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对中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167743.0

文献号 : CN10987354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蓬行建施森姚哲

申请人 : 江苏银河同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对中装置,用于对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自动对中装置包括夹紧组件、设置在夹紧组件上的两个杆件、可滑动地设置在夹紧组件下部的两个移动组件,两个移动组件的运动方向相反;第一壳体设置在第二壳体上;夹紧组件包括主体板,两个杆件设置在主体板的同一侧,且两个杆件之间保持预设的距离,杆件与主体板转动连接,在杆件发生转动时移动组件能够沿着主体板移动,进而推动第一壳体移动,直至第一壳体的轴心与第二壳体的轴心同轴。本发明设计的自动对中装置使两个壳体自动对中,减少因手动装配造成的损坏风险,提升产品质量;自动对中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权利要求 :

1.一种自动对中装置,用于对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夹紧组件、设置在所述夹紧组件上的两个杆件(2)、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夹紧组件下部的两个移动组件(3),两个移动组件(3)的运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壳体(5)设置在第二壳体(6)上;

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主体板(1),两个杆件(2)设置在所述主体板(1)的同一侧,且两个杆件(2)之间保持预设的距离,所述杆件(2)与所述主体板(1)转动连接,在所述杆件(2)发生转动时所述移动组件(3)能够沿着所述主体板(1)移动,进而推动第一壳体(5)移动,直至所述第一壳体(5)的轴心与第二壳体(6)的轴心同轴;

所述杆件(2)包括第一杆(21)和第二杆(22),所述第一杆(21)设置在所述主体板(1)上,所述第二杆(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杆(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杆(21)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能够推动所述移动组件(3)移动;

所述移动组件(3)包括移动件(31)以及与所述移动件(31)连接的固定座(32),所述固定座(32)内设置有容置所述第一杆(21)的第二端部的导向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容置第一壳体(5);所述夹紧组件还包括定位箍(4),所述定位箍(4)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板(1)的下方,所述定位箍(4)用于定位第一壳体(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31)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壳体(6),所述第一壳体(5)一端的部分和第二壳体(6)一端的部分均容置在第一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22)的端部设置有加重块(7),所述加重块(7)通过第二紧固件与所述第二杆(2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件(2)与所述主体板(1)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所述主体板(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紧固件连接的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限制第一紧固件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1)的下部设置有第二限位件(8),所述移动组件(3)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件(8)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箍(4)上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壳体(5)的外轮廓的形状相对应,所述开孔与通孔相连通。

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对中装置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先将第一壳体(5)设置在第二壳体(6)上,再将自动对中装置套设在第一壳体(5)上;

S2、同时对两个杆件(2)施加压力,使得移动组件推动第一壳体(5)做直线运动,直至所述第一壳体(5)的轴心与第二壳体(6)的轴心同轴;

S3、待第一壳体(5)的轴心与第二壳体(6)的轴心同轴后,将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轴向压合固定。

说明书 :

一种自动对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对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永磁同步电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主驱动电机和电动涡旋空调压缩机。都使用永磁同步电机。该型电机除了效率高体积小的优点外,由于其转子带有强磁性,所以装配时转子和定子会吸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不规则的偏心状态,不易保证电机定子与转子的同轴度,进而影响电机的性能。电动涡旋式压缩机,主要由永磁电机与泵体组合而成。永磁电机装于壳体A中,泵体装于壳体B中。由于上述原因,磁性吸力形成了一个阻碍壳体A与壳体B同轴装配的不规则的径向力,导致壳体A与壳体B合装时无法保持径向对中。
[0003] 目前较为普遍的装配方式是靠目视判断壳体B与壳体A径向偏移的方向,再用橡皮锤敲击纠正偏移方向,操作不便,往往经过敲击后,偏心得不到纠正,而是偏到另一个方向去了,且操作过程中存在损坏压缩机的隐患,工作效率低,效果不明显,还存在多次纠正不到位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对中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对中装置,用于对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包括夹紧组件、设置在所述夹紧组件上的两个杆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夹紧组件下部的两个移动组件,两个移动组件的运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壳体设置在第二壳体上;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主体板,两个杆件设置在所述主体板的同一侧,且两个杆件之间保持预设的距离,所述杆件与所述主体板转动连接,在所述杆件发生转动时所述移动组件能够沿着所述主体板移动,进而推动第一壳体移动,直至所述第一壳体的轴心与第二壳体的轴心同轴。
[0006]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容置第一壳体;所述夹紧组件还包括定位箍,所述定位箍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板的下方,所述定位箍用于定位第一壳体。
[0007] 进一步地,所述杆件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设置在所述主体板上,所述第二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杆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能够推动所述移动组件移动。
[0008]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件以及与所述移动件连接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设置有容置所述第一杆的第二端部的导向槽。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件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一端的部分和第二壳体一端的部分均容置在第一凹槽内。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杆的端部设置有加重块,所述加重块通过第二紧固件与所述第二杆连接。
[0011] 进一步地,所述杆件与所述主体板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所述主体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紧固件连接的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限制第一紧固件移动。
[0012]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板的下部设置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移动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件内。
[0013]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箍上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轮廓的形状相对应,所述开孔与通孔相连通。
[0014]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自动对中装置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5] S1、先将第一壳体设置在第二壳体上,再将自动对中装置套设在第一壳体上;
[0016] S2、同时对两个杆件施加压力,使得移动组件推动第一壳体做直线运动,直至所述第一壳体的轴心与第二壳体的轴心同轴;
[0017] S3、待所述第一壳体的轴心与第二壳体的轴心同轴后,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轴向压合固定。
[0018]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 a.本发明设计的自动对中装置使两个壳体自动对中,减少因手动装配造成的损坏风险,提升产品质量;
[0020] b.本发明涉及的自动对中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对中装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中前的剖视图;
[0023]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对中装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中后的剖视图;
[0024]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对中装置的主体板的俯视图;
[0025]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对中装置的移动件的立体图;
[0026]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对中装置的固定座的俯视图;
[0027]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对中装置的定位箍的俯视图。
[0028] 其中,附图标记包括:1-主体板,2-杆件,21-第一杆,22-第二杆,3-移动组件,31-移动件,32-固定座,4-定位箍,5-第一壳体,6-第二壳体,7-加重块,8-第二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0]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0031]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自动对中装置,具体结构参见图1和图2,自动对中装置用于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进行对中,其包括夹紧组件、设置在所述夹紧组件上的两个杆件2、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夹紧组件下部的两个移动组件3,移动组件3设置在杆件2下方,两个移动组件3的运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壳体5设置在第二壳体6上,所述夹紧组件设置在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之间,夹紧组件用于夹紧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
[0032] 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主体板1,主体板的具体结构参见图3,两个杆件2设置在所述主体板1的同一侧,且两个杆件2之间保持预设的距离,所述杆件2与所述主体板1转动连接,当对杆件2施力使得所述杆件2发生转动时,所述杆件2推动所述移动组件3沿所述主体板1移动,进而推动第一壳体5移动,直至所述第一壳体5的轴心与第二壳体6的轴心同轴,即第一壳体5的轴心线与第二壳体6的轴心线位于同一竖直直线上,所述第二壳体6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壳体5配合的台阶,当第一壳体5落入第二壳体6上的台阶,即第一壳体5的轴心与第二壳体6的轴心同轴。通过设置对中装置,可克服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不规则径向力,使两个壳体之间保证径向同轴,省时省力。
[0033] 在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板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容置第一壳体5,便于对中装置从第一壳体5的上部穿过;两个移动组件分别设置在通孔的两边,两个移动组件之间保持预设的距离。所述主体板1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定位箍4,所述定位箍4用于定位第一壳体5;优选地,所述定位箍4上设置有开孔,定位箍的具体结构参见图6,所述开孔与通孔相连通,所述开孔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壳体5的外轮廓的形状相对应,便于定位所需要对中的工件的壳体。
[0034] 所述杆件2的具体结构如下,具体结构参见图1,所述杆件2包括第一杆21和第二杆22,所述第一杆21设置在主体板1上,所述第二杆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杆21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或者,第一杆21和第二杆22一体成型,优选地,第一杆21和第二杆22成Y型结构;所述第一杆21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能够推动所述移动组件3移动,优选地,所述第一端部的延伸方向和第二端部的延伸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1所示)。所述杆件2与所述主体板1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第一紧固件优选为销子,第一紧固件起到定位杆件的作用,可根据所需要对中的壳体的尺寸自由选择杆件在主体板上的位置;所述主体板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紧固件连接的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为方体结构,第一限位件上设置有与第一紧固件配合的开孔,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限制第一紧固件沿任意方向移动。
[0035] 所述移动组件3的具体结构如下,具体结构参见图1,所述移动组件3包括移动件31以及与所述移动件31连接的固定座32,移动件的具体结构参见图4,固定座的具体结构参见图5,所述固定座32内设置有容置所述第一杆21的第二端部的导向槽,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杆件2作圆周摆动,所述第二端部能够推动固定座32移动,进而带动移动件31移动。所述移动件31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壳体6,第一壳体5的一端部分和第二壳体6的一端的部分均容置在第一凹槽内,第一凹槽的形状与所要推动的壳体的外轮廓的形状相对应,在对两个壳体对中时,便于移动件31卡紧壳体并更好地推动第一壳体5移动,移动件聚拢两个壳体接合面的有效面积,会大大利于两个壳体对中;且移动件聚拢接合面时产生的冲击力保证接合面在不被破坏的前提下,保证对中的有效性。进一步地,所述移动件31上还设置有与固定座32配合的卡槽,便于移动件31滑入和滑出固定座32。
[0036] 所述主体板1的下部设置有第二限位件8,第二限位件8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移动组件3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件8的凹槽内,第二限位件8固定设置所述主体板1的下部,所述第二限位件8用于限制移动组件任意方向移动。
[0037] 所述第二杆22的端部设置有加重块7,加重块为具有一定重量的方体结构,加重块7用于增强杆件圆周摆动的惯性力,从而增加推动移动组件水平运动,造成更大的冲击力,便于推动两个壳体结合(加重块产生的冲击力轻松克服由磁力产生的不规则径向力并保持两个壳体同轴);所述加重块7通过第二紧固件与所述第二杆22连接,第二紧固件优选为销或螺钉。
[0038] 本发明适用于电动旋涡式压缩机,电动旋涡式压缩机主要由永磁电机与泵体组合而成,所述第一壳体5内容置有泵体,所述第二壳体6内容置有永磁电机。所述第二壳体6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壳体5的通孔配合的台阶,在未使用任何辅助工具而将第一壳体5设置在第二壳体6上时,因第二壳体6中的转子带有强磁性,在装配时转子和定子会吸合在一起形成阻碍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同轴装配的不规则的径向力,使得所述第一壳体5无法套设在第二壳体6的台阶上。当使用自动对中装置,可克服不规则径向力,使得所述第一壳体5套设在第二壳体6的台阶上,即可将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保持径向对中。
[0039] 一种利用自动对中装置对两个壳体进行对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0] S1、先固定第二壳体6,再将第一壳体5设置在第二壳体6上,接着将自动对中装置套设在第一壳体5上;
[0041] S2、同时对两个杆件2施加压力,使得移动组件推动第一壳体5做直线运动,直至第一壳体5落入第二壳体6的台阶上,当第一壳体5落入第二壳体6的台阶上,两个壳体保持径向对中;
[0042] S3、待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的轴心同轴后,将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轴向压合固定。
[0043] 凡是涉及到需克服不规则径向力对中的工序均可以使用本发明设计的自动对中装置进行装配操作。
[004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