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交替推送投放方式对路面进行路障设置的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216444.1

文献号 : CN10991429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伟伟王朝阳

申请人 : 海安爵珈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布了采用交替推送投放方式对路面进行路障设置的方法,其步骤在于:第一推送机构对投放孔一内的路障堆进行投放;第一推送机构推送路障的后半周期内,交替切换系统被触发;第一感应机构的感应顶销弹出插孔一的过程中使驱动构件一/驱动构件二的内部动力传递发生改变;第一感应机构的感应顶销弹出至最高点时,驱动构件一内部动力传递被断开、驱动构件二内部动力可传递;第二推送机构对投放孔二内的路障堆进行投放;第二感应机构使驱动构件一内部动力可传递、驱动构件二内部动力被断开,整个交替切换系统恢复至原状,如此往复,使得第一推送机构与第二推送机构交替推送投放路障。

权利要求 :

1.采用交替推送投放方式对路面进行路障设置的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推送阶段一;

S1:安装于车体上的推送系统对存放于投放孔一内的路障堆进行推送;

所述的车体包括车架、前轮构件、后轮构件、安装板,安装板呈水平布置,安装板上开设有投放孔,投放孔呈与路障底座相匹配的正六边形结构、且投放孔的任一最大对角线平行于前轮轴的轴向所在水平面,投放孔开设有两组且两组投放孔之间的距离方向平行于车体的前进方向,并且两组投放孔分别为靠近车体车尾端的投放孔一、靠近车体前进端的投放孔二,所述的存放于车体内的一组路障堆安放于投放孔内、另一组路障堆安放于投放孔二内;

所述的推送系统包括驱动装置、推送投放装置,推送投放装置包括固定板、用于对投放孔一内的路障堆进行推送投放的第一推送机构、用于对投放孔二内的路障堆进行推送投放的第二推送机构;

所述的固定板呈水平布置并且其延伸方向平行于车体的前进方向,固定板固定安装于车架并且位于安装板的下方,固定板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固定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并且两组固定板之间的距离方向平行于前轮轴的轴向;

所述的两组固定板之间的距离小于路障底座的最大对角线长并大于路障底座的最小对角线长,两组固定板之间的区域为投放区并且投放区位于投放孔一和投放孔二的正下方,两组固定板分别为固定板一、固定板二;

所述的第一推送机构设置于投放孔一的正下方,第一推送机构包括安装于固定板一的主动推送构件一、安装于固定板二的被动推送构件一、用于主动推送构件一与被动推送构件一之间连接传动的同步拉动构件一;

所述的主动推送构件一包括主动推送板,主动推送板水平放置于固定板一的上端面,所述的主动推送板与固定板一之间以及被动推送板与固定板二之间均设置有滑动部件并且均通过滑动部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滑动部件的引导方向平行于车体的前进方向;

安放于投放孔一内的路障堆中的处于最下方路障底座放置于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的上端面,并且其底座侧面与主动推送构件一和被动推送构件一接触;

驱动装置以车体前进产生的动力为动力源并使得主动推送构件一和被动推送构件一沿车体的前进方向做往复运动,其中前半周期内,主动推送构件一做靠近车体车尾端的运动,并且通过同步拉动构件一牵引被动推送构件一做靠近车体前进端的运动,位于最下方的路障在主动推送构件一与被动推送构件一的配合下绕自身轴向转动,同时由于两组固定板之间的距离小于路障底座的最大对角线长并大于路障底座的最小对角线长,从而使得路障绕自身轴向转动并最终经投放区竖直掉落至路面,并且当位于最下方的路障掉落的同时,位于其上方的路障底座掉落至主动推送构件一和被动推送构件一的上端面;

后半周期内,主动推送构件一做靠近车体前进端的运动并且被动推送构件一在自身内部的推送弹簧弹力作用下做靠近车体车尾端的运动,当主动推送构件一和被动推送构件一运动并恢复至原状时,与主动推送构件一和被动推送构件一上端面接触的路障掉落至与两组固定板的上端面接触,即路障堆、两组固定板、主动推送构件一、被动推送构件一之间的连接关系恢复至原状;

S2:第一推送机构推送路障的后半周期内,交替切换系统被触发;

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用于在前进动力作用下牵引主动推送构件一和主动推送构件二做往复运动的驱动构件、用于控制驱动构件内部动力是否断开的控制构件;

所述的驱动构件包括接收轴、连动板一,接收轴由两段同轴不等径的圆柱体构成并且分别为靠近车体前进端的圆柱段一、靠近车体车尾端的圆柱段二,圆柱段一的直径大于圆柱段二的直径并且两者之间形成有轴肩,连动板一活动套接于圆柱段二的动力输出端外部,所述的控制构件包括拨盘、连接盘,拨盘活动套接于接收轴的圆柱段二外部并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拨盘靠近接收轴的轴肩;

所述的连接盘与接收轴的圆柱段二之间设置有传递组件一并且两者之间通过传递组件一进行连接传动,传递组件一为设置于接收轴圆柱段二上的外花键一、设置于连接盘上的内花键一,内花键一与连动板一之间设置有传递组件二并且两者之间通过传递组件二进行连接传动,传递组件二为设置于内花键一上方的外花键二、设置于连动板一上的内花键二;

所述的驱动构件设置有两组并且分别为位于固定板一正下方的驱动构件一、位于固定板二正下方的驱动构件二,控制构件对应设置有两组并且分别为用于控制驱动构件一内部动力是否可传递的控制构件一、用于控制驱动构件二内部动力是否可传递的控制构件二;

所述的交替切换系统包括动力切换装置、感应控制装置,感应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感应机构、第二感应机构,第一感应机构包括第一感应构件;

所述的固定板一开设有插孔一,且插孔一位于第一推送机构的主动推送构件一与投放区之间,并且插孔一靠近主动推送构件一,第一感应机构包括同轴活动安装于插孔一内的感应顶销;

第一推送机构推送路障的后半周期内,第一感应机构的感应顶销在自身内部感应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弹出插孔一:

S3:第一感应机构的感应顶销弹出插孔一的过程中使驱动构件一与驱动构件二的内部动力传递发生改变;

所述的动力切换装置设置于安装板的下方,动力切换装置包括第一动力切换机构、第二动力切换机构,第一动力切换机构包括第一触发连动构件、第一动力推动构件、第一动力限位构件,所述的第一动力推动构件用于推动控制构件一的拨盘并最终使驱动构件一内部动力可传递,所述的第一触发连动构件用于被第一推送机构触发并控制决定第一动力推动构件是否推动驱动构件一的拨盘,所述的第一动力限位构件用于限制控制构件一的连接盘做靠近拨盘的运动;

所述的第二动力切换机构包括第二触发连动构件、第二动力推动构件、第二动力限位构件,所述的第二动力推送构件用于推动控制构件二的拨盘并最终使驱动构件二内部动力可传递,所述的第二触发连动构件用于被第二推动机构触发并控制决定第二推动构件是否推动驱动构件二的拨盘,所述的第二动力限位构件用于限制控制构件二的连接盘做靠近拨盘的运动;

所述的控制构件一的连接盘位于第一动力限位构件背离控制构件一的拨盘的一侧时,驱动构件一内部动力可传递,控制构件一的连接盘位于第一动力限位构件朝向控制构件一的拨盘的一侧时,驱动构件一内部动力被断开,控制构件一的初始状态为内部动力可传递状态;

所述的控制构件二的连接盘位于第二动力限位构件背离控制构件二的拨盘的一侧时,驱动构件二内部动力可传递,控制构件二的连接盘位于第二动力限位构件朝向控制构件二的拨盘的一侧时,驱动构件二内部动力被断开,控制构件二的初始状态为内部动力被断开状态;

所述的第一感应机构还包括用于第一感应构件与第一动力限位构件之间连接的控制绳一、用于第一感应构件与第二动力限位构件之间连接的控制绳二、用于第一感应构件与第二触发连动构件之间连接的控制绳三;

第一推送机构推送路障的后半周期内,第一推送机构的同步拉动构件一与第一触发连动构件接触并使其做靠近固定板二的运动,第一触发连动构件运动并使第一动力推动构件撤销推动驱动构件一的拨盘;

同时第一感应机构的感应顶销弹出插孔一的过程中,通过控制绳一牵引第一动力限位构件做远离控制构件一的运动,从而使得控制构件一的拨盘在自身内部控制弹簧一与控制弹簧二弹力作用下做远离驱动构件一的连动板一的运动,即控制构件一的外花键二做脱离内花键二的运动;

通过控制绳三使第二触发连动构件顶部位于第二推送机构的同步拉动构件二下方,第二触发连动构件在自身内部压缩弹簧一的弹力作用下做靠近固定板二的运动;

通过控制绳二牵引第二动力限位构件做远离控制构件二的运动,使得第二动力限位构件撤销对控制构件二的限制,同时第二动力推动构件在自身内部的压缩弹簧二弹力作用下使控制构件二的外花键二做插入内花键二的运动;

S4:当第一感应机构的感应顶销弹出至最高点时,投放孔一内的路障掉落并使第一感应机构的感应顶销重新位于插孔一内,并且此时驱动构件一内部动力传递被断开、驱动构件二内部动力可传递,即后续由第二推送机构推送路障;

(二)推送阶段二;

S5:所述的第二推送机构设置于投放孔二的正下方,第二推送机构包括安装于固定板二的主动推送构件二、安装于固定板一的被动推送构件二、用于主动推送构件二与被动推送构件二之间连接传动的同步拉动构件二;

所述的主动推送构件二与主动推送构件一的结构一致,并且固定板二、主动推送构件二之间的连接关系与固定板一、主动推送构件一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

所述的被动推送构件二与被动推送构件一的结构一致,并且固定板一、被动推送构件二之间的连接关系与固定板二、被动推送构件一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

所述的同步拉动构件二与同步拉动构件一的结构一致,并且同步拉动构件二、主动推送构件二、被动推送构件二之间的连接关系与同步拉动构件一、主动推送构件一、被动推送构件一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

所述的第二感应机构包括用于感应第二推送机构推送路障情况的第二感应构件、用于第二感应构件与第二动力限位构件之间连接的控制绳四、用于第二感应构件与第一动力限位构件之间连接的控制绳五、用于第二感应构件与第一触发连动构件之间连接的控制绳六;

所述的固定板二开设有插孔二,且插孔二位于第二推送机构的主动推送构件二与投放区之间,并且插孔二靠近第二推送机构的主动推送构件二,第二感应构件的结构与第一感应构件的结构一致,第二感应构件、插孔二之间的连接关系与第一感应构件、插孔一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

第二推送机构推送路障的过程与第一推送机构推送路障的过程一致,并且第二推送机构的后半周期内,第二感应机构的感应顶销弹出插孔二,该弹出过程中,通过控制绳六使第一触发连动构件顶部位于第一推送机构的同步拉动构件一下方,第一触发连动构件在自身内部的连动弹簧弹力作用下做恢复至原状的运动;

通过控制绳五使第一动力限位构件做远离控制构件一的运动,同时第一动力推动构件在自身内部推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推动控制构件一并使驱动构件一做恢复原状的运动;

通过控制绳四使第二动力限位构件做远离控制构件二的运动,同时第二推送机构推送路障的后半周期内,第二推送机构的同步拉动构件二与第二触发连动构件接触并使其做靠近固定板一的运动,并最终使第二动力推动构件撤销对控制构件二的拨盘的推动,控制构件二在自身内部控制弹簧一与控制弹簧二弹力作用下使驱动构件二做恢复至原状的运动;

S6:当第二感应机构的感应顶销弹出至最高点时,驱动构件一内部动力可传递、驱动构件二内部动力被断开,同时投放孔二内的路障掉落并使第二感应机构的感应顶销重新位于插孔二内,整个交替切换系统恢复至原状,如此往复,使得第一推送机构与第二推送机构交替推送投放路障。

说明书 :

采用交替推送投放方式对路面进行路障设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路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路障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现实生活中,我国道路情况复杂,汽车车道改道、借道的状况经常发生,使得路面左右设置路障并构成车行道的情况时常发生,路障广泛用于城市交通、步行街、高速公路、收费站、机场、学校、银行、大型会所、停车场等许多场合,通过对过往车辆的限制,有效地保障了交通秩序,目前我国路障设置领域中,基本是通过人工安放方式对路障进行安放,该方式不仅需要大量劳动力并增加成本,还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安放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路障设置方法,工作人员只需手动推动车体即可使路障竖直掉落至路面上,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0004]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采用交替推送投放方式对路面进行路障设置的方法,其步骤在于:
[0006] (一)推送阶段一;
[0007] S1:安装于车体上的推送系统对存放于投放孔一内的路障堆进行推送;
[0008] 驱动装置以车体前进产生的动力为动力源并使得主动推送构件一和被动推送构件一沿车体的前进方向做往复运动,其中前半周期内,主动推送构件一做靠近车体车尾端的运动,并且通过同步拉动构件一牵引被动推送构件一做靠近车体前进端的运动,位于最下方的路障在主动推送构件一与被动推送构件一的配合下绕自身轴向转动,同时由于两组固定板之间的距离小于路障底座的最大对角线长并大于路障底座的最小对角线长,从而使得路障绕自身轴向转动并最终经投放区竖直掉落至路面,并且当位于最下方的路障掉落的同时,位于其上方的路障底座掉落至主动推送构件一和被动推送构件一的上端面;
[0009] 后半周期内,主动推送构件一做靠近车体前进端的运动并且被动推送构件一在自身内部的推送弹簧弹力作用下做靠近车体车尾端的运动,当主动推送构件一和被动推送构件一运动并恢复至原状时,与主动推送构件一和被动推送构件一上端面接触的路障掉落至与两组固定板的上端面接触,即路障堆、两组固定板、主动推送构件一、被动推送构件一之间的连接关系恢复至原状;
[0010] S2:第一推送机构推送路障的后半周期内,交替切换系统被触发;
[0011] 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用于在前进动力作用下牵引主动推送构件一和主动推送构件二做往复运动的驱动构件、用于控制驱动构件内部动力是否断开的控制构件;
[0012] 所述的驱动构件包括接收轴、连动板一,接收轴由两段同轴不等径的圆柱体构成并且分别为靠近车体前进端的圆柱段一、靠近车体车尾端的圆柱段二,圆柱段一的直径大于圆柱段二的直径并且两者之间形成有轴肩,连动板一活动套接于圆柱段二的动力输出端外部,
[0013] 第一推送机构推送路障的后半周期内,第一感应机构的感应顶销在自身内部感应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弹出插孔一:
[0014] S3:第一感应机构的感应顶销弹出插孔一的过程中使驱动构件一与驱动构件二的内部动力传递发生改变;
[0015] 第一推送机构推送路障的后半周期内,第一推送机构的同步拉动构件一与第一触发连动构件接触并使其做靠近固定板二的运动,第一触发连动构件运动并使第一动力推动构件撤销推动驱动构件一的拨盘;
[0016] 同时第一感应机构的感应顶销弹出插孔一的过程中,通过控制绳一牵引第一动力限位构件做远离控制构件一的运动,从而使得控制构件一的拨盘在自身内部控制弹簧一与控制弹簧二弹力作用下做远离驱动构件一的连动板一的运动,即控制构件一的外花键二做脱离内花键二的运动;
[0017] 通过控制绳三使第二触发连动构件顶部位于第二推送机构的同步拉动构件二下方,第二触发连动构件在自身内部压缩弹簧一的弹力作用下做靠近固定板二的运动;
[0018] 通过控制绳二牵引第二动力限位构件做远离控制构件二的运动,使得第二动力限位构件撤销对控制构件二的限制,同时第二动力推动构件在自身内部的压缩弹簧二弹力作用下使控制构件二的外花键二做插入内花键二的运动;
[0019] S4:当第一感应机构的感应顶销弹出至最高点时,投放孔一内的路障掉落并使第一感应机构的感应顶销重新位于插孔一内,并且此时驱动构件一内部动力传递被断开、驱动构件二内部动力可传递,即后续由第二推送机构推送路障;
[0020] (二)推送阶段二;
[0021] S5:所述的第二推送机构设置于投放孔二的正下方,第二推送机构包括安装于固定板二的主动推送构件二、安装于固定板一的被动推送构件二、用于主动推送构件二与被动推送构件二之间连接传动的同步拉动构件二;
[0022] 第二推送机构推送路障的过程与第一推送机构推送路障的过程一致,并且第二推送机构的后半周期内,第二感应机构的感应顶销弹出插孔二,该弹出过程中,通过控制绳六使第一触发连动构件顶部位于第一推送机构的同步拉动构件一下方,第一触发连动构件在自身内部的连动弹簧弹力作用下做恢复至原状的运动;
[0023] 通过控制绳五使第一动力限位构件做远离控制构件一的运动,同时第一动力推动构件在自身内部推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推动控制构件一并使驱动构件一做恢复原状的运动;
[0024] 通过控制绳四使第二动力限位构件做远离控制构件二的运动,同时第二推送机构推送路障的后半周期内,第二推送机构的同步拉动构件二与第二触发连动构件接触并使其做靠近固定板一的运动,并最终使第二动力推动构件撤销对控制构件二的拨盘的推动,控制构件二在自身内部控制弹簧一与控制弹簧二弹力作用下使驱动构件二做恢复至原状的运动;
[0025] S6:当第二感应机构的感应顶销弹出至最高点时,驱动构件一内部动力可传递、驱动构件二内部动力被断开,同时投放孔二内的路障掉落并使第二感应机构的感应顶销重新位于插孔二内,整个交替切换系统恢复至原状,如此往复,使得第一推送机构与第二推送机构交替推送投放路障。
[0026]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工作人员只需手动推动车体即可使路障竖直掉落至路面上,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同时交替切换系统自动感应推送投放装置对路障的推送情况,并改变驱动装置内部的动力传递状态,从而使存放于车体内的两组路障堆以交替推送投放的方式被设置于路面,除此之外,交替切换系统内部的抑制机构能够使一组路障堆全部投放完后,另一组路障堆能够继续顺利的推送投放至路面。

附图说明

[002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0028]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2] 图4为本发明的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5为本发明的推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6为本发明的动力传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7为本发明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8为本发明的驱动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9为本发明的控制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10为本发明的推送投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11为本发明的驱动板与主动推送板的配合图。
[0040] 图12为本发明的交替切换系统、推送投放装置、驱动机构的配合图。
[0041] 图13为本发明的第一动力切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14为本发明的控制构件一、第一动力限位构件的配合图。
[0043] 图15为本发明的第一动力限位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4] 图16为本发明的第一动力推动构件、控制构件一的配合图。
[0045] 图17为本发明的第一触发连动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6] 图18为本发明的被触发组件的剖视图。
[0047] 图19为本发明的被触发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48] 图20为本发明的被拉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9] 图21为本发明的第二动力切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50] 图22为本发明的第二动力限位构件、控制构件二的配合图。
[0051] 图23为本发明的第二触发连动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52] 图24为本发明的第二动力推动构件、控制构件二的配合图。
[0053] 图25为本发明的感应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54] 图26为本发明的第一感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55] 图27为本发明的第一感应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56] 图28为本发明的第二感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57] 图29为本发明的抑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58] 图30为本发明的抑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9] 采用交替推送投放方式对路面进行路障设置的方法,其步骤在于:
[0060] (一)推送阶段一;
[0061] S1:安装于车体100上的推送系统对存放于投放孔一内的路障堆进行推送;
[0062] 驱动装置200以车体100前进产生的动力为动力源并使得主动推送构件一和被动推送构件一沿车体100的前进方向做往复运动,其中前半周期内,主动推送构件一做靠近车体车尾端的运动,并且通过同步拉动构件一牵引被动推送构件一做靠近车体前进端的运动,位于最下方的路障在主动推送构件一与被动推送构件一的配合下绕自身轴向转动,同时由于两组固定板之间的距离小于路障底座的最大对角线长并大于路障底座的最小对角线长,从而使得路障绕自身轴向转动并最终经投放区竖直掉落至路面,并且当位于最下方的路障掉落的同时,位于其上方的路障底座掉落至主动推送构件一和被动推送构件一的上端面;
[0063] 后半周期内,主动推送构件一做靠近车体前进端的运动并且被动推送构件一在自身内部的推送弹簧325弹力作用下做靠近车体车尾端的运动,当主动推送构件一和被动推送构件一运动并恢复至原状时,与主动推送构件一和被动推送构件一上端面接触的路障掉落至与两组固定板的上端面接触,即路障堆、两组固定板、主动推送构件一、被动推送构件一之间的连接关系恢复至原状;
[0064] S2:第一推送机构320推送路障的后半周期内,交替切换系统被触发;
[0065] 所述的驱动装置200包括驱动机构220,驱动机构220包括用于在前进动力作用下牵引主动推送构件一和主动推送构件二做往复运动的驱动构件2210、用于控制驱动构件2210内部动力是否断开的控制构件2220;
[0066] 第一推送机构320推送路障的后半周期内,第一感应机构510的感应顶销5111在自身内部感应弹簧5112的弹力作用下弹出插孔一:
[0067] S3:第一感应机构510的感应顶销5111弹出插孔一的过程中使驱动构件一与驱动构件二的内部动力传递发生改变;
[0068] 第一推送机构320推送路障的后半周期内,第一推送机构320的同步拉动构件一与第一触发连动构件4110接触并使其做靠近固定板二的运动,第一触发连动构件4110运动并使第一动力推动构件4120撤销推动驱动构件一的拨盘2221;
[0069] 同时第一感应机构510的感应顶销5111弹出插孔一的过程中,通过控制绳一5120牵引第一动力限位构件4130做远离控制构件一的运动,从而使得控制构件一的拨盘2221在自身内部控制弹簧一2223与控制弹簧二2224弹力作用下做远离驱动构件一的连动板一2213的运动,即控制构件一的外花键二做脱离内花键二的运动;
[0070] 通过控制绳三5140使第二触发连动构件4210顶部位于第二推送机构330的同步拉动构件二下方,第二触发连动构件4210在自身内部压缩弹簧一4211的弹力作用下做靠近固定板二的运动;
[0071] 通过控制绳二5130牵引第二动力限位构件4230做远离控制构件二的运动,使得第二动力限位构件4230撤销对控制构件二的限制,同时第二动力推动构件4220在自身内部的压缩弹簧二4227弹力作用下使控制构件二的外花键二做插入内花键二的运动;
[0072] S4:当第一感应机构510的感应顶销5111弹出至最高点时,投放孔一内的路障掉落并使第一感应机构510的感应顶销5111重新位于插孔一内,并且此时驱动构件一内部动力传递被断开、驱动构件二内部动力可传递,即后续由第二推送机构330推送路障;
[0073] (二)推送阶段二;
[0074] S5:所述的第二推送机构330设置于投放孔二的正下方,第二推送机构330包括安装于固定板二的主动推送构件二、安装于固定板一的被动推送构件二、用于主动推送构件二与被动推送构件二之间连接传动的同步拉动构件二;
[0075] 所述的主动推送构件二与主动推送构件一的结构一致,并且固定板二、主动推送构件二之间的连接关系与固定板一、主动推送构件一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
[0076] 所述的被动推送构件二与被动推送构件一的结构一致,并且固定板一、被动推送构件二之间的连接关系与固定板二、被动推送构件一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
[0077] 所述的同步拉动构件二与同步拉动构件一的结构一致,并且同步拉动构件二、主动推送构件二、被动推送构件二之间的连接关系与同步拉动构件一、主动推送构件一、被动推送构件一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
[0078] 第二推送机构330推送路障的过程与第一推送机构320推送路障的过程一致,并且第二推送机构330的后半周期内,第二感应机构520的感应顶销弹出插孔二,该弹出过程中,通过控制绳六5240使第一触发连动构件4110顶部位于第一推送机构320的同步拉动构件一下方,第一触发连动构件4110在自身内部的连动弹簧4117弹力作用下做恢复至原状的运动;
[0079] 通过控制绳五5230使第一动力限位构件4130做远离控制构件一的运动,同时第一动力推动构件4120在自身内部推动弹簧4124的弹力作用下推动控制构件一并使驱动构件一做恢复原状的运动;
[0080] 通过控制绳四5220使第二动力限位构件4230做远离控制构件二的运动,同时第二推送机构330推送路障的后半周期内,第二推送机构330的同步拉动构件二与第二触发连动构件4210接触并使其做靠近固定板一的运动,并最终使第二动力推动构件4220撤销对控制构件二的拨盘的推动,控制构件二在自身内部控制弹簧一2223与控制弹簧二2224弹力作用下使驱动构件二做恢复至原状的运动;
[0081] S6:当第二感应机构510的感应顶销弹出至最高点时,驱动构件一内部动力可传递、驱动构件二内部动力被断开,同时投放孔二内的路障掉落并使第二感应机构510的感应顶销重新位于插孔二内,整个交替切换系统恢复至原状,如此往复,使得第一推送机构320与第二推送机构330交替推送投放路障。
[0082] 本发明采用推送系统与交替切换系统堆两组路障堆进行交替推送投放的优越性在于,工作人员只需手动推动车体即可使路障竖直掉落至路面上,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同时交替切换系统自动感应推送投放装置对路障的推送情况,并改变驱动装置内部的动力传递状态,从而使存放于车体内的两组路障堆以交替推送投放的方式被设置于路面,除此之外,交替切换系统内部的抑制机构能够使一组路障堆全部投放完后,另一组路障堆能够继续顺利的推送投放至路面。
[0083] 如图1-30所示,采用交替投放方式的路障安放车,包括存放有路障堆的车体100,车体100上安装有推送系统、交替切换系统,所述的推送系统用于推送路障并使其竖直掉落至路面上,所述的存放于车体100内的路障堆设置有两组,所述的交替切换系统用于使推送系统对存放于车体100内的两组路障堆进行交替推送投放。
[0084] 实际工作时,路障由呈正六边体结构的底座以及位于底座上方并呈圆锥体结构的锥部组成,工作人员将两组路障堆存放于车体100内,工作人员手动推动车体100,车体100前进过程中,推送系统将其中一组路障堆的最下方路障推送投放至路面上,而后动交替切换系统改变推送系统内部的动力传递状态,并使推送系统将另外一组路障堆的最下方路障推送投放至路面上,如此以交替推送投放的方式对两组路障堆进行推送投放,直至路面上的路障设置完毕。
[0085] 如图4所示,所述的车体100包括车架110、前轮构件120、后轮构件130、安装板140,所述的后轮构件130包括后轮组件,后轮组件包括连接支架、后轮,连接支架活动安装于车架110上并且其可绕垂直于地面的方向转动,后轮的轮轴轴向平行于地面,后轮活动安装于连接支架并且可绕自身轴向转动,所述的后轮组件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后轮组件之间呈同轴布置。
[0086] 所述的前轮构件120包括前轮轴121、前轮,前轮轴121的轴向平行于后轮的轮轴轴向,前轮轴121活动安装于车架110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前轮设置有两组并且分别固定套接于前轮轴121的一端。
[0087] 所述的安装板140呈水平布置,安装板140固定安装于车架110上并且安装板140位于前轮构件120和后轮构件130的上方,安装板140上开设有投放孔,投放孔呈与路障底座相匹配的正六边形结构、并且投放孔的任一最大对角线平行于前轮轴121的轴向所在水平面,投放孔开设有两组且两组投放孔之间的距离方向平行于车体100的前进方向,并且两组投放孔分别为靠近车体100车尾端的投放孔一、靠近车体100前进端的投放孔二,所述的存放于车体100内的一组路障堆安放于投放孔内、另一组路障堆安放于投放孔二内。
[0088] 如图5-11所示,上述的推送系统包括驱动装置200、推送投放装置300,所述的驱动装置200用于以车体100前进产生的前进动力为动力源并驱动推送投放装置300运行,所述的推送投放装置300用于将路障推送投放至路面上。
[0089] 如图5、10所示,上述的推送投放装置300包括固定板310、用于对安放于投放孔一内的路障堆进行推送投放的第一推送机构320、用于对安放于投放孔二内的路障堆进行推送投放的第二推送机构330。
[0090] 所述的固定板310呈水平布置并且其延伸方向平行于车体100的前进方向,固定板310固定安装于车架110并且位于安装板140的下方,固定板310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固定板
310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并且两组固定板310之间的距离方向平行于前轮轴121的轴向。
[0091] 所述的两组固定板310之间的距离小于路障底座的最大对角线长并大于路障底座的最小对角线长,两组固定板310之间的区域为投放区并且投放区位于投放孔一和投放孔二的正下方,两组固定板310分别为固定板一、固定板二。
[0092] 所述的第一推送机构320设置于投放孔一的正下方,第一推送机构320包括安装于固定板一的主动推送构件一、安装于固定板二的被动推送构件一、用于主动推送构件一与被动推送构件一之间连接传动的同步拉动构件一。
[0093] 所述的主动推送构件一包括主动推送板321、推送导杆322,主动推送板321水平放置于固定板一的上端面,所述的推送导杆322的引导方向平行于车体100的前进方向,推送导杆322固定安装于固定板一的上端面,并且推送导杆322位于主动推送板321背离投放区的一侧,主动推送板321朝向推送导杆322的侧面设置有套接凸起,主动推送板321通过套接凸起活动套接于推送导杆322的外部并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0094] 所述的主动推送板321朝向投放区的侧面由两部分构成并且分别为靠近车体100前进端的竖直面一、靠近车体100车尾端的推送斜面一,推送斜面一与竖直面一之间的距离沿车体100的前进方向并由前进端指向车尾端递增。
[0095] 所述的被动推送构件一包括被动推送板323、投放导杆324、推送弹簧325,被动推送板323水平放置于固定板二的上端面,所述的投放导杆324的引导方向平行于车体100的前进方向,投放导杆324固定安装于固定板二的上端面,并且投放导杆324位于被动推送板323背离投放区的一侧,被动推送板323朝向投放导杆324的侧面设置有滑动凸起,被动推送板323通过滑动凸起活动套接于投放导杆324的外部并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0096] 所述的被动推送板323朝向投放区的侧面由两部分构成并且分别为靠近车体100前进端的推送斜面二、靠近车体100车尾端的竖直面二,推送斜面二与推送斜面一之间相互平行。
[0097] 所述的投放导杆324外部设置有外置台阶,推送弹簧325套设于投放导杆324外部,推送弹簧325的一端与外置台阶抵触、另一端与设置于被动推送板323侧面的滑动凸起抵触,推送弹簧325的弹力使得被动推送板323沿投放导杆324的引导方向做靠近车体100前进端的运动。
[0098] 所述的同步拉动构件一包括若干组过渡滑轮326、连接绳327,过渡滑轮326的轴向垂直于地面,过渡滑轮326活动安装于固定板310的上端面并且可绕自身轴向转动,连接绳327的一端与主动推送板321朝向车体100前进端的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若干组过渡滑轮并与被动推送板323朝向车体100前进端的侧面固定连接。
[0099] 第一推送机构320对安放于投放孔一内的路障堆进行推送投放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安放于投放孔一内的路障堆中的处于最下方路障底座放置于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的上端面,并且其底座侧面与主动推送板321的推送斜面一和被动推送板323的推送斜面二接触;
[0100] 驱动装置200以车体100前进产生的动力为动力源并使得主动推送板321和被动推送板323沿车体100的前进方向做往复运动,其中前半周期内,主动推送板321做靠近车体100车尾端的运动,并且通过连接绳327牵引被动推送板323做靠近车体100前进端的运动,位于最下方路障在主动推送板321与被动推送板323的配合下绕自身轴向转动,同时由于两组固定板310之间的距离小于路障底座的最大对角线长并大于路障底座的最小对角线长,从而使得路障绕自身轴向转动并最终经投放区竖直掉落至路面,并且当位于最下方路障掉落的同时,位于其上方的路障底座与主动推送板321和被动推送板323的上端面接触;
[0101] 后半周期内,主动推送板321做靠近车体100前进端的运动并且被动推送板323在推送弹簧325的弹力作用下做靠近车体100车尾端的运动,当主动推送板321和被动推送板323运动并恢复至原状时,与主动推送板321和被动推送板323上端面接触的路障掉落至与两组固定板310的上端面接触,即路障堆、两组固定板310、主动推送板321、被动推送板323之间的连接关系恢复至原状;
[0102] 而后主动推送板321和被动推送板323继续沿车体100的前进方向做往复运动,并使位于最下方的路障继续绕自身轴向转动并竖直掉落至路面,如此往复。
[0103] 更为具体的,为了使得主动推送板321和被动推送板323沿车体100前进方向做往复运动的过程更加平稳顺利,所述的主动推送板321与固定板一之间和被动推送板323与固定板二之间均设置有滑动部件,滑动部件包括设置于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上端面的滑轨、设置于主动推送板321和被动推送板323下底面的滑槽,滑轨的引导方向平行于车体100的前进方向且滑轨与滑槽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0104] 如图10所示,所述的第二推送机构330设置于投放孔二的正下方,第二推送机构330包括安装于固定板二的主动推送构件二、安装于固定板一的被动推送构件二、用于主动推送构件二与被动推送构件二之间连接传动的同步拉动构件二。
[0105] 所述的主动推送构件二与主动推送构件一的结构一致,并且固定板二、主动推送构件二之间的连接关系与固定板一、主动推送构件一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
[0106] 所述的被动推送构件二与被动推送构件一的结构一致,并且固定板一、被动推送构件二之间的连接关系与固定板二、被动推送构件一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
[0107] 所述的同步拉动构件二与同步拉动构件一的结构一致,并且同步拉动构件二、主动推送构件二、被动推送构件二之间的连接关系与同步拉动构件一、主动推送构件一、被动推送构件一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
[0108] 第二推送机构330对安放于投放孔二内的路障堆进行投放的过程与第一推送机构320对安放于投放孔一内的路障堆进行投放的过程一致。
[0109] 如图5-9、11所示,上述的驱动装置200包括动力传递机构210、驱动机构220,所述的动力传递机构210用于接收车体100前进产生的前进动力并将其传递于驱动机构220,所述的驱动机构220用于在前进动力作用下牵引主动推送构件一和主动推送构件二做往复运动。
[0110] 如图5、7-9、11所示,所述的驱动机构220设置于固定板310的下方,驱动机构220包括用于在前进动力作用下牵引主动推送构件一和主动推送构件二做往复运动的驱动构件2210、用于控制驱动构件2210内部动力是否断开的控制构件2220。
[0111] 所述的驱动构件2210包括接收轴2211、支撑轴2212,接收轴2211与支撑轴2212的轴向均平行于车体100的前进方向且两者之间呈同轴布置,并且接收轴2211靠近车体100的前进端、支撑轴2212靠近车体100的车尾端,接收轴2211与支撑轴2212均活动安装于车架110上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
[0112] 所述的驱动构件2210还包括连动板一2213、连动板二2214、驱动轴2215,并且三者均设置于接收轴2211与支撑轴2212之间的区域,所述的连动板一2213与连动板二2214均为大面垂直于接收轴2211轴向的板体结构,连动板一2213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套接孔并且连动板一2213通过套接孔活动套设于接收轴2211的动力输出端外部,连动板一2213与接收轴2211之间通过控制构件2220进行可断开式动力传递,连动板二2214同轴固定安装于支撑轴
2212的动力输入端并且固定处位于连动板二2214的中间位置,所述的驱动轴2215的轴向平行于接收轴2211的轴向,驱动轴2215活动安装于连动板一2213与连动板二2214之间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
[0113] 所述的驱动构件2210还包括驱动板2216、驱动导杆2218,所述的驱动导杆2218的引导方向平行于前轮轴121的轴向,并且驱动导杆2218固定安装于车架110上,所述的驱动板2216呈竖直布置,驱动板2216上开设有引导方向垂直于地面的引导孔,驱动板2216通过引导孔活动套设于驱动轴2215外部并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驱动板2216上还设置有导向凸起,驱动板2216通过导向凸起活动套接于驱动导杆2218外部并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驱动板2216的顶部还竖直设置有驱动凸起2217。
[0114] 如图5、11所示,所述的驱动构件2210设置有两组并且分别为位于固定板一正下方的驱动构件一、位于固定板二正下方的驱动构件二。
[0115] 所述的固定板一上开设有引导方向平行于前轮轴121轴向的导向孔一,所述的第一推送机构320的主动推送板321下底面设置有与导向孔一呈夹角布置的导向槽一,所述的驱动构件一的驱动凸起2217顶部穿过导向孔一并位于导向槽一内,驱动凸起2217与导向孔一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并且驱动凸起2217沿导向孔一的引导方向做往复运动时,驱动凸起2217通过与导向槽一配合并牵引第一推送机构320的主动推送板321沿车体100前进方向做先靠近车体100车尾端后靠近车体100前进端的往复运动。
[0116] 所述的固定板二上开设有引导方向平行于前轮轴121轴向的导向孔二,所述的第二推送机构330的主动推送板下底面设置有与导向孔二呈夹角布置的导向槽二,所述的驱动构件二的驱动凸起2217顶部穿过导向孔二并位于导向槽二内,驱动凸起2217与导向孔二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并且驱动凸起2217沿导向孔二的引导方向做往复运动时,驱动凸起2217通过与导向槽二配合并牵引第二推送机构330的主动推送板沿车体100前进方向做先靠近车体100前进端后靠近车体100车尾端的往复运动。
[0117] 驱动构件2210的工作过程,具体表现为:动力传递机构210使接收轴2211绕自身轴向转动,并最终通过与支撑轴2212、连动板一2213、连动板二2214的配合下使得驱动轴2215运动,驱动轴2215的运动由两部分组成并且分别为沿设置于驱动板2216的引导孔引导方向做上下往复运动、沿前轮轴121轴向做往复运动,其中后者牵引驱动板2216同步运动,驱动板2216运动并通过驱动凸起2217与导向槽一和导向槽二的配合使得第一推送机构320的主动推送板324沿车体100前进方向做先靠近车体100车尾端后靠近车体100前进端的往复运动和第二推送机构330的主动推送板沿车体100前进方向做先靠近车体100前进端后靠近车体100车尾端的往复运动。
[0118] 如图7、9所示,所述的接收轴2211由两段同轴不等径的圆柱体构成并且分别为靠近车体100前进端的圆柱段一、靠近车体100车尾端的圆柱段二,圆柱段一的直径大于圆柱段二的直径并且两者之间形成有轴肩。
[0119] 所述的控制构件2220包括拨盘2221、连接盘2222、控制弹簧一2223、控制弹簧二2224,所述的拨盘2221与连接盘2222均为与接收轴2211呈同轴布置的圆环结构,拨盘2221活动套接于接收轴221的圆柱段二外部并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拨盘2221靠近接收轴2211的轴肩。
[0120] 所述的连接盘2222与接收轴2211的圆柱段二之间设置有传递组件一并且两者之间通过传递组件一进行连接传动,连接盘2222位于拨盘2221与连动板一2213之间的区域,连接盘2222沿接收轴2211轴向发生位移时,接收轴2211可通过传递组件一持续向连接盘2222输出动力,优选的,传递组件一为设置于接收轴2211圆柱段二上的外花键一、设置于连接盘2222上的内花键一。
[0121] 所述的内花键一与连动板一2213之间设置有传递组件二并且两者之间通过传递组件二进行连接传动,内花键一沿接收轴2211轴向发生位移时,内花键一可通过传递组件二持续向连动板一2213输出动力,优选的,传递组件二为设置于内花键一上方的外花键二、设置于连动板一2213上的内花键二。
[0122] 所述的控制弹簧一2223与控制弹簧二2224均套设于接收轴2211的圆柱段二外部,控制弹簧一2223的一端与拨盘2221抵触、另一端与连接盘2222抵触,并且控制弹簧一2223的弹力使得拨盘2221与连接盘2222做相互远离的运动,控制弹簧二2224的一端与连接盘2222抵触、另一端与连动板一2213抵触,并且控制弹簧二2224的弹力使连接盘2222做远离连动板一2213的运动。
[0123] 所述的控制构件2220对应设置有两组并且分别为用于控制驱动构件一内部动力是否可传递的控制构件一、用于控制驱动构件二内部动力是否可传递的控制构件二。
[0124] 当交替切换系统推动拨盘2221做靠近连动板一2213的运动时,拨盘2221运动并通过控制弹簧一2223使连接盘2222同步运动,并最终使外花键二插入内花键二,此时驱动构件2210内部动力可传递;当交替切换系统撤销推动拨盘2221时,控制弹簧二2224与控制弹簧一2223的弹力使拨盘2221与连接盘2222均做远离连动板一2213的运动,并最终使外花键二脱离内花键二,此时驱动构件2210内部动力传递被断开。
[0125] 如图5-6所示,所述的动力传递机构210包括斜齿轮构件211、带轮构件212,所述的斜齿轮构件211包括齿轮轴、主动斜齿轮、从动斜齿轮,齿轮轴的轴向平行于车体100的前进方向,齿轮轴活动安装于车架110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主动斜齿轮固定套接于前轮轴121外部,从动斜齿轮固定套接于齿轮轴的动力输入端外部,并且主动斜齿轮与从动斜齿轮啮合。
[0126] 所述的带轮构件212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传动带,主动带轮套接于齿轮轴的动力输出端外部,从动带轮设置有两组且一从动带轮固定套接于驱动构件一的接收轴2211动力输入端外部、另一从动带轮固定套接于驱动构件二的接收轴2211动力输入端外部,主动带轮与两从动带轮之间通过传动带进行连接传动。
[0127] 车体100前进时通过前轮轴121、斜齿轮构件211、带轮构件212使得驱动构件一和驱动构件二的接收轴2211绕自身轴向转动。
[0128] 更为具体的,如图6所示,在车体100前进过程中,车体100通过前轮轴121、动力传递机构210使驱动构件一和驱动构件二的接收轴2211绕自身轴向转动,并最终使得第一推送机构320和第二推送机构330的主动推送板321做往复运动,则工作人员将本手动推车由仓库推送至需安放路障的路段的过程中,以及路面上的路障安放完毕并将本手动推车原路推回仓库的过程中,推送投放装置300仍然运行并使路障竖直掉落至路面上,为解决这一问题,所述的主动带轮活动套接于齿轮轴的动力输出端外部,且两者之间设置有拨板213,并且两者之间通过拨板213进行可断开式动力传递。
[0129] 所述的拨板213呈圆环结构,拨板213与齿轮轴之间设置有传递组件三并且两者之间通过传递组件三进行连接传动,拨板213沿齿轮轴轴向发生位移时,齿轮轴通过传递组件三持续向拨板213输出动力,优选的,传递组件三为设置于齿轮轴上的外花键三、设置于拨板213上的内花键三。
[0130] 所述的主动带轮与内花键三之间设置有传递组件四并且两者之间通过传递组件四进行连接传动,内花键三沿齿轮轴轴向发生位移时,内花键三可通过传递组件四持续向主动带轮输出动力,优选的,传递组件四为设置于内花键三上方的外花键四、设置于主动带轮上的内花键四。
[0131] 工作人员可通过移动拨板213并使外花键四插入或脱离内花键四,从而使得动力传递机构210内部动力传递被断开或未断开。
[0132] 更为具体的,如图4所示,在车体100前进的过程中,车体100会因路面不平或路面存在有石子等颗粒物的原因摇晃,同时由于存放于车体100内的路障堆为若干数量的路障依次有序码垛而成,车体100摇晃的同时会使得路障堆中的路障底座不再与设置于安装板140的投放孔一、投放孔二相对应匹配,这会对后续的路障推送投放造成不利影响,严重的还会使路障倾倒,为解决这一问题,所述的安装板140的上端面设置有阻挡构件,并且阻挡构件对应设置有两组。
[0133] 所述的阻挡构件包括挡板141、挡块142,所述的挡板141为竖直布置的板体结构并且其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40的上端面,挡板140设置有两组并且分别位于投放孔沿车体100前进方向的一侧,所述的挡块142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40的上端面,挡块142设置有两组并且分别位于投放孔沿两组挡板141之间距离方向的一侧,挡块142朝向投放孔的侧面为与路障底座相匹配的V形面结构,并且两组挡板141朝向投放孔的侧面与两组挡块142的V形面之间共同构成与路障相匹配并呈正六边形的限位区。
[0134] 如图12-30所示,上述的交替切换系统包括动力切换装置400、感应控制装置500,所述的动力切换装置400用于对控制构件2220的拨盘2221施加推动力并最终使驱动构件2210内部动力可传递,所述的感应控制装置500用于感应推送投放装置300对两组路障堆的推送投放情况并决定动力切换装置400是否对控制构件2220的拨盘2221施加推动力。
[0135] 如图12-24所示,上述的动力切换装置400设置于安装板140的下方,动力切换装置400包括第一动力切换机构410、第二动力切换机构420,且两者配合使驱动构件一与驱动构件二的内部动力传递交替断开,并最终使第一推送机构320与第二推送机构330交替推送投放路障。
[0136] 如图13-20所示,所述的第一动力切换机构410包括第一触发连动构件4110、第一动力推动构件4120、第一动力限位构件4130,所述的第一动力推动构件4120用于推动控制构件一的拨盘2221并最终使驱动构件一内部动力可传递,所述的第一触发连动构件4110用于被第一推送机构320触发并控制决定第一动力推动构件4120是否推动驱动构件一的拨盘2221,所述的第一动力限位构件4130用于限制控制构件一的连接盘2222做靠近拨盘2221的运动。
[0137] 如图17-20所示,所述的第一触发连动构件4110设置于推送投放装置300的投放区并位于两组投放孔之间的区域,第一触发连动构件4110包括第一触发部件、连动弹簧4117,所述的第一触发部件包括被触发组件、被拉动组件。
[0138] 所述的被触发组件包括安装外壳4111、滑板4112、连动导杆4116,所述的连动导杆4116引导方向平行于前轮轴121轴向,连动导杆4116与安装板140的下底面之间设置有固定支架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固定支架进行固定连接。
[0139] 所述的安装外壳4111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且封闭端位于开口端下方的矩形壳体结构,安装外壳4111的封闭端设置有连接凸起,安装外壳4111通过连接凸起活动套接于连动导杆4116外部并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连动弹簧4117套设于连动导杆4116外部并且连动弹簧4117的弹力使得安装外壳4111沿连动导杆4116引导方向做靠近固定板一的运动。
[0140] 所述的滑板4112水平设置于安装外壳4111内并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滑板4112与安装外壳4111腔底之间设置有连接件4114并且两者之间通过连接件4114进行连接,所述的连接件4114包括固定套筒、滑杆、连接弹簧,固定套筒竖直固定安装于安装外壳4111的腔底,滑杆的一端与滑板4112下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同轴位于固定套筒内并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连接弹簧套设于固定套筒外部并且连接弹簧的弹力使得滑板
4112做远离安装外壳4111腔底的运动。
[0141] 所述的滑板4112的上端面设置有连动块4113,连动块4113朝向固定板二的侧面为引导斜面,且引导斜面与固定板二之间的距离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并由下至上递增,连动块4113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连动块4113之间的距离方向平行于车体100的前进方向。
[0142] 所述的第一推送机构320的连接绳327一端与主动推送板321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过渡滑轮以及穿过两组连动块4113之间的区域后与被动推送板323固定连接,第一推送机构320的连接绳327上还设置有牵引杆328并且牵引杆328的初始状态位于连动块4113朝向固定板二的一侧。
[0143] 驱动构件一驱动第一推送机构320对路障进行推送投放过程中,前半周期内,由于连动块4113朝向固定板二的侧面为引导斜面,使其推送过程不受影响,后半周期内,设置于连接绳327上的牵引杆328与连动块4113接触并使安装外壳4111做靠近固定板二的运动,并且连动弹簧4117处于压缩状态。
[0144] 如图17-20所示,所述的被拉动组件包括同步拉钩4115、触发杆4118、触发板4119,所述的安装板140的下底面竖直设置有偏移板143,偏移板143的大面垂直于前轮轴121轴向且偏移板143上开设有偏移方向垂直于地面的偏移孔,偏移板143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偏移板143之间的距离方向平行于前轮轴121轴向。
[0145] 所述的触发杆4118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前轮轴121轴向,触发杆4118设置于两偏移板143之间并且触发杆4118的两端分别位于一偏移孔内,触发杆4118与偏移孔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触发杆4118沿车体100前进方向阵列有两组,设置于偏移板143上的偏移孔对应设置有两组。
[0146] 所述的触发板4119固定安装于触发杆4118并且触发板4119位于触发杆4118下方,触发板4119运动并牵引触发杆4118同步运动。
[0147] 所述的安装外壳4111的封闭端开设有避让孔,所述的同步拉钩4115由两部分组成并且分别为呈水平布置的水平段、呈竖直布置的竖直段,竖直段的一端与滑板4112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避让孔以及穿过两组触发杆4118之间的区域后位于触发杆4118的下方,水平段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车体100的前进方向,水平段与竖直段的底部固定连接并且连接处位于水平段的中间位置,竖直段上升并通过水平段牵引触发杆4118同步上升。
[0148] 安装外壳4111沿连动导杆4116引导方向运动时,同步拉钩4115的水平段始终位于触发杆4118下方,同时当触发板4119在外力作用下做下降运动时,可通过触发杆4118、同步拉钩4115牵引滑板4112和连动块4113同步下降,并最终使得连动块4113顶部位于第一推送机构320的连接绳327下方,当外力撤销使触发板4119下降时,滑板4112在连接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上升,并使得连动块4113顶部位于第一推送机构320的连接绳327上方,滑板4112上升并通过同步拉钩4115拉动触发板4119同步上升并恢复至原状。
[0149] 如图16-17所示,所述的第一动力推动构件4120包括推动导杆4121、中间杆4122、推动板4123、推动弹簧4124、拉杆4125,所述的推动导杆4121的引导方向平行于前轮轴121轴向,推动导杆4121与固定板一下底面之间设置有支撑支架且两者之间通过支撑支架进行固定连接。
[0150] 所述的推动板4123呈水平布置并且其靠近控制构件一的拨盘2221,推动板4123朝向拨盘2221的侧面为抵推斜面并且抵推斜面与拨盘2221接触,抵推斜面与安装外壳4111之间的距离沿车体100前进方向并由车体100前进端指向车尾端递减。
[0151] 所述的中间杆4122呈竖直布置,中间杆4122的一端与推动板4123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导向套筒,中间杆4122通过导向套筒活动套接于推动导杆4121外部并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推动弹簧4124套设于推动导杆4121外部并且推动弹簧4124的弹力通过中间杆4122使推动板4123做远离固定板二的运动。
[0152] 所述的拉杆4125的一端与安装外壳4111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中间杆4122背离安装外壳4111的一侧并且该端设置有拉动凸起,拉杆4125做远离控制构件一的运动并通过拉动凸起拉动中间杆4122同步运动,中间杆4122运动并牵引推动板4123同步运动。
[0153] 所述的第一动力推动构件4120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动力推动构件4120推动控制构件一的拨盘2221并最终使驱动构件一内部动力可传递。
[0154] 安装外壳4111做靠近固定板二的运动并牵引拉杆4125同步运动,拉杆4125运动并通过中间杆4122牵引推动板4123同步运动,使第一动力推动构件4120撤销对控制构件一的拨盘2221推动,从而使得控制构件一的外花键二做脱离内花键二的运动;安装外壳4111做靠近固定板一的运动并牵引推动板4123同步运动,推动板4123运动并通过抵推斜面挤压控制构件一的拨盘2221,并最终使其做靠近控制构件一的连动板一2213的运动,拨盘2221运动并牵引连接盘2222同步运动,从而使控制构件一的外花键二做插入内花键二的运动。
[0155] 如图13-15所示,所述的第一动力限位构件4130设置于驱动构件一的拨盘2221与驱动构件一的连动板一2213之间,第一动力限位构件4130包括限位部件、同步部件,限位部件包括限位杆4131、限位弹簧一4132,所述的固定板一的下底面设置有活动支架一,所述的限位杆4131延伸方向平行于前轮轴121轴向,限位杆4131活动安装于活动支架一并可沿自身延伸方向运动,限位杆4131外部设置有抵触台阶并且抵触台阶位于活动支架一朝向控制构件一的一侧,所述的限位弹簧一4132套设于限位杆4131外部,并且限位弹簧一4132的弹力使限位杆4131沿自身延伸方向做靠近控制构件一的运动。
[0156] 所述的同步部件设置于限位部件背离控制构件一的连接盘2222的一侧,同步部件包括同步杆4133、同步板4134、限位弹簧二4135,所述的固定板一的下底面设置有活动支架二,所述的同步杆4133的延伸方向平行于限位杆4131的延伸方向,同步杆4133活动安装于活动支架二并可沿自身延伸方向运动,所述的同步板4134固定连接于同步杆4133外部并且同步板4134与设置于限位杆4131外部的抵触台阶接触,同步杆4133沿自身延伸方向做远离控制构件一的运动时可通过同步板4134牵引限位杆4131同步运动,所述的限位弹簧二4135套设于同步杆4133外部且限位弹簧二4135的弹力使同步杆4133沿自身延伸方向做靠近控制构件一的运动。
[0157] 所述的第一动力限位构件4130的运动状态可分为限位杆4131单独沿自身延伸方向做远离控制构件一运动的单独后退状态、同步杆4133牵引限位杆4131沿自身延伸方向做远离控制构件一运动的同步后退状态、限位杆4131与同步杆4133未沿自身延伸方向做远离控制构件一运动的静止阻拦状态。
[0158] 所述的控制构件一的连接盘2222位于第一动力限位构件4130背离控制构件一的拨盘2221的一侧时,驱动构件一内部动力可传递,控制构件一的连接盘2222位于第一动力限位构件4130朝向控制构件一的拨盘2221的一侧时,驱动构件一内部动力被断开。
[0159] 如图21-24所示,所述的第二动力切换机构420包括第二触发连动构件4210、第二动力推动构件4220、第二动力限位构件4230,所述的第二动力推送构件4220用于推动控制构件二的拨盘2221并最终使驱动构件二内部动力可传递,所述的第二触发连动构件4210用于被第二推动机构330触发并控制决定第二推动构件4220是否推动驱动构件二的拨盘2221,所述的第二动力限位构件4230用于限制控制构件二的连接盘2222做靠近拨盘2221的运动。
[0160] 所述的第二触发连动构件4210包括第二触发部件、压缩弹簧一4211,所述的第二触发部件的结构与第一触发部件的结构一致,并且第二触发部件、安装板140、第二推送机构330的连接绳之间的连接关系与第一触发部件、安装板140、第一推送机构320的连接绳327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所述的压缩弹簧一4211套设于第二触发部件的连动导杆外部,并且初始状态为压缩状态,压缩弹簧一4211弹力使第二触发部件的安装外壳做靠近固定板二的运动。
[0161] 所述的设置于第二推送机构330的连接绳上的牵引杆初始状态为位于第二触发连动构件4210的连动块朝向固定板二的一侧,并且第二触发连动构件4210的连动块引导斜面为其朝向固定板一的侧面。
[0162] 所述的第二动力限位构件4230的结构与第一动力限位构件4130的结构一致,并且第二动力限位构件4230、控制构件二之间的连接关系与第一动力限位构件4130、控制构件一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
[0163] 如图23-24所示,所述的第二动力推动构件4220包括固定导杆4224、拨杆4225、复位弹簧4226,所述的固定导杆4224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车体100前进方向,固定导杆4224与固定板二下底面之间设置有安装支架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安装支架进行固定连接。
[0164] 所述的拨杆4225上开设有滑孔,拨杆4225通过滑孔活动套接于固定导杆4224外部并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拨杆4225的自由端与控制构件二的拨盘2221背离连接盘2222的侧面接触,拨杆4225沿车体100前进方向做靠近车体100前进端的运动并牵引控制构件二的拨盘2221同步运动。
[0165] 所述的复位弹簧4226套设于固定导杆4224外部,且复位弹簧4226的弹力使得拨杆4225沿车体100前进方向做靠近车体100车尾端的运动。
[0166] 所述的第二动力推动构件4220还包括限位拉钩4221、拉板4222、拉绳4223、压缩弹簧二4227,所述的拉板4222开设有套孔,拉板4222通过套孔活动套接于第二触发部件的连动导杆外部并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拉板4222位于第二触发部件的安装外壳朝向固定板二的一侧。
[0167] 所述的拉绳4223的一端与拉板422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拨杆4225固定连接,拉板4222做靠近固定板二的运动并通过拉绳4223牵引拨杆4225做靠近车体100前进端的运动。
[0168] 所述的压缩弹簧二4227套设于第二触发部件的连动导杆外部,且压缩弹簧二4227弹力使拉板4222沿第二触发部件的连动导杆引导方向做靠近固定板二的运动。
[0169] 所述的限位拉钩422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前轮轴121轴向,限位拉钩4221的一端固定安装于第一触发部件的安装外壳朝向固定板二的侧面上,限位拉钩4221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与拉板4222朝向固定板二的侧面接触,并且限位拉钩4221做远离固定板二的运动并通过限位凸起牵引拉板4222同步运动。
[0170] 所述的第二动力推动构件4220处于初始状态时,控制构件二的拨盘和连接盘均位于第二动力限位构件4230朝向车体100车尾端的一侧,并且驱动构件二内部动力被断开。
[0171] 当第二触发部件的安装外壳做靠近固定板二的运动时,限位拉钩4221随之同步运动,同时拉板4222在压缩弹簧二4227的弹力作用下做靠近固定板二的运动,拉板4222运动并通过拉绳4223牵引拨杆4225做靠近车体100前进端的运动,即控制构件二的外花键二做插入内花键二的运动;当第二触发部件的安装外壳做远离固定板二的运动时,通过限位拉钩4221牵引拉板4222同步运动,同时拨杆4225在复位弹簧4226的弹力作用下做远离车体100前进端的运动,驱动构件二内部的外花键二做脱离内花键二的运动。
[0172] 如图25-28所示,上述的感应控制装置500包括第一感应机构510、第二感应机构520,所述的第一感应机构510用于感应第一推送机构320推送路障的情况,所述的第二感应机构520用于感应第二推送机构330推送路障的情况。
[0173] 如图26-27所示,所述的第一感应机构510包括用于感应第一推送机构320推送路障情况的第一感应构件5110、用于第一感应构件5110与第一动力限位构件4130之间连接的控制绳一5120、用于第一感应构件5110与第二动力限位构件4230之间连接的控制绳二5130、用于第一感应构件5110与第二触发连动构件4210之间连接的控制绳三5140。
[0174] 所述的固定板一开设有插孔一,且插孔一位于第一推送机构320的主动推送板321推送斜面一与投放区之间,并且插孔一靠近第一推送机构320的主动推送板321推送斜面一,固定板一的下底面还设置有承托支架。
[0175] 所述的第一感应机构510包括感应顶销5111、感应弹簧5112,所述的感应顶销511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地面,感应顶销5111的一端活动安装于承托支架、另一端位于插孔一内,感应顶销5111与承托支架、插孔一之间均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感应顶销5111位于固定孔一下底面与承托支架之间的部分外部设置有限位台阶,所述的感应弹簧5112套设于感应顶销5111外部,感应弹簧5112的一端与限位台阶抵触、另一端与承托支架抵触,感应弹簧5112的弹力通过限位台阶使感应顶销5112做远离地面的运动并最终使感应顶销5112的顶部弹出插孔一。
[0176] 所述的控制绳一5120的一端与感应顶销5111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动力限位构件4130的限位杆4131固定连接,感应顶销5111弹出插孔一并通过控制绳一5120牵引第一动力限位构件4130的限位杆4131做远离控制构件一的运动。
[0177] 所述的控制绳二5130的一端与感应顶销5111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动力限位构件4230的同步杆固定连接,感应顶销5111弹出插孔一并通过控制绳二5130牵引第二动力限位构件4230的同步杆做远离控制构件一的运动。
[0178] 所述的控制绳三5140的一端与感应顶销5111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触发连动构件4210的触发板下底面固定连接,感应顶销5111弹出插孔一并通过控制绳三5140牵引第二触发连动构件4210的触发板下降,第二触发连动构件4210的触发板下降并通过第二触发连动构件4210的同步拉钩牵引第二触发连动构件4210的连动块同步下降。
[0179] 如图28所示,所述的第二感应机构520包括用于感应第二推送机构330推送路障情况的第二感应构件5210、用于第二感应构件5210与第二动力限位构件4230之间连接的控制绳四5220、用于第二感应构件5210与第一动力限位构件4130之间连接的控制绳五5230、用于第二感应构件5210与第一触发连动构件4110之间连接的控制绳六5240。
[0180] 所述的固定板二开设有插孔二,且插孔二位于第二推送机构330的主动推送板推送斜面一与投放区之间,并且插孔二靠近第二推送机构330的主动推送板推送斜面一。
[0181] 所述的第二感应构件5210的结构与第一感应构件5110的结构一致,第二感应构件5210、设置于固定板二的插孔二之间的连接关系与第一感应构件5110、设置于固定板一的插孔一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
[0182] 所述的控制绳四5220的一端与第二感应构件5210的感应顶销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动力限位构件4230的限位杆固定连接,第二感应构件5210的感应顶销弹出插孔二并通过控制绳四5220牵引第二动力限位构件4230的限位杆做远离控制构件二的运动。
[0183] 所述的控制绳五5230的一端与第二感应构件5210的感应顶销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动力限位构件4130的同步杆固定连接,第二感应构件5210的感应顶销弹出插孔二并通过控制绳五5230牵引第一动力限位构件4130的同步杆做远离控制构件一的运动。
[0184] 所述的控制绳六5240的一端与第二感应构件5210的感应顶销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触发连动构件4110的触发板4119下底面固定连接,第二感应构件5210的感应顶销弹出插孔二并通过控制绳六5240牵引第一触发连动构件4110的触发板4119下降,第一触发连动构件4110的触发板4119下降并通过第一触发连动构件4110的同步拉钩4115牵引第一触发连动构件4110的连动块4113同步下降。
[0185] 交替切换系统的工作过程,具体表现为:第一推送机构320推送路障的前半周期内,由于第一触发连动构件4110的连动块4113朝向固定板二的侧面为引导斜面,使其推送过程不受影响;
[0186] 第一推送机构320推送路障的后半周期内,设置于第一推送机构320的连接绳327上的牵引杆328与第一触发连动构件4110的连动块4113接触并使安装外壳4111做靠近固定板二的运动,从而使得第一动力推动构件4120撤销对控制构件一的拨盘2221的推动,控制构件一的拨盘2221在自身内部弹簧弹力作用下做远离驱动构件一的连动板一2213的运动,直至其运动至与第一动力限位构件4130的限位杆4131接触,此时驱动构件一内部动力未被断开;而后第一推送机构320的主动推送板321继续做恢复原状的运动,该运动过程中,第一感应机构510的感应顶销5111弹出插孔一,第一感应机构510的感应顶销5111弹出插孔一的过程由三部分组成并且分别为:
[0187] 通过控制绳一5120牵引第一动力限位构件4130的限位杆4131做远离控制构件一的运动,即第一动力限位构件4130处于单独后退状态,使得控制构件一的拨盘2221在自身内部弹簧弹力作用下继续做远离驱动构件一的连动板一2213的运动,当第一感应机构510的感应顶销5111弹出至最高点时,驱动构件一内部动力被断开;
[0188] 通过控制绳三5140使第二触发连动构件4210的触发板下降,并最终使第二触发连动构件4210的连动块顶部位于第二推送机构330的连接绳下方,第二触发连动构件4210的安装外壳在压缩弹簧一4211的弹力作用下做靠近固定板二的运动;
[0189] 通过控制绳二5130牵引第二动力限位构件4230的同步杆做远离控制构件二的运动,即第二动力限位构件4230处于同步后退状态,使得第二动力限位构件4230撤销对控制构件二的限制,同时第二动力推动构件4220在自身内部的压缩弹簧二4227弹力作用下使控制构件二的外花键二做插入内花键二的运动,当第一感应机构510的感应顶销5111弹出至最高点时,驱动构件二内部动力可传递;
[0190] 当第一感应机构510的感应顶销5111弹出至最高点时,投放孔一内的路障掉落并使第一感应机构510的感应顶销5111重新位于插孔一内,此时驱动构件一内部动力传递被断开、驱动构件二内部动力可传递,即后续由第二推送机构330推送路障;
[0191] 第二推送机构330推送路障的前半周期内,由于第二触发连动构件4210的连动块朝向固定板一的侧面为引导斜面,使其推送过程不受影响;
[0192] 第二推送机构330推送路障的后半周期内,第二感应机构520的感应顶销弹出插孔二,第二感应机构510的感应顶销弹出插孔二的过程由三部分组成并且分别为:
[0193] 通过控制绳六5240使第一触发连动构件4110的连动块4113顶部位于第一推送机构320的连接绳327下方,第一触发连动构件4110在自身内部的连动弹簧4117弹力作用下做恢复至原状的运动;
[0194] 通过控制绳五5230使第一动力限位构件4130做远离控制构件一的运动,即第一动力限位构件4130处于同步后退状态,同时第一动力推动构件4120在自身内部推动弹簧4124的弹力作用下推动控制构件一并使驱动构件一做恢复原状的运动;
[0195] 通过控制绳四5220使第二动力限位构件4230的限位杆做远离控制构件二的运动,即第二动力限位构件4230处于单独后退状态,同时第二推送机构330推送路障的后半周期内,设置于第二推送机构330的连接绳上的牵引杆牵引第二触发连动构件4210的安装外壳做远离固定板二的运动,即使第二动力推动构件4220撤销堆控制构件二的拨盘的推动,控制构件二在自身内部弹簧弹力作用下使驱动构件二做恢复至原状的运动;
[0196] 当第二感应机构510的感应顶销弹出至最高点时,驱动构件一内部动力可传递、驱动构件二内部动力被断开,同时投放孔二内的路障掉落并使第二感应机构510的感应顶销重新位于插孔二内,整个交替切换系统恢复至原状,如此往复,使得第一推送机构320与第二推送机构330交替推送投放路障。
[0197] 更为具体的,如图29-30所示,若存放于投放孔一内的路障堆与存放于投放孔二内的路障堆数量不一致,即当其中一组路障堆投放完毕后,另一组路障堆还存在有若干数量的路障,则此时由于交替切换系统的存在,另一组路障堆无法被推送投放,为解决这一问题,所述的感应控制装置500还包括抑制机构530。
[0198] 所述的抑制机构530设置于第一触发连动构件4110和第二触发连动构件4210的正下方,抑制机构530包括安装杆531、抑制导杆532、抑制板533、抑制弹簧一534、抑制弹簧二535。
[0199] 所述的安装杆53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前轮轴121轴向,安装杆531与两组固定板310的下底面之间设置有紧固支架并且安装杆531通过紧固支架固定安装于固定板310的下底面,安装杆531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安装杆531之间的距离方向平行于车体100前进方向。
[0200] 所述的抑制导杆532的引导方向平行于车体100前进方向,抑制导杆532固定于两组安装杆531之间。
[0201] 所述的抑制板533呈水平布置且抑制板533的下底面设置有安装凸起,抑制板533通过安装凸起活动套接于抑制导杆532外部并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抑制板533沿车体100前进方向的两侧面均为抑制斜面且两抑制斜面之间的距离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并由下至上递减,并且抑制斜面与第一触发连动构件4110的触发板4119接触、另一抑制斜面与第二触发连动构件4210的触发板接触,抑制板533的上端面为抑制面。
[0202] 所述的抑制弹簧一534与抑制弹簧二535均套设于抑制导杆532外部,并且抑制弹簧一534的弹力使抑制板533做靠近车体100前进端的运动、抑制弹簧二535的弹力使抑制板533做靠近车体100车尾端的运动。
[0203] 抑制机构530的工作过程,具体表现为:当投放孔一内的路障数量大于投放孔内的路障数量,即当投放孔二内的最后一个路障推送完毕后,投放孔一内还存在有若干数量的路障,此时第二感应机构520的感应顶销弹出插孔二后无法重新位于插孔二内,并且第二感应机构520的控制绳六5240使第一触发连动构件4110的触发板4119挤压抑制板533的抑制斜面、并最终使第二触发连动构件4210的触发板位于抑制板533的抑制面上,此后,第一感应机构510的控制绳三5140无法拉动第二触发连动构件4210的触发板下降,即第一感应机构510的感应顶销5111无法弹出插孔一,从而使得驱动构件一内部动力始终处于可传递状态;
[0204] 除此之外,上述过程中,第二触发连动构件4210的触发板位于抑制板533的抑制面时,若投放孔二内还存在有路障,即第二感应机构520的感应顶销可重新位于插孔二内,此时控制绳六5240使第一触发连动构件4110的触发板4119停止挤压抑制板533的抑制斜面,抑制板530在抑制弹簧二535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原状,即当投放孔一与投放孔二内均存在有路障时,抑制机构530不影响交替切换系统的运行。
[0205]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