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可偏置载车板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224336.9

文献号 : CN10979801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梁崇彦区子平

申请人 : 佛山市诺行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单个车位设置的两层停车设备设计的移动式可偏置载车板,结构形式从原来整体刚性且左、右对称布局改为由位置相对固定的外框架和可移动的中间构件组成,中间构件的位移通过传统的直线位移驱动单元完成或者人力推动完成,以灵活实现中间构件相对于车位中心线的偏置布局(即左、右不对称);中间构件移动至偏左位置适应倒车入库,中间构件移动至偏右位置适应前进入库,根据司机入库方式进行相应操作,使得司机能够获得较大空间进出载车板,获得比现有载车板形式更优的便捷性。而且,与现有载车板相比,更能适应车位宽度尺寸较小的场合,增加了设备的适用范围。

权利要求 :

1.一种移动式可偏置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适用于单个车位安装的两层停车设备;以下把设备车位其中远离行驶车道的方向定义为前方,把靠近行驶车道的方向定义为后方,其他相关方位以此作为参照进行统一描述;

所述载车板包括外框架、中间构件、驱动单元;

所述外框架包括设置在设备车位内部的一根前横梁、一根后横梁、一根左纵梁、一根右纵梁;

所述前横梁设置在前方位置,所述后横梁设置在后方位置,所述左纵梁设置在左侧位置,所述右纵梁设置在右侧位置,左纵梁、右纵梁靠近前横梁的一端与前横梁紧固连接,左纵梁、右纵梁靠近后横梁的一端与后横梁紧固连接,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右纵梁紧固连接后组成一个能够升降运行于设备车位内部空间的刚性矩形的中空构件;其中,前横梁、后横梁分别为外框架的支承梁;

所述中间构件用于承载车辆,其宽度尺寸小于所述外框架宽度尺寸,长度尺寸大于所述外框架中空部分的净长尺寸;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移动组件、动力组件;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前导轨、后导轨、前滚轮组、后滚轮组;所述前导轨为直线型导轨,其承重的工作截面为上部平面,安装在所述外框架的前横梁的上方,与设备车位的宽度方向平行,工作截面与水平面平行;所述后导轨为直线型导轨,其承重的工作截面为上部平面,安装在所述外框架的后横梁的上方,与设备车位的宽度方向平行,工作截面与水平面平行;

所述前滚轮组至少为两组,每组前滚轮组包括前滚轮、前滚轮座、前滚轮轴;所述前滚轮的工作截面为外缘,其形状与所述前导轨的工作截面的形状相匹配,中间制作有轴孔;所述前滚轮轴与所述前滚轮的轴孔配套,轴线水平设置,与设备车位的宽度方向垂直;所述前滚轮座紧固安装在所述中间构件的左侧和右侧,其作用是通过约束前滚轮轴从而约束前滚轮,使得前滚轮能够绕前滚轮轴的中心轴线转动,两组前滚轮组的前滚轮的工作截面处于同一直线之上;所述后滚轮组至少为两组,每组后滚轮组包括后滚轮、后滚轮座、后滚轮轴;所述后滚轮的工作截面为外缘,其形状与所述后导轨的工作截面的形状相匹配,中间制作有轴孔;所述后滚轮轴与所述后滚轮的轴孔配套,轴线水平设置,与设备车位的宽度方向垂直;

所述后滚轮座紧固安装在所述中间构件的左侧和右侧,其作用是通过约束后滚轮轴从而约束后滚轮,使得后滚轮能够绕后滚轮轴的中心轴线转动,两组后滚轮组的后滚轮的工作截面处于同一直线之上;两组前滚轮组和两组后滚轮组安装完成之后,两组前滚轮组的前滚轮刚好位于前导轨之上,前滚轮的工作截面与前导轨的工作截面接触,前滚轮在前导轨之上作滚动并实现位移;两组后滚轮组的后滚轮刚好位于后导轨之上,后滚轮的工作截面与后导轨的工作截面接触,后滚轮在后导轨之上作滚动并实现位移;外框架通过前导轨和前滚轮、后导轨和后滚轮对中间构件形成支承,中间构件通过前滚轮、后滚轮的滚动能够沿前导轨、后导轨作向左方向或者向右方向的位移;

所述动力组件的作用是驱动移动组件并通过移动组件使得所述中间构件相对于所述外框架作向左方向或者向右方向的位移,采用以下方式的其中一种:

方式一,人力推动方式;具体是:在外框架、中间构件之上配套设置有中间复位定位元件、左移到位定位元件、右移到位定位元件,上述定位元件采用常规方式,包括定位销轴配套定位孔或者定位销轴配套定位槽的方式;当中间构件位于中间复位位置,所述中间复位定位元件处于锁定状态;当中间复位定位元件处于锁定状态,首先解除中间复位定位元件的锁定,然后人力向左推动中间构件,使得中间构件向左位移,位移的终点是左移到位定位元件起作用、中间构件处于左侧位置;当中间复位定位元件处于锁定状态,首先解除中间复位定位元件的锁定,然后人力向右推动中间构件,使得中间构件向右位移,位移的终点是右移到位定位元件起作用、中间构件处于右侧位置;当中间构件位于左侧位置,人力向右推动中间构件使得中间构件向中心位置位移,其终点为中间复位定位元件起作用并锁定、中间构件处于中间复位位置;当中间构件位于右侧位置,人力向左推动中间构件使得中间构件向中心位置位移,其终点为中间复位定位元件起作用并锁定、中间构件处于中间复位位置;

方式二,机械驱动方式;具体是增加安装操控组件、直线位移驱动单元;

所述操控组件包括按键单元、检测单元以及停车设备控制装置增加配套所述机械驱动方式的相关功能;

所述按键单元是停车设备原人机界面的按键的扩充,与停车设备控制装置信号连接,包括设置在车位左侧立柱之上的右移按键以及复位按键以及设置在车位右侧立柱之上的左移按键以及复位按键;

所述检测单元与停车设备控制装置信号连接,包括右移检测元件、左移检测元件、复位检测元件;

所述停车设备控制装置增加配套所述机械驱动方式的相关功能是指:所述停车设备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按键单元的信号,控制所述直线位移驱动单元启动运行,直到接收到所述检测单元的相应到位信号;具体是:当中间构件位于车位中间复位位置,按下右移按键,停车设备控制装置即发出信号控制直线位移驱动单元运行、使得中间构件向右位移,直至右移检测元件检测到右移到位,即发出信号停止直线位移驱动单元的运行,中间构件处于右侧位置;

当中间构件位于车位右侧位置,按下复位按键,停车设备控制装置即发出信号控制直线位移驱动单元运行、使得中间构件向中间复位位置位移,直至复位检测元件检测到复位到位,即发出信号停止直线位移驱动单元的运行,中间构件处于中间复位位置;

当中间构件位于车位中间复位位置,按下左移按键,停车设备控制装置即发出信号控制直线位移驱动单元运行、使得中间构件向左位移,直至左移检测元件检测到左移到位,即发出信号停止直线位移驱动单元的运行,中间构件处于左侧位置;

当中间构件位于车位左侧位置,按下复位按键,停车设备控制装置即发出信号控制直线位移驱动单元运行,使得中间构件向中间复位位置位移,直至复位检测元件检测到复位到位,即发出信号停止直线位移驱动单元的运行,中间构件处于中间复位位置;

所述直线位移驱动单元包括采用滚轮驱动副或者齿轮齿条驱动副或者螺杆螺帽驱动副;其中:

采用滚轮驱动副具体是:所述滚轮驱动副是指直接驱动至少一个前滚轮、一个后滚轮同时、同向转动,包括电机减速机装置、传动轴;所述电机减速机装置紧固安装在所述中间构件的前方位置,其终端输出的中心轴线与其中一个前滚轮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传动轴的设置方向与设备车位的长度方向一致,一端紧固连接电机减速机装置的终端输出传动件,然后,其中一个前滚轮、一个后滚轮紧固同轴安装在所述传动轴之上;电机减速机装置的终端输出传动件转动带动传动轴转动,从而带动同轴的一个前滚轮、一个后滚轮同时、同向转动,另一个前滚轮、后滚轮处于无驱动状态,为自由从动轮,中间构件通过被传动轴驱动的前滚轮、后滚轮带动,沿前导轨、后导轨作向左方向或者向右方向的位移;

采用齿轮齿条驱动副具体是:所述齿轮齿条驱动副包括电机减速机装置、终端齿轮、齿条,采用以下两种安装方式的其中一种:

方式一,所述齿条紧固安装在外框架之上,具体是:所述电机减速机装置紧固安装在所述中间构件的前方位置;所述终端齿轮紧固安装在电机减速机装置的终端输出传动件之上;所述齿条紧固安装在外框架对应所述终端齿轮位置,与终端齿轮啮合;电机减速机装置的终端输出传动件转动带动终端齿轮转动,由于与之啮合的齿条位置固定,从而使得中间构件沿前导轨、后导轨作向左方向或者向右方向的位移;此时,所有的前滚轮、后滚轮均为自由从动轮;

方式二,所述齿条紧固安装在中间构件之上,具体是:所述电机减速机装置紧固安装在所述外框架的前方位置;所述终端齿轮紧固安装在电机减速机装置的终端输出传动件之上;所述齿条紧固安装在中间构件对应所述终端齿轮位置,与终端齿轮啮合;电机减速机装置的终端输出传动件转动带动终端齿轮转动,由于电机减速机装置的位置固定,从而使得与之啮合的齿条作向左方向或者向右方向的位移,从而驱动中间构件沿前导轨、后导轨作向左方向或者向右方向的位移;此时,所有的前滚轮、后滚轮均为自由从动轮;

采用螺杆螺帽驱动副具体是:所述螺杆螺帽驱动副包括电机减速机装置、螺杆、螺帽,采用以下两种安装方式的其中一种:

方式一,所述螺帽紧固安装在外框架之上,具体是:所述电机减速机装置紧固安装在所述中间构件的前方位置;所述螺杆紧固安装在电机减速机装置的终端输出传动件之上;所述螺帽紧固安装在外框架对应所述螺杆位置,与螺杆啮合;电机减速机装置的终端输出传动件转动带动螺杆转动,由于与之啮合的螺帽位置固定,从而使得中间构件沿前导轨、后导轨作向左方向或者向右方向的位移;此时,所有的前滚轮、后滚轮均为自由从动轮;

方式二,所述螺帽紧固安装在中间构件之上,具体是:所述电机减速机装置紧固安装在所述外框架的前方位置;所述螺杆紧固安装在电机减速机装置的终端输出传动件之上;所述螺帽紧固安装在中间构件对应所述螺杆位置,与螺杆啮合;电机减速机装置的终端输出传动件转动带动螺杆转动,由于电机减速机装置的位置固定,从而使得与之啮合的螺帽作向左方向或者向右方向的位移,从而驱动中间构件沿前导轨、后导轨作向左方向或者向右方向的位移;此时,所有的前滚轮、后滚轮均为自由从动轮。

说明书 :

一种移动式可偏置载车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机械式停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形式改变的载车板以及因此带来的新的技术应用方案。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停车场地不足的问题日趋明显,机械式停车设备已得到广泛应用。相对于平面车位,停车设备其中一个明显缺点是车辆在内部停放之后司机进出不大方便。其中,单个车位设立的两层停车设备由于停车位宽度尺寸受限,加上两侧固定设置有立柱或者钢索/链条,这个缺点尤为突出。
[0003] 单个车位设立的两层停车设备目前使用的载车板的基本结构是左、右两侧以车位中心线完全对称的刚性矩形框架;载车板左侧为左纵梁,右侧为右纵梁,左纵梁和右纵梁的上部平面明显高于载车板承载车辆的车轮的承重平面,起到阻挡车轮越界停放的作用,避免车辆停放时出现较大的位置偏移;从受力结构看,左纵梁、右纵梁分别作为载车板的支承梁;若设备采用钢索/链条曳引驱动,则分别在左纵梁、右纵梁之上设置挂点,钢索或链条通过连结挂点曳引左纵梁、右纵梁,实现载车板的升降;若设备采用顶升驱动,则在车位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立柱,在立柱内部垂直设置有液压油缸/活塞驱动副或者螺杆螺帽驱动副作为顶升装置,载车板的左纵梁、右纵梁对应位置设置支承点,顶升装置通过连结支承点顶升左纵梁、右纵梁,实现载车板的升降。
[0004] 单个车位设立的两层停车设备由于载车板的左纵梁、右纵梁与车位中心线呈左、右对称布局,因此,当载车板承载有车辆,位于车位左侧的钢索/链条或者立柱与车辆左侧立面之间形成的左侧净空尺寸与位于车位右侧的钢索/链条或者立柱与车辆右侧立面之间形成的右侧净空尺寸相同,司机无论是从左侧空间进出载车板或者从右侧空间进出载车板,其避让钢索/链条或者立柱的难度相同。安装停车设备的车位宽度尺寸越小、导致设备的左、右侧钢索/链条之间或者左、右侧立柱之间的净空宽度尺寸越小,司机进出载车板的避让难度越大;或者,所停放车辆的宽度尺寸越大,司机进出载车板的避让难度越大。这种司机进出载车板难度大的缺点成为影响单个车位设立的两层停车设备推广应用的主要障碍。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专门针对单个车位设置的两层停车设备设计出一种新型结构的载车板,并因此带来新的技术应用方案。该新型结构的载车板具体是:把现有载车板的结构形式从整体刚性、位置不可移动改为分开两部分设置,其中外框架的位置相对固定、中间构件可移动,以灵活实现中间构件相对于车位中心线的偏置布局(即左、右不对称);中间构件移动至偏左位置适应倒车入库的车辆进出模式,使得司机能够在较大的右侧空间进出载车板;中间构件移动至偏右位置适应前进入库的车辆进出模式,使得司机能够在较大的左侧空间进出载车板;以上偏移方式根据司机的入库方式的不同而灵活运用,能够获得比现有载车板位于车位中间位置更优的便捷性。很明显,这种新型结构的载车板与现有使用的载车板相比,能够适应车位宽度尺寸更小的场合,增加了设备的适用范围。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移动式可偏置载车板的基础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适用于单个车位安装的两层停车设备;以下把设备车位其中远离行驶车道的方向定义为前方,把靠近行驶车道的方向定义为后方,其他相关方位以此作为参照进行统一描述。
[0007] 所述载车板包括外框架、中间构件、驱动单元。
[0008] 所述外框架包括设置在设备车位内部的一根前横梁、一根后横梁、一根左纵梁、一根右纵梁。
[0009] 所述前横梁设置在前方位置,所述后横梁设置在后方位置,所述左纵梁设置在左侧位置,所述右纵梁设置在右侧位置,左纵梁、右纵梁靠近前横梁的一端与前横梁紧固连接,左纵梁、右纵梁靠近后横梁的一端与后横梁紧固连接,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右纵梁紧固连接后组成一个能够升降运行于设备车位内部空间的刚性矩形的中空构件;其中,前横梁、后横梁分别为外框架的支承梁。
[0010] 所述中间构件用于承载车辆,其宽度尺寸小于所述外框架宽度尺寸,长度尺寸大于所述外框架中空部分的净长尺寸。
[0011]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移动组件、动力组件。
[0012]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前导轨、后导轨、前滚轮组、后滚轮组;所述前导轨为直线型导轨,其承重的工作截面为上部平面,安装在所述外框架的前横梁的上方,与设备车位的宽度方向平行,工作截面与水平面平行;所述后导轨为直线型导轨,其承重的工作截面为上部平面,安装在所述外框架的后横梁的上方,与设备车位的宽度方向平行,工作截面与水平面平行;所述前滚轮组至少为两组,每组前滚轮组包括前滚轮、前滚轮座、前滚轮轴;所述前滚轮的工作截面为外缘,其形状与所述前导轨的工作截面的形状相匹配,中间制作有轴孔;所述前滚轮轴与所述前滚轮的轴孔配套,轴线水平设置,与设备车位的宽度方向垂直;所述前滚轮座紧固安装在所述中间构件的左侧和右侧,其作用是通过约束前滚轮轴从而约束前滚轮,使得前滚轮能够绕前滚轮轴的中心轴线转动,两组前滚轮组的前滚轮的工作截面处于同一直线之上;所述后滚轮组至少为两组,每组后滚轮组包括后滚轮、后滚轮座、后滚轮轴;所述后滚轮的工作截面为外缘,其形状与所述后导轨的工作截面的形状相匹配,中间制作有轴孔;所述后滚轮轴与所述后滚轮的轴孔配套,轴线水平设置,与设备车位的宽度方向垂直;所述后滚轮座紧固安装在所述中间构件的左侧和右侧,其作用是通过约束后滚轮轴从而约束后滚轮,使得后滚轮能够绕后滚轮轴的中心轴线转动,两组后滚轮组的后滚轮的工作截面处于同一直线之上;两组前滚轮组和两组后滚轮组安装完成之后,两组前滚轮组的前滚轮刚好位于前导轨之上,前滚轮的工作截面与前导轨的工作截面接触,前滚轮在前导轨之上作滚动并实现位移;两组后滚轮组的后滚轮刚好位于后导轨之上,后滚轮的工作截面与后导轨的工作截面接触,后滚轮在后导轨之上作滚动并实现位移;外框架通过前导轨和前滚轮、后导轨和后滚轮对中间构件形成支承,中间构件通过前滚轮、后滚轮的滚动能够沿前导轨、后导轨作向左方向或者向右方向的位移。
[0013] 所述动力组件的作用是驱动移动组件并通过移动组件使得所述中间构件相对于所述外框架作向左方向或者向右方向的位移,采用以下方式的其中一种:
[0014] 方式一,人力推动方式;具体是:在外框架、中间构件之上配套设置有中间复位定位元件、左移到位定位元件、右移到位定位元件,上述定位元件采用常规方式,包括定位销轴配套定位孔或者定位销轴配套定位槽的方式;当中间构件位于中间复位位置,所述中间复位定位元件处于锁定状态;当中间复位定位元件处于锁定状态,首先解除中间复位定位元件的锁定,然后人力向左推动中间构件,使得中间构件向左位移,位移的终点是左移到位定位元件起作用、中间构件处于左侧位置;当中间复位定位元件处于锁定状态,首先解除中间复位定位元件的锁定,然后人力向右推动中间构件,使得中间构件向右位移,位移的终点是右移到位定位元件起作用、中间构件处于右侧位置;当中间构件位于左侧位置,人力向右推动中间构件使得中间构件向中心位置位移,其终点为中间复位定位元件起作用并锁定、中间构件处于中间复位位置;当中间构件位于右侧位置,人力向左推动中间构件使得中间构件向中心位置位移,其终点为中间复位定位元件起作用并锁定、中间构件处于中间复位位置。
[0015] 由于采用滚轮与导轨为滚动接触,对于成年人而言,人力推动方式简单可行。
[0016] 方式二,机械驱动方式;具体是增加安装操控组件、直线位移驱动单元。
[0017] 所述操控组件包括按键单元、检测单元以及停车设备控制装置增加配套所述机械驱动方式的相关功能。
[0018] 所述按键单元是停车设备原人机界面的按键的扩充,与停车设备控制装置信号连接,包括设置在车位左侧立柱之上的右移按键以及复位按键以及设置在车位右侧立柱之上的左移按键以及复位按键。
[0019] 所述检测单元与停车设备控制装置信号连接,包括右移检测元件、左移检测元件、复位检测元件。
[0020] 所述停车设备控制装置增加配套所述机械驱动方式的相关功能是指:所述停车设备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按键单元的信号,控制所述直线位移驱动单元启动运行,直到接收到所述检测单元的相应到位信号;具体是:
[0021] 当中间构件位于车位中间复位位置,按下右移按键,停车设备控制装置即发出信号控制直线位移驱动单元运行、使得中间构件向右位移,直至右移检测元件检测到右移到位,即发出信号停止直线位移驱动单元的运行,中间构件处于右侧位置。
[0022] 当中间构件位于车位右侧位置,按下复位按键,停车设备控制装置即发出信号控制直线位移驱动单元运行、使得中间构件向中间复位位置位移,直至复位检测元件检测到复位到位,即发出信号停止直线位移驱动单元的运行,中间构件处于中间复位位置。
[0023] 当中间构件位于车位中间复位位置,按下左移按键,停车设备控制装置即发出信号控制直线位移驱动单元运行、使得中间构件向左位移,直至左移检测元件检测到左移到位,即发出信号停止直线位移驱动单元的运行,中间构件处于左侧位置。
[0024] 当中间构件位于车位左侧位置,按下复位按键,停车设备控制装置即发出信号控制直线位移驱动单元运行,使得中间构件向中间复位位置位移,直至复位检测元件检测到复位到位,即发出信号停止直线位移驱动单元的运行,中间构件处于中间复位位置。
[0025] 所述直线位移驱动单元包括采用滚轮驱动副或者齿轮齿条驱动副或者螺杆螺帽驱动副;其中:
[0026] 采用滚轮驱动副具体是:所述滚轮驱动副是指直接驱动至少一个前滚轮、一个后滚轮同时、同向转动,包括电机减速机装置、传动轴;所述电机减速机装置紧固安装在所述中间构件的前方位置,其终端输出的中心轴线与其中一个前滚轮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传动轴的设置方向与设备车位的长度方向一致,一端紧固连接电机减速机装置的终端输出传动件,然后,其中一个前滚轮、一个后滚轮紧固同轴安装在所述传动轴之上;电机减速机装置的终端输出传动件转动带动传动轴转动,从而带动同轴的一个前滚轮、一个后滚轮同时、同向转动,另一个前滚轮、后滚轮处于无驱动状态,为自由从动轮,中间构件通过被传动轴驱动的前滚轮、后滚轮带动,沿前导轨、后导轨作向左方向或者向右方向的位移。
[0027] 采用齿轮齿条驱动副具体是:所述齿轮齿条驱动副包括电机减速机装置、终端齿轮、齿条,采用以下两种安装方式的其中一种:
[0028] 方式一,所述齿条紧固安装在外框架之上,具体是:所述电机减速机装置紧固安装在所述中间构件的前方位置;所述终端齿轮紧固安装在电机减速机装置的终端输出传动件之上;所述齿条紧固安装在外框架对应所述终端齿轮位置,与终端齿轮啮合;电机减速机装置的终端输出传动件转动带动终端齿轮转动,由于与之啮合的齿条位置固定,从而使得中间构件沿前导轨、后导轨作向左方向或者向右方向的位移;此时,所有的前滚轮、后滚轮均为自由从动轮。
[0029] 方式二,所述齿条紧固安装在中间构件之上,具体是:所述电机减速机装置紧固安装在所述外框架的前方位置;所述终端齿轮紧固安装在电机减速机装置的终端输出传动件之上;所述齿条紧固安装在中间构件对应所述终端齿轮位置,与终端齿轮啮合;电机减速机装置的终端输出传动件转动带动终端齿轮转动,由于电机减速机装置的位置固定,从而使得与之啮合的齿条作向左方向或者向右方向的位移,从而驱动中间构件沿前导轨、后导轨作向左方向或者向右方向的位移;此时,所有的前滚轮、后滚轮均为自由从动轮。
[0030] 采用螺杆螺帽驱动副具体是:所述螺杆螺帽驱动副包括电机减速机装置、螺杆、螺帽,采用以下两种安装方式的其中一种:
[0031] 方式一,所述螺帽紧固安装在外框架之上,具体是:所述电机减速机装置紧固安装在所述中间构件的前方位置;所述螺杆紧固安装在电机减速机装置的终端输出传动件之上;所述螺帽紧固安装在外框架对应所述螺杆位置,与螺杆啮合;电机减速机装置的终端输出传动件转动带动螺杆转动,由于与之啮合的螺帽位置固定,从而使得中间构件沿前导轨、后导轨作向左方向或者向右方向的位移;此时,所有的前滚轮、后滚轮均为自由从动轮。
[0032] 方式二,所述螺帽紧固安装在中间构件之上,具体是:所述电机减速机装置紧固安装在所述外框架的前方位置;所述螺杆紧固安装在电机减速机装置的终端输出传动件之上;所述螺帽紧固安装在中间构件对应所述螺杆位置,与螺杆啮合;电机减速机装置的终端输出传动件转动带动螺杆转动,由于电机减速机装置的位置固定,从而使得与之啮合的螺帽作向左方向或者向右方向的位移,从而驱动中间构件沿前导轨、后导轨作向左方向或者向右方向的位移;此时,所有的前滚轮、后滚轮均为自由从动轮。
[0033] 事实上,常用的直线位移驱动单元还有液压驱动等方式;还可以在上述多种驱动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型。这里不作赘述。
[0034]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载车板的结构形式从整体刚性、不可移动改为外框架整体刚性、不可移动加上中间构件在直线运动驱动副的驱动下可向左方向或者向右方向移动;中间构件的向右移动或者向左移动分别适应倒车入库或者前进入库的车辆进出模式,这种新型结构能够同时适应倒车入库或者前进入库,由司机操作,选择较宽的净空空间进出载车板,获得明显的便捷性;与现有使用的载车板相比,能够适应车位宽度尺寸更小的场合,增加了设备的适用范围,有利于单个车位安装的两层停车设备的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35] 图1、图2为当前停车设备采用四点曳引的载车板的结构简图。图中:1车辆;2前横梁;3-1钢丝绳一;3-2钢丝绳二;3-3钢丝绳三;3-4钢丝绳四;4-1立柱一;4-2立柱二;4-3立柱三;4-4立柱四;5右纵梁;6后横梁;7上车斜坡板;8左纵梁;9车位中心线;10载车板中心线。
[0036] 图3、图4为本发明一种移动式可偏置载车板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简图,该图显示可偏置载车板位于车位中间位置;图5、图6为图3、图4所示实施例当可偏置载车板向左移动至位于车位左侧位置的结构简图;图7、图8为图3、图4所示实施例当可偏置载车板向右移动至位于车位右侧位置的结构简图。
[0037] 图3至图8的图中:1车辆;2前横梁;3-1钢丝绳一;3-2钢丝绳二;3-3钢丝绳三;3-4钢丝绳四;4-1立柱一;4-2立柱二;4-3立柱三;4-4立柱四;5中间构件;6后横梁;7上车斜坡板;9车位中心线;10载车板中心线,11左纵梁;12右纵梁;13前导轨;14后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下所述。
[0039] 如图1、图2所示,为当前停车设备(包括单个车位设立的两层停车设备)采用四点曳引的载车板的结构简图。其中,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对照图1、图2可见,前横梁2、后横梁6、左纵梁8、右纵梁5紧固连接,构成左、右两侧以车位中心线9完全对称的刚性矩形框架(载车板中心线10与车位中心线9重合),载车板靠近行车车道的位置安装有上车斜坡板7。图中可见,左纵梁8和右纵梁5的上部平面明显高于载车板承载车辆1的车轮的承重平面,起到阻挡车轮越界停放的作用,避免车辆1停放时出现较大的位置偏移。图中可见,左纵梁8、右纵梁5分别作为载车板的支承梁,上面设置有挂点;钢丝绳三3-3、钢丝绳四3-4曳引左纵梁8,钢丝绳一3-1、钢丝绳二3-2曳引右纵梁5,实现载车板的升降。
[0040] 当前停车设备采用四点曳引载车板时,四根立柱通常设置在车位的四个外角位置,如图示的立柱一4-1、立柱二4-2、立柱三4-3、立柱四4-4,这种结构显然难以安装动态防坠落装置。因此,只安装有载车板位于上层静置时的静态防坠落装置。
[0041] 图中可见:载车板的左纵梁8、右纵梁5与车位中心线9呈左、右对称布局,载车板承载有车辆1,位于车位左侧的钢索与车辆1左侧立面之间形成的左侧净空尺寸A与位于车位右侧的钢索与车辆1右侧立面之间形成的右侧净空尺寸A相同,司机无论是从左侧空间进出载车板或者从右侧空间进出载车板,其避让钢索的难度相同。安装停车设备的车位宽度尺寸越小、导致设备的左、右侧钢索之间的净空宽度尺寸越小,司机进出载车板的避让难度越大;或者,所停放车辆的宽度尺寸越大,司机进出载车板的避让难度越大。这种司机进出载车板难度大的缺点成为影响单个车位设立的两层停车设备推广应用的主要障碍。
[0042] 如图3、图4所示,为本发明一种移动式可偏置载车板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简图,该图显示可偏置载车板用于停放车辆的中间构件位于车位中间位置,其中,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0043] 如图5、图6所示,为本发明一种移动式可偏置载车板的图3、图4所示实施例用于停放车辆的中间构件向左位移至车位左侧位置的结构简图,其中,图6是图5的a-a剖视图。
[0044] 如图7、图8所示,为本发明一种移动式可偏置载车板的图3、图4所示实施例用于停放车辆的中间构件向右位移至车位右侧位置的结构简图,其中,图8是图7的a-a剖视图。
[0045] 由于图3至图8所示均为同一个实施例,故一并考察、描述。
[0046] 对照图3、图4或者对照图5、图6或者对照图7、图8,参考前述文字可知,本发明所述载车板所述载车板包括外框架、中间构件、驱动单元。
[0047] 其中,外框架包括设置在设备车位内部的前横梁2、后横梁6、左纵梁11、右纵梁12。图中可见,前横梁2设置在前方位置,后横梁6设置在后方位置,左纵梁11设置在左侧位置,右纵梁12设置在右侧位置,左纵梁11、右纵梁12靠近前横梁2的一端与前横梁2紧固连接,左纵梁11、右纵梁12靠近后横梁6的一端与后横梁6紧固连接,前横梁2、后横梁6、左纵梁11、右纵梁12紧固连接后组成一个能够升降运行于设备车位内部空间的刚性矩形的中空构件;其中,前横梁2、后横梁6分别为外框架的支承梁。
[0048] 中间构件5用于承载车辆。图中可见,中间构件5包括用于停放车辆的右承重板和左承重板,中间构件5的宽度尺寸小于外框架宽度尺寸,长度尺寸大于外框架中空部分的净长尺寸。
[0049] 驱动单元包括移动组件、动力组件。
[0050] 从前述可知:移动组件包括前导轨13、后导轨14;还包括前滚轮组、后滚轮组。
[0051] 图中可见:其中,前导轨13为直线型导轨,其承重的工作截面为上部平面,安装在所述外框架的前横梁2的上方,与设备车位的宽度方向平行,工作截面与水平面平行;后导轨14为直线型导轨,其承重的工作截面为上部平面,安装在所述外框架的后横梁6的上方,与设备车位的宽度方向平行,工作截面与水平面平行。
[0052] 前滚轮组、后滚轮组、动力组件在图中没有显示,但前滚轮组、后滚轮组、动力组件均属于常用的元器件和机构,且前述文字已经清晰表示相关结构和设置,这里不作赘述。
[0053] 对照图1、图2所示现有载车板的结构可知:本发明所述载车板与现有载车板的结构有三点显著区别:第一,本发明所述载车板以前横梁、后横梁作为支承梁;而现有载车板是以左纵梁、右纵梁作为支承梁。第二,本发明所述载车板用于承载车辆的中间构件能够方便地从中间位置或者向左位移或者向右位移;而现有载车板为固定设置,左纵梁、右纵梁分别位于车位的最左侧和最右侧,且作为支承梁,不能偏置。第三,本发明所述载车板在对应前横梁、后横梁的端点位置设置挂点和钢丝绳,钢丝绳位置对应设置立柱,使得立柱支承受力结构最优,且立柱能够对钢丝绳起到防污和保护作用,能够方便地设置包括动态防坠落装置在内的安全装置;而现有载车板在左纵梁、右纵梁设置挂点和钢丝绳,在车位外侧顶点位置设置立柱,钢丝绳位置远离立柱,立柱支承受力结构并非最优,且立柱不能够对钢丝绳起到防污和保护作用,也难以设置动态防坠落装置一类安全装置。
[0054] 图3、图4所示,载车板的中间构件5位于车位中间位置。图中可见:位于车位左侧的立柱与车辆1左侧立面之间形成的左侧净空尺寸A与位于车位右侧的立柱与车辆1右侧立面之间形成的右侧净空尺寸A相同。
[0055] 图5、图6所示,载车板的中间构件5已经向左位移至车位偏左位置,偏移距离为C。图中可见:位于车位右侧的立柱与车辆1右侧立面之间形成的右侧净空尺寸B显然比图3、图
4所示的右侧净空尺寸A要大,从理论上讲,B=A+C。因此,此时,司机从右侧空间进出载车板显然相对容易得多。对于我国的车辆方向盘设置规范,这种向左偏移的状态适合于倒车入库方式。
[0056] 图7、图8所示,载车板的中间构件5已经向右位移至车位偏右位置,偏移距离为C。图中可见:位于车位左侧的立柱与车辆1左侧立面之间形成的左侧净空尺寸B显然比图3、图
4所示的左侧净空尺寸A要大,从理论上讲,B=A+C。因此,此时,司机从左侧空间进出载车板显然相对容易得多。对于我国的车辆方向盘设置规范,这种向右偏移的状态适合于前进入库方式。
[0057]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