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罩电子锁装置、系统及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106579.2

文献号 : CN10981215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叶俊涛

申请人 :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罩电子锁装置、系统及方法,包括:第一锁体模块、第二锁体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第一锁体模块固定于机罩上;所述第二锁体模块固定于所述通风盖板上,且与所述第一锁体模块相对设置;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机罩抬升时,控制所述第一锁体模块与所述第二锁体模块互锁,使所述机罩与所述通风盖板相连。本发明机罩电子锁装置、系统及方法,能够当所述机罩抬升时,控制所述第一锁体模块与所述第二锁体模块互锁,使所述机罩与所述通风盖板相连,以降低对所述机罩和/或通风盖板的撞击物造成的伤害。

权利要求 :

1.一种机罩电子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锁体模块、第二锁体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锁体模块固定于机罩上;

所述第二锁体模块固定于通风盖板上,且与所述第一锁体模块相对设置;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机罩抬升时,控制所述第一锁体模块与所述第二锁体模块互锁,使所述机罩与所述通风盖板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罩电子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罩与所述通风盖板相对处设有四个所述机罩电子锁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罩电子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体模块为固定锁舌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罩电子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采用ECU或B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罩电子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体模块向第一锁体模块所在方向处打开,而与所述第一锁体模块互锁。

6.一种基于机罩电子锁装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机罩电子锁装置、机罩和通风盖板;

所述机罩电子锁装置设置于机罩和通风盖板之间,用于当所述机罩抬升时连接所述所述机罩和通风盖板。

7.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机罩电子锁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锁体模块固定于机罩上;

将第二锁体模块固定于通风盖板上,且与所述第一锁体模块相对设置;

当所述机罩抬升时,控制所述第一锁体模块与所述第二锁体模块互锁,使所述机罩与所述通风盖板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机罩电子锁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罩与所述通风盖板相对处设有四个所述机罩电子锁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机罩电子锁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体模块为固定锁舌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机罩电子锁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锁体模块与所述第二锁体模块互锁,所述控制模块采用ECU或BCM。

说明书 :

机罩电子锁装置、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罩电子锁装置、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现有主动式机罩技术中,该技术存在缺陷,即汽车撞到行人,从而触发了主动式机罩技术系统,使机罩后部抬升后,对于特定身高的行人,在躯干倒在机罩上后,由于惯性,头部会绕肩部进行角加速运动,从而与机罩后边缘形成切向冲击。由于机罩后缘为包边形式,结构较强,同时与头部接触面积小,冲击会造成较大头部伤害。一般采用行人保护气囊来缓解行人头部在机罩后沿区域的伤害。该技术需要较大的气囊来覆盖机罩后沿和风挡底部区域的危险区域,同时需要相应的气体发生器。该技术保护效果好,但成本高,技术难度高,大部分欧美量产车型并未采用该技术,而只是通过烟火式机罩铰链顶升来实现主动式机罩技术。
[0003] 而现有主动式机罩技术中存在的,撞击物如行人头部与机罩后沿和/或风挡底部区域撞击时,存在行人头部与机罩后沿翻边形成切向冲击,恶化行人头部伤害的问题。如果使用气囊来覆盖机罩后沿和风挡底部区域的危险区域则存在成本高,技术难度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罩电子锁装置、系统及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撞击物如行人头部与机罩后沿和/或风挡底部区域撞击时,存在行人头部与机罩后沿翻边形成切向冲击,恶化行人头部伤害的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机罩电子锁装置,包括:第一锁体模块、第二锁体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第一锁体模块固定于机罩上;所述第二锁体模块固定于所述通风盖板上,且与所述第一锁体模块相对设置;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机罩抬升时,控制所述第一锁体模块与所述第二锁体模块互锁,使所述机罩与所述通风盖板相连。
[0006]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机罩与所述通风盖板相对处设有四个所述机罩电子锁装置。
[0007]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体模块为固定锁舌结构。
[0008]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采用ECU或BCM。
[0009]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体模块向第一锁体模块所在方向处打开,而与所述第一锁体模块互锁。
[0010]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机罩电子锁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机罩电子锁装置、机罩和通风盖板;所述机罩电子锁装置设置于机罩和通风盖板之间,用于当所述机罩抬升时连接所述所述机罩和通风盖板。
[0011]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基于上述任一所述机罩电子锁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锁体模块固定于机罩上;将第二锁体模块固定于所述通风盖板上,且与所述第一锁体模块相对设置;当所述机罩抬升时,控制所述第一锁体模块与所述第二锁体模块互锁,使所述机罩与所述通风盖板相连。
[0012]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机罩与所述通风盖板相对处设有四个所述机罩电子锁装置。
[0013]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体模块为固定锁舌结构。
[0014]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通过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锁体模块与所述第二锁体模块互锁,所述控制模块采用ECU或BCM。
[0015]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机罩电子锁装置、系统及方法,能够当所述机罩抬升时,控制所述第一锁体模块与所述第二锁体模块互锁,使所述机罩与所述通风盖板相连,以降低对所述机罩和/或通风盖板的撞击物造成的伤害。撞击物如行人头部与机罩后沿和/或风挡底部区域撞击时,避免行人头部与机罩后沿翻边形成切向冲击,减轻行人头部伤害。相对于采用行人保护气囊的方案相比,结构简单、成本低、零件较少;所述第一锁体模块与所述第二锁体模块互锁后,维修时只须替换通风盖板,无需新气囊和气体发生器,消费者须承担的维修费用低。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显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机罩电子锁装置的第二锁体模块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显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机罩电子锁装置的第二锁体模块关闭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显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于机罩电子锁装置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显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于机罩电子锁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0] 元件标号说明
[0021] 1        机罩电子锁装置
[0022] 11       第一锁体模块
[0023] 12       第二锁体模块
[0024] 2        机罩
[0025] 3        通风盖板
[0026] 4        风挡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8]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29] 本发明的机罩电子锁装置、系统及方法能够当所述机罩抬升时,控制所述第一锁体模块与所述第二锁体模块互锁,使所述机罩与所述通风盖板相连,以降低对所述机罩和/或通风盖板的撞击物造成的伤害。撞击物如行人头部与机罩后沿和/或风挡底部区域撞击时,避免行人头部与机罩后沿翻边形成切向冲击,减轻行人头部伤害。相对于采用行人保护气囊的方案相比,结构简单、成本低、零件较少;所述第一锁体模块与所述第二锁体模块互锁后,维修时只须替换通风盖板,无需新气囊和气体发生器,消费者须承担的维修费用低。
[0030]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机罩电子锁装置,包括:如虚线框内所示的第一锁体模块11、第二锁体模块12和控制模块;所述第一锁体模块11固定于机罩2上;所述第二锁体模块12固定于所述通风盖板3上,且与所述第一锁体模块11相对设置;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机罩2抬升时,控制所述第一锁体模块11与所述第二锁体模块12互锁,使所述机罩2与所述通风盖板3相连。所述通风盖板3位于风挡玻璃4前方。
[0031]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采用ECU或BCM。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又称"行车电脑"、"车载电脑"等。从用途上讲则是汽车专用微机控制器。BCM(body control module)车体控制模块,主要控制汽车车身用电器,比如整车灯具、雨刮、洗涤、门锁、电动窗、天窗、电动后视镜、遥控等。就是这些用电器的开关信号输入给BCM,BCM直接或通过继电器控制相应电器工作。ECU或BCM能够控制所述第二锁体模块12的开启与关闭。在正常情况下所述第二锁体模块12关闭如图2所示。当主动式机罩2受到外力撞击或弹起时,所述ECU或BCM向所述第二锁体模块12发出开启指令,所述第二锁体模块12开启如图1所示。在固定于所述机罩2上的所述第一锁体模块11随着所述机罩2的向上弹起,而与固定于所述通风盖板3上,且与所述第一锁体模块11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二锁体模块12互锁,使所述机罩2与所述通风盖板3相连。以使所述通风盖板3与所述机罩2抬升时最终停留在机罩2与风挡玻璃4形成的间隙处。通风盖板3通过自身加强结构的稳定支撑,可缓解行人头部与该区域的碰撞,避免头部角加速运动后与机罩2后沿形成的切向冲击,降低头部伤害。从而实现所述机罩2与所述通风盖板3的同步抬升。从而行人头部会和通风盖板3上边面接触。对于可能产生的切向冲击,由于通风盖板3立面较大,头部碰撞时接触面积也更大,可显著降低头部伤害。
[0032]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机罩2电子锁装置1还与主动式机罩2点火系统相连,基于所述主动式机罩2点火系统的触发时间来控制所述第二锁体模块12开启时间,在所述主动式机罩2点火系统的触发时间内控制所述第二锁体模块12开启。以保证所述机罩2在弹起之前或弹起时所述第二锁体模块12开启,所述第一锁体模块11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二锁体模块12互锁,使所述机罩2与所述通风盖板3相连。
[0033]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机罩2与所述通风盖板3相对处设有四个所述机罩2电子锁装置1。具体地,所述四个机罩2电子锁装置1按照预设间隔依次设置,基于ECU或BCM的指令同时开启或关闭。
[0034]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体模块11为固定锁舌结构。所述第一锁体模块11随着所述机罩2的抬升插入固定于所述通风盖板3上的第二锁体模块12内。
[0035]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体模块11与所述第二锁体模块12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锁体模块12向第一锁体模块11所在方向处打开,而与所述第一锁体模块11互锁。
[0036] 请参阅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机罩电子锁装置的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机罩电子锁装置31、机罩32和通风盖板33;所述机罩电子锁装置31设置于机罩32和通风盖板33之间,用于当所述机罩32抬升时连接所述所述机罩32和通风盖板33。所述机罩电子锁装置31包括第一锁体模块、第二锁体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第一锁体模块固定于机罩32上;所述第二锁体模块固定于所述通风盖板33上,且与所述第一锁体模块相对设置;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机罩32抬升时,控制所述第一锁体模块与所述第二锁体模块互锁,使所述机罩32与所述通风盖板33相连。所述通风盖板33位于风挡玻璃前方。
[0037]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采用ECU或BCM。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又称"行车电脑"、"车载电脑"等。从用途上讲则是汽车专用微机控制器。BCM(body control module)车体控制模块,主要控制汽车车身用电器,比如整车灯具、雨刮、洗涤、门锁、电动窗、天窗、电动后视镜、遥控等。就是这些用电器的开关信号输入给BCM,BCM直接或通过继电器控制相应电器工作。ECU或BCM能够控制所述第二锁体模块的开启与关闭。在正常情况下所述第二锁体模块关闭如图2所示。当主动式机罩32受到外力撞击或弹起时,所述ECU或BCM向所述第二锁体模块发出开启指令,所述第二锁体模块开启如图1所示。在固定于所述机罩32上的所述第一锁体模块随着所述机罩32的向上弹起,而与固定于所述通风盖板33上,且与所述第一锁体模块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二锁体模块互锁,使所述机罩32与所述通风盖板33相连。以使所述通风盖板33与所述机罩32抬升时最终停留在机罩32与风挡玻璃形成的间隙处。通风盖板33通过自身加强结构的稳定支撑,可缓解行人头部与该区域的碰撞,避免头部角加速运动后与机罩32后沿形成的切向冲击,降低头部伤害。
[0038]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机罩电子锁装置31还与主动式机罩32点火系统相连,基于所述主动式机罩32点火系统的触发时间来控制所述第二锁体模块开启时间,在所述主动式机罩32点火系统的触发时间内控制所述第二锁体模块开启。以保证所述机罩32在弹起之前或弹起时所述第二锁体模块开启,所述第一锁体模块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二锁体模块互锁,使所述机罩32与所述通风盖板33相连。
[0039]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机罩32与所述通风盖板33相对处设有四个所述机罩电子锁装置31。具体地,所述四个机罩电子锁装置31按照预设间隔依次设置,基于ECU、BCM或主动式机罩32点火系统的指令同时开启或关闭。
[004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体模块为固定锁舌结构。所述第一锁体模块随着所述机罩32的抬升插入固定于所述通风盖板33上的第二锁体模块内。
[0041]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体模块与所述第二锁体模块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锁体模块向第一锁体模块所在方向处打开,而与所述第一锁体模块互锁。
[0042] 以下将详细阐述所述机罩电子锁装置的工作过程: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机罩抬升时,控制第一锁体模块与所述第二锁体模块互锁,使所述机罩与所述通风盖板相连。
[0043] 以下将详细阐述所述基于机罩电子锁装置的系统的工作过程:机罩电子锁装置设置于机罩和通风盖板之间,所述机罩电子锁装置用于当所述机罩抬升时连接所述所述机罩和通风盖板。所述机罩电子锁装置包括第一锁体模块、第二锁体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第一锁体模块固定于机罩上;所述第二锁体模块固定于所述通风盖板上,且与所述第一锁体模块相对设置;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机罩抬升时,控制所述第一锁体模块与所述第二锁体模块互锁,使所述机罩与所述通风盖板相连。
[0044] 请参阅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如上任一所述的机罩电子锁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5] 步骤S41,将第一锁体模块固定于机罩上。
[0046] 具体地,所述第一锁体模块固定位置为所述机罩与所述通风盖板相对的面上。
[0047] 具体地,所述机罩与所述通风盖板相对处设有四个所述机罩电子锁装置。
[0048] 具体地,所述第一锁体模块为固定锁舌结构。
[0049] 步骤S42,将第二锁体模块固定于所述通风盖板上,且与所述第一锁体模块相对设置。
[0050] 具体地,所述第二锁体模块的固定位置为所述机罩与所述通风盖板相对的面上。
[0051] 步骤S43,当所述机罩抬升时,控制所述第一锁体模块与所述第二锁体模块互锁,使所述机罩与所述通风盖板相连。
[0052] 具体地,当所述机罩受到外力撞击或弹起时,控制所述第一锁体模块与所述第二锁体模块互锁,在所述机罩在完全弹起之前,使所述机罩与所述通风盖板相连。从而实现所述机罩与所述通风盖板的同步抬升。从而行人头部会和通风盖板上边面接触。对于可能产生的切向冲击,由于通风盖板立面较大,头部碰撞时接触面积也更大,可显著降低头部伤害。
[0053] 具体地,当所述机罩受到外力撞击或弹起时且在所述机罩在完全弹起之前,通过控制模块向所述第二锁体模块发出开启指令,使所述第一锁体模块与所述第二锁体模块互锁。
[0054] 具体地,通过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锁体模块与所述第二锁体模块互锁,所述控制模块采用ECU或BCM。所述ECU或BCM能够控制所述第二锁体模块的开启与关闭。在正常情况下所述第二锁体模块关闭如图2所示。当主动式机罩受到外力撞击或弹起时,所述ECU或BCM向所述第二锁体模块发出开启指令,所述第二锁体模块开启如图1所示。在固定于所述机罩上的所述第一锁体模块随着所述机罩的向上弹起,而与固定于所述通风盖板上,且与所述第一锁体模块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二锁体模块互锁,使所述机罩与所述通风盖板相连。以使所述通风盖板与所述机罩抬升时最终停留在机罩与风挡玻璃形成的间隙处。通风盖板通过自身加强结构的稳定支撑,可缓解行人头部与该区域的碰撞,避免头部角加速运动后与机罩后沿形成的切向冲击,降低头部伤害。
[0055]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机罩电子锁装置、系统及方法是能够当所述机罩抬升时,控制所述第一锁体模块与所述第二锁体模块互锁,使所述机罩与所述通风盖板相连,以降低对所述机罩和/或通风盖板的撞击物造成的伤害。撞击物如行人头部与机罩后沿和/或风挡底部区域撞击时,避免行人头部与机罩后沿翻边形成切向冲击,减轻行人头部伤害。相对于采用行人保护气囊的方案相比,结构简单、成本低、零件较少;所述第一锁体模块与所述第二锁体模块互锁后,维修时只须替换通风盖板,无需新气囊和气体发生器,消费者须承担的维修费用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0056]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