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向套管钻及操作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562187.7

文献号 : CN11017952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永磊卢艳丽王元利王庆普田志军

申请人 : 北京市隆福医院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向套管钻及操作方法,属于手术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骨性通路进行有效修正,并且易于修正过度、费时,损坏重要功能骨性组织形态的问题。侧向套管钻为中空的圆柱形,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的外壁设有用于修正骨性通路的修正部,第一端部置于体内,且具有适应不同术式和手术入路方向及人体内部结构的特定形状。侧向套管钻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确定手术器械需要进入的方向和通路;步骤2:将侧向套管钻置于需要修正骨性通路的位置;步骤3:手动操作侧向套管钻来打磨骨性通路,直至术野能良好显露,手术器械能够顺利通过骨性通路到达指定位置。本发明实现了对骨性通路的快速、有效修正,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侧向套管钻,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套管钻为中空的圆柱形,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的外壁设有用于修正骨性通路的修正部,所述第一端部置于人体内,且具有适应不同术式和手术入路方向及人体内部结构的形状;

所述第二端部设有能够为修正骨性通路提供动力的潜入式手柄,所述潜入式手柄包括握持部和手柄主体,所述手柄主体设有供所述侧向套管钻进入的通道,所述手柄主体的侧壁设有供所述侧向套管钻进入所述通道的开口;所述侧向套管钻部分置于所述潜入式手柄内;

所述通道包括同轴设置的斜通道和中心通道,所述斜通道和所述中心通道呈螺旋结构依次设置;所述中心通道的横截面为C型;

所述形状为斜型、双叉型、鸭舌型或半椭圆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套管钻,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通道和所述侧向套管钻至少其中之一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侧向套管钻和所述潜入式手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套管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叉型侧向套管钻其中一个叉的侧壁上设有修正部,另一个叉的侧壁上未设置修正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侧向套管钻,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部为单向螺纹、交叉螺纹或金刚砂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向套管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螺纹为水平螺纹或斜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套管钻,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通道的内壁设有用于容纳和固定所述侧向套管钻的凹槽,所述凹槽沿平行于所述中心通道中心轴的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套管钻,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套管钻一个方向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通道的形状相适应的卡扣,所述卡扣用于固定所述侧向套管钻和所述潜入式手柄。

说明书 :

一种侧向套管钻及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向套管钻及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骨质增生症多发于中年以上。一般认为由于中年以后体质虚弱及退行性变;长期站立或行走及长时间的持于某种姿势,由于肌肉的牵拉或撕脱、出血,血肿机化,形成刺状或唇样的骨质增生,又称骨刺或硬性骨赘。脊柱间盘突出,亚洲人群常合并椎管狭窄、增生骨赘、神经根粘连。脊柱内镜技术治疗成为脊柱疾病重要手术通路,脊柱组合微创治疗前景广阔。在进行脊柱内镜治疗时,术中常常需要调节骨性通路的位置和角度。
[0003] 在将手术器械送入患者体内的过程中,为了保护神经,需要保证神经在内窥镜的视野范围内。但由于病变,髓核压迫神经,或者神经自身变异都会导致神经偏离原来的位置,导致无法在内窥镜内看到神经。因此,需要扩孔,即:对骨性通路进行修正,使得内窥镜的角度能够调整,从而找到神经。
[0004] 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电钻来进行骨性通路修正,即:将增生骨赘磨掉1-2mm。由于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刀具、内窥镜等器械的外壁为圆柱形,所以,需要将通路修正为圆弧形。而电钻只能将通路修正为多个不连续的圆弧,无法修正为一段连续且相对规则的圆弧,导致手术器械仍无法调整角度,从而很难通过内窥镜找到神经。另外,使用电钻来修正骨性通路,极易修正过度,从而损坏内部的骨性组织。
[0005] 现有技术中也有通过将套管钻端部的前端设置成锯齿状来修正骨性通路的,但也存在无法修正为一段连续且相对规则的圆弧,导致手术器械仍无法调整角度的问题。同时,也存在打磨的量不易控制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侧向套管钻及操作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对骨性通路进行有效修正,并且易于修正过度、费时,损坏重要功能骨性组织形态的问题。
[0007]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侧向套管钻,所述侧向套管钻为中空的圆柱形,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的外壁设有用于修正骨性通路的修正部,所述第一端部置于人体内,且具有适应不同术式和手术入路方向及人体内部结构的形状;所述第二端部设有能够为修正骨性通路提供动力的潜入式手柄,所述潜入式手柄包括握持部和手柄主体,所述手柄主体设有供所述侧向套管钻进入的通道,所述手柄主体的侧壁设有供所述侧向套管钻进入所述通道的开口;所述侧向套管钻部分置于所述潜入式手柄内。
[0009]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做了如下改进:
[0010] 进一步,所述通道包括同轴设置的斜通道和中心通道,所述斜通道和所述中心通道呈螺旋结构依次设置;所述中心通道的横截面为C型;所述中心通道和所述侧向套管钻至少其中之一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侧向套管钻和所述潜入式手柄。
[0011] 进一步,所述形状为斜型、双叉型、鸭舌型或半椭圆型。
[0012] 进一步,所述双叉型侧向套管钻其中一个叉的侧壁上设有修正部,另一个叉的侧壁上未设置修正部。
[0013] 进一步,所述修正部为单向螺纹、交叉螺纹或金刚砂中的一种。
[0014] 进一步,所述单向螺纹为水平螺纹或斜螺纹。
[0015] 进一步,所述中心通道的内壁设有用于容纳和固定所述侧向套管钻的凹槽,所述凹槽沿平行于所述中心通道中心轴的方向设置。
[0016] 进一步,所述侧向套管钻一个方向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通道的形状相适应的卡扣,所述卡扣用于固定所述侧向套管钻和所述潜入式手柄。
[0017]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侧向套管钻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 步骤1:确定手术器械需要进入的方向和通路;
[0019] 步骤2:将侧向套管钻置于需要修正骨性通路的位置;
[0020] 步骤3:手动左右旋转或上下移动侧向套管钻,利用外壁上的修正部来打磨骨性通路,直至术野能良好显露,手术器械能够顺利通过骨性通路到达指定位置。
[0021] 进一步,步骤3中还包括更换不同端部形状和不同种类修正部的侧向套管钻。
[0022] 本发明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0023] (1)本发明通过在第一端部的外壁设置修正部来修正骨性通路,能够根据需要精确控制修正的程度,不易造成过度修正。
[0024] (2)通过将侧向套管钻设置为圆柱形,使得骨性通路易被修正为一段连续且相对规则的圆弧,从而方便圆柱形的手术器械通过。
[0025] (3)通过将第一端部设计为斜型、双叉型、鸭舌型或半椭圆型,能够使本发明的侧向套管钻很好的适应人体内部结构,从而提高扩孔速度,缩短手术时间。并且由于侧向套管钻端部的形状适应人体内部结构,所以可以减轻在修正骨性通路过程中侧向套管钻对人体其他部位的损伤。
[0026] (4)通过将侧向套管钻设计为中空形,并且通将第一端部的底部设计为钝圆形,而不是尖锐的形状,可以减轻修正骨性通路过程中侧向套管钻对其他组织的冲击,从而减轻患者痛苦。
[0027] (5)本发明在双叉型侧向套管钻其中一个叉的侧壁上设置修正部,用于扩孔,另一个叉的侧壁上未设置修正部,用于保护重要软组织,如神经、硬膜囊等,使得该双叉型侧向套管钻既能修正骨性通路又不损伤重要软组织。
[0028] (6)通过将修正部选择为单向螺纹、交叉螺纹或金刚砂,提高扩孔速度,缩短手术时间。
[0029] (7)本发明通过在第二端部设置潜入式手柄,既能为修正骨性通路提供动力,又能防止扩孔过程中侧向套管钻离心,造成不必要的人体损伤。
[0030] 本发明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实施例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31]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0032]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斜型侧向套管钻主视图;
[0033]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斜型侧向套管钻左视图;
[0034]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双叉型侧向套管钻主视图;
[0035]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双叉型侧向套管钻左视图;
[0036]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鸭舌型侧向套管钻主视图;
[0037]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鸭舌型侧向套管钻左视图;
[0038]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半椭圆型侧向套管钻主视图;
[0039]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修正部为交叉螺纹的侧向套管钻示意图;
[0040] 图9为潜入式手柄的手柄主体俯视图;
[0041] 图10为潜入式手柄的手柄主体右视图;
[0042] 图11潜入式手柄半球型握持部的俯视图;
[0043] 图12潜入式手柄一字型握持部的俯视图。
[0044] 附图标记:
[0045] 1-握持部;2-手柄主体;3-开口;4-斜通道;5-中心通道;6-第一凹槽;7-修正部;8-第一手柄;9-固定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发明一部分,并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发明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47] 实施例一
[0048]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侧向套管钻,如图1-7所示。该侧向套管钻为中空的圆柱形,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的外壁设有用于修正骨性通路的修正部7,第一端部置于体内,且具有适应人体内部结构的特定形状。
[004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侧向套管钻能够有效地对骨性通路进行修正,使得手术器械顺利进入体内到达指定位置,或者扩大手术器械的活动范围,拓宽视野,使得神经在内窥镜的视野范围内,避免手术器械在到达指定位置的过程中损伤神经。
[0050] 具体来说,使用电钻来修正骨性通路,一方面只能将通路修正为多个不连续的圆弧,无法修正为一段连续且相对规则的圆弧,导致手术器械仍无法进入体内到达指定位置,或者,即使能够勉强进入,但无法调整角度,导致视野有限,无法找到由于髓核压迫或者神经自身变异而偏离原来位置的神经。另一方面,由于修正骨性通路过程中,仅需修正1-2mm,使用电钻修正极易导致修正过度,损坏内部的骨性组织。手术难度非常大,并且手术风险非常高,手术成功率低。
[0051] 本实施例的侧向套管钻通过在第一端部的外壁设置修正部来修正骨性通路,即:扩孔。实施时,将侧向套管钻伸入需要扩孔的部位,利用第一端部外壁的修正部来打磨骨头。可以通过旋转的方式来打磨,也可以使用上下移动的方式来打磨。
[0052] 考虑到大部分手术器械均为圆柱形,为了使器械能够顺利到达指定位置,需要将骨性通路修正为一段连续且相对规则的圆弧。基于以上考虑,本实施例将侧向套管钻也设置为圆柱形,与其他形状的侧向套管钻相比,圆柱形的侧向套管钻更易于将骨性通路修正为需要的形状,提高扩孔速度,缩短手术时间。
[0053]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骨性通路的空间非常狭小,所以修正过程中侧向套管钻的底部可能碰触到其他组织,为了减轻修正骨性通路过程中侧向套管钻对其他组织的冲击,避免对其他组织的损伤,本实施例将侧向套管钻设计为中空形。将侧向套管钻设计为中空形的另一个原因是,中空部分可以放置内窥镜,使得手术可在全程可视下操作。
[0054] 为了进一步降低修正骨性通路过程中侧向套管钻对其他组织的冲击,减轻患者痛苦,本实施例中,将侧向套管钻第一端部的底部设计为钝圆形。通过上述设计,即使侧向套管钻的底部触碰到其他组织,也不会造成严重的冲击,从而有效保护其他组织,减轻患者痛苦。
[0055] 实施例二
[0056] 考虑到人体内部结构错综复杂,并且由于术式和手术入路方向不同,因此,需要设计不同的形状,一方面保证较高的扩孔速度,另一方面,保证手术的安全性。本实施例侧向套管钻第一端部的形状包括斜型、双叉型、鸭舌型和半椭圆型,如图1-7所示。上述四种形状的侧向套管钻,能够很好的适应人体内部结构,从而提高扩孔速度,缩短手术时间。并且由于侧向套管钻端部的形状适应人体内部结构,所以可以减轻在修正骨性通路过程中侧向套管钻对人体其他部位的损伤,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0057] 具体来说,上述四种形状中斜型是比较通用的,可以适用于大部分部位和多种入路方向,如图1-2所示。而双叉型主要应用于侧隐窝和神经根部等狭窄部位。侧隐窝位于侧椎管位置,其前面为椎体后缘,后面为上关节突前面与椎板和椎弓根连结处,外面为椎弓根的内面。内侧入口相当于上关节突前缘。侧隐窝为椎体孔两侧向外陷入部分,向外下方形成脊神经根通道,与椎间孔相续。侧隐窝是椎管最狭窄部分,为神经根的通道,其矢径越小,横径越大,表示侧隐窝越窄越深。由于侧隐窝结构的特殊性,在修正该处的骨性通路时,本发明设计了双叉型侧向套管钻,如图3-4所示。
[0058]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双叉型侧向套管钻仅在其中一个叉的侧壁上设置修正部,用于消磨、扩孔,另一个叉的侧壁上未设置修正部,用于保护重要软组织,如神经、硬膜囊等。通过上述设计,使得该双叉型侧向套管钻既能实现对侧隐窝部位的快速修正,又不损伤神经,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0059] 对于鸭舌型的侧向套管钻来说,背面带修正部,用来消磨,前端钝圆起保护作用,如图5-6所示。
[006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修正部可以为单向螺纹、交叉螺纹或金刚砂,如图4和图8所示。单向螺纹又可以分为水平螺纹和斜螺纹。上述结构的修正部,可以有效消磨骨性组织,提高扩孔速度,缩短手术时间。实施时,可以根据侧向套管钻进入的深度不同,更换具有不同形状不同种类修正部的侧向套管钻。
[0061] 考虑到需要打磨掉的骨性组织的量非常少,仅为几毫米,例如1-2mm,如果采用电动驱动侧向套管钻来修正,极易导致修正过度,严重损伤骨性组织。因此,本实施例的侧向套管钻不采用电动驱动,而选择手动操作侧向套管钻。
[0062] 为了方便握持,本实施例在侧向套管钻的第二端部设有第一手柄8,从而方便握持侧向套管钻进行打磨。
[0063] 本发明提供的侧向套管钻,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对骨性通路进行修正,使得手术器械顺利进入体内到达指定位置,或者扩大手术器械的活动范围,拓宽视野,使得神经在内窥镜的视野范围内,避免手术器械在到达指定位置的过程中损伤神经;另一方面,本发明的侧向套管钻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操作。此外,由于需要打磨掉的骨性组织的量非常少,仅为几毫米,与现有技术中使用电动驱动来修正骨性通路相比,本发明采用手动驱动,不易导致过度修正,有效保护骨性组织,极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0064] 实施例三
[0065]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侧向套管钻操作方法,用于操作实施例一或二的侧向套管钻,包括如下步骤:
[0066] 步骤1:确定手术器械需要进入的方向和通路;
[0067] 步骤2:向通路中置入手术器械;
[0068] 步骤3:当手术器械不能顺利置入或者虽然手术器械能够顺利置入但是内窥镜视野不佳时,将侧向套管钻置于需要修正骨性通路的位置;
[0069] 步骤4:手动操作侧向套管钻来打磨骨性通路;
[0070] 步骤5:更换不同端部形状和不同种类修正部的侧向套管钻继续打磨,直至手术器械能够顺利通过骨性通路到达指定位置。
[007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操作方法可以有效消磨骨性组织,提高扩孔速度,缩短手术时间,不易导致过度修正,极大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并且该方法易于操作和控制。
[0072] 实施例四
[0073] 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脊柱内窥镜侧向套管用空心同轴潜入式手柄,如图9-10所示。该潜入式手柄包括握持部1和手柄主体2,手柄主体2设有供侧向套管进入的通道,手柄主体的侧壁设有供侧向套管进入通道的开口3。通道包括同轴设置的斜通道4和中心通道5,斜通道4和中心通道5呈螺旋结构依次设置;中心通道5的横截面为C型。
[0074] 中心通道5和侧向套管至少其中之一设有固定部,固定部用于固定侧向套管钻和潜入式手柄。
[0075] 实施时,侧向套管钻通过手柄主体侧壁上的开口3进入斜通道4,旋转一定角度后进入中心通道5,并通过固定部将侧向套管钻和潜入式手柄固定。
[007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脊柱内窥镜侧向套管钻用空心同轴潜入式手柄,一方面能够增加力矩和力臂,降低修正骨性通路的劳动强度,增加扩孔速度,缩短手术时间,增加手术安全性。
[0077]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通过将潜入式手柄设计为多个通道,即:中心通道和斜通道,并通过将斜通道和中心通道呈螺旋结构依次设置,一方面既能保证侧向套管钻顺利进入潜入式手柄的通道,又使侧向套管钻不易从潜入式手柄的通道中滑出,从而为修正骨性通路提供稳定的动力;另一方面,有效防止修正骨性通路过程中侧向套管钻离心,避免形成锥形扩孔,减轻对需要修正部位周围的其他组织的损伤,减轻患者痛苦。
[0078]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固定部,一方面在修正骨性通路的过程中,侧向套管钻不易滑动,从而保证该侧向套管钻能够有效扩孔,缩短手术时间,增加手术安全性;另一方面,保证侧向套管钻不易从手柄主体2的通道中滑出。
[0079] 对于固定部,可以有多种结构和多种设置。例如可以是在中心通道5的内壁设置第一凹槽6,并将第一凹槽6沿平行于中心通道5中心轴的方向设置。通过将侧向套管钻置于第一凹槽6内,来固定侧向套管钻。为了增强固定效果,将侧向套管钻和第一凹槽6之间选择过盈配合。
[0080] 示例性地,还可以不在中心通道5上设置固定部,仅在侧向套管钻一个方向的侧壁上设置卡扣,该卡扣与C型中心通道的形状相适应,用于固定侧向套管钻和潜入式手柄。
[0081]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在中心通道5的内壁设置C型卡扣来固定侧向套管钻。或者还可以选择在侧向套管钻的外壁设置固定卡扣9,并在中心通道的内壁设置与固定卡扣相适应的第二凹槽(图中未示出),来固定侧向套管钻,从而保证有效扩孔,缩短手术时间,增加手术安全性。
[0082] 为了方便握持,本实施例将握持部设计为一字型或中空的半球型,如图11-12所示。通过上述设计,一方面保证在手术过程中易于操作侧向套管钻,另一方面增加力矩和力臂,降低修正骨性通路的劳动强度,增加扩孔速度,缩短手术时间。
[0083] 考虑到手术过程中,由于握持部的存在可能会阻挡视野,所以,本实施例将握持部选择为镂空的半球型,或者将握持部的材质选择为透明材料。上述设计便于观察扩孔过程中侧向套管钻的位置和状态。
[0084] 考虑到如果握持部或者通道的材质为柔性或有弹性的材料,手术过程中会由于材料的变形,影响该潜入式手柄为侧向套管钻提供动力的能力,因此,本实施例中,握持部和通道的材质均选择为硬性的塑料或不锈钢。上述设计可以有效防止在扩孔过程中由于通道变形降低该潜入式手柄为侧向套管钻提供动力的能力,从而保证该潜入式手柄能够为侧向套管钻提供稳定且强劲的动力。
[008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