人员进入执行作业用的作业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反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的旋转板是由多块圆板层积所构成,所述旋转体的直径大于规格宽度的钢板材料的宽度时,所述圆板是由宽度和所述规格宽度相等的主板与宽度小于该主板的端板在对接线相对接所构成,多块圆板的多条对接线是设定成分别相异的相位。

7.一种模具反转系统,具有用以接纳模具且可反转180°的模具反转装置及模具搬送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反转装置具备:基台,在相隔预定距离的两端部具有圆弧状的1对旋转体支撑部;

旋转体,包含分别旋转自如地支撑在所述1对旋转体支撑部并且用多个连结件加以连结的平行的1对旋转板;

旋转驱动机构,可旋转驱动所述旋转体;

水平的上板,以固定方式设在所述旋转体的上部;以及

模具保持手段,配置在所述上板的下表面侧,且可保持模具;

所述模具保持手段具备固定在上板之下表面的磁吸夹;

所述模具搬送台车是构成为可从和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轴心正交的水平方向进入1对所述旋转板之间的模具接纳空间,并且具有可将模具搬送台车和模具一起或以单独方式升降驱动的台车升降手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反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具备:半圆状的1对销保持板,固定在其中一个旋转板的外表面并且空开预定间隙相对向;多支销,朝圆周方向隔着预定小间隔固定在所述1对销保持板的外周附近部,并且和所述旋转轴心平行;

链轮,设在1对销保持板的外周侧的1个部位,且卡合于多支销;及驱动马达,可旋转驱动该链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反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支撑部具有多个松转滚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反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升降手段具有多具升降用流体压缸,其装设在模具搬送台车,而活塞杆则可抵接于台车走行用轨道。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反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夹具有配置成平行的多列的多个磁铁单元,而各列包含多个磁铁单元,且所述多列的方向是朝向相对和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轴心平行的方向交叉的方向。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反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反转系统是构成为可在所述模具搬送台车与模具反转装置之间形成供作业人员进入执行作业用的作业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反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的旋转板是由多块圆板层积所构成,所述旋转体的直径大于规格宽度的钢板材料的宽度时,所述圆板是由宽度和所述规格宽度相等的主板与宽度小于该主板的端板在对接线相对接所构成,多块圆板的多条对接线是设定成分别相异的相位。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反转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密接确认手段,其在藉所述台车升降手段使模具搬送台车及模具上升并使模具密接于磁吸夹时,可确认模具与磁吸夹密接的状况。

说明书 :

模具反转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关于用以接纳模具且可反转180°的模具反转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冲压机械等所用的模具是作为以上模与下模组合成模具组的方式来使用,在修补该模具时,是将模具组搬送到预定的修补场所,并用高架式起重机等将上模吊起来,使上模与下模分离后,将上模反转180°,对上模与下模施以修补。在此情况中,需耗用甚多时间与劳力。
[0003] 因此,已有各种模具反转装置或模具分离反转装置的提案。
[0004] 专利文献1所揭露的模块反转装置(图4、图5)中,是将1对冲头(ram)以可升降方式装设于1对立柱(column),并将安装模具的旋转框旋转自如地安装在1对冲头,而在模具安装于旋转框的状态下,透过使旋转框上升后进行旋转,即可使模具反转。
[0005] 专利文献2所揭露的模具分离反转装置中,是将升降可动体可升降地设在4根支柱中2根一组的各组支柱,并将可动臂连结在设于这些1对升降可动体的旋转轴,且将可固定模具的安装基板连结在1对可动臂的前端,将模具组搬入该安装基板的下侧后,在藉固定装置将上模固定于安装基板的状态下,令1对升降可动体上升后,将下模搬出,然后透过令所述旋转轴旋转,使安装基板及上模反转180°。
[0006] 现有技术文献
[0007] 专利文献
[0008]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00455号公报
[0009]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2936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0] 发明所欲解决的课题
[0011] 专利文献1的模具反转装置虽可将1个模具(例如上模)安装并反转,但并不具有将上模与下模组合而成的模具组分离成上模及下模的功能。
[0012] 专利文献2的模具反转装置则可在模具组分离成上模与下模后使上模反转。但,由于该模具反转装置是作成由4根支柱、1对升降可动体、安装基板、固定装置、使升降可动体升降的升降手段等所构成的复杂结构的装置,故制作费高昂。而且,由于固定装置是用手动操作将上模固定的构造,故无法有效率地进行上模的固定,要提高作业效率甚为困难。
[0013] 如上所述,传统的模具反转装置由于设有从外部接纳模具组并加以固定支撑的手段,所以模具反转装置会相对应地复杂化及大型化。
[0014] 此外,由于是将所接纳的模具固定在反转装置,故采用了螺丝式夹具或流体压缸式夹具或夹持座,其结构会复杂化,固定所需时间也会加长。
[0015]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将模具搬入并加以反转的模具反转系统,其可将接纳自外部的模具简单有效率地固定,且可有效率地进行模具的反转,且能降低制作费的模具反转系统。
[0016] 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17] 第一方案的模具反转系统为具有用以接纳模具且可反转180°的模具反转装置及模具搬送台车的模具反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反转装置具备:基台,在相隔预定距离的两端部具有圆弧状的1对旋转体支撑部;旋转体,包含分别旋转自如地支撑在所述1对旋转体支撑部并且用多个连结件加以连结的平行的1对旋转板;旋转驱动机构,可旋转驱动所述旋转体;水平的上板,以固定方式设在所述旋转体的上部;模具保持手段,可升降地配置在所述上板的下侧,且可保持模具;以及模具升降手段,装设在所述上板,且可升降驱动所述模具保持手段;
[0018] 所述模具保持手段具备:保持板,可升降地配置在上板的下侧;及磁吸夹,固定在该保持板;所述模具升降手段具备:铅直姿势的升降用流体压缸,装设在所述上板,活塞杆则连结于保持板;及多根导杆,下端部固定于所述保持板,且以上板侧的引导部加以引导;所述模具搬送台车是构成为可从和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轴心正交的水平方向进入1对所述旋转板之间的模具接纳空间。
[0019] 第二方案的模具反转系统为具有可接纳模具并反转180°的模具反转装置及模具搬送台车的模具反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反转装置具备:基台,在相隔预定距离的两端部具有圆弧状的1对旋转体支撑部;旋转体,包含分别旋转自如地支撑在所述1对旋转体支撑部并且用多个连结件加以连结的平行的1对旋转板;旋转驱动机构,可旋转驱动所述旋转体;水平的上板,以固定方式设在所述旋转体的上部;以及模具保持手段,配置在所述上板的下表面侧,且可保持模具;
[0020] 所述模具保持手段具备固定在上板的下表面的磁吸夹;所述模具搬送台车是构成为可从和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轴心正交的水平方向进入1对所述旋转板之间的模具接纳空间,并且具有可将模具搬送台车和模具一起或以单独方式升降驱动的台车升降手段。
[0021] 第三方案的发明是在第一或第二方案的发明中,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具备:半圆状的1对销保持板,固定在其中一个旋转板的外表面并且空开预定间隙相对向;多支销,朝圆周方向隔着预定小间隔固定在该等销保持板的外周附近部,并且和所述旋转轴心平行;链轮,设在1对销保持板的外周侧的1个部位,且卡合于多支销;及驱动马达,可旋转驱动该链轮。
[0022] 第四方案的发明是在第一或第二方案的发明中,所述旋转体支撑部具有多个松转滚轮。
[0023] 第五方案的发明是在第二方案的发明中,所述台车升降手段具有多具升降用流体压缸,其是装设在模具搬送台车,而活塞杆则可抵接于台车走行用轨道。
[0024] 第六方案的发明是在第一或第二方案的发明中,所述磁吸夹具有配置成平行的多列的多个磁铁单元,而各列包含多个磁铁单元,且所述多列的方向朝向相对和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轴心平行的方向交叉的方向。
[0025] 第七方案的发明是在第一或第二方案的发明中,其构成为可在所述模具搬送台车与模具反转装置之间形成供作业人员进入执行作业用的作业空间。
[0026] 第八方案的发明是在第一或第二方案的发明中,所述旋转体是由多块旋转板层积所构成,所述旋转体的直径大于规格宽度的钢板材料的宽度时,所述旋转板是由宽度和所述规格宽度相等的主板与宽度小于该主板的端板在对接线相对接所构成,多块旋转板的多条对接线是设定成分别相异的相位。
[0027] 第九方案的模具反转系统是在第二方案的发明中,设有密接确认手段,其在藉所述台车升降手段使模具搬送台车及模具上升并使模具密接于磁吸夹时,可确认模具与磁吸夹密接的状况。
[0028] 发明效果
[0029] 若依据第一方案的发明,是将载置于模具搬送台车的模具组搬入1对旋转板之间的模具接纳空间,且在用模具升降手段使模具保持手段下降并保持上模后,令上模上升,然后藉模具搬送台车将下模搬出,使旋转体及上模旋转180°时,即可将设成反转状态的上模从模具接纳空间向外部搬出。依此方式,将模具组分离成上模及下模,即可使上模反转。但,也可将上模或下模以单独方式搬入并反转。
[0030] 因为模具反转装置是作成旋转自如地支撑于基台的1对旋转体支撑部的旋转体、及用旋转驱动机构使旋转体与模具旋转的构造,故可将用以旋转模具的构造简单化。由于是作成可用模具升降手段升降的模具保持手段保持模具的构造,故可使模具保持构造简单化。因而,模具反转系统的制作费能够降低。
[0031] 特别是,由于模具保持手段是构成为用磁吸夹吸附模具的方式,故其构成得以简单化,模具能够可有效率地保持。由于模具升降手段是用流体压缸及多根导杆构成,故能够实现构成简单而流畅作动的模具升降手段。
[0032] 再者,由于可在载置于模具搬送台车的状态下导入模具接纳空间并使其反转,故不需将模具组转移到模具反转装置,可将模具反转装置的构造简单化及小型化,能够有效率地进行模具的反转。
[0033] 由于将载置于模具搬送台车的模具组搬入模具接纳空间后即可有效率地进行模具保持手段的下降、保持、上模的上升、下模的搬出、旋转体与上模的180°旋转、上模的搬出等一连串作业,故可获得生产性优异的模具反转系统。
[0034] 第二方案的发明中,由于模具搬送台车具有可将模具搬送台车和模具一起或单独升降驱动的台车升降手段,故在将载置于模具搬送台车的模具组搬入模具接纳空间后,透过藉台车升降手段使模具组和模具搬送台车一起上升,并将模具转移到模具保持手段,然后,藉模具搬送台车将下模搬出,即可和第一方案相同地藉模具反转装置将上模反转180°。
[0035] 由于不在旋转体设置模具升降手段,故可使旋转体轻量化。其他方面,则可获得和第一方案相同的功效。
[0036] 若依据第三方案的发明,因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具有半圆状的1对销保持板、固定在这些板体外周附近部的多支销、卡合于这些销的一部分的链轮、及可旋转驱动该链轮的驱动马达,故可简单低价地制得。
[0037] 若依据第四方案的发明,可作成旋转体支撑部具有多个松转滚轮的简单构造。
[0038] 若依据第五方案的发明,因为所述台车升降手段是作成具有装设在模具搬送台车而活塞杆则可抵接于台车走行用轨道的多具升降用流体压缸,故可作成令活塞杆伸长并抵接于台车走行用轨道的构成,因此,可在模具搬送台车保持水平姿势的状态下稳定地升降,故而得以简单的构造制作可靠性优异的台车板升降手段。
[0039] 若依据第六方案的发明,即使在用磁吸夹吸附的模具的被吸附面形成有格子状肋纹的情况中,构成磁吸夹的多个磁铁单元的一部分磁铁单元仍可吸附上述的肋纹。
[0040] 若依据第七方案的发明,由于是构成为在所述模具搬送台车与模具反转装置之间可形成供作业人员进入执行作业用的作业空间,故进入作业空间的作业人员可进行用起重机将反转的上模等吊起时的吊索操控作业等。
[0041] 若依据第八方案的发明,由于可用规格宽度的钢板材料制作旋转体的旋转板,故可节省旋转体的制作费。
[0042] 若依据第九方案的发明,由于设有密接确认手段,可在使模具搬送台车及模具上升并在令模具密接于磁吸夹时确认其密接,故可在确认密接后透过使磁吸夹施行吸附动作以防止碰撞声或撞击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43]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涉及的模具反转装置的立体图;
[0044] 图2为模具反转系统的前视图;
[0045] 图3为模具反转系统的右侧视图;
[0046] 图4为基板及松转滚轮的放大前视图;
[0047] 图5为将上模从下模分离并反转时的第1工序动作说明图;
[0048] 图6为将上模从下模分离并反转时的第2工序动作说明图;
[0049] 图7为将上模从下模分离并反转时的第3工序动作说明图;
[0050] 图8为将上模从下模分离并反转时的第4工序动作说明图;
[0051] 图9为磁吸夹的仰视图;
[0052] 图10为实施例2的模具反转系统的前视图;
[0053] 图11为图9的模具反转系统的右侧视图;
[0054] 图12为将上模从下模分离并反转时的第1工序动作说明图;
[0055] 图13为将上模从下模分离并反转时的第2工序动作说明图;
[0056] 图14为将上模从下模分离并反转时的第3工序动作说明图;
[0057] 图15为将上模从下模分离并反转时的第4工序动作说明图;
[0058] 图16为第4工序中的模具反转系统的立体图;
[0059] 图17为构成旋转体的旋转板的圆板的立体图;
[0060] 图18为旋转体的旋转板的侧视图;
[0061] 图19为实施例3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0062] 图20为图19的近接开关及其周边构造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3] 根据实施例就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作说明。
[0064] 实施例1
[0065] 本实施例的模具反转系统S是以模具反转装置1、及模具搬送台车70构成。首先,根据图1~图4说明有关模具反转装置1及模具搬送台车70的构造,然后,根据图5~图8说明有关模具反转系统S的动作。图1为模具反转装置1的立体图,图2为模具反转系统S的前视图,图3为模具反转系统S的右侧视图,其中,符号L表示左方,符号R表示右方。
[0066] 该模具反转装置1是用以接纳包含上模D1及下模D2的模具组D,并可在将上模D1分离后反转180°的装置。该模具反转装置1具备:基台10;旋转体20,包含1对旋转板20a、20b;旋转驱动机构30;模具接纳空间40,可将载置有模具组D的模具搬送台车70接纳于其中;上板50;模具保持手段60,包含磁吸夹61;及模具升降手段62,使该模具保持手段60升降。
[0067] 首先,就基台10加以说明。
[0068] 基台10是在左右方向相隔预定距离的两端部具有圆弧状的1对旋转体支撑部11a、11b。该基台10是用基底板13将铅直姿势的左右1对基板12a、12b连结。基底板13是延伸预定长度到模具反转装置1的前方。旋转体支撑部11a、11b则具备多个松转滚轮14,其是隔着预定间隔安装在基板12a、12b的圆弧状上端附近部。
[0069] 各块基板12a、12b的构造是使2块板构件空开松转滚轮14的长度量的间隔相对向,且以基底板13、多根螺栓15、多个滚轮轴连结。多个松转滚轮14的滚轮轴16是以2块板构件支撑两端。为了使旋转板20a、20b不致从松转滚轮14脱落,松转滚轮14为附设有两个凸缘的滚轮,基板12a、12b的上端部是较松转滚轮14的上表面突出预定高度。
[0070] 接着,就旋转体20加以说明。
[0071] 旋转体20的构造是将分别旋转自如地支撑在1对旋转体支撑部11a、11b的平行的左右1对旋转板20a、20b用多个连结件连结。
[0072] 如图4所示,左侧的旋转板20a是用以将例如4块薄钢板层积成密接状态,并用多支销构件等加以连结,而右侧的旋转板20b亦相同。旋转板20a、20b的外周部形成有可用旋转体支撑部11a、11b支撑的被支撑部20p。
[0073] 上述的多个连结件包含上部的6支连结杆21、及作为上部连结板的上板50。连结杆21为一种拉杆(tie rod),位在旋转板20a、20b外侧的该两端部螺合有螺帽21a。为了使模具搬送台车70能够进入模具接纳空间40,旋转板20a、20b的中段部及下部未设有连结构件。上板50是以水平姿势配设于旋转体20的上部,该上板50为具有预定的前后宽度的厚板构件。
上板50的左端部固定于旋转板20a,上板50的右端部则固定于旋转板20b。
[0074] 1对旋转板20a、20b之间的模具接纳空间40所具有的宽度及高度仅能收纳载置一般规格的模具组D的模具搬送台车70。
[0075] 由于旋转体20的1对旋转板20a、20b是用1对旋转体支撑部11a、11b旋转自如地支撑,虽旋转体20可绕着其旋转轴心X旋转自如,但构成为可从图3的状态逆时钟方向旋转180°。
[0076] 接着,就可将旋转体20旋转驱动的旋转驱动机构30作说明。
[0077] 如图1、图3所示,旋转驱动机构30具备:1对销保持板31;多支销32;链轮33;及驱动马达34。1对销保持板31是空开预定间隙相对向,并藉多支销32加以连结,同时,该1对销保持板31是用多组螺栓35及螺帽空开预定间隔固定在右侧旋转板20b的外表面。另外,销保持板31虽为半圆形,但是形成为稍大于半圆。
[0078] 多支销32是在圆周方向隔着预定小间隔固定在这些销保持板31的外周附近部,且配设成和所述旋转轴心X平行。
[0079] 链轮33是设在1对销保持板31外周侧的1个部位,且卡合于多支销32。驱动马达34(附设有减速机的电动马达)是可将链轮33旋转驱动,且构成为透过旋转驱动链轮33经由多支销32及1对销保持板31将旋转体20旋转驱动。驱动马达34固定于搭载台36上,并连接于图示之外的控制驱动部。
[0080] 其次,说明有关模具保持手段60及模具升降手段62。
[0081] 如图1、图2所示,模具保持手段60为透过可升降地配设在上板50的下侧的保持板65及磁吸夹(magnet clamp)61而保持模具(上模D1),其是由保持板65、及固定于其下表面且可吸附上模D1的磁吸夹61所构成。
[0082] 上述磁吸夹61是固定于保持板65的下表面,且配置成可和保持板65一起升降。该磁吸夹61可将上模D1切换于强力吸附状态及吸附解除状态。磁吸夹61是连接于控制驱动部。
[0083] 接着,根据图9就磁吸夹61的多颗磁铁单元61a的排列形态加以说明。磁吸夹61具有以接近形态配置成平行的多列的多颗磁铁单元61a,各列包含多颗磁铁单元61a。
[0084] 在模具(例如,上模D1)的被吸附面(上表面)通常以格子状形成有肋纹R。假设肋纹R的方向与磁铁单元61a的排列形成平行或直角时,可吸附肋纹R的磁铁单元61a的吸附面积可能会变得非常小。
[0085] 上述肋纹R的方向是位于和矩形上模D1的外形线平行或直角的位置,而搬入模具接纳空间40的状态的上模D1的一部分外形线则成为与和平行于旋转体20的旋转轴心X的轴线Xa平行。因此,该磁吸夹61中,所述多列的方向是朝着相对和旋转体20的旋转轴心X平行的方向交叉的方向。该交叉的方向优选为以30~60°交叉的方向,更优选为以约45°交叉的方向。
[0086] 模具升降手段62装设于上板50,且可升降驱动保持板65及磁吸夹61。该模具升降手段62具备:铅直姿势的升降用流体压缸63,其装设于上板50,且活塞杆63a连结于保持板65;及例如4根导杆64,其下端部固定于保持板65,并穿过上板50,且以上板50侧的引导部升降自如地加以引导。另外,升降用流体压缸63连接到流体压供给源。
[0087] 接着,说明有关模具搬送台车70。
[0088] 如图2、图3所示,模具搬送台车70可在:配置于模具反转装置1前侧的通常位置;及从和旋转板20a、20b的旋转轴心X正交的水平方向进入模具接纳空间40的进入位置之间移动。模具搬送台车70具有例如4个松转轮71,其可在附设于基底板13上的1对轨道72上朝前后方向移动。另外,在轨道72之间设有条纹钢板制的踏板72a。
[0089] 模具搬送台车70的模具载置面70a是位于自地板面起预定高度的位置,可藉由使载置于该模具载置面70a的模具组D的上模D1下降的模具保持手段60来保持。
[0090] 其次,说明有关使用上述说明的模具反转系统S将上模D1从模具组D分离并将该上模D1反转180°的反转方法。
[0091] 第1工序中,如图5所示,是将模具反转装置1以上板50位于上侧的正规姿势保持,使磁吸夹61保持在上升位置,将模具搬送台车70保持于模具反转装置1前侧的通常位置,用起重机将由上模D1及下模D2所组成的模具组D吊起,再搬入到模具搬送台车70的模具载置面70a上。
[0092] 第2工序中,如图6所示,是使载置有模具组D的模具搬送台车70移动到模具反转装置1内的模具接纳空间40,使上模D1和磁吸夹61相对向。接着,用模具升降手段62使保持板65及磁吸夹61下降,且以磁吸夹61吸附上模D1。
[0093] 第3工序中,如图7所示,是藉模具升降手段62将保持板65、磁吸夹61及上模D1向上升位置切换,将上模D1从下模D2分离。然后,使载置有下模D2的模具搬送台车70从模具反转装置1往前方向相隔预定距离的退开位置复位,而在模具搬送台车70与模具反转装置1之间形成吊索操控作业用的作业空间Sp。
[0094] 第4工序中,如图8所示,是使上模D1及旋转体20朝逆时钟方向旋转180°而设成反转状态后,藉起重机悬吊上模D1,向模具反转装置1的上方吊起并搬出。在上述动作的同时,用起重机使下模D2吊起并朝外部移动。
[0095] 再就上述说明的模具反转系统S的作用、功效加以说明。
[0096] 将载置于模具搬送台车70的状态的模具组D搬入1对旋转板20a、20b之间的模具接纳空间40,以模具升降手段62使磁吸夹61下降并吸附上模D1,接着使上模D1上升并从下模D2分离,然后,藉模具搬送台车70将下模D2向前方搬出,再使旋转体20及上模D1旋转180°,即可将设成反转状态的上模D1从模具接纳空间40朝外部搬出。依此方式,将模具组D分离成上模D1及下模D2,就可将上模D1反转。但,也可将上模或下模载置于模具搬送台车70,并搬入模具接纳空间40,和所述相同地反转。
[0097] 由于是以旋转体20旋转自如地支持在基台10的1对旋转体支持部11a、11b,且使用旋转驱动机构30使旋转体20与上模D1旋转的方式所构成,故可使用来反转上模D1的构造简单化。由于是作成藉可用模具升降手段62升降的磁吸夹61吸附上模D1的构造,故可使夹住上模D1并进行升降的构造简单化,且可有效率地保持模具。
[0098] 由于将磁吸夹61的多颗磁铁单元61a的多列的列方向朝向相对和旋转体20的旋转轴心X平行的方向交叉的方向,故即使在模具(上模D1)的被吸附面形成有格子状肋纹R的情况下,也可藉磁吸夹61确实地吸附模具。
[0099] 而且,在载置着模具组D的状态下,可将模具搬送台车70搬入模具接纳空间40,不用将模具组D转移到模具反转装置1即可将上模D1和下模D2分离,故可使模具反转装置1的构造简单化、小型化,分离所需时间也可缩短。
[0100] 由于将模具组D搬入模具接纳空间40后,即可有效率地进行磁吸夹61的下降及吸附、上模D1的上升、下模D2的搬出、旋转体20与上模D1的180°旋转等一连串动作,故可获得生产性优异的模具反转系统S。
[0101] 旋转驱动机构30可用:半圆状的1对销保持板31、设在这些销保持板31的外周附近部的多支销32、卡合于多支销32的链轮33、及可旋转驱动链轮33的驱动马达34等就以简单构造低价地制得。
[0102] 由于模具升降手段62具有:装设于上板50藉以使磁吸夹61升降的升降用流体压缸63、及4根导杆64,故能以简单的构造实现可流畅作动的模具升降手段62。
[0103] 实施例2
[0104] 说明有关该实施例2的模具反转系统SA。
[0105] 本实施例的说明中,对和所述的模具反转系统S相同的构件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同时仅就不同的构成作说明。模具反转系统SA具备模具反转装置1A及模具搬送台车70A。
[0106] 如图10、图11所示,装设于旋转体20A的模具保持手段60A是以固定于上板50下表面的磁吸夹61所构成。该模具反转装置1A中,省略了模具升降手段。
[0107] 模具搬送台车70A的台车升降手段74是以4具流体压缸75所构成,其为附设于模具搬送台车70A的4个角部的铅直姿势的4具流体压缸75,而活塞杆75a则构成可抵接于轨道72。藉由该台车升降手段74,可将模具搬送台车70A和模具(模具组D或上模D1或下模D2)一起升降,或以单独方式升降。
[0108] 接着,针对使用上述说明的模具反转系统SA将上模D1从模具组D分离并将该上模D1反转180°的反转方法加以说明。
[0109] 第1工序中,如图12所示,是将模具反转装置1A以上板50位于上侧的正规姿势保持,将模具搬送台车70A保持在模具反转装置1A前侧的通常位置,用起重机悬吊由上模D1与下模D2组成的模具组D,并搬入到模具搬送台车70A上。
[0110] 第2工序中,如图13所示,是使载置着模具组D的模具搬送台车70A移动到模具反转装置1A内的模具接纳空间40,使上模D1和磁吸夹61相对向。接着,藉台车升降手段74使模具搬送台车70A与模具组D上升,并用磁吸夹61吸附上模D1。
[0111] 第3工序中,如图14所示,是藉台车升降手段74将模具搬送台车70A与下模D2向下降位置切换,将上模D1从下模D2分离。接着使载置着下模D2的模具搬送台车70A从模具反转装置1A向前方相隔预定距离的退开位置复位。
[0112] 第4工序中,如图15所示,是使上模D1及旋转体20朝逆时钟方向旋转180°而设成反转状态后,藉起重机悬吊上模D1,且向模具反转装置1A的上方吊起并搬出。在上述动作的同时,用起重机悬吊下模D2并朝外部移动。
[0113] 此时,如图16所示,将模具搬送台车70A从模具反转装置1A设在朝前方相隔预定距离的退开位置时,由于在模具搬送台车70A与模具反转装置1A之间形成有供作业人员进行吊索操控作业用的作业空间Sp,故作业人员可进入该作业空间Sp进行吊索操控等作业,将起重机的吊索侧吊勾挂在上模D1侧部的吊挂钩具。
[0114] 模具反转装置1A的旋转体20A的旋转板20a、20b的直径大于薄钢板材料的规格宽度(例如,1500mm)时,如图17所示,其构成旋转板20a、20b的4块圆板20c的各板材是由宽度和规格宽度相等的主板20d与宽度小于规格宽度的端板20e在对接线L相对接所构成,且如图18所示,将4块圆板20c重迭时,使4条对接线L的相位逐次相异例如90°。依此方式,即可使用规格宽度的钢板材料低价制得旋转板20a、20b。
[0115] 就上述说明的模具反转系统SA的作用、功效加以说明。
[0116] 该模具反转系统SA的作用、功效基本上是和实施例1相同,故仅针对不同的作用、功效作说明。
[0117] 由于省略了模具反转装置1A的模具保持手段60A的保持板及模具升降手段,故不需对旋转体20A供给流体压,而且可对应旋转体20A的轻量化程度将旋转驱动机构30小型化。
[0118] 实施例3
[0119] 该实施例3是为将实施例2的模具反转系统SA作局部改变的例子,和所述实施例1、2相同的构件均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0120] 所述的第2工序中,藉台车升降手段74使模具搬送台车70A及模具组D上升并用磁吸夹61吸附上模D1时,在磁吸夹61与上模D1之间具有间隙的状态下,若使磁吸夹61进行吸附动作,则会产生巨大的碰撞声与撞撃。
[0121] 因此,为了防止上述碰撞声及撞撃的产生,而以下述方式设置密接确认手段80,藉以确认磁吸夹61与上模D1的密接,且构成为在确认磁吸夹61与上模D1的密接后,使磁吸夹61进行吸附动作。
[0122] 如图19、图20所示,密接确认手段80具备:近接开关81,从下方接近例如旋转体20A左侧的旋转板20b的最下部;及显示灯(图示省略),设于模具反转系统SA的操作面板。近接开关81与显示灯是电连接于控制驱动部。
[0123] 在基台10左侧的基板12b的上端部,也就是旋转体20A的旋转轴心X正下方的上端部,附设有朝上的近接开关81。如图19的两点链线所示,用基台10的多个松转滚轮14支撑旋转体20A时,近接开关81的检测信号会保持ON,显示灯则点亮成例如红色。
[0124] 所述的第2工序中,藉台车升降手段74使模具搬送台车70A与模具组D上升,在上模D1超过密接磁吸夹61的状态,且使模具搬送台车70A与模具组D再上升2~4mm左右时,如图19的实线所示,由于旋转体20A与旋转板20b成为浮起上述的2~4mm左右的状态,故近接开关81的检测信号会变成OFF,显示灯则切换成例如绿色,所以可确认上模D1与磁吸夹61的密接状态,且在确认其密接状态后,使磁吸夹61进行吸附动作。依此方式,即可防止上述的碰撞声及撞撃的发生。另外,也可以采用极限开关或光遮断器来替代上述的近接开关81。
[0125] 接着,说明有关将所述实施例作局部变更的例子。
[0126] 1).所述实施例中,虽以模具组D分离成上模D1及下模D2后将上模D1反转的情况为例作说明,但也可将上模D1或下模D2单独载置于模具搬送台车70、70A,并搬入模具反转装置1、1A的模具接纳空间40,而可和所述实施例相同地进行反转。
[0127] 2).也可不用多块薄钢板来构成旋转板20a、20b、板构件40a、销保持板31等,而是以1块的钢板来构成。
[0128] 3).关于旋转驱动机构30,也可设置1个齿轮构件来替代1对销保持板31,且设置咬合于齿轮构件的小齿轮来替代链轮33。
[0129] 4).也可采用电动或流体压驱动式的多个夹具装置来替代模具保持手段60、60A的磁吸夹61。
[0130] 5).也可和旋转驱动机构30的销保持板31相同地,将旋转体20的旋转板20a、20b作成将1对板构件隔开小间隔配置成相对状,这些板件的外周部则用朝圆周方向空开小间隔的多支销构件连结,且将附设有两凸缘的滚轮分别旋转自如套装在该多支销构件的结构。在此情况中,是将基台10的基板12a、12b的旋转体支撑部11a、11b的松转滚轮省略,而用圆弧状的板端来支撑旋转板20a、20b。
[0131] 6).模具反转系统S、SA,除了应用在冲压机械用模具组以外,也可适用于铸造用模具组、射出成形用模具组等各种模具组。
[0132] 7).此外,只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皆可在不脱离本发明旨趣的范围内,对所述实施形态附加各种变更形态并付诸实施,本发明也包含此类的改变形态。
[0133] 产业利用性
[0134] 本发明是提供将各种用途的模具组分离并反转的装置。
[0135] 附图标记说明
[0136] D1       上模
[0137] D2       下模
[0138] D        模具组
[0139] S、SA     模具反转系统
[0140] 1、1A     模具反转装置
[0141] 10       基台
[0142] 11a、11b  旋转体支撑部
[0143] 14       松转滚轮
[0144] 20、20A   旋转体
[0145] 20a、20b  旋转板
[0146] 20c      圆板
[0147] 20d      主板
[0148] 20e      端板
[0149] L        对接线
[0150] 21       连结构件
[0151] 30       旋转驱动机构
[0152] 31       销保持板
[0153] 32       销
[0154] 33       链轮
[0155] 34       驱动马达
[0156] 40       模具接纳空间
[0157] 50       上板
[0158] 60、60A  模具保持手段
[0159] 61       磁吸夹
[0160] 61a      磁铁单元
[0161] 62       模具升降手段
[0162] 63       流体压缸
[0163] 64       导杆
[0164] 70、70A  模具搬送台车
[0165] 74       台车升降手段
[0166] 75       流体压缸
[0167] 75a      活塞杆
[0168] Sp       作业空间
[0169] 80       密接确认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