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器节电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1585897.3

文献号 : CN10972871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华苏俊熙辛海

申请人 :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器节电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的接触器节电器包括:接触器、续流二极管D、谐振电感Lr和N‑MOS开关管Q;二极管D的阴极与接触器一端的连接点用于连接母线Vin,二极管D1的阳极与谐振电感Lr的一端共同连接到接触器另一端;谐振电感Lr的另一端连接N‑MOS开关管Q的漏极,N‑MOS开关管Q的源极接地。本发明采用谐振电感Lr与接触器中的匝间电容CL或者N‑MOS开关管Q的寄生电容Cr相互作用,让N‑MOS开关管的电流滞后于电压的变化,从而获得了零电流开通的效果,大幅度减小节电器损耗。

权利要求 :

1.一种接触器节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触器、续流二极管D、谐振电感Lr和N-MOS开关管Q;续流二极管D的阴极与接触器的一端的连接点用于连接母线Vin,续流二极管D1的阳极与谐振电感Lr的一端共同连接到接触器的另一端;谐振电感Lr的另一端连接N-MOS开关管Q的漏极,N-MOS开关管Q的源极接地,MOS开关管Q的驱动速度要超过谐振电流上升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节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只电容,该电容并联在接触器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节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只电容,该电容并联在N-MOS开关管Q的漏极和源极之间。

说明书 :

一种接触器节电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接触器,特别涉及一种低损耗节电器拓扑电路。

背景技术

[0002] 接触器的电路模型如图1,接触器线圈电感L和接触器内阻RL串联后形成两端子网络,匝间电容CL与两端子网络并联。传统接触器节电器电路模型,如图2所示,由接触器,续流二极管D,MOS管Q组成。当MOS管Q开通后,处于励磁阶段,励磁电压Vin,电感电流IL增加;当MOS管Q关断后,在接触器的内阻压降和续流二极管D的压降下电感电流减小,处于消磁阶段,消磁电压为IL*RL+VF,电感每周期伏秒平衡,Vin*T*D=(1-T)*D*(IL*RL+VF)其中,IL线圈电感电流,VF续流二极管导通压降,T开关周期,D占空比。通过伏秒平衡公式,很容易得出控制占空比就可以控制线圈电流的结论。
[0003] 图2电路由控制芯片的GATE引脚向MOS管Q的栅极输入控制信号实现控制,在控制电路电流的过程中,MOS管Q需要高频率地导通和关断。图3所示为图2电路MOS管漏源电压VDS、漏极电流IDS、线圈电流IL、线圈电压UL、杂间电容电流ICL波形,在每一个开关过程中感性负载特性,会出现VDS电压降低、IL电流上升的交叠,这个损耗是正常的节点状态转换必要的过程。但是开通过程中MOS管VDS电压降低时,匝间电容CL上的电压产生突变,电容CL上会瞬间产生很大的电流,并且此瞬间电流远大于接触器正常工作电流,此电流在工作过程中无法消除,叠加在正常的电感电流上会增加极大的开通损耗。输入电压越高损耗越大,但是匝间电容引起的开关损耗却并不是电路状态转换的必要条件,但却增加了电路的损耗引起系统发热增加。
[0004] 目前已有的接触器节电器均采用图2所示最基本的电路,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该电路有缺陷,尤其针对于高电压时,根据电容特性公式: 容易得出接触器匝间电容上电压突变越大产生的电容电流越大,这个电流出现在MOS管VDS电压接近输入电压的时刻,如此大电流与高压同时出现在MOS管上,MOS管开通过程损耗增加,导致MOS管发热严重的同时,节电器整体损耗增大。

发明内容

[0005] 有鉴如此,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触器节电器电路,可以大幅度降低接触器节电器的损耗。
[0006]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一种接触器节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触器、续流二极管D、谐振电感Lr和N-MOS开关管Q;续流二极管D的阴极与接触器的一端的连接点用于连接母线Vin,续流二极管D1的阳极与谐振电感Lr的一端共同连接到接触器的另一端;谐振电感Lr的另一端连接N-MOS开关管Q的漏极,N-MOS开关管Q的源极接地。
[0008] 上述技术方案为谐振电感Lr与接触器匝间电容或者N-MOS开关管Q的漏源极寄生电容谐振。
[0009]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第一种替代方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只电容,该电容并联在接触器的两端。本替代方案为通过该电容与谐振电感Lr谐振实现发明目的。
[001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第二种替代方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只电容,该电容并联在N-MOS开关管Q的漏极和源极之间。本替代方案同样为通过该电容与谐振电感Lr谐振实现发明目的。
[0011] 对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接触器节电器电路的第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N-MOS开关管的漏源电压下降后,电流才流过N-MOS开关管Q。此控制方法能实现N-MOS开关管Q开通过程中,谐振电感Lr与接触器的匝间电容CL谐振,让匝间电容CL中的电流不完全和N-MOS开关管Q漏源端的电压交叠。
[0012] 优选地,在N-MOS开关管的漏源电压下降到0V之后才开通N-MOS开关管Q。此时能完全避免匝间电容CL中的电流和N-MOS开关管Q漏源端的电压交叠。
[0013] 进一步地,MOS开关管Q的驱动速度要超过谐振电流上升速度。
[0014] 对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接触器节电器电路的第二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谐振电感Lr中的电流反向的时候才开通N-MOS开关管Q。此控制方法能实现谐振电感Lr与N-MOS开关管Q的漏源端寄生电容Cr组成谐振软开关电路。
[0015]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行分析说明,采用本发明可得到的有益效果为,能大幅度降低节电器损耗,并且在宽范围输入电压下效果明显。电路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接触器电路模型;
[0017] 图2为常用接触器节电器主功率电路;
[0018] 图3图2电路工作时序图;
[0019] 图4为本发明接触器节电器电路,也是第一实施例接触器节电器电路图;
[0020]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电路工作时序图;
[0021]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接触器节电器电路;
[0022]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接触器节电器工作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了使本发明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4] 第一实施例
[0025] 请参阅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接触器节电器电路原理图,本实施例的接触器节电器电路由接触器(等效为接触器线圈电感L、接触器线圈匝间电容CL、接触器线圈内阻RL)、续流二极管D、N-MOS开关管Q和谐振电感Lr组成,二极管D的阴极与接触器的一端的连接点用于连接母线Vin,二极管D1的阳极与谐振电感Lr的一端共同连接到接触器的另一端;谐振电感Lr的另一端连接N-MOS开关管Q的漏极,N-MOS开关管Q的源极接地。
[0026] 本实施例采取的控制策略为:在N-MOS开关管的漏源电压下降到0V之后才开通N-MOS开关管Q。工作原理如下:
[0027] N-MOS开关管Q开通过程在带感性负载时,由于电感电流不能突变的特征,贯穿整个系统工作周期,在N-MOS开关管Q开通过程中,首先线圈电感L的电流IL从二极管D转移到MOS管Q中,然后是N-MOS开关管的漏源电压的降低,N-MOS开关管Q漏源电压降低过程中,可以容易得出:VL=VCL=Vin-VDS。会导致匝间电容CL电压突变,匝间电容CL电压突变会使得匝间电容CL产生很大的尖峰电流流过N-MOS开关管Q,使得N-MOS开关管Q产生非常大的开通损耗。为了降低N-MOS开关管Q因为匝间电容CL产生的损耗,在N-MOS开关管Q与匝间电容CL之间串联一个谐振电感Lr,降低匝间电容CL产生电流的速度,让N-MOS开关管的漏源电压VDS降到0V之后,N-MOS开关管的漏源电流IDS才开始增大,这种方案可以明显降低开通损耗。
[0028] 本实施例工作过程波形见图3,本实施例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0029] 当N-MOS开关管Q开通过程中,接触器中的匝间电容CL与谐振电感Lr相互作用使流过N-MOS开关管的电流出现在其漏源电压下降到0V之后,即让N-MOS开关管的电流滞后于电压的变化,从而获得了零电流开通的效果,从而大幅度减小节电器损耗。
[0030] 当N-MOS开关管Q关断过程中,因为有匝间电容CL的存在,可实现零电压关断,关断瞬间,接触器线圈电感L的电流IL的续流回路转移到匝间电容CL上,满足N-MOS开关管零电压关断的条件,本身无损耗,具体分析如下:
[0031] N-MOS开关管关断时刻,接触器线圈电流需要续流回路,此时有两条路径,L→RL→D与L→RL→CL。其中L→RL→D回路导通时二极管D阳极电压必须达到VIN+VF电压,在这之前,电流走的路径是L→RL→CL回路,IL电流给电容CL充电,直到CL两端电压等于VIN+VF的时候,走L→RL→D回路。在电流从匝间电容CL续流回路转移到二极管D续流回路过程中,匝间电容CL电压从0V开始上升,此时N-MOS开关管Q已经处于关闭状态,关断损耗大大的减少。因此本实施例在与关断过程中可实现零电压关断,本身关断损耗比较低。
[0032] 本实施例MOS开关管Q的驱动速度超过接触器匝间电容CL与谐振电感Lr谐振电流上升速度,这样就能在MOS开关管Q漏源电压降低后匝间电容CL才有大的电流出现在MOS开关管Q上,从而降低损耗。
[0033] 以下通过实际的测试数据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在250Vac~500Vac的范围内,实际系统损耗显著降低,如下表1:
[0034] 表1不同输入电压下的功耗
[0035]输入电压 图2改进前功耗(W) 图4本发明改进后功耗(W)
250Vac 1.45 0.55
300Vac 2.06 0.75
400Vac 3.48 1.19
500Vac 5.30 1.79
[0036]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施例,利用的是匝间电容CL与谐振电感Lr谐振,如果在接触器两端并联一只电容,用以替代匝间电容CL的作用,利用该并联的电容与谐振电感Lr谐振,同样可以实现发明目的。
[0037] 第二实施例
[0038] 本实施例如图6,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利用N-MOS开关管Q的漏源极寄生电容Cr与谐振电感Lr的谐振关系,在谐振电感Lr中的电流反向的时候开通N-MOS开关管Q,也可方便的实现零电压开通,从而降低开通损耗。下面结合图7,分析电路开通过程。
[0039] 开通过程:之所以能实现零电压开通,得从图7所示t0时刻开始分析电流变化,MOS开关管Q关断后,谐振电感Lr与线圈电感L共同给寄生电容Cr充电,直到二极管D导通的t1时刻,这期间寄生电容Cr由恒电流充电,寄生电容Cr端电压UCr上升,上升斜率 二极管D导通过后,线圈电感L通过二极管D续流,寄生电容Cr、谐振电感Lr和母线Vin电压形成谐振回路,谐振过程中,谐振电感Lr对寄生电容Cr充电,寄生电容Cr端电压UCr不断上升,线圈电感L中的电流ILr不断下降,直到t2时刻,线圈电感L中的电流ILr下降到零,寄生电容Cr端电压UCr达到谐振峰值。t2时刻之后,寄生电容Cr向谐振电感Lr放电,线圈电感L中的电流ILr改变方向,寄生电容Cr端电压UCr不断下降,直到t3时刻,UCr=Vin,这时谐振电感Lr两端电压为零,线圈电感L中的电流ILr达到反向谐振峰值。t3时刻后,谐振电感Lr向寄生电容Cr反向充电,寄生电容Cr端电压UCr继续下降,直到t4时刻UCr=0。t4后寄生电容Cr端电压UCr被反向电流钳位,MOS开关管Q体二极管导通,谐振电感Lr两端电压为Vin,线圈电感L中的电流ILr线性减小,直到t5时刻,ILr=0,在t4~t5期间MOS开关管Q压降为零,这期间让MOS开关管Q导通,就实现了零电压开通。
[0040] 关断过程:因为有寄生电容Cr的存在,能降低MOS开关管Q电压变化速度,因此MOS开关管Q损耗降低,关断过程两者工作机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实现零电压关断的原理在此不赘述。
[0041]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施例,利用的是寄生电容Cr与谐振电感Lr谐振,如在MOS开关管Q的漏源极并联一只电容,利用该并联的电容与谐振电感Lr谐振,用以替代寄生电容Cr的作用,同样可以实现发明目的。
[0042]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