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和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80088861.7

文献号 : CN11008837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石川慎一杷野翔大石川宜秀

申请人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由在输送方向上连续的片材30mf制造片状构件的方法,并且所述片状构件设置有多个通孔h。该方法包括:输送片材30mf的步骤,其中多个弹性构件35a在CD方向上的并排布置中被插入第一无纺布片30mf1和第二无纺布片30mf2之间;以及通过将构件55p加压在片30mf中的在CD方向上相邻的一对弹性构件35a、35a之间的位置处来形成片30mf中的通孔h的步骤S50。在步骤S50中,将构件55p压入第一无纺布片30mf1的非面对的表面30mf1sn中,并且此后,将构件朝向非面对的表面30mf1sn拉出;所述非面对的表面是第一无纺布片30mf1的两个表面中的不面对第二无纺布片30mf2的表面。非面对的表面30mf1sn是当第一无纺布片30mf1的构成纤维被吸附到并且沉积在支撑构件202的支撑表面202s上以产生第一无纺布织物片30mf1时与支撑表面202s接触的表面30mf1s1。

权利要求 :

1.一种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

所述片状构件由在预定方向上连续的复合片材形成,

所述片状构件设置有多个通孔,

所述方法包括:

在作为所述预定方向的输送方向上输送所述复合片材的输送步骤,所述复合片材由第一无纺布片、第二无纺布片和多个弹性构件构成,所述第一无纺布片在所述预定方向上是连续的,

所述第二无纺布片在所述预定方向上是连续的,并且布置成在所述复合片材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无纺布片重叠,所述多个弹性构件在所述预定方向上伸展并且沿着所述预定方向延伸,所述多个弹性构件在与所述预定方向相交的CD方向上的并排布置中被插入所述第一无纺布片和所述第二无纺布片之间并且被固定到所述第一无纺布片和所述第二无纺布片;

以及

通过在所述复合片材中的在所述CD方向上相邻的一对弹性构件之间的位置处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加压压入构件来形成所述通孔的通孔形成步骤,所述通孔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穿透所述复合片材,在所述通孔形成步骤中,将所述压入构件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压入所述第一无纺布片的非面对的表面中,并且然后将所述压入构件朝向所述非面对的表面拉出,所述非面对的表面是所述第一无纺布片的两个表面中的一个,所述非面对的表面不面对所述第二无纺布片,

所述第一无纺布片的所述非面对的表面是当所述第一无纺布片的构成纤维被吸附到并且沉积在支撑构件的支撑表面上以便产生所述第一无纺布片时与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支撑表面接触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无纺布片的非面对的表面是所述第二无纺布片的两个表面中的一个,并且不面对所述第一无纺布片,并且所述第二无纺布片的所述非面对的表面是当所述第二无纺布片的构成纤维被吸附到并且沉积在支撑构件的支撑表面上以便产生所述第二无纺布片时与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支撑表面接触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其中,所述复合片材具有固定部分,在所述固定部分中所述第一无纺布片和所述第二无纺布片彼此固定,并且在所述复合片材中形成所述通孔,使得所述通孔不与所述固定部分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其中,所述复合片材具有直接固定部分,在所述直接固定部分中所述第一无纺布片和所述第二无纺布片在不使用所述弹性构件的情况下彼此固定,并且在所述复合片材中形成所述通孔,使得所述通孔不与所述直接固定部分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其中,当作为所述第一无纺布片的两个表面之一且不与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支撑表面接触的表面被定义为非接触的表面时,在通孔形成位置的相对于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的位置处布置有从动辊,在所述通孔形成位置处在所述通孔形成步骤中在所述复合片材中形成所述通孔,并且所述从动辊与被输送的所述第一无纺布片的所述非接触的表面接触,并且从而通过从所述第一无纺布片接收的旋转力而被驱动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其中,所述从动辊是浮动辊,所述浮动辊被引导以能够沿所述预定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无纺布片沿所述预定方向是连续的,通过将所述第一无纺布片卷绕在所述浮动辊上,在所述第一无纺布片上形成圈状物,并且沿着使所述圈状物的尺寸增大的方向将预定的载荷施加到所述浮动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其中,所述非面对的表面形成所述吸收性物品中的皮肤侧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其中,所述非面对的表面形成所述吸收性物品中的非皮肤侧表面。

9.一种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装置,

所述片状构件由在预定方向上连续的复合片材形成,

所述片状构件设置有多个通孔,

所述装置包括:

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在作为所述预定方向的输送方向上输送所述复合片材,所述复合片材由第一无纺布片、第二无纺布片和多个弹性构件构成,所述第一无纺布片在所述预定方向上是连续的,

所述第二无纺布片在所述预定方向上是连续的,并且布置成在所述复合片材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无纺布片重叠,所述多个弹性构件在所述预定方向上伸展并且沿着所述预定方向延伸,所述多个弹性构件在与所述预定方向相交的CD方向上的并排布置中被插入所述第一无纺布片和所述第二无纺布片之间并且被固定到所述第一无纺布片和所述第二无纺布片;

以及

通孔形成装置,所述通孔形成装置通过在所述复合片材中的在所述CD方向上相邻的一对弹性构件之间的位置处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加压压入构件来形成所述通孔,所述通孔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穿透所述复合片材,在所述通孔形成装置中,所述压入构件在所述厚度方向上被压入所述第一无纺布片的非面对的表面中,并且然后所述压入构件被朝向所述非面对的表面拉出,所述非面对的表面是所述第一无纺布片的两个表面中的一个,所述非面对的表面不面对所述第二无纺布片,

所述第一无纺布片的所述非面对的表面是当所述第一无纺布片的构成纤维被吸附到并且沉积在支撑构件的支撑表面上以便产生所述第一无纺布片时与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支撑表面接触的表面。

说明书 :

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用于诸如一次性尿布的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按照惯例地,在用于吸收性物品的制造生产线中,所述吸收性物品例如是吸收诸如尿液的排泄物的一次性尿布,存在有如下情况,即,出于向吸收性物品赋予透气性的目的而执行用于在输送方向上连续的连续片材中形成通孔的处理。作为用于形成这种通孔的方法的一个示例,PTL 1公开了如下,从旋转辊的外圆周表面突出的压入构件在厚度方向上被压入连续片材中。
[0003] [引用清单]
[0004] [专利文献]
[0005] [PTL 1]日本专利申请公布No.2003-171866

发明内容

[0006] [技术问题]
[0007] 在该制造生产线中,还可想到的是,通孔h被形成在如下的复合片材30mf中。具体地,首先,在图1中以纵向示意性横截面图示出的复合片材30mf具有第一无纺布片30mf1和第二无纺布片30mf2,所述第一无纺布片30mf1在输送方向上是连续的(在图1中穿过纸面的方向),所述第二无纺布片30mf2在输送方向上是连续的并且布置成在复合片材30mf的厚度方向上与第一无纺布片30mf1重叠。而且,在输送方向上延伸的且在输送方向上伸展的多个弹性构件35a在与输送方向相交的CD方向上的并排布置中被插入第一无纺布片30mf1和第二无纺布片30mf2之间,并且使用粘合剂被固定到第一无纺布片30mf1和第二无纺布片30mf2。当待在该复合片材30mf中形成通孔h时,如图2A中所示,首先,用作上述压入构件的销构件55p从与非面对的表面30mf1sn相对应的侧被压入复合片材30mf中,所述非面对的表面30mf1sn是第一无纺布片30mf1的在厚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30mf1sn和30mf1sm中的不面对第二无纺布片30mf2的一个表面。在被压入之后,如图2B中所示,销构件55p朝向非面对的表面侧30mf1sn被拉出,并且当它们被拉出时,粘附销构件55p的纤维f1与销构件55p一起沿拉出方向运动。因此,在第一无纺布片30mf1的非面对的表面30mf1sn上形成了在作为拉出方向的厚度方向上向外突出的毛刺(翻转物(flip-ups))B1。如果毛刺B1较大,则它们会对最终制造的吸收性物品的质地和外观有害。
[0008] 本发明是鉴于如上所述的常规问题来实现的,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当诸如销构件的压入构件从第一无纺布片的非面对的表面侧被压入复合片材中并且继而朝向所述非面对的表面拉出以便在复合片材中形成通孔时减小在第一无纺布片的非面对的表面上形成的毛刺的尺寸,所述第一无纺布片的所述非面对的表面是所述第一无纺布片的两个表面中的不面对所述第二无纺布片的一个表面。
[0009] [问题的解决方案]
[0010] 用于实现上述方面的本发明的主要方面是一种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
[0011] 所述片状构件由在预定方向上连续的复合片材形成,
[0012] 所述片状构件设置有多个通孔,
[0013] 所述方法包括:
[0014] 在作为所述预定方向的输送方向上输送所述复合片材的输送步骤,[0015] 所述复合片材由第一无纺布片、第二无纺布片和多个弹性构件构成,[0016] 所述第一无纺布片在所述预定方向上是连续的,
[0017] 所述第二无纺布片在所述预定方向上是连续的,并且布置成在所述复合片材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无纺布片重叠,
[0018] 所述多个弹性构件在所述预定方向上伸展并且沿着所述预定方向延伸,[0019] 所述多个弹性构件在与所述预定方向相交的CD方向上的并排布置中被插入所述第一无纺布片和所述第二无纺布片之间并且被固定到所述第一无纺布片和所述第二无纺布片;以及
[0020] 通过将压入构件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加压在所述复合片材中的在所述CD方向上相邻的一对弹性构件之间的位置处来形成所述通孔的通孔形成步骤,
[0021] 所述通孔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穿透所述复合片材,
[0022] 在所述通孔形成步骤中,
[0023] 将所述压入构件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压入所述第一无纺布片的非面对的表面中,并且然后将所述压入构件朝向所述非面对的表面拉出,所述非面对的表面是所述第一无纺布片的两个表面中的一个,
[0024] 所述非面对的表面不面对所述第二无纺布片,
[0025] 所述第一无纺布片的所述非面对的表面是当所述第一无纺布片的构成纤维被吸附到并且沉积在支撑构件的支撑表面上以便产生所述第一无纺布片时与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支撑表面接触的表面。
[0026] 此外,一种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装置,
[0027] 所述片状构件由在预定方向上连续的复合片材形成,
[0028] 所述片状构件设置有多个通孔,
[0029] 所述装置包括:
[0030] 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在作为所述预定方向的输送方向上输送所述复合片材,[0031] 所述复合片材由第一无纺布片、第二无纺布片和多个弹性构件构成,[0032] 所述第一无纺布片在所述预定方向上是连续的,
[0033] 所述第二无纺布片在所述预定方向上是连续的,并且布置成在所述复合片材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无纺布片重叠,
[0034] 所述多个弹性构件在所述预定方向上伸展并且沿着所述预定方向延伸,[0035] 所述多个弹性构件在与所述预定方向相交的CD方向上的并排布置中被插入所述第一无纺布片和所述第二无纺布片之间并且被固定到所述第一无纺布片和所述第二无纺布片;以及
[0036] 通孔形成装置,所述通孔形成装置通过将压入构件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加压在所述复合片材中的在所述CD方向上相邻的一对弹性构件之间的位置处来形成所述通孔,[0037] 所述通孔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穿透所述复合片材,
[0038] 在所述通孔形成装置中,
[0039] 所述压入构件在所述厚度方向上被压入所述第一无纺布片的非面对的表面中,并且然后所述压入构件被朝向所述非面对的表面拉出,所述非面对的表面是所述第一无纺布片的两个表面中的一个,
[0040] 所述非面对的表面不面对所述第二无纺布片,
[0041] 所述第一无纺布片的所述非面对的表面是当所述第一无纺布片的构成纤维被吸附到并且沉积在支撑构件的支撑表面上以便产生所述第一无纺布片时与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支撑表面接触的表面。
[0042]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本说明书的描述,除了上述之外的本发明的特征将变得清楚。
[004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44] 根据本发明,当诸如销构件的压入构件从第一无纺布片的非面对的表面侧被压入复合片材中并且继而朝向所述非面对的表面拉出以便在复合片材中形成通孔时减小在第一无纺布片的非面对的表面上形成的毛刺的尺寸,所述第一无纺布片的所述非面对的表面是所述第一无纺布片的两个表面中的不面对所述第二无纺布片的一个表面。

附图说明

[0045] 图1是示出用于在复合片材30mf中形成通孔h的处理的示意图。
[0046] 图2A和图2B是示出与上述相同的处理的示意图。
[0047] 图3是如从前侧观察的三件式一次性尿布1的短裤形状态的示意性透视图,所述三件式一次性尿布1是吸收性物品的一个示例。
[0048] 图4是如从皮肤侧观察的处于展开状态的尿布1的示意性平面图。
[0049] 图5是沿着图4中的V-V截取的剖视图。
[0050] 图6是如从在厚度方向上的非皮肤侧观察的前带构件31的示意性平面图。
[0051] 图7是如从在厚度方向上的非皮肤侧观察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气孔h的示意性放大图。
[0052] 图8是用于示出在制造生产线中执行的各种类型的处理的制造生产线的示意性平面图。
[0053] 图9A是紧接在被输送到气孔形成步骤S50位置之前的中间产品1m的示意性平面图。
[0054] 图9B是在通过气孔形成步骤S50之后的中间产品1m的示意性平面图。
[0055] 在图10中,图10A是紧接在被输送到前弹性绳切割步骤S80位置之前的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的示意性平面图,并且图10B是在通过步骤S80期间和在通过步骤S80之后的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的示意性平面图。
[0056] 图11是气孔形成装置50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构型的部分以纵向剖视图示出。
[0057] 图12是沿着图11中的箭头XII-XII截取的示意性放大图。
[0058] 图13是用于产生第一无纺布片30mf1的产生步骤S200的示意性侧视图。
[0059] 图14A是将销构件55p压入片状构件30mf中的状态的示意性剖视图。
[0060] 图14B是示出将已压入片状构件30mf中的销构件55p拉出的示意性剖视图。
[0061] 图15是示出在中间辊55的外圆周表面上的销构件55p的布置图案的视图。
[0062] 图16是示出在上游辊51的外圆周表面中的孔部分51h的布置图案的视图。
[0063] 在图17中,图17A是图15中的部分XVIIa的放大视图,并且图17B是沿着图17A中的箭头B-B截取的视图。
[0064] 在图18中,图18A是前侧切割器装置80的示意性侧视图,并且图18B是沿着图18A中的箭头B-B截取的视图。
[0065] 图19A是在制造生产线中的气孔形成步骤S50位置上游的位置处执行的步骤S210的示意性侧视图。
[0066] 图19B是在制造生产线中的气孔形成步骤S50位置上游的位置处执行的步骤S210的示意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7] 通过对本说明书和附图的描述,至少以下事项将变得清楚。
[0068] 一种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
[0069] 所述片状构件由在预定方向上连续的复合片材形成,
[0070] 所述片状构件设置有多个通孔,
[0071] 所述方法包括:
[0072] 在作为所述预定方向的输送方向上输送所述复合片材的输送步骤,[0073] 所述复合片材由第一无纺布片、第二无纺布片和多个弹性构件构成,[0074] 所述第一无纺布片在所述预定方向上是连续的,
[0075] 所述第二无纺布片在所述预定方向上是连续的,并且布置成在所述复合片材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无纺布片重叠,
[0076] 所述多个弹性构件在所述预定方向上伸展并且沿着所述预定方向延伸,[0077] 所述多个弹性构件在与所述预定方向相交的CD方向上的并排布置中被插入所述第一无纺布片和所述第二无纺布片之间并且被固定到所述第一无纺布片和所述第二无纺布片;以及
[0078] 通过将压入构件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加压在所述复合片材中的在所述CD方向上相邻的一对弹性构件之间的位置处来形成所述通孔的通孔形成步骤,
[0079] 所述通孔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穿透所述复合片材,
[0080] 在所述通孔形成步骤中,
[0081] 将所述压入构件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压入所述第一无纺布片的非面对的表面中,并且然后将所述压入构件朝向所述非面对的表面拉出,所述非面对的表面是所述第一无纺布片的两个表面中的一个,
[0082] 所述非面对的表面不面对所述第二无纺布片,
[0083] 所述第一无纺布片的所述非面对的表面是当所述第一无纺布片的构成纤维被吸附到并且沉积在支撑构件的支撑表面上以便产生所述第一无纺布片时与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支撑表面接触的表面。
[0084] 根据该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能够减小当通孔形成时可以从第一无纺布片的非面对的表面在厚度方向上向外突出的毛刺的尺寸。这将在下面详细地描述。首先,当压入构件被加压时,第一无纺布片的纤维粘附到压入构件并且沿厚度方向运动到压入侧,并且同样,当压入构件被拉出时,粘附到压入构件的纤维与所述压入构件一起朝向非面对的表面运动,也就是说,沿拉出方向运动。为此,这些粘附到压入构件的纤维当被拉出时从非面对的表面在厚度方向上向外突出,从而在非面对的表面上形成毛刺。纤维的在厚度方向上的这种运动的容易性根据纤维的密度而变化。具体地,如果作为纤维密度3
的纤维分布密度(g/cm)较低,则纤维容易沿厚度方向运动,所述厚度方向是压入构件的压入方向,但是如果分布密度较高,则纤维不容易沿厚度方向运动,或者换句话说,纤维容易在与厚度方向正交的平面方向上运动。在用于产生第一无纺布片的步骤中,当纤维被朝向支撑构件的支撑表面吸附并且被沉积在支撑构件的支撑表面上以便产生第一无纺布片时,在靠近支撑表面的位置处,吸力是更加高效的并且纤维被更容易地密集地布置。随着所述位置在沉积方向上远离支撑表面运动,该密度降低。鉴于此,在上述制造方法中,第一无纺布片的非面对的表面是不与支撑表面接触的表面。因此,在该非面对的表面侧上的部分中的纤维分布密度高于在作为相对的侧的面对的表面侧上的部分中的纤维分布密度。因此,当压入第一无纺布片中的压入构件被拉出时,在面对的表面侧上的部分中的纤维容易地与压入构件一起沿拉出方向运动。但是,在非面对的表面侧上的部分中具有较高分布密度的纤维是位于面对的表面侧上的部分的的拉出侧上。为此,在非面对的表面侧上的部分中并在厚度方向上不容易运动的纤维当纤维试图与压入构件一起沿厚度方向运动时防止在面对的表面侧上的部分中的纤维沿拉出方向运动,从而使得能够抑制毛刺从非面对的表面突出。
[0085] 在这种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中,期望的是
[0086] 所述第二无纺布片的非面对的表面是所述第二无纺布片的两个表面中的一个,并且不面对所述第一无纺布片,并且
[0087] 所述第二无纺布片的所述非面对的表面是当所述第二无纺布片的构成纤维被吸附到并且沉积在支撑构件的支撑表面上以便产生所述第一无纺布片时与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支撑表面接触的表面。
[0088] 根据该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能够减小当通孔形成时可以从第二无纺布片的非面对的表面在厚度方向上向外突出的毛刺的尺寸。这将在下面详细地描述。首先,压入构件被压入第一无纺布片中,并且然后被压入第二无纺布片中。当压入构件被压入第二无纺布片中时,压入构件首先被压入面对第一无纺布片的面对的表面侧上的部分中,并且然后被压入不面对第一无纺布片的非面对的表面侧上的部分中。换句话说,压入构件最后被压入非面对的表面侧上的部分中。当此时粘附到压入构件的纤维与该压入构件一起在压入方向上运动时,以从非面对的表面向外突出的方式形成毛刺。然而,第二无纺布片的非面对的表面是当产生第二无纺布片时与支撑构件的支撑表面接触的表面,并且如上所述,在非面对的表面侧上的该部分中,纤维分布密度较高。为此,在非面对的表面侧上的部分中的纤维不容易沿厚度方向运动,所述厚度方向是压入方向,并且结果,能够抑制毛刺从第二无纺布片的非面对的表面突出。
[0089] 在这种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中,期望的是
[0090] 所述复合片材具有固定部分,在所述固定部分中所述第一无纺布片和所述第二无纺布片彼此固定,并且
[0091] 在所述复合片材中形成所述通孔,使得所述通孔不与所述固定部分重叠。
[0092] 根据该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能够高效地防止发生在通孔被形成为与固定部分重叠的情况下会发生的问题,例如,由于由固定部分导致的当冲压通孔时的抗冲压力增大所引起的冲压通孔困难的问题,以及由于由固定部分导致的毛刺硬化而损害了片状构件的柔软性的问题。
[0093] 在这种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中,期望的是
[0094] 所述复合片材具有直接固定部分,在所述直接固定部分中所述第一无纺布片和所述第二无纺布片在不使用弹性构件的情况下彼此固定,并且
[0095] 在所述复合片材中形成所述通孔,使得所述通孔不与所述直接固定部分重叠。
[0096] 根据该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能够高效地防止发生在通孔被形成为待与直接固定部分重叠的情况下会发生的问题,例如,由于由直接固定部分导致的当冲压通孔时的抗冲压力增大所引起的冲压通孔困难的问题,以及由于由直接固定部分导致的毛刺硬化而损害了片状构件的柔软性的问题。
[0097] 在这种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中,期望的是
[0098] 当作为所述第一无纺布片的两个表面之一且不与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支撑表面接触的表面被定义为非接触的表面时,
[0099] 在通孔形成位置的相对于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的位置处布置有从动辊,在所述通孔形成位置处在所述通孔形成步骤中在所述复合片材中形成所述通孔,并且[0100] 所述从动辊与被输送的所述第一无纺布片的所述非接触的表面接触,并且从而通过从所述第一无纺布片接收的旋转力而被驱动旋转。
[0101] 根据该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由于通过与从动辊接触而施加的剪切力,第一无纺布片的非接触的表面侧上的部分中的纤维高效地变得松弛。因此,这使得能够当在第一无纺布片中形成通孔时降低抗冲压力,从而使得更容易形成通孔。
[0102] 在这种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中,期望的是
[0103] 所述从动辊是浮动辊(dancer roller),所述浮动辊被引导以能够沿所述预定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无纺布片沿所述预定方向是连续的,
[0104] 通过将所述第一无纺布片卷绕在所述浮动辊上,在所述第一无纺布片上形成圈状物(loop),并且
[0105] 沿着使所述圈状物的尺寸增大的方向将预定的载荷施加到所述浮动辊。
[0106] 根据该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将上述载荷施加到浮动辊。因此,由于与浮动辊的这种接触,能够增大施加到第一无纺布片的剪切力的量。因此,这使得能够使用该剪切力更高效地使在第一无纺布片的非接触的表面侧上的部分中的纤维松弛。
[0107] 在这种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中,期望的是所述非面对的表面形成所述吸收性物品中的皮肤侧表面。
[0108] 根据该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具有减小的尺寸的毛刺的非面对的表面形成皮肤侧表面。因此,这使得当从皮肤侧碰触时能够提供良好的质地,从而使得能够制造具有良好的质地的吸收性物品。
[0109] 在这种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中,期望的是所述非面对的表面形成所述吸收性物品中的非皮肤侧表面。
[0110] 根据该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具有减小的尺寸的毛刺的非面对的表面形成非皮肤侧表面。因此,当从非皮肤侧观察时,这使得能够赋予通孔优良的外观,从而使得能够制造具有良好的外观的吸收性物品。
[0111] 一种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装置,
[0112] 所述片状构件由在预定方向上连续的复合片材形成,
[0113] 所述片状构件设置有多个通孔,
[0114] 所述装置包括:
[0115] 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在作为所述预定方向的输送方向上输送所述复合片材,[0116] 所述复合片材由第一无纺布片、第二无纺布片和多个弹性构件构成,[0117] 所述第一无纺布片在所述预定方向上是连续的,
[0118] 所述第二无纺布片在所述预定方向上是连续的,并且布置成在所述复合片材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无纺布片重叠,
[0119] 所述多个弹性构件在所述预定方向上伸展并且沿着所述预定方向延伸,[0120] 所述多个弹性构件在与所述预定方向相交的CD方向上的并排布置中被插入所述第一无纺布片和所述第二无纺布片之间并且被固定到所述第一无纺布片和所述第二无纺布片;以及
[0121] 通孔形成装置,所述通孔形成装置通过将压入构件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加压在所述复合片材中的在所述CD方向上相邻的一对弹性构件之间的位置处来形成所述通孔,[0122] 所述通孔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穿透所述复合片材,
[0123] 在所述通孔形成装置中,
[0124] 所述压入构件在所述厚度方向上被压入所述第一无纺布片的非面对的表面中,并且然后所述压入构件被朝向所述非面对的表面拉出,所述非面对的表面是所述第一无纺布片的两个表面中的一个,
[0125] 所述非面对的表面不面对所述第二无纺布片,
[0126] 所述第一无纺布片的所述非面对的表面是当所述第一无纺布片的构成纤维被吸附到并且沉积在支撑构件的支撑表面上以便产生所述第一无纺布片时与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支撑表面接触的表面。
[0127] 根据该用于制造与吸收性物品相关的片状构件的装置,能够实现与上述制造方法类似的作用和效果。
[0128] 实施例
[0129] 在用于制造一次性尿布1的制造生产线中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制造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方法和装置,所述一次性尿布1是吸收性物品的一个示例。图3是如从前侧观察的三件式尿布1的短裤形状态的示意性透视图,所述三件式尿布1是一次性尿布1的一个示例。而且,图4是如从皮肤侧观察的处于展开状态中的尿布1的示意性平面图。图5是沿着图4中的V-V截取的剖视图。
[0130] 在图3中所示的短裤形状态中,尿布1具有作为彼此正交的三个方向的上下方向、横向方向和前后方向。在下文中,在短裤形状态中在上下方向上的上侧和下侧也将分别被称为“腰部开口侧”和“裆部侧”,并且在前后方向上的前侧和后侧也将分别被称为“前侧”和“后侧”。
[0131] 同样,在图4和图5中所示的展开状态中,尿布1具有作为彼此正交的三个方向的纵向方向、横向方向和厚度方向。在下文中,在展开状态中在纵向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也将分别被称为“前侧”和“后侧”,并且在厚度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也将分别被称为“皮肤侧”和“非皮肤侧”。
[0132] 注意到,横向方向在短裤形状态中和在展开状态中具有相同的含义。而且,在展开状态中的纵向方向与在短裤形状态中的上下方向一致,并且在展开状态中的厚度方向与在短裤形状态中的前后方向一致。
[0133] 此外,在图4和图5中所示的展开状态中,尿布1被示出为处于被伸展开到无论如何弹性绳16、35和45根本不施加任何收缩力的程度的状态中,所述弹性绳16、35和45用作后面描述的用于向尿布1赋予伸展性的弹性构件。
[0134] 因为尿布1是所谓的三件式尿布,所以在图4中所示的展开状态中,尿布1具有作为第一部件的用于吸收排泄物的吸收性主体10、作为第二部件的前带构件31以及作为第三部件的后带构件41。具体地,在前带构件31和后带构件41在其之间有间隙的情况下在纵向方向上彼此平行地布置的状态中,吸收性主体10跨越在构件31和构件41之间,并且吸收性主体10的在纵向方向上的端部部分10ea和10eb分别连结和固定到带构件31和41中的最接近的带构件,从而在平面图中具有大致H形的外观。
[0135] 在该大致H形的展开状态中,吸收性主体10在折叠位置处被折叠成两半,所述折叠位置是吸收性主体10的在纵向方向上的预定位置CL10(是与尿布1的在纵向方向上的中心位置CL1相对应的位置),并且当在该折叠状态中彼此面对的带构件31和41通过焊接而在横向端部部分31e和41e中连结时,带构件31和41被连结在一起以形成环形状,从而获得处于短裤形状态中的尿布1,在所述尿布1中如图3中所示形成腰部开口BH和一对腿部开口LH。
[0136] 注意到,在图4和图5中所示的展开状态中,吸收性主体10在平面图中是大致矩形。吸收性主体10的纵长方向与纵向方向一致。而且,吸收性主体10包括吸收性本体11、从皮肤侧覆盖吸收性本体11的顶片13以及从非皮肤侧覆盖吸收性本体11的背片15。
[0137] 吸收性本体11具有吸收液体的吸收性芯11c和芯包卷片,所述芯包卷片由薄纸或类似物(未示出)制成并且覆盖芯11c的外圆周表面。吸收性芯11c是模制本体,所述模制本体由预定的液体吸收性材料制成并且在平面图中是大致沙漏形,作为预定形状的一个示例。液体吸收性材料的示例包括诸如纸浆纤维的液体吸收性纤维以及由超吸收性聚合物(所谓的SAP)或类似物制成的液体吸收性颗粒。
[0138] 顶片13是可渗透液体的片,所述可渗透液体的片由无纺布制成并且具有平面尺寸,根据所述平面尺寸所述可渗透液体的片在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上从吸收性本体11突出。背片15也是具有平面尺寸的片,根据所述平面尺寸所述片在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上从吸收性本体11突出,并且一个示例是图5中所示的双层结构层压片15。具体地,该层压片15在皮肤侧上具有由聚乙烯膜(PE)或聚丙烯膜(PP)制成的不可渗透液体的防漏片15a并且在非皮肤侧上具有由无纺布制成的外部片15b。
[0139] 当吸收性本体11被夹在顶片13和背片15之间时,顶片13和背片15的在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上从吸收性本体11突出的部分通过粘合剂、焊接或类似方式被连结在一起以获得框架状形状,从而形成吸收性主体10。注意到,外部片15b可以被省略掉,并且背片15可以仅具有防漏片15a。
[0140] 而且,如在图4中的该示例中所示,从吸收性本体11横向向外的吸收性主体10的部分10LG可以设置有沿纵向方向伸展和收缩的腿部褶裥LG。这些腿部褶裥LG构成腿部开口LH的部分。而且,腿部褶裥LG通过将作为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弹性构件的弹性绳16固定到处于沿纵向方向伸展的状态中的部分10LG而被赋予伸展性。注意到,除了这些腿部褶裥LG以外,为了防止横向泄漏,可以在吸收性主体10的两个横向侧上作为防漏壁部分而设置有所谓的阻挡箍(未示出)。
[0141] 而且,如图4中所示,前带构件31是在平面图中具有大致矩形的形状并且由无纺布片32和33构成的片构件。在该示例中,如图5中所示,前带构件31通过使用已经被施加到后面将描述的弹性绳35的热熔粘合剂将两个重叠的无纺布片32和33连结在一起来形成。而且,如图4和图5中所示,前带构件31的横向中心部分从非皮肤侧被覆盖并且连结到吸收性主体10的前纵向端部部分10ea。
[0142] 与前带构件31类似,后带构件41也是在平面图中具有大致矩形的形状并且由无纺布片42和43构成的片构件,并且在该示例中,如图5中所示,后带构件41通过使用已经被施加到后面将描述的弹性绳45的热熔粘合剂将两个重叠的无纺布片42和43连结在一起来形成。而且,如图4和图5中所示,后带构件41的横向中心部分从非皮肤侧被覆盖并且连结到吸收性主体10的后纵向端部部分10eb。
[0143] 注意到,下面描述的内容对于前带构件31和后带构件41两者而言是相同的。为了该原因,下面仅描述前带构件31作为两者的代表,并且后带构件41的相对应的部分仅仅在括号中被指示。
[0144] 如在图4和图5中所示,作为在横向方向上延伸的弹性构件的多个弹性绳35、35......(45、45......)在纵向方向上被并排插入前带构件31(41)的两个无纺布片32和33(42和43)之间,并且在沿横向方向伸展的状态中使用热熔粘合剂被连结和固定到无纺布片
32和33(42和43)。因此,前带构件31(41)被赋予在横向方向上的伸展性。
[0145] 而且,在该示例中,如在图4中所示,弹性绳35(45)在前带构件31(41)的与吸收性芯11c重叠的至少部分(例如,横向中心部分)中是不连续的,以便防止在吸收性本体11中形成皱纹,例如。因此,该部分不被赋予伸展性。
[0146] 具体地,如在如从图6中的厚度方向上的非皮肤侧观察的前带构件31的示意性平面图中所示,如果前带构件31(41)在纵向方向上被分成两个区域AU和AD,其中“上部区域AU”指的是位于纵向方向上的腰部开口BH侧上的区域AU,并且“下部区域AD”指的是位于裆部侧上的区域AD,则吸收性主体10的吸收性芯11c基本不与上部区域AU重叠。为此,上部区域AU在横向方向上的基本整个长度上被赋予伸展性。换句话说,弹性绳35、35......(45、45......)被设置成在上部区域AU中在横向方向上的基本整个长度上延伸。
[0147] 同时,在下部区域AD中,吸收性主体10的吸收性芯11c与横向中心区域ADc重叠,并且因此,弹性绳35、35......不布置在该中心区域ADc的中心部分中,从而形成非易伸展区域AL,所述非易伸展区域AL在中心区域ADc的该中心部分中基本没有横向伸展性。应当注意到,吸收性芯11c基本不与位于中心区域ADc的相应侧上的两个端部区域ADe重叠,并且因此弹性绳35、35......(45、45......)布置在这些端部区域Ade中,从而在两个端部区域ADe中形成两个易伸展区域AH,所述易伸展区域AH具有比非易伸展区域AL高的伸展性。注意到,通过切割弹性绳的连续本体35a(45a)(参见图10A和图10B)在下部区域AD中形成非易伸展区域AL和易伸展区域AH,所述连续本体35a(45a)在横向方向上横穿中心部分布置,在中心部分中进行切割。该切割将在后面描述。
[0148] 而且,这些弹性绳35(45)的纤维密度例如是400分特至1000分特,并且弹性绳35(45)的一个具体示例是LYCRA(注册商标)。注意到,对此没有任何限制。
[0149] 此外,在该示例中,如图5中所示,作为两个无纺布片32和33(42和43)之一的、在厚度方向上位于非皮肤侧上的无纺布片32(42)的平面尺寸是这样的尺寸,即,根据该尺寸所述无纺布片32(42)从位于皮肤侧上的无纺布片33(43)纵向向外地突出。而且,无纺布片32(42)的突出部分在纵向方向上被向内折叠回来,并且该折叠部分32B(42B)从皮肤侧覆盖无纺布片33(43)的纵向端部部分33Le(43Le),但是对此没有任何限制。
[0150] 而且,如图4和图6中所示,在前带构件31(41)的两个横向侧中的每个中,存在有部分31s(41s)(下文中,也被称为非吸收性本体部分31s(41s)),其包括端部区域ADe并且不被吸收性主体10重叠。为了改进在该非吸收性本体部分31s(41s)中的透气性,穿过非吸收性本体部分31s(41s)的多个气孔h(h)以预定的排列图案被离散地形成,并且这些气孔h(h)形成气孔组Gh31(Gh41),所述气孔组Gh31(Gh41)是一组气孔h。具体地,在该示例中,如在图7中的示意性放大图中所示,在非吸收性本体部分31s(41s)中的每个中,多个气孔h、h......(h、h......)在沿纵向方向相邻的弹性绳35(45)的对之间的位置处以预定的成形间距并排形成,并且因此这些气孔h、h......(h、h......)形成在横向方向上延伸的气孔行Rh31(Rh41)。而且,在纵向方向上相邻的气孔行Rh31(Rh41)的对在横向方向上彼此移位了所述成形间距的一半。因此,气孔h、h......(h、h......)形成具有基本交错的排列的气孔组Gh31(Gh41),如图4和图6中所示。注意到,对此没有任何限制。例如,气孔h、h......(h、h......)可以被形成在格子排列中。
[0151] 此外,在该示例中,气孔h、h......每个都形成有目标开口形状,所述目标开口形状是具有0.2mm至3mm的直径的正圆,但是由于成形精度问题也存在有不是正圆的气孔h、h......。这种非正圆的气孔h的直径根据气孔h的在圆周上的位置而变化,但是即使如此这些变化的直径也落在0.2mm至3mm的范围内,例如。因此,气孔h可以快速地表现出预期的透气性。应当注意到,气孔h的目标开口形状不以任何方式限于上述正圆。例如,目标开口形状可以是任何多边形,例如,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
[0152] 而且,在该示例中,用于前带构件31的两个无纺布片32和33以及用于后带构件41的两个无纺布片42和43每个都由纺粘无纺布制成。应当注意到,对此没有任何限制,并且能够使用不同类型的无纺布,例如,SMS(纺粘/熔喷/纺粘)无纺布。而且,作为热塑性树脂的代表性示例,由聚丙烯(PP)制成的独立纤维被用作构成无纺布的纤维,但是对此没有任何限制。例如,可以使用由另一种类型的热塑性树脂(例如,聚乙烯(PE))制成的独立纤维,并且此外,能够使用具有芯鞘结构的包含PE和PP在内的复合纤维,例如。
[0153] 该尿布1在制造生产线中制造。在该制造生产线中,尿布1的中间产品1m沿着预定的输送方向输送(与输送步骤相对应)。在该输送期间,在中间产品1m上执行各种类型的处理,由此每次执行处理时,中间产品1m的形状相继地改变,并且最终,完成图3中所示的尿布1。
[0154] 注意到,在下文中,制造生产线的宽度方向也被称为“CD方向”。此外,在该示例中,CD方向与水平方向一致。在该制造生产线中,输送中间产品1m的输送方向是在与CD方向正交的平面中的任何方向。换句话说,输送方向是由竖向的上下方向和水平的前后方向两者限定的方向。注意到,这里使用的术语“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是与在尿布1的上面描述中使用的术语“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不同的且不直接相关的方向。
[0155] 而且,中间产品1m通过适当的输送装置例如带式输送机和输送辊输送。因此,除非另有特地说明以外,假定中间产品1m将通过这些输送装置在输送方向上输送。注意到,带式输送机的示例包括普通带式输送机和抽吸带式输送机,所述普通带式输送机具有循环的环形带作为输送表面,所述抽吸带式输送机包括这样的环形带,即,所述环形带的外圆周表面具有抽吸功能。
[0156] 图8是用于示出在制造生产线中执行的各种类型的处理的制造生产线的示意性平面图。该制造生产线具有气孔形成步骤S50(与通孔形成步骤相对应)、分切步骤S60、间隙形成步骤S70、前弹性绳切割步骤S80、后弹性绳切割步骤S90、吸收性主体附接步骤S100、折叠步骤S110、侧密封步骤S120和切割步骤S130。在输送方向上从上游到下游以所述的次序并排布置执行这些步骤S50至S130的位置。
[0157] 图9A是紧接在被输送到气孔形成步骤S50位置之前的中间产品1m的示意性平面图,并且图9B是紧接在通过气孔形成步骤S50之后的中间产品1m的示意性平面图。
[0158] 如可以从图9A和图9B的比较理解,在该气孔形成步骤S50中,在中间产品1m中形成前述气孔h、h......(与通孔相对应),所述中间产品1m是用于前带构件31和后带构件41两者的基础材料。这里,在该制造生产线中,中间产品1m使用所谓的侧流输送来输送。具体地,中间产品1m以使尿布1的横向方向与输送方向一致并且使纵向方向与CD方向一致的取向输送。为此,如图9A中所示,当从上游步骤送到气孔形成步骤S50位置时,中间产品1m基本由一个片状构件30mf构成,在所述一个片状构件30mf中具有在横向方向上连接的多个前带构件31的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和具有在横向方向上连接的多个后带构件41的后带构件连续本体41a在CD方向上被连接为单个本体。
[0159] 更具体地,该片状构件30mf具有无纺布片30mf1(与第一无纺布片相对应,并且在下文中也被称为第一无纺布片30mf1)和无纺布片30mf2(与第二无纺布片相对应,并且在下文中也被称为第二无纺布片30mf2):无纺布片30mf1在输送方向上是连续的,并且无纺布片30mf1具有在CD方向上的尺寸,所述在CD方向上的尺寸与前带构件31的无纺布片32的纵向尺寸和后带构件41的无纺布片42的纵向尺寸的总和值相对应;并且无纺布片30mf2在输送方向上是连续的,并且无纺布片30mf2具有在CD方向上的尺寸,所述在CD方向上的尺寸与前带构件31的无纺布片33的纵向尺寸和后带构件41的无纺布片43的纵向尺寸的总和值相对应。第一无纺布片30mf1和第二无纺布片30mf2彼此重叠,从而在厚度方向上重叠。而且,将形成前述弹性绳35和45的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和45a在沿输送方向伸展且沿输送方向连续的状态中在CD方向上被并排地插入第一无纺布片30mf1和第二无纺布片30mf2之间。在该插入状态中,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和45a使用施加到连续本体35a和45a的热熔粘合剂被固定到第一无纺布片30mf1和第二无纺布片30mf2,并且第一无纺布片30mf1和第二无纺布片30mf2经由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和45a间接地彼此固定。此外,第一无纺布片30mf1具有比第二无纺布片30mf2大的CD方向尺寸,并且因此第一无纺布片30mf1具有在CD方向上的两侧上从第二无纺布片30mf2突出的部分30mf1p1和30mf1p2。这些突出部分30mf1p1和30mf1p2在CD方向上向内折叠,从而形成与前述折叠部分32B和42B相对应的部分。
[0160] 然后,在通孔形成步骤S50中,在如图9B中所示的CD方向上的一侧上的其区域中,以输送方向上的产品间距P1在图9A中所示的中间产品1m中重复地形成属于前带构件31的一对气孔组Gh31,所述中间产品1m是片状构件30mf(与复合片材相对应)。而且,在另一侧上的区域中,以输送方向上的产品间距P1形成属于后带构件41的一对气孔组Gh41。注意到,这里提及的产品间距P1是与图4中所示的展开状态中的前带构件31和后带构件41的总横向长度L31和L41基本相同的值。
[0161] 接下来,在分切步骤S60中,片状构件30mf如图8中所示在CD方向上被折叠成两半,从而形成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和后带构件连续本体41;所述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包括处于未切割状态中的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并且所述后带构件连续本体41a包括处于未切割状态中的弹性绳连续本体45a。
[0162] 在随后的间隙形成步骤S70中,形成中间产品1m的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和后带构件连续本体41a每个都沿CD方向向外运动。因此,在连续本体31a和41a之间沿CD方向形成间隙,并且该间隙的尺寸与处于图4中所示的展开状态中的尿布1中的前带构件31和后带构件41之间的纵向间隙Ld相对应。
[0163] 在随后的前弹性绳切割步骤S80中,随着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经过,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在与连续本体31a中的非易伸展区域AL相对应的区域AL1中被切割,从而在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中形成非易伸展区域AL。这将在下面详细地描述。
[0164] 首先,在该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中,在图10A中的示意性平面图中所示,在CD方向上的一侧上的区域与前带构件31中的前述上部区域AU相对应,并且在另一侧上的区域同样与下部区域AD相对应。在目前情况下,在这两个区域中,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在输送方向上延伸并且在输送方向上伸展。应当注意到,在与上部区域AU相对应的在一侧的区域中,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在输送方向上的整个长度上用热熔粘合剂固定,但是在与下部区域AD相对应的在另一侧上的区域中,存在有固定区域AH1和非固定区域AL1,在所述固定区域AH1中固定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在所述非固定区域AL1中未固定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固定区域和非固定区域在输送方向上是并排的。非固定区域AL1在输送方向上与前述非易伸展区域AL具有相同的尺寸,并且以在输送方向上的产品间距P1布置。
[0165] 因此,如图10B中的右侧部分中所示,当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在非固定区域AL1中的预定位置PC处被切割时,弹性绳连续本体35a的下游端部部分35aed被从连续本体35a切除。因此,切除的弹性绳35的上游部分35eu朝向位于下游侧上的固定区域AH1收缩。而且,由于这种切割,弹性绳连续本体35a的成为其新的下游端部部分的部分35aedn朝向位于上游侧上的固定区域AH1收缩。因此,如图10B中的左侧部分中所示,非固定区域AL1成为不存在弹性绳35的区域,并且因此非固定区域AL1形成前述的非易伸展区域AL。另一方面,如图10B中所示,在固定区域AH1中,由于用热熔粘合剂固定,切除的弹性绳35和新成为的下游端部部分35aedn保留,并且因此这些弹性绳35赋予固定区域AH1伸展性。因此,固定区域AH1形成前述的易伸展区域AH。
[0166] 在随后的后弹性绳切割步骤S90中,随着图8中所示的后带构件连续本体41a经过,弹性绳连续本体45a在与连续本体41a中的非易伸展区域AL相对应的区域AL1中被切割,从而在后带构件连续本体41a中形成非易伸展区域AL。注意到,用于通过该切割形成非易伸展区域AL的处理与在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上执行的上述切割基本相同。因此,将不给出对于其的描述。
[0167] 在随后的吸收性主体附接步骤S100中,使用未示出的其它步骤产生的单页状的吸收性主体10以跨越两个带构件连续本体31a和41a之间的方式被固定,所述两个带构件连续本体31a和41a作为来自弹性绳切割步骤S80和S90的中间产品1m来发送。因此,中间产品1m变成近似梯形的尿布连续本体1Ha,其由一系列展开的且如图4中所示为大致H形的尿布1H形成。
[0168] 在随后的折叠步骤S110中,如图8中所示,作为中间产品1m的近似梯形的尿布连续本体1Ha被折叠成两半,使得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和后带构件连续本体41a在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
[0169] 在随后的侧密封步骤S120中,在折叠步骤S110中彼此重叠的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和后带构件连续本体41a被焊接在与尿布1的横向端部部分31e和41e相对应的位置处以形成侧密封部分SS,从而在被折叠成两半的状态中被固定。结果,中间产品1m成为套穿的尿布连续本体1a,其中在横向方向上连接多个套穿的尿布1。
[0170] 然后,在最终切割步骤S130中,在侧密封部分SS中的每个处切割作为中间产品1m的套穿的尿布连续本体1a,并且从而制造各个套穿的尿布1。
[0171] 以下更详细地描述步骤S50至S100,但是将不再进一步描述从折叠步骤S110到步骤S130的步骤,这是因为清楚的是它们可以使用已知的方法被适当地实现。
[0172] 气孔形成步骤S50
[0173] 在气孔形成步骤S50中,设置有气孔形成装置50(与通孔形成装置相对应),用于在片状构件30mf中形成气孔h。图11是装置50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该构型的部分(上游辊51和下游辊58)以纵向剖视图示出,并且图12是沿图11中的箭头XII-XII截取的示意性侧视图。
[0174] 如图11中所示,气孔形成装置50具有三个辊51、55和58,所述三个辊51、55和58被驱动以围绕沿CD方向延伸的旋转轴旋转。具体地,辊51、55和58以在输送方向上从上游到下游的该次序被并排布置为上游辊51、中间辊55和下游辊58。而且,中间辊55与上游辊51和下游辊58相邻地布置,使得其外圆周表面彼此面对。由于这三个辊51、55和58的旋转操作,作为中间产品1m被发送到气孔形成装置50的上述片状构件30mf沿着大致Ω形的输送路线输送。具体地,片状构件30mf首先沿着弧形的第一输送路线R51输送以用于变得包卷在上游辊51上,然后沿着弧形的第二输送路线R55输送以用于变得包卷在中间辊55上,并且最后沿着弧形的第三输送路线R58输送以用于变得包卷在下游辊58上。此后,片状构件30mf与下游辊
58分离并且被发送到随后的分切步骤S60。
[0175] 注意到,上游辊51和中间辊55在上游辊51的旋转方向Dc51上的预定位置P51处彼此最接近,并且该最接近位置P51是从第一输送路线R51切换到第二输送路线R55的位置。类似地,中间辊55和下游辊58在中间辊55的旋转方向Dc55上的预定位置P55处彼此最接近,并且该最接近位置P55是从第二输送路线R55切换到第三输送路线R58的位置。
[0176] 中间辊55具有从外圆周表面突出的多个销构件55p、55p......(压入构件)。销构件55p、55p......是在尖端侧上具有锥形形状的构件。具体地,如在图12中所示,在该示例中,销构件55p每个都包括在尖端侧上的圆锥部分55pa以及在基部侧上的圆柱部分55pb,所述圆柱部分55pb具有与圆锥部分55pa的底面的直径相同的直径,并且这些部分被彼此成一体。而且,在上游辊51的外圆周表面中设置有能够接收销构件55p、55p......的插入的孔部分51h、51h......。具体地,在销构件55p的插入的范围内,孔部分51h具有比销构件55p的圆锥部分55pa的直径大的直径。而且,孔部分51h被形成为与销构件55p相对应,使得在上述最接近位置P51处仅一个销构件55p被插入每个孔部分51h中。
[0177] 因此,当位于图11中所示的上游辊51上的片状构件30mf的、待形成气孔h的形成目标部分经过最接近位置P51时,相对应的销构件55p被插入上游辊51的孔部分51h中,如图12中所示。因此,销构件55p被平滑地压入片状构件30mf的形成目标部分中,从而在形成目标部分中迅速地形成气孔h。
[0178] 应当注意到,在该示例中,考虑到气孔h如上所述形成在最接近位置P51处,最接近位置P51在下文中也将被称为“气孔形成位置P51”(与通孔形成位置相对应)。
[0179] 这里,如先前参照图1所述,紧接在形成气孔h之前的时刻,销构件55p在片状构件30mf的厚度方向上位于第一无纺布片30mf1侧上,而不是位于第二无纺布片30mf2侧上。为此,当在片状构件30mf中形成气孔时,如图2A中所示,销构件55p从非面对的表面30mf1sn侧被压入片状构件30mf中,所述非面对的表面30mf1sn侧是第一无纺布片30mf1的两个表面
30mf1sn和30mf1sm中的不面对第二无纺布片30mf2的一个表面。在该加压之后,如图2B中所示,销构件55p朝向非面对的表面30mf1sn被拉出,并且因此在片状构件30mf中形成通孔h。
[0180] 注意到,此时,如图2A中所示,在非面对的表面30mf2sn上形成沿厚度方向向外突出的毛刺B2,所述非面对的表面30mf2sn是第二无纺布片30mf2的两个表面30mf2sn和30mf2sm中的不面对第一无纺布片30mf1的一个表面,并且另外,在第一无纺布片30mf1的非面对的表面30mf1sn上也形成向外突出的毛刺B1,如图2B中所示。
[0181] 具体地,如图2A所示,当销构件55p被压入时,主要是第二无纺布片30mf2的纤维f2粘附到销构件55p并且沿厚度方向朝向压入侧运动,并且这些纤维从第二无纺布片30mf2的非面对的表面30mf2sn突出并且形成毛刺B2。并且如图2B中所示,当销构件55p也被拉出时,主要是粘附到销构件55p的第一无纺布片30mf1的纤维f1与所述销构件55p一起沿作为拉出方向的厚度方向朝向非面对的表面30mf1sn运动。为此,当销构件55p被拉出时,粘附到其的纤维f1从第一无纺布片30mf1的非面对的表面30mf1sn沿厚度方向向外突出,并且结果,也可以在第一无纺布片30mf1的非面对的表面30mf1sn上形成向外突出的毛刺B1。应当注意到,这些毛刺B2和B1存在损害尿布1的质地和外观的风险。
[0182] 鉴于此,在本实施例中,已经进行了创新以减小从第一无纺布片30mf1的非面对的表面30mf1sn突出的毛刺B1的尺寸和从第二无纺布片30mf2的非面对的表面30mf2sn突出的毛刺B2的尺寸。
[0183] 以下将描述该创新。这里,利用了构成第一无纺布片30mf1和第二无纺布片30mf2的所谓的无纺布片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的各向异性的事实。具体地,该创新利用了这样的事3
实,即:无纺布片的纤维的分布密度(g/cm)在无纺布片的一侧上与在另一侧上是不同的,并且在无纺布片产生步骤中形成这种在厚度方向上的各向异性。为此,在给出创新的说明之前,将描述无纺布片产生步骤。注意到,该无纺布片产生步骤对于第一无纺布片30mf1和第二无纺布片30mf2两者是基本相同的。为此,下面描述了用于产生作为两个无纺布片
30mf1和30mf2的代表的第一无纺布片30mf1的产生步骤S200。
[0184] 图13是用于产生第一无纺布片30mf1的产生步骤S200的示意性侧视图。如图13中所示,在无纺布片产生步骤S200中使用抽吸带式传送机201。抽吸带式传送机201具有环形网202(与支撑构件相对应),所述环形网202被驱动以沿着循环路径循环,所述循环路径具有沿输送方向延伸的平坦路线,并且所述抽吸带式传送机201还具有一对辊204,所述一对辊204在网202包卷在其上的情况下布置在输送方向上的两侧上。当至少一个辊子204被驱动而旋转时,网202的上表面202s(与支撑表面相对应)作为平坦的输送路线沿输送方向运动。
[0185] 而且,在网202的循环路径的内部布置有抽吸箱206,所述抽吸箱206连接到诸如鼓风机的适当的负压源(未示出),并且该箱206可以通过上部部分中的孔抽吸空气。由于该抽吸,在网202的上表面202s处产生吸力。因此,当熔纺纤维f从布置在网202的上表面202s上方的喷嘴208排放时,纤维f被吸向并且沉积在网202的上表面202s上,并且结果,粗略地形成第一无纺布片30mf1。
[0186] 应当注意到,当纤维被沉积在网202的上表面202s上时,越靠近上表面202s,施加越大的吸力,并且当远离上表面202s向上运动时,吸力的量减小。为此,纤维的紧密堆积的程度在网202的上表面202s处较高,并且当远离上表面202s向上运动时,该纤维的紧密堆积的程度减小。而且,作为上下方向的纤维的沉积方向也是第一无纺布片30mf1的厚度方向。为此,第一无纺布片30mf1具有以下在厚度方向上的各向异性:纤维的分布密度(g/cm3)在表面30mf1s1(下文中,也被称为网接触表面30mf1s1)处是较高的,所述表面30mf1s1是第一无纺布片30mf1的两个表面30mf1s1和30mf1s2中的一个并且与网202的上表面202s接触;并且,纤维的分布密度在另一侧上的表面30mf1s2(与非接触的表面相对应,并且在下文中也被称为非网接触表面30mf1s2)处是较低的。
[0187] 同时,当具有这种各向异性的第一无纺布片30mf1的纤维受到来自销构件55p的厚度方向的加压力时,在具有较低分布密度的位置处的纤维比在具有较高分布密度的位置处的纤维倾向于更容易沿厚度方向运动。
[0188] 鉴于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在图14A和图14B中所示,有一种用于减小从非面对的表面30mf1sn突出的毛刺B1的尺寸的创新,所述非面对的表面30mf1sn是第一无纺布片30mf1的两个表面30mf1sn和30mf1sm中的不面对第二无纺布片30mf2的一个表面。该创新在于作为第一无纺布片30mf1的两个表面30mf1s1和30mf1s2之一的网接触表面30mf1s1用作非面对的表面30mf1sn。这将在下面详细地描述。
[0189] 首先,如图14A中所示,当销构件55p从其非面对的表面30mf1sn压入第一无纺布片30mf1中时,第一无纺布片30mf1的纤维粘附到销构件55p并且沿厚度方向运动到压入侧。而且,如图14B中所示,当销构件55p在被压入之后被拉出时,粘附到销构件55p的纤维与销构件55p一起朝向非面对的表面30mf1sn运动,也就是说,沿拉出方向运动。这里,在图14B中所示的示例中,非面对的表面30mf1sn形成网接触表面30mf1s1,所述网接触表面30mf1s1是第一无纺布片30mf1的两个表面30mf1s1和30mf1s2中的一个,如上所述。
[0190] 为此,在厚度方向上的其非面对的表面30mf1sn侧上的第一无纺布片30mf1的部分P1sn中的纤维分布密度(g/cm3)是较高的,并且在作为相对的侧的面对的表面30mf1sm侧上的部分P1sm中的纤维分布密度是较低的。更准确地,在非面对的表面30mf1sn侧上的部分P1sn比在作为相对的侧的面对的表面30mf1sm侧上的部分P1sm具有更高的纤维分布密度。因此,如图14B中所示,当压入第一无纺布片30mf1中的销构件55p被拉出时,在面对的表面
30mf1sm侧上的部分P1sm中的纤维容易与销构件55p一起沿拉出方向运动。但是,在非面对的表面30mf1sn侧上的部分P1sn中的具有较高分布密度的纤维位于部分P1sm的拉出侧(图
14B中的上侧)上。为此,在非面对的表面30mf1sn侧上的部分P1sn中的纤维(其不太可能在沿厚度方向运动)当纤维试图与销构件55p一起沿厚度方向运动时高效地防止在面对的表面30mf1sm侧上的部分P1sm中的纤维沿拉出方向运动,从而抑制了毛刺B1从非面对的表面
30mf1sn突出的情况。
[0191] 而且,在该示例中,采用以下构型作为用于减小图14A中所示的第二毛刺B2的尺寸的创新,也就是说,可以从非面对的表面30mf2sn突出的毛刺B2,所述非面对的表面30mf2sn是第二无纺布片30mf2的两个表面30mf2sn和30mf2sm中的不面对第一无纺布片30mf1的一个表面。
[0192] 具体地,表面30mf2s1是构成第二无纺布片30mf2的两个表面30mf2s1和30mf2s2中的与网202的上表面202s接触的一个表面(在下文中也被称为网接触表面30mf2s1),所述表面30mf2s1还用作第二无纺布片30mf2的非面对的表面30mf2sn。根据该构型,抑制从非面对的表面30mf2sn突出毛刺B2,如下所述。
[0193] 首先,如图14A中所示,销构件55p被压入第一无纺布片30mf1中,然后销构件55p被压入第二无纺布片30mf2中。当销构件55p被压入第二无纺布片30mf2中时,销构件55p首先被压入面对的表面30mf2sm侧上的部分P2sm中,并且然后,销构件55p被压入非面对的表面30mf2sn侧上的部分P2sn中。换句话说,最后,销构件55p被压入第二无纺布片30mf2的非面对的表面30mf2sn侧上的部分P2sn中。此时,当粘附到销构件55p的纤维与销构件55p一起沿压入方向运动时,毛刺B2形成为从非面对的表面30mf2sn向外突出的部分。
[0194] 然而,第二无纺布片30mf2的非面对的表面30mf2sn是上述的网接触表面30mf2s1,并且由于上述构型,在网接触表面30mf2s1中的纤维的分布密度是较高的。换句话说,在非面对的表面30mf2sn侧上的部分P2sn中的纤维分布密度是较高的。因此,在非面对的表面30mf2sn侧上的该部分P2sn中的纤维不可能沿作为压入方向的厚度方向运动,并且这因此抑制了毛刺B2从第二无纺布片30mf2的非面对的表面30mf2sn突出。
[0195] 注意到,在第二无纺布片30mf2的非面对的表面30mf2sn处的毛刺B2没有引起较大问题的情况下,在第二无纺布片30mf2中的厚度方向上的位置关系可以被设定为与上述的关系相反。具体地,第二无纺布片30mf2的网接触表面30mf2s1可以形成为与第二无纺布片30mf2的面对的表面30mf2sn相对应。
[0196] 而且,如可以从图4、图9B的比较以及图12中的相关部分的放大图理解,在该示例中,第一无纺布片30mf1的非面对的表面30mf1sn最终形成尿布1中的前带构件31和后带构件41的非皮肤侧表面。为此,将如上所述的在非面对的表面30mf1sn上的毛刺B1的尺寸减小而高效地有助于当从非皮肤侧观察前带构件31和后带构件41时赋予气孔h具有优良的外观。因此,可以制造具有良好的外观的尿布1。
[0197] 注意到,对此没有任何限制。具体地,第一无纺布片30mf1的非面对的表面30mf1sn可以最终形成前带构件31和后带构件41的皮肤侧表面。借助该构型,将如上所述的在非面对的表面30mf1sn上的毛刺B1的尺寸减小而高效地有助于当前带构件31和后带构件41在皮肤侧上被碰触时提供良好的质地。因此,可以制造具有良好的质地的尿布1。
[0198] 此外,在该示例中,如前所述,使用热熔粘合剂将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和45a固定到第一无纺布片30mf1和第二无纺布片30mf2,并且将热熔粘合剂施加到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和45a。因此,第一无纺布片30mf1和第二无纺布片30mf2借助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和45a彼此固定,或者换句话说,施加到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和45a的热熔粘合剂起到用于将第一无纺布片30mf1和第二无纺布片30mf2彼此固定的固定部分的功能。为此,在该示例中,没有设置直接固定部分,所述直接固定部分用于将第一无纺布片30mf1和第二无纺布片30mf2彼此直接固定。换句话说,热熔粘合剂不作为直接固定部分来施加到第一无纺布片30mf1和第二无纺布片30mf2。并且,没有设置用于通过焊接将第一无纺布片30mf1和第二无纺布片30mf2直接固定的焊接部分。因此,片状构件30mf的柔软性得以改善。
[0199] 而且,如图9B中所示,在该示例中,在片状构件30mf中的成对的弹性绳连续本体35a、35a(45a、45a)之间的位置处形成气孔h。为此,在没有设置用作固定部分的热熔粘合剂的位置处形成气孔h,也就是说,气孔h被形成为不与固定部分重叠。因此,能够高效地防止发生在气孔h被形成为与固定部分重叠的情况下会发生的问题,例如,由于由固定部分导致的当冲压气孔h时的抗冲压力增大所引起的冲压气孔h困难的问题,以及由于由固定部分导致的毛刺B1和B2硬化而损害了片状构件30mf的柔软性的问题。
[0200] 注意到,对此没有任何限制。例如,如果片状构件30mf的一定程度的硬化不成问题,则能够有如下构型,即,在所述构型中,代替通过将热熔粘合剂施加到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和45a,或者除了通过将热熔粘合剂施加到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和45a以外,通过将热熔粘合剂施加到第一无纺布片30mf1或第二无纺布片30mf2中的至少一个,将第一无纺布片
30mf1和第二无纺布片30mf2彼此直接固定。换句话说,可以设置先前描述的直接固定部分。
然而,同样在这种情况下,期望的是在没有设置用作直接固定部分的热熔粘合剂的位置处形成气孔h。换句话说,期望的是气孔h被形成为不与在第一无纺布片30mf1和第二无纺布片
30mf2中施加热熔粘合剂的位置重叠。根据该构型,能够实现与上述类似的作用和效果,也就是说,能够防止气孔h的抗冲压力增大和毛刺B1和B2的硬化。注意到,用于在不使用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和45a的情况下将第一无纺布片30mf1和第二无纺布片30mf2彼此直接固定的直接固定部分不限于上述热熔粘合剂的示例。例如,直接固定部分的概念还包括用于将第一无纺布片30mf1和第二无纺布片30mf2彼此焊接的前述焊接部分。
[0201] 而且,图12中的圆锥部分55pa的顶角例如从20°至45°的范围内选择,并且在该示例中为36°。而且,圆锥部分55pa的高度例如从3mm至8mm的范围内选择,并且在该示例中为4.6mm。注意到,对此没有任何限制。此外,虽然在该示例中孔部分51h的边缘部分被倒角,但是对此没有任何限制,或者换句话说,边缘部分不需要被倒角。
[0202] 而且,在该示例中,图11中的中间辊55是较大直径的辊,其具有与上述产品间距P1的大约两倍相对应的圆周长度,使得可以在一个完整旋转上形成与图9B中所示的两个尿布相对应的两对气孔组Gh31和两对气孔组Gh41。而且,图11中的上游辊51是较小直径的辊,其具有与产品间距基本相对应的圆周长度,使得可以在一个完整旋转上形成与图9B中所示的一个尿布相对应的一对气孔组Gh31和一对气孔组Gh41。注意到,对此没有任何限制。
[0203] 图15是示出在中间辊55的外圆周表面上的销构件55p的排列图案的视图,并且图16是示出在上游辊51的外圆周表面上的孔部分51h的排列图案的视图。注意到,这两个视图示出处于被伸展平坦的状态中的辊55、51的外圆周表面。而且,为了防止视图中的复杂性,在图15中未示出稍后描述的接收部分55r。
[0204] 如图15中所示,销构件55p与形成在前述片状构件30mf中的气孔组Gh31和Gh41相对应地设置。具体地,如图9B中所示,在处于CD方向上的一侧上的片状构件30mf的区域中,在每个尿布中将形成用于前带构件31的一对气孔组Gh31,并且因此,如图15中所示,在处于CD方向上的一侧上的中间辊55的外圆周表面的区域中,沿旋转方向Dc55并排设置有一对销构件组G55p1,每个所述销构件组G55p1都具有处于与气孔组Gh31相同的的交错排列中的销构件55p。类似地,在处于CD方向上的另一侧上的片状构件30mf的区域中,在每个尿布中将形成用于后带构件41的一对气孔组Gh41,并且因此,在处于CD方向上的另一侧上的中间辊55的外圆周表面的区域中,沿旋转方向Dc55并排设置有一对销构件组G55p2,每个所述销构件组G55p2都具有处于与气孔组Gh41相同的的交错排列中的销构件55p。
[0205] 而且,在该示例中,如前所述,中间辊55设置有对于每个完整旋转而言与两个尿布相对应的气孔h。因此,为了使一个销构件组集合SG55p1(SG55p2)成为沿旋转方向Dc55并排的两个销构件组G55p1、G55p1(G55p2、G55p2)的一个集合,中间辊55的外圆周表面设置有沿旋转方向Dc55以180°的均匀间距并排的两个销构件组集合SG55p1、SG55p1(SG55p2、SG55p2)。
[0206] 此外,图17A示出图15中的部分XVIIa的放大图,并且图17B示出沿着图17A中的箭头B-B截取的视图。如图17A中所示,在中间辊55的外圆周表面中在相邻的销构件55p之间的位置处作为突起形成有与销构件55p分离的接收部分55r。而且,如图17B中所示,接收部分55r每个都是大致圆柱形的本体,其在前端部处具有在中间辊55的旋转径向方向Dr55上面朝外的顶表面55rt。因此,片状构件30mf不但由销构件55p接收和支撑,而且由接收部分55r接收和支撑。为此,片状构件30mf可以整体上被稳定地支撑在中间辊55的在旋转径向方向Dr55上的适当位置处。而且,此时,接收部分55r的顶表面55rt在没有穿透片状构件30mf的情况下接收该片状构件30mf的一个表面,并且从而也高效地有助于将片状构件30mf稳定地支撑在适当位置处。
[0207] 而且,在该示例中,如图17A中所示,接收部分55r被设置在围绕每个销构件55p的四个位置处,从而使得能够可靠地接收片状构件30mf,但是对于上述四个位置无论如何没有任何限制。例如,如果不能确保布置空间,则位置的数量可以更小,或者另一方面,如果可以确保布置空间,则位置的数量可以更大。
[0208] 此外,在图17B中所示的示例中,接收部分55r的顶表面55rt的位置相对于销构件55p的顶点的位置在中间辊55的旋转径向方向Dr55上向内。因此,这防止接收部分55r妨碍用于使用销构件55p形成气孔h的处理。这里注意到,期望的是接收部分55r的顶表面55rt位于销构件55p的圆锥部分55pa的底面附近,并且例如,期望的是在旋转径向方向Dr55上的顶表面55rt的位置处于以底面的位置为中心的±2mm的范围内。在该示例中,顶表面55rt与圆锥部分55pa的底面匹配。因此,接收部分55r可以在没有妨碍用于使用销构件55p形成气孔h的处理的情况下可靠地接收片状构件30mf。因此,销构件55p可以迅速地形成片状构件30mf中的气孔h。
[0209] 而且,在该示例中,接收部分55r的顶表面55rt被成形为具有例如从2mm至5mm的范围选出的直径的正圆,但是对此没有任何限制。例如,接收部分55r的顶表面55rt可以被成形为诸如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的多边形,或者可以具有其它形状。
[0210] 而且,如图16中所示,在上游辊51的外圆周表面中的孔部分51h与销构件55p相对应地设置。具体地,如图15中所示,在处于CD方向上的一侧上的中间辊55的外圆周表面的区域中,沿旋转方向Dc55并排设置有两个销构件组G55p1,并且因此与此相对应,在处于CD方向上的一侧上的上游辊51的外圆周表面的区域中,沿旋转方向Dc51并排设置有两个孔部分组G51h1,每个所述孔部分组G51h1都具有处于交错排列中的多个孔部分51h。类似地,如图15中所示,在处于CD方向上的另一侧上的中间辊55的外圆周表面的区域中,沿旋转方向Dc55并排设置有两个销构件组G55p2,并且因此与此相对应,在处于CD方向的另一侧上的上游辊51的外圆周表面的区域中,沿旋转方向Dc51并排设置有两个孔部分组G51h2,每个所述孔部分组G51h2都具有处于交错排列中的多个孔部分51h。
[0211] 应当注意到,如前所述,上游辊51有助于对于每个完整旋转而言形成与一个尿布相对应的气孔h,并且因此,为了使一个孔部分组集合SG51h1(SG51h2)成为沿旋转方向Dc51并排的两个孔部分组G51h1、G51h1(G51h2、G51h2)的一个集合,上游辊51的外圆周表面设置有仅一个孔部分组集合SG51h1(SG51h2)。
[0212] 注意到,在某些情况下,在图11中的中间辊55中设置有诸如电热加热器的加热装置(未示出),并且因此,可以加热中间辊55的销构件55p。根据该构型,通过使用加热的销构件55p,可以使构成片状构件30mf的无纺布片30mf1和30mf2的热塑性树脂纤维更柔软。因此,当销构件55p被压入片状构件30mf中时,销构件55p可以容易地将纤维推向一侧,从而更容易地形成气孔h。
[0213] 应当注意到,用于加热的标准的一个示例是销构件55p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热塑性树脂的软化点并且小于其熔点。软化点可以通过TMA(热机械分析)根据JIS K 7196(通过热机械分析对于热塑性膜和片材的软化温度进行测试的测试方法)来获得。而且,熔点可以在DSC(差示扫描量热法)中根据JIS K 7121(用于塑料的转变温度的测试方法)作为熔化峰值温度来获得。
[0214] 而且,图11中的下游辊58的构型与上游辊51的构型基本相同。例如,下游辊58的外圆周表面设置有孔部分组G58h1和G58h2,所述孔部分组G58h1和G58h2具有与在上游辊51的外圆周表面中的孔部分组G51h1和G51h2相同的规格。因此,当从中间辊55接收片状构件30mf时,中间辊55的销构件55p被平滑地插入孔部分组G58h1和G58h2中的孔部分58h中,从而使得能够在没有使形成在片状构件30mf中的气孔h的形状较大程度上变形的情况下接收片状构件30mf。
[0215] 分切步骤S60
[0216] 如图8中所示,在分切步骤S60中,从气孔形成步骤S50发送的片状构件30mf在CD方向上的一侧上的区域和另一侧上的区域之间的边界位置BL(图9B)处被分成两个部分。因此,在CD方向上并排产生其中未切割弹性绳连续本体35a的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和其中未切割弹性绳连续本体45a的后带构件连续本体41a(图8)。
[0217] 可以使用图8中所示的已知的分切器装置60来执行该分开处理。具体地,例如,该装置60具有一对上下盘形旋转刀片,并且使用在旋转刀片的周边边缘处的刀片边缘将片状构件30mf在CD方向上分成两个部分。这种类型的装置60是众所周知的。因此,这将不进一步描述。
[0218] 间隙形成步骤S70
[0219] 如图8中所示,在间隙形成步骤S70中,从分切步骤S60发送的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和后带构件连续本体41a每个都沿CD方向向外运动,从而在连续本体31a和41a之间在CD方向上形成间隙,并且该间隙具有与在图4中的展开状态中的尿布1中的前带构件31和后带构件41之间的纵向间隙Ld相对应的尺寸。
[0220] 注意到,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的沿CD方向的向外运动以及后带构件连续本体41a的沿CD方向的向外运动可以考虑到这种运动而通过沿着输送路线布置多个输送辊(未示出)来实现,并且可以基于以上描述得到这种构型的细节。因此,这将不进一步描述。
[0221] 前弹性绳切割步骤S80
[0222] 在前弹性绳切割步骤S80中,从间隙形成步骤S70发送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并且在图10A中示出该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如图10B中所示,在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中,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在与非易伸展区域AL相对应的非固定区域AL1中被切割,并且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在与易伸展区域AH相对应的固定区域AH1中未被切割。因此,在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中形成非易伸展区域AL和易伸展区域AH。注意到,与非易伸展区域AL相对应的区域AL1出现在尿布1的在输送方向上的产品间距P1处。因此,在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上在尿布1的产品间距P1处执行该切割。
[0223] 该切割由前侧切割器装置80执行。图18A是该切割器装置80的示意性侧视图,并且图18B是沿着图18A中的箭头B-B截取的视图。
[0224] 前侧切割器装置80具有一对上辊81u和下辊81d,所述一对上辊81u和下辊81d被驱动以围绕沿CD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并且所述一对上辊81u和下辊81d具有彼此面对的外圆周表面81ua和81da。而且,在上辊81u的外圆周表面81ua上的切割器块84上在与图10B中所示的预定位置PC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突出的切割器刀片C、C......。下辊81d的外圆周表面81da被形成为光滑表面,以便接收切割器刀片C、C......。而且,这些辊81u和81d被控制为与用于输送前带构件连续本体31a的操作协调旋转,并且因此切割器辊81u被旋转成使得每次与非易伸展区域AL相对应的前述的非固定区域AL1经过时,切割器块84面对非固定区域AL1。因此,每次图10A中的非固定区域AL1在一对辊81u和81d的外圆周表面81ua和81da之间经过时,非固定区域AL1被切割器辊81u的切割器块84上的切割器刀片C、C......和砧辊81d的外圆周表面81da加压。因而,弹性绳连续本体35a、35a......在加压位置PC处被切割。
[0225] 后弹性绳切割步骤S90
[0226] 如图8中所示,在后弹性绳切割步骤S90中,与参照图10A和图10B描述的处理类似的切割同样在从间隙形成步骤S70发送的后带构件连续本体41a上执行。具体地,弹性绳连续本体45a在与非易伸展区域AL相对应的区域AL1中被切割,并且弹性绳连续本体45a在与易伸展区域AH相对应的区域AH1中未被切割。因此,在后带构件连续本体41a中形成非易伸展区域AL和易伸展区域AH。注意到,从以上描述可以理解,该切割与先前描述的前弹性绳切割步骤S80基本相同,并且图8中所示的后侧切割器装置90的构型也与前侧切割器装置80相同。因此,这里将不再给出用于该后侧切割器装置90的构型的详细描述。
[0227] 吸收性主体附接步骤S200
[0228] 如图8中所示,在吸收性主体附接步骤S200中,在未示出的其它步骤中产生的单页状的吸收性主体10被布置成跨越从弹性绳切割步骤S80和S90作为中间产品1m接收的带构件连续本体31a和41a之间并且固定到所述带构件连续本体31a和41a,并且因此中间产品1m变成近似梯形的尿布连续本体1Ha,其由一系列展开的且如图4中所示为大致H形的尿布1H形成。
[0229] 注意到,该用于附接吸收性主体10的处理可以使用例如旋转滚筒(未示出)来实现,在所述旋转滚筒中在旋转方向上的产品间距P1处并排设置有用于将吸收性主体10吸附和保持到外圆周表面的保持部分,并且该旋转滚筒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将不给出用于该旋转滚筒的详细描述。
[0230] 位于气孔形成步骤S50上游的步骤S210
[0231] 在上述实施例中,仅描述了气孔形成步骤S50以及在其下游的位置处的步骤S60至S130,并且未描述位于其上游的步骤S210。因此,以下描述该上游步骤S210。
[0232] 图19A是在与制造生产线中的气孔形成步骤S50相对应的位置的、相对于输送方向在上游的位置处执行的步骤S210的示意性侧视图。
[0233] 首先,如图19A中所示,第一无纺布片30mf1和第二无纺布片30mf2以材料线圈C30mf1和C30mf2的形式从无纺布片产生步骤S200运载到该制造生产线,所述无纺布片产生步骤S200已经参照图13和类似附图描述。这里,如图19A中所示,通过将第一无纺布片30mf1和第二无纺布片30mf2在使无纺布片30mf1和30mf2为连续的方向上卷绕成线圈而获得材料线圈C30mf1和C30mf2。材料线圈C30mf1和C30mf2分别被附接到两个相对应的进给装置211的旋转轴211a。因此,当两个旋转轴211a被驱动而旋转时,第一无纺布片30mf1和第二无纺布片30mf2从材料线圈30mf1和30mf2进给并且沿着输送方向输送。
[0234] 然后,从材料线圈C30mf1和C30mf2进给的第一无纺布片30mf1和第二无纺布片30mf2在输送方向上的预定合并位置P230处被合并。而且,在合并位置P230处,在输送方向上伸展的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和45a沿着输送方向朝向在第一无纺布片30mf1和第二无纺布
30mf2之间的位置输送,并且,热熔粘合剂已经提前被施加到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和45a。因此,使用热熔粘合剂将连续本体35a和45a固定到第一无纺布片30mf1和第二无纺布片
30mf2,并且经由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和45a将第一无纺布片30mf1和第二无纺布片30mf2彼此固定。
[0235] 此后,使用布置在输送方向上的合并位置P230下游的已知的折叠装置240,第一无纺布片30mf1的在CD方向上的端部部分30mf1p1和30mf1p2每个都在CD方向上向内折叠,如图9A中所示,并且这些折叠部分覆盖第二无纺布片30mf2的在CD方向上的端部部分30mf2p1和30mf2p2的皮肤侧。
[0236] 因而,以上产生了处于紧接在被送到气孔形成步骤S50之前的上述状态中的片状构件30mf,如图9A中所示。
[0237] 这里,在该示例中,第一无纺布片30mf1通过多个输送辊215从进给装置211输送到合并位置P230,并且期望的是这些输送辊215中的至少一个是具有图19A中所示的规格的输送辊215a。具体地,输送辊215a是被驱动而旋转的从动辊,并且期望的是该辊215a与非网接触表面30mf1s2(不与图13中的抽吸带式传送机201的网202的上表面202s接触的表面30mf1s2)接触,所述非网接触表面30mf1s2是第一无纺布片30mf1的两个表面30mf1s1和
30mf1s2中的一个,并且从而通过从第一无纺布片30mf1接收的旋转力驱动而旋转。
[0238] 而且,由于设置了该输送辊215a,在非网接触表面30mf1s2侧上的第一无纺布片30mf1的部分中的纤维通过剪切力而被进一步松弛,所述剪切力通过与输送辊215a接触而施加。具体地,该部分是其中纤维分布密度较低的部分,也就是说,首先松弛到一定程度的部分,并且纤维由于与输送辊215a接触而变得进一步松弛。因此,这使得能够高效地降低当在第一无纺布片30mf1中形成气孔h时的抗冲压力,从而使得更容易形成气孔h。
[0239] 而且,更期望的是输送辊215a不仅是如上所述的从动辊,而且还用作具有如图19B中所示的浮动功能的浮动辊215D。注意到,浮动辊215D用于维持例如从进给装置211进给的第一无纺布片30mf1的恒定张力值(N),并且这将在下面详细地描述。
[0240] 首先,浮动辊215D位于在固定位置处旋转的一对固定辊215S之间的位置处,并且沿着使第一无纺布片30mf1为连续的预定方向(图19B中的示例中的上下方向)被引导并且能够沿着所述预定方向前后运动。而且,第一无纺布片30mf1被卷绕在一对固定辊215S和浮动辊215D上,从而在第一无纺布片30mf1中形成圈状物LP,并且适当的载荷施加装置(未示出)诸如气缸或助沉物沿着这样的方向将预定载荷RD施加到浮动辊215D,即,根据所述方向使圈状物LP的在所述预定方向上的尺寸增大。而且,通过适当的传感器(未示出)测量浮动辊215D的在预定方向上的位置,并且诸如定序器的适当的控制器(未示出)基于从传感器输出的测量信号控制进给装置211的旋转轴211a的旋转速度值(mpm)。具体地,如果测量信号指示“圈状物LP的尺寸小于目标值”,则控制器增大旋转轴211a的旋转速度值(mpm),而如果测量信号指示“圈状物LP的尺寸大于目标值”时,控制器减小旋转轴211a的转速值(mpm)。因此,对于从进给装置211进给的第一无纺布片30mf1维持恒定的张力值。
[0241] 注意到,在输送辊215a也以这种方式用作浮动辊215D的情况下,将如上所述沿着用于增大圈状物LP的尺寸的方向作用的预定载荷RD施加到浮动辊215D。为此,通过与浮动辊215D接触而施加到第一无纺布片30mf1的前述的剪切力可以增加了与上述载荷RD的效果相对应的量。因此,使用该剪切力,能够更高效地松弛在非网接触表面30mf1s2侧上的第一无纺布片30mf1的部分中的纤维。
[0242] 应当注意到,如图19A中所示,具有上述功能的输送辊215a也可以被设置在用于第二无纺布片30mf2的进给装置211和合并位置P230之间的输送路线中。换句话说,在该输送路线中的输送辊215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具有上述功能的输送辊215a。在这种情况下,该输送辊215a也是从动辊,并且该辊215a与非网接触表面30mf2s2(不与图13中的抽吸带式传送机201的网202的上表面202s接触的表面30mf2s2)接触,所述非网接触表面30mf2s2是第二无纺布片30mf2的两个表面30mf2s1和30mf2s2中的一个,并且从而通过从第二无纺布片30mf2接收的旋转力驱动而旋转。
[0243] 此外,能够采用如下构型,即,在所述构型中用于第二无纺布片30mf2的输送辊215a不仅是如上所述的从动辊,而且还用作具有如图19B中所示的浮动功能的浮动辊215D。
注意到,认为可以基于已经针对第一无纺布片30mf1描述的内容容易地得到该构型的内容。
为此,相同的或相似的构型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不进一步描述。
[0244] 其它实施方式
[0245] 虽然上文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公开,并且不以任何方式被解释为限制本公开。本公开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改变或更改,并且包含其等同物。例如,能够有下面将描述的变形。
[0246] 尽管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和45a被示出为上述实施例中的连续弹性构件的示例,但是对此没有任何限制。例如,弹性绳连续本体35a和45a可以是弹性带连续本体。
[0247] 中间辊55的销构件55p中的每个都具有圆锥部分55pa和圆柱部分55pb,如在图12中的相关部分的放大图中所示,但是对此没有任何限制。例如,代替圆锥部分55pa,所述中间辊55的销构件55p中的每个都可以具有金字塔形部分,其具有多边形横截面,例如,三棱锥形或四棱锥形,并且代替圆柱部分55pb,所述中间辊55的销构件55p中的每个都可以具有柱形部分,其具有多边形横截面,例如,三棱柱或四棱柱。
[0248]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1中所示,在气孔形成步骤S50中,用作中间产品1m的片状构件30mf被包卷在气孔形成装置50的上游辊51和中间辊55两者上,但是对此没有任何限制。具体地,片状构件30mf可以在没有围绕上游辊51和中间辊55包卷的情况下在辊51和55之间经过。
[0249] 虽然三件式一次性尿布1被示出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吸收性物品的示例,但是对此没有任何限制。例如,当制造作为用于构成两件式一次性尿布的材料的片状构件时,可以应用本发明的用于制造片状构件的方法和装置。应当注意到,两件式一次性尿布是一种类型的尿布,其具有外部片和吸收性主体10,所述外部片作为第一部件具有前部分、裆部分和后部分,所述吸收性主体10作为第二部件被固定到外部片的皮肤侧表面。而且,在该情况下,外部片的连续片由两个重叠的无纺布片形成,并且当在两个重叠的无纺布片中形成孔并且切割布置在两个重叠的无纺布片之间的弹性构件时,使用本发明的用于制造片状构件的方法和装置。
[0250] 此外,该两件式尿布可以是所谓的带型一次性尿布。注意到,带型一次性尿布是一种类型的尿布,其使用紧固带,以便将覆盖穿戴者的躯干部分的前侧的前部分连接到覆盖躯干部分的后侧的后部分。
[0251] 此外,吸收性物品无论如何不限于是一次性尿布1。具体地,当制造通过使用无纺布片制造的任何吸收性物品时,应用本发明的用于制造片状构件的方法和装置。为此,该吸收性物品的概念还包含尿液吸收垫、卫生棉和类似物。
[0252] [参考附图标记列表]
[0253] 1一次性尿布(吸收性物品),
[0254] 1a尿布连续本体,1Ha近似梯形的尿布连续本体,
[0255] 1m中间产品,
[0256] 10吸收性主体,
[0257] 10LG部分,10ea端部部分,10eb端部部分,
[0258] 11吸收性本体,11c吸收性芯,
[0259] 13顶片,15背片,
[0260] 15a防漏片,15b外部片,
[0261] 16弹性绳,
[0262] 30mf片状构件(复合片材),30mfe端部部分,
[0263] 30mf1第一无纺布片,
[0264] 30mf1p1部分,30mf1p2部分,
[0265] 30mf1sn非面对的表面,30mf1sm面对的表面,
[0266] 30mf1s1网接触表面(接触表面),
[0267] 30mf1s2非网接触表面(非接触的表面,相对的侧上的表面,不接触的表面),[0268] 30mf2第二无纺布片,
[0269] 30mf2sn非面对的表面,30mf1sm面对的表面,
[0270] 30mf2s1网接触表面(接触表面),
[0271] 30mf2s2非网接触表面(非接触的表面),
[0272] 31前带构件,31e端部部分,
[0273] 31s非吸收性本体部分,
[0274] 31a前带构件连续本体,
[0275] 32无纺布片,32B折叠部分,
[0276] 33无纺布片,33Le端部部分,
[0277] 35弹性绳(弹性构件),35eu部分
[0278] 35a弹性绳连续本体(弹性构件),35aed端部部分,35aedn部分,
[0279] 41后带构件,41a后带构件连续本体,
[0280] 42无纺布片,42Le端部部分,
[0281] 43无纺布片,43B折叠部分,
[0282] 45弹性绳(弹性构件),
[0283] 45a弹性绳连续本体(弹性构件),
[0284] 50气孔形成装置(通孔形成装置),
[0285] 51上游辊,51h孔部分,
[0286] 55中间辊,
[0287] 55p销构件(压入构件),55pa圆锥部分,55pb圆柱部分,
[0288] 55r接收部分,55rt顶表面,
[0289] 58下游辊,58h孔部分,
[0290] 60分切器装置,
[0291] 80前侧切割器装置,
[0292] 81u切割器辊,81ua外圆周表面,
[0293] 81d砧辊,81da外圆周表面,
[0294] 84切割器块,
[0295] 90后侧切割器装置,
[0296] 201抽吸带式传送机,202网(支撑构件),
[0297] 202s上表面(支撑表面),204辊,206抽吸箱,
[0298] 208喷嘴,
[0299] 211进给装置,211a旋转轴,
[0300] 215输送辊,215a输送辊(从动辊),
[0301] 215D浮动辊,215S固定辊,
[0302] 240折叠装置,
[0303] h气孔(通孔),C切割器刀片,B1毛刺,B2毛刺,
[0304] f纤维,f1纤维,f2纤维,
[0305] AH易伸展区域,AH1固定区域,
[0306] AL非易伸展区域,AL1非固定区域,
[0307] AU上部区域,AD下部区域,ADc中心区域,ADe端部区域,
[0308] BH腰部开口,LH腿部开口,LG腿部褶裥,
[0309] CL1中心位置,CL10预定位置,
[0310] SS侧密封部分,
[0311] PC预定位置,TC标记,
[0312] BL边界位置,LP圈状物,
[0313] P1sm部分,P1sn部分,P2sm部分,P2sn部分,
[0314] PC预定位置,f1纤维
[0315] C30mf1材料线圈,C30mf2材料线圈,
[0316] Gh31气孔组,Rh31气孔行,
[0317] Gh41气孔组,Rh41气孔行,
[0318] G51h1孔部分组,G51h2孔部分组,
[0319] G55p1销构件组,G55p2销构件组,
[0320] G58h1孔部分组,G58h2孔部分组,
[0321] SG51h1孔部分组集合,SG51h2孔部分组集合,
[0322] SG55p1销构件组集合,SG55p2销构件组集合,
[0323] R51第一输送路线,R55第二输送路线,R58第三输送路线,
[0324] P51最接近位置(气孔形成位置,通孔形成位置),
[0325] P55最接近位置,
[0326] P230合并位置,
[0327] S50气孔形成步骤(通孔形成步骤),
[0328] S60分切步骤,
[0329] S70间隙形成步骤,
[0330] S80前弹性绳切割步骤,
[0331] S90后弹性绳切割步骤,
[0332] S100吸收性主体附接步骤,
[0333] S110折叠步骤,
[0334] S120侧密封骤,
[0335] S130切割步骤,
[0336] S200无纺布片产生步骤,
[0337] S210在上游位置处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