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区河流沙洲湿地构建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018691.0

文献号 : CN10980484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黎王瑜刘录三刘云龙林岿璇朱延忠王蕊

申请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寒区河流沙洲湿地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4‑8月在寒区河流沙洲上异位移栽成行1龄以上的柳树;且成行柳树的成行方向与寒区河流的流动方向一致,其中,所述寒区河流沙洲四面环水,长度不小于50m,寒区河流沙洲的边沿与其临近的寒区河流的河岸距离小于20m;在柳树之间斑块式异位移栽水蒿、东方藨草、小叶章和长芒稗中的至少两种以形成草本植物种群。本发明方法通过沙洲地形空间的塑造及植物的配置来营造多种生境系统,达到提高河流生境多样性的目的。

权利要求 :

1.一种寒区河流沙洲湿地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8月在寒区河流沙洲上异位移栽成行1龄以上的柳树,移栽密度为1株/m2,柳树的行间距为0.8-1.2m,移栽后浇水;且成行柳树的成行方向与寒区河流的流动方向一致,其中,所述寒区河流沙洲四面环水,长度不小于50m,寒区河流沙洲的边沿与其临近的寒区河流的河岸距离小于20m;

在柳树之间斑块式异位移栽长芒稗,并且还异位移栽水蒿、东方藨草和小叶章中的至少一种以形成草本植物种群;其中,9-11月异位移栽水蒿植株,以带土团根状茎为移栽单2

元,移栽密度为3-5株/m ;5-7月异位移栽东方藨草植株,以带土团根状茎为移栽单元,移栽密度为2-3株/m2,移栽后浇水,9月份移栽含有长芒稗种子的种植装置,移栽密度为3-5个/m2,移栽后浇水;5-7月异位移栽小叶章植株,以带土团根状茎为移栽单元,移栽密度为2-3株/m2,移栽后浇水;

所述种植装置还包括:

可降解盆钵,其包括相互套设的内钵体和外钵体,所述内钵体和所述外钵体之间成形成一个环形容纳腔;所述内钵体上端开口与所述外钵体的上端开口平齐,且所述内钵体的高度小于所述外钵体的高度;所述外钵体的底部的中部向外钵体内突起成为内钵体的底部,且使得所述外钵体的底部的中部呈一独立的柱形腔;盖体,其嵌入式扣设在所述柱形腔的开口处;

其中,含有长芒稗种子的种植装置的具体的异位移栽方法为:

在9月份移栽前,在柱形腔内填充复合肥颗粒;

将长芒稗种子掺入营养土中,之后,在可降解盆钵的所述环形容纳腔内自下向上依次填充植物碎屑层和带有长芒稗种子的营养土;

9月份移栽含有长芒稗种子的种植装置时,将种植装置置于移栽坑后,在所述环形容纳腔的开口和内钵体内填满沙洲表层沙壤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区河流沙洲湿地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表层沙土的含沙量不超过80%的所述寒区河流沙洲,在柳树之间斑块式异位移栽东方藨草和长芒稗;

表层沙土的含沙量大于80%的所述寒区河流沙洲,在柳树之间斑块式异位移栽小叶章、水蒿和长芒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寒区河流沙洲湿地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东方藨草环绕柳树进行异位移栽,并且以任一棵柳树为中心,在半径0.5m的区域内进行异位移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区河流沙洲湿地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柳树为卷边柳和松江柳,其中,靠近寒区河流沙洲的边缘种植至少一行卷边柳形成卷边柳种群,在卷边柳种群包绕的寒区河流沙洲中部种植松江柳以形成松江柳种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区河流沙洲湿地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寒区河流沙洲为位于寒区河流的流速缓慢的浅水区、分叉型寒区河流的缓水区、低洼地蓄水区水域的沙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区河流沙洲湿地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钵体的开口的外侧还环绕设置有环形挡沿;

在环形挡沿的下方套设有一可降解圈,可降解圈的侧壁上向外延伸设置有多个可降解条,多个可降解条内填充带有长芒稗种子的营养土;异位移栽的相邻的多个种植装置之间通过多个可降解条两两相互联系并固定,且多个可降解条铺设在沙洲地表;其中,任一个可降解条的直径不超过3c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区河流沙洲湿地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距离沙洲的一端至少20m的寒区河流的上游构建一分流坝;所述分流坝呈“人”字形分布,且“人”字头一端朝向河流上游,“人”字的下端开口朝向河流下游,且正对沙洲的一端开设,且所述分流坝的高度高于寒区河流的丰水期的最高水位,所述分流坝的坝体上均布透水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寒区河流沙洲湿地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寒区河流的河岸和沙洲之间的水域内构建多个弧形的引流坝,且多个弧形的引流坝与河流方向的夹角为20-

40度;其中,任一个引流坝朝向沙洲弧形突起设置,任一个引流坝的总长度为3-6m,任一个引流坝的高度与寒区河流最近三年的平水期的平均水位相等,相邻两个弧形的引流坝之间的距离为3-5m;

在河流方向上,位于最前端的引流坝的一端靠近所述分流坝的“人”字的下端开口设置。

说明书 :

寒区河流沙洲湿地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河流生态恢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寒区河流沙洲湿地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沙洲湿地是水流、波浪堆积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对于自然河流来说,沙洲湿地作为河流基质中的一个特殊生境斑块,在生物学上有特殊的生态意义。一方面,稳定的沙洲湿地有利于河流分叉,降低水流流速,从而形成缓水水域,成为底栖动物及部分鱼类的栖息地;另一方面,植被茂盛的沙洲湿地为野生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营造避敌的良好条件,以较小的生态空间成为底栖动物、鱼类、两栖类、鸟类等生物的栖息场所,成为河流内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带。在自然环境中,由于河流的丰水期的水流量较大,在河水的冲刷作用下,很多不稳定的自然沙洲湿地破坏严重,而且短时间内难以恢复,不利于生物的觅食、筑巢、产卵、避难,降低了生境适宜性及稳定性,最终导致了寒区河流河道生境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
[0003] 鉴于上述描述,亟待有一种效果显著的寒区河流沙洲湿地构建方法。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5]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寒区河流沙洲湿地构建方法,本发明方法中,以增加水生生物、两栖类及鸟类栖息生境为目标,通过沙洲地形空间的塑造及植物的配置来营造多种生境系统,达到提高河流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0006]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寒区河流沙洲湿地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 4-8月在寒区河流沙洲上异位移栽成行1龄以上的柳树,移栽密度为1株/m2,柳树的行间距为0.8-1.2m,移栽后浇水;且成行柳树的成行方向与寒区河流的流动方向一致,其中,所述寒区河流沙洲四面环水,长度不小于50m,寒区河流沙洲的边沿与其临近的寒区河流的河岸距离小于20m;
[0008] 在柳树之间斑块式异位移栽水蒿、东方藨草、小叶章和长芒稗中的至少两种以形成草本植物种群;其中,9-11月异位移栽水蒿植株,以带土团根状茎为移栽单元,移栽密度为3-5株/m2;5-7月异位移栽东方藨草植株,以带土团根状茎为移栽单元,移栽密度为2-3株/m2,移栽后浇水;9月份移栽含有长芒稗种子的种植装置,移栽密度为3-5个/m2,移栽后浇2
水;5-7月异位移栽小叶章植株,以带土团根状茎为移栽单元,移栽密度为2-3株/m ,移栽后浇水。
[0009] 优选的是,表层沙土的含沙量不超过80%的所述寒区河流沙洲,在柳树之间斑块式异位移栽东方藨草和长芒稗;
[0010] 表层沙土的含沙量大于80%的所述寒区河流沙洲,在柳树之间斑块式异位移栽小叶章、水蒿和长芒稗。
[0011] 优选的是,东方藨草环绕柳树进行异位移栽,并且以任一棵柳树为中心,在半径0.5m的区域内进行异位移栽。
[0012] 优选的是,所述柳树为卷边柳和松江柳,其中,靠近寒区河流沙洲的边缘种植至少一行卷边柳形成卷边柳种群,在卷边柳种群包绕的寒区河流沙洲中部种植松江柳以形成松江柳种群。
[0013] 优选的是,所述寒区河流沙洲为位于寒区河流的流速缓慢的浅水区、分叉型寒区河流的缓水区、低洼地蓄水区水域的沙洲。
[0014] 优选的是,所述种植装置还包括:
[0015] 可降解盆钵,其包括相互套设的内钵体和外钵体,所述内钵体和所述外钵体之间成形成一个环形容纳腔;所述内钵体上端开口与所述外钵体的上端开口平齐,且所述内钵体的高度小于所述外钵体的高度;所述外钵体的底部的中部向外钵体内突起成为所内钵体的底部,且使得所述外钵体的底部的中部呈一独立的柱形腔;盖体,其嵌入式扣设在所述柱形腔的开口处;
[0016] 其中,含有长芒稗种子的种植装置的具体的异位移栽方法为:
[0017] 在9月份移栽前,在柱形腔内填充复合肥颗粒;
[0018] 将长芒稗种子掺入营养土中,之后,在可降解盆钵的所述环形腔内自下向上依次填充植物碎屑层和带有长芒稗种子的营养土;
[0019] 9月份移栽含有长芒稗种子的种植装置时,将种植装置置于移栽坑后,在所述环形腔的开口和内钵体内填满沙洲表层沙壤土。
[0020] 优选的是,所述外钵体的开口的外侧还环绕设置有环形挡沿;
[0021] 在环形挡沿的下方套设有一可降解圈,可降解圈的侧壁上向外延伸设置有多个可降解条,多个可降解条内填充带有长芒稗种子的营养土;异位移栽的相邻的多个种植装置之间通过多个可降解条两两相互联系并固定,且多个可降解条铺设在沙洲地表;其中,任一个可降解条的直径不超过3cm。
[0022] 优选的是,在距离沙洲的一端至少20m的寒区河流的上游构建一分流坝;所述分流坝呈“人”字形分布,且“人”字头一端朝向河流上游,“人”字的下端开口朝向河流下游,且正对沙洲的一端开设,且所述分流坝的高度高于寒区河流的丰水期的最高水位,所述分流坝的坝体上均布透水孔。
[0023] 优选的是,在寒区河流的河岸和沙洲之间的水域内构建多个弧形的引流坝,且多个弧形的引流坝与河流方向的夹角为20-40度;其中,任一个引流坝朝向沙洲弧形突起设置,任一个引流坝的高度与寒区河流最近三年的平水期的平均水位近相等,任一个引流坝的总长度为3-6m,相邻两个弧形的引流坝之间的距离为3-5m;
[0024] 在河流方向上,位于最前端的引流坝的一端靠近所述分流坝的“人”字的下端开口设置。
[0025]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6] 本发明首先选择寒区河流沙洲,其四面环水,长度不小于50m,寒区河流沙洲的边沿与其临近的寒区河流的河岸距离小于20m,选择的河段满足了沙洲湿地恢复的基本条件,同时,根据北方寒冷气候特征和沙洲植物的生境需求,通过种植筛选出的抗旱耐涝能力强、根系发达、繁育能力强、土壤肥力要求低的植物,构建能够适应沙质底质的植物搭配模式。柳树和草本植物均选择采用异位移栽的方式,可有效提高成活率,快速构建植物群落;此外,长芒稗种子采用的种植装置进行预先种植后再异位移栽,可避免长芒稗种子流失,且种植装置还起到良好的沙洲湿地沙土的固定作用。恢复后的沙洲湿地为底栖动物、两栖类及鸟类提供适宜的多样化底质环境,也为其它鱼类及软体动物在洪水期提供避难所。
[0027] 综上,本发明可快速有效地改善水生生物、两栖类及鸟类的生境质量,达到提高河流生境多样性的目的。
[0028]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9] 图1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寒区河流沙洲湿地构建方法的流程图;
[0030] 图2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寒区河流沙洲湿地构建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种植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31] 图3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寒区河流沙洲湿地构建方法的二个实施例中,种植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32] 图4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寒区河流沙洲湿地构建方法的再一个实施例中,种植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33] 图5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寒区河流沙洲湿地构建方法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板块式移栽的多个所述种植装置的分布示意图;
[0034] 图6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寒区河流沙洲湿地构建方法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流坝和多个引流坝在寒区河流沙洲附近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36]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37]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寒区河流沙洲湿地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8] 4-8月在寒区河流沙洲上异位移栽成行1龄以上的柳树,移栽密度为1株/m2,柳树的行间距为0.8-1.2m,移栽后浇水;比如柳树的行间距可以是0.8m、0.9m、1.0m、1.1m或1.2m,且成行柳树的成行方向与寒区河流的流动方向一致,其中,所述寒区河流沙洲四面环水,长度不小于50m,寒区河流沙洲的边沿与其临近的寒区河流的河岸距离小于20m(比如
3m、9m、12m、15m或19m);
[0039] 在柳树之间斑块式异位移栽水蒿、东方藨草、小叶章和长芒稗中的至少两种以形成草本植物种群;其中,9-11月异位移栽水蒿植株,以带土团根状茎为移栽单元,移栽密度为3-5株/m2;5-7月异位移栽东方藨草植株,以带土团根状茎为移栽单元,移栽密度为2-32 2
株/m,移栽后浇水;9月份移栽含有长芒稗种子的种植装置,移栽密度为3-5个/m ,移栽后浇水;5-7月异位移栽小叶章植株,以带土团根状茎为移栽单元,移栽密度为2-3株/m2,移栽后浇水。以上植株(除水蒿植株外)异位移栽后均需浇水,一般浇水量控制在3-5L/m2。
[0040] 在本方案中,所述寒区河流沙洲四面环水,长度不小于50m,寒区河流沙洲的边沿与其临近的寒区河流的河岸距离小于20m,选择的河段满足了沙洲湿地恢复的基本条件,同时,根据北方寒冷气候特征和沙洲植物的生境需求,通过种植筛选出的抗旱耐涝能力强、根系发达、繁育能力强、土壤肥力要求低的植物,构建能够适应沙质底质的植物搭配模式。柳树和草本植物均选择采用异位移栽的方式,可有效提高成活率,快速构建植物群落;此外,长芒稗种子采用的种植装置进行预先种植后再异位移栽,可避免长芒稗种子流失,且种植装置还起到良好的沙洲湿地沙土的固定作用。恢复后的沙洲湿地为底栖动物、两栖类及鸟类提供适宜的多样化底质环境,也为其它鱼类及软体动物在洪水期提供避难所。
[0041] 综上,本发明可快速有效地改善水生生物、两栖类及鸟类的生境质量,达到提高河流生境多样性的目的。
[0042] 在一个优选方案中,表层沙土的含沙量不超过80%的所述寒区河流沙洲,在柳树之间斑块式异位移栽东方藨草和长芒稗;
[0043] 表层沙土的含沙量不超过大于80%的所述寒区河流沙洲,在柳树之间斑块式异位移栽小叶章、水蒿和长芒稗。
[0044] 在本方案中,根据沙洲的表层沙土(20cm深度的沙土层)的含沙量,选择性的异位移栽不同的草本植物,以保证异位移栽的成活率均高于90%,进而可快速在沙洲上形成草本植物群落,供水生动物和水鸟等栖息。
[0045] 在一个优选方案中,东方藨草环绕柳树进行异位移栽,并且以任一棵柳树为中心,在半径0.5m的区域内进行异位移栽。在本方案中,东方藨草为耐阴型的草本植物种类,因此,选择性的让其围绕柳树进行异位移栽,在沙洲湿地逐渐成熟过程中,柳树成荫后可为其提供一定的遮阳环境。
[0046] 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柳树为卷边柳和松江柳,其中,靠近寒区河流沙洲的边缘种植至少一行卷边柳形成卷边柳种群,在卷边柳种群包绕的寒区河流沙洲中部种植松江柳以形成松江柳种群。在本方案中,卷边柳相对于松江柳,更适宜于多水的沙洲边缘,合理布局异位移栽的卷边柳和松江柳,以使得柳树的成体成活率高达90%。
[0047] 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寒区河流沙洲为位于寒区河流的流速缓慢的浅水区、分叉型寒区河流的缓水区、低洼地蓄水区水域的沙洲。
[0048] 如图2所示,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种植装置还包括:
[0049] 可降解盆钵10,其包括相互套设的内钵体101和外钵体102,所述内钵体和所述外钵体之间成形成一个环形容纳腔1011;所述内钵体上端开口与所述外钵体的上端开口平齐,且所述内钵体的高度小于所述外钵体的高度;所述外钵体的底部的中部向外钵体内突起成为所内钵体的底部,且使得所述外钵体的底部的中部呈一独立的柱形腔;盖体1021,其嵌入式扣设在所述柱形腔的开口处;
[0050] 其中,含有长芒稗种子的种植装置的具体的异位移栽方法为:
[0051] 在9月份移栽前,在柱形腔内填充复合肥颗粒20;填充复合肥颗粒后,将盖体扣紧;复合肥颗粒为异位移栽的各植物提供一定的营养,由于其填充在柱形腔内,一方面,在河流沙洲内水分的浸泡下,缓慢释出,可长期保持沙洲内表层沙土具有一定的营养;另一方面,缓慢释出的少量的营养会及时被植被吸收,不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0052] 将长芒稗种子30掺入营养土40中,之后,在可降解盆钵的所述环形腔内自下向上依次填充植物碎屑层50和带有长芒稗种子的营养土;植物碎屑层和营养土能够为长芒稗种子提供萌发和快速生长的有利环境,并且,由于可降解盆钵的材质,其他植被的根也能够逐渐穿透可降解盆钵的侧壁,进而可同样为其他植被生长提供一定的营养。可降解盆钵可由植物秸秆一体压制成型。
[0053] 9月份移栽含有长芒稗种子的种植装置时,将种植装置置于移栽坑后,在所述环形腔的开口和内钵体内填满沙洲表层沙壤土。可起到固定降解盆钵的作用,并且避免种植装置内营养流失,内钵体呈一柱形的容纳腔,用于容纳一定量水分,以加速可降解盆钵的快速降解,使得种植装置快速与沙洲表层沙土融为一体。
[0054] 如图3、4、5所示,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外钵体的开口的外侧还环绕设置有环形挡沿103;
[0055] 在环形挡沿的下方套设有一可降解圈104,可降解圈的侧壁上向外延伸设置有多个可降解条105,多个可降解条内填充带有长芒稗种子的营养土;异位移栽的相邻的多个种植装置之间通过多个可降解条两两相互联系并固定,且多个可降解条铺设在沙洲地表;其中,任一个可降解条的直径不超过3cm。环形挡沿用于挡住可降解圈,避免其滑脱,多个可降解条分布在沙洲地表,两端被不同的两个种植装置上的可降解圈固定,一方面可在板块式移栽种植装置的沙洲地表形成网状结构,以提高对沙洲表层沙土的固定作用,另一方面,可通过设置多个可降解条,更多的在沙洲地表铺设带有长芒稗种子的营养土,以有效提高沙洲湿地的植物群落的构建效率;图4中在内钵体内还可一体成型多个圆柱形型腔,在保留更多可降解植物秸秆的情况下,减少沙土填充种植装置的比例,提高种植装置的保水性。
[0056] 如图6所示,在一个优选方案中,在距离沙洲100的一端至少20m的寒区河流的上游构建一分流坝60;所述分流坝呈“人”字形分布,且“人”字头一端朝向河流上游,“人”字的下端开口朝向河流下游,且正对沙洲的一端开设,分流坝的“人”字的下端开口的宽度大于沙洲的横向宽度,且所述分流坝的高度高于寒区河流的丰水期的最高水位,所述分流坝的坝体上均布透水孔。在本方案中,所述分流坝呈“人”字形分布,当河流经“人”字头一端时,大部分水(比如60%的水、65%的水或70%的水)被分向分流坝的两侧流动,少部分水自透水孔流过,进而减小了“人”字的下端开口处的水流量,以减轻河流对沙洲前端的冲刷作用,并且,经分流的大部分水流经沙洲两侧流过时,水流流速有所提升,以提高沙洲与河岸之间区域的水流流速,避免过多沙土沉积在该水域,以长期保持沙洲的离岸状态,进而保持沙洲湿地的独立性,有效地改善水生生物、两栖类及鸟类的生境质量,达到提高河流生境多样性的目的。
[0057] 在一个优选方案中,在寒区河流的河岸和沙洲之间的水域内构建多个弧形的引流坝70,且多个弧形的引流坝与河流方向的夹角为20-40度;其中,任一个引流坝朝向沙洲弧形突起设置,任一个引流坝的总长度为3-6m,任一个引流坝的高度与寒区河流最近三年的平水期的平均水位近相等,相邻两个弧形的引流坝之间的距离为3-5m;
[0058] 在河流方向上,位于最前端的引流坝的一端靠近所述分流坝的“人”字的下端开口设置。多个弧形的引流坝用于配合分流坝,以有效保护沙洲的边缘,避免沙洲边缘的植被被河流破坏。
[0059] 实施例1
[0060] 结果:
[0061] 在松花江支流梧桐河中游宝泉岭河段按以上方法开展了沙洲湿地构建,沙洲离岸距离为3-4m,沙洲长85m。2016年9月份调查显示,在松花江支流梧桐河中游宝泉岭河段沙洲湿地上草本植被覆盖率为10%,在沙洲周边的河水中定点采样后,共发现底栖动物2种,分别为黑龙江短沟蜷、箭蜓稚虫,生物量为0.44g/m2,丰度为0.66ind./m2,香农多样性指数为1;共发现鱼类5种,分别为瓦氏雅罗鱼、黑龙江泥鳅、蛇鮈、黑龙江鳑魮、拉氏鱥,数量共计26条。
[0062] 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方法在2017年进行沙洲湿地生境构建后,2018年9月份调查显示,在松花江支流梧桐河中游宝泉岭河段沙洲湿地上卷边柳成活率98%,松江柳成活率93%,植被覆盖率为76%,在沙洲湿地周边的河水中定点采样后,共发现底栖动物5种,分别为黑龙江短沟蜷、中华小长臂虾、背角无齿蚌、卵萝卜螺、梨形环棱螺,生物量为6.62g/m2,丰度为12.66ind./m2,香农多样性指数为1.67;鱼类8种,分别为马口鱼、黑龙江鳑魮、鲫、拉氏鱥、中华多刺鱼、黑龙江泥鳅、葛氏鲈塘鳢、大鳞副泥鳅,数量共计43条;两栖动物2种,分别为黑斑侧褶蛙、东北雨蛙,数量共计4只。
[0063] 实施例2
[0064] 结果:
[0065] 在松花江支流梧桐河中游小山河段按以上方法开展了沙洲湿地构建,沙洲离岸距离为2-4m,沙洲长55m。2016年9月份调查显示,沙洲湿地上植被覆盖率为8%,在沙洲周边的河水中定点采样后,共发现底栖动物1种,为石蝇科幼虫,生物量为0.0006g/m2,丰度为0.33ind./m2,香农多样性指数为0;共发现鱼类3种,分别为黑龙江泥鳅、黑龙江鳑魮、拉氏鱥,数量共计18条。
[0066] 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方法在2017年进行沙洲湿地生境构建后,2018年9月份调查显示,沙洲湿地上卷边柳成活率98%,松江柳成活率91%,植被覆盖率为82%,在沙洲湿地周边的河水中定点采样后,共发现底栖动物6种,分别为秀丽白虾、中华小长臂虾、卵萝卜螺、湖球蚬、黑龙江短沟蜷、中国圆田螺,生物量为17.28g/m2,丰度为31.33ind./m2,香农多样性指数为1.74;鱼类5种,分别为黑龙江鳑魮、鲫、拉氏鱥、中华多刺鱼、葛氏鲈塘鳢,数量共计32条;两栖动物3种,分别为花背蟾蜍、黑斑侧褶蛙、东北雨蛙,数量共计7只。
[0067]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