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动车窗辅助装置、机动车及辅助装置的使用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280753.5

文献号 : CN10984962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刘燕妮王胜广罗辉易新

申请人 :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机动车窗辅助装置,包括:设置在机动车车体上的球体,在所述球体的表面沿第一圆周布置有多个横向光敏电阻器,沿与所述第一圆周正交的第二圆周布置有多个纵向光敏电阻器,用于检测阳光的光强;电致变色车窗膜层,作为所述机动车的前挡风玻璃或设置在所述机动车的前挡风玻璃的内或外表面,包括沿前挡风玻璃横向方向排列的多个彼此绝缘的电致变色结构;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检测到的光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而使得至少部分电致变色结构变色。本发明解决了阳光刺眼问题,同时能够缓解驾驶员的眼部疲劳,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机动车窗辅助装置,包括电致变色车窗膜层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致变色车窗膜层变色,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机动车车体上的球体,在所述球体的表面沿第一圆周布置有多个横向光敏电阻器,沿与所述第一圆周正交的第二圆周布置有多个纵向光敏电阻器,用于检测阳光的光强;

所述电致变色车窗膜层作为所述机动车的前挡风玻璃或设置在所述机动车的前挡风玻璃的内或外表面,包括沿前挡风玻璃横向方向排列的多个彼此绝缘的电致变色结构;

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检测到的光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而使得至少部分电致变色结构变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横向光敏电阻器中的一部分和所述多个纵向光敏电阻器中的一部分构成有效区域,所述有效区域的横向范围由驾驶员眼睛位置与由前挡风玻璃两个横向边缘形成的夹角范围相对应,所述有效区域的纵向范围与由驾驶员眼睛位置与前挡风玻璃两个纵向边缘形成的夹角范围相对应;

所述多个彼此绝缘的电致变色结构与所述有效区域的横向范围内包括的横向光敏电阻器一一对应,其中每个电致变色结构包括共用的第一电极和各自的第二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

所述多个纵向光敏电阻器以及所述多个横向光敏电阻器所感测的最小光强大于预设下限阈值;并且所述多个纵向光敏电阻器中感测到最大光强的纵向光敏电阻器位于所述有效区域的纵向范围内;并且所述多个横向光敏电阻器中感测到最大光强的横向光敏电阻器位于所述有效区域的横向范围内,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而向所述共用的第一电极施加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有效区域横向范围内的横向光敏电阻器所感测的最小光强大于预设上限阈值而向所有电致变色结构各自的第二电极施加相应的电压以使得光线穿过所述电致变色结构后的光强均为所述预设上限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有效区域横向范围内的横向光敏电阻器所感测的最小光强小于预设上限阈值而向有效区域横向范围内的横向光敏电阻器除感测到最小光强的横向光敏电阻器之外的其它横向光敏电阻器对应的电致变色结构各自的第二电极施加相应的电压以使得光线穿过所述电致变色结构后的光强均为所述最小光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电致变色车窗膜层包括第一玻璃基板和相对设置的第二玻璃基板;

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之间的所述多个电致变色结构,其中所述每个电致变色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玻璃基板上的所述共用的第一电极;

形成在所述第一电极上的离子存储层;

在离子存储层上形成的电介质层;

在所述电介质层上形成的电致变色层;

封框胶,围绕所述离子存储层、电介质层和电致变色层;

在所述电致变色层上形成的第二电极,

其中,所述电致变色车窗膜层作为所述机动车的前挡风玻璃。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电致变色车窗膜层包括第一透明柔性基板和相对设置的第二透明柔性基板;

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柔性基板和第二透明柔性基板之间的所述多个电致变色结构,其中所述每个电致变色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透明柔性基板上的所述共用的第一电极;

形成在所述第一电极上的离子存储层;

在离子存储层上形成的电介质层;

在所述电介质层上形成的电致变色层;

封框胶,围绕所述离子存储层、电介质层和电致变色层;

在所述电致变色层上形成的第二电极,

其中,所述电致变色车窗膜层贴附在所述机动车的前挡风玻璃的内或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材料为掺锡氧化铟。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层的材料为氧化钨/氧化钼复合薄膜。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介质层的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11.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存储层的材料为三氧化钨、一氧化镍或二氧化钛。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包括底座,安装在机动车车顶上;

球形壳体,支撑在所述底座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周为所述球形壳体平行于车顶的最大直径的圆周上,所述第二圆周为垂直车顶的最大直径的圆周上。

14.一种机动车,包括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辅助装置。

15.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辅助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所述多个横向光敏电阻器以及所述多个纵向光敏电阻器分别检测阳光的光强;

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检测到的光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而使得至少部分电致变色结构变色。

说明书 :

一种机动车窗辅助装置、机动车及辅助装置的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智能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动车窗辅助装置、机动车及辅助装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早晚的阳光格外刺眼,对于那些不得不迎着阳光上下班的司机朋友们来说,直射的阳光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也隐藏着很多危险,开车路上阳光极为刺眼,很有可能影响行车安全,汽车自带的遮阳板有一定的遮挡效果,但是当阳光入射角度偏低时会失去效果,并且遮阳板会影响驾驶员视线,驾驶员佩戴太阳镜也具有遮挡阳光的作用,但是太阳镜容易造成驾驶员眼镜疲劳,容易犯困。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机动车窗辅助装置,包括:
[0004] 设置在机动车车体上的球体,在所述球体的表面沿第一圆周布置有多个横向光敏电阻器,沿与所述第一圆周正交的第二圆周布置有多个纵向光敏电阻器,用于检测阳光的光强;
[0005] 电致变色车窗膜层,作为所述机动车的前挡风玻璃或设置在所述机动车的前挡风玻璃的内或外表面,包括沿前挡风玻璃横向方向排列的多个彼此绝缘的电致变色结构;以及
[0006]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检测到的光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而使得至少部分电致变色结构变色。
[0007] 优选地,所述多个横向光敏电阻器中的一部分和所述多个纵向光敏电阻器中的一部分构成有效区域,所述有效区域的横向范围由驾驶员眼睛位置与由前挡风玻璃两个横向边缘形成的夹角范围相对应,所述有效区域的纵向范围与由驾驶员眼睛位置与前挡风玻璃两个纵向边缘形成的夹角范围相对应;
[0008] 所述多个彼此绝缘的电致变色结构与所述有效区域的横向范围内包括的横向光敏电阻器一一对应,其中每个电致变色结构包括共用的第一电极和各自的第二电极。
[0009] 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
[0010] 所述多个纵向光敏电阻器以及所述多个横向光敏电阻器所感测的最小光强大于预设下限阈值;并且
[0011] 所述多个纵向光敏电阻器中感测到最大光强的纵向光敏电阻器位于所述有效区域的纵向范围内;并且
[0012] 所述多个横向光敏电阻器中感测到最大光强的横向光敏电阻器位于所述有效区域的横向范围内,
[0013] 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而向所述共用的第一电极施加电压。
[0014]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有效区域横向范围内的横向光敏电阻器所感测的最小光强大于预设上限阈值而向所有电致变色结构各自的第二电极施加相应的电压以使得光线穿过所述电致变色结构后的光强均为所述预设上限阈值。
[0015]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有效区域横向范围内的横向光敏电阻器所感测的最小光强小于预设上限阈值而向有效区域横向范围内的横向光敏电阻器除感测到最小光强的横向光敏电阻器之外的其它横向光敏电阻器对应的电致变色结构各自的第二电极施加相应的电压以使得光线穿过所述电致变色结构后的光强均为所述最小光强。
[0016] 优选地,电致变色车窗膜层包括
[0017] 第一玻璃基板和相对设置的第二玻璃基板;
[0018] 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之间的所述多个电致变色结构,其中所述每个电致变色结构包括
[0019] 形成在所述第一玻璃基板上的所述共用的第一电极;
[0020] 形成在所述第一电极上的离子存储层;
[0021] 在离子存储层上形成的电介质层;
[0022] 在所述电介质层上形成的电致变色层;
[0023] 封框胶,围绕所述离子存储层、电介质层和电致变色层;
[0024] 在所述电致变色层上形成的第二电极,
[0025] 其中,所述电致变色车窗膜层作为所述机动车的前挡风玻璃。
[0026] 优选地,电致变色车窗膜层包括
[0027] 第一透明柔性基板和相对设置的第二透明柔性基板;
[0028] 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柔性基板和第二透明柔性基板之间的所述多个电致变色结构,其中所述每个电致变色结构包括
[0029] 形成在所述第一透明柔性基板上的所述共用的第一电极;
[0030] 形成在所述第一电极上的离子存储层;
[0031] 在离子存储层上形成的电介质层;
[0032] 在所述电介质层上形成的电致变色层;
[0033] 封框胶,围绕所述离子存储层、电介质层和电致变色层;
[0034] 在所述电致变色层上形成的第二电极,
[0035] 其中,所述电致变色车窗膜层贴附在所述机动车的前挡风玻璃的内或外表面。
[0036]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材料为掺锡氧化铟。
[0037] 优选地,所述电致变色层的材料为氧化钨/氧化钼复合薄膜。
[0038] 优选地,所述电介质层的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0039] 优选地,所述离子存储层的材料为三氧化钨、一氧化镍或二氧化钛。
[0040] 优选地,所述球体包括
[0041] 底座,安装在机动车车顶上;
[0042] 球形壳体,支撑在所述底座上。
[0043] 优选地,所述第一圆周为所述球形壳体平行于车顶的最大直径的圆周上,所述第二圆周为垂直车顶的最大直径的圆周上。
[0044]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出一种机动车,包括所述的辅助装置。
[0045]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出一种利用所述的辅助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6] 所述多个横向光敏电阻器以及所述多个纵向光敏电阻器分别检测阳光的光强;
[0047] 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检测到的光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而使得至少部分电致变色结构变色。
[004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49] 本发明具有原理明确、设计简单的优点,通过将多个横向光敏电阻器以及纵向光敏电阻器设置在球体的第一圆周以及第二圆周上来确定太阳光的入射角度以及光强,并通过控制器响应于检测到的光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而使得至少部分电致变色结构变色,改变至少部分的电致变色车窗膜层的透光率,使得光强较高的电致变色车窗膜层部分透光率低,而光强较小的电致变色车窗膜层部分透光率高,解决了阳光刺眼问题,同时能够缓解驾驶员的眼部疲劳,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5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51] 图1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机动车窗辅助装置的结构框图;
[0052] 图2示出球体的结构示意图;
[0053] 图3示出电致变色车窗膜层的结构示意图;
[0054] 图4示出有效区域的横向范围的示意图;
[0055] 图5示出有效区域的纵向范围的示意图;
[0056] 图6示出电致变色车窗膜层的正面示意图;
[0057] 图7示出控制器响应于检测到的光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而使得至少部分电致变色结构变色的流程图;
[0058] 图8示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利用所述的辅助装置的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0059] 图中:100、球体;110、横向光敏电阻器;120、纵向光敏电阻器;130、有效区域;200、底座;300、电致变色车窗膜层;310、第一玻璃基板;320、第二玻璃基板;330、第一电极;340、第二电极;350、离子存储层;360、电致变色层;370、电介质层;380、封框胶;390、隔离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6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61]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图1示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机动车窗辅助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球体100、电致变色车窗膜层300以及控制器。
[0062] 具体的,图2示出球体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所述球体100的表面沿第一圆周布置有多个横向光敏电阻器110,沿与所述第一圆周正交的第二圆周布置有多个纵向光敏电阻器120,用于检测阳光的光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周为所述球形壳体平行于车顶的最大直径的圆周上,所述第二圆周为垂直车顶的最大直径的圆周上。
[0063]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横向光敏电阻器110以及多个纵向光敏电阻器120的作用主要是为了确定太阳光所发射的光线的入射角度以及光强,多个横向光敏电阻器110用于感测太阳光的横向方位角以及相应的光强,并且以平行于地面的横向赤道方向在球体100的表面沿第一圆周进行布置,而多个纵向光敏电阻器120则用于感测太阳光的纵向方位角以及相应的光强,并且以垂直于地面的纵向赤道方向在球体100的表面沿第二圆周进行布置,具体的,球体100可为球状物,其具有球型壳体,也可为由第一圆周所形成的圆环以及第二圆周所形成的圆环所组成的虚拟球体,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具体的,所述球体100还包括底座200,底座200可用于安装在机动车车顶上,而当球体100为球状物时,球体100的球型壳体可支撑在所述底座200上。
[0064] 本实施例中,由于横向光敏电阻器110以及纵向光敏电阻器120是分别沿第一圆周以及第二圆周布置在球体100上,其中,一个横向光敏电阻器110所接收的光线可能包括垂直入射的光线和其他非垂直的各个方向的光的叠加,而当光线垂直于某一个横向光敏电阻器110进行入射时,该方向所接收的光强最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多个横向光敏电阻器110以及多个纵向光敏电阻器120中所感测到的最大光强在球体100上的位置来确认太阳光的入射角度。
[0065] 需要说明的,光敏电阻器是用硫化镉或硒化镉等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特殊电阻器,其工作原理是基于内光电效应。光敏电阻器所受到的光照越强,阻值也就相应的越低,随着光照强度的升高,电阻值迅速降低,亮电阻值可小至1KΩ以下,光敏电阻器对光线十分敏感,其在无光照时,呈高阻状态,暗电阻一般可达1.5MΩ。
[0066] 具体的,图3示出电致变色车窗膜层3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电致变色车窗膜层300包括:包括沿前挡风玻璃横向方向排列的多个彼此绝缘的电致变色结构。
[0067] 需要说明的,电致变色车窗膜层300可以作为所述机动车的前挡风玻璃或设置在所述机动车的前挡风玻璃的内或外表面,其中每个电致变色结构包括共用的第一电极330和各自的第二电极340。
[0068] 进一步的,当电致变色车窗膜层300作为机动车的前挡风玻璃时,所述电致变色车窗包括:
[0069] 第一玻璃基板310和相对设置的第二玻璃基板320;
[0070] 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基板310和第二玻璃基板320之间的所述多个电致变色结构,其中所述每个电致变色结构包括
[0071] 形成在所述第一玻璃基板310上的所述共用的第一电极330;
[0072] 形成在所述第一电极330上的离子存储层350;
[0073] 在离子存储层350上形成的电介质层;
[0074] 在所述电介质层上形成的电致变色层360;
[0075] 封框胶380,围绕所述离子存储层350、电介质层和电致变色层360;
[0076] 在所述电致变色层360上形成的第二电极340
[0077] 具体的,由于第一玻璃基板310以及第二玻璃基板320之间设置有多个电致变色结构,因此,通过对多个电致变色结构进行加电,从而能够实现电致变色车窗膜层300对光线的透射率,吸收率和反射率的可逆変化。
[0078] 其中,第一电极330以及第二电极340可作为工作电极以及对电极,第一电极330和第二电极340在电化学反应中为电致变色层360提供电子,通常要求材料具有高光通过率、高电导率和化学结构温度的特征,示例性的,第一电极330和/或第二电极340的材料可选为掺锡氧化铟。
[0079] 电致变色层360可以在离子迁入或脱出时改变光学透射率(反射率或吸收度),示例性,电致变色层360的材料可选用氧化钨/氧化钼复合薄膜,氧化钨/氧化钼复合薄膜具有较高的电子电导率、离子电导率、较大的光调制范围、较高的着色效率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0080] 电介质层370主要通过促进离子在两个电极之间的转移,并能确保电路的完整,示例性的,电介质层370的材料可选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PMMA/LiClO4/PC,化学性质稳定,粘附性好,具有较好的导电性以及响应时间。
[0081] 离子存储层350的材料具体可以为三氧化钨、一氧化镍或二氧化钛有机材料等弱氧化还原材料。
[0082] 在工作时,保持第一电极330的电压不变,通过对多个电隔离的第二电极340分别进行加电来改变对应的电致变色结构的光学透射率。
[0083] 第二电极340两侧设置的封框胶380能够对每个电致变色结构进行密封,相邻的电致变色结构之间存在有用于相互隔离的隔离区390。
[0084] 更进一步的,当电致变色车窗膜层300设置在所述机动车的前挡风玻璃的内或外表面时,所述电致变色车窗膜层300包括:
[0085] 第一透明柔性基板和相对设置的第二透明柔性基板;
[0086] 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柔性基板和第二透明柔性基板之间的所述多个电致变色结构,其中所述每个电致变色结构包括
[0087] 形成在所述第一透明柔性基板上的所述共用的第一电极330;
[0088] 形成在所述第一电极330上的离子存储层350;
[0089] 在离子存储层350上形成的电介质层;
[0090] 在所述电介质层上形成的电致变色层360;
[0091] 封框胶380,围绕所述离子存储层350、电介质层和电致变色层360;
[0092] 在所述电致变色层360上形成的第二电极340。
[0093] 在这里,由于电致变色车窗膜层300包括第一透明柔性基板和相对设置的第二透明柔性基板,因此,用户可将柔性的电致变色车窗膜层300贴附在前挡风玻璃上来进行使用。
[0094]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多个彼此绝缘的电致变色结构与所述有效区域130的横向范围内包括的横向光敏电阻器110一一对应。
[0095] 在这里,所述多个横向光敏电阻器110中的一部分和所述多个纵向光敏电阻器120中的一部分构成有效区域130,所述有效区域130的横向范围由驾驶员眼睛位置与由前挡风玻璃两个横向边缘形成的夹角范围相对应,所述有效区域130的纵向范围与由驾驶员眼睛位置与前挡风玻璃两个纵向边缘形成的夹角范围相对应。
[0096] 由于驾驶员在车内进行行驶时,其眼睛观察的范围主要为机动车的前挡风玻璃的范围大小,而球体100上的多个横向光敏电阻器110以及多个纵向光敏电阻器120所感测的光线的光强包括了360°的环形方位角范围,因此,为了能够将驾驶员眼镜所观察的前挡风玻璃范围映射在球体100上,需要确定球体100的有效区域130。
[0097] 具体的,球体100的有效区域130确定方法主要如下:根据驾驶员眼睛所在位置与前挡风玻璃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所形成的角度来确定有效区域130的位置和范围,如图4所示,由于驾驶员的眼睛与前挡风玻璃右侧边所形成的角度为β1,与前挡风玻璃左侧边所形成的角度为βn,因此,以球体100的球心为原点在横向形成夹角β1+βn的范围为有效区域130的横向范围,同理,如图5所示,由于驾驶员的眼睛与前挡风玻璃上侧边所形成的角度为αk,与前挡风玻璃下侧边所形成的角度为α1,因此,以球体100的球心为原点的纵向形成夹角α1+αk的范围为有效区域130的纵向范围。
[0098] 多个横向光敏电阻器110以及多个纵向光敏电阻器120分别电连接有比较器,控制器分别与比较器以及多个电致变色结构电连接,控制器可为带有数据处理功能的单片机或计算机,横向光敏电阻器110以及纵向光敏电阻器120所感测的光线的光强会发送给比较器,而比较器预存有预设上限阈值,由于球体100的有效区域130内的横向光敏电阻器110与电致变色结构一一对应,因此,比较器会将来自于球体100的有效区域130内的横向光敏电阻器110所感测的光线的光强与预设上限阈值进行比较,以使得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比较结果控制对所述电致变色结构的加电。
[0099]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有效区域130横向范围内的横向光敏电阻器110所感测的最小光强大于预设上限阈值而向所有电致变色结构各自的第二电极340施加相应的电压以使得光线穿过所述电致变色结构后的光强均为所述预设上限阈值。
[0100]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有效区域130横向范围内的横向光敏电阻器110所感测的最小光强小于预设上限阈值而向有效区域130横向范围内的横向光敏电阻器110除感测到最小光强的横向光敏电阻器110之外的其它横向光敏电阻器110对应的电致变色结构各自的第二电极340施加相应的电压以使得光线穿过所述电致变色结构后的光强均为所述最小光强。
[0101] 图6示出前挡风玻璃的正面示意图,其中,前挡风玻璃按照多个电致变色结构分为N列子前挡风玻璃,子前挡风玻璃GN的个数与球体100的有效区域130内的横向光敏电阻器VN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也就是说,子前挡风玻璃GN对应于横向光敏电阻器VN(图中未示出)。
[0102] 示例性的,当所述球体100的有效区域130内的横向光敏电阻器VN所感测的最小光强IN小于所述预设上限阈值HTH时,则有效区域130内的其他横向光敏电阻器110所感测的光强与最小光强IN比值为:
[0103] λN-1=IN-1/IN;
[0104] 这时,保持子前挡风玻璃GN的透光率TN不变,通过控制器对除子前挡风玻璃GN以外的子前挡风玻璃进行加电,使每块子前挡风玻璃的透光率如下:
[0105] TN-1=(1/λN-1)*TN;
[0106] 则最终使光线穿过每个子前挡风玻璃后的光强大小为最小光强IN。
[0107] 当所述球体100的有效区域130内的横向光敏电阻器VN所感测的最小光强IN大于所述预设上限阈值HTH时,则有效区域130内的横向光敏电阻器110所感测的光强与预设上限阈值HTH的比值为:
[0108] λN=IN/HTH;
[0109] 这时,通过控制器对子前挡风玻璃进行加电,使每块子前挡风玻璃的透光率如下:
[0110] TN=(1/λN);
[0111] 则最终使光线穿过每个子前挡风玻璃后的光强大小为预设上限阈值HTH。
[0112] 需要说明的,预设上限阈值可自行进行设定,其具体数值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0113]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具有原理明确、设计简单的优点,通过将多个横向光敏电阻器110以及纵向光敏电阻器120设置在球体100的第一圆周以及第二圆周上来确定太阳光的入射角度以及光强,并通过控制器响应于检测到的光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而使得至少部分电致变色结构变色,改变至少部分的电致变色车窗膜层300的透光率,使得光强较高的电致变色车窗膜层300部分透光率低,而光强较小的电致变色车窗膜层300部分透光率高,解决了阳光刺眼问题,同时能够缓解驾驶员的眼部疲劳,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0114]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检测到的光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而使得至少部分电致变色结构变色,具体的,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0115] A、所述多个纵向光敏电阻器120以及所述多个横向光敏电阻器110所感测的最小光强大于预设下限阈值;
[0116] B、所述多个纵向光敏电阻器120中感测到最大光强的纵向光敏电阻器120位于所述有效区域130的纵向范围内;
[0117] C、所述多个横向光敏电阻器110中感测到最大光强的横向光敏电阻器110位于所述有效区域130的横向范围内。
[0118] 需要说明的是,在条件A中,阴天或者傍晚时候,光线的光强较低时,所述多个纵向光敏电阻器120以及所述多个横向光敏电阻器110所感测的最小光强可能会小于预设下限阈值,因此,控制器不会使得至少部分电致变色结构变色;
[0119] 在条件B中,相对于驾驶员,当太阳光所发射出的最大光强在有效区域130的纵向范围内时,则说明太阳光在前挡风玻璃的纵向范围内能够射入驾驶员的眼睛内,从而使驾驶员感到刺眼,而当太阳光所发射出的最大光强不在有效区域130内的纵向范围内时,则在前挡风玻璃的纵向范围内,太阳光不会直射到驾驶员的眼睛内,从而不需要开启对电致变色结构的加电;
[0120] 在条件C中,相对于驾驶员,当太阳光所发射出的最大光强在有效区域130的横向范围内时,则说明太阳光在前挡风玻璃的横向范围内能够射入驾驶员的眼睛内,从而会使驾驶员感到刺眼,而当太阳光所发射出的最大光强不在有效区域130内的横向范围内时,则说明,在前挡风玻璃的横向范围内,太阳光不会直射到驾驶员的眼睛内,从而不需要开启对电致变色结构的加电。
[0121] 因此,当同时满足A、B、C的条件时,所述控制器才会向所述共用的第一电极330施加电压,从而节省了系统的电量,提高了续航能力,需要说明的是,预设下限阈值可自行进行设定,其具体数值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0122]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机动车,包括上述的辅助装置。
[0123] 图8示出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利用所述的辅助装置的使用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24] 所述多个横向光敏电阻器110以及所述多个纵向光敏电阻器120分别检测阳光的光强;
[0125] 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检测到的光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而使得至少部分电致变色结构变色。
[0126]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