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320067.6

文献号 : CN11012040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上田大辅

申请人 : 索尼公司

摘要 :

[问题]为了能进一步提高视角特性。[解决方案]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发光部,形成在基板上;以及滤色器,设置为对应于每个发光部,所述滤色器设置为发光部的上层。所述发光部和所述滤色器设置成使得在至少在显示面内的区域中,在垂直于堆叠方向的平面内、在所述发光部的发光面的中心与和所述发光部对应的所述滤色器的中心之间产生相对未对准。

权利要求 :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显示面的中心区域中,并且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显示面的外围,并且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中的任一个方向定位,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在基板上形成多个第一发光部并且在所述第一发光部上设置多个第一滤色器,并且多个所述第一发光部中的每一个对应于所述第一滤色器中的每一个,在所述第二区域中,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多个第二发光部并且在所述第二发光部上设置多个第二滤色器,并且多个所述第二发光部中的每一个对应于所述第二滤色器中的每一个,其中,第一距离L1是在第一截面图中所述第一发光部中的一个的中心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滤色器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其中,第二距离L2是在第二截面图中所述第二发光部中的一个的中心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滤色器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距离L1和所述第二距离L2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

所述第一距离L1小于所述第二距离L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三区域,在所述第三区域中,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多个第三发光部并且在所述第三发光部上设置多个第三滤色器,并且多个所述第三发光部中的每一个对应于所述第三滤色器中的每一个,其中,第三距离L3是在第三截面图中所述第三发光部中的一个的中心与对应的所述第三滤色器的中心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

所述第三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

所述第一发光部、所述第二发光部和所述第三发光部是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元件,并且所述显示装置是有机EL显示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一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发光部、所述第二发光部和所述第三发光部的正上方,所述第一部件具有在垂直于堆叠方向的面内方向上的截面积随着接近顶部而逐渐增加的截锥或金字塔形状并且被配置为传播来自所述第一发光部、所述第二发光部和所述第三发光部的发射光;以及第二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之间,处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发光部、所述第二发光部和所述第三发光部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部件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部件的折射率。

说明书 :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开发了各种提高显示装置中的视角特性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通过颜色混合多种简单颜色(红色、绿色和蓝色)的自发光元件来表示白色或中性色,并且其中,从发光区域的端部到设置在发光区域上的挡光层的开口的端部的距离在红色发光区域、绿色发光区域和蓝色发光区域之间是不同的。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所述显示装置中,通过适当地设置挡光层的开口的面积,由挡光层的挡光引起的亮度降低的速率可以在颜色之间变化,从而可以减少颜色之间的视角特性的差异。因此,可以抑制由于视角引起的白色或中性色的色度变化。
[0003] 引文列表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JP 2011‑40352A。

发明内容

[0006] 技术问题
[0007] 在此处,近来,具有较小区域的显示面的显示装置(下文中,为了简单起见,有时简称为小型显示装置),例如,头戴式显示器(HMD)或数码相机的电子取景器(EVF),越来越多地常常安装在电子设备上。在这种电子设备中,促使来自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的光束经由透镜、反射镜、衍射光栅等的光学系统在用户的眼球上形成图像;由于需要进一步减小电子设备的重量和尺寸,所以光学系统趋于小型化。如果光学系统小型化,则需要通过更简单配置的光学系统促使光束在用户的眼球上适当地形成图像,因此,通过修改光学系统的配置,难以补充显示装置的视角特性;显示装置的视角特性直接导致用户在视觉上识别的显示质量。因此,根据用途,要求显示装置实现更多地提高视角特性。
[0008] 因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可以更多地提高视角特性的新型改进的显示装置以及安装有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0009] 问题的解决方案
[0010] 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发光部,形成在基板上;以及滤色器,设置在发光部上以对应于多个发光部中的每一个。发光部和滤色器被设置成使得在显示面的至少部分区域中,在垂直于堆叠方向的平面中产生在发光部的发光面的中心与对应于发光部的滤色器的中心之间的相对未对准。
[0011] 另外,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装置,被配置为基于图像信号执行显示。该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发光部,形成在基板上;以及滤色器,设置在发光部上以对应于多个发光部中的每一个,并且发光部和滤色器被设置成使得在显示面的至少部分区域中,在垂直于堆叠方向的平面中产生在发光部的发光面的中心与对应于发光部的滤色器的中心之间的相对未对准。
[0012] 根据本公开,发光部和滤色器被设置成使得在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的至少部分区域中,在垂直于堆叠方向的平面中产生在发光部(例如,在有机EL显示器中,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的中心与对应于发光部的滤色器的中心之间的相对未对准。因此,对于包括发光部和滤色器的像素,可以在滤色器与发光部的发光面未对准的方向上获得更宽的视角特性。
[0013] 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4]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可以进一步提高视角特性。注意,上述描述的效果不一定是限制性的。利用或代替上述效果,可以实现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任何一种效果或可以从本说明书中理解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模拟地示出在光学系统小型化的情况下从电子设备中的小型显示装置到用户眼球的光束的轨迹的示图。
[0016] [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配置示例的截面图。
[0017] [图3]是用于描述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通过在发光元件和CF之间产生相对未对准而显示出的效果的示图。
[0018] [图4]是简单且示意性地示出公共显示装置的配置的示图。
[0019] [图5]是用于描述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中的CF的未对准量L和未对准方向的分布的示图。
[0020] [图6]是用于描述CF的未对准量L和/或未对准方向改变的转变区域的示图。
[0021] [图7]是用于描述CF的未对准量L和/或未对准方向改变的转变区域的示图。
[0022] [图8]是用于描述用于设置CF的未对准量L的方法的示图。
[0023] [图9]是用于描述用于设置CF的未对准量L的方法的示图。
[0024] [图10]是用于描述用于设置CF的未对准量L的方法的示图。
[0025] [图11]是用于描述用于设置CF的未对准量L的方法的示图。
[0026] [图12]是用于描述用于在发光元件和CF之间产生相对未对准的另一种方法的示图。
[0027] [图13]是示出未提供反射器的根据修改示例的显示装置的配置示例的示图。
[0028] [图14]是用于描述用于设置CF的未对准量L的方法的示图,还考虑了来自发光部的发射光入射在CF的侧面上的情况。
[0029] [图15]是示出作为可以使用根据本实施方式和修改示例的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示例的智能电话的外观的示图。
[0030] [图16]是示出作为可以使用根据本实施方式和修改示例的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示例的数码相机的外观的示图。
[0031] [图17]是示出作为可以使用根据本实施方式和修改示例的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示例的数码相机的外观的示图。
[0032] [图18]是示出作为可以使用根据本实施方式和修改示例的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示例的HMD的外观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基本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结构元件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并且省略对这些结构元件的重复说明。
[0034] 注意,将按以下顺序进行描述。
[0035] 1、构思本公开的背景
[0036] 2、显示装置的配置
[0037] 3、关于CF的未对准量
[0038] 4、修改示例
[0039] 4‑1、用于在发光元件和CF之间产生相对未对准的方法
[0040] 4‑2、未提供反射器的配置
[0041] 4‑3、用于设置未对准量L的其他方法
[0042] 5、应用示例
[0043] 6、补充
[0044] (1、构思本公开的背景)
[0045] 在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之前,描述了本发明人构思本公开的背景,以使本公开更清楚。
[0046] 如上所述,在使用HMD、数码相机的EVF等时,可以在电子设备上安装小型显示装置。在这种电子设备中,促使来自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的光束经由镜头、反射镜、衍射光栅等的光学系统在用户的眼球上形成图像。另一方面,近来,非常需要进一步减小电子设备的重量和尺寸,以减轻用户的负担。为了实现减小电子设备的重量和尺寸,还需要安装光学系统,以实现更小的尺寸。
[0047] 图1是模拟地示出在光学系统小型化的情况下从电子设备中的小型显示装置到用户眼球的光束的轨迹的示图。如图1所示,为了实现减小电子设备的重量和尺寸,需要减小光学系统105的尺寸并使光学系统105和显示装置1之间的距离变窄。此外,由于不能使光学系统105具有复杂的配置,所以难以通过修改光学系统105的配置来补充显示装置1的视角特性。因此,将在从显示装置1的显示面101发射的光束之中的具有更宽角度的光束(即,具有更宽视角的光束)引导到用户的眼球103,同时保持与从显示装置1的显示面101发射光束时的特性几乎相同的特性。由于上述原因,在试图减小使用小型显示装置1的电子设备中的光学系统105的尺寸的情况下,为了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显示,显示装置1需要即使在更宽的视角下也能够发出具有期望特性的光束,即,具有更优异的宽视角特性。
[0048] 在此处,通常已知的系统的显示装置,其中,通过在白色发光元件上提供滤色器(CF)来形成像素,并且通过在像素的基础上基于CF执行颜色转换来进行彩色显示。如果试图在这种系统的显示装置中实现宽视角,则发生所谓的颜色混合是一个问题,其中,来自一个发光元件的光入射到相邻像素的CF上,并且未获得期望颜色的发光。
[0049] 在这方面,迄今为止,已提出了抑制颜色混合的各种方法。例如,已知一种方法,其中,与像素尺寸相比,发光元件与CF(面对的间隙)之间的距离设置得较小。或者,已知一种方法,其中,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的面积设置为远小于CF的面积(在垂直于堆叠方向的平面中的面积)。
[0050] 然而,这些方法具有以下缺点。例如,如果在显示装置是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显示装置(即,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器(OELD显示器))的情况下,尝试获得窄的面对的间隙(narrow facing gap)的结构,则需要将电极层、保护层和CF粘合层制成薄膜。因此,担心OLED的发光特性和保护性将大幅降低。此外,减小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的面积会导致开口率降低。因此,担心亮度会大幅降低。
[0051] 如上所述,期望小型显示装置(例如,安装在电子设备上的显示装置)在宽视角特性方面实现更多的提高。然而,在迄今为止通常提出的用于在抑制颜色混合的同时实现宽视角的方法中,担心将会降低其他特性。鉴于上述提到的情况,本发明人对显示装置的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该技术可以抑制颜色混合的发生,并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宽视角特性,而不会导致其他特性(例如,如上所述的那些特性)的降低,例如,亮度降低。因此,构思了本公开。
[0052] 在下文中,详细描述了由本发明人构思的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注意,在下文中,将显示装置是有机EL显示器的实施方式描述为本公开的示例。然而,本公开不限于该示例,并且作为本公开的目标的显示装置可以是各种显示装置,只要是可以使用CF实现彩色显示的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和电子纸装置。
[0053] (2、显示装置的配置)
[0054] 现在将参考图2描述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配置。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配置示例的截面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局部截面图。
[0055] 参考图2,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在第一基板11上包括:多个发光元件10,每个发光元件10包括OLED并发射白光;以及CF层33,其设置在发光元件10上,并且其中形成一些颜色的CF以对应于发光元件10。此外,包含对来自发光元件10的光透射的材料的第二基板34放置在CF层33上。此外,在第一基板11上,设置用于驱动发光元件10的薄膜晶体管(TFT)15以对应于发光元件10。由TFT 15选择性地驱动任意发光元件10,然后,来自被驱动的发光元件10的光穿过对应的CF并且适当地转换光的颜色,然后经由第二基板34从上侧发射转换的光。从而显示期望的图像、字符等。
[0056] 注意,在以下描述中,显示装置1中的层的堆叠方向也称为上下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将放置第一基板11的一侧定义为下侧,将放置第二基板34的一侧定义为上侧。此外,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也称为水平面。
[0057] 因此,图2中所示的显示装置1是能够由有源矩阵系统驱动的能够彩色显示的顶部发射显示装置。然而,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该示例,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可以是由诸如无源矩阵系统的另一系统驱动的显示装置,或者可以是经由第一基板11发射光的底部发射显示装置。
[0058] 注意,显示装置1可以安装在具有显示功能的各种电子设备上。具体地,显示装置1可以用作例如包含在电视装置、电子书、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笔记本个人计算机(PC)、摄像机、游戏设备等中的监控装置。或者,显示装置1可以用于数码相机、HMD等的EVF。如后所述,即使未设置复杂的光学系统,显示装置1也具有优异的宽视角特性。因此,显示装置1可以适当地用于上述电子设备中、由用户携带使用的电子设备,要求该电子设备更多地实现重量和尺寸的减小(在上述示例中,智能电话、PDA、数码相机、HMD等)。
[0059] (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0060] 在所示的配置示例中,第一基板11包括硅基板。此外,第二基板34包含石英玻璃。然而,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该示例,并且各种已知的材料可以用作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34。
例如,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34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高应变点玻璃基板(high strain point glass substrate)、碱石灰玻璃(Na2O、CaO和SiO2的混合物)基板、硼硅酸盐玻璃(Na2O、B2O3和SiO2的混合物)基板、镁橄榄石(Mg2SiO4)基板、铅玻璃(Na2O、PbO和SiO2的混合物)基板、在表面上形成绝缘膜的各种玻璃基板、石英基板、在表面上形成有绝缘膜的石英基板、在表面上形成绝缘膜的硅基板、或有机聚合物基板(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乙烯醇(PVA)、聚乙烯基苯酚(PVP)、聚醚砜(PES)、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包含在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34中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然而,由于如上所述,显示装置1是顶部发射型,所以第二基板34优选地包含具有高透射率的材料,其可以有利地透射来自发光元件10的光。
[0061] (发光元件和第二部件)
[0062] 发光元件10包括第一电极21、设置在第一电极21上的有机层23、以及形成在有机层23上的第二电极22。更具体地,在第一电极21上堆叠第二部件52,其中,设置开口25以便露出第一电极21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有机层23设置在第一电极21的在开口25的底部露出的部分上。即,发光元件10具有一种配置,其中,第一电极21、有机层23和第二电极22依次堆叠在第二部件52的开口25中。该堆叠结构用作每个像素的发光部24。即,落在第二部件52的开口25下方的发光元件10的一部分用作发光面。此外,第二部件52用作像素限定膜(pixel defining film),其设置在像素之间并分割像素的面积。
[0063] 有机层23包括含有有机发光材料的发光层,并且可以发射白光。有机层23的具体配置不受限制,并且可以是各种公知的配置。例如,有机层23可以具有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的堆叠结构、空穴传输层和也用作电子传输层的发光层的堆叠结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的堆叠结构等。此外,在这些堆叠结构等中的每一个用作“串联单元”的情况下,有机层23可以具有其中堆叠第一串联单元、连接层和第二串联单元的两级的串联结构。或者,有机层23可以具有其中堆叠三个或更多个串联单元的三级或更多级的串联结构。在有机层23包括多个串联单元的情况下,通过将红色、绿色和蓝色分配给串联单元的发光层的发光颜色,可以获得整体发射白光的有机层23。
[0064] 在所示的配置示例中,通过真空气相沉积来沉积有机材料,来形成有机层23。然而,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该示例,并且可以通过各种公知的方法形成有机层23。例如,作为形成有机层23的方法,可以使用物理气相沉积方法(PVD方法)(例如,真空气相沉积方法)、印刷方法(例如,丝网印刷方法和喷墨印刷方法)、激光转印方法、各种涂覆方法等,在激光转印方法中,用激光照射用于转印的激光吸收层和形成在基板上的有机层的堆叠结构,以分离激光吸收层上的有机层并转印有机层。
[0065] 第一电极21用作阳极。由于如上所述,显示装置1是顶部发射型,所以第一电极21包含能够反射来自有机层23的光的材料。在所示的配置示例中,第一电极21包含铝和钕的合金(Al‑Nd合金)。此外,例如,第一电极21的膜厚约为0.1μm至1μm。然而,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该示例,并且第一电极21可以包含用作光反射侧上的电极的材料的各种公知材料,该光反射侧在公共有机EL显示器中用作阳极。此外,第一电极21的膜厚也不限于上述示例,并且第一电极21可以适当地形成在有机EL显示器中通常采用的膜厚范围内。
[0066] 例如,第一电极21可以包含:具有高功函数(high work function)的金属,例如,铂(Pt)、金(Au)、银(Ag)、铬(Cr)、钨(W)、镍(Ni)、铜(Cu)、铁(Fe)、钴(Co)或钽(Ta)。或具有高功函数的合金,例如,含有银作为主要成分且含有0.3质量%到1质量%的钯(Pd)和0.3质量%到1质量%的铜的Ag‑Pd‑Cu合金、Al‑Nd合金等。或者,第一电极21可以包含具有小功函数值和高光反射率的导电材料,例如,铝或含铝合金。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通过在第一电极21上设置适当的空穴注入层等来提高空穴注入性能。或者,第一电极21可以具有一种结构,其中,在具有高光反射率的反射膜(例如,介电多层薄膜或铝)上堆叠空穴注入特性优异的透明导电材料(例如,铟和锡的氧化物(ITO)或铟和锌的氧化物(IZO))。
[0067] 第二电极22用作阴极。由于如上所述,显示装置1是顶部发射型,所以第二电极22包含能够透射来自有机层23的光的材料。在所示的配置示例中,第二电极22包含镁和银的合金(Mg‑Ag合金)。此外,例如,第二电极22的膜厚约为10nm。然而,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该示例,并且第二电极22可以包含用作光透射侧上的电极的材料的各种公知材料,该光透射侧在公共有机EL显示器中用作阴极。此外,第二电极22的膜厚也不限于上述示例,并且第二电极22可以在有机EL显示器中通常采用的膜厚范围内适当地形成。
[0068] 例如,第二电极22可以包含铝、银、镁、钙(Ca)、钠(Na)、锶(Sr)、碱金属和银的合金、碱土金属和银的合金(例如,镁和银的合金(Mg‑Ag合金))、镁和钙的合金(Mg‑Ca合金)、铝和锂的合金(Al‑Li合金)等。在以单层使用这些材料中的每一种的情况下,例如,第二电极22的膜厚约为4nm至50nm。或者,第二电极22可以具有从有机层23侧堆叠上述任意材料的层和包含例如ITO或IZO的透明电极(具有例如约30nm至1μm的厚度)的结构。在使用这种堆叠结构的情况下,例如,上述任何材料的层的厚度可以薄至约1nm至4nm。或者,第二电极22可以仅包括透明电极。或者,第二电极22可以设置有包含低电阻材料的总线电极(辅助电极),例如,铝、铝合金、银、银合金、铜、铜合金、金或金合金,以整体上降低第二电极22的电阻。
[0069] 在所示的配置示例中,通过真空气相沉积方法形成具有预定厚度的材料作为薄膜,然后通过蚀刻方法对薄膜进行图案化来分别形成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然而,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该示例,并且可以通过各种公知的方法形成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用于形成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的方法的示例包括气相沉积方法(包括电子束气相沉积方法、热丝气相沉积方法和真空气相沉积方法)、溅射方法、化学气相沉积方法(CVD法)、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MOCVD法)、离子镀法和蚀刻法的组合、各种印刷法(例如,丝网印刷法、喷墨印刷法、金属掩模印刷法等)、电镀方法(电镀方法、化学镀方法等)、剥离方法、激光烧蚀方法、溶胶凝胶方法等。
[0070] 通过CVD法以规定的膜厚形成SiO2作为薄膜,然后使用光刻技术和蚀刻技术对SiO2膜进行图案化来形成第二部件52。然而,第二部件52的材料不限于该示例,并且具有绝缘性能的各种材料可以用作第二部件52的材料。第二部件52中包含的材料的示例包括SiO2、MgF、LiF、聚酰亚胺树脂、丙烯酸树脂、氟树脂、硅树脂、氟基聚合物、硅氧烷基聚合物等。然而,如后所述,第二部件52包含折射率比第一部件51的材料低的材料。(发光元件下方的部件的配置)
[0071] 在第一基板11上,发光元件10中包括的第一电极21设置在包含SiON的层间绝缘层16上。然后,层间绝缘层16覆盖形成在第一基板11上的发光元件驱动部分。
[0072] 发光元件驱动部分包括多个TFT 15。在所示的示例中,为一个发光元件10提供一个TFT 15。TFT 15包括形成在第一基板11上的栅电极12、形成在第一基板11和栅电极12上的栅极绝缘膜13和形成在栅极绝缘膜13上的半导体层14。位于栅电极12正上方的半导体层14的区域用作沟道区域14A,并且定位成夹入沟道区域14A的区域用作源极/漏极区域14B。
注意,尽管在所示的示例中,TFT 15是背栅型,但是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该示例,并且TFT 15可以是底部栅极型。
[0073] 通过CVD法,在半导体层14上堆叠包括两层(下层层间绝缘层16A和上层层间绝缘层16B)的层间绝缘层16。在这种情况下,在堆叠下层层间绝缘层16A之后,例如,通过使用光刻技术和蚀刻技术,在下层层间绝缘层16A的与源极/漏极区域14B对应的部分中设置接触孔17,以便露出源极/漏极区域14B,并且形成包含铝的互连(interconnection)18,以便填充接触孔17。例如,通过组合真空气相沉积方法和蚀刻方法,来形成互连18。之后,堆叠上层层间绝缘层16B。
[0074] 在设置有互连18的上层层间绝缘层16B的一部分中,例如,通过使用光刻技术和蚀刻技术设置接触孔19,以便露出互连18。然后,当形成发光元件10的第一电极21时,形成第一电极21以便经由接触孔19与互连18接触。因此,发光元件10的第一电极21经由互连18电连接到TET15的源极/漏极区域14B。TFT 15的栅电极12连接到扫描电路(未示出)。每个TFT 15由在适当的时间从扫描电路施加到TFT 15的电流驱动,并且每个发光元件10发光使得整体上显示期望的图像、字符等。各种公知方法可以用作用于驱动TFT 15以获得适当显示的方法(即,用于驱动显示装置1的方法),因此,在本文中省略了详细描述。
[0075] 注意,尽管在上述示例中,层间绝缘层16包含SiON,但是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该示例。层间绝缘层16可以包含各种公知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用作公共有机EL显示器中的层间绝缘层。例如,作为层间绝缘层16中包含的材料,基于SiO2的材料(例如,SiO2、BPSG、PSG、BSG、AsSG、PbSG、SiON、旋涂玻璃(SOG)、低熔点玻璃、玻璃浆料等)、基于SiN的材料和绝缘树脂(例如,聚酰亚胺树脂、酚醛清漆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苯并恶唑等)可以适当地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此外,用于形成层间绝缘层16的方法也不限于上述示例,并且诸如CVD法、涂覆方法、溅射方法和各种印刷方法等公知方法可以用于形成层间绝缘层16。此外,尽管在上述示例中,通过形成铝作为薄膜,并且通过真空气相沉积方法和蚀刻方法对薄膜进行图案化来形成互连18,但是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该示例。可以通过形成用作公共有机EL显示器中的互连的各种材料中的任何材料作为薄膜,并且通过各种方法对薄膜进行图案化来形成互连18。
[0076] (发光元件上方的部件的配置)
[0077] 设置在发光元件10的第二部件52中的开口25形成为具有锥形形状,其中,开口25的侧壁倾斜,使得开口面积随着接近底部而增大。然后,将第一部件51放入开口25中。即,第一部件51是设置在发光元件10的发光面的正上方的层并且是向上传播来自发光元件的发射光的层。此外,通过以上述方式形成第二部件52的开口25,在第一部件51的堆叠方向上的截面形状(即,所示的截面形状)具有大致梯形形状,并且因此,第一部件51具有底面朝上的截锥形状或锥体形状。
[0078] 通过真空气相沉积方法形成Si1‑xNx,作为薄膜,以填充开口25,然后,通过化学机械抛光方法(CMP法)等平坦化Si1‑xNx膜的表面,来形成第一部件51。然而,第一部件51的材料不限于该示例,并且具有绝缘性能的各种材料可以用作第一部件51的材料。包含在第一部件51中的材料的示例包括Si1‑xNx、ITO、IZO、TiO2、Nb2O5、含溴聚合物、含硫聚合物、含钛聚合物、含锆聚合物等。用于形成第一部件51的方法也不限于该示例,并且各种公知方法可以用作用于形成第一部件51的方法。
[0079]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选择第一部件51和第二部件52的材料,使得第一部件51的折射率n1和第二部件52的折射率n2满足关系n1>n2。通过选择第一部件51和第二部件52的材料,使得折射率满足上述关系,已经通过第一部件51传播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在面向第一部件51的第二部件52的表面处反射。更具体地,发光元件10的有机层23和第二电极22形成在第一部件51和第二部件52之间,并且因此,通过第一部件51传播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二部件52和有机层23之间的界面处反射。即,面向第一部件51的第二部件52的表面用作光反射部分(反射器)53。
[0080]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第一部件51设置在发光元件10的发光面的正上方。然后,第一部件51具有底面朝上的截锥形状或锥体形状,因此,从发光元件10的发光面发射的光被第一部件51和第二部件52之间的界面(即,反射器53)向上反射,这是发光方向。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反射器53,可以提高从发光元件10提取发射光的效率,并且可以提高作为整个显示装置1的亮度。
[0081] 注意,本发明人的研究表明,为了更有利地提高从发光元件10提取发射光的效率,优选的是,第一部件51和第二部件52的折射率满足关系n1‑n2≥0.20。更优选的是,第一部件51和第二部件52的折射率满足关系n1‑n2≥0.30。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从发光元件10提取发射光的效率,优选的是,第一部件51的形状满足关系0.5≤R1/R2≤0.8和0.5≤H/R1≤0.8。
在此处,R1表示第一部件51的光入射面(即,在堆叠方向上朝下并且面向发光元件10的发光面的表面)的直径,R2表示第一部件51的发光面(即,在堆叠方向上朝上的表面)的直径,并且H表示在将第一部件51视为截锥或锥体的情况下底面与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在堆叠方向上的高度)。
[0082] 保护膜31和平坦化膜32依次堆叠在平坦化的第一部件51上。例如,通过真空气相沉积方法,堆叠具有规定的膜厚(约3.0μm)的Si1‑yNy来形成保护膜31。此外,例如,通过CVD法,堆叠具有规定的膜厚(约2.0μm)的SiO2并通过CMP法等将表面平坦化来形成平坦化膜32。
[0083] 然而,保护膜31和平坦化膜32的材料和膜厚不限于这些示例,并且保护膜31和平坦化膜32可以适当地包含用作公共有机EL显示器的保护膜和平坦化膜的各种公知材料,以便具有在有机EL显示器中通常使用的膜厚。
[0084]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选择保护膜31的材料,使得保护膜31的折射率n3等于第一部件51的折射率n1或小于第一部件51的折射率n1。此外,选择保护膜31和平坦化膜32的材料,使得保护膜31的折射率n3与平坦化膜32的折射率n4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优选地小于或等于0.30,更优选地,小于或等于0.20。通过这样选择保护膜31和平坦化膜32的材料,可以抑制来自发光元件10的发射光在第一部件51和保护膜31之间的界面以及在保护膜31和平坦化膜32之间的界面处的反射或散射,并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光提取效率。
[0085] 注意,作为从显示装置1的第一基板11到保护膜31的配置,特别是作为反射器53的配置,例如,可以使用在由本申请人的先前申请的JP2013‑191533A中公开的显示装置的配置。
[0086] CF层33形成在平坦化膜32上。因此,显示装置1是所谓的片上滤色器(OCCF)系统的显示装置,其中,CF层33形成在形成有发光元件10的第一基板11上。经由例如环氧树脂等的密封树脂膜35将第二基板34粘附到CF层33的上侧,从而制造显示装置1。注意,密封树脂膜35的材料不限于该示例,并且考虑到对来自发光元件10的发射光的高透射率、对于位于下侧的CF层33和位于上侧的第二基板34的优异的粘附性、在与位于下侧的CF层33的界面和与位于上侧的第二基板34的界面处的光的低反射率等,可以适当地选择密封树脂膜35的材料。
[0087] 形成CF层33,使得为每个发光元件10提供具有规定面积的每种颜色的CF。例如,可以通过在抗蚀剂材料上曝光到规定的配置并通过光刻技术进行显影来形成CF层33。此外,CF层33的膜厚例如约为2μm。然而,CF层33的材料、形成方法和膜厚不限于这些示例,并且通过使用用作公共有机EL显示器的CF层的各种公知材料和通过各种公知方法,可以适当地形成CF层33,以便具有在有机EL显示器中通常使用的膜厚。
[0088] 在所示的示例中,CF层33设置为使得均具有规定面积的红色CF33R、绿色CF 33G和蓝色CF 33B在水平面上连续分布。注意,在以下描述中,在不需要特别区分CF 33R、CF 33G和CF 33B的情况下,可以将这些中的一个或多个简单地写为CF 33a。
[0089] 一个像素由一个发光元件110和一个CF 33a的组合形成。注意,实际上,在显示装置1中,一个像素可以包括四种颜色的子像素,即,提供CF 33R的像素(即,红色像素)、提供CF 33G的像素(即,绿色像素)、提供CF 33B的像素(即,蓝色像素)以及未提供CF 33a的像素(即,白色像素)。然而,在本说明书中,为了便于描述,一个发光元件110和一个CF 33a的组合也简称为像素。此外,在显示装置1中,四种颜色的子像素可以以所谓的三角形设置来设置(也参见稍后描述的图6)。
[0090] 在此处,在公共显示装置中,发光元件和对应于发光元件的CF被设置成使得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的中心与CF的中心在水平面中大致重合。另一方面,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中,发光元件10和对应于发光元件10的CF 33a被设置成使得在显示面内的至少部分区域中,在水平面中发光元件10的发光面的中心的位置和CF 33a的中心的位置相对偏移规定距离L。在所示的示例中,对应于发光元件10的CF 33a的中心被放置为相对于发光元件10的发光面的中心在图纸的右方向上偏移。
[0091] 注意,在以下描述中,发光元件10的发光面的中心与对应于发光元件10的CF 33a的中心之间的在水平面中的相对未对准也简称为在发光元件10和CF 33a之间的相对未对准。此外,在发光元件10和CF 33a之间的相对未对准中,在水平面内CF 33a与发光元件10的发光面的中心的相对未对准量L和未对准方向也分别简称为CF 33a的未对准量L和CF 33a的未对准方向。
[0092] 图3是用于描述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中通过在发光元件10和CF 33a之间产生相对未对准而显示的效果的示图。在图3中,简化了图2中所示的显示装置1的截面,并且仅示出了第一基板11、发光元件10、第二部件52和CF层33。此外,图4是用于比较的示图,并且是简单且示意性地示出公共显示装置6的配置的示图。图4中所示的公共显示装置6具有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类似的配置,除了不产生发光元件10和CF 33a之间的相对未对准(即,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的中心和对应于发光元件的CF的中心在水平面中大致重合)之外。
[0093] 在图3和图4中,以某一角度从某个发光元件10发射的光的行进方向由箭头模拟地示出。在此处,假设旨在获得蓝光,作为来自关注的发光元件10落入的像素的光。在这种情况下,如图3所示,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配置中,由于CF 33a与发光元件10的相对位置在水平面上偏移未对准量L这一事实,所以以某一角度从某个发光元件10发射的光穿过CF33B并从显示装置1发射。因此,可以获得期望的蓝光。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在通常的配置中,以某一角度从某个发光元件10发射的光不穿过作为光最初打算通过的CF的蓝色CF 33B,但穿过相邻像素的绿色CF33G。因此,发生颜色混合,并且不能获得期望的蓝光。因此,可以说,通过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配置,包括某个发光元件10的蓝色像素在图纸的右方向上具有更宽的视角,右方向是CF 33B的未对准方向。
[0094]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像素产生发光元件10和CF 33a之间的相对未对准,从而可以提高CF 33a的未对准方向上的像素的视角特性。
[0095] 在此处,像素所需的视角特性根据显示装置1的显示面中的位置而变化。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每个像素中的CF 33a的未对准量L和未对准方向,使得根据显示面中的发光元件10的位置(即,像素的位置)在像素中获得所需的视角。即,在本实施方式中,CF 33a的未对准量和未对准方向均在显示面中具有分布。
[0096] 图5是用于描述显示装置1的显示面中的CF 33a的未对准量L和未对准方向的分布的示图。在此处,设想了以下情况,当安装在电子设备上时,安装显示装置1使得显示面101以较窄的距离面对光学系统105,如图1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如图5所示,对于来自放置在显示装置1的显示面101中的大致靠近中心的区域107中的像素的发射光,在大致垂直于发光元件10的发光面的方向上发射光足以入射在光学系统105上。因此,来自放置在区域107中的像素的发射光不需要具有相当宽的视角特性。因此,在放置在区域107中的像素中,发光元件10和CF 33a被设置成使得不产生发光元件10和CF 33a之间的相对未对准(即,未对准量L被设置为L=0),与公共显示装置6中一样。
[0097] 另一方面,对于来自放置在显示装置1的显示面101中的外围附近的区域109中的像素的发射光,朝向显示面101的外缘发射的光需要入射到光学系统105上。因此,来自放置在区域109中的像素的发射光需要朝向显示面101的外缘具有更宽的视角特性(在所示的示例中,在图纸的右方向上)。因此,在放置在区域109中的像素中,发光元件10和CF 33a被设置成使得通过规定的未对准量L(L>0)产生发光元件10和CF 33a之间的相对未对准,与在参考图2和图3描述的配置中一样。此外,在这种情况下,CF 33a的未对准方向被设置为从显示面101的中心到像素所在的位置的方向。因此,在放置在区域109中的像素中,朝向显示面101的外缘获得更宽的视角特性。
[0098] 图5仅示出了大致靠近显示面101的中心的区域107和靠近外围的区域109中的像素的配置。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显示面101中的位置以渐变方式(即,以CF 33a的未对准量L随着位置从显示面101的中心朝向外缘偏移而变大的方式)设置像素。例如,显示面101的内部分为多个区域,并且根据区域的显示面101中的位置,为每个区域设置未对准量L。此外,还为每个区域设置CF 33a的未对准方向。在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CF 33a的未对准方向被简单地设置为显示面101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中的任一个。通过这种配置,可以更容易地管理在显示面101的平面中的CF 33a的未对准方向的分布。因此,该设计并不复杂。
[0099] 注意,在上面的示例中,设想显示装置1和光学系统105的设置如图1中所示的设置一样,并且因此,设置像素使得CF 33a的未对准量L随着位置从显示面101的中心向外缘偏移而变大。但是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该示例。区域的划分方式以及每个区域中的CF 33a的未对准量L和未对准方向(即,根据显示面101中的位置,像素中的CFs 33a的未对准量L和未对准方向的分布)可以被设置成使得根据电子设备中的显示装置1和光学系统105之间的位置关系,适当地为显示面101中的每个像素获得期望的视角。具体地,CF 33a的未对准方向可以被设置为在水平面中旨在获得视角的方向(即,从垂直于发光面的方向到期望视角的方向的倾斜方向)。稍后将在下面(3、关于CF的未对准量)详细描述用于设置CF 33a的未对准量L的具体方法。
[0100] 为了在区域之间改变CF 33a的未对准量L和/或未对准方向,可以在区域之间提供CF 33a的未对准量L和/或未对准方向改变的转变区域。具体地,转变区域形成为CF 33a的面积与设置在正常像素中的其它CF 33a的面积不同的区域。图6和图7是用于描述CF 33a的未对准量L和/或未对准方向改变的转变区域的示图。图6和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在显示装置1中靠近两个区域之间的边界的配置,在这两个区域之间,CF 33a的未对准量L是不同的。图
6是俯视图,并示出了CF 33a的布置。图7是侧截面图,并示出了与图6中所示的AA截面对应的截面的情况。注意,在图6中没有阴影线的区域是对应于未设置CF 33a的白色像素的区域。此外,在图7中,简化了图2中所示的显示装置1的结构,并且仅示出了第一基板11、发光元件10、第二部件52和CF层33,与图3中一样。
[0101] 图6和图7示出了CF 33a的未对准量L为0的区域203、与区域203相邻的并且CF 33a的未对准量L为非零的规定值的区域205以及在区域203和205之间形成的转变区域201,作为示例。如图所示,转变区域201形成为CF 33a的面积大于其它区域中的正常CF 33a的面积的区域。此外,形成位于转变区域201中的CF 33a,使得CF 33a的面积在未对准侧增加。因此,在区域205中,CF 33a的中心被布置成在位于转变区域201中的CF 33a的面积增大的方向上在水平面中以未对准量L>0偏移发光元件10的发光面的中心。在未示出的其他区域之间,通过提供类似的转变区域201,可以改变区域之间的未对准量L和/或未对准方向。
[0102] 注意,在上面的示例中,显示面101的内部分为多个区域,并且根据区域的显示面101中的位置,为每个区域设置未对准量L和未对准方向。然而,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该示例。
例如,未对准量L和未对准方向可以不是基于区域而是基于像素来设置,并且未对准量L和未对准方向可以根据在像素的显示面101中的位置在像素之间以连续的方式改变。同样,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以这种方式根据电子设备中的显示装置1和光学系统105之间的位置关系,来适当地设置每个像素中的CF 33a的未对准量L和未对准方向,使得为显示面101中的每个像素获得期望的视角。
[0103] 在上文中,描述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的配置。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显示装置1具有一种配置,其中,根据显示装置1的显示面101中的像素的位置和像素所需的视角,为每个像素产生发光元件10和CF 33a之间的相对未对准。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在不引起颜色混合的情况下,获得视角特性更优异的显示装置1。
[0104]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可以通过发光元件10和CF 33a之间的相对未对准来实现视角特性的提高,因此不需要采用迄今为止提出的用于提高视角特性的配置,例如,在上述(1、构思本公开的背景)中描述的配置(例如,面对的间隙的变窄并且发光面的面积的小型化)。因此,可以在不降低发光元件10(OLED)的发光特性或保护性或者导致亮度降低的情况下,提高视角特性。
[0105] 此外,通过仅在CF层33的形成期间改变CF 33a的配置,可以获得发光元件10和CF 33a之间的相对未对准,因此,可以容易地制造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而不增加制造步骤的数量。因此,可以在不增加生产成本的情况下获得期望的效果。
[0106] 此外,通常,在发生色移或颜色混合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驱动电路执行颜色校正处理。根据本实施方式,不需要执行这种颜色校正处理,因为可以在提高视角特性的同时,有利地抑制色移和颜色混合的发生。因此,可以更简单地获得驱动电路,因此,可以使驱动电路的电路规模更小。
[0107] 注意,尽管在上文描述的实施方式中,CF 33a的未对准方向仅被设置为显示面101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中的任一个,但是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该示例。例如,CF 33a的未对准方向可以是水平面中的二维任意方向。通过这种配置,可以为每个像素更精细地设置CF 33a的未对准方向,因此,可以更严格地执行基于像素的视角调整。
[0108] 此外,尽管在上文描述的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1是CF层33形成在第一基板11上的OCCF系统的显示装置,但是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该示例。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可以是所谓的面向CF系统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通过形成在第二基板34上的CF层33制造的,并且将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34粘合在一起,使得CF层33面向发光元件10。
[0109] 此外,尽管在上文描述的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1具有一个像素包括红色像素、绿色像素、蓝色像素和白色像素这四种颜色的子像素的配置,但是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该示例。此外,在具有其他像素配置的显示装置中,通过在显示面中的至少部分区域中产生发光元件10和CF 33a之间的相对未对准,可以类似地获得提高视角特性的效果。
[0110] 此外,用于在显示装置1中设置像素的方法也不限于上述的三角形设置。例如,通过诸如条纹设置、对角线设置和矩形设置等其他像素设置,也可以获得类似的效果。
[0111] (3、关于CF的未对准量)
[0112] 现在将描述用于设置CF 33a的未对准量L的方法。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像素所需的视角来设置像素中的CF 33a的未对准量L。在下文中,通过关注于在一个像素,参考图8至图11,描述在像素所需的视角为θ0的情况下用于设置像素中的CF 33a的未对准量L的方法。图8至图11是用于描述用于设置CF 33a的未对准量L的方法的示图。图8至图11均模拟地示出了一个发光元件10的发光部24、被设置为对应于发光元件10的一个CF 33a(在所示的示例中,CF 33R)以及显示装置1的显示面101。
[0113] 如图8至图11所示,关注像素的视角为θ0的情况是指当来自发光部24的发射光穿过CF 33R和其他介质层(参考图2等描述的第一部件51、保护膜31、平坦化膜32等)并且从显示面101发射时,在与垂直于显示面101的方向具有θ0的角度的方向发射光的情况。在此处,为简单起见,假设CF 33R以外的介质层含有均匀的材料。如果该材料的折射率由n1表示,则CF 33R的折射率由n2表示,并且在显示面101的外部的空气层的折射率由n0表示,当来自显示面101的发射光具有角度θ0时,下面可以通过折射定律由数学公式(1)表示来自发光部24的发射光的发射角θ1(发射光相对于与发光部24的发光面垂直的方向的角度)。
[0114] [数学公式1]
[0115]
[0116] 换言之,如果以发射角θ1从发光部24发射的光穿过CF 33R和其他介质层并且行进,则从显示面101发射具有视角θ0的光。因此,用于在显示面101上获得具有视角θ0的光的CF 33R的未对准量L可以设置为样的值,使得以发射角θ1从发光部24发射的光穿过CF 33R和其他介质层。在此处,如参考图2所述,诸如第一部件51和保护膜31等介质层存在于发光部24的正上方,并且由于该结构,所以来自发光部24的发射光必须穿过这些介质层。因此,不需要考虑来自发光部24的发射光穿过这些介质层的条件。因此,最后,用于在显示面101上获得具有视角θ0的光的CF 33R的未对准量L可以设置为这样的值,使得来自发光部24的具有发射角θ1的发射光穿过CF 33R。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CF 33R的未对准量L可以设置为这样的值,使得来自发光部24的具有发射角θ1的发射光入射到CF 33R的下表面上。
[0117] 首先,为了简单起见,假设从发光部24的发光面的中心的一个点发射光,并且设置在这种情况下的CF 33R的未对准量L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CF 33R的未对准量L的值最大的情况是来自发光部24的发光面的中心的发射光在靠近发光部24的一侧入射到CF 33R的下表面的端部上的情况。图8示出了在这种情况下发光部24和CF 33R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光束的轨迹,其中,来自发光部24的发光面的中心的发射光在靠近发光部24的一侧入射到CF 33R的下表面的端部(在所示的示例中,左端)上。当发光部24和CF 33R具有图8所示的位置关系时,下面可以通过几何考虑由数学公式(2)表示CF 33R的未对准量L。
[0118] [数学公式2]
[0119]
[0120] 在此处,CF 33R的宽度由w2表示,从发光部24的表面到CF 33R的下表面的在堆叠方向上的距离由g1表示,并且从发光部24中的发光位置到发射光入射在CF 33R上的位置的在水平面中的距离由d表示。
[0121] 另一方面,在假设从发光部24的发光面的中心的一个点发射光的情况下,CF 33R的未对准量L的值最小的情况是来自发光部24的发光面的中心的发射光入射到CF 33R的下表面在远离发光部24的一侧的端部上的情况。图9示出了在这种情况下发光部24和CF 33R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光束的轨迹,其中,来自发光部24的发光面的中心的发射光在远离发光部24的一侧入射到CF 33R的下表面的端部(在所示的示例中,右端)上。当发光部24和CF 33R具有图9所示的位置关系时,下面可以通过几何考虑由数学公式(3)表示CF 33R的未对准量L。
[0122] [数学公式3]
[0123]
[0124] 根据上述考虑,在假设从发光部24的发光面的中心的一个点发射光的情况下,如果CF 33R的未对准量L被设置为满足以下数学公式(4),则对于来自显示面101的发射光,可以获得视角θ0。
[0125] [数学公式4]
[0126]
[0127] 然而,实际上,也可以从发光部24的发光面的中心以外的区域从发光部24发射光。因此,接下来,通过进一步考虑发光部24的发光面中的发光位置,更精细地设置CF 33R的未对准量L的范围。在考虑发光部24的发光面中的发光位置的情况下,CF 33R的未对准量L的值最大的情况是来自最接近CF 33R的发光部24的发光面的发光位置的发射光入射在CF 
33R的下表面上的情况。图10示出了在这种情况下发光部24和CF 33R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光束的轨迹,其中,来自最接近CF 33R的发光部24的发光面的发光位置(在所示的示例中,右端)的发射光入射到CF 33R的下表面上。注意,作为示例,图10示出了在来自发光部24的发射光在靠近发光部24的一侧入射到CF 33R的下表面的端部(在所示的示例中,左端)上的情况下发光部24和CF 33R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光束的轨迹,与图8所示的情况下一样。当发光部24和CF 33R具有图10所示的位置关系时,下面可以通过几何考虑由数学公式(5)表示CF 33R的未对准量L。在此处,发光部24的宽度由w1表示。
[0128] [数学公式5]
[0129]
[0130] 另一方面,在考虑发光部24的发光面中的发光位置的情况下,CF 33R的未对准量L的值最小的情况是来自距CF 33R最远的发光部24的发光面的发光位置的发射光入射在CF 33R的下表面上的情况。图11示出了在这种情况下发光部24和CF 33R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光束的轨迹,其中,来自距CF 33R最远的发光部24的发光面的发光位置(在所示的示例中,左端)的发射光入射到CF 33R的下表面上。注意,作为示例,图11示出了在来自发光部24的发射光在靠近发光部24的一侧入射到CF 33R的下表面的端部(在所示的示例中,左端)上的情况下,发光部24和CF 33R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光束的轨迹,与图8所示的情况下一样。当发光部24和CF 33R具有图11所示的位置关系时,下面可以通过几何考虑由数学公式(6)表示CF 33R的未对准量L。
[0131] [数学公式6]
[0132]
[0133] 在上面的图10和图11中,设想在图8中所示的情况,并且计算在来自发光部24的发射光入射到CF 33R的下表面在靠近发光部24的一侧的端部上的情况下的CF 33R的未对准量L。这同样适用于图9中所示的情况,其中,来自发光部24的发射光入射到CF 33R的下表面在远离发光部24的一侧的端部上。因此,最后,下面可以通过数学公式(7)来表示CF33R的未对准量L可以采取的值的范围,以便获得来自显示面101的发射光的视角θ0。换言之,如果CF 33R的未对准量L设置成满足以下数学公式(7),则可以获得来自显示面101的发射光的视角θ0。
[0134] [数学公式7]
[0135]
[0136] 在上文中,描述了用于设置CF 33R的未对准量L的方法。注意,在上面的示例中,介质层被视为均匀材料,并且为了简单起见,假设该材料的折射率是n2,计算CF 33a的未对准量L可以采取的范围。在试图更严格地找到未对准量L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设想实际显示装置1(例如,在图2中所示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并且可以在考虑每层的折射率的同时执行类似的计算。
[0137] (4、修改示例)
[0138] 现在将描述上文描述的实施方式的一些修改示例。
[0139] (4‑1、用于在发光元件和CF之间产生相对未对准的方法)
[014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在发光元件10和CF 33a之间产生相对未对准,在CF层33中提供了CF 33a的区域与其它正常CF 33a的区域不同的转变区域201,如参考图6和图7所述。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在发光元件10和CF 33a之间产生相对未对准的方法并不限于上述方法,并且可以是其它方法。
[0141] 现在将参考图12描述通过另一种方法在发光元件10和CF 33a之间产生相对未对准的修改示例。图12是用于描述用于在发光元件10和CF33a之间产生相对未对准的另一种方法的示图。在图12中,与图3和图7中一样,简化了根据本修改示例的显示装置1a的堆叠方向上的截面结构,并且仅示出了第一基板11、发光元件10、第二部件52和CF层33。注意,除了用于在发光元件10和CF 33a之间产生相对未对准的方法不同之外,根据本修改示例的显示装置1a具有与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类似的配置。因此,在关于本修改示例的以下描述中,主要描述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内容,并且省略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内容的详细描述。
[0142] 在本修改示例中,与上述实施方式中一样,显示装置1a的显示面的内部分成多个区域,并且可以根据该区域的显示面中的位置,为每个区域设置未对准量L和未对准方向。作为示例,图12示出了CF 33a的未对准量L=0的区域203、与区域203相邻并且CF 33a的未对准量L是非零的规定值的区域205、以及设置在区域203和区域205之间的转变区域207,类似于图7。如图所示,在本修改示例中,转变区域207形成为其中发光元件10的间距(即,像素间距)设置为窄于其它区域的正常间距的区域。此外,在转变区域207中,调整像素间距,使得发光元件10的设置间距在未对准侧减小。因此,在区域205中,在发光元件10的设置间距减少的方向,CF 33a的中心放置成在水平面中从发光部24的发光面的中心偏移未对准量L>
0。同样,在未示出的其他区域之间,通过提供类似的转变区域207,可以在区域之间改变未对准量L和/或未对准方向。
[0143] 注意,同样,在本修改示例中,未对准量L和未对准方向可以不是基于区域而是基于像素来设置,并且未对准量L和未对准方向可以根据像素的显示面中的位置在像素之间以连续的方式改变,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一样。此外,CF 33a的未对准方向可以仅是显示面101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中的一个,或者可以是水平面中的二维的任意方向。
[0144] 此外,作为用于在发光元件10和CF 33a之间产生相对未对准的另一种方法,可以在CF层33中形成未设置CF 33a的区域。例如,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一样,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的内部分成多个区域,并且根据区域的显示面中的位置为每个区域设置未对准量L和未对准方向的情况下,区域之间的转变区域形成为其中未设置CF 33的具有规定距离的区域a。例如,如果通过发光元件10的设置间距的1/3的量未设置CF 33a的区域被设置为转变区域,则在形成未设置CF 33a的区域的方向,发光元件10的发光面的中心和CF 33a的中心在转变区域之前和之后之间在水平面中偏移发光元件10的设置间距的1/3。即,未对准量L和未对准方向可以在转变区域之前和之后之间改变。
[0145] (4‑2、未提供反射器的配置)
[014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反射器53设置在像素之间,以提高亮度(参见图2)。然而,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该示例,并且实现提高视角特性的目的不一定需要设置反射器53。
[0147] 现在将参考图13描述未提供这种反射器53的修改示例。图13是示出根据未提供反射器53的修改示例的显示装置1b的配置示例的示图。在图13中,简化了根据本修改示例的显示装置1b的堆叠方向的截面结构,仅示出了第一基板11、发光元件10、第二部件52a和CF层33,与图3和图7中一样。注意,根据本修改示例的显示装置1b具有与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类似的结构,除了未提供反射器53之外。因此,在关于本修改示例的以下描述中,主要描述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内容,并且省略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内容的详细描述。
[0148] 如图13所示,在根据本修改示例的显示装置1b中,提供设置在像素之间并且用作限定像素的像素限定膜的第二部件52a,代替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的第二部件5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部件52a形成为具有比第二部件52更薄的膜厚的层。因此,未充分确保第二部件52a的开口的侧壁的面积作为在发光元件10的发光部正上方的区域,(即,对于嵌入在第二部件52a的开口中的第一部件,对于光入射面或发光面的高度或面积,不能充分确保如上所述的关系),并且第二部件52a的表面不能用作反射器。即,显示装置1b是未提供反射器的显示装置。
[0149] 同样,在未提供反射器的显示装置1b中,通过在发光元件10和CF 33a之间产生相对未对准,可以在CF 33a相对偏移的方向,提高包括发光元件的像素的宽视角特性,与上述实施方式中一样。即,可以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类似的效果。
[0150] (4‑3、用于设置未对准量L的其他方法)
[0151] 如上面(3、关于CF的未对准量)中所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规定来自发光部24的发射光入射到CF 33R的下表面上的条件,来设置CF 33a的未对准量L。然而,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该示例。例如,假设根据来自发光部24的发射光的特性、CF 33a的特性等,将适当地执行颜色转换,并且甚至在来自发光部24的发射光入射在CF 33a的侧面上的情况下,可以从显示面101发射期望特性的光。因此,也可以考虑来自发光部24的发射光入射在CF 33a的侧面上的情况,来设置CF 33a的未对准量L。
[0152] 现在将参考图14描述这种修改示例,其中,也考虑来自发光部24的发射光入射在CF 33a的侧面上的情况,来设置CF 33a的未对准量L。图14是用于描述也考虑来自发光部24的发射光入射在CF 33a的侧面上的情况来设置CF 33a的未对准量L的方法的示图。与图8至图11类似,图14模拟地示出了设置在根据本修改示例的显示装置中的一个发光元件10的发光部24、设置为对应于发光元件10的一个CF 33a(在所示的示例中,CF 33R)、以及显示装置的显示面101。此外,将介质层视为含有折射率为n2的均匀材料的层。
[0153] 在本文中,为了简单起见,假设从发光部24的发光面的中心的一个点发射光。在这种情况下,在来自发光部24的发射光入射在CF 33a的侧面上的情况下,CF 33R的位移量L的值最大的情况是来自发光部24的发射光入射在CF 33a的侧面的上端附近的情况。在本文中,为了简单起见,假设来自发光部24的发射光入射在CF 33a的侧面的上端的情况。图14示出了在来自发光部24的发射光入射在CF 33R的侧面的上端的情况下在发光部24和CF 33R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光束的轨迹。当发光部24和CF33R具有图14所示的位置关系时,下面可以通过几何考虑由数学公式(8)表示CF 33R的未对准量L。
[0154] [数学公式8]
[0155]
[0156] 在此处,CF 33R的厚度用h2表示。在从发光部24中的发光位置到发射光入射在CF 33R上的位置的在水平面中的距离d内,与从发光部24的表面到CF 33R的下表面的在堆叠方向上的距离g1对应的部分的长度用d1表示。并且在距离d内,与CF 33R的厚度h2对应的部分的长度由wp表示。
[0157] 因此,通过还考虑来自发光部24的发射光入射在CF 33a的侧面上的情况,使得CF 33R的位移量L可以采取的范围的上限值更大。在图14中,假设从发光部24的发光面的中心的一个点发射光。然而,如果还考虑从发光面中的其他部分发射光的情况,如在上述(3、关于CF的未对准量)中的考虑中一样,则最后,下面可以由数学公式(9)表示CF 33R的位移量L可以采取的范围。换言之,在本修改示例中,如果CF 33R的未对准量L设置成满足下面的数学公式(9),则可以获得来自显示面101的发射光的视角θ0。注意,实际上,如果来自发光部
24的发射光不入射在CF 33a的侧面的“上端的附近”,则发射光不穿过CF 33a,并且未适当地进行颜色转换。因此,在下面的数学公式(9)中,排除来自发光部24的发射光入射在CF 
33a的侧面的“上端”上的情况,即,L等于上限值的情况。
[0158] [数学公式9]
[0159]
[0160] 注意,代替如上所述分析地设置未对准量L,可以通过使用基于模拟结果制造的样本来重复进行光学模拟和实验,以反复试验的方式找到CF33a的最佳未对准量和最佳未对准方向以及显示面中的CF 33a的最佳分布,作为设置CF 33a的未对准量L的另一种方法。
[0161] 在上文中,描述了关于本实施方式的一些修改示例。注意,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可以具有的配置和根据修改示例的显示装置可以具有的配置(如上所述)可以在可行性的范围内彼此组合使用。例如,可以适当地组合上述方法,以便在发光元件10和CF 33a之间产生相对未对准。
[0162] (5、应用示例)
[0163] 现在将描述根据上文描述的实施方式和修改示例的显示装置的应用示例。在本文中,描述了可以使用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和修改示例的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一些示例。
[0164] 图15是示出作为可以使用根据本实施方式和修改示例的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示例的智能电话的外观的示图。如图15所示,智能电话301包括:操作部分303,其包括按钮并接受用户输入的操作;以及显示部分305,其显示各种信息。显示部分305可以包括根据本实施方式和修改示例的任何显示装置。
[0165] 图16和图17是示出作为可以使用根据本实施方式和修改示例的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示例的数码相机的外观的示图。图16示出了从正面(被摄体侧)看时的数码相机311的外观图,并且图17示出了从背面看时的数码相机311的外观。如图16和图17所示,数码相机311包括主体部分(相机主体)313、可更换镜头单元315、在拍摄期间由用户抓握的握把部分317、显示各种信息的监视器319、以及显示用户在拍摄期间观察到的直通图像的EVF 
321。监视器319和EVF 321可以包括根据本实施方式和修改示例的任何显示装置。
[0166] 图18是示出作为可以使用根据本实施方式和修改示例的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示例的HMD的外观的示图。如图18所示,HMD 331包括显示各种信息的眼镜型显示部分333和在佩戴期间固定到用户耳朵的耳朵固定部分335。显示部分333可以包括根据本实施方式和修改示例的任何显示装置。
[0167] 在上文中,描述了可以使用根据本实施方式和修改示例的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一些示例。注意,可以使用根据本实施方式和修改示例的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不限于上面作为示例描述的电子设备,并且显示装置可以用于安装在基于从外部输入的图像信号或在内部生成的图像信号来进行显示的所有领域中的电子设备上的显示装置,例如,电视装置、电子书、PDA、笔记本PC、摄像机、HMD和游戏设备。
[0168] [示例]
[0169] 进行以下实验,以便验证通过根据上述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提高视角特性的效果。在该实验中,产生显示装置的样本,该显示装置具有与图2所示的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的配置类似的配置,实际驱动显示装置,并测量根据从显示面发射的光的视角的色度差异。将红色、绿色、蓝色和白色这四种颜色的子像素组合为一个像素的配置用作发光像素(即,红色、绿色和蓝色这三种颜色用作CF)。在均包括四种颜色的子像素的像素之间的间距设置为6.8μm。此外,CF的膜厚设置为2μm。
[0170] 然而,在制造的显示装置中,通过使用与图6和图7所示的配置类似的配置,仅在显示面的一部分中形成通过未对准量L在发光元件和CF之间产生相对未对准的区域。在其他区域中,与在通常配置中一样,未产生在发光元件和CF之间的相对未对准,并且促使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的中心和CF的中心在水平面中大致重合(即,未对准量L被设置为L=0)。在本实验中,显示面上的期望视角设置为30o。在产生发光元件和CF之间的相对未对准的上述区域中,CF的未对准方向设置为与旨在获得上述视角的方向相同的方向。此外,考虑到所制造的显示装置的每层的折射率、厚度等,通过在上述(3、关于CF的未对准量)中描述的方法,设置该区域中的未对准量L。具体地,L=0.6μm用作满足上述数学公式(7)的值。
[0171] 实际上驱动显示装置,并使用分光光度计(由Konica Minolta公司制造的CS‑2000)测量来自显示面的发射光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各自的u’v’色度点。在对应于来自在发光元件和CF之间产生相对未对准的区域(未对准产生区域)的发射光的30o视角的位置、对应于来自在发光元件和CF之间未产生相对未对准的区域(未对准未产生区域)的发射光的
30o视角的位置、以及对应于来自未对准未产生区域的发射光的0o视角的位置中的每一个中,测量u’v’色度点。结果如下表1所示。
[0172] [表1]
[0173]
[0174]
[0175] 在上面的表1中,如果注意力集中在与未对准产生区域中的30o视角对应的位置中的u’v’色度点的测量值,则可以看出,已经获得了在对应于未对准未产生区域中的0°视角的位置中基本上等于u’v’色度点的这些值的值。从该结果可以看出,通过使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配置,以期望的视角已经获得了与在从正面观看显示面的情况下的值相等的u’v’色度点的值,并且已经实现了视角特性的提高。
[0176] 另一方面,如果比较在与未对准未产生区域中的30°视角对应的位置中的u’v’色度点和在与未对准未产生区域中的0°视角对应的位置中的u’v’色度点的测量值,则可以看出,特别是蓝色的v’色度点的值与0.12大不相同。一般来说,如果u’v’色度点变化大于或等于0.05,则人们可以识别出颜色的变化。因此,该结果表明,在用户可以清楚地识别出视角为0°的情况与视角为30°的情况之间的变化的程度上,来自未对准未产生区域的发射光的颜色可能会改变。
[0177] 根据以上结果,已经证实,通过使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可以提高视角特性。
[0178] (6、补充)
[0179] 上面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而本公开不限于上述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找到各种变更和修改,并且应该理解,这些变更和修改将自然地落入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
[0180] 例如,尽管在上文中,将显示装置是有机EL显示器的实施方式描述为本公开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该示例。作为本公开的目的的显示装置可以是各种显示装置,只要这些显示装置是可以通过使用CF来实现彩色显示的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和电子纸装置。同样,在这些其他显示装置中,通过以这种方式设置发光部和CF,可以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类似的效果,使得在显示面中的至少部分区域中,在垂直于堆叠方向的平面中,产生在发光部的发光面的中心与和对应发光部的CF的中心之间的相对未对准。在此处,发光部是包括在显示装置的每个像素中并且朝向外部发射光的部分。例如,在有机EL显示器(与上述实施方式一样)中,发光部对应于发光元件。此外,例如,在液晶显示器中,发光部对应于与液晶面板的一个像素对应的区域。此外,例如,在等离子显示器中,发光部对应于与等离子显示面板的一个放电单元对应的区域。
[0181] 此外,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效果仅仅是说明性的或示例性的效果,并不是限制性的。即,利用或代替上述效果,根据本公开的技术可以从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的其他效果。
[0182] 另外,还可以如下配置本技术。
[0183]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0184] 多个发光部,形成在基板上;以及
[0185] 滤色器,设置在所述发光部上以对应于所述多个发光部中的每一个,
[0186] 其中,所述发光部和所述滤色器被设置成使得在显示面的至少部分区域中,在垂直于堆叠方向的平面内在所述发光部的发光面的中心与对应于所述发光部的所述滤色器的中心之间产生相对未对准。
[0187] (2)根据(1)所述的显示装置,
[0188] 其中,所述多个滤色器的面积在显示面中具有分布,从而产生所述相对未对准。
[0189] (3)根据(2)所述的显示装置,
[0190] 其中,多个区域设置在所述显示面中,并且位于相邻的区域之间的滤色器的面积与其它滤色器的面积不同,从而利用区域之间彼此不同的未对准量产生所述相对未对准。
[0191] (4)根据(2)的显示装置,
[0192] 其中,所述多个滤色器的面积在所述显示面中逐步变化,从而产生所述相对未对准。
[0193]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0194] 其中,在至少部分区域中,所述发光部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间距与其它区域中的间距不同,从而产生所述相对未对准。
[0195] (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0196] 其中,所述相对未对准的未对准量随着靠近所述显示面的外缘而变大。
[0197] (7)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0198] 其中,根据包括所述发光部和所述滤色器的像素所需的视角,设置在垂直于所述堆叠方向的所述平面内对应于所述发光部的所述滤色器的中心相对于所述发光部的所述发光面的中心的所述相对未对准的未对准量以及未对准方向,在所述发光部和所述滤色器中产生有所述相对未对准。
[0199] (8)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0200] 其中,在所述相对未对准中,在垂直于所述堆叠方向的所述平面内对应于所述发光部的所述滤色器的中心相对于所述发光部的发光面的所述中心的未对准方向是从所述显示面的中心朝向所述发光部和所述滤色器存在于所述显示面中的位置的方向,在所述发光部和所述滤色器中产生有所述相对未对准。
[0201] (9)根据(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0202] 第一部件,设置在所述发光部的正上方,所述第一部件具有在垂直于所述堆叠方向的面内方向上的截面积随着接近顶部而逐渐增加的大致截锥或金字塔形状并且被配置为传播来自所述发光部的发射光;以及
[0203] 第二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之间,处于相邻的所述发光部之间,
[0204] 其中,所述第一部件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部件的折射率。
[0205] (10)根据(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0206] 其中,所述发光部是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元件,并且所述显示装置是有机EL显示器。
[0207] (1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0208] 显示装置,被配置为基于图像信号进行显示,
[0209] 其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0210] 多个发光部,形成在基板上;以及
[0211] 滤色器,设置在所述发光部上,以对应于所述多个发光部中的每一个,并且[0212] 所述发光部和所述滤色器被设置成使得在显示面的至少部分区域中,在垂直于堆叠方向的平面内在所述发光部的发光面的中心与对应于所述发光部的所述滤色器的中心之间产生相对未对准。
[0213] 附图标记列表
[0214] 1、1a、1b  显示装置
[0215] 10  发光元件
[0216] 11  第一基板
[0217] 15  TFT
[0218] 21  第一电极
[0219] 22  第二电极
[0220] 23  有机层
[0221] 24  发光部
[0222] 25  开口
[0223] 31  保护膜
[0224] 32  平坦化膜
[0225] 33  CF层
[0226] 33R、33G、33B  CF
[0227] 34  第二基板
[0228] 35  密封树脂膜
[0229] 51  第一部件
[0230] 52  第二部件
[0231] 53  反射器
[0232] 101  显示面
[0233] 301  智能电话(电子设备)
[0234] 311  数码相机(电子设备)
[0235] 331  HMD(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