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汽车减速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750583.2

文献号 : CN110274010A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郑云龙

申请人 : 郑云龙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汽车减速器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汽车减速器,包括壳体、驱动轴、驱动齿轮、两个半轴和若干个减速齿轮,所述壳体内设有减速腔,壳体内设有润滑油通道,所述润滑油通道的下端与减速腔连通,所述润滑油通道的上端设有进油端口,所述壳体的下端设有与减速腔相连通的出油端口,所述壳体的内部还设有水冷循环机构,其中一个所述半轴上设有降温机构,所述驱动轴上套设有与降温机构配合的风冷机构。本发明中设置了水冷循环机构、风冷机构和降温机构对减速器进行降温,通过配合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减速器的散热效果,通过降温机构和风冷机构与水冷循环机构的选择工作能够在保证减速器散热的前提下降低能源的消耗。

权利要求 :

1.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汽车减速器,包括壳体(1)、驱动轴(2)、驱动齿轮(3)、两个半轴(4)和若干个分别安装在两个半轴(4)上的减速齿轮(5),所述壳体(1)内设有减速腔(6),驱动轴(2)以及两个半轴(4)的一端均插接在减速腔(6)内且驱动轴(2)的一端与两个半轴(4)的一端之间通过驱动齿轮(3)和若干个减速齿轮(5)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润滑油通道(7),所述润滑油通道(7)的下端与减速腔(6)连通,所述润滑油通道(7)的上端设有进油端口(8),所述壳体(1)的下端设有与减速腔(6)相连通的出油端口(9),所述壳体(1)的内部还设有水冷循环机构(10),其中一个所述半轴(4)上设有降温机构(11),所述驱动轴(2)上套设有与降温机构(11)配合的风冷机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汽车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循环机构(10)包括进水端口(101)、通水通道(102)和出水端口(103),所述通水通道(102)设置在壳体(1)内且通水通道(102)环绕在减速腔(6)的外部,所述进水端口(101)和出水端口(103)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上端和下端,且进水端口(101)和出水端口(103)均与通水通道(10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汽车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通道(102)包括第一通道(1021)和第二通道(1022),所述第一通道(1021)和第二通道(1022)分别设置在润滑油通道(7)的两侧且第一通道(1021)和第二通道(1022)的一侧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汽车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插接有若干个第一导热杆(13),每个所述第一导热杆(13)的一端均位于减速腔(6)内,每个所述第一导热杆(13)的另一端依次贯穿第一通道(1021)和润滑油通道(7)并延伸第二通道(102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汽车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机构(11)包括降温槽(111)和散热片(112),所述降温槽(111)设置在壳体(1)上,所述散热片(112)套设在对应的半轴(4)上且散热片(112)位于降温槽(111)内,所述散热片(112)的两侧均与壳体(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散热片(112)上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孔(113),所述散热片(112)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呈圆周分布的扇片(1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汽车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槽(111)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导热杆(14),所述第二导热杆(14)的一端位于降温槽(111)内,所述第二导热杆(14)的另一端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减速腔(6)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汽车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机构(12)包括风扇(121)和风扇架(122),所述壳体(1)上设有风冷槽(123),所述风扇(121)套设在驱动轴(2)上,且风扇(121)的两侧均与壳体(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风扇(121)的前端朝向壳体(1)设置,所述风扇架(122)与壳体(1)固定连接且风扇(121)位于风扇(121)的外部。

说明书 :

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汽车减速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减速器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汽车减速器。

背景技术

[0002] 主减速器是汽车减速器的一种,主减速器在驱动桥内能够将转矩和转速改变的机构。基本功用是将来自变速器或者万向传动装置的转矩增大,同时降低转速并改变转矩的
传递方向。汽车减速器在使用时过程中由于机械运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不及时进行散
热的会,温度过高会导致润滑油变质,进而影响汽车减速器的使用寿命。
[0003] 中国专利号为CN105202170B公布了一种车辆主减速器散热方法及其装置,属于汽车减速器散热冷却技术领域,其通过在主减速器内设置浸入主减速器内齿轮润滑油的油冷
器;油冷器内循环有经发动机减速器冷却后的冷却水;通过所述油冷器外部齿轮润滑油与
所述油冷器内部冷却水的热交换实现主减速器的冷却。本发明能在不改变车辆原有布置结
构和安装环境的条件下,优化了总成内部润滑油使用温度,提高了总成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可靠性.同时拓宽了整车的使用条件,如大负荷、环境温度高的恶劣工况,具有很高的通用性和实用性。该专利主要是通过润滑油以及冷却水之间的热交换进行散热,
是一种常用的散热方式,但是,一方面由于其结构设置简单,导致热交换效果较差,另一方面由于及时冷却水能够达到降温的效果,但是,主减速器周围散热的热量依然会存在,散发难道较大,进而导致主减速器内再次积热速度快,从而导致散热效果较差。
[0004] 中国专利号为CN205315679U公布了一种高散热的电动汽车减速器结构,所述减速器箱底的顶部通过紧固螺栓固定有减速器箱盖,所述减速器箱底的支脚处设置有地脚螺
栓,所述减速器箱盖的侧壁设置有与第一从轴承和第二从轴承相配合的轴承盖,所述减速
器箱盖的相对外壁开有通孔,所述减速器箱盖的底部开有通风槽体,所述通风槽体的内腔
插接有活动盖板,所述第一从轴承和第二从轴承的底部设置有与减速器箱底的支脚贴合的
支撑加强筋,所述通风槽体的内壁四角处设置有硅胶棱柱,且每相邻两硅胶棱柱的内腔设
置有除雾板片,所述轴承盖的内壁设置有散热翅片和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散热翅片的左右
两侧分别开有进风槽和出风槽,该高散热的电动汽车减速器结构,节约了减速器运转的成
本。该专利在使用时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将减速器内的热量吸收并从另一侧散出,但是,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的不足制成,一方面,减速器在工作时其内部产热较多且速度较快,而半导体制冷片的体积有限,导致半导体制冷片的负担较重,会影响半导体制冷片的寿命,导致设备容易损坏,另一方面,半导体制冷片在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减速器的外部没有其他散热设备,导致减速器外部的温度会升高并接近减速器内部的温度,这种的内外温差情况下,会严重影响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效果。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汽车减速器。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汽车减速器,包括壳体、驱动轴、驱动齿轮、两个半轴和若干个分别安装在两个半轴上的减速齿轮,所述壳体内设有减速腔,驱动轴以及两个半轴的一端均插接在减速腔内且驱动轴的一端与两
个半轴的一端之间通过驱动齿轮和若干个减速齿轮传动连接,所述壳体内设有润滑油通
道,所述润滑油通道的下端与减速腔连通,所述润滑油通道的上端设有进油端口,所述壳体的下端设有与减速腔相连通的出油端口,所述壳体的内部还设有水冷循环机构,其中一个
所述半轴上设有降温机构,所述驱动轴上套设有与降温机构配合的风冷机构。
[0007] 进一步,所述水冷循环机构包括进水端口、通水通道和出水端口,所述通水通道设置在壳体内且通水通道环绕在减速腔的外部,所述进水端口和出水端口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上端和下端,且进水端口和出水端口均与通水通道连通。
[0008] 进一步,所述通水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分别设置在润滑油通道的两侧且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一侧相连。
[0009] 进一步,所述壳体内插接有若干个第一导热杆,每个所述第一导热杆的一端均位于减速腔内,每个所述第一导热杆的另一端依次贯穿第一通道和润滑油通道并延伸第二通
道内。
[0010] 进一步,所述降温机构包括降温槽和散热片,所述降温槽设置在壳体上,所述散热片套设在对应的半轴上且散热片位于降温槽内,所述散热片的两侧均与壳体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散热片上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孔,所述散热片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呈圆周分布的
扇片。
[0011] 进一步,所述降温槽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导热杆,所述第二导热杆的一端位于降温槽内,所述第二导热杆的另一端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减速腔内。
[0012] 进一步,所述风冷机构包括风扇和风扇架,所述壳体上设有风冷槽,所述风扇套设在驱动轴上,且风扇的两侧均与壳体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风扇的前端朝向壳体设置,所述风扇架与壳体固定连接且风扇位于风扇的外部。
[0013]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发明中设置了水冷循环机构、风冷机构和降温机构对减速器进行降温,其中,
降温机构和封了机构在减速器工作时会自动进行散热工作;若降温机构和风冷机构对减速
器的降温效果已经足够时,水冷循环机构则无需工作,若天气温度较高,导致降温机构和风冷机构对减速器的降温效果不足,水冷循环机构工作,通过进水端口通入冷却液,冷却液经过通水通道时,与壳体进行热交换,吸收减速器内部的热量,在通过出水端口将冷却液排
出,从而通过冷却液将减速器内的热量带走,起到对减速器降温的效果,一方面,通过配合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减速器的散热效果;另一方面,通过降温机构和风冷机构与水冷循环
机构的选择工作能够在保证减速器散热的前提下降低能源的消耗。
[0014] 其二,本发明中的通水通道分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在使用时,减速器内的润滑油的含量需要达到接近半轴轴线的高度,此时,减速腔和润滑油通道内均含有润滑油,润滑油会吸收减速器工作产生的热量,而且液体内的热传导速度大于空气中的热传导速度,因此,通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将润滑油通道夹住,冷却液在通过时,能够从两侧同时与润滑油通道内的润滑油进行热交换,从而能够提高润滑油和冷却液之间的热交换速度,此外,第二通道与减速腔贴近,第二通道内的冷却液能够与减速腔内的高温进行热交换,因此,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设置能够使得冷却液与减速器进行充分的热交换,从而能够提高冷却效
果。
[0015] 其三,本发明当减速器在使用时,其半轴会转动带动散热片转动,首先,半轴上的热量会传导到散热片上,再通过散热片转动,在周围形成气流,从而能够快速的将半轴上的热量去除,散热孔的设置是,当散热片在转动时,两侧的气流会不同,从而产生压强差,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片的散热效果,扇片的设置是,当散热片转动时,会带动扇片转动,扇片转动时会将空气向外吹散出去,从而在扇片的中部与周围形成气压差,进而形成气流,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片的散热效果。
[0016] 其四,本发明当减速器工作时,驱动轴转动会带动风扇转动,风扇转动会朝着减速器吹去气流,从而能够将散热片分散出来的并围绕在减速器周围的热量吹散开来,能够更有效的帮助降温机构工作,提高减速器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局部俯视图;
图6为图5沿B-B线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散热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标号为:壳体1,驱动轴2,驱动齿轮3,半轴4,减速齿轮5,减速腔6,润滑油通道7,进油端口8,出油端口9,水冷循环机构10,进水端口101,通水通道102,第一通道1021,第二通道1022,出水端口103,降温机构11,降温槽111,散热片112,散热孔113,扇片114,风冷机构12,风扇121,风扇架122,风冷槽123,第一导热杆13,第二导热杆14。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0]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1] 参照图1至图7可知,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汽车减速器,包括壳体1、驱动轴2、驱动齿轮3、两个半轴4和若干个分别安装在两个半轴4上的减速齿轮5,所述壳体1内设有减速腔6,驱动轴2以及两个半轴4的一端均插接在减速腔6内且驱动轴2的一端与两个半轴4的一端
之间通过驱动齿轮3和若干个减速齿轮5传动连接,所述壳体1内设有润滑油通道7,所述润
滑油通道7的下端与减速腔6连通,所述润滑油通道7的上端设有进油端口8,所述壳体1的下端设有与减速腔6相连通的出油端口9,所述壳体1的内部还设有水冷循环机构10,其中一个所述半轴4上设有降温机构11,所述驱动轴2上套设有与降温机构11配合的风冷机构12;本
发明在使用时,通过进油端口8能够向壳体1内添加润滑油,通过出油端口9能够将使用了一段时间的润滑油排出,保证减速器的正常运行,减速器工作过程中由于机械摩擦会产生大
量的热量,此时,通过水冷循环机构10工作,水冷循环机构10工作时,通过冷却液的注入,冷却液与润滑油以及减速腔6内的高温进行热交换,之后,冷却液流走,从而将热量带走,以起到降温的作用;同时,降温机构11在减速器工作的同时便开始进行工作,半轴4工作带动降温机构11工作,降温机构11的作用是从端部对减速器进行降温,一方面,能够避免热量沿着半轴4热传导,从而使得半轴4温度过高,影响半轴4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降温机构11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对壳体1以及减速腔6进行降温,进一步保证减速器的工作效果,延长其使用
时寿命。
[0022] 所述水冷循环机构10包括进水端口101、通水通道102和出水端口103,所述通水通道102设置在壳体1内且通水通道102环绕在减速腔6的外部,所述进水端口101和出水端口
103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上端和下端,且进水端口101和出水端口103均与通水通道102连通;
水冷循环机构10在工作时,通过进水端口101通入冷却液,冷却液经过通水通道102时,与壳体1进行热交换,吸收减速器内部的热量,在通过出水端口103将冷却液排出,从而通过冷却液将减速器内的热量带走,起到对减速器降温的效果。
[0023] 所述通水通道102包括第一通道1021和第二通道1022,所述第一通道1021和第二通道1022分别设置在润滑油通道7的两侧且第一通道1021和第二通道1022的一侧相连;在
使用时,减速器内的润滑油的含量需要达到接近半轴4轴线的高度,此时,减速腔6和润滑油通道7内均含有润滑油,润滑油会吸收减速器工作产生的热量,而且液体内的热传导速度大于空气中的热传导速度,因此,通过第一通道1021和第二通道1022将润滑油通道7夹住,冷却液在通过时,能够从两侧同时与润滑油通道7内的润滑油进行热交换,从而能够提高润滑油和冷却液之间的热交换速度,此外,第二通道1022与减速腔6贴近,第二通道1022内的冷却液能够与减速腔6内的高温进行热交换,因此,第一通道1021和第二通道1022的设置能够使得冷却液与减速器进行充分的热交换,从而能够提高冷却效果。
[0024] 所述壳体1内插接有若干个第一导热杆13,每个所述第一导热杆13的一端均位于减速腔6内,每个所述第一导热杆13的另一端依次贯穿第一通道1021和润滑油通道7并延伸
第二通道1022内;本发明中,第一导热杆13由热传导性较好的材质制成,通过第一导热杆13的作用能够将减速腔6以及润滑油通道7内的热量通过第一导热杆13的传导到第一通道
1021和第二通道1022内,再通过第一导热干与第一通道1021和第二通道1022内的冷却液接
触,能够进一步增加冷却液对减速器的降温效果。
[0025] 所述降温机构11包括降温槽111和散热片112,所述降温槽111设置在壳体1上,所述散热片112套设在对应的半轴4上且散热片112位于降温槽111内,所述散热片112的两侧
均与壳体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散热片112上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孔113,所述散热片112
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呈圆周分布的扇片114;减速器在使用时,其半轴4会转动带动散热片
112转动,首先,半轴4上的热量会传导到散热片112上,再通过散热片112转动,在周围形成气流,从而能够快速的将半轴4上的热量去除,散热孔113的设置是,当散热片112在转动时,两侧的气流会不同,从而产生压强差,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片112的散热效果,扇片114的设置是,当散热片112转动时,会带动扇片114转动,扇片114转动时会将空气向外吹散出去,从而在扇片114的中部与周围形成气压差,进而形成气流,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片112的散热效果。
[0026] 所述降温槽111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导热杆14,所述第二导热杆14的一端位于降温槽111内,所述第二导热杆14的另一端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减速腔6内;第二导热杆14的工作是能够将减速腔6内的热量导到散热片112的位置,再通过散热片112转动能够快速
的使得热量散发,从而起到对减速器的散热效果。
[0027] 所述风冷机构12包括风扇121和风扇架122,所述壳体1上设有风冷槽123,所述风扇121套设在驱动轴2上,且风扇121的两侧均与壳体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风扇121的前端朝向壳体1设置,所述风扇架122与壳体1固定连接且风扇121位于风扇121的外部;当减速器工作时,驱动轴2转动会带动风扇121转动,风扇121转动会朝着减速器吹去气流,从而能够将散热片112分散出来的并围绕在减速器周围的热量吹散开来,能够更有效的帮助降温
机构11工作,提高减速器散热效果。
[0028] 工作原理:当减速器进行工作时,首先,半轴4会转动带动散热片112转动,并且半轴4上的热量会传导到散热片112上,再通过散热片112转动,在周围形成气流,从而能够快速的将半轴4上的热量散去;同时,散热片112转动时,会带动扇片114转动,扇片114转动时会将空气向外吹散出去,从而在扇片114的中部与周围形成气压差,进而形成气流,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片112的散热效果。此外,驱动轴2转动会带动风扇121转动,风扇121转动会朝着减速器吹去气流,从而能够将散热片112分散出来的并围绕在减速器周围的热量吹散开
来,能够更有效的帮助降温机构11工作,提高减速器散热效果。若降温机构11和风冷机构12对减速器的降温效果已经足够时,水冷循环机构10则无需工作,若天气温度较高,导致降温机构11和风冷机构12对减速器的降温效果不足,水冷循环机构10工作,通过进水端口101通入冷却液,冷却液经过通水通道102时,与壳体1进行热交换,吸收减速器内部的热量,在通过出水端口103将冷却液排出,从而通过冷却液将减速器内的热量带走,起到对减速器降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