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无柄小叶榕穴盘育苗后耐盐性的培育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281306.1

文献号 : CN10984563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郑坚胡青荻陈义增钱仁卷张旭乐马晓华

申请人 : 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林木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无柄小叶榕穴盘育苗后耐盐性的培育方法。针对无柄小叶榕无性繁殖系数低、种苗生长势差、树型缺乏自然形态,且现有播种繁殖技术出芽时间与长势不均一、工作效率不高、人工成本较高等问题,提供一种快速、优质、低成本的工厂化繁育无柄小叶榕种苗的方法,同时,通过配比外源激素,提高无柄小叶榕的耐盐性,最终获得一种能够提高无柄小叶榕抗盐性的穴盘育苗方法。

权利要求 :

1.一种提高无柄小叶榕穴盘育苗后耐盐性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种:采集榕果,收集无柄小叶榕种子,保存备用;

(2)穴盘播种:选用专用育苗基质,通过穴盘自动装填机将混合基质装填入穴盘中,将处理好的榕树种子放入穴盘自动播种机进行播种,播种后不覆土;

(3)穴盘消毒:将播种好的穴盘放入消毒浸泡池中浸润后取出;

(4)穴盘移苗:待幼苗生长到株高1cm左右,长出2片真叶时开始移苗,具体将同一穴盘内发出的多个幼苗带基质挖出,避免损伤根系与地上部,1穴1株地移栽入新的穴盘中;

(5)容器育苗:待步骤(4)的穴盘苗株高10cm时,分株移栽入无纺布袋容器内;生长为

1.5年生苗时,外源喷施12-23μmol/L的H2O2+10-50mmol/L 5-氨基乙酰丙酸(ALA)+0.06-

0.15mmol/L水杨酸,均匀喷施于叶片,每10日处理1次,早晚叶面各喷施1次,直至培育为2年生苗出圃、定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制种具体包括:采集红色或黑色、质软、成熟期一致的榕果,放入塑料袋内常温储存2-3d,使榕果充分成熟软化,将榕果挤破、晒干、搓碎,收集无柄小叶榕种子,2-5℃下密封保存备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播种选用的专用育苗基质由泥炭土、蛭石、珍珠岩按4:2:1(V/V)调配;所述穴盘为128孔穴盘。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穴盘消毒具体包括:用砖砌成10cm高的消毒浸泡池,池底垫上塑料薄膜,池内加入800-850倍敌磺钠,液体高度低于穴盘高度0.5cm左右,将播种好的穴盘放入池中浸润5-10分钟,以保证基质达到饱和状态,使种子与基质紧密结合,播种后注意浇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穴盘移苗具体包括:待幼苗株高1cm左右,当长出2片真叶时移苗,具体包括:用木片或镊子将幼苗带基质挖出,避免损伤根系与地上部,1穴1株地移栽入新的128孔穴盘中;栽培基质为专用育苗基质,泥炭土、蛭石、珍珠岩按4:2:1(V/V)调配,培养5-6个月,培养环境透光度为50%-60%,避免强光直射,夏季环境温度控制在35℃以下,并保持基质湿度达100%,该幼苗期每7d喷施1000倍水溶性复合肥,水溶性复合肥的氮磷钾含量为20-20-2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容器育苗具体包括:无柄小叶榕株高10cm时,分株移栽入无纺布袋网容器内;无纺布网袋容器采用的基质是由泥炭土、珍珠岩、锯屑按24:12:14(V/V)组成的轻型基质;3-9月份,每10天喷施1次500倍复合肥,氮磷钾含量为17-17-17。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生长为1.5年生苗时,外源喷施18μmol/L的H2O2+20mmol/L 5-氨基乙酰丙酸(ALA)+0.08mmol/L水杨酸,均匀喷施于叶片,每10日处理

1次,早晚叶面各喷施1次,直至培育为2年生苗出圃、定植。

说明书 :

一种提高无柄小叶榕穴盘育苗后耐盐性的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林木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无柄小叶榕穴盘育苗后耐盐性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无柄小叶榕属桑科Moraceae榕属Ficus,作为浙江乡土树种,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特有的景观和生态树种,也是分布在南亚热带最北缘榕属大乔木,长寿常绿,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近年来,由于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的建设及城市美化绿化工程提升等需要,因榕树具有树姿雄伟、浓荫蔽地、长寿常绿等独特的景观效果,耐盐碱、耐水湿也较强,所以该树种是城市绿化、美化和沿海防护林建设的重要树种,其种苗的需求量十分巨大。但由于榕树的传统手工播种方式费时费力,如“无柄小叶榕种子育苗技术”(参见林霞等,《浙江林学院学报》,2003年,20(3):325-327)中所述,其生长周期长,需要至少2次以上移栽才能出圃定植,因此,需要研发一种适用于无柄小叶榕机械育苗的方式,从而提高其成活率,缩短生长周期。
[0003] 另外,无柄小叶榕为沿海地区行道绿化主要树种,“滩涂盐碱地植物耐盐性研究”(参见沈奕等,《科技通报》,2018年,34(3):54-58)中公开了无柄小叶榕可用于滩涂盐碱地上种植,CN101971758A针对无柄小叶榕传统无性繁殖方法中存在的繁殖系数低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繁殖系数高,树型优美的无柄小叶榕的制种与育苗方法。近十几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无柄小叶榕的耐盐机理,但是大多数仅从耐盐机理上探寻无柄小叶榕对盐的抗逆性,始终都无法获得一种能够提高无柄小叶榕育苗后耐盐性的培育方法。
[0004] 因此,如何研究一种快速、优质、低成本的工厂化繁育无柄小叶榕种苗的方法,同时,还能提高繁育后无柄小叶榕苗木的耐盐性是研究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无柄小叶榕无性繁殖系数低、种苗生长势差、树型缺乏自然形态,且现有播种繁殖技术出芽时间与长势不均一、工作效率不高、人工成本较高等问题,提供一种快速、优质、低成本的工厂化繁育无柄小叶榕种苗的方法,同时,通过配比外源激素,提高无柄小叶榕的耐盐性,最终获得一种能够提高无柄小叶榕抗盐性的穴盘育苗方法。
[0006]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 一种提高无柄小叶榕抗盐性的穴盘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 (1)制种:采集榕果,收集无柄小叶榕种子,保存备用;
[0009] (2)穴盘播种:选用专用育苗基质,通过穴盘自动装填机将混合基质装填入穴盘中,将处理好的榕树种子放入穴盘自动播种机进行播种,播种后不覆土;
[0010] (3)穴盘消毒:将播种好的穴盘放入消毒浸泡池中浸润;
[0011] (4)穴盘移苗:待幼苗生长到株高1cm左右,长出2片真叶时开始移苗,具体是将同一穴盘内发出的多个幼苗带基质挖出,避免损伤根系与地上部,1穴1株地移栽入新的穴盘中;
[0012] (5)容器育苗:待步骤(4)的穴盘苗株高10cm时,分株移栽入无纺布袋容器内;生长为1.5年生苗时,外源喷施12-23μmol/L的H2O2+10-50mmol/L 5-氨基乙酰丙酸(ALA)+0.06-0.15mmol/L水杨酸,均匀喷施于叶片,每10日处理1次,早晚叶面各喷施1次,直至培育为2年生苗出圃、定植。
[0013]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的制种具体包括:采集红色或黑色、质软、成熟期一致的榕果,放入塑料袋内常温储存2-3d,使榕果充分成熟软化,将榕果挤破、晒干、搓碎,收集无柄小叶榕种子,2-5℃下密封保存备用。
[0014]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的穴盘播种选用的专用育苗基质由泥炭土、蛭石、珍珠岩按4:2:1(V/V)调配;所述穴盘为128孔穴盘。
[0015]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的穴盘消毒具体包括:用砖砌成10cm高的消毒浸泡池,池底垫上塑料薄膜,池内加入800倍敌磺钠,液体高度低于穴盘高度0.5cm左右,将播种好的穴盘放入池中浸润5-10分钟,以保证基质达到饱和状态,使种子与基质紧密结合,播种后注意浇水。
[0016]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的穴盘移苗具体包括:待幼苗株高1cm左右,长出2片真叶时移苗,具体包括:用木片或镊子将幼苗带基质挖出,避免损伤根系与地上部,1穴1株地移栽入新的128孔穴盘中;栽培基质为专用育苗基质,泥炭土、蛭石、珍珠岩按4:2:1(V/V)调配,培养5-6个月,培养环境透光度为50%-60%,避免强光直射,夏季环境温度控制在35℃以下,并保持基质湿度达100%,该幼苗期每7d喷施1000倍水溶性复合肥,水溶性复合肥的氮磷钾含量为20-20-20。
[0017]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的容器育苗具体包括:无柄小叶榕株高10cm时,分株移栽入无纺布袋网容器内;无纺布网袋容器采用的基质是由泥炭土、珍珠岩、锯屑按24:12:14(V/V)组成的轻型基质;3-9月份,每10天喷施1次500倍复合肥,氮磷钾含量为17-17-17;生长为1.5年生苗时,外源喷施18μmol/L的H2O2+20mmol/L 5-氨基乙酰丙酸(ALA)+0.08mmol/L水杨酸,均匀喷施于叶片,每10日处理1次,早晚叶面各喷施1次,直至培育为2年生苗出圃、定植。
[0018] 需要说明的是,氮磷钾含量为20-20-20是农业栽培领域的常用技术术语,这些数字是指产品中所含有的N—P2O5—K2O的百分含量,即20-20-20是指产品中含20%的氮,20%的五氧化二磷和20%的氧化钾。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0] 1.本发明直接机械播种无覆土在穴盘里,减少了芽苗移苗环节,植株根团发育良好,无缓苗期,配合特定配比的栽培基质和不同时期的施肥方法,促进无柄小叶榕生长,缩短育苗周期50d以上,每株成本节省约0.5元,加快育苗进程,提升育苗效率,节省人力成本与耗材成本。
[0021] 2.本发明中的自动播种机仅需1-2人控制,每天可播种约20万粒的榕种,比常规无性育苗方法的繁殖系数提高了数万倍,移栽成活率提高15.6%,可迅速增加无柄小叶榕种苗产量,解决无柄小叶榕种苗稀缺的问题。同时,采用穴盘育苗的方式更利于无柄小叶榕幼苗生长,配以优化的育苗基质和后期的管理施肥方法,得到抗盐性良好的壮苗,从而为盐碱地造林提供优质苗木。
[0022] 3.通过喷施外源激素处理无柄小叶榕,提高了小叶榕苗木的耐盐性,为沿海地区行道绿化,造林提供了优质耐盐苗木。外源激素的选择是我们研究所经过了多年的对比实验得出的优化方案,其中水杨酸(Salicylicacid,SA)是一种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和抵御逆境胁迫具有重要作用,它作为植物激素和信号分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抵御逆境胁迫中具有重要作用,影响植物水分代谢、矿质营养吸收和光合作用,参与调节植物种子萌发、产热、开花、离子跨膜转运等生理过程。盐胁迫使植物中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样影响无柄小叶榕的叶绿素合成,最终影响其生长发育,外源喷施5-氨基乙酰丙酸(ALA)可以正向调节植物的耐盐性,增加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H2O2的积累,增加叶片SOD、POD等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MDA)的积累。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重要的耐逆信号分子,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胁迫响应和程序性死亡等重要的生理过程,它的使用可以降低植物细胞内MDA的积累,缓解并减轻盐胁迫对无柄小叶榕幼苗膜质过氧化的伤害。十几年的研究中,我们已经发现了H2O2,5-氨基乙酰丙酸(ALA)和水杨酸具有协调增效提高无柄小叶榕耐盐性的优异效果,培育后的苗木定植移栽后,可降低盐胁迫对无柄小叶榕幼苗的影响,其中外源喷施H2O2+5-氨基乙酰丙酸(ALA)+水杨酸能够协同降低无柄小叶榕幼苗MDA含量,三种激素配合使用,比任意一种或两种使用的效果更优,缓解并减轻了盐胁迫对无柄小叶榕幼苗膜质过氧化的伤害。
[0023] 4.盐胁迫下,通过外源喷施外源喷施H2O2+5-氨基乙酰丙酸(ALA)+水杨酸处理,在处理后第15d时,H2O2含量明显下降,从而可以减少盐胁迫下幼苗膜质的伤害。外源喷施H2O2+5-氨基乙酰丙酸(ALA)+水杨酸还可以激活植物细胞的抗氧化系统,细胞质中通过积累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物质维持细胞的渗透平衡,减轻或缓解盐胁迫的伤害。可溶性蛋白累积量的多少足以衡量植物渗透调节能力的大小,高盐胁迫诱导植物细胞中蛋白质合成增强,可溶性蛋白的增加,有利于植物维护细胞内渗透势的稳定,缓解盐胁迫引起的水分缺失对植物造成的伤害。其中外源喷施H2O2+5-氨基乙酰丙酸(ALA)+水杨酸具有协同增效的效果,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比对比例中施加一种或两种的量高。
[0024] 5.盐胁迫是持续过程,作物各生育时期对盐胁迫敏感性不同,因此施用外源激素时应考虑作物不同生育时期对盐敏感性差异。目前我们通过研究无柄小叶榕生长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获得抗盐性好的施用浓度和使用时期,即外源喷施18μmol/L的H2O2+20mmol/L 5-氨基乙酰丙酸(ALA)+0.08mmol/L处理浓度效果最佳,以及在1.5年生苗时喷施效果更优。
[0025] 6.除了施用外源激素,近些年我们还从无柄小叶榕栽培基质配比,施肥配比方面进一步优化苗木品质,提高盐碱地造林后的成活率,其中泥炭土、珍珠岩、锯屑按24:12:14(V/V)组成的轻型基质,更利于无柄小叶榕造林后苗木成活率;采用穴盘育苗用氮磷钾含量为20-20-20水溶性复合肥利于幼苗期的无柄小叶榕生长发育,移栽后使用复合肥,肥效稳而长,均匀释放,利于土壤的均匀供给养分,穴盘移苗后用氮磷钾含量为17-17-17复合肥培育后的无柄小叶榕耐盐性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实施例1
[0027] 一种提高无柄小叶榕抗盐性的穴盘育苗方法:
[0028] (1)制种:采集红色或黑色、质软、成熟期一致的榕果,放入塑料袋内常温储存3d,使榕果充分成熟软化,将榕果挤破、晒干、搓碎,收集无柄小叶榕种子,4℃下密封保存备用;
[0029] (2)穴盘播种:选用专用育苗基质,泥炭土、蛭石、珍珠岩按4:2:1调配,通过穴盘自动装填机将混合基质装填入128孔穴盘中,将处理好的榕树种子放入穴盘自动播种机进行播种,播种后不覆土;
[0030] (3)穴盘消毒:用砖砌成10cm高的消毒浸泡池,池底垫上塑料薄膜,池内加入800倍敌磺钠,液体高度低于穴盘高度0.5cm,将播种好的穴盘放入池中浸润8分钟,以保证基质达到饱和状态,使种子与基质紧密结合,播种后注意浇水;
[0031] (4)穴盘移苗:待幼苗株高1cm,长出2片真叶时移苗,具体将同一穴盘内发出的多个幼苗带基质用木片或镊子挖出,避免损伤根系与地上部,1穴1株地移栽入新的128孔穴盘中;栽培基质为专用育苗基质,泥炭土、蛭石、珍珠岩按4:2:1调配,培养5个月,培养环境透光度为50%,避免强光直射,夏季环境温度控制在35℃以下,并保持基质湿度达100%,幼苗期每7d喷施1000倍水溶性复合肥,水溶性复合肥的氮磷钾含量为20-20-20,直至移栽;
[0032] (5)容器育苗:无柄小叶榕株高10cm时,分株移栽入无纺布袋网容器内;无纺布网袋容器采用的基质是由泥炭土、珍珠岩、锯屑按24:12:14(V/V)组成的轻型基质;3-9月份,每10天喷施1次500倍复合肥,氮磷钾含量为17-17-17;生长为1.5年生苗时,外源喷施12μmol/L的H2O2+10mmol/L 5-氨基乙酰丙酸(ALA)+0.06mmol/L水杨酸,均匀喷施于叶片,每10日处理1次,早晚叶面各喷施1次,直至培育为2年生苗出圃、定植。
[0033] 实施例2
[0034] 步骤(1)-(4)与实施例1相同,将步骤(5)中外源喷施的H2O2、5-氨基乙酰丙酸(ALA)、水杨酸的浓度替换为18μmol/L的H2O2+20mmol/L 5-氨基乙酰丙酸(ALA)+0.08mmol/L水杨酸,均匀喷施于叶片,每10日处理1次,早晚叶面各喷施1次,直至培育为2年生苗出圃、定植。
[0035] 实施例3
[0036] 步骤(1)-(4)与实施例1相同,将步骤(5)中外源喷施的H2O2、5-氨基乙酰丙酸(ALA)、水杨酸的浓度替换为23μmol/L的H2O2+50mmol/L 5-氨基乙酰丙酸(ALA)+0.15mmol/L水杨酸,均匀喷施于叶片,每10日处理1次,早晚叶面各喷施1次,直至培育为2年生苗出圃、定植。
[0037] 实验一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对无柄小叶榕耐盐性的影响
[0038] 实验方法:盐胁迫处理后第1d、5d和15d取幼苗叶片测定H2O2的含量,于外源处理后第15d取幼苗叶片测定幼苗叶片MDA含量、SOD、POD酶活性、可溶性糖的含量,每组3次重复。SOD采用氮蓝四唑法测定,POD活性选取愈创木酚法进行测定,MDA含量参照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H2O2含量测定参照赵世杰在《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书中的方法测定,蒽酮比色法测可溶性糖含量。
[0039] 实验例1
[0040] 步骤(1)-(4)与实施例1相同,将步骤(5)中外源喷施的H2O2、5-氨基乙酰丙酸(ALA)、水杨酸的浓度替换为外源喷外源激素12μmol/L的H2O2+10mmol/L 5-氨基乙酰丙酸(ALA)+0.06mmol/L水杨酸,与处理同时,用13%海水进行盐胁迫处理(每5日胁迫处理一次,100mL/盆,共胁迫15日)。
[0041] 实验例2
[0042] 步骤(1)-(4)与实施例1相同,将步骤(5)中外源喷施的H2O2、5-氨基乙酰丙酸(ALA)、水杨酸的浓度替换为喷施外源激素18μmol/L的H2O2+20mmol/L 5-氨基乙酰丙酸(ALA)+0.08mmol/L水杨酸,与处理同时,用13%海水进行盐胁迫处理(每5日胁迫处理一次,100mL/盆,共胁迫15日)。
[0043] 实验例3
[0044] 步骤(1)-(4)与实施例1相同,将步骤(5)中外源喷施的H2O2、5-氨基乙酰丙酸(ALA)、水杨酸的浓度替换为喷施外源激素23μmol/L的H2O2+50mmol/L 5-氨基乙酰丙酸(ALA)+0.15mmol/L水杨酸,与处理同时,用13%海水进行盐胁迫处理(每5日胁迫处理一次,100mL/盆,共胁迫15日)。
[0045] 对比例1
[0046] 步骤(1)-(4)与实施例1相同,将步骤(5)中外源喷施的H2O2、5-氨基乙酰丙酸(ALA)、水杨酸的浓度替换为喷施外源激素25μmol/L的H2O2+60mmol/L 5-氨基乙酰丙酸(ALA),与处理同时,用13%海水进行盐胁迫处理(每5日胁迫处理一次,100mL/盆,共胁迫15日)。
[0047] 对比例2
[0048] 步骤(1)-(4)与实施例1相同,将步骤(5)中外源喷施的H2O2、5-氨基乙酰丙酸(ALA)、水杨酸的浓度替换为喷施外源激素60mmol/L 5-氨基乙酰丙酸(ALA)+0.18mmol/L水杨酸,与处理同时,用13%海水进行盐胁迫处理(每5日胁迫处理一次,100mL/盆,共胁迫15日)。
[0049] 对比例3
[0050] 步骤(1)-(4)与实施例1相同,将步骤(5)中外源喷施的H2O2、5-氨基乙酰丙酸(ALA)、水杨酸的浓度替换为喷施外源激素25μmol/L的H2O2+0.18mmol/L水杨酸,与处理同时,用13%海水进行盐胁迫处理(每5日胁迫处理一次,100mL/盆,共胁迫15日)。
[0051] 对比例4
[0052] 步骤(1)-(4)与实施例1相同,将步骤(5)中外源喷施的H2O2、5-氨基乙酰丙酸(ALA)、水杨酸的浓度替换为喷施外源激素30μmol/L的H2O2,与处理同时,用13%海水进行盐胁迫处理(每5日胁迫处理一次,100mL/盆,共胁迫15日)。
[0053] 对比例5
[0054] 步骤(1)-(4)与实施例1相同,将步骤(5)中外源喷施的H2O2、5-氨基乙酰丙酸(ALA)、水杨酸的浓度替换为喷施外源激素70mmol/L 5-氨基乙酰丙酸(ALA),与处理同时,用13%海水进行盐胁迫处理(每5日胁迫处理一次,100mL/盆,共胁迫15日)。
[0055] 对比例6
[0056] 步骤(1)-(4)与实施例1相同,将步骤(5)中外源喷施的H2O2、5-氨基乙酰丙酸(ALA)、水杨酸的浓度替换为喷施外源激素0.20mmol/L水杨酸,与处理同时,用13%海水进行盐胁迫处理(每5日胁迫处理一次,100mL/盆,共胁迫15日)。
[0057] 盐胁迫对照
[0058] 步骤(1)-(4)与实施例1相同,将步骤(5)中外源喷施的H2O2、5-氨基乙酰丙酸(ALA)、水杨酸的浓度替换为纯净水,与处理同时,用13%海水进行盐胁迫处理(每5日胁迫处理一次,100mL/盆,共胁迫15日)。
[0059] 空白对照
[0060] 步骤(1)-(4)与实施例1相同,其中的步骤(5)不做盐胁迫处理,不喷施任何物质。
[0061] 实验结果:表1结果显示,在单独盐胁迫对照第5d时,幼苗H2O2含量明显升高,与CK空白组相比差异显著,通过外源喷施H2O2+5-氨基乙酰丙酸(ALA)+水杨酸处理,在处理后第15d时,H2O2含量明显下降,其中实验例2的外源喷施18μmol/L的H2O2+20mmol/L 5-氨基乙酰丙酸(ALA)+0.08mmol/L水杨酸效果最好,其在盐胁迫处理情况下,实现降低H2O2含量的效果,从而可以减少盐胁迫下幼苗膜质的伤害。同时,表1还可以得出实验例1-3三种外源激素结合使用比单独使用一种H2O2,5-氨基乙酰丙酸(ALA)或水杨酸,使用两种的效果都好,即H2O2,5-氨基乙酰丙酸(ALA)或水杨酸具有协调增效,降低盐胁迫对无柄小叶榕幼苗的影响,使得在处理后期无柄小叶榕细胞内H2O2含量显著降低,减轻无柄小叶榕幼苗的膜质过氧化伤害,提高无柄小叶榕的耐盐性。而通过无柄小叶榕NaCl溶液胁迫下,外源喷施H2O2+5-氨基乙酰丙酸(ALA)+水杨酸能够协同降低无柄小叶榕幼苗MDA含量,其中实验例2的浓度配比最佳,三种激素配合使用,比任意一种或两种使用的效果更优,即降低了MDA的积累,缓解并减轻了盐胁迫对无柄小叶榕幼苗膜质过氧化的伤害。此外,空白CK与盐胁迫CK相比,可以看出盐胁迫下无柄小叶榕叶片中的H2O2含量和MDA含量增加,而在加入了外源喷施H2O2+5-氨基乙酰丙酸(ALA)+水杨酸能够协同降低上述有害物质的积累。
[0062] 表1外源喷施对盐胁迫下无柄小叶榕幼苗H2O2(mmol/g)和MDA含量的影响(nmol/g)[0063]
[0064]
[0065] 表2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均在盐胁迫的情况下比空白CK进一步增加,即在盐胁迫条件下,抗氧化酶SOD、POD酶的活性增加,缓解并减轻了盐胁迫对无柄小叶榕幼苗的伤害,其中实验例2的外源喷施18μmol/L的H2O2+20mmol/L 5-氨基乙酰丙酸(ALA)+0.08mmol/L处理浓度效果最佳,抗氧化酶SOD、POD酶含量分别是空白CK的2.23,2.77倍,是盐胁迫CK的1.26,1.57倍;外源喷施H2O2+5-氨基乙酰丙酸(ALA)+水杨酸能够协同增优的效果明显,实验例1-3喷施三种激素的效果,明显优于喷施两种的对比例1-3,和喷施一种的对比例4-6,对提高无柄小叶榕幼苗耐盐性起着关键作用。
[0066] 盐胁迫下,可以激活植物细胞的抗氧化系统,细胞质中通过积累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物质维持细胞的渗透平衡,减轻或缓解盐胁迫的伤害。可溶性蛋白累积量的多少足以衡量植物渗透调节能力的大小,高浓度有利于植物维护细胞内渗透势的稳定,缓解盐胁迫引起的水分缺失对植物造成的伤害。其中外源喷施H2O2+5-氨基乙酰丙酸(ALA)+水杨酸具有协同增效的效果,实验例1-3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比对比例中施加一种或两种的量高,其中实验例2的值最高。
[0067] 表2外源喷施对盐胁迫下无柄小叶榕幼苗SOD/POD/可溶性糖/蛋白含量的影响[0068]
[0069]
[0070] 综上,外源喷施H2O2+5-氨基乙酰丙酸(ALA)+水杨酸提高了盐胁迫下无柄小叶榕幼苗细胞SOD、POD酶的活性,提高了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细胞内H2O2和MDA的含量,缓解了盐胁迫下的细胞内H2O2和MDA的毒害作用。
[0071] 实验二不同处理时间对造林后无柄小叶榕生长发育的影响
[0072] 实验方法:在移栽苗的不同时期,用同样浓度的外源激素处理无柄小叶榕幼苗,直到苗木2年生出圃定植造林,每个处理选择100株在滩涂盐碱地(含盐量0.6%左右)实施造林,3个月后测定苗木的苗高,地径,成活率,每个处理取平均值。
[0073] 实验例4
[0074] 育苗方法同实施例1,其中在步骤(4)5个月的幼苗时,外源喷施18μmol/L的H2O2+20mmol/L 5-氨基乙酰丙酸(ALA)+0.08mmol/L水杨酸,均匀喷施于叶片,每10日处理1次,早晚叶面各喷施1次,直至培育为2年生苗出圃、定植。
[0075] 实验例5
[0076] 育苗方法同实施例1,其中的步骤(5)移栽后1年生苗,外源喷施18μmol/L的H2O2+20mmol/L 5-氨基乙酰丙酸(ALA)+0.08mmol/L水杨酸,均匀喷施于叶片,每10日处理1次,早晚叶面各喷施1次,直至培育为2年生苗出圃、定植。
[0077] 实验例6
[0078] 育苗方法同实施例1,其中的步骤(5)移栽后1.5年生苗,外源喷施18μmol/L的H2O2+20mmol/L 5-氨基乙酰丙酸(ALA)+0.08mmol/L水杨酸,均匀喷施于叶片,每10日处理1次,早晚叶面各喷施1次,直至培育为2年生苗出圃、定植。
[0079] 实验例7
[0080] 育苗方法同实施例1,其中的步骤(5)在出圃、定植前1个月时,外源喷施18μmol/L的H2O2+20mmol/L 5-氨基乙酰丙酸(ALA)+0.08mmol/L水杨酸,均匀喷施于叶片,每10日处理1次,早晚叶面各喷施1次,直至培育为2年生苗出圃、定植。
[0081] 空白对照
[0082] 不做任何抗盐性处理。
[0083] 实验结果:实验例4的无柄小叶榕5个月的幼苗,实验例5的无柄小叶榕1年生苗,实验例6的无柄小叶榕1.5年生苗,外源喷施18μmol/L的H2O2+20mmol/L 5-氨基乙酰丙酸(ALA)+0.08mmol/L水杨酸直至出圃在盐碱地上造林,成活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和实验例7出圃定植前1个月喷施的效果,而实验例4-6之间无显著差异,其中实验例6的效果较好,苗高、地径和成活率分别比空白对照(苗木在盐碱地上无任何处理)提高了22.9%、27.1%和
89.1%,说明不需要过早喷施激素,只需在移栽后无柄小叶榕生长到1.5年生苗时喷施即可达到较好的耐盐性效果。
[0084] 表3不同喷施处理时间对无柄小叶榕苗木造林后生长的影响
[0085]处理时机 苗高(cm) 地径(cm) 成活率(%)
实验例4 47.6 0.58 74.5
实验例5 48.1 0.59 76.4
实验例6 49.3 0.61 76.6
实验例7 40.6 0.50 47.9
空白对照 40.1 0.48 40.5
[0086] 实验三传统撒播与本发明机械穴盘播种对无柄小叶榕生长发育的影响[0087] 实验方法:传统大田播种方式比本发明的机械穴盘播种多经历了一次移栽,缓苗期加长,成活率下降,本实验研究对比传统撒播与本发明机械穴盘播种对无柄小叶榕生长发育的影响,其中在移栽到无纺布袋容器,测定无柄小叶榕幼苗3个月时的生长情况,以及对比两种播种方式的费用成本及生长时间。
[0088] 实验例8
[0089] 一种无柄小叶榕的大田育苗方法:
[0090] (1)制种:采集红色或黑色、质软、成熟期一致的榕果,放入塑料袋内常温储存2-3d,使榕果充分成熟软化,将榕果挤破、晒干、搓碎,收集无柄小叶榕种子,2-5℃下密封保存备用;
[0091] (2)大田播种:在大田里撒种播种;
[0092] (3)移栽:待大田幼苗株高1cm左右,长出2片真叶时移苗;1穴1株地移栽入1号无纺布袋;栽培基质为专用育苗基质,泥炭土、蛭石、珍珠岩按4:2:1调配,培养5-6个月,培养环境透光度为50%-60%,避免强光直射,夏季环境温度控制在35℃以下,并保持基质湿度达100%,幼苗期每7d喷施1000倍水溶性复合肥,水溶性复合肥的氮磷钾含量为20-20-20,直至移栽;
[0093] (4)容器育苗:无柄小叶榕株高10cm时,分株移栽入2号无纺布袋网容器内;无纺布网袋容器采用的基质是由泥炭土、珍珠岩、锯屑按24:12:14(V/V)组成的轻型基质;3-9月份,每10天喷施1次500倍复合肥,氮磷钾含量为17-17-17;培育为2年生苗出圃、定植。
[0094] 实验例9
[0095] 一种无柄小叶榕穴盘育苗方法:
[0096] (1)制种:采集红色或黑色、质软、成熟期一致的榕果,放入塑料袋内常温储存2-3d,使榕果充分成熟软化,将榕果挤破、晒干、搓碎,收集无柄小叶榕种子,2-5℃下密封保存备用;
[0097] (2)穴盘播种:选用专用育苗基质,泥炭土、蛭石、珍珠岩按4:2:1调配,通过穴盘自动装填机将混合基质装填入128孔穴盘中,将处理好的榕树种子放入穴盘自动播种机进行播种,播种后不覆土;
[0098] (3)穴盘消毒:用砖砌成10cm高的消毒浸泡池,池底垫上塑料薄膜,池内加入800倍敌磺钠,液体高度低于穴盘高度0.5cm左右,将播种好的穴盘放入池中浸润5-10分钟,以保证基质达到饱和状态,使种子与基质紧密结合,播种后注意浇水;
[0099] (4)穴盘移苗:待幼苗株高1cm左右,长出2片真叶时移苗,具体将同一穴盘内发出的多个幼苗带基质用木片或镊子挖出,避免损伤根系与地上部,1穴1株地移栽入新的128孔穴盘中;栽培基质为专用育苗基质,泥炭土、蛭石、珍珠岩按4:2:1调配,培养5-6个月,培养环境透光度为50%-60%,避免强光直射,夏季环境温度控制在35℃以下,并保持基质湿度达100%,幼苗期每7d喷施1000倍水溶性复合肥,水溶性复合肥的氮磷钾含量为20-20-20,直至移栽;
[0100] (5)容器育苗:无柄小叶榕株高10cm时,分株移栽入2号无纺布袋网容器内;无纺布网袋容器采用的基质是由泥炭土、珍珠岩、锯屑按24:12:14(V/V)组成的轻型基质;3-9月份,每10天喷施1次500倍复合肥,氮磷钾含量为17-17-17;培育为2年生苗出圃、定植。
[0101] 实验结果:表4可知,传统方式大田撒播出芽后45d,需将幼苗拔出移栽入1号无纺布袋,损伤根系的同时需要1个月左右缓苗期,3个月后株高约10.6cm;而采用本发明的改良方式仅需于幼苗期补苗,无需移栽,3个月后幼苗株高可达18.6cm,增幅达75%。此外,本发明改良方法后可节省1次幼苗移栽过程,减少物料成本与缓苗时间,移栽成活率比传统大田播种育苗的成活率提高15.6%,出圃时间缩短1.5个月,每株成本节省约0.5元。
[0102] 表4传统与改良方式种苗参数表
[0103]
[0104] 注:1号无纺布袋:5cm*9cm2号无纺布袋:13cm*12cm。
[0105] 实验四不同栽培基质配比对盐碱地造林后无柄小叶榕生长发育的影响[0106] 实验方法:在无柄小叶榕生长的不同时期,用不同栽培基质配比后的基质培育无柄小叶榕幼苗,直到苗木2年生出圃定植造林,每个处理选择100株在滩涂盐碱地(含盐量0.6%左右)实施造林,3个月后测定苗木成活率,每个处理取平均值。
[0107] 实验例10
[0108] 育苗方法同实验例9,步骤(5)用泥炭土、蛭石、珍珠岩按4:2:1(V/V)调配栽培基质替换。
[0109] 实验例11
[0110] 育苗方法同实验例9,步骤(5)用泥炭土、蛭石、珍珠岩按3:3:2(V/V)调配栽培基质替换。
[0111] 实验例12
[0112] 育苗方法同实验例9,步骤(5)泥炭土、珍珠岩、锯屑按46:27:27(V/V)调配栽培基质替换。
[0113] 实验例13
[0114] 育苗方法同实验例9,步骤(5)泥炭土、珍珠岩、锯屑按38:25:25(V/V)调配栽培基质替换。
[0115] 实验例14
[0116] 育苗方法同实验例9,步骤(5)泥炭土、珍珠岩按6:4(V/V)调配栽培基质替换。
[0117] 实验结果:表5可知,实验例9的基质配比最优,其在盐碱地上造林的成活率最高,优于其他配方的栽培基质。采用由泥炭土、珍珠岩、锯屑按24:12:14(V/V)组成的轻型基质用于移栽后的无柄小叶榕幼苗生长,对于苗木的耐盐性而言,盐碱地造林后的无柄小叶榕成活率与前期苗木生长状况有关,栽培基质的配比对幼苗其生长有重要影响,实验例9的基质配比下苗木的耐盐性生长更好。
[0118] 表5不同基质配方对无柄小叶榕盐碱地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0119]
[0120] 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内容所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