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架’型热活性延迟荧光材料的构筑及其应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506264.7

文献号 : CN11018336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亚飞周迪朱卫国

申请人 : 常州大学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基于双(苯基磺酰基)苯的有机热活性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在溶液加工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本发明引入二维分子概念,在电子受体双(苯基磺酰基)苯单元中分别引入三苯胺、9,9‑二甲基吖啶和吩噻嗪给体单元,构筑了系列‘十字架’型热活性延迟荧光材料。这类材料有利于分离分子的最高占据轨道和最低空轨道的空间分布,获得较小的单/三线态间的能隙差;并且这类材料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增加材料的溶解性。以此类材料为发光层掺杂剂,通过溶液法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获得了高达20.5%的最大外量子效率。

权利要求 :

1.一种‘十字架’型热活性延迟荧光材料,其特征具有式1-式6结构: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活性延迟荧光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作为发光层掺杂剂材料用于溶液加工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最大外量子效率高达20.5%。

说明书 :

‘十字架’型热活性延迟荧光材料的构筑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类含双(苯基磺酰基)苯的有机热活性延迟荧光(TADF)材料,特别涉及一种以双(苯基磺酰基)苯单元为电子受体,以三苯胺、9,9-二甲基吖啶和吩噻嗪分别为电子给体的热活性延迟材料,及其作为溶液加工型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层材料的应用,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技术背景
[0002] 热活性延迟荧光(TADF),在上个世纪60年代被称为为E型延迟荧光,由于它们无需贵金属(如Ir、Pt等)就能利用所有的单线态(S1)和三线态激子(T1)发光,因此备受关注。迄今为止,构筑TADF分子最有效的策略是由扭曲的给体-受体(D-A)骨架组成。这类结构可以通过最高占据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轨道(LUMO)的空间分离获得较小的单线态和三线态之间的能隙(ΔEST),实现TADF性能。但是,目前报道的TADF分子大都为一维结构;并且这类TADF分子大都仅在真空蒸镀型电致发光器件中呈现出较高的器件外量子效率(>20%)。因此,开发新型的溶液加工型TADF发光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0003] 众所周知,二维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材料中,尤其是二维材料的空间结构可以有效调节分子的带隙和材料的溶解性。因此,本发明把二维概念引入到TADF分子中,构筑系列具有‘十字架’型的TADF分子,进一步研究它们的分子结构-性能关系。二苯砜(diphenylsulfone,DPS)基团因其具有较好的电负性和四面体结构,被广泛用于TADF分子的受体单元。为了进一步调节分子性能,研究人员在DPS基团中再引入另一个苯基砜单元形成新的受体单元双(苯基磺酰基)苯(bis(phenylsulfonyl)benzene,BPSB),并获得了最大外量子效率为24.6%的基于BPSP受体单元的蓝光TADF材料,但他们是通过真空沉积的方法制备电致发光器件。尽管基于BPSB受体单元的TADF材料在OLEDs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迄今为止,仅有几篇相关文献报道。基于以上原因,本发明结合二维分子的结构特性及BPSB的电子特性,将给体单元三苯胺、9,9-二甲基吖啶和吩噻嗪引入至BPSB单元的中心苯环上,构筑系列‘十字架’型TADF分子TPA-BPSB、DMAc-BPSB和PTZ-BPSP;进一步在分子中上引入甲基单元,构筑TADF分子MTPA-BPSB、MDMAc-BPSB和MPTZ-BPSB;详细研究它们的分子结构-性能关系,通过溶液加工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获得了外量子效率高达20.5%的电致发光器件,为构筑高效的二维TADF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溶液加工型TADF材料短缺,器件效率较低等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以双(苯基磺酰基)苯单元为电子受体、以三苯胺、9,9-二甲基吖啶和吩噻嗪分别为电子给体的‘十字架’型热活性延迟荧光材料。
[0005]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在于提供热活性延迟荧光材料作为溶液加工型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发光层材料的应用,获得发光性能优异的溶液加工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0006]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类基于双(苯基磺酰基)苯单元的热活性延迟荧光材料,其具有式1-式6结构:
[0007]
[0008] 式1-式6以双(苯基磺酰基)苯单元为电子受体、分别以三苯胺、9,9-二甲基吖啶和吩噻嗪为电子给体的‘十字架’型热活性延迟荧光材料。这类结构具有较大的空间扭曲结构,有利于分离分子的HOMO与LUMO分布,获得较小的ΔEST;同时还可以增加材料的溶解性,进而获得高效率的溶液加工型TADF材料。
[0009]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十字架’型热活性延迟荧光材料的应用,将其作为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层材料,用于溶液加工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器件获得了最大外量子效率20.5%
[0010] 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 本发明首次在TADF分子中引入二维概念,构筑‘十字架’型热活性延迟荧光材料。这类材料具有较大的空间将给体单元与受体单元在空间上分离,这有利于分离分子的HOMO与LUMO分布,获得较小的ΔEST;并且这类材料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增加材料的溶解性,获得高效率的溶液加工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本发明将这类‘十字架’型热活性延迟荧光材料用作溶液加工型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层材料,器件获得了最大外量子效率20.5%,这是目前基于双(苯基磺酰基)苯单元的TADF材料在溶液加工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最高效率。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化合物TPA-BPSB、DMAc-BPSB、MTPA-BPSB和MDMAc-BPSB的热失重曲线。
[0013]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化合物TPA-BPSP、DMAc-BPSP、MTPA-BPSP和MDMAc-BPSP在甲苯溶液(10-5M)中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0014]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化合物TPA-BPSP、DMAc-BPSP、MTPA-BPSP和MDMAc-BPSP在甲苯溶液(10-5M)中的荧光光谱。
[0015]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化合物TPA-BPSP、DMAc-BPSP、MTPA-BPSP和MDMAc-BPSP在PMMA薄膜中瞬态衰减曲线。
[0016]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化合物TPA-BPSP不同掺杂浓度的外量子效率-电流密度曲线(插图:电致发光光谱图)。
[0017]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化合物TPA-BPSP不同掺杂浓度的亮度-电压-电流密度曲线图。
[0018]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化合物MTPA-BPSP不同掺杂浓度的外量子效率-电流密度曲线(插图:电致发光光谱图)。
[0019]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化合物MTPA-BPSP不同掺杂浓度的亮度-电压-电流密度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具体实施案例旨在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但这些具体实施方案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1] 实施例1
[0022]
[0023] 反应条件:a)碘化亚铜,无水碳酸钾,二甲基亚砜,120℃,24h;b)过氧化氢,醋酸,回流,18h;c)氯化亚铜,氢氧化钾,甲苯,回流,24h;d)正丁基锂,异丙醇频哪醇硼酸酯,四氢呋喃,-78℃,12h;e)四(三苯基膦)钯,无水碳酸钾,四氢呋喃,80℃,24h
[0024] 实施例1的合成路线
[0025] 化合物1的合成:
[0026] 向200mL单口瓶中依次加入二苯二硫醚(932mg,4.27mmol)、1,4-二溴-2,5-二碘苯(2.00g,3.89mmol)、碘化亚铜(222mg,1.16mmol)、无水碳酸钾(1.34g,9.70mmol)和100mL二甲基亚砜,混合物在氮气保护下120℃搅拌24h。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倒入冰水中;混合物用二氯甲烷(3×30mL)萃取,收集有机层;有机层依次通过水洗(250mL)、干燥、过滤、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粗产品用石油醚为洗脱剂柱层析分离得到白色固体500mg,产率43%。1H NMR(400MHz,CDCl3)δ7.42(m,10H),7.06(s,2H).
[0027] 化合物M1的合成:
[0028] 将化合物1(4.50g,9.95mmol)和150mL冰醋酸加入到250mL两口瓶中,加热至100℃,随后将10mL 30%过氧化氢溶液滴至反应体系中,搅拌18小时。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倒入500mL冰水中,滤出沉淀物并用乙醇重结晶得白色固体3.55g,产率66%。1H NMR(400MHz,CDCl3)δ8.61(s,2H),7.97-7.95(m,4H),7.68(t,J=8.0Hz,2H),7.56(t,J=8.0Hz,4H).
[0029] 化合物2的合成:
[0030] 向250mL单口瓶中依次加入9,9-二甲基吖啶(5.0g,24.7mmol)、2-溴-5-碘代苯(9.06g,32.1mmol)、氯化亚铜(489mg,4.94mmol)、氢氧化钾(6.92g,124mmol)、1,10-菲罗啉(891mg,4.94mmol)和130mL甲苯,混合物在氮气保护下120℃搅拌24h。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二氯甲烷(3×30mL)萃取,有机层依次通过盐水洗涤(3×30mL)、干燥、过滤、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粗产品用石油醚为洗脱剂柱层析分离得到白色固体4.78g,产率53%。1H NMR(300MHz,CDCl3)δ7.77-7.74(m,2H),7.47-7.44(m,2H),7.25-7.21(m,2H),7.0-6.91(m,4H),6.26-6.23(m,2H),1.68(s,6H).
[0031] 化合物M2的合成:
[0032] 向250mL两口瓶中加入化合物2(5.00g,13.7mmol)和150mL无水四氢呋喃,氮气保护下于-78℃下搅拌30分钟,随后将正丁基锂(2.5M,7.14mL,17.8mmol)滴加至反应液中,反应1小时后,将异丙醇频哪醇硼酸酯(3.83g,20.6mmol)滴加至反应液中,反应2小时后,转移至室温过夜。终止反应,加入20mL水淬灭反应。反应液用二氯甲烷(3×30mL)萃取,有机层依次通过水洗(250mL)、干燥、过滤、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粗产品用石油醚:二氯甲烷(V:V=10:1)为洗脱剂柱层析分离得到白色固体5.72g,产率78%。1H NMR(400MHz,CDCl3)δ8.06(d,J=
8.0Hz,2H),7.45(dd,J=1.9Hz,7.4Hz,2H),7.35(d,J=12Hz,2H),6.93(m,4H),6.25(dd,J=1.6Hz,7.8Hz,2H),1.69(s,6H),1.40(s,12H).
[0033] 化合物3的合成:
[0034] 合成步骤与化合物2相似,粗产品用石油醚为洗脱剂柱层析分离得到白色固体3.95g,产率25%。1H NMR(400MHz,CDCl3)δ7.35(d,J=8.0Hz,1H),7.27-7.22(m,4H),7.07-
7.00(m,6H),6.95(d,J=4.0Hz,1H),6.77(dd,J=2.7Hz,8.0Hz,1H),2.28(s,3H).[0035] 化合物M3的合成:
[0036] 合成步骤与化合物M2相似,粗产品用石油醚:二氯甲烷(V:V=10:1)为洗脱剂柱层析分离得到白色固体2.78g,产率62%。1H NMR(400MHz,CDCl3)δ7.63(d,J=8.0Hz,1H),7.26-7.22(m,4H),7.09(dd,J=1.1Hz,8.6Hz,4H),7.05-7.01(m,2H),6.84(dd,J=2.0Hz,
4.2Hz,2H),2.42(s,3H),1.32(s,12H).
[0037] 化合物4的合成:
[0038] 合成步骤与化合物2相似,粗产品用石油醚为洗脱剂柱层析分离得到白色固体7.74g,产率80%。1H NMR(400MHz,CDCl3)δ7.78(d,J=8.0Hz,1H),7.45(dd,J=1.6Hz,
7.6Hz,2H),7.22(d,J=4.0Hz,1H),7.05(dd,J=2.4Hz,8.3Hz,1H),7.00-6.91(m,4H),6.27(dd,J=1.1Hz,8.0Hz,2H),2.47(s,3H),1.68(s,6H).
[0039] 化合物M4的合成:
[0040] 合成步骤与化合物M2相似,粗产品用石油醚:二氯甲烷(V:V=10:1)为洗脱剂柱层1
析分离得到白色固体6.27g,产率79%。H NMR(400MHz,CDCl3)δ8.00(d,J=8.0Hz,1H),7.44(dd,J=1.7Hz,7.5Hz,2H),7.14(d,J=8.0Hz,2H),6.96-6.88(m,4H),6.27(dd,J=1.4Hz,
7.9Hz,2H),2.60(s,3H),1.68(s,6H),1.40(s,12H).
[0041] 化合物TPA-BPSP的合成:
[0042] 向100mL单口瓶中依次加入化合物M1(1.25g,2.42mmol)、4-硼酸三苯胺(2.10g,7.26mmol)、四(三苯基膦)钯(190mg,0.121mmol)、无水碳酸钾(1.67g,12.1mmol)、5mL去离子水和30mL四氢呋喃,混合物在氮气保护下120℃搅拌24h。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二氯甲烷(3×30mL)萃取,有机层依次通过水洗(50mL)、干燥、过滤、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粗产品用石油醚:二氯甲烷(V:V=1:1)为洗脱剂柱层析分离得到绿色固体880mg,产率43%。1H NMR(300MHz,CDCl3)δ8.30(s,2H),7.50-7.47(m,2H),7.40-7.39(m,1H),7.38-7.30(m,15H),
13
7.19-7.15(m,8H),7.12-7.07(m,4H),6.94(s,8H). C NMR(125MHz,CDCl3)δ148.22,
147.50,143.57,141.32,140.00,133.36,133.17,131.15,129.91,129.57,128.69,128.14,
124.86,123.58,122.17.MALDI-MS(m/z)of C54H40N2O4S2 for[M]+:calcd.845.04;found,
844.24.
[0043] 化合物MTPA-BPSP的合成:
[0044] 合成步骤与化合物TPA-BPSB相似,粗产品用石油醚:二氯甲烷(V:V=1:1)为洗脱剂柱层析分离得到黄色固体600mg,产率35%。1H NMR(400MHz,CDCl3)δ8.29(s,2H),7.51(t,J=8.0Hz,2H),7.38-7.32(m,16H),7.19(d,J=8.0Hz,8H),7.09(t,J=8.0Hz,4H),6.95(d,J=8.0Hz,1H),6.8(dd,J=2.0Hz,8.3Hz,1H),6.82(d,J=8.0Hz,2H),6.77(d,J=8.0Hz,2H),1.52(s,3H),1.41(s,3H).13C NMR(75MHz,CDCl3)δ148.91,144.16,144.29,141.45,
140.31,140.15,138.52,134.05,133.82,132.62,132.15,129.94,129.20,128.92,125.06,
123.69,120.75,20.59.MALDI-MS(m/z)of C56H44N2O4S2 for calcd:873.09;found:872.72.[0045] 化合物DMAc-BPSP的合成:
[0046] 向50mL单口瓶中依次加入化合物M1(627mg,1.22mmol)、化合物M2(1.25g,3.04mmol)、四(三苯基膦)钯(84.0mg,72.9μmol)、无水碳酸钾(839mg,6.08mmol)、3mL去离子水和20mL四氢呋喃,混合物在氮气保护下120℃搅拌24h。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二氯甲烷(3×30mL)萃取,有机层依次通过水洗(30mL)、干燥、过滤、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粗产品用石油醚:二氯甲烷(V:V=1.5:1)为洗脱剂柱层析分离得到淡黄色固体400mg,产率36%。1H NMR(400MHz,CDCl3)δ8.52(s,2H),7.57-7.49(m,10H),7.42-7.38(m,8H),7.30(d,J=
8.0Hz,4H),7.15-7.10(m,4H),7.03-7.00(m,4H),6.42-6.40(m,4H),1.74(s,12H).13C NMR(125MHz,CDCl3)δ143.84,142.11,141.61,141.16,141.06,136.51,134.09,133.71,
133.07,131.16,130.70,129.36,128.38,126.74,125.81,121.32,114.46,36.44,
31.58.MALDI-MS(m/z)of C60H48N2O4S2 for calcd:925.16;found:925.26.[0047] 化合物MDMAc-BPSP的合成:
[0048] 合成步骤与化合物DMAc-BPSB相同,粗产品用石油醚:二氯甲烷(V:V=1.5:1)为洗1
脱剂柱层析分离得到白色固体700mg,产率38%。H NMR(400MHz,CDCl3)δ8.48(s,2H),7.57(t,J=8.0Hz,2H),7.54-7.49(m,8H),7.43-7.39(m,4H),7.35(d,J=8.0Hz,1H),7.21-7.12(m,9H),7.02(t,J=8.0Hz,4H),6.51(dd,J=1.8Hz,8.2Hz,4H),1.76(s,3H),1.75(s,12H),
1.66(s,3H).13C NMR(75MHz,CDCl3)δ144.11,142.32,141.29,141.11,140.60,140.07,
139.94,135.77,134.40,133.75,132.82,130.58,129.47,128.87,128.35,126.85,125.94,
121.24,114.48,36.48,31.91,20.50.MALDI-MS(m/z)of C62H52N2O4S2 for calcd:953.22;
[M-CH3]+found,937.51.
[0049] 实施例2
[0050] 在氮气氛围下,我们测试了TPA-BPSB、DMAc-BPSB、MTPA-BPSB和MDMAc-BPSB的热稳定性,热失重曲线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化合物TPA-BPSB、DMAc-BPSB、MTPA-BPSB和MDMAc-BPSB热失重5%时的分解温度(Td)分别为487℃、421℃、424℃和430℃。这类化合物都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0051] 实施例3
[0052] 为了探讨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能,我们通过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对其溶液和固体薄膜进行了研究。如图2所示,所有化合物在250-500nm的甲苯溶液中均有吸收。其中,短波长(<350nm)的吸收归属于分子内的π-π*跃迁,而350-450nm间的吸收归因于分子内电荷转移跃迁(ICT)。与吖啶取代相比较,二苯胺取代的TPA-BPSP和MTPA-BPSP具有更强烈的ICT跃迁吸收峰,这源于DMAc-BPSP和MDMAc-BPSP具有更明显的HOMO-LUMO电子云分离。在甲苯溶液中,化合物TPA-BPSP、DMAc-BPSP、MTPA-BPSP、MDMAc-BPSP的最大发射峰分别为517nm、543nm、527nm和544nm(图3)。这说明通过改变给体单元和引入甲基单元能有效调控材料的发光范围。
[0053] 为了验证化合物的TADF性质,我们测试了氩气氛围下PMMA薄膜(5%掺杂)的衰减寿命。如图4所示,所有的化合物在溶液中均为明显二阶指数衰减,分别为纳秒级别瞬态寿命和微妙级别延迟寿命。其中化合物TPA-BPSB、DMAc-BPSB、MTPA-BPSB和MDMAc-BPSB在掺杂薄膜中的延迟寿命分别为24.2、12.3、13.5和8.6μs,证实了四个目标分子均为TADF分子。
[0054] 进一步测试了化合物TPA-BPSP、DMAc-BPSP、MTPA-BPSP和MDMAc-BPSP分别在氩气和空气氛围下甲苯溶液中的荧光量子效率(PLQY)。其中,在氩气氛围下TPA-BPSP、DMAc-BPSP、MTPA-BPSP和MDMAc-BPSP的PLQY分别为88、11、58和1%;而在空气中,PLQY骤降至74、3、42、和1%。这是由于化合物的三线态激子在空气中受到三线态氧的淬灭,使荧光量子效率发生急剧降低,证实了化合物的发光有三线态激子的成分。同时,研究发现在分子中引入甲基导致分子的PLQY急剧降低,这是由于甲基的引入使分子的HOMO与LUMO能级具有更小的重叠,导致分子具有更低的振子强度,因而获得更低的PLQY。
[0055] 为了计算化合物单线态与三线态能级间的能隙差,分别测试了化合物在77K下无氧甲苯溶液中的荧光光谱与磷光光谱。通过低温荧光光谱和磷光光谱的起始峰位置,利用公式E=1240/λ,计算得出化合物TPA-BPSB、DMAc-BPSB、MTPA-BPSB和MDMAc-BPSB的ΔEST分别为0.18、0.02、0.07和0.01eV。显然,在分子中引入甲基单元,可有效降低分子的ΔEST,增加其反向系间窜越速率。
[0056] 实施例4
[0057] 所有化合物在施加外部条件(例如研磨和熏蒸)下都显示出机械变色发光性质。TPA-BPSB、DMAc-BPSB、MTPA-BPSB和MDMAc-BPSB的原始样品最大发生峰分别在484,521,506和510nm处。用研杵在研钵中研磨后,发射光谱发生明显的红移,发射峰分别为530(TPA-BPSB),546(DMAc-BPSB),535(MTPA-BPSB)和560nm(MDMAc-BPSB)。随后经过二氯甲烷蒸气熏蒸15分钟后,DMAc-BPSB和MDMAc-BPSB的发光颜色可以可逆的变回527nm和508nm,这与原始状态下的发射光谱一致。尽管化合物TPA-BPSB和MTPA-BPSB在用二氯甲烷蒸气处理后光谱显示蓝移,但与原始状态相比,存在约18nm的红移发射。此外,对于所有化合物,在气相和研磨样品之间的颜色变化是可逆的。
[0058] 实施例5
[0059] 通过循环伏安法测试了四个化合物纯膜的HOMO与LUMO能级,所有化合物在0V-2.0V的范围内仅呈现出不可逆的氧化电势,分别为1.04V(TPA-BPSB),1.03V(DMAc-BPSP),
1.06V(MTPA-BPSP),1.0V(MDMAc-BPSP)。通过公式 计算可知
分子TPA-BPSB、DMAc-BPSB、MTPA-BPSB和MDMAc-BPSB的HOMO能级分别为-5.44、-5.37、-5.41和-5.33eV。与二苯胺取代的化合物相比,吖啶取代的化合物呈现更高的HOMO能级,这主要是由于吖啶具有更强的给电子能力。同样的,甲基基团的引入亦可轻微抬高分子的HOMO能级,这可能是因为甲基的给电子能力引起。进一步利用光学带隙和HOMO能级,计算得到四个化合物的LUMO能级分别为-2.71、-2.43、-2.55和-2.21eV。
[0060] 实施例6
[0061] 鉴于其较高的荧光量子效率及良好的溶解性能,因此我们选取了化合物TPA-BPSP和MTPA-BPSP作为发光掺杂剂,通过溶液加工法制备器件,探究分子结构与器件性能的关系。最优器件结构为ITO/PEDOT:PSS(40nm)/CzAcSF:emitter(x wt%,50nm)/DEPEO(9nm)/Tmpypb(40nm)/CsF(1.2nm)/Al(120nm),其中ITO玻璃作阳极,PEDOT:PSS作空穴注入层,CzAcSF作主体材料,DPEPO与TmPyPB分别为空穴阻挡层和电子传输层。
[0062] 图5插图可知,掺杂浓度由4%提高至10%,化合物TPA-BPSP的电致发光光谱发生轻微红移,这可能是因为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分子间相互作用增强,导致光谱发生红移。器件在掺杂浓度为4%,7%和10%时的CIE坐标分别为(0.28,0.47)、(0.30,0.49)和(0.31,
0.51)。当化合物TPA-BPSP掺杂浓度为4%时,制备的器件具有最优性能,其中最大亮度为-2 -1
877.8cd m ,最大电流效率CE=20.8cd A 以及最大外量子效率EQE=7.27%(图5和图6)。
随着掺杂浓度从4%提高至10%,器件效率逐步降低,这是由高掺杂浓度下分子间强相互作用引起的猝灭导致的。
[0063] 由图6插图可知,化合物MTPA-BPSP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电致发射峰由520nm红移至528nm。基于MTPA-BPSP的器件在掺杂浓度为4%,7%和10%时的CIE坐标分别为(0.28,0.48)、(0.29,0.50)和(0.28,0.51)。当化合物MTPA-BPSP的掺杂浓度为7%时,器件呈现出最优性能,其中最大亮度、最大电流效率和最大外量子效率分别为1239cd m-2,53.28cd A-1和20.5%(图7和图8)。据我们所知,这是目前报道最高的基于溶液法制备的含BPSP单元的TADF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