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舒适度的空调节能控制方法和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1587465.6

文献号 : CN10976448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程清波蔡云王明哲方凯张秋亮冯云梅姚剑吕晓军张春家王小书强万福刘家涛罗正旺李志跃孙海洋魏爱雪

申请人 : 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经纬信息技术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舒适度的空调节能控制方法和装置,将季节信息、客流密度信息作为调整策略因子,调整候车室空调系统的空调节能控制策略;以旅客舒适度作为反馈策略因子,对所述空调节能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实时调整候车室的温度和空气质量。基于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旅客舒适度、节能降耗,充分考虑多项运营环境因素,结合季节、温度、客流密度、CO2浓度等策略因子,计算旅客舒适度适用于客运站的空调节能控制策略,在保证为旅客提供舒适乘降候车环境的同时有效降低空调系统总用电量,实现空调的节能运行与智能控制,达到节能降耗、减员增效、提升车站智能化管理水平的目的。

权利要求 :

1.一种基于舒适度的空调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季节信息、客流密度信息作为调整策略因子,调整候车室空调系统的空调节能控制策略;

以旅客舒适度作为反馈策略因子,对所述空调节能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实时调整候车室的温度和空气质量;

以旅客舒适度作为反馈策略因子具体包括:获取候车室外设定范围内的室外实时温度tout,基于所述室外实时温度获取候车室热舒适温度:tc=0.2681tout+19.16,式中tc为候车室热舒适温度;

基于候车室人流量获取候车室内外CO2浓度差;

将所述候车室热舒适温度和所述候车室内外CO2浓度差作为反馈策略因子;

对所述空调节能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具体包括:基于所述候车室热舒适温度设置温度阈值区间,并基于所述温度阈值区间对候车室室内温度进行实时调整,或进行报警提示;

基于所述候车室内外CO2浓度差设定CO2浓度阈值区间,并基于所述CO2浓度阈值区间对候车室室内CO2浓度阈值进行实时调整,控制候车室空调系统进行新风变频,或进行报警提示;

基于当前精油浓度值和预设精油浓度值阈值区间,调节香薰机的开关量,或进行报警提示;

基于场景模式,得到客运站空调业务控制计划,自动执行所述客运站空调业务控制计划,所述场景模式包括:冬季/夏季模式、人群密集/稀疏模式、舒适模式和节能模式;

基于季节信息、客流密度信息、室外实时温度以及CO2浓度,动态调整所述客运站空调业务控制计划;

将所述客运站空调业务控制计划的执行结果反馈至系统平台客户端;

所述空调节能控制策略包括冬季模式控制策略/夏季模式控制策略、人群密集控制策略/人群稀疏模式控制策略、舒适模式控制策略、节能模式控制策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舒适度的空调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候车室人流量获取候车室内外CO2浓度差,具体包括:获取候车室的实时人流量,基于所述实时人流量获取候车室内外CO2浓度差:式中,△C为候车室内外CO2浓度差,q0为送风量,C0为室外CO2浓度,N(t)为候车室内t时刻的人流量,V为候车室体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舒适度的空调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季节信息、客流密度信息作为调整策略因子,调整候车室空调系统的空调节能控制策略,具体包括:获取当前季节信息、客流密度信息;

基于当前季节信息判断进入冬季模式控制策略或夏季模式控制策略,所述冬季模式控制策略为制暖控制策略,所述夏季模式控制策略为制冷控制策略;

基于客流密度信息判断进入人群密集模式控制策略或人群稀疏模式控制策略,若为人群密集模式控制策略则开启新风机。

4.一种基于舒适度的空调节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将季节信息、客流密度信息作为调整策略因子,调整候车室空调系统的空调节能控制策略;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以旅客舒适度作为反馈策略因子,对所述空调节能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实时调整候车室的温度和空气质量;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获取候车室外设定范围内的室外实时温度tout,基于所述室外实时温度获取候车室热舒适温度:tc=0.2681tout+19.16,式中tc为候车室热舒适温度;

基于候车室人流量获取候车室内外CO2浓度差;

将所述候车室热舒适温度和所述候车室内外CO2浓度差作为反馈策略因子;

基于所述候车室热舒适温度设置温度阈值区间,并基于所述温度阈值区间对候车室室内温度进行实时调整,或进行报警提示;

基于所述候车室内外CO2浓度差设定CO2浓度阈值区间,并基于所述CO2浓度阈值区间对候车室室内CO2浓度阈值进行实时调整,控制候车室空调系统进行新风变频,或进行报警提示;

基于当前精油浓度值和预设精油浓度值阈值区间,调节香薰机的开关量,或进行报警提示;

基于场景模式,得到客运站空调业务控制计划,自动执行所述客运站空调业务控制计划,所述场景模式包括:冬季/夏季模式、人群密集/稀疏模式、舒适模式和节能模式;

基于季节信息、客流密度信息、室外实时温度以及CO2浓度,动态调整所述客运站空调业务控制计划;

将所述客运站空调业务控制计划的执行结果反馈至系统平台客户端;

所述空调节能控制策略包括冬季模式控制策略/夏季模式控制策略、人群密集控制策略/人群稀疏模式控制策略、舒适模式控制策略、节能模式控制策略。

5.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舒适度的空调节能控制装置。

6.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7.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说明书 :

一种基于舒适度的空调节能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空调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舒适度的空调节能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中央空调始终是建筑或者公共场所必不可少的设施。无论是大型商场,地铁站还是写字楼,都需要中央空调控制人体舒适的环境温度以及湿度。中央空调的设置已经必不
可少,但是中央空调也常常是重要的耗能设施,其耗电量往往在整个建筑或者公共场所中
占到可观的比重。随着铁路车站规模、运输工作量和运输服务质量大幅度的提升,用能设备
随之剧增,这必然造成客运站很大的能耗,给车站带来更大的压力,而空调的能耗在各项用
能设备中占比最大。
[0003] 然而,传统的中央空调控制方式非常粗放,控制简单而且规则死板。例如,常常会遭遇空调过冷,或者过热的情况。实质上是中央空调难以对环境的变化等做出有效及时的
调整。空调开得过于冷,不仅会造成人体的不舒适,也会造成大量不必要的电能浪费。环境
本身具有复杂性,比如外界温度和湿度的跨度可能很大,不同商场或者公共场所的热辐射
量级差别很大,不同的中央空调功率的不同。这些都使得一个简单高效的控制系统难以用
固定的程序语言来描述。
[0004] 同时,环境具有可变性,突然的人流量的增加,以及外界温度的突然变化等情况都会要求中央空调能够做出及时的调整,从而维持最舒适和高效的运行状态。然而,变化的多
样性和复杂性使得编写固定的程序非常困难。目前,铁路客运站的空调主要分布在人员密
度大、人流量及其变化较大的候车室,而人流量的多少又会改变室内温度和新风需求量,这
对空调系统能耗影响会很大。通过计算比较,实际使用过程中,空调的温度和空气调节量标
准设计值比实测的值都高,一般夏季在设计温度以下,冬季在设计温度以上,这样造成很大
的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基于舒适度的空调节能控制方法和装置。
[0006]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舒适度的空调节能控制方法,包括:
[0007] 将季节信息、客流密度信息作为调整策略因子,调整候车室空调系统的空调节能控制策略;
[0008] 以旅客舒适度作为反馈策略因子,对所述空调节能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实时调整候车室的温度和空气质量。
[0009]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舒适度的空调节能控制装置,包括:
[0010]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将季节信息、客流密度信息作为调整策略因子,调整候车室空调系统的空调节能控制策略;
[0011]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以旅客舒适度作为反馈策略因子,对所述空调节能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实时调整候车室的温度和空气质量。
[0012]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如第一方面所提供的基于舒适度的空调节能控制装置。
[0013]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提供
的方法的步骤。
[0014]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法的步骤。
[0015]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舒适度的空调节能控制方法和装置,基于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旅客舒适度、节能降耗,充分考虑多项运营环境因素,结合季节、温度、
客流密度、CO2浓度等策略因子,计算旅客舒适度适用于客运站的空调节能控制策略,在保
证为旅客提供舒适乘降候车环境的同时有效降低空调系统总用电量,实现空调的节能运行
与智能控制,达到节能降耗、减员增效、提升车站智能化管理水平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
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
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舒适度的空调节能控制方法示意图;
[0018]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节能控制具体流程示意图;
[0019]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计划模板配置流程示意图;
[0020]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状态在线监测流程示意图;
[0021]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舒适度的空调节能控制装置示意图;
[0022]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构架图;
[0023] 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5] 由于目前,铁路客运站的空调主要分布在人员密度大、人流量及其变化较大的候车室,而人流量的多少又会改变室内温度和新风需求量,这对空调系统能耗影响会很大。通
过计算比较,实际使用过程中,空调的温度和空气调节量标准设计值比实测的值都高,一般
夏季在设计温度以下,冬季在设计温度以上,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费;因此本发明各实施例在
满足客运站旅客舒适度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特点、建筑特点以及实时运营环境信息,合理的
进行空调节能控制,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以降低能耗。以下将通过多个实施例进行展开说
明和介绍。
[0026]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舒适度的空调节能控制方法,包括:
[0027] S1、将季节信息、客流密度信息作为调整策略因子,调整候车室空调系统的空调节能控制策略;
[0028] S2、以旅客舒适度作为反馈策略因子,对所述空调节能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实时调整候车室的温度和空气质量。
[0029] 在本实施例中,实现需要配置客运站空调系统基础信息,包括客运站区域配置,如候车室、进站口、出站口、售票大厅等,还包括空调编码配置,期望温度设定、期望新风设定。
[0030]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部署无线传感器,组建基于物联网的运营环境监测网络,监测现场实时温度与CO2浓度等参数,为空调运用计划提供控制依据;获取运营环境参数的同时
监测由于季节、客流密度两大策略因子变化造成的空调使用需求变化,确保客运站各区域
的温度与新风等满足旅客舒适度;计算与空调节能控制相关的旅客舒适度,包括基于温度
控制的热舒适度与基于CO2浓度控制的新风量舒适度。
[0031] 通过接入旅服系统、客票系统、智能视频、天气预报等外部系统,获取季节、客流密度等信息作为节能策略因子。
[0032] 综合季节、温度、客流密度、CO2浓度等策略因子,制定空调节能控制策略,其中季节与客流密度等作为调整策略因子,支持相关区域控制命令的调整。遇到节假日高峰期客
流量突增,极端恶劣天气等,引起对相关区域空气质量需求的变化。此外,基于物联网的运
营环境监测网络技术,通过获取实时温度、CO2浓度等作为反馈策略因子,确保满足客站空
气质量需求及旅客舒适度体验。
[003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空调节能控制策略包括冬季模式控制策略/夏季模式控制策略、人群密集控制策略/人群稀疏模式控制策略、舒适模式控制策略、节能模式控
制策略。
[0034]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定义不同的应用场景模式,如冬季/夏季模式、人群密集/稀疏模式、舒适模式(保证运营环境始终维持在旅客舒适度理论值)、节能模式(仅使运营环境符
合参数最低要求)等。每个模式对应有控制策略,分别包括冬季模式控制策略/夏季模式控
制策略、人群密集控制策略/人群稀疏模式控制策略、舒适模式控制策略、节能模式控制策
略。
[0035] 按照场景预设对客运站各区域进行空调控制,支持空调的温度设定、新风设定等多种组合控制及整体区域控制;结合对应空调节能控制策略,将客运站各区域与季节、客流
密度等信息关联对应得到场景模式,形成空调控制计划配置模板,生成空调业务控制计划;
按照业务控制计划自动执行,同时针对不同季节、不同客流密度情况及现场实时温度、CO2
浓度等,支持实现计划动态调整;业务计划命令执行结果反馈至系统平台客户端展示。
[0036]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以旅客舒适度作为反馈策略因子具体包括:
[0037] 获取候车室外设定范围内的室外实时温度tout,基于上述室外实时温度获取候车室热舒适温度:tc=0.2681tout+19.16,式中tc为候车室热舒适温度;
[0038] 基于候车室人流量获取候车室内外CO2浓度差;
[0039] 将上述候车室热舒适温度和上述候车室内外CO2浓度差作为反馈策略因子。
[0040] 在本实施例中,提出适用于客运站的旅客舒适度计算方法,客运站这一特定场所的温度很难实时控制,如果根据气候条件采用固定的室内舒适度作为标准必将浪费能源,
同时也很难保证满意人体的热舒适度,因为旅客对于从室外到室内的反差环境所表现的热
感觉必然不同,若要满足旅客热舒适度就必须为旅客提供一个标准的热舒适指标。
[0041] 现行标准的室内热舒适温度为22℃‑28℃,候车室温度一般都是按照这个标准进行,然而,由于旅客一般处于等待列车的期望状态,所以对周围的环境会有一种放松的要
求,根据测试数据(包括温度、湿度、风速)和计算模型显示,实际候车室舒适温度在26.2℃‑
28.8℃左右就可以满足旅客的热舒适性,所以用这个温度模型来管理车站空调系统具有很
大的节能优势。温度模型如下,即通过测出一定范围内候车室外温度,即可得知候车室热舒
适温度,公式如下:
[0042] tc=0.2681tout+19.16                     (1)
[0043] 上式(1)中,tout为候车室外设定范围内的室外实时温度,tc为候车室热舒适温度。将候车室热舒适温度与实时测量值相比较,分析当前的热舒适度是否合理、适用,满足旅客
热舒适度的同时满足节能目的。
[0044]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现代大多客运站候车室来说,室内空气品质受聚集人数的变化影响很大,这必然对新风量的需求较大些,目前,室内新风量的发送一般都是通过空调定
量控制的,这固然不能实时满足旅客室内空气品质的舒适度,同时也必将浪费资源。由于
CO2气体是表征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指标,所以建立一个与客流量相关的CO2浓度模型来实
时控制新风量的补给量是很有必要的。
[0045]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人体健康的要求及室内空气品质的通风标准规定,最小新风3
量必须根据室内人员情况决定,并将室内外CO2浓度差低于700ml/m 作为衡量室内空气品质
舒适度的标志,不过旅客对候车室舒适度的期望往往较低。
[0046] 根据统计计算发现,当室内外CO2浓度差小于或等于995ml/m3时,绝大多数旅客主观上均能接受,所以利用这个浓度差值设定CO2浓度实际标准值来调节客运站空调系统一
样具有节能潜能。
[0047] 在本实施例中,客流量的变化会使CO2浓度随之发生变化,从而旅客对新风量的需求也会有不同的需求,采用实际标准值与测量所得的CO2浓度相比较,分析出当前候车室内
新风量的需求情况,从而实现对新风量的舒适度和节能控制。
[0048]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基于候车室人流量获取候车室内外CO2浓度差,具体包括:
[0049] 获取候车室的实时人流量,基于上述实时人流量获取候车室内外CO2浓度差:
[0050]
[0051] 式(2)中,△C为候车室内外CO2浓度差,q0为送风量(m3/h),C0为室外CO2浓度(mL/3 3 3
m),N(t)为候车室内t时刻的人流量,即聚集的人数(m/h),V为候车室体积(m),在本实施
3
例中,旅客瞬时人均CO2的产生量可取0.016m/(h·人),整个候车室内CO2瞬时释放率即为
聚集人数与瞬时人均CO2产生量之积。
[0052] 在本实施例中,客流量的变化会使CO2浓度随之发生变化,从而旅客对新风量的需求也会有不同的需求,采用CO2浓度实际标准值与测量所得的CO2浓度相比较,分析出当前候
车室内新风量的需求情况,从而实现对新风量的舒适度和节能控制。
[0053]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将季节信息、客流密度信息作为调整策略因子,调整候车室空调系统的空调节能控制策略,具体包括:
[0054] 获取当前季节信息、客流密度信息;
[0055] 基于当前季节信息判断进入冬季模式控制策略或夏季模式控制策略,上述冬季模式控制策略为制暖控制策略,上述夏季模式控制策略为制冷控制策略;
[0056] 基于客流密度信息判断进入人群密集模式控制策略或人群稀疏模式控制策略,若为人群密集模式控制策略则开启新风机。
[0057]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事先定义不同的应用场景模式,如冬季/夏季模式,对应冬季模式控制策略/夏季模式控制策略;人群密集/稀疏模式,对应人群密集模式控制策略或人
群稀疏模式控制策略;舒适模式(保证运营环境始终维持在旅客舒适度理论值),对应舒适
模式控制策略;节能模式(仅使运营环境符合参数最低要求),对应节能模式控制策略。按照
场景预设对客站各区域进行空调控制,支持空调的温度设定、新风设定等多种组合控制及
整体区域控制。
[0058] 结合上述各空调节能控制策略,将客站各区域与季节、客流密度等信息关联对应得到场景模式,形成空调控制计划配置模板,生成空调业务控制计划。
[0059] 按照业务控制计划自动执行,同时针对不同季节、不同客流密度情况及现场实时温度、CO2浓度等,支持实现计划动态调整,并对业务计划命令执行结果反馈。
[0060]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通过标准接口协议规范,接入空调控制单元,获取客站空调的状态信息;基于消息同步刷新技术,实现空调状态的在线监测状态;支持全自动控制/
手动管理模式,实现客站各区域空调的远程集中控制管理;采用B/S架构,利用Javascript、
Ajax、Web GIS等技术,实现平台客户端图形化界面展示。
[0061]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对上述空调节能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具体包括:
[0062] 基于上述候车室热舒适温度设置温度阈值区间,并基于上述温度阈值区间对候车室室内温度进行实时调整,或进行报警提示;
[0063] 基于上述候车室内外CO2浓度差设定CO2浓度阈值区间,并基于上述CO2浓度阈值区间对候车室室内CO2浓度阈值进行实时调整,控制候车室空调系统进行新风变频,或进行报
警提示;
[0064] 基于当前精油浓度值和预设精油浓度值阈值区间,调节香薰机的开关量,或进行报警提示。
[0065]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温度阈值区间[P1,Q1],策略配置如下:
[0066] 当前温度值Q1时,给与温度补偿,或进行报警提示,提醒工作人员操作。
[0067] 车站新风系统包含香薰机,通过将香薰机中的香味管插入新风机送风管道,将香气与新风统一送到车站各区域。
[0068] 主要考虑环境CO2浓度值与精油浓度值,设置CO2浓度阈值区间[P2,Q2],精油浓度值阈值区间[M,N],策略配置如下:
[0069] 当前CO2浓度值Q2时,进行新风变频操作,或进行报警提示,提醒工作人员操作。
[0070] 当前精油浓度值N时,调节香薰机的开关量,或进行报警提示,提醒工作人员操作。
[007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将客站相关区域与场景模式进行关联配置,结合上述空调节能控制策略,生成空调业务控制计划,同时支持反馈策略因子对业务计划的调整;将
空调业务控制计划命令下发至控制器,实现空调控制,并将执行结果反馈至系统平台;
[0072] 控制方式包括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就地控制三种类型,自动控制是指系统按照业务计划自动下发控制命令进行空调控制;手动控制是指工作人员在系统平台上对区域空调
或空调单个主机下发控制指令;就地控制是指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空调的开关或调整控
制。控制优先级为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就地控制。
[0073] 本实施例中控制方式支持全自动控制/手动管理模式,实现客站空调设备的远程集中控制管理,提高客运作业人员的组织效率和服务质量。
[0074]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还需要对空调状态进行在线监测:
[0075] 针对客站既有监控软件,按照统一标准接口协议规范,接入到系统;针对无监控软件的,接入现场控制单元,获取空调状态信息;
[0076] 空调状态信息上传至接口服务器;
[0077] 同步至平台客户端进行状态展示;
[0078] 每隔一定时间,平台客户端读取接口服务器最新状态信息,读取成功后,判断接口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当发生变化时,对平台客户端进行刷新展示。若读取不成功,返回执行
失败,并生成告警信息。
[0079] 通过空调状态在线监测,设备管理人员能够实时掌握空调的设备运行信息,对于空调故障,能够及时发现,及时维修,提高设备维修效率。能够有效降低空调能耗,大大降低
客站运营成本,通过接入外部数据信息,优化空调控制方案。
[0080] 在应用到车站时,通过接入外部数据信息,实现客运信息集成共享,提高了客运管理、应急处置、决策指挥的能力。
[0081]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舒适度的空调节能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模块30和第二控制模块40,其中:
[0082] 第一控制模块30将季节信息、客流密度信息作为调整策略因子,调整候车室空调系统的空调节能控制策略;获取当前季节信息、客流密度信息;基于当前季节信息判断进入
冬季模式控制策略或夏季模式控制策略,上述冬季模式控制策略为制暖控制策略,上述夏
季模式控制策略为制冷控制策略;
[0083] 第二控制模块40以旅客舒适度作为反馈策略因子,对上述空调节能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实时调整候车室的温度和空气质量。基于候车室热舒适温度设置温度阈值区间,并基
于上述温度阈值区间对候车室室内温度进行实时调整,或进行报警提示;基于上述候车室
内外CO2浓度差设定CO2浓度阈值区间,并基于上述CO2浓度阈值区间对候车室室内CO2浓度
阈值进行实时调整,控制候车室空调系统进行新风变频,或进行报警提示;基于当前精油浓
度值和预设精油浓度值阈值区间,调节香薰机的开关量,或进行报警提示。
[0084] 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舒适度的空调节能控制装置。
[0085] 系统逻辑架构图包含:
[0086] 接口规范体系、硬件设备层、数据交互层、应用支撑层、系统管理、安全管理、空调节能控制系统;
[0087] 硬件设备层通过在现场部署无线传感器、无线组网、控制单元等,实现空调状态信息采集与控制。通过统一接口协议规范,与现场控制器建立通讯,实现客站空调的远程状态
采集及集中管控;
[0088] 数据交互层通过接入列车到发、客流量、天气、运营环境等信息进行安全交互共享,生成空调节能策略数据库及业务数据库等,为业务数据提供信息支撑。
[0089] 应用支撑层通过标准化模块组件、消息同步刷新、元数据及表单、工作流引擎、内容管理平台等技术,按照统一格式实现数据流交互,;利用Javascript、Ajax、Web GIS等技
术,实现人性化人机交互界面。
[0090] 空调节能控制系统功能包括基础配置、策略配置、状态监测、业务计划、能耗统计、用户管理等功能模块,通过安全管理层对客运作业人员分配不同权限,提供统一满足不同
岗位的定制化需求,以及各工作岗位间的协同工作。此外,通过系统管理对系统的网络、性
能等参数进行后台监控管理,与系统安全策略密切配合,以减少操作员误操作。
[0091]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8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820、存储器
(memory)830和通信总线840,其中,处理器810,通信接口820,存储器830通过通信总线840
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810可以调用存储在存储器830上并可在处理器810上运行的计
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舒适度的空调节能控制方法,例如包括:
[0092] S1、将季节信息、客流密度信息作为调整策略因子,调整候车室空调系统的空调节能控制策略;
[0093] S2、以旅客舒适度作为反馈策略因子,对所述空调节能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实时调整候车室的温度和空气质量。
[0094]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8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
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
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
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
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
(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
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0095]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舒适度的空调节能控
制方法,例如包括:
[0096] S1、将季节信息、客流密度信息作为调整策略因子,调整候车室空调系统的空调节能控制策略;
[0097] S2、以旅客舒适度作为反馈策略因子,对所述空调节能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实时调整候车室的温度和空气质量。
[0098]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
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如上述的基于舒适度的空调节能控制方
法,例如包括:
[0099] S1、将季节信息、客流密度信息作为调整策略因子,调整候车室空调系统的空调节能控制策略;
[0100] S2、以旅客舒适度作为反馈策略因子,对所述空调节能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实时调整候车室的温度和空气质量。
[0101]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舒适度的空调节能控制方法和装置,基于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旅客舒适度、节能降耗,充分考虑多项运营环境因素,结合
季节、温度、客流密度、CO2浓度等策略因子,计算旅客舒适度适用于客运站的空调节能控制
策略,在保证为旅客提供舒适乘降候车环境的同时有效降低空调系统总用电量,实现空调
的节能运行与智能控制,达到节能降耗、减员增效、提升车站智能化管理水平的目的。
[0102]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
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
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
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0103]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
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
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
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
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0104]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
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
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