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印单色渐变效果图案的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0113325.9

文献号 : CN11011656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饶桥兵章宽

申请人 :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丝印单色渐变效果图案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丝印渐变效果图案区域的网版设置为图案孔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渐变,网版中网纱选用90T~120T的丝网,且在网纱的双面均设置有含所述图案孔的UV光固化胶层,先在透明承印物上丝印由单色构成的渐变效果图案油墨层,丝印时刮刀的角度为60~70°,印刷速度为10~15次/min,丝印的油墨层厚度为15微米以上;在将该渐变效果图案油墨层固定后再在该油墨层上覆盖底色油墨,覆盖的底色油墨层的厚度为3微米以上,固定底色油墨层后得到目的产品。本发明中的方法使用现有普通的丝印设备即可实现,操作方便,印刷、制版简易且成本低廉,适应性强,实现单色渐变丝印效果。

权利要求 :

1.一种丝印单色渐变效果图案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丝印渐变效果图案区域的网版设置为图案孔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渐变,网版中网纱选用90T 120T的丝网,且在网纱的双~面均设置有含所述图案孔的UV光固化胶层,网纱两面的UV光固化胶层的总厚度为20 40微~米,先在透明承印物上丝印由单色构成的渐变效果图案油墨层,丝印时刮刀的角度为60~

70°,印刷速度为10 15次/min,丝印的油墨层厚度为15微米以上;在将该渐变效果图案油墨~层固定后再在该油墨层上覆盖底色油墨,覆盖的底色油墨层的厚度为3微米以上,固定底色油墨层后得到目的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印单色渐变效果图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孔为点孔或线条,且小孔端对应的点孔直径或边长尺寸为0.03mm 0.2mm或小孔端对应的线条的线~径为0.03mm 0.2mm,小孔端的相邻两个点孔的中心距为0.2 1.5mm。

~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印单色渐变效果图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丝印渐变效果图案油墨层时刮刀的角度为62 68°,覆盖的底色油墨层的厚度为3 8微米。

~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印单色渐变效果图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丝印渐变效果图案时丝印的油墨层厚度为15 200微米。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丝印单色渐变效果图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丝印渐变效果图案时丝印的油墨层厚度为20 50微米。

~

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丝印单色渐变效果图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丝印网版的方法包括:先在网纱的双面上UV感光胶,也称上浆,具体是在网版的刮墨面即丝印时的上表面上2 5次浆,在网版的印刷面上3 6次浆,每次上浆后先将表面烘干再上下~ ~次浆,全部上浆和表面烘干完成后UV感光胶在UV光照射下固定,用水冲洗掉未固定的浆液,并在彻底烘干后得到含渐变图案孔的网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丝印单色渐变效果图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网版的刮墨面上3 5次浆,在网版的印刷面上4 6次浆。

~ ~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印单色渐变效果图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先在透明承印物的背面丝印渐变图案色的渐变图案,将该油墨层固定后再在该油墨层上覆盖底色油墨并固定,即得到承印物的正面以底色为背景,含渐变图案色的渐变图案的目的产品。

说明书 :

一种丝印单色渐变效果图案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丝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丝印单色渐变效果图案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渐变图案是指某个物体的颜色从明到暗或由深转浅,或是从一个色彩缓慢过渡到另一个色彩的充满变幻无穷和神秘浪漫气息的颜色,用普通的丝印机台和传统的丝印方式难以实现渐变图案的目的效果。而使用传统的丝印套印机台印渐变图案,使用四色原理加网点分色即可以做到,具体可以做到单色渐变或彩色渐变。其中丝印网的图案孔有粗细的排列,可以达到渐变的效果,把网版的图案孔做成大小不同来印刷,颜色深的地方孔大一些,颜色浅的地方孔小一些,这样就可以通过先后四次印刷而印刷出彩色或单色的渐变效果图案。但使用该机台印刷单色渐变图案时,也需要套印四次才能达到目的。另外,该机台对不同次印刷的套位精度要求高,操作复杂。其中,第一个要素是机器的输入/定位系统是否调校正确,保证每个承印物每次从输入输送到印刷定位装置时位置准确;第二个要素是每一个网版的张力是否一致;第三个要素是承印物在多次印刷的过程中是否受到机器及车间的各因素影响。只有处理好以上三个要素所涉及的问题,套色才能准确。此外,四色网版的成本高昂,需要专业机构进行分色。因此,使用四色原理来实现丝印单色渐变效果图案时是不合适的。
[0003]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丝印单色渐变效果图案的方法。

发明内容

[0004]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丝印单色渐变效果图案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丝印渐变效果图案区域的网版设置为图案孔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渐变,网版中网纱选用90T 120T的~丝网,且在网纱的双面均设置有含所述图案孔的UV光固化胶层,先在透明承印物上丝印由单色构成的渐变效果图案油墨层,丝印时刮刀的角度为60 70°,印刷速度为10 15次/min,~ ~
丝印的油墨层厚度为15微米以上;在将该渐变效果图案油墨层固定后再在该油墨层上覆盖底色油墨,覆盖的底色油墨层的厚度为3微米以上,固定底色油墨层后得到目的产品。
[0005] 在不丝印渐变图案时,使用的普通丝印设备的网版中网纱一般选用100T 140T的~丝网,此时刮刀的角度一般为70 80°。本发明丝印时刮刀角度降低10°左右的原因是使得下~
油量更大,能得到油墨层厚度更厚的印刷图案。另外,在不丝印渐变图案时印刷速度一般为
20 35次/min,刮刀往返算一次,本发明丝印时印刷速度降低的原因也主要是使得下油量更~
大,能得到油墨层厚度更厚的印刷图案。此外,在四色套印法丝印彩色或单色的渐变图案时,网版中网纱一般选用150T 180T的丝网,其网孔细密,下油量小,其中需要先后四次套色~
印刷才能得到一定厚度的丝印油墨层。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所述网纱中的网孔明显比图案孔中最细的孔还要细小。
[0006]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图案孔为点孔或线条,且小孔端对应的点孔直径或边长尺寸为0.03mm 0.2mm或小孔端对应的线条的线径为0.03mm 0.2mm,小孔端的相邻两~ ~个点孔的中心距为0.2 1.5mm。
~
[0007]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丝印渐变效果图案油墨层时刮刀的角度为62 68°,覆~盖的底色油墨层的厚度为3 8微米。
~
[0008]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丝印渐变效果图案时丝印的油墨层厚度为15 200微~米,优选20 50微米。平常丝印不含渐变孔的油墨时,油墨层的厚度一般在3 8微米。
~ ~
[0009]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形成丝印网版的方法包括:先在网纱的双面上UV感光胶,也称上浆,具体是在网版的刮墨面即丝印时的上表面上2 5次浆,在网版的印刷面上3 6~ ~次浆,每次上浆后先将表面烘干再上下次浆,全部上浆和表面烘干完成后UV感光胶在UV光照射下固定,用水冲洗掉未固定的浆液,并在彻底烘干后得到含渐变图案孔的网版。
[0010]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在网版的刮墨面上3 5次浆,在网版的印刷面上4 6次~ ~浆。
[0011] 在不丝印渐变图案的普通丝印过程中,一般是在网版的刮墨面上2次浆,在网版的印刷面上1次浆,得到较薄的UV光固化胶层,而本发明中正反面均使用较厚的UV光固化胶层,主要目的也是使得丝印时下油量更大,能得到油墨层厚度更厚的印刷图案。具体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网版的刮墨面上3次浆,在网版的印刷面上4次浆,得到的网版一般相应能印出20um以上的墨层厚度。
[0012]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网纱两面的UV光固化胶层的总厚度为20 40微米。~
[0013]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先在透明承印物的背面丝印渐变图案色的渐变图案,将该油墨层固定后再在该油墨层上覆盖底色油墨并固定,即得到承印物的正面以底色为背景,含渐变图案色的渐变图案的目的产品。
[0014] 本发明中,通过刮板的挤压,使油墨通过图文部分的孔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与网版上图案孔一样的图文。丝网印刷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印刷、制版简易且成本低廉,适应性强。丝网印刷应用范围广,常见的印刷品有:彩色油画、招贴画、名片、装帧封面、商品标牌以及印染纺织品等。
[0015] 本发明利用丝网印刷技术实现印刷图案颜色从明到暗或由深转浅的渐变效果,可以实现任意颜色、任意图案的渐变。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图案设计自由、可以多片印刷、单次产出高、印刷成本低等优点。本发明中的方法使用现有普通的丝印设备即可实现,操作方便,印刷、制版简易且成本低廉,适应性强,实现单色渐变丝印效果。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中上下两端都含单色渐变效果图案的手机面板示意图。
[0017] 图2为图1所述手机面板的部分位置(渐变效果图案位置)放大图。
[0018] 图3为本发明中底端含单色渐变效果图案的IPAD面板示意图。
[0019] 图4为图3所述面板的部分位置(渐变效果图案位置)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丝印渐变效果图案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发明中上下两端都含红色渐变效果图案的手机面板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中底端含黄色渐变效果图案的IPAD面板示意图。
[0021] 本发明提供一种丝印单色渐变效果图案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丝印渐变效果图案区域的网版设置为图案孔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渐变,网版中网纱选用90T 120T的丝网,~且在网纱的双面均设置有含所述图案孔的UV光固化胶层,先在透明承印物上丝印由单色构成的渐变效果图案油墨层,丝印时刮刀的角度为60 70°,印刷速度为10 15次/min,丝印的~ ~
油墨层厚度为15微米以上;在将该渐变效果图案油墨层固定后再在该油墨层上覆盖底色油墨,覆盖的底色油墨层的厚度为3微米以上,固定底色油墨层后得到目的产品。
[0022] 本发明的操作方法如下:本发明利用丝网印版图文部分网孔透油墨,非图文部分网孔不透墨的基本原理进行印刷。印刷时在丝网印版一端上倒入油墨,用丝印刮胶在丝网印版上的油墨部位施加一定压力,同时朝丝网印版另一端移动。油墨在移动中被刮板从图文部分的网孔中挤压到承印物上。由于油墨的粘性作用而使印迹固着在一定范围之内,印刷过程中刮板始终与丝网印版和承印物呈线接触,接触线随刮板移动而移动,由于丝网印版与承印物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使得印刷时的丝网印版通过自身的张力而产生对丝印刮胶的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称为回弹力。由于回弹力的作用,使丝网印版与承印物只呈移动式线接触,而丝网印版其它部分与承印物为脱离状态。使油墨与丝网发生断裂运动,保证了印刷尺寸精度和避免蹭脏承印物。当丝印刮胶刮过整个版面后抬起,同时丝网印版也抬起,并将油墨轻刮回初始位置。至此为一个印刷行程。
[0023] 本发明所述方法首先具备传统丝网印刷的所有优点,包括:
[0024] 1) 不受承印物大小和形状的限制。一般印刷只能在平面上进行,而丝网印刷还能在特殊形状的承印物上如球面曲面上印刷,甚至任意形状的承印物都可以使用丝网印刷。
[0025] 2) 版面柔软印压小:丝网柔软而富有弹性。
[0026] 3) 墨层覆盖力强。
[0027] 4)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油墨。
[0028] 5) 耐旋光性能强:可使印刷品的光泽不变(气温和日光均无影响),这使得印刷一些不干胶时,不用额外覆膜等工艺。
[0029] 6) 印刷方式灵活多样。
[0030] 7)制版方便、价格便宜、技术易于掌握。
[0031] 8)附着力强。
[0032] 9)可纯手工丝印,也可机印。
[0033] 10)适于长期展示,在室外的广告富有表现力。
[0034] 具体如制备图3和4中所示含黄色渐变图案的IPAD面板产品时,其中需要丝印两种颜色,黄色(渐变图案色)的渐变图案和黑色(底色)边框油墨。本发明中,具体有两种方式实现该目地。一种方式是,在玻璃的背面先丝印黄色网点状的渐变图案,在将该油墨层固定后再在黄色油墨层上整面覆盖黑色油墨并固定。因而得到玻璃正面以黑色为背景,但显示黄色网点状渐变图案的目的产品。第二种方式是,先印黑色边框,并在渐变图案处留空不印黑色油墨,得到网点状镂空的黑色边框油墨层,在将该油墨层固定后再在镂空的黑色边框油墨层上整面覆盖黄色油墨并固定。同样得到玻璃正面以黑色为背景,但显示黄色网点状渐变图案的目的产品。可以看出,在第一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中都需要一个含渐变图案的网版,且都是先使用含渐变图案的网版,后一步整面印刷。但第一种方式中渐变网版中的图案孔与最终产品中的渐变图案一致。而第二种方式中渐变网版中的图案孔与最终产品中的渐变图案互补。但发明人通过实验发现,使用第二种方法丝印单色渐变产品时,在第一步丝印镂空出渐变图案时,网点处容易变形,难以得到图案孔不变形且厚度较大的油墨层。而采用第一种方式时,在尽量把下油量调大时,可以丝印出例如厚度为200微米的油墨层。
[0035] 而使用背景技术中的套色原理和四色套印方法丝印单色渐变图案时,渐变图案需要套色印刷四次,再加上印刷一次底色,则一共至少需要印刷五次。而本发明中的方法只需要印刷一次渐变图案色和印刷一次底色即可得到目的产品。
[0036] 本发明中的方法继续沿用了四色套印中图案孔渐变的特点,但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得丝印时下油量更大,因而印刷出明显厚得多的油墨层,从而通过一次丝印的方法即可丝印形成渐变图案。
[0037] 从本发明的附图可以看出,本发明中渐变图案的浅色端(小孔端)与深色端的两个相邻网点之间的中心距一致。浅色端的网点尺寸为0.03 0.2mm,而深色端的网点可以相互~叠加打通成线或者相互间依然有一定的间距。而现有的四色套印方法在用于丝印单色渐变图案时,不仅步骤繁琐,而且因其至少需要准确对位套印四次,因设备公差和四次对位的公差等原因而使得该方法最小只能丝印尺寸为0.08mm左右的网点。而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最小可以丝印尺寸为0.03mm左右的网点。也就是说利用四色套印法时无法得到像本发明中浅色端这样精细的图案,这样会使得产品中的渐变图案从无网点到有网点的渐变处就不像本发明一样柔和。
[0038] 再有,使用本发明中方法可以一次印刷制备出15 200微米内任意厚度的渐变图案~油墨层,油墨层厚度越大则图案立体感越强。而四色套印法每次印刷的油墨层厚度为3微米左右,因而在套印四次后也无法得到油墨层厚度大的渐变图案,更不可能得到高达200微米厚的油墨层。
[003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