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的多功能治疗床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124398.2

文献号 : CN10977119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鲁月红

申请人 : 绍兴第二医院医共体总院(绍兴第二医院)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的多功能治疗床,包括床体、床板、动力机构,所述床板长度方向的一侧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床板长度方向一侧且位于通槽的两端均设置有宽度调节机构,所述宽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垫板、第一调节机构、第二垫板、第二调节机构。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当第一垫板可转动到位于床板的侧面时,使得第一垫板通过第一插接块插接到床板的第一插接槽上,可实现增加床板的宽度,适配体型较宽的患者进行卧躺;且此时通过联动组件使得第二垫板嵌入在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之间,提高第一垫板安装在床板侧面时的稳定性;同时使得第二垫板安装在第一垫板的侧面时,能进一步增加床板的宽度。

权利要求 :

1.一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的多功能治疗床,包括床体(1)、设置在床体(1)上的床板(2)、设置在床体(1)和床板(2)之间且用于驱动床板(2)沿着宽度方向移动的动力机构(3),所述床板(2)长度方向的一侧中部开设有通槽(24),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2)长度方向一侧且位于通槽(24)的两端均设置有宽度调节机构,所述宽度调节机构包括沿着床板(2)的宽度方向滑动设置在床板(2)下表面的第一垫板(41)、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垫板(41)两端面和床板(2)之间且使得第一垫板(41)脱离床板(2)后安装在床板(2)侧面的第一调节机构(42)、沿着床板(2)的宽度方向滑动设置在第一垫板(41)下表面的第二垫板(43)、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二垫板(43)的两端面和第一垫板(41)之间且使得第二垫板(43)脱离第二垫板(43)后安装在第一垫板(41)侧面的第二调节机构(44);

所述第一调节机构(42)包括设置在床板(2)上的第一水平导向轴(421)、滑动设置在第一水平导向轴(421)上的第一滑块(422)、套设在第一水平导向轴(421)上且驱使第一滑块(422)朝向靠近床板(2)中部的方向移动的第一弹簧(423)、设置在床板(2)下方且供第一垫板(41)沿着水平方向滑动的第一滑轨(424)、一端铰接在第一滑块(422)上且另一端铰接在第一垫板(41)上的第一连接臂(425)、设置在第一垫板(41)靠近床板(2)中部的侧面的第一插接块(426)、设置在床板(2)靠近通槽(24)的侧面且当第一垫板(41)安装在床板(2)侧面时供第一插接块(426)插接的第一插接槽(427);当所述第一滑块(422)滑动到靠近床板(2)中部的一端时,所述第一垫板(41)靠近通槽(24)的端面与床板(2)靠近通槽(24)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所述第一滑块(422)的滑动行程大于第一垫板(41)和第一插接块(426)的总长;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44)包括设置在第一垫板(41)上的第二水平导向轴(441)、滑动设置在第二水平导向轴(441)上的第二滑块(442)、套设在第二水平导向轴(441)上且驱使第二滑块(442)朝向靠近床板(2)中部的方向移动的第二弹簧(443)、设置在第一垫板(41)下方且供第二垫板(43)沿着水平方向滑动的第二滑轨(444)、一端铰接在第二滑块(442)上且另一端铰接在第二垫板(43)上的第二连接臂(445)、设置在第二垫板(43)靠近床板(2)中部的侧面的第二插接块(446)、设置在第二垫板(43)远离床板(2)中部的侧面且当第二垫板(43)安装在第一垫板(41)的侧面时供第二插接块(446)插接的第二插接槽(447);当所述第二滑块(442)滑动到靠近床板(2)中部的一端时,所述第二垫板(43)靠近通槽(24)的端面与第一垫板(41)靠近通槽(24)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所述第二滑块(442)的滑动行程大于第二垫板(43)和第二插接块(446)的总长;

当所述第一垫板(41)安装在床板(2)的侧面时,所述第一滑轨(424)和第二滑轨(444)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一滑轨(424)和第二滑轨(444)的横截面相同且相对齐,所述第二连接臂(445)与第二垫板(43)之间设置有使得第二垫板(43)朝向靠近床板(2)中部的方向移动后嵌入在第一滑轨(424)和第二滑轨(444)之间的联动组件(5);所述第二垫板(43)上开设有水平滑槽(431),所述联动组件(5)包括滑动连接在水平滑槽(431)内的滑移座(51)、设置在滑移座(51)与第二垫板(43)之间且用于固定或解锁滑移座(51)滑动的锁紧件(52),所述第二连接臂(445)远离第一垫板(41)的一端铰接在滑移座(51)上,当所述滑移座(51)滑动到水平滑槽(431)远离床板(2)中部的一端时,所述第二垫板(43)突出于第一垫板(41)且嵌入在第一滑轨(424)和第二滑轨(44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的多功能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垫板(43)下表面远离床板(2)中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插接块(432),当所述第二垫板(43)脱离第二滑轨(444)并转动至竖直状态时,所述第三插接块(432)可插接在第二插接槽(447)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的多功能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2)远离通槽(24)的长度方向一侧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21),所述安装槽(21)内设置有扶栏机构,所述扶栏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槽(21)内的扶杆(61)、多个一端铰接在安装槽(21)内且另一端铰接在扶杆(61)上的联动杆(62)、多个联动杆(62)和床板(2)之间设置有驱动联动杆(62)转动到竖直状态时并固定联动杆(62)位置的位置调节组件(63),当所述扶杆(61)收纳在安装槽(21)内时,所述扶杆(61)的上表面与床板(2)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的多功能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组件(63)包括设置在安装槽(21)内且供联动杆(62)转动到竖直状态时抵触的限位块(631)、螺纹连接在床板(2)宽度方向一端且嵌入在安装槽(21)内的螺杆(632)、设置在螺杆(632)位于床板(2)外的一端的旋钮(633),所述螺杆(632)位于安装槽(21)内的一端抵触在联动杆(62)上且用于驱动联动杆(62)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的多功能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杆(62)的铰接端位于靠近患者进入床板(2)的一端,所述螺杆(632)螺纹连接远离患者进入床板(2)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的多功能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2)靠近患者进入床板(2)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槽(22),所述开口槽(22)内铰接有用于覆盖开口槽(22)或者打开开口槽(22)的翻板(71),所述翻板(71)与床板(2)之间设置有当翻板(71)覆盖开口槽(22)时用于固定翻板(71)的固定组件(7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的多功能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2)上设置有床垫(8),所述床垫(8)靠近患者头部的部位开设有供患者卧躺时面部安放的呼吸孔(81),所述床板(2)上可拆卸连接有覆盖呼吸孔(81)的覆盖垫(82),所述床板(2)对应呼吸孔(81)的位置开设有多个透气孔(23)。

说明书 :

一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的多功能治疗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的多功能治疗床。

背景技术

[0002] 体外冲击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是目前最安全、最经济、最便捷、痛苦最小的一种治疗方法。体外冲击波碎石是利用航天技术空化效应的原理,从体外产生冲击聚焦,经过多次释放能量而把体内的结石冲击粉碎,经尿道随尿液排出体外而达到治疗目的。
[0003] 一般而言,体外冲击波碎石机都由最基本的三部分组成,即能够粉碎结石的冲击波源、对结石的精确定位系统和供患者躺卧的治疗床,治疗床可移动。治疗床长度方向的一侧中部开设通槽,当患者躺在治疗床上时,使得结石的所在部位处于通槽的中部,从而通过冲击波源贴紧患者的皮肤后进行体外冲击碎石治疗。
[0004] 在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治疗泌尿系结石时,为了避免调整冲击波源的位置时与治疗床发生干涉,先使得治疗床移动后远离冲击波源;继而待冲击波源的大致位置调整完毕后,使得治疗床移动后靠近冲击波源;患者需要通过台阶脚踏使得患者从治疗床的一端爬到治疗床上躺好;最终通过微调冲击波源的位置使得冲击波源对准患者的结石处,进行体外冲击碎石治疗。
[0005] 在上述过程中,因患者的结石所在位置需要对准通槽的所在位置,此时患者靠近通槽一侧的手臂无处放置,若是遇到体型较胖的患者,此时导致患者靠近通槽一侧的身体部分位于治疗床上,从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性较低。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的多功能治疗床,通过设置宽度调节机构,从而适配体型较宽的患者进行卧躺。
[0007]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的多功能治疗床,包括床体、设置在床体上的床板、设置在床体和床板之间且用于驱动床板沿着宽度方向移动的动力机构,所述床板长度方向的一侧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床板长度方向一侧且位于通槽的两端均设置有宽度调节机构,所述宽度调节机构包括沿着床板的宽度方向滑动设置在床板下表面的第一垫板、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垫板两端面和床板之间且使得第一垫板脱离床板后安装在床板侧面的第一调节机构、沿着床板的宽度方向滑动设置在第一垫板下表面的第二垫板、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二垫板的两端面和第一垫板之间且使得第二垫板脱离第二垫板后安装在第一垫板侧面的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床板上的第一水平导向轴、滑动设置在第一水平导向轴上的第一滑块、套设在第一水平导向轴上且驱使第一滑块朝向靠近床板中部的方向移动的第一弹簧、设置在床板下方且供第一垫板沿着水平方向滑动的第一滑轨、一端铰接在第一滑块上且另一端铰接在第一垫板上的第一连接臂、设置在第一垫板靠近床板中部的侧面的第一插接块、设置在床板靠近通槽的侧面且当第一垫板安装在床板侧面时供第一插接块插接的第一插接槽;当所述第一滑块滑动到靠近床板中部的一端时,所述第一垫板靠近通槽的端面与床板靠近通槽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所述第一滑块的滑动行程大于第一垫板和第一插接块的总长;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垫板上的第二水平导向轴、滑动设置在第二水平导向轴上的第二滑块、套设在第二水平导向轴上且驱使第二滑块朝向靠近床板中部的方向移动的第二弹簧、设置在第一垫板下方且供第二垫板沿着水平方向滑动的第二滑轨、一端铰接在第二滑块上且另一端铰接在第二垫板上的第二连接臂、设置在第二垫板靠近床板中部的侧面的第二插接块、设置在第二垫板远离床板中部的侧面且当第二垫板安装在第一垫板的侧面时供第二插接块插接的第二插接槽;当所述第二滑块滑动到靠近床板中部的一端时,所述第二垫板靠近通槽的端面与第一垫板靠近通槽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所述第二滑块的滑动行程大于第二垫板和第二插接块的总长;当所述第一垫板安装在床板的侧面时,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的横截面相同且相对齐,所述第二连接臂与第二垫板之间设置有使得第二垫板朝向靠近床板中部的方向移动后嵌入在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之间的联动组件。
[0008]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垫板上开设有水平滑槽,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水平滑槽内的滑移座、设置在滑移座与第二垫板之间且用于固定或解锁滑移座滑动的锁紧件,所述第二连接臂远离第一垫板的一端铰接在滑移座上,当所述滑移座滑动到水平滑槽远离床板中部的一端时,所述第二垫板突出于第一垫板且嵌入在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之间。
[0009]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垫板下表面远离床板中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插接块,当所述第二垫板脱离第二滑轨并转动至竖直状态时,所述第三插接块可插接在第二插接槽内。
[0010]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床板远离通槽的长度方向一侧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扶栏机构,所述扶栏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槽内的扶杆、多个一端铰接在安装槽内且另一端铰接在扶杆上的联动杆、多个联动杆和床板之间设置有驱动联动杆转动到竖直状态时并固定联动杆位置的位置调节组件,当所述扶杆收纳在安装槽内时,所述扶杆的上表面与床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0011]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位置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槽内且供联动杆转动到竖直状态时抵触的限位块、螺纹连接在床板宽度方向一端且嵌入在安装槽内的螺杆、设置在螺杆位于床板外的一端的旋钮,所述螺杆位于安装槽内的一端抵触在联动杆上且用于驱动联动杆转动。
[0012]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杆的铰接端位于靠近患者进入床板的一端,所述螺杆螺纹连接远离患者进入床板的一端。
[0013]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床板靠近患者进入床板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内铰接有用于覆盖开口槽或者打开开口槽的翻板,所述翻板与床板之间设置有当翻板覆盖开口槽时用于固定翻板的固定组件。
[0014]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床板上设置有床垫,所述床垫靠近患者头部的部位开设有供患者卧躺时面部安放的呼吸孔,所述床板上可拆卸连接有覆盖呼吸孔的覆盖垫,所述床板对应呼吸孔的位置开设有多个透气孔。
[0015]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 1、当第一垫板沿着第一滑轨朝向远离床板中部的方向滑动时,因第一垫板和第一插接块的总长小于第一滑块的滑动行程,从而第一垫板可转动到位于床板的侧面,继续使得第一垫板通过第一插接块插接到床板的第一插接槽上,可实现增加床板的宽度,适配体型较宽的患者进行卧躺;且因第一垫板安装在床板的侧面时,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位于同一高度,此时通过联动组件使得第二垫板嵌入在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之间,从而实现对第一垫板进行支撑,提高第一垫板安装在床板侧面时的稳定性;同时通过第二调节机构使得第二垫板位于第一垫板的侧面时,此时第二垫板无法支撑第一垫板,但能进一步增加床板的宽度;
[0017] 2、通过锁紧件解锁对滑移座的固定时,因水平滑槽的设置,此时第二垫板可朝向靠近床板中部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第二垫板移动后嵌入在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之间,实现对第一垫板的安装进行支撑;
[0018] 3、因治疗床的高度相对较高,此时患者需要从床板的一端爬到床板上实现卧躺,而床板的宽度相对较小,此时过程中患者会担心从床板上掉落的情况发生;此时在第二垫板脱离第一垫板后,因第二垫板通过第二连接臂铰接在第一垫板,第二垫板可翻转呈竖直状态,且通过调节滑移座在水平滑槽中的位置,可对第二垫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实现第三插接块插接在第二插接槽内,此时第二垫板突出于床板的上表面可起到扶手的作用,从而方便患者从床板的一端爬到床板上;
[0019] 4、先通过位置调节组件使得联动杆转动到竖直状态并固定联动杆,此时扶杆突出于床板上表面以便于患者在床板上爬动时扶持;且当治疗床未使用时,通过使得扶杆复位后收纳在安装槽内,此时因扶杆的上表面与床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从而在收纳后节省空间且较为美观;通过调节件驱动联动杆转动,在联动杆转动到呈竖直状态时抵触在限位块上,从而使得联动杆能够保持竖直状态,且此时扶杆突出于床板的高度为扶杆转动过程中上升的最大高度;
[0020] 5、在患者俯卧时,身高较矮的患者脚背无法突出于床板外,导致脚背掂在床板上很不舒服,此时通过使得翻板向下翻,从而能实现身高较矮的患者脚位于开口槽处,从而提高患者俯卧时的舒适度;
[0021] 6、当患者俯卧时,患者的头部的面部朝向床板导致患者很不舒服,此时拆卸下床垫上的覆盖垫,可使得患者的面部安放在呼吸孔内,且配合在床板上开设的透气孔供患者呼吸,提高患者俯卧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本发明中覆盖板爆炸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0024] 图3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0025] 图4是图3中位于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6] 图5是本发明位于扶栏机构处的剖视图;
[0027] 图6是图5中位于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8] 附图标记:1、床体;2、床板;21、安装槽;22、开口槽;23、透气孔;24、通槽;3、动力机构;41、第一垫板;42、第一调节机构;421、第一水平导向轴;422、第一滑块;423、第一弹簧;424、第一滑轨;425、第一连接臂;426、第一插接块;427、第一插接槽;43、第二垫板;431、水平滑槽;432、第三插接块;44、第二调节机构;441、第二水平导向轴;442、第二滑块;443、第二弹簧;444、第二滑轨;445、第二连接臂;446、第二插接块;447、第二插接槽;5、联动组件;
51、滑移座;52、锁紧件;61、扶杆;62、联动杆;63、位置调节组件;631、限位块;632、螺杆;
633、旋钮;71、翻板;72、固定组件;8、床垫;81、呼吸孔;82、覆盖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 实施例:一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的多功能治疗床,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床体1、设置在床体1上的床板2、设置在床体1和床板2之间且用于驱动床板2沿着宽度方向移动的动力机构3。床板2滑动设置在床体1上;动力机构3包括设置在床体1内的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齿轮、一体设置在床板2下表面且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齿条沿着床板2的宽度方向水平延伸(图中未示意)。床板2长度方向的一侧中部开设有通槽24。
[0031] 如图1和图3所示,床板2长度方向一侧且位于通槽24的两端均设置有宽度调节机构。宽度调节机构包括沿着床板2的宽度方向滑动设置在床板2下表面的第一垫板41、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垫板41两端面和床板2之间且使得第一垫板41脱离床板2后安装在床板2侧面的第一调节机构42、沿着床板2的宽度方向滑动设置在第一垫板41下表面的第二垫板43、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二垫板43的两端面和第一垫板41之间且使得第二垫板43脱离第二垫板43后安装在第一垫板41侧面的第二调节机构44。
[0032]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第一调节机构42包括固定设置在床板2上的第一水平导向轴421、滑动设置在第一水平导向轴421上的第一滑块422、套设在第一水平导向轴421上且驱使第一滑块422朝向靠近床板2中部的方向移动的第一弹簧423、安装在床板2下方且供第一垫板41沿着水平方向滑动的第一滑轨424、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第一滑块422上且另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第一垫板41上的第一连接臂425、一体设置在第一垫板41靠近床板2中部的侧面的第一插接块426、开设在床板2靠近通槽24的侧面且当第一垫板41安装在床板2侧面时供第一插接块426插接的第一插接槽427。第一连接臂425铰接在第一垫板41沿着床板2的长度方向的端面上。当第一滑块422滑动到靠近床板2中部的一端时,第一垫板41靠近通槽24的端面与床板2靠近通槽24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第一滑块422的滑动行程大于第一垫板41和第一插接块426的总长。
[0033]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第二调节机构44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垫板41上的第二水平导向轴441、滑动设置在第二水平导向轴441上的第二滑块442、套设在第二水平导向轴441上且驱使第二滑块442朝向靠近床板2中部的方向移动的第二弹簧443、安装在第一垫板41下方且供第二垫板43沿着水平方向滑动的第二滑轨444、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第二滑块442上且另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第二垫板43上的第二连接臂445、一体设置在第二垫板43靠近床板2中部的侧面的第二插接块446、开设在第二垫板43远离床板2中部的侧面且当第二垫板43安装在第一垫板41的侧面时供第二插接块446插接的第二插接槽447。第二铰接臂铰接在第二垫板43沿着床板2长度方向的端面上。当第二滑块442滑动到靠近床板2中部的一端时,第二垫板43靠近通槽24的端面与第一垫板41靠近通槽24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第二滑块442的滑动行程大于第二垫板43和第二插接块446的总长。同时当第一垫板41安装在床板2的侧面时,第一滑轨424和第二滑轨444位于同一高度,第一滑轨424和第二滑轨444的横截面相同且相对齐。
[0034]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连接臂445与第二垫板43之间设置有使得第二垫板43朝向靠近床板2中部的方向移动后嵌入在第一滑轨424和第二滑轨444之间的联动组件5。第二垫板43的两端面上分别开设有水平滑槽431。联动组件5包括滑动连接在水平滑槽431内的滑移座51、设置在滑移座51与第二垫板43之间且用于固定或解锁滑移座51滑动的锁紧件52。锁紧件52为螺纹连接在滑移座51上且用于抵紧在第一垫板41上的锁紧螺栓;第二连接臂
445远离第一垫板41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滑移座51上,当滑移座51滑动到水平滑槽431远离床板2中部的一端时,第二垫板43突出于第一垫板41且嵌入在第一滑轨424和第二滑轨
444之间。
[0035]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第二垫板43下表面远离床板2中部的一端一体设置有第三插接块432,当第二垫板43脱离第二滑轨444并转动至竖直状态时,第三插接块432可插接在第二插接槽447内。
[0036]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床板2远离通槽24的长度方向一侧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21,安装槽21内设置有扶栏机构,扶栏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槽21内的扶杆61、多个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安装槽21内且另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扶杆61上的联动杆62、多个联动杆62和床板2之间设置有驱动联动杆62转动到竖直状态时并固定联动杆62位置的位置调节组件63。
当扶杆61收纳在安装槽21内时,扶杆61的上表面与床板2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位置调节组件63包括一体设置在安装槽21内且供联动杆62转动到竖直状态时抵触的限位块631、螺纹连接在床板2宽度方向一端且嵌入在安装槽21内的螺杆632、固定设置在螺杆632位于床板2外的一端的旋钮633,螺杆632位于安装槽21内的一端抵触在联动杆62上且用于驱动联动杆62转动。联动杆62的铰接端位于靠近患者进入床板2的一端,螺杆632螺纹连接远离患者进入床板2的一端。
[0037] 如图1和图3所示,床板2靠近患者进入床板2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槽22,开口槽22内通过转轴铰接有用于覆盖开口槽22或者打开开口槽22的翻板71,翻板71与床板2之间设置有当翻板71覆盖开口槽22时用于覆盖翻板71的固定组件72。固定组件72包括两个通过销轴铰接在床板2下表面且用于支撑在翻板71下表面两侧的固定销。
[0038] 如图1所示,床板2上设置有床垫8,床垫8未覆盖扶杆机构和翻板71 的所在区域。床垫8靠近患者头部的部位开设有供患者卧躺时面部安放的呼吸孔81,床板2上可拆卸连接有覆盖呼吸孔81的覆盖垫82,床板2对应呼吸孔81的位置开设有多个透气孔23。
[0039] 实施原理:当第一垫板41沿着第一滑轨424朝向远离床板2中部的方向滑动时,因第一垫板41和第一插接块426的总长小于第一滑块422的滑动行程,从而第一垫板41可转动到位于床板2的侧面,继续使得第一垫板41通过第一插接块426插接到床板2的第一插接槽427上,可实现增加床板2的宽度,适配体型较宽的患者进行卧躺;且因第一垫板41安装在床板2的侧面时,第一滑轨424和第二滑轨444位于同一高度,此时通过联动组件5使得第二垫板43嵌入在第一垫板41和第二垫板43之间,从而实现对第一垫板41进行支撑,提高第一垫板41安装在床板2侧面时的稳定性;同时通过第二调节机构44使得第二垫板43位于第一垫板41的侧面时,此时第二垫板43无法支撑第一垫板41,但能进一步增加床板2的宽度。
[0040] 通过锁紧件52解锁对滑移座51的固定时,因水平滑槽431的设置,此时第二垫板43可朝向靠近床板2中部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第二垫板43移动后嵌入在第一滑轨424和第二滑轨444之间,实现对第一垫板41的安装进行支撑。因治疗床的高度相对较高,此时患者需要从床板2的一端爬到床板2上实现卧躺,而床板2的宽度相对较小,此时过程中患者会担心从床板2上掉落的情况发生;此时在第二垫板43脱离第一垫板41后,因第二垫板43通过第二连接臂445铰接在第一垫板41,第二垫板43可翻转呈竖直状态,且通过调节滑移座51在水平滑槽431中的位置,可对第二垫板43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实现第三插接块432插接在第二插接槽447内,此时第二垫板43突出于床板2的上表面可起到扶手的作用,从而方便患者从床板2的一端爬到床板2上。
[0041] 先通过位置调节组件63使得联动杆62转动到竖直状态并固定联动杆62,此时扶杆61突出于床板2上表面以便于患者在床板2上爬动时扶持;且当治疗床未使用时,通过使得扶杆61复位后收纳在安装槽21内,此时因扶杆61的上表面与床板2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从而在收纳后节省空间且较为美观;通过调节件驱动联动杆62转动,在联动杆62转动到呈竖直状态时抵触在限位块631上,从而使得联动杆62能够保持竖直状态,且此时扶杆61突出于床板2的高度为扶杆61转动过程中上升的最大高度。
[0042] 在患者俯卧时,身高较矮的患者脚背无法突出于床板2外,导致脚背掂在床板2上很不舒服,此时通过使得翻板71向下翻,从而能实现身高较矮的患者脚位于开口槽22处,从而提高患者俯卧时的舒适度。当患者俯卧时,患者的头部的面部朝向床板2导致患者很不舒服,此时拆卸下床垫8上的覆盖垫82,可使得患者的面部安放在呼吸孔81内,且配合在床板2上开设的透气孔23供患者呼吸,提高患者俯卧时的舒适度。
[0043]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