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烟粉虱的杀虫剂及其使用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386160.7

文献号 : CN11005079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安盛邢光耀周仙红张秀霞庄乾营于毅

申请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烟粉虱的杀虫剂及其使用方法,即溴氰菊酯与戊吡虫胍复配杀虫剂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的一种防治烟粉虱的杀虫剂,按纯物质的重量百分比计,其原料组成为:溴氰菊酯和戊吡虫胍占总重量的2.0%,助剂为5.0‑15.0%,填料载体为83.0‑93.0%。该杀虫组合物采用两种药剂作为主要成分,配以助剂和填料载体,达到了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的作用。工艺简单,投入的原料全部转化为产品,收率高,无三废产生,有效提高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

权利要求 :

1.一种防治烟粉虱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成为:溴氰菊酯和戊吡虫胍共20千克,助剂为100千克,填料载体为880千克;

所述的溴氰菊酯和戊吡虫胍的最佳重量比为9.0:1.0。

所述的助剂为2‑萘磺酸甲醛聚合物钠盐与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拉开粉的复合助剂;

所述的2‑萘磺酸甲醛聚合物钠盐60千克;所述的十二烷基硫酸钠18千克;所述的拉开粉22千克;

所述的填料载体为硅藻土。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烟粉虱的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按比例称取各原料,将其通过气流粉碎机混合均匀并粉碎至粒径5~10微米即得。

3.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烟粉虱的杀虫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

2 2

骤为:将杀虫剂加水混合后喷施,杀虫剂的用量为16‑20g/667m,水的用量为60kg/667m。

说明书 :

一种防治烟粉虱的杀虫剂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烟粉虱的杀虫剂及其使用方法,具体涉及溴氰菊酯与戊吡虫胍复配杀虫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烟粉虱(Bemisia tabaci)属半翅纲、粉虱科,是作物重要害虫。该害虫寄主范围广,可危害蔬菜、棉花、烟草等多种作物。烟粉虱主要在寄主叶背面危害,刺吸植物汁液,导
致植株衰弱,若虫和成虫还可以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的产生,密度高时,叶片呈现黑色,严
重影响光合作用;除了直接危害外,烟粉虱还传播多种病毒病,严重影响寄主植物产量和质
量。瓜蚜具有扩散速度快、繁殖率高、抗性增长快等特点,一般的化学药剂很难将其进行有
效防治。
[0003] 目前生产上用于防治烟粉虱的药剂主要有噻虫胺、吡虫啉、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及其它复配药剂,但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不理想。由于药剂长
期不科学使用,导致烟粉虱抗性增强,尽管用药量持续增加,仍不能有效控制其危害。
[0004] 溴氰菊酯,英文通用名为Deltamethrin,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其化学名称为“(S)‑α‑氰基苯氧苄基(1R,3R)‑3‑(2,2‑二溴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结构式
如下:
[0005]
[0006] 戊吡虫胍,英文通用名为Guadipyr,是中国农业大学研发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新烟碱类杀虫剂,是将新烟碱类(以吡虫啉为代表)与缩胺脲类(以茚虫威为代表)杀虫剂的活性
结构组建到同一分子中,获得的兼具新烟碱类和钠离子通道抑制剂特点的新型高效杀虫系
列化合物。其化学名称为“1‑硝基‑3‑[(6‑氯吡啶‑3‑基)甲基]‑4‑戊亚甲基氨基胍”,结构式
如下:
[0007]
[0008] 目前,并未有溴氰菊酯与戊吡虫胍复配用于防治烟粉虱的报道。

发明内容

[0009] 针对上述问题,申请人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溴氰菊酯与戊吡虫胍按照特定的比例复配,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所得新型杀虫剂对烟粉虱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0010]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治烟粉虱的杀虫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其原料组成为:溴氰菊酯和戊吡虫胍共2.0%,助剂为5.0‑15.0%,填料载体为83.0‑93.0%。
[0011] 本发明中,所述溴氰菊酯杀虫机理是:作用于害虫神经膜钠离子通道,同时抑制钠离子的活化和钠离子、钾离子的钝化,使作用点位不能达到正常值,负后电位延长,导致重
复放射,昆虫产生持续兴奋,最终产生神经毒素,使害虫死亡。该药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
同时有一定的驱避和拒食作用,对多种害虫如半翅目(烟粉虱、蚜虫等)、鳞翅目(棉铃虫、甜
菜夜蛾等)均有良好防治作用。抗药性监测表明,该药剂单独使用时,害虫易产生抗药性,从
而非常明显地降低对顽固性害虫烟粉虱防治的性价比。
[0012] 本发明中,所述戊吡虫胍杀虫机理是:选择性抑制害虫中枢神经系统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并阻断昆虫神经细胞内的钠离子通道,具有多个作用靶标,使害虫中枢神经正
常传导受阻,神经细胞丧失功能。该药剂具有良好的内吸作用,对多种害虫如半翅目(粉虱、
蚜虫等)、鳞翅目(棉铃虫、甜菜夜蛾等)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抗药性监测表明,该药剂
单独使用时,害虫极易产生抗药性,从而非常明显的降低对顽固性害虫防治的性价比。
[0013] 本发明中,两种物质组合时,由于溴氰菊酯和戊吡虫胍作用方式不同,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有效提高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
[0014] 本发明中所述的助剂为复合农用助剂,为2‑萘磺酸甲醛聚合物钠盐(武汉远成共创科技有限公司产,含量96%)与十二烷基硫酸钠(奥尼克合成化学有限公司产,含量98%)
和拉开粉(郑州诚奥化工产品有限公司,含量98%)的混合物。其中2‑萘磺酸甲醛聚合物钠
盐起分散剂作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起润湿、渗透作用,有利于烟粉虱、作物吸收组合物有效
成分,拉开粉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具有优良的渗透力与润湿性,再润湿性也极佳,并
具有乳化、扩散和起泡沫性能。2‑萘磺酸甲醛聚合物钠盐、十二烷基硫酸钠、拉开粉三者科
学复配使用,可以有效的起到分散、润湿、渗透和悬浮作用,有助于烟粉虱、作物对组合物有
效成分的吸收。组合物有效成分被烟粉虱吸收率越高,对烟粉虱杀灭效果越好;组合物有效
成分被作物吸收率越高,烟粉虱在刺穿作物细胞吸取汁液过程中被杀灭效果也越高。该助
剂提高了组合物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可以有效防治繁殖率高、抗性增长、防治困难的烟粉
虱,实现对此类害虫的农药减量化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应用该助剂投入的原料全部转化为
产品,收率高,无三废产生,有效提高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所述2‑萘磺酸甲醛聚合物钠盐
占杀虫剂总重量的6.0%;所述十二烷基硫酸钠占杀虫剂总重量的1.8%;所述拉开粉占杀
虫剂总重量的2.2%。
[0015] 本发明所述的填料载体为硅藻土(购于寿光市科德化工有限公司产),因其吸附性能优良,在工业生产中可广泛使用。
[0016] 本发明通过将溴氰菊酯与戊吡虫胍分别按重量比为9.0:1.0,7.0:3.0,5.0:5.0,3.0:7.0,1.0:9.0复配,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其药后24h对烟粉虱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42.72、
124.53、93.71、61.19、44.72。结果表明:溴氰菊酯与戊吡虫胍按重量比9.0‑7.0:1.0‑3.0的
复配制剂与单剂相比,具有显著的增效效果,其中以9.0:1.0效果最突出,其药后24h对烟粉
虱共毒系数为142.72。具体步骤及结果详见室内联合毒理测定。
[0017] 室内联合毒理测定:
[0018] 供试药剂为98.5%溴氰菊酯原药(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产)、96%戊吡虫胍原药(合肥星宇化学有限责任公司产)和两种原药按重量比例组成的复配物。
[0019] 试验方法:
[0020] 采用叶片浸渍法。在预试验基础上,将供试药剂用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用0.05%吐温‑80稀释成7~8个系列浓度,用来测定单剂LC50;分别将溴氰菊酯、戊吡虫胍按有
效成分质量比9.0:1.0,7.0:3.0,5.0:5.0,3.0:7.0,1.0:9.0配成组分不同的药剂组合物,
按上述方法稀释成7~8个系列浓度,用来测定不同药剂组合物的LC50。用直径为2.4cm打孔
器将新鲜烟草叶片打成叶碟,在药液中浸药10s,将叶片置于吸水纸上晾干后,用镊子夹入
事先加入1ml琼脂的玻璃管(直径2.4cm,高10cm)中,每管1片;将供试烟粉虱成虫吸入吸虫
器将并静置2小时,剔除死亡虫体,选择健康烟粉虱成虫移入玻璃管中,每重复烟粉虱30~
40头。用棉塞将玻璃管封口后置于温度(25±1)℃、相对湿度(70±5)%、光照L:D=16:8的
光照培养箱中,24h后检查烟粉虱死虫数与活虫数,以毛笔尖轻触虫体不能爬动者视为死
亡。每处理重复3次,并用清水作为对照。对照组死亡率在10%以下为有效试验。
[0021] 数据处理方法:
[0022] 用SPSS计算各处理LC50,用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组合物共毒系数(CTC):
[0023]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际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0024] 混剂实际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的LC50÷混剂的LC50)×100
[0025]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A组分的毒力指数(TI)×混剂有效成分中A的含量+B组分的毒力指数(TI)×混剂有效成分中B的含量(本发明中,A为溴氰菊酯,B为戊吡虫胍)
[0026] 毒力指数(TI)=(标准药剂的LC50÷供试药剂的LC50)×100
[0027] 当共毒系数明显大于100,表明有增效作用;接近100,表明有相加作用;明显小于100,表明有拮抗作用。
[0028] 室内联合毒力测定结果:
[0029] 表1表明,溴氰菊酯与戊吡虫胍复配,在溴氰菊酯与戊吡虫胍重量比为9.0‑8.0:1.0‑2.0时,药后24h对烟粉虱的共毒系数(CTC)为142.72‑124.53,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
中以9.0:1.0效果最突出,共毒系数为142.72;二者重量比5.0‑1.0:5.0‑9.0具有拮抗作用,
共毒系数(CTC)为93.71‑44.72。
[0030] 表1溴氰菊酯·戊吡虫胍对烟粉虱的室内联合毒理测定
[0031]
[0032] 根据对室内联合毒理测定结果,确定防治烟粉虱的优选成份配比及最佳成份配比如下:
[0033] 优选成份配比为:
[0034]
[0035] 最佳成份配比为:
[0036]
[0037] 所述防治烟粉虱的杀虫剂,具体制备步骤为:按比例称取各原料,将其通过气流粉碎机混合均匀并粉碎至粒径5~10微米即得。
[0038]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杀虫剂防治烟粉虱,其具体步骤为:将杀虫剂加水混合后喷施,2 2
杀虫剂的用量为16‑20g/667m,水的用量为60kg/667m。
[0039] 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溴氰菊酯与戊吡虫胍为主要成分,辅以复合助剂,达到了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的作用,药效明显提高,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对于有效防治烟粉虱等
害虫,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本发明应用该助剂投入的原料全部转化为产品,收率高,无三废
产生。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实施例1:
[0041] 一种防治烟粉虱的杀虫剂,按纯物质的重量百分比计,其原料组成为:
[0042]组分 重量(千克)
溴氰菊酯 18
戊吡虫胍 2
NNO(2‑萘磺酸甲醛聚合物钠盐) 60
K12(十二烷基硫酸钠) 18
拉开粉(二异丁基萘磺酸钠) 22
硅藻土 880
[0043] 具体生产操作:按比例称取各原料,将其在气流粉碎机混合机上混合均匀,输送至储料槽,通过加料机进入气流粉碎机的料仓,调整工作压力和气流压力,混合物被送入粉碎
室进行粉碎。被粉碎的混合物由出料口进入分级器,粗粉通过旋转阀返回原料槽和原料一
起再粉碎。粉碎进入旋风分离器,收集在成品仓中,成品和超微粉在双螺旋锥形混合器中混
合,然后进入包装机上的料仓。取样(250克)分析:组合物粒径控制在5~10微米,溴氰菊酯
≥1.8%、戊吡虫胍≥0.2%、NNO(2‑萘磺酸甲醛聚合物钠盐)≥6.0%、拉开粉(二异丁基萘
磺酸钠)≥1.8%、K12(十二烷基硫酸钠)≥2.2%,产品为合格。
[0044] 溴氰菊酯·戊吡虫胍农用化学杀虫剂烟粉虱试验
[0045] 供试药剂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2%溴氰菊酯·戊吡虫胍杀虫剂;对照药剂为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产)。试验在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玉皇庙
街道办事处日光温室黄瓜植株上进行,供试黄瓜品种为“3966”。试验处理分别为2%溴氰菊
2 2
酯·戊吡虫胍每667m 用20g、16g,以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每667m 用8g为标准对照,以喷
2
清水为空白对照,共4处理,每处理重复4次,共16小区,每小区面积40m。2018年6月11日喷
2
药1次,药械为背负式新加坡利农喷雾器。用水量为60kg/667m。调查方法:每小区5点取样,
每点固定4株黄瓜,每株黄瓜标记上部5片叶,每次调查均记录标记叶片上烟粉虱活虫数。计
算虫口减退率和更正防效。
[0046] 数据处理方法:
[0047] 虫口减退率(%)=(药前虫口基数-药后活虫数)÷药前虫口基数×100
[0048] 更正防效(%)=(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0049] 试验结果(表2)表明,实施例1中2%溴氰菊酯·戊吡虫胍20g、16g对烟粉虱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d的更正防效分别为94.73%、92.58%,显著优于标准对照的效果。
[0050] 表2实施例1杀虫剂对烟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
[0051]
[0052] 实施例2:
[0053] 一种防治烟粉虱的杀虫剂,按纯物质的重量百分比计,其原料组成为:
[0054]组分 重量(千克)
溴氰菊酯 14
戊吡虫胍 6
NNO(2‑萘磺酸甲醛聚合物钠盐) 60
K12(十二烷基硫酸钠) 18
拉开粉(二异丁基萘磺酸钠) 22
硅藻土 880
[0055] 具体生产操作同实施例1。
[0056] 将实施例2获得的溴氰菊酯·戊吡虫胍杀虫剂用于防治烟粉虱试验,步骤同实施例1,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0057] 溴氰菊酯·戊吡虫胍农用化学杀虫剂防治烟粉虱试验
[0058] 试验结果(表3)表明,实施例2中2%溴氰菊酯·戊吡虫胍20g、16g对烟粉虱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d的更正防效分别为93.77%、90.86%,显著优于标准对照的效果。
[0059] 表3实施例2杀虫剂对烟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
[0060]
[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