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芳构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097954.1

文献号 : CN10975914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郭银亮崔秋生

申请人 : 东方傲立石化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芳构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切换反应器;(2)氮气循环升温带油;(3)第一阶段烧焦;(4)第二阶段烧焦;(5)第三阶段除微孔碳;(6)氮气置换赶氧;(7)下一周期的生产运转。本发明设计的再生条件不仅能更好地保护强酸位,还能够较好地消除覆盖在酸位上的积碳,从而恢复酸位,提高催化剂的再生水平,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再生方法能够较好地消除催化剂的微孔积碳,从而将催化剂微孔内的活性中心暴露出来,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再生水平。

权利要求 :

1.一种芳构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切换反应器;(2)氮气循环升温带油;(3)第一阶段烧焦;(4)第二阶段烧焦;(5)第三阶段除微孔碳;(6)氮气置换赶氧;(7)下一周期的生产运转;所述第一阶段烧焦包括以下步骤:当观察到待再生反应器中可燃气被带尽时,循环气中加入少量空气,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稳定后,继续增大空气加入量,控制床层的温度在450℃以下;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CO2含量不变化且无生成水时,将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提高到480~525℃;所述第二阶段烧焦包括以下步骤:当待再生反应器内CO2含量恒定且温度有下降趋势时,将循环气完全改为空气,并保持系统运行7~9小时,控制床层温度在500℃以下;所述第三阶段除微孔碳包括以下步骤: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无生成水,并且CO2量和床层温度有下降趋势时,将循环气完全改为氮气,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氮气含量恒定后,循环气完全改为氢气,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氮气的压力及流量恒定后,将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缓慢升至350~400℃后保持1.5~2.5小时,催化剂再生结束,得到已再生反应器,将已再生反应器卸压至0.02~0.03MpaG并保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芳构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切换反应器包括以下操作:逐渐降低待再生反应器的进料负荷至30%,同时缓慢降低反应器内温度,降温速度不超过30℃/h;当反应器内温度降至300℃时,降低反应器进料负荷至

20%;当反应器内温度降至250℃以下,且加热炉炉膛温度在300℃以下时,停止反应器进料,并停止对该反应器加热;将待再生反应器切换为另一个已升温至工作温度的反应器,并隔离待再生反应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芳构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氮气循环升温带油包括以下操作:开启氮气循环,当氮气的压力及流量稳定后,将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缓慢升温至300~350℃,升温速度为10~20℃/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芳构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氮气置换赶氧包括以下操作:用氮气将已再生反应器充压至0.28~0.3MpaG,压力稳定后卸压至0.02~0.03MpaG,反复进行充压和卸压操作,直至已再生反应器内氧含量小于0.1%,然后用氮气将已再生反应器在0.1~0.12MpaG下保压。

说明书 :

一种芳构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再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芳构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石脑油芳构化装置的目的是将石脑油在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芳构化反应转化为含有苯、甲苯及二甲苯的混合芳烃,同时生成含有氢气、甲烷及碳二至碳五馏分的气相。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分离,最终产出符合标准的轻芳烃及重芳烃,同时副产低烯烃的液化气及少量的干气。在具有高反应活性的同时,ZSM-5分子筛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容易产生积碳,导致催化剂失活,一般通过烧炭的方式使失活催化剂恢复活性,但是现有烧炭再生技术的恢复能力较低,原因是催化剂微孔中仍有一部分积碳未烧掉,而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主要位于微孔内,因此,需要一种能将大部分微孔积碳除掉的再生技术,以提高催化剂的恢复水平。

发明内容

[0003] 鉴以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芳构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能将催化剂中绝大部分微孔积碳烧掉,提高催化剂的恢复水平。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 一种芳构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切换反应器;(2)氮气循环升温带油;(3)第一阶段烧焦;(4)第二阶段烧焦;(5)第三阶段除微孔碳;(6)氮气置换赶氧;(7)下一周期的生产运转;所述第一阶段烧焦包括以下步骤:当观察到待再生反应器中可燃气被带尽时,循环气中加入少量空气,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稳定后,继续增大空气加入量,控制床层的温度在450℃以下;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CO2含量不变化且无生成水时,将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提高到480~525℃;所述第二阶段烧焦包括以下步骤:当待再生反应器内CO2含量恒定且温度有下降趋势时,将循环气完全改为空气,并保持系统运行7~9小时,控制床层温度在500℃以下;所述第三阶段除微孔碳包括以下步骤: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无生成水,并且CO2量和床层温度有下降趋势时,将循环气完全改为氮气,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氮气含量恒定后,循环气完全改为氢气,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氮气的压力及流量恒定后,将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缓慢升至350~400℃后保持1.5~2.5小时,催化剂再生结束,得到已再生反应器,将已再生反应器卸压至0.02~0.03MpaG并保压。
[0006]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切换反应器包括以下操作:逐渐降低待再生反应器的进料负荷至30%,同时缓慢降低反应器内温度,降温速度不超过30℃/h;当反应器内温度降至300℃时,降低反应器进料负荷至20%;当反应器内温度降至250℃以下,且加热炉炉膛温度在300℃以下时,停止反应器进料,并停止对该反应器加热;将待再生反应器切换为另一个已升温至工作温度的反应器,并隔离待再生反应器。
[0007]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氮气循环升温带油包括以下操作:开启氮气循环,当氮气的压力及流量稳定后,将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缓慢升温至300~350℃,升温速度为10~20℃/h。
[0008] 进一步的,步骤(6)中,所述氮气置换赶氧包括以下操作:用氮气将已再生反应器充压至0.28~0.3MpaG,压力稳定后卸压至0.02~0.03MpaG,反复进行充压和卸压操作,直至已再生反应器内氧含量小于0.1%,然后用氮气将已再生反应器在0.1~0.12MpaG下保压。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0] 1、本发明设计的再生条件不仅能更好地保护强酸位,还能够较好地消除覆盖在酸位上的积碳,从而恢复酸位,提高催化剂的再生水平。
[0011] 2、本发明提供的再生方法能够较好地消除催化剂的微孔积碳,从而将催化剂微孔内的活性中心暴露出来,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再生水平。
[0012] 3、本发明经两个阶段烧焦后再进行第三阶段除微孔碳,引入氢气发生甲烷化反应,从而得以将大部分顽固的微孔积碳除掉。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为了更好理解本发明技术内容,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4] 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15] 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16] 实施例1
[0017] 一种芳构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 (1)切换反应器:逐渐降低待再生反应器的进料负荷至30%,同时缓慢降低反应器内温度,降温速度不超过30℃/h;当反应器内温度降至300℃时,降低反应器进料负荷至20%;当反应器内温度降至250℃以下,且加热炉炉膛温度在300℃以下时,停止反应器进料,并停止对该反应器加热;将待再生反应器切换为另一个已升温至工作温度的反应器,并隔离待再生反应器。
[0019] (2)氮气循环升温带油:开启氮气循环,当氮气的压力及流量稳定后,将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缓慢升温至327℃,升温速度为14~16℃/h。
[0020] (3)第一阶段烧焦:当观察到待再生反应器中可燃气被带尽时,循环气中加入少量空气,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稳定后,继续增大空气加入量,控制床层的温度在450℃以下;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CO2含量不变化且无生成水时,将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提高到505℃。
[0021] (4)第二阶段烧焦:当待再生反应器内CO2含量不发生任何变化且温度有下降趋势时,将循环气完全改为空气,并保持系统运行8小时,控制床层温度在500℃以下;
[0022] (5)第三阶段微孔碳: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无生成水,并且CO2量和床层温度有下降趋势时,将循环气完全改为氮气,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氮气含量恒定后,循环气完全改为氢气,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氮气的压力及流量恒定后,将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缓慢升至375~385℃后保持2小时,再生结束,得到已再生反应器,将已再生反应器卸压至0.02~0.03MpaG并保压。
[0023] (6)氮气置换赶氧:用氮气将已再生反应器充压至0.28~0.3MpaG,压力稳定后卸压至0.02~0.03MpaG,反复进行充压和卸压操作,直至已再生反应器内氧含量小于0.1%,然后用氮气将已再生反应器在0.1~0.12MpaG下保压。
[0024] (7)下一周期的生产运转。
[0025] 实施例2
[002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2)至步骤(5)的操作为:
[0027] (2)氮气循环升温带油:开启氮气循环,当氮气的压力及流量稳定后,将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缓慢升温至300℃,升温速度为10~12℃/h。
[0028] (3)第一阶段烧焦:当观察到待再生反应器中可燃气被带尽时,循环气中加入少量空气,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稳定后,继续增大空气加入量,控制床层的温度在450℃以下;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CO2含量不变化且无生成水时,将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提高到480℃。
[0029] (4)第二阶段烧焦:当待再生反应器内CO2含量不发生任何变化且温度有下降趋势时,将循环气完全改为空气,并保持系统运行7小时,控制床层温度在500℃以下;
[0030] (5)第三阶段微孔碳: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无生成水,并且CO2量和床层温度有下降趋势时,将循环气完全改为氮气,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氮气含量恒定后,循环气完全改为氢气,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氮气的压力及流量恒定后,将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缓慢升至350~360℃后保持1.5小时,再生结束,得到已再生反应器,将已再生反应器卸压至0.02~
0.03MpaG并保压。
[0031] 实施例3
[003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2)至步骤(5)的操作为:
[0033] (2)氮气循环升温带油:开启氮气循环,当氮气的压力及流量稳定后,将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缓慢升温至350℃,升温速度为18~20℃/h。
[0034] (3)第一阶段烧焦:当观察到待再生反应器中可燃气被带尽时,循环气中加入少量空气,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稳定后,继续增大空气加入量,控制床层的温度在450℃以下;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CO2含量不变化且无生成水时,将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提高到525℃。
[0035] (4)第二阶段烧焦:当待再生反应器内CO2含量不发生任何变化且温度有下降趋势时,将循环气完全改为空气,并保持系统运行9小时,控制床层温度在500℃以下;
[0036] (5)第三阶段微孔碳: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无生成水,并且CO2量和床层温度有下降趋势时,将循环气完全改为氮气,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氮气含量恒定后,循环气完全改为氢气,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氮气的压力及流量恒定后,将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缓慢升至390~400℃后保持2.5小时,再生结束,得到已再生反应器,将已再生反应器卸压至0.02~
0.03MpaG并保压。
[0037] 对比例1
[0038]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2)至步骤(5)的操作为:
[0039] (2)氮气循环升温带油:开启氮气循环,当氮气的压力及流量稳定后,将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缓慢升温至400℃,升温速度为30℃/h。
[0040] (3)第一阶段烧焦:当观察到待再生反应器中可燃气被带尽时,循环气中加入少量空气,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稳定后,继续增大空气加入量,控制床层的温度在450℃以下;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CO2含量不变化且无生成水时,将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提高到540℃。
[0041] (4)第二阶段烧焦:当待再生反应器内CO2含量不发生任何变化且温度有下降趋势时,将循环气完全改为空气,并保持系统运行12小时,控制床层温度在500℃以下;
[0042] (5)第三阶段微孔碳: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无生成水,并且CO2量和床层温度有下降趋势时,将循环气完全改为氮气,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氮气含量恒定后,循环气完全改为氢气,当待再生反应器内氮气的压力及流量恒定后,将待再生反应器内温度缓慢升至450~460℃后保持3小时,再生结束,得到已再生反应器,将已再生反应器卸压至0.02~0.03MpaG并保压。
[0043] 对比例2
[0044]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取消第三阶段除微孔碳作业,第二阶段烧炭作业后即再生结束,卸压至0.02~0.03MpaG并保压后进入第(6)、(7)步骤。
[0045] 将本发明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的再生前后催化剂和新鲜催化剂进行红外酸量表征,结果如下:
[0046]
[0047] 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再生前,催化剂的强酸量和中强酸量均非常少,说明有较多的积碳将各个酸位覆盖;再生后,催化剂的强酸量、中强酸量和弱酸量均有所上升,说明经过烧炭作业能够在某些程度上消除积碳,恢复酸位;但是相比于新鲜催化剂,再生后,强酸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而弱酸量和中强酸量均有所增加,原因是在烧炭作业过程中,由于温度较高,不可避免地会造成B酸中心的少量强酸转化成为中强酸或者弱酸,同样的,L酸中心的少量强酸转化成为中强酸或者弱酸;实施例1~3的强酸恢复率均高于对比例1,说明本发明设计的再生条件能更好地保护强酸位;实施例1~3的强酸恢复率均高于对比例2,原因是对比例2再生后仍有较多催化剂强酸位被积碳覆盖,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再生方法能够较好地消除覆盖在酸位上的积碳,从而恢复酸位,提高催化剂的再生水平。
[0048] 将本发明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的再生前后催化剂和新鲜催化剂进行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表征,结果如下:
[0049]
[0050]
[0051] 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再生前,催化剂的微孔比表面积、微孔体积相对于新鲜催化剂均比较小,孔径均较大,说明催化剂积碳后很大一部分微孔被堵塞;再生后,催化剂的微孔比表面积、微孔体积均不同程度增加,孔径均不同程度减小,说明烧炭作业后微孔内的积碳被不同程度消除;而实施例1~3的微孔比表面积、微孔体积、孔径恢复率相对于对比例1~2均比较高,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再生方法能够较好地消除催化剂的微孔积碳,从而将催化剂微孔内的活性中心暴露出来,提高催化剂的再生水平。
[005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