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141026.0

文献号 : CN10984177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陈思恩徐守江冯春艳

申请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多个沿电池模组的长度方向L堆叠的电池和位于多个电池在长度方向L的端部的端板;端板开设有端板安装孔,端板安装孔沿电池模组的高度方向H延伸;端板具有沿长度方向L相对设置的内壁和外壁,端板安装孔的轴线与内壁之间具有第一距离L1,端板安装孔的轴线与外壁之间具有第二距离L2;第一距离L1大于所述第二距离L2。在端板安装孔处,端板承受电池膨胀力的厚度较大,能够降低内壁在电池膨胀力作用下断裂的风险,从而能够提高该端板的强度。同时,本申请中的端板结构还能够降低内壁在电池膨胀力的作用下向外变形的风险,从而降低内壁变形后对安装螺栓的挤压,进而提高电池模组的安装可靠性和稳定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多个沿所述电池模组的长度方向L堆叠的电池和位于多个所述电池在长度方向L的端部的端板;

所述端板开设有端板安装孔,所述端板安装孔沿所述电池模组的高度方向H延伸;

所述端板具有沿长度方向L相对设置的内壁和外壁,所述端板安装孔的轴线与所述内壁之间具有第一距离L1,所述端板安装孔的轴线与所述外壁之间具有第二距离L2;所述第一距离L1大于所述第二距离L2;

所述端板包括中部和端部,所述端部位于所述中部沿宽度方向W的两端,所述中部的所述外壁为直壁,两个所述端部的所述外壁分别为第一斜壁和第二斜壁,所述直壁与所述内壁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斜壁和所述第二斜壁均朝向所述内壁的方向倾斜,沿从所述中部到所述端部的方向,所述端部的厚度逐渐降低;

所述第一斜壁与所述直壁之间的形成的钝角为145°175°,所述第二斜壁与所述直壁~之间形成的钝角为145°17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还包括沿所述电池模组的宽度方向W间隔分布的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

所述第一安装块固定于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所述第二安装块固定于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

所述第一安装块和所述第二安装块均开设有所述端板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沿宽度方向W的两端还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

沿所述电池模组的长度方向L,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小于所述直壁与所述内壁之间的距离D2,所述第二侧壁的长度小于所述直壁与所述内壁之间的距离D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沿宽度方向W的两端还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

所述第一安装块与所述直壁和所述内壁固定,所述第二安装块与所述直壁固定和所述内壁固定;

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一斜壁、所述内壁、所述第一安装块和部分所述直壁围成第一空腔;

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二斜壁、所述内壁、所述第二安装块和部分所述直壁围成第二空腔;

所述第一空腔沿宽度方向W具有设定宽度A,所述第二空腔沿宽度方向W具有所述设定宽度A;

其中,所述设定宽度A为25mm 45mm。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均倾斜设置,且二者的倾斜方向相反;

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壁和所述直壁固定,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壁和所述直壁固定;

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直壁之间形成的钝角为100°150°,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直~壁之间形成的钝角为100°150°。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所述内壁和所述直壁围成第三空腔;

所述第三空腔内设置有多个第三加强筋,各所述第三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壁和所述直壁固定;

所述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和所述第三加强筋中,三者的厚度均不大于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块与所述第二安装块均为棱柱形结构,且两者对称设置;

各所述第三加强筋均倾斜设置,且相邻的所述第三加强筋的倾斜方向相反;

相邻所述第三加强筋与所述内壁或所述直壁围成截面为三角形的结构,或者,所述第三加强筋、所述内壁、所述直壁与对应的安装块围成截面为梯形的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的厚~度之和为D1,所述内壁与所述外壁之间的距离为D2,D1与D2之比为1/5 3/5。

~

9.根据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安装孔为圆孔、~腰形孔或椭圆孔。

说明书 :

一种电池模组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背景技术】
[0002] 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位于多个电池两端的端板和位于多个电池两侧的侧板,端板与侧板固定连接以将电池夹紧。其中,端板设置有端板安装孔,在安装形成电池包时,该端板安装孔用于安装各电池模组。同时,电池模组工作过程中,端板需承受电池的膨胀力,且端板的内端面受到的电池膨胀力最大,导致端板内端面在端板安装孔的位置存在断裂的风险,从而导致该端板的强度较低。【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端板在电池膨胀力作用下强度较低的问题。
[000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多个沿所述电池模组的长度方向L堆叠的电池和位于多个所述电池在长度方向L的端部的端板;
[0005] 所述端板开设有端板安装孔,所述端板安装孔沿所述电池模组的高度方向H延伸;
[0006] 所述端板具有沿长度方向L相对设置的内壁和外壁,所述端板安装孔的轴线与所述内壁之间具有第一距离L1,所述端板安装孔的轴线与所述外壁之间具有第二距离L2;
[0007] 所述第一距离L1大于所述第二距离L2。
[0008] 优选地,所述端板还包括沿所述电池模组的宽度方向W间隔分布的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
[0009] 所述第一安装块固定于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所述第二安装块固定于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
[0010] 所述第一安装块和所述第二安装块均开设有所述端板安装孔。
[0011] 优选地,所述外壁包括直壁、第一斜壁和第二斜壁,且所述第一斜壁和所述第二斜壁位于所述直壁沿宽度方向W的两端;
[0012] 所述直壁与所述内壁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斜壁和所述第二斜壁均沿朝向所述内壁的方向倾斜;
[0013] 所述第一斜壁与所述直壁之间的形成的钝角为145°~175°°,所述第二斜壁与所述直壁之间形成的钝角为145°~175°。
[0014] 优选地,所述端板沿宽度方向W的两端还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
[0015] 沿所述电池模组的长度方向L,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小于所述直壁与所述内壁之间的距离D2,所述第二侧壁的长度小于所述直壁与所述内壁之间的距离D2。
[0016]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块与所述直壁和所述内壁固定,所述第二安装块与所述直壁固定和所述内壁固定;
[0017] 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一斜壁、所述内壁、所述第一安装块和部分所述直壁围成第一空腔;
[0018] 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二斜壁、所述内壁、所述第二安装块和部分所述直壁围成第二空腔;
[0019] 所述第一空腔沿宽度方向W具有设定宽度A,所述第二空腔沿宽度方向W具有所述设定宽度A;
[0020] 其中,所述设定宽度A为25mm~45mm。
[0021] 优选地,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0022] 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均倾斜设置,且二者的倾斜方向相反;
[0023] 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壁和所述直壁固定,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壁和所述直壁固定;
[0024] 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直壁之间形成的钝角为100°~150°,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直壁之间形成的钝角为100°~150°。
[0025]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所述内壁和所述直壁围成所述第三空腔;
[0026] 所述第三空腔内设置有多个第三加强筋,各所述第三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壁和所述直壁固定;
[0027] 所述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和所述第三加强筋中,三者的厚度均不大于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的厚度。
[0028]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块与所述第二安装块均为棱柱形结构,且两者对称设置;
[0029] 各所述第三加强筋均倾斜设置,且相邻的所述第三加强筋的倾斜方向相反;
[0030] 相邻所述第三加强筋与所述内壁或所述直壁围成截面为三角形的结构,或者,所述第三加强筋、所述内壁、所述直壁与对应的安装块围成截面为梯形的结构。
[0031] 优选地,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的厚度之和为D1,所述内壁与所述外壁之间的距离为D2,D1与D2之比为1/5~3/5。
[0032] 优选地,所述端板安装孔为圆孔、腰形孔或椭圆孔。
[0033] 本申请中,由于第一距离L1大于L2,即该端板安装孔中心线与内壁的距离大于其与外壁的距离,因此,在该端板安装孔处,端板承受电池膨胀力的厚度较大,能够降低内壁在电池膨胀力作用下断裂的风险,从而能够提高该端板的强度。同时,本申请中的端板结构还能够降低内壁在电池膨胀力的作用下向外变形的风险,从而降低内壁变形后对安装螺栓的挤压,进而提高电池模组的安装可靠性和稳定性。【附图说明】
[003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35]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电池模组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2为图1中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0038] 附图标记:
[0039] 1-端板;
[0040] 11-内壁;
[0041] 12-外壁;
[0042] 121-直壁;
[0043] 122-第一斜壁;
[0044] 123-第二斜壁;
[0045] 13-第一侧壁;
[0046] 14-第二侧壁;
[0047] 15-第一空腔;
[0048] 151-第一加强筋;
[0049] 16-第二空腔;
[0050] 161-第二加强筋;
[0051] 17-第三空腔;
[0052] 171-第三加强筋;
[0053] 18-第一安装块;
[0054] 181-第一端板安装孔;
[0055] 19-第二安装块;
[0056] 191-第二端板安装孔;
[0057] 2-侧板;
[0058] 3-绝缘件;
[0059] 4-电池。【具体实施方式】
[0060]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61]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6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0063]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64]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0065] 请参考附图1~3,其中,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电池模组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
[0066]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如图1所示,该电池模组包括多个沿电池模组的长度方向堆叠的电池4和位于多个电池4在长度方向L的端部的端板1,端板1设置为两个且在长度方向L上相对设置。此外,该电池模组还包括沿宽度方向W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2。在端板1和邻接该端板1的电池4之间设有绝缘件3,该绝缘件3兼具良好的隔热性能和绝缘性能,因此,可作为端板1与邻接该端板1的电池4之间的绝缘结构和绝热结构。
端板1和侧板2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后,能够夹紧绝缘件3和电池4,从而形成图1所示的电池模组。
[0067] 同时,为了实现电池模组的安装,该电池模组的端板1开设有端板安装孔(具体可包括图2和图3所示的第一端板安装孔181和第二端板安装孔191),安装螺栓(图中未示出)与该端板安装孔插装,以实现电池模组的安装。
[0068] 对于端板1来说,其在端板安装孔的位置强度和刚度较低,且安装完成后,该端板1受到电池4向外的电池膨胀力作用,且端板1的内端面受到的电池膨胀力最大,导致端板1内端面在端板安装孔的位置存在断裂的风险,从而导致该端板1的强度较低。另外,当端板1内端面在电池膨胀力作用下向外变形时,该内端面挤压位于端板安装孔内的安装螺栓,导致电池模组的安装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申请中,主要通过改进端板1的结构来提高端板1的强度。
[0069]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该电池模组中,端板安装孔沿电池模组的高度方向H延伸,且该端板1具有沿电池模组的长度方向L相对设置的内壁11和外壁12,端板安装孔开设于内壁11和外壁12之间,且端板安装孔的轴线与内壁11之间具有第一距离L1,端板安装孔的轴线与外壁12之间具有第二距离L2;其中,第一距离L1大于第二距离L2。
[0070] 本申请中,如图3所示,由于第一距离L1大于L2,即该第一端板安装孔181(或第二端板安装孔191)与内壁11的距离大于其与外壁的距离,因此,在该第一端板安装孔181(或第二端板安装孔191)处,该端板1承受电池膨胀力的厚度较大,能够降低内壁11在电池膨胀力作用下断裂的风险,从而能够提高该端板1的强度。同时,本申请中的端板1结构还能够降低其内壁11在电池膨胀力作用下向外变形的风险,从而降低内壁11变形后对安装螺栓的挤压,进而提高电池模组的安装可靠性和稳定性。
[0071]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该端板1还包括沿电池模组的宽度方向W间隔分布的第一安装块18和第二安装块19,且该第一安装块18固定于内壁11和外壁12,第二安装块19固定于内壁11和外壁12,即该第一安装块18与第二安装块19为连接于内壁11与外壁12之间的实体结构,因此,上述第一端板安装孔181开设于第一安装块18,第二端板安装孔191开设于第二安装块19。
[0072]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端板1上开设两端板安装孔,能够实现电池模组的安装,且两端板安装孔开设于实体结构的安装块时,能够提高内壁11和外壁12的强度和刚度。
[0073] 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安装块18和第二安装块19均为方形结构,且该两安装块各方向的尺寸均大于端板安装孔的尺寸,从而使得两安装块开设端板安装孔后仍然具有足够的厚度承受各方向的作用力。
[0074] 另一方面,如图2和图3所示,该外壁12沿电池模组的宽度方向W包括直壁121、第一斜壁122和第二斜壁123,且第一斜壁122和第二斜壁123位于直壁121沿宽度方向W的两端。同时,该直壁121与内壁11平行设置,第一斜壁122和第二斜壁123均沿朝向内壁11的方向倾斜,即第一斜壁122和第二斜壁123沿电池模组的长度方向L朝向电池4倾斜。
[0075] 因此,如图3所示,该端板1具有中间部和两端部,其中,位于中间部的内壁11与直壁121相互平行,端板1的中间部各部分的厚度相同,位于两端部的第一斜壁122和第二斜壁123均朝向内壁11倾斜,因此,端板1的两端部中,各部分的厚度逐渐降低。其中,厚度指的是端板1沿长度方向L的尺寸。
[0076] 在电池领域,能量密度为重要的指标,能量密度指的是单位重量的电池所储存的电能,因此,为了提高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需降低电池模组的重量。
[0077] 对于端板1来说,其中间部所受到的电池膨胀力较大,端部受到的电池膨胀力较小,即端部的强度要求比中间部低,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减小端板1两端部的厚度,能够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减少端板1的材料用量,从而降低端板1的重量,提高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
[0078] 其中,该第一斜壁122与直壁121之间形成的钝角为145°~175°,例如,可为163°,第二斜壁123与直壁121之间形成的钝角为145°~175°,例如可为163°。
[0079] 另外,上述两钝角的大小可相同,也可不同,且两钝角之间也不存在严格的大小关系,二者的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需要任意设置。
[0080]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斜壁122与直壁121之间的钝角越大,端板1端部的厚度越大,其强度越高,端板1的重量越大,第一斜壁122与直壁121之间的钝角越小,端板1的厚度越小,其强度越低,端板1的重量越小。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可综合考虑端板1强度和能量密度两方面的因素,合理设置上述两斜壁与直壁121之间的夹角。
[0081]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该端板1沿宽度方向W的两端还具有第一侧壁13和第二侧壁14,且该第一侧壁13和第二侧壁14均与内壁11垂直。同时,该第一侧壁13与第一斜壁122和内壁11相连,第二侧壁14与第二斜壁123和内壁11相连。因此,沿电池模组的长度方向L,该第一侧壁13的长度小于直壁121与内壁11之间的距离D2,第二侧壁14的长度小于直壁
121与内壁11之间的距离D2。同时,第一侧壁13与对应的侧板2相抵并焊接,第二侧壁14与对应的侧板2相抵并焊接。
[0082] 本申请中,由于外壁12包括第一斜壁122和第二斜壁123,因此,该第一斜壁122倾斜后可直接与内壁11相连,第二斜壁123倾斜后可直接与内壁11相连,此时,该端板1可不包括第一侧壁13和第二侧壁14。但是,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侧壁13和第二侧壁14,与斜壁直接和内壁11连接相比,能够增加端板1与侧板2的焊接面积,提高端板1与侧板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0083] 更重要的是,当斜壁直接与内壁11连接时,二者相连处形成锐角,且二者相连的位置为该端板1的边缘,当端板1受力时,在该位置容易造成应力集中,导致端板1强度下降。而本实施例中,以第一侧壁13为例,其与第一斜壁122之间形成钝角,与内壁11之间形成直角(或近似直角),与锐角相比,能够降低端板1边缘处的应力集中。
[0084] 以上各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该第一安装块18的两端分别与直壁121和内壁11固定,第二安装块19的两端分别与直壁121和内壁固定,且固定后,第一侧壁13、第一斜壁
122、内壁11、第一安装块18和部分直壁121围成第一空腔15;同样地,第二侧壁14、第二斜壁
123、内壁11、第二安装块19和部分直壁121围成第二空腔16。且该第一空腔15沿宽度方向W具有设定宽度A,第二空腔16沿宽度方向W具有设定宽度A。其中,上述设定宽度A可为25mm~
45mm,例如34.95mm、40mm等。
[0085] 本实施例中,第一空腔15和第二空腔16的空腔结构能够降低端板1的重量,从而提高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且第一空腔15沿宽度方向W的宽度指的是第一侧壁13与第一安装块18之间的距离,第二空腔16沿宽度方向W的宽度指的是第二侧壁14与第二安装块19之间的距离,且第一空腔15和第二空腔16的设定宽度A能够表示第一端板安装孔181和第二端板安装孔191与端板1端部的距离。
[0086] 可以理解,该设定宽度A过大或过小时均可能影响电池模组的安装可靠性,且当设定宽度A过大时,第一端板安装孔181和第二端板安装孔191靠近端板1的中间部,其受到较大的电池膨胀力,降低端板1的强度和抵抗电池膨胀力的能力,容易变形和失效;当设定宽度过小时,导致第一斜壁122和第二斜壁123较小,该端板1的重量较大,不利于提高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因此,本实施例中应综合考虑电池模组的安装可靠性、端板1的强度和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三方面的因素,合理设置空腔的设定宽度A。
[0087]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该第一空腔15内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51,第二空腔16内设置有第二加强筋161,其中,该第一加强筋151和第二加强筋161均倾斜设置,且二者的倾斜方向相反,该第一加强筋151的两端分别与内壁11和直壁121固定,第二加强筋161的两端分别与内壁11和直壁121固定。因此,该第一加强筋151将第一空腔15分割为两个形状不同的空腔,一个为五边形结构,另一个为四边形结构,且通过二者形成的桁架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端板1的强度。
[0088]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空腔15内设置第一加强筋151,在第二空腔16内设置第二加强筋161,能够提高端板1在该第一空腔15和第二空腔16的强度。同时,第一加强筋151和第二加强筋161倾斜时,能够在提高强度的同时减少加强筋的数量,从而降低端板1的重量。
[0089] 具体地,如图3所示,该第一加强筋151与直壁121之间形成的钝角为100°~150°,具体可为120°、126.8°等,同样地,第二加强筋161与直壁121之间形成的钝角为100°~150°,具体可为126.8°、130°等。
[0090] 同样地,上述两钝角的大小可相同,也可不同,且两钝角之间也不存在严格的大小关系,二者的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需要任意设置。
[0091]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该第一安装块18、第二安装块19、内壁11和直壁121围成第三空腔17,且该第三空腔17的截面为矩形。同时,该第三空腔17内设置有多个第三加强筋171,各第三加强筋171的两端分别与内壁11和直壁121固定。同理,通过在第三空腔17内设置第三加强筋171,能够提高该端板1在第三空腔17处的强度。如上所述,该第三空腔17的位置所受到的电池膨胀力较大,因此,为了使其具有足够的强度,该第三空腔17内设置多个第三加强筋171。
[0092] 其中,该第一加强筋151、第二加强筋161和第三加强筋171中,三者的厚度均不大于内壁11和外壁12的厚度。
[0093] 可以理解,第一加强筋151、第二加强筋161和第三加强筋171的厚度越大,端板1的强度越高,但同时端板1的重量也越大,因此,上述三加强筋的厚度不宜过大,具体可小于或等于内壁11和外壁12厚度,此时,能够起到提高端板1强度的作用,也避免端板1因增设加强筋而导致重量过大。
[0094] 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一安装块18和第二安装块19均为棱柱形结构,且二者相对于端板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在第三空腔17内,各第三加强筋171均倾斜,且相邻第三加强筋171的倾斜方向相反,从而能够提高端板1各部分强度的均匀性,并减少第三加强筋171的数量。同时,相邻第三加强筋171与内壁11或直壁121围成截面为三角形的结构,或者,第三加强筋171、内壁11、直壁121与对应的安装块围成截面为梯形的结构。
[0095] 如图3所示,由于第一安装块18与第二安装块19为长方体结构,因此,当第三空腔17内设置倾斜的第三加强筋171时,位于第三空腔17沿宽度方向W的两边缘的两第三加强筋
171能够与对应的安装块、内壁11和外壁12围成梯形结构,且该梯形的顶边(长度较短的一边)由内壁11形成,因此,对于内壁11和外壁12来说,通过第一安装块18(或第二安装块19)和第三加强筋171支撑,且二者在内壁11的支撑点之间的距离小于在外壁12的支撑点之间的距离,因此,该端板1设置梯形结构后,对内壁11强度的提升大于对外壁12强度的提升,即使得内壁11的强度大于外壁12的强度,从而进一步降低端板1内壁11在电池膨胀力作用下断裂风险。
[0096] 同时,该梯形结构在提高端板1强度的同时,还能够减少第三加强筋171的数量,降低端板1的重量。
[0097] 以上各实施例中,该端板1的内壁11和外壁12的厚度之和为D1,内壁11与外壁12之间的距离为D2,D1与D2之比为1/5~3/5。
[0098] 具体地,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端板1的内壁11厚度为1.8mm,外壁12厚度为2.2mm,内壁11与外壁12的厚度之和D1为4mm,内壁11与外壁12之间的距离为10.2mm,因此,该实施例中的D1与D2之比约为0.4。
[0099] 该端板1中,D1与D2之比越大,端板1的强度越高,重量越大,D1与D2之比越小,端板1的强度越低,重量越小。因此,也可综合考虑端板1的强度和重量合理设置D1与D2之比。
[0100] 另一方面,以上各实施例中,该端板安装孔为圆孔、腰形孔或椭圆孔。
[0101] 电池模组安装时,需使得其端板安装孔与电池包安装孔同轴设置,为了降低各部件设计、制造的精度要求,以及各部件配合的精度要求,该端板安装孔可为腰形孔或椭圆孔,电池模组安装时,该腰形孔或椭圆孔使得各端板安装孔与电池包安装孔同轴度较低时仍能够安装。
[0102] 具体地,当端板安装孔为腰形孔或椭圆孔时,优选地,其长边沿电池模组的宽度方向W,短边沿电池模组的长度方向L,从而能够保证端板1沿长度方向L具有足够的强度。
[0103] 综上所述,本申请中,该端板1不仅能够承受电池膨胀力,其重量较小,还能够提高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
[0104]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