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前照灯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178146.8

文献号 : CN110274211A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末次麻希子河合宏树花田旭高田贤一望月优介

申请人 :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大型化的同时抑制在配光图案中形成暗部的车辆用前照灯。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具备:第一发光元件,其射出成为近光的第一光;第二发光元件,其配置于第一发光元件的下方,并射出成为远光的第二光;遮光部,其配置于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的上下方向之间,并将第一光的一部分遮蔽;以及投影透镜,其配置于比遮光部靠前方的位置,供第一光的另一部分以及第二光的一部分直接射入并透过,投影透镜的前表面或背面具有多个未形成凹凸的第一区域,夹持各个第一区域的区域被设为形成有凹凸的凹凸区域,被多个第一区域夹持的凹凸区域和没有被多个第一区域夹持的凹凸区域的平均表面粗糙度互不相同。

权利要求 :

1.一种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发光元件,其射出成为近光的第一光;

第二发光元件,其配置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下方,并射出成为远光的第二光;

遮光部,其配置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上下方向之间,并将所述第一光的一部分遮蔽;以及投影透镜,其配置于比所述遮光部靠前方的位置,供所述第一光的另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二光的一部分直接射入并透过,所述投影透镜的前表面或背面具有多个未形成凹凸的第一区域,夹持各个所述第一区域的区域被设为形成有凹凸的凹凸区域,被多个所述第一区域夹持的所述凹凸区域和没有被多个所述第一区域夹持的所述凹凸区域的平均表面粗糙度互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形成为带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或者被多个所述第一区域夹持的所述凹凸区域形成于所述投影透镜的光轴所通过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被多个所述第一区域夹持的所述凹凸区域的平均表面粗糙度大于没有被多个所述第一区域夹持的所述凹凸区域的平均表面粗糙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区域具有第二区域和形成有比所述第二区域小的凹凸的第三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夹着所述第一区域而相邻。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区域形成为与水平面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区域形成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区域形成为V字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区域形成为左右对称。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区域形成于所述投影透镜的前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前照灯还具备反射面,该反射面将第二发光元件的下方覆盖,并对所述第二光的另一部分进行反射,以使得所述第二光的另一部分射入至所述投影透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对所述第二光的另一部分进行反射,以使得所述第二光的另一部分透过除了所述第一区域以及被多个所述第一区域夹持的所述凹凸区域以外的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对所述第二光的另一部分进行反射,以使得所述第二光的另一部分射入至与所述第二光的一部分直接射入的区域不同的区域。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透镜具有为了形成高架标志用的光而使所射入的光的一部分折射的折射部,所述反射面对所述第二光的另一部分进行反射,以使得所述第二光的另一部分射入至所述折射部以外的区域。

说明书 :

车辆用前照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前照灯。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以汽车用头灯为代表的车辆用前照灯,已知有在搭载有在夜间对前方进行照明的近光用光源之外还搭载有与该近光相比而对远方进行照明的远光用光源等的车辆用前照灯。来自远光用光源的光包括与近光相比而向上方照射的光。另外,已知有将上述光源配备于一个灯具单元中的车辆用前照灯。
[0003] 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车辆用灯具,其具备向上方射出光的第一光源、配置为从上侧将第一光源覆盖的第一反射器、配置于第一光源的下方而向下方射出光的第二光源、配置为从下侧覆盖第二光源的第二反射器。该车辆用灯具还具备投影透镜和遮光部,该投影透镜供从第一光源射出并被第一反射器反射的光和从第二光源射出并被第二反射器反射的光透过,该遮光部将从第一光源射出并被第一反射器反射的光的一部分遮蔽。该车辆用灯具通过由遮光部将从第一光源射出的光的一部分遮蔽,从而形成近光的配光图案的明暗截止线。另外,投影透镜具有供来自第一光源的光射入的第一透镜部和形成于第一透镜部的下方而供来自第二光源的光射入的第二透镜部,第一透镜部的后方焦点和第二透镜部的后方焦点在上下方向上错开。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294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8] 在使用隔着遮光部而沿上下方向配置的两个光源来形成配光图案的情况下,有时一部分的光会被遮光部遮挡而在从一方的光源射出的光的配光图案和从另一方的光源射出的光的配光图案的边界处产生暗部。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车辆用灯具中,供从第二光源射出的光射入的第二透镜部的后方焦点位于比遮光部靠下方的位置。因此,从第二光源射出的光不易被遮光部遮挡,从而能够抑制在配光图案上产生暗部。
[0009]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车辆用灯具为了使从第一光源向上方射出的光射入至投影透镜,而需要设置为向前方较大地突出以将第一光源覆盖的第一反射器。另外,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车辆用灯具为了使从第二光源向下方射出的光射入至投影透镜,也需要设置为向前方较大地突出以将第二光源覆盖的第二反射器。若像这样使第一反射器以及第二反射器大型化,则车辆用灯具容易变得大型化。
[0010]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大型化的同时抑制在配光图案中形成暗部的车辆用前照灯。
[0011]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0012]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发光元件,其射出成为近光的第一光;第二发光元件,其配置于上述第一发光元件的下方,并射出成为远光的第二光;遮光部,其配置于上述第一发光元件和上述第二发光元件的上下方向之间,并将上述第一光的一部分遮蔽;以及投影透镜,其配置于比上述遮光部靠前方的位置,供上述第一光的另一部分以及上述第二光的一部分直接射入并透过,上述投影透镜的前表面或背面具有多个未形成凹凸的第一区域,夹持各个上述第一区域的区域被设为形成有凹凸的凹凸区域,被多个上述第一区域夹持的上述凹凸区域和没有被多个上述第一区域夹持的上述凹凸区域的平均表面粗糙度互不相同。
[0013] 在上述车辆用前照灯中,第一光的一部分以及第二光的一部分直接透过投影透镜。即,第一光的一部分以及第二光的一部分分别不会被反射而是射入至投影透镜并透过投影透镜。由于像这样将第一发光元件以及第二发光元件配置为使第一光的一部分以及第二光的一部分直接射入至投影透镜,因此上述车辆用前照灯不需要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的大型的反射器。因此,能够抑制上述车辆用前照灯的大型化。
[0014] 再有,如上所述,在使用隔着遮光部而配置在上下方向上的两个光源来形成配光图案的情况下,有时会由于一部分的光被遮光部遮挡而在配光图案产生暗部。在这里,如果通过在投影透镜的前表面或背面的整体形成多个凹凸而使从投影透镜射出的光扩散,那么由第一光形成的配光图案和由第二光形成的配光图案的边界会变得不清晰。因而,能够抑制在第一光以及第二光所形成的配光图案产生暗部。但是,在该情况下,存在若第一光扩散则近光的明暗截止线变得不清晰的倾向。这样,第一光所形成的近光的明暗截止线的清晰化与第一光以及第二光所形成的配光图案中的暗部的抑制处于此消彼长的关系。上述车辆用前照灯的投影透镜分别具有多个未形成凹凸的第一区域和形成有凹凸的凹凸区域。透过第一区域的第一光的扩散受到抑制,从而有助于近光的明暗截止线的清晰化。另一方面,透过凹凸区域的光被扩散,从而使得第一光的配光图案与第二光的配光图案的边界变得不清晰而能够抑制暗部的形成。因此,上述车辆用前照灯能够在使近光的明暗截止线变得清晰的同时抑制在配光图案产生暗部。如上所述,上述车辆用前照灯能够在抑制大型化的同时抑制在配光图案产生暗部。
[0015] 另外,在投影透镜的前表面以及背面的整体未形成凹凸的情况下,除了上述那样的暗部之外,还存在从光源直接射入至投影透镜的光和被其他构件反射而射入至投影透镜的光所引起的明亮度的不均容易变得显著的倾向。另外,在设置有多个光源的情况下,存在由各个光源的间隔引起的明亮度的不均也容易变得显著的倾向。通过使被多个第一区域夹持的凹凸区域和没有被多个第一区域夹持的凹凸区域的平均表面粗糙度互不相同,由此使透过与第一区域接近的区域的光变得模糊等而容易调整从投影透镜射出的光的模糊程度,从而能够抑制产生明亮度的不均。
[0016] 另外,上述第一区域优选形成为带状。
[0017] 带状是指具有规定的宽度且在与该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形状,延伸方向可以是直线状、波浪状、折线状中的任一种。
[0018] 另外,在从正面观察时,上述第一区域或者被多个上述第一区域夹持的上述凹凸区域优选形成于上述投影透镜的光轴所通过的位置。
[0019] 在上述车辆用前照灯中,从第一发光元件射出的第一光以及从第二发光元件射出的第二光分别射入并透过投影透镜的整体。其中,投影透镜中的第一光以及第二光的光度不是恒定的,存在在光轴附近变高的倾向。通过将第一区域或者被多个第一区域夹持的凹凸区域形成于投影透镜的光轴所通过的位置,能够将第一区域以及被多个第一区域夹持的凹凸区域形成于光度较高的光所透过的位置。即,能够将第一区域形成于形成近光的明暗截止线的光中的、光度较高的光容易透过的位置。因而,进一步抑制了形成近光的明暗截止线的光的扩散,从而能够使近光的明暗截止线变得更加清晰。另外,能够将被多个第一区域夹持的凹凸区域形成于第二光中的光度较高的光所透过的位置。因而,第二光被进一步扩散,能够进一步抑制在第一光以及第二光所形成的配光图案中形成暗部。
[0020] 另外,被多个上述第一区域夹持的上述凹凸区域的平均表面粗糙度优选大于没有被多个上述第一区域夹持的上述凹凸区域的平均表面粗糙度。
[0021] 第一区域能够有助于近光的明暗截止线的进一步清晰化,另一方面,通过使明暗截止线变得清晰,使第一光的配光图案和第二光的配光图案的边界变得清晰,能够有利于第一光以及第二光所形成的配光图案中的暗部的形成。通过将被多个第一区域夹持的凹凸区域、即靠近多个第一区域的凹凸区域的平均表面粗糙度设定得较大,使透过多个第一区域的附近的第二光容易扩散,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在第一光以及第二光所形成的配光图案中形成暗部。
[0022] 另外,上述凹凸区域优选具有第二区域和形成有比上述第二区域小的凹凸的第三区域。
[0023] 通过在投影透镜上形成光的扩散程度相对较大的区域和光的扩散程度相对较小的区域,能够抑制由光的扩散程度引起的光的明亮度的灰度等级变得显著。
[0024] 另外,优选上述第二区域以及上述第三区域夹着上述第一区域而相邻。
[0025] 通过使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夹着第一区域而相邻,能够抑制通过透过第一区域而使扩散受到抑制的光和透过凹凸区域而扩散的光的明亮度的灰度等级变得显著。
[0026] 另外,多个上述第一区域优选形成为与水平面平行。
[0027] 通过将多个第一区域形成为与水平面平行,能够容易地形成多个第一区域以及被多个第一区域夹持的凹凸区域。
[0028] 另外,多个上述第一区域优选形成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线上。
[0029] 在第一区域形成为相对于光源的出射面的轮廓平行的情况下,存在以光源的出射面的轮廓为边界的明暗差难以变得模糊的倾向。再有,在车辆用前照灯的光源中,有时会使用出射面为矩形的LED芯片。在使用这样的出射面为矩形的光源的情况下,若将第一区域形成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线上,则在从正面观察投影透镜时容易将第一区域的延伸方向和光源的出射面的轮廓设为非平行。因而,能够容易使以光源的出射面的轮廓为边界的明暗差变得模糊。
[0030] 另外,多个上述第一区域优选形成为V字形。
[0031] 通过将第一区域形成为V字形,在从正面观察投影透镜时,更容易将第一区域的延伸方向和光源的出射面的轮廓设为非平行。因而,能够更容易使以光源的出射面的轮廓为边界的明暗差变得模糊。
[0032] 另外,多个上述第一区域优选形成为左右对称。
[0033] 另外,上述凹凸区域优选形成于上述投影透镜的前表面。
[0034] 在投影透镜的背面、即入射面使光扩散的情况下,扩散后的光在投影透镜的前表面、即出射面折射并射出。因此,与在投影透镜的背面使光扩散的情况相比,在投影透镜的前表面使光扩散的方式能够更容易对光的扩散程度进行调整。
[0035] 另外,上述车辆用前照灯优选还具备反射面,该反射面将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下方覆盖,并对上述第二光的另一部分进行反射,以使得上述第二光的另一部分射入至上述投影透镜。
[0036] 通过使第二光的另一部分射入至投影透镜,能够有效地利用第二光。
[0037] 另外,优选上述反射面对上述第二光的另一部分进行反射,以使得上述第二光的另一部分透过除了上述第一区域以及被多个上述第一区域夹持的上述凹凸区域以外的区域。
[0038] 如上所述,第一区域以及被多个第一区域夹持的凹凸区域能够有助于近光的明暗截止线的清晰化以及抑制在配光图案中形成暗部。通过使第二光的另一部分透过上述区域以外的区域,能够抑制由于意料之外的光而阻碍到近光的明暗截止线的清晰化和抑制在配光图案中形成暗部。
[0039] 另外,优选上述反射面对上述第二光的另一部分进行反射,以使得上述第二光的另一部分射入至与上述第二光的一部分直接射入的区域不同的区域。
[0040] 通过使第二光的另一部分射入至与第二光的一部分直接射入的区域不同的区域,能够扩大第二光的照射范围。例如,若为了减小第二光的配光图案与第一光的配光图案之间的边界的暗部而对投影透镜的曲率进行控制以使第二光的一部分向下方照射,则向第二光的配光图案的上方照射的光有时会变弱。在此,通过使第二光的另一部分射入至与第二光的一部分直接射入的区域不同的区域,能够使第二光的另一部分朝向与第二光的一部分不同的方向照射。其结果是,通过使第二光的另一部分朝向比第二光的一部分靠上方的位置照射,能够对第二光的朝向配光图案的上方照射的光进行补充。
[0041] 另外,优选地,上述投影透镜具有为了形成高架标志用的光而使所射入的光的一部分折射的折射部,上述反射面对上述第二光的另一部分进行反射,以使得上述第二光的另一部分射入至上述折射部以外的区域。
[0042] 通过抑制意料之外的光射入至高架标志用的折射部,能够抑制高架标志用的光向意料之外的方向照射。
[0043] 发明效果
[0044]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大型化的同时抑制在配光图案中形成暗部的车辆用前照灯。

附图说明

[0045] 图1是表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源单元的灯具的图。
[0046] 图2是图1所示的灯具单元以及支承单元的立体图。
[0047] 图3是从前方观察图1所示的灯具单元时的分解立体图。
[0048] 图4是从后方观察图1所示的灯具单元时的分解立体图。
[0049] 图5是散热器的立体图。
[0050] 图6是散热器的概要剖视图。
[0051] 图7是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的主视图。
[0052] 图8是表示将第一基板搭载在散热器上的情形的图。
[0053] 图9是表示将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搭载在散热器上的情形的图。
[0054] 图10是表示将第二基板载置在散热器上的情形的图。
[0055] 图11是表示穿过图9中的柔性印制电路基板的概要剖视图。
[0056] 图12是光源单元的立体图。
[0057] 图13是光源单元的主视图。
[0058] 图14是光源单元的概要剖视图。
[0059] 图15是从前方观察支承板时的立体图。
[0060] 图16是从后方观察支承板时的立体图。
[0061] 图17是以俯视时的状态表示图9中的第二基板的图。
[0062] 图18是表示将第二基板固定在散热器上的情形的图。
[0063] 图19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透镜的主视图。
[0064] 图20是灯具单元的概要剖视图。
[0065] 图21是表示配光图案的图。
[0066] 图22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透镜的主视图。
[0067] 图23是变形例所涉及的投影透镜的主视图。
[0068] 附图标记说明
[0069] 1:车辆用前照灯;20:投影透镜;20f:焦点;20i:入射面;20o:出射面;42r:第四反射面;43:遮光部;55:第一发光元件;63:第二发光元件;121:第一区域;122:第二区域;123:第三区域;124:第四区域;125:凹凸区域;130:折射部:L1:第一光;L2:第二光。

具体实施方式

[0070] 以下,与附图一起举例示出用于实施本发明所涉及的光源单元的方式。以下举例示出的实施方式是为了便于对本发明进行理解,并非用于对本发明进行限定解释。本发明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根据以下实施方式进行变更、改良。
[0071] (第一实施方式)
[0072]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灯具的结构进行说明。
[0073] 图1是表示具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源单元的灯具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灯具被设为车辆用前照灯。通常在车辆的前方的左右方向上分别配备有车辆用前照灯,左右的前照灯被设为在左右方向上大致对称的结构。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一侧的车辆用前照灯进行说明。
[0074]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具备壳体2、灯具单元3以及支承单元4作为主要结构。此外,图1是车辆用前照灯1的侧视图,在图1中,为了易于理解,以剖视图来表示壳体2。
[0075] 接下来,对壳体2进行说明。
[0076] 壳体2具备灯外壳11、前盖12以及后盖13作为主要结构。灯外壳11的前方开口,在灯外壳11固定有具有透光性的前盖12以将该开口封闭。在灯外壳11的后方形成有比前方的开口小的开口,在灯外壳11固定有后盖13以将该开口封闭。
[0077] 由灯外壳11、将该灯外壳11的前方的开口封闭的前盖12以及将该灯外壳11的后方的开口封闭的后盖13形成的空间被设为灯室R。在该灯室R内收容有灯具单元3以及支承单元4。
[0078] 接下来,对支承单元4进行说明。
[0079] 图2是图1所示的灯具单元以及支承单元的立体图。如图1、图2所示,支承单元4具备托架15、第一连接臂16a以及第二连接臂16b作为主要结构。托架15被设为框状体,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底座部15a、从底座部15a的左右两端部分别向上方延伸的柱部15b、15c以及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而与两个柱部15b、15c的上端部连结的支承部15d。在底座部15a和支承部15d之间配置灯具单元3。灯具单元3的上部和托架15的支承部15d通过第一连接臂16a连结,该灯具单元3悬吊于托架15的支承部15d。另外,灯具单元3的下部和托架15的底座部15a通过第二连接臂16b连结,第二连接臂16b的底座部15a侧经由未图示的齿轮等连接于在该底座部15a上安装的未图示的驱动单元。像这样将灯具单元3通过第一连接臂16a以及第二连接臂16b安装在托架15上。利用在底座部15a上安装的未图示的驱动单元,灯具单元3能够相对于托架15向左右方向转动以及向前后方向倾倒。此外,托架15通过未图示的机构固定在壳体2上。
[0080] 接下来,对灯具单元3进行说明。
[0081] 图3是从前方观察图1所示的灯具单元时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从后方观察图1所示的灯具单元时的分解立体图。此外,在图3、图4中,还记载了支承单元4的第一连接臂16a以及第二连接臂16b。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3具备投影透镜20、透镜支架25以及光源单元LU作为主要结构。
[0082] 接下来,对光源单元LU进行说明。
[0083]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LU具备支承板30、反射器单元40、第一基板50、第二基板60、两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散热器80以及风扇81作为主要结构。
[0084] 接下来,对散热器80进行说明。
[0085] 图5是散热器的立体图,图6是散热器的概要剖视图。此外,在图6中还记载了风扇81。如图4~图6所示,散热器80例如由金属形成,具备第一底板82、第二底板83、周壁部84以及整流板85作为主要结构。
[0086] 第一底板82是朝向前方斜上方以及左右延伸的板状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底板82的前表面82f形成有第一载置面86、第一肋部87、凸台88以及凹部89。第一载置面86是供第一基板50的至少一部分载置的面,被设为从第一底板82的前表面82f向前方突出的基座90的端面,与第一底板82的前表面82f大致平行。此外,本说明书中的大致平行包括完全平行的状态,并且还包括从完全平行的状态起一方相对于另一方倾斜1°左右的状态。该第一载置面86的外缘中的位于下端的外缘86e在左右方向上延伸。
[0087] 如图5所示,在第一底板82的前表面82f的下侧的区域形成有第一肋部87,该第一肋部87从前表面82f向前方突出。因此,第一肋部87相对于第一载置面86的法线倾斜。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该第一肋部87从下方朝向上方延伸,并相对于第一载置面86向上侧倾斜。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肋部87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的形状被设为圆形。
[0088] 在比第一肋部87靠上侧的位置形成有两个凸台88,该凸台88与第一肋部87同样地从第一底板82的前表面82f向前方突出。因此,凸台88分别相对于第一载置面86的法线倾斜。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各个凸台88从下方朝向上方延伸,相对于第一载置面86向上侧倾斜。在各个凸台88的下侧的外周面形成有与第一载置面86大致垂直的抵接面88s。此外,本说明书中的大致垂直包括完全垂直的状态,并且还包括从完全垂直的状态起一方相对于另一方倾斜1°左右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各个凸台88的抵接面88s被设为左右延伸的平面,被设为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与第一肋部87的延伸方向即上下方向不平行。
[0089] 在比第一载置面86靠右侧以及左侧的位置分别形成有凹部89。该凹部89是第一底板82的前表面82f在与第一载置面86侧相反的一侧凹陷的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89如后述那样在铅垂截面中凹陷成圆弧状。
[0090] 第二底板83是朝向前方斜下方以及左右延伸的板状体。第二底板83的上侧的外缘与第一底板的下侧的外缘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底板83的前表面83f形成有第二载置面91、第二肋部92、肋部加强部93、突起94以及两个凸台100。第二载置面91是供第二基板60的至少一部分载置的面,被设为从第二底板83的前表面83f向前方突出的基座95的端面,与第二底板83的前表面83f大致平行。因此,第二载置面91的向第二基板60侧延伸的法线与第一载置面86的向第一基板50侧延伸的法线相交,第一载置面86与第二载置面91所成的角度小于180度。因而,第一载置面86和第二载置面91相互不平行,并且第一基板50与第二基板60所成的角度也小于180度。另外,由于第一底板82以及第二底板83为板状体,因此第一底板82的背面82b相对于第二底板83的背面83b倾斜,第一底板82的背面82b与第二底板83的背面83b所成的角度大于180度。具体而言,第一底板82的背面82b朝向前方而向斜上方倾斜,第二底板83的背面83b朝向前方而向斜下方倾斜。此外,图6是与第一底板82的前表面
82f以及第二底板83的前表面83f垂直的剖视图。如上所述,第一底板82以及第二底板83分别为板状体,因此图6也是与第一底板82的背面82b以及第二底板83的背面83b垂直的剖视图。另外,第二载置面91的外缘中的位于作为第一载置面86侧的上端的外缘91e与第一载置面86的外缘中的位于作为第二载置面91侧的下端的外缘86e大致平行。
[0091] 如图5所示,在第二底板83的前表面83f的下侧的区域形成有第二肋部92,该第二肋部92从第二底板83的前表面83f向前方突出。因此,第二肋部92相对于第二载置面91的法线倾斜。在俯视第二载置面91的情况下,该第二肋部92从上方朝向下方延伸,相对于第二载置面91向下侧倾斜。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肋部92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的形状被设为圆形。另外,第二肋部92和上述第一肋部87被设为大致平行。在从第一肋部87的延伸方向中的作为第一肋部87的前端侧的前方观察的情况下,能够视觉辨认第二载置面91。另外,在从第二肋部92的延伸方向中的作为第二肋部92的前端侧的前方观察的情况下,能够视觉辨认第一载置面86。
[0092] 在第二肋部92的外周面的下侧形成有肋部加强部93,该肋部加强部93与第二底板83的前表面83f连接。利用该肋部加强部93抑制第二肋部92相对于第二载置面91向下侧倾倒。另外,与不具有肋部加强部93的情况相比,提高了第二肋部92的强度。在本实施方式中,肋部加强部93被设为与第二基板60不接触。
[0093] 在第二底板83的左右方向的两侧形成有突起94。各个突起94从第二底板83的前表面83f向第二载置面91的法线方向突出。在各个突起94的上侧以及下侧的外周面分别形成有与第二载置面91大致垂直的抵接面94s。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俯视第二载置面91的情况下,抵接面94s被设为左右延伸的平面,抵接面94s被设为在俯视第二载置面91情况下与作为第二肋部92的延伸方向的上下方向不平行。另外,上述第二肋部92在第二载置面91的法线方向上比该突起94更加突出。
[0094] 在第二底板83的左右方向的两侧形成有凸台100,上述突起94位于该两个凸台100之间。各个凸台100与第二肋部92大致平行地从第二底板83的前表面83f向前方突出。各个凸台100的前端被设为大致铅垂且与该凸台100的突出方向大致垂直的平面。此外,本说明书中的大致铅垂包括完全铅垂的状态,并且还包括从完全铅垂的状态起倾斜1°左右的状态。在各个凸台100的前端部,从端面沿着凸台100形成有阴螺纹100a。
[0095] 在第一底板82中的基座90的下侧的外周面与比基座95靠上侧的第二底板83的前表面83f之间形成有流动构件用凹部96。该两个面从第一载置面86侧朝向第二载置面91侧排列,该两个面所成的角度小于180度。流动构件用凹部96与该两个面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流动构件用凹部96的铅垂截面的形状被设为近似V字状。此外,对流动构件用凹部96的铅垂截面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设为U字形。
[0096] 如图5所示,在规定流动构件用凹部96的面形成有朝向前方突出的突起97。突起97在第一载置面86的法线方向上比第一载置面86更加突出。在突起97的上侧的外周面形成有与第一载置面86大致垂直的抵接面97s。抵接面97s位于比形成于第一底板82上的凸台88的抵接面88s靠下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流动构件用凹部96与基座90的下侧的外周面和比基座95靠上侧的第二底板83的前表面83f连接。因此,突起97在上下方向上横穿流动构件用凹部9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两个突起97,在俯视第一载置面的情况下,抵接面97s被设为沿左右延伸的平面,抵接面97s被设为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与作为第一肋部87的延伸方向的上下方向不平行。
[0097] 周壁部84被设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筒状体。如图4所示,周壁部84的前端的一部分固定于第一底板82的背面82b以及第二底板83的背面83b。周壁部84的后端被设为开放端而形成有开口84H。在本实施方式中,周壁部84由一对侧壁84a、84a、上壁84b以及下壁84c构成。一对侧壁84a、84a是隔开规定的间隔地沿前后以及上下延伸的板状体。一对侧壁84a、84a的前侧的外缘从第一底板82的上侧的外缘至第二底板83的下侧的外缘与第一底板82的背面82b以及第二底板83的背面83b连接。如图6所示,上壁84b是位于比第一底板82的上侧的外缘靠上方的位置、且将一对侧壁84a、84a的上侧的外缘之间连结并沿前后以及左右延伸的板状体。下壁84c是位于比第二底板83的下侧的外缘靠下方的位置、且将一对侧壁84a、
84a的下侧的外缘之间连结并沿前后以及左右延伸的板状体。
[0098] 在散热器80形成有由这样的上壁84b的内表面和第一底板82的上侧的外缘规定的第一通气口98a。第一通气口98a在比第一底板82和第二底板83的连接部99靠前方的位置处配置于比连接部99靠第一底板82侧的位置。另外,在散热器80形成有由下壁84c的内表面和第二底板83的下侧的外缘规定的第二通气口98b。第二通气口98b在比第一底板82和第二底板83的连接部99靠前方的位置处配置于比连接部99靠第二底板83侧的位置。该第一通气口98a以及第二通气口98b将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连通。
[0099] 整流板85是配置于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且从周壁部84的前端侧朝向后端侧延伸的板状体。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整流板85沿前后以及上下延伸,该整流板85的上侧的外缘与周壁部84的上壁84b的内周面连接,该整流板85的下侧的外缘与周壁部84的下壁84c的内周面连接。如图6所示,该整流板85的前侧的外缘85f与第一底板82的背面82b以及第二底板83的背面83b连接。整流板85的后侧的外缘85b位于比开口84H靠前侧的位置。此外,在图6中,分别用虚线表示整流板85的前侧的外缘85f以及后侧的外缘85b。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器80具有多个整流板85。在从作为第一通气口98a的开口方向的前方观察的情况下,该多个整流板85分别横穿第一通气口98a,在从作为第二通气口98b的开口方向的前方观察的情况下,分别横穿第二通气口98b。另外,多个整流板85中的若干整流板85具有从第二通气口98b向前方延伸并向周壁部84的外部空间突出的突出部85a。
[0100] 接下来,对风扇81进行说明。
[0101] 如图6所示,风扇81配置于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中的比整流板85靠后方的位置,风扇81的外周被周壁部84包围。风扇81通过图4所示的螺钉81a固定在散热器8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风扇81向第一底板82的背面82b以及第二底板83的背面83b送出空气。即,上述背面82b、83b与风扇81之间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为从后方朝向前方的方向。此外,风扇81构成为能够将送风方向切换为相反方向。即,风扇81还能够通过将送风方向切换为相反方向而将空气向开口84H侧送出,而不是向第一底板82的背面82b以及第二底板83的背面83b侧送出。再有,如上所述,第一通气口98a以及第二通气口98b分别位于比第一底板82和第二底板83的连接部99靠前方的位置。因此,第一通气口98a以及第二通气口98b在与第一底板82的背面
82b以及第二底板83的背面83b垂直的截面中,配置于比第一底板82和第二底板83的连接部
99靠风扇81侧的相反侧的位置。
[0102] 接下来,对第一基板50、第二基板60以及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进行说明。
[0103] 图7是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的主视图。在图3、图4中,以弯曲的状态示出了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但在图7中,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被设为非弯曲状态,示出了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在同一平面上展开的状态。
[0104] 第一基板50是板状体,例如由金属构成。在第一基板50上形成有沿板厚方向贯穿的贯穿孔51。在规定贯穿孔51的第一基板50的内周面形成有两个第一抵接面51s,该两个第一抵接面51s为在从第一基板50的一方的面至另一方的面的范围内对置并且彼此大致平行的平面。即,第一抵接面51s是规定贯穿孔51的第一基板50的内周面的一部分。该第一抵接面51s被设为与第一基板50的前表面以及背面大致垂直。另外,该贯穿孔51形成于与上述散热器80的第一底板82中的第一肋部87对应的位置,两个第一抵接面51s之间的距离被设为略大于第一肋部87的外径。例如,两个第一抵接面51s之间的距离可以设为比第一肋部87的外径大0.05mm至0.1mm左右。
[0105] 在俯视第一基板50的情况下,与第一抵接面51s平行的方向上的一侧的侧面被设为与第一抵接面51s大致垂直的第二抵接面52s。另外,在俯视第一基板50的情况下,在与第二抵接面52s侧相反一侧的外缘形成有外缘向第二抵接面52s侧凹陷的定位用凹部53。在规定该定位用凹部53的第一基板50的侧面形成有第三抵接面53s,该第三抵接面53s在从第一基板50的一方的面至另一方的面的范围内与第一抵接面51s大致垂直。定位用凹部53形成于与上述散热器80的第一底板82中的凸台88对应的位置,并且形成有两个定位用凹部53。第二抵接面52s与第三抵接面53s之间的距离被设为略小于上述散热器80中的凸台88的抵接面88s与突起97的抵接面97s之间的距离。例如,第二抵接面52s与第三抵接面53s之间的距离可以设为比凸台88的抵接面88s与突起97的抵接面97s之间的距离小0.05mm至0.1mm左右。另外,在第一基板50上形成有从第二抵接面52s侧的外缘延伸至与第二抵接面52s侧相反一侧的规定位置的切口54。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两个切口54。
[0106] 在第一基板50的一个面上搭载有第一发光元件55和热敏电阻56。在俯视第一基板50的情况下,第一发光元件55位于第二抵接面52s侧,热敏电阻56位于第二抵接面52s侧的相反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基板50的重心50G位于第一发光元件55和热敏电阻56之间。
第一发光元件55的出射面的法线朝向前方斜下方,并射出成为近光的第一光。作为第一发光元件55,例如可列举为LED。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俯视第一基板50的情况下,第一发光元件
55被设为由在与第一抵接面51s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并列的多个LED构成的LED阵列。该LED阵列通过在第一基板50上形成的供电电路57而串联连接。热敏电阻56与在第一基板50上形成的热敏电阻电路58连接。此外,第一发光元件55、热敏电阻56、供电电路57以及热敏电阻电路58通过在第一基板50的表面上设置的未图示的绝缘层而与第一基板50分别绝缘。
[0107] 第二基板60是板状体,例如由金属构成。在第二基板60上形成有沿板厚方向贯穿的贯穿孔61。在规定贯穿孔51的第二基板60的内周面形成有两个第一抵接面61s,该两个第一抵接面61s为在从第二基板60的一方的面至另一方的面的范围内对置并且彼此大致平行的平面。即,第一抵接面61s是规定贯穿孔61的第二基板60的内周面的一部分。该第一抵接面61s被设为与第二基板60的前表面以及背面大致垂直。另外,该贯穿孔61形成于与上述散热器80的第二底板83中的第二肋部92对应的位置,两个第一抵接面61s之间的距离被设为略大于第二肋部92的外径。例如,两个第一抵接面61s之间的距离可以设为比第二肋部92的外径大0.05mm至0.1mm左右。
[0108] 在俯视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在第二基板60的外缘形成有向与第一抵接面61s大致垂直的方向凹陷的定位用凹部62。在规定定位用凹部62的第二基板60的侧面形成有两个第二抵接面62s,该两个第二抵接面62s在从第二基板60的一方的面至另另一方的面的范围内对置并与第一抵接面61s大致垂直。该定位用凹部62形成于与上述散热器80的第二底板83中的突起94对应的位置,并且在第二基板60形成有两个定位用凹部62。各个定位用凹部
62中的两个第二抵接面62s之间的距离被设为略大于突起94中的两个抵接面94s之间的距离。例如,两个第二抵接面62s之间的距离可以设为比突起94中的两个抵接面94s之间的距离大0.05mm至0.1mm左右。
[0109] 在第二基板60的一个面上搭载有第二发光元件63和连接器64。在俯视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第二发光元件63位于与第一抵接面61s平行的方向上的一侧,连接器64位于另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基板60的重心60G位于第二发光元件63与连接器64之间。第二发光元件63和连接器64通过在第二基板60上形成的供电电路65而电连接。第二发光元件63配置于第一发光元件55的下方,并且出射面的法线朝向前方斜上方,并射出成为远光的第二光。作为第二发光元件63,例如可列举为LED。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俯视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第二发光元件63被设为沿与第一抵接面61s大致垂直的方向并列的多个LED所构成的LED阵列。该LED阵列通过供电电路65而将相邻的两个LED并联连接,以并联连接的两个LED为单位能够射出光或者不射出光。
[0110] 另外,在第二基板60上形成有各自的一端与连接器64连接的第一供电用配线66a、第二供电用配线66b、第一热敏电阻用配线67a以及第二热敏电阻用配线67b。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俯视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第一热敏电阻用配线67a在与第一抵接面61s大致垂直的方向上位于比供电电路65靠一侧的位置。在俯视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第一供电用配线66a在与第一抵接面61s大致垂直的方向上位于供电电路65和第一热敏电阻用配线67a之间。在俯视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第二热敏电阻用配线67b在与第一抵接面61s大致垂直的方向上位于比供电电路65靠另一侧的位置。在俯视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第二供电用配线66b在与第一抵接面61s大致垂直的方向上位于供电电路65和第二热敏电阻用配线67b之间。在连接器64上连接有未图示的线束。连接器64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在图7中,举例示出了两个连接器64在与第一抵接面61s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并列搭载的方式。此外,第二发光元件63、供电电路65、第一供电用配线66a、第二供电用配线66b、第一热敏电阻用配线67a以及第二热敏电阻用配线67b通过在第二基板60的表面上设置的未图示的绝缘层而与第二基板60分别绝缘。
[0111] 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构成为大致左右对称。以下,对一方进行说明,并适当省略针对另一方的说明。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具有挠性,例如由绝缘片和在该绝缘片的一个面上设置的金属膜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具有近似长方形的带部73、与带部73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的第一连接部71以及与带部73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连接部72。带部73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被设为小于该方向上的第一连接部71以及第二连接部72的宽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带部73上形成有与该带部73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的狭缝73s。利用该狭缝73s,与未形成狭缝73s的情况相比,降低了带部73的弯曲刚性。尤其是降低了带部73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刚性。此外,对第一连接部71、第二连接部72以及带部73的宽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带部73的宽度可以设为大于第一连接部71以及第二连接部72的宽度。另外,带部73的宽度可以在该带部73的长度方向上变化。另外,带部73也可以不形成狭缝73s。
[0112] 在第一连接部71形成有第一供电用端子74a以及第一热敏电阻用端子75a,在第二连接部72形成有第二供电用端子74b以及第二热敏电阻用端子75b。另外,在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形成有穿过带部73而将第一供电用端子74a和第二供电用端子74b电连接的供电用配线74c。另外,还形成有与供电用配线74c同样地穿过带部73而将第一热敏电阻用端子75a和第二热敏电阻用端子75b电连接的热敏电阻用配线75c。供电用配线74c以带部73的狭缝73s为基准而穿过该带部73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一侧。另一方面,热敏电阻用配线
75c以带部73的狭缝73s为基准而穿过该带部73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另一侧。即,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具有从第一连接部71延伸至第二连接部72的两个配线74c、75c,并且在两个配线74c、75c之间形成缝隙73s。
[0113] 这样的各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将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连接,并且将在第一基板50上形成的电路和在第二基板60上形成的电路电连接。具体而言,将各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一连接部71例如通过焊料接合在第一基板50的供第一发光元件55搭载的搭载面上。各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二连接部72例如通过焊料接合在第二基板60的供第二发光元件63搭载的搭载面上。这样,各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与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连接。各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中的带部73的长度方向被设为彼此大致平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配置于同一平面上的状态下,第一基板50的第一抵接面51s和第二基板60的第一抵接面61s被设为大致平行。另外,第一基板50的第一发光元件
55侧位于第二基板60的第二发光元件63侧的位置。
[0114] 在俯视第一基板50的情况下,各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一连接部71在与第一抵接面51s平行的方向上彼此位于大致相同的位置。在俯视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各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二连接部72在与第一抵接面61s平行的方向上彼此位于大致相同的位置。第一基板50的重心50G以及第一发光元件55位于上述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一连接部71之间。各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一连接部71位于比第一基板50的重心50G靠第一发光元件55侧的相反侧的位置。第二基板60的重心60G以及第二发光元件63位于上述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二连接部72之间。此外,第一基板50的重心50G以及第一发光元件55分别也可以不位于第一连接部71之间。另外,第二基板60的重心60G以及第二发光元件63分别也可以不位于第二连接部72之间。在从该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与第一基板50侧相反的一侧观察时,各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带部73的一部分与第一基板50的切口54重叠。该切口54的宽度被设为大于带部73的宽度。另外,在同样的视角下,各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带部73从带部73所横穿的第二基板60的外缘至切口54内的规定位置为止,与第一基板50不重叠。本实施方式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带部73从带部73所横穿的第二基板60的外缘至对第一基板50的切口54进行规定的外缘中的与第二基板60侧相反一侧的外缘为止,与第一基板50不重叠。另外,在俯视第一基板50的情况下,第一基板50的第一发光元件55配置于比切口54中的与第二基板侧相反一侧的缘部靠第二基板60侧的位置。而且,该第一发光元件55在与带部73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与带部73的像这样不与第一基板50重叠的部位重叠。
[0115] 另外,在第一基板50上形成的供电电路57中的阴极侧的端57c与一方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一供电用端子74a连接。第一基板50的供电电路57中的阳极侧的端57a与另一方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一供电用端子74a连接。另外,在第一基板50上形成的热敏电阻电路58中的阴极侧的一端58c与一方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一热敏电阻用端子75a连接。在第一基板50上形成的热敏电阻电路58中的阳极侧的一端58a与另一方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一热敏电阻用端子75a连接。
[0116] 第二基板60的第一供电用配线66a的与连接器64侧相反一侧的一端与一方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二供电用端子74b连接。第二基板60的第二供电用配线66b的与连接器64侧相反一侧的一端与另一方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二供电用端子74b连接。另外,第二基板60的第一热敏电阻用配线67a的与连接器64侧相反一侧的一端与一方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二热敏电阻用端子75b连接。第二基板60的第二热敏电阻用配线67b的与连接器64侧相反一侧的一端与另一方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二热敏电阻用端子75b连接。
[0117] 通过像这样将两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与第一基板50以及第二基板60连接,将第二基板60的连接器64和第一基板50的供电电路65电连接。而且,经由连接器64将电力供给至第一基板50的第一发光元件55。另外,第二基板60的连接器64和第一基板50的热敏电阻电路58电连接,对第一基板50的热敏电阻56外加电流。
[0118] 接下来,对第一基板50向散热器80的搭载进行说明。
[0119] 图8是表示将第一基板搭载在散热器上的情形的图。如图8所示,第一基板50以第一抵接面51s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且第一发光元件55侧位于下侧的状态载置于散热器80的第一底板82中的第一载置面86上。在俯视第一基板的情况下,第一载置面86的外缘被第一基板50的外缘包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基板50的供第一发光元件55搭载的一侧的相反侧的面上涂布有作为后述的流动构件的润滑脂,因此,在第一基板50的供第一发光元件55搭载的一侧的相反侧的面和第一载置面86之间夹入有该润滑脂。第一底板82的第一肋部
87插入于第一基板50的贯穿孔51中。如上所述,第一肋部87相对于第一载置面86向上侧倾斜并且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从下方朝向上方延伸,因此第一肋部87以相对于贯穿孔51的开口方向而向上侧倾斜的状态插入。在从作为第一肋部87的延伸方向的前方观察的情况下,这样插入于贯穿孔51中的第一肋部87的中心位于两个第一抵接面51s之间。如上所述,该两个第一抵接面51s之间的距离被设为略大于第一肋部87的外径。因此,在第一基板
50相对于散热器80沿着第一载置面86在与第一抵接面51s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下,第一肋部87的外周面与两个第一抵接面51s中的任一方抵接。在这里,如上所述,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第一肋部87从下方朝向上方延伸,第一抵接面51s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因此,可以理解为,与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的第一肋部87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左右方向上的该第一肋部87的一侧的外周面以及另一侧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与第一抵接面51s抵接。因此,将与第一载置面86平行的方向上的第一基板50相对于散热器80的位置中的、与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的第一肋部87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位置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此外,与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的第一肋部87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该第一肋部87的一侧的外周面以及另一侧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可以始终与第一抵接面51s抵接。例如,可以将第一肋部87压入于贯穿孔51中。
[0120] 第一底板82的两个凸台88分别进入第一基板50的两个定位用凹部53中。如上所述,凸台88的抵接面88s被设为与第一载置面86垂直且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沿左右延伸的平面。另外,对定位用凹部53进行规定的第一基板50的侧面的第三抵接面53s被设为相对于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的第一抵接面51s大致垂直。因此,抵接面88s和第三抵接面53s以大致平行的状态对置。
[0121] 第一基板50的第二抵接面52s位于比散热器80的突起97靠上方的位置。如上所述,突起97的抵接面97s被设为与第一载置面86大致垂直且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沿左右延伸的平面。另外,第一基板50的第二抵接面52s被设为相对于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的第一抵接面51s大致垂直。因此,抵接面97s和第二抵接面52s以大致平行的状态对置。如上所述,第一基板50中的第二抵接面52s与第三抵接面53s之间的距离被设为略小于散热器80中的凸台88的抵接面88s与突起97的抵接面97s之间的距离。因此,在第一基板50相对于散热器80沿着第一载置面86在与第一抵接面51s平行的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下,第一基板50中的第二抵接面52s和突起97的抵接面97s抵接。另外,第一基板50中的第三抵接面53s和凸台88的抵接面88s抵接。在这里,如上所述,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抵接面88s被设为沿左右延伸的平面,抵接面88s和第三抵接面53s以大致平行的状态对置。因此,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抵接面88s和第三抵接面53s抵接时的切线大致沿左右延伸。因此,该切线与第一肋部87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而不平行。另外,如上所述,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抵接面97s被设为沿左右延伸的平面,抵接面97s和第二抵接面52s以大致平行的状态对置。因此,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抵接面97s和第二抵接面52s抵接时的切线大致沿左右延伸。因此,该切线与第一肋部87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而不平行。因而,将与第一载置面86平行的方向上的第一基板50相对于散热器80的位置中的、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的第一肋部87的延伸方向即上下方向上的位置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此外,在抵接面88s和第三抵接面53s抵接的状态以及抵接面97s和第二抵接面52s抵接的状态中的至少一方的状态下,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的第一肋部87的延伸方向上,第一肋部87与第一基板50不接触。此外,第一基板50中的第二抵接面52s和突起97的抵接面97s也可以始终抵接,第一基板50中的第三抵接面53s和凸台88的抵接面88s也可以始终抵接。
[0122] 再有,如上所述,第一底板82向前方斜上方延伸,因此第一载置面86也向前方斜上方延伸,载置在该第一载置面86上的第一基板50也向前方斜上方延伸。另外,如图8所示,在从作为第一通气口98a的开口方向的前方观察的情况下,第一基板50的一部分与第一通气口98a重叠。另外,如上所述,第一基板50以第一抵接面51s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的状态载置于散热器80的第一载置面86上。第一发光元件55被设为在与第一抵接面51s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并列的多个LED所构成的LED阵列。因此,作为第一发光元件55的LED阵列沿左右方向并列。
[0123] 接下来,对第二基板60向散热器80的搭载进行说明。
[0124] 图9是表示将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搭载在散热器上的情形的图。如图9所示,第二基板60以第一抵接面61s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且第二发光元件63侧位于上侧的状态载置在散热器80的第二底板83的第二载置面91上。在俯视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第二载置面91的外缘被第二基板60的外缘包围。此外,在图9中,第二基板60的第一基板50侧和第一基板50的第二基板60侧重叠,但第二基板60和第一基板50是分离的。即,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
60隔开规定的间隔地载置在散热器80上。
[0125]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基板60的供第二发光元件63搭载的一侧的相反侧的面上,与第一基板50同样地涂布有作为后述的流动构件的润滑脂,因此在第二基板60的供第二发光元件63搭载的一侧的相反侧的面和第二载置面91之间夹入有该润滑脂。第二底板83的第二肋部92插入于第二基板60的贯穿孔61中。如上所述,第二肋部92相对于第二载置面91向下侧倾斜、且在俯视第二载置面91的情况下从上方朝向下方延伸,因此第二肋部92以相对于贯穿孔61的开口方向而向下侧倾斜的状态插入。在从作为第二肋部92的延伸方向的前方观察的情况下,这样插入于贯穿孔61的第二肋部92的中心位于两个第一抵接面61s之间。如上所述,该两个第一抵接面61s之间的距离被设为略大于第二肋部92的外径。因此,在第二基板60相对于散热器80沿着第二载置面91在与第一抵接面61s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下,第二肋部92的外周面与两个第一抵接面61s中的任一方抵接。在这里,如上所述,在俯视第二载置面91的情况下,第二肋部92从上方朝向下方延伸,第一抵接面61s被设为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因此,可理解为,与俯视第二载置面91的情况下的第二肋部92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左右方向上的该第二肋部92的一侧的外周面以及另一侧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与第一抵接面61s抵接。因而,将与第二载置面91平行的方向上的第二基板60相对于散热器
80的位置中的、与俯视第二载置面91的情况下的第二肋部92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位置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此外,与俯视第二载置面91的情况下的第二肋部92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该第二肋部92的一侧的外周面以及另一侧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可以始终与第一抵接面61s抵接。例如,可以将第二肋部92压入于贯穿孔61中。
[0126] 第二底板83的两个突起94分别进入于第二基板60的两个定位用凹部62中。如上所述,在突起94的上侧以及下侧的外周面上形成的抵接面94s分别被设为与第二载置面91大致垂直且在俯视第二载置面91的情况下沿左右延伸的平面。另外,对定位用凹部62进行规定的第二基板60的侧面的对置的两个第二抵接面62s被设为相对于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的第一抵接面61s大致垂直。因此,抵接面94s和第二抵接面62s以大致平行的状态对置。如上所述,各个定位用凹部62中的两个第二抵接面62s之间的距离被设为略大于突起94中的两个抵接面94s之间的距离。因此,在第二基板60相对于散热器80沿着第二载置面91在与第一抵接面61s平行的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下,对置的任一方的抵接面94s和第一抵接面61s抵接。在这里,如上所述,抵接面94s被设为在俯视第二载置面91的情况下沿左右延伸的平面,抵接面94s和第二抵接面62s以大致平行的状态对置。因此,在俯视第二载置面91的情况下,抵接面94s和第二抵接面62s抵接时的切线大致沿左右延伸。因此,该切线与第二肋部92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而不平行。因而,将与第二载置面91平行的方向上的第二基板60相对于散热器80的位置中的、与第一抵接面61s平行的方向上的位置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此外,在抵接面94s和第二抵接面62s抵接的状态下,在俯视第二载置面91的情况下的第二肋部92的延伸方向上,第二肋部92与第二基板60不接触。此外,第二基板60的第二抵接面62s和突起
94的抵接面94s可以始终抵接。例如,可以将突起94压入定位用凹部62。
[0127] 再有,如上所述,第二底板83向前方斜下方延伸,因此第二载置面91也向前方斜下方延伸,在该第二载置面91上载置的第二基板60也向前方斜下方延伸。另外,如图9所示,在从作为第二通气口98b的开口方向的前方观察的情况下,第二基板60与第二通气口98b重叠。另外,如上所述,第二基板60以第一抵接面61s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的状态载置在散热器80的第二载置面91上。第二发光元件63被设为在与第一抵接面61s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并列的LED阵列。因此,作为第二发光元件63的LED阵列沿左右方向并列。另外,如上所述,第一基板50的第一发光元件55侧位于第二基板60的第二发光元件63侧,因此第二发光元件63位于第二基板60的比该第二基板60侧靠第一基板50侧的位置。另外,第一发光元件55位于第一基板50的比该第一基板50侧靠第二基板60侧的位置。
[0128] 另外,在从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与散热器80侧相反的一侧观察时,两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各自的带部73在从带部73所横穿的第二基板60的外缘至切口54内的规定的位置为止与第一基板50不重叠。另外,在同样的视角下,第一基板50的第一发光元件55在与带部73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与带部73的像这样不与第一基板50重叠的部位重叠。另外,在同样的视角下,散热器80的一侧的凹部89横穿与一侧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该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两侧的边缘。另外,另一侧的凹部89横穿与另一侧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该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两侧的边缘。
[0129] 图10是表示将第二基板载置在散热器上的情形的图,且是从侧方观察第二基板以及散热器的局部放大图。如上所述,多个整流板85中的若干整流板85具有从第二通气口98b向前方延伸并向周壁部84的外部空间突出的突出部85a。如图10所示,该突出部85a与第二基板60的供第二发光元件63搭载的一侧的相反侧的面接触。即,第二基板60在载置于第二底板83的第二载置面91的同时,还载置于该突出部85a上。
[0130] 接下来,对第一基板50以及第二基板60搭载在散热器80上的状态下的柔性印制电路基板70的状态进行说明。
[0131] 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在第一基板50以及第二基板60载置于散热器80的状态下被设为大致相同的状态。因此,以下对一方进行说明,将对于另一方的说明省略。图11是穿过图9中的柔性印制电路基板的概要剖视图,且是与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带部73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概要剖视图。如上所述,第一连接部71接合在第一基板50的供第一发光元件55搭载的搭载面50s上,第二连接部72接合在第二基板60的供第二发光元件63搭载的搭载面60s上。因此,第一连接部71与第一基板50的第一载置面86侧的相反侧连接,第二连接部72与第二基板60的第二载置面91侧的相反侧连接。另外,如图11所示,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带部73在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之间的比第一连接部71靠第一基板
50侧的位置朝向散热器80侧弯曲成凸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带部73穿过比第一连接部71靠第一载置面86侧的区域,并且穿过第一基板50的切口54。另外,上述散热器80中的凹部89在铅垂截面中凹陷成圆弧状,朝向比第一载置面86靠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侧的相反侧凹陷。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带部73还穿过该凹部89。这样弯曲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与散热器80不接触。再有,例如由于第一基板50、第二基板60、散热器80等的尺寸误差等,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有时会在与带部73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左右方向上偏离而在带部73上产生左右方向的应力。但是,如上所述,通过在带部73上形成狭缝
73s,与未形成狭缝73s的情况相比,尤其是降低了带部73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刚性。因此,假设在带部73上产生左右方向的应力的情况下,与未形成狭缝73s的情况相比,也能够降低作用在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上的应力,能够抑制产生问题。
[0132] 接下来,对反射器单元40进行说明。
[0133] 图12是光源单元的立体图,图13是光源单元的主视图,图14是光源单元的概要剖视图。如图12、图13所示,反射器单元40具有第一发光元件55用的反射器41、第一发光元件55用的第一侧反射器41a、第一发光元件55用的第二侧反射器41b、第二发光元件63用的反射器42、第二发光元件63用的第一侧反射器42a、第二发光元件63用的第二侧反射器42b、遮光部43作为主要结构。
[0134] 反射器单元40配置于比第一基板50靠散热器80侧的相反侧的位置。反射器单元40以通过该反射器单元40和散热器80将第一基板50夹入的方式固定在散热器8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两个螺钉46将反射器单元40固定在散热器80上。
[0135] 如图4所示,反射器单元40还具有肋部44。该肋部44朝向第一基板50延伸,肋部44的第一基板50侧的一端的一部分与第一基板50的供第一发光元件55搭载的搭载面50s接触。因此,第一基板50被反射器单元40按压在散热器80的第一载置面86上从而固定在散热器8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反射器单元40具有多个肋部44,在俯视第一基板50的情况下,肋部44的与第一基板50接触的部位与第一载置面86重叠。因此,能够将第一基板50更适当地按压在第一载置面86上,从而抑制第一基板50相对于散热器80的相对位置因振动等而发生变化。
[0136]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第一基板50的供第一发光元件55搭载的一侧的相反侧的面上涂布有作为流动构件的润滑脂,因此如图12所示,在第一基板50和第一载置面86之间夹入有润滑脂24。因此,通过将第一基板50向第一载置面86进行按压,该润滑脂24的一部分有时会从第一基板50和第一载置面86之间被挤出。如上所述,第一载置面86被设为从第一底板82的前表面82f向前方突出的基座90的端面,第一载置面86的外缘被第一基板50的外缘包围。因此,从第一基板50和第一载置面86之间挤出的多余的润滑脂24被挤出到基座90的周围的第一底板82的前表面82f上。因而,抑制多余的润滑脂24的一部分附着在第一基板50的供第一发光元件55搭载的搭载面50s上,抑制多余的润滑脂24向第一发光元件55附着等。
[0137] 图14所示,遮光部43配置于第一发光元件55和第二发光元件63之间,将从第一发光元件55射出的第一光的一部分遮蔽。另外,遮光部43在上表面具有第一反射面43a,在下表面具有第二反射面43b。第一反射面43a是从第一发光元件55侧朝向前方延伸且使第一光的一部分朝向前方反射的凹状的反射面。第二反射面43b是从第二发光元件63侧朝向前方延伸且使从第二发光元件63射出的第二光的一部分朝向前方反射的凹状的反射面。另外,遮光部43的前端43c具有与后述的明暗截止线相配合的形状,从左右端朝向中央而逐渐向后方凹陷。
[0138] 反射器41配置在第一发光元件55的上方,在第一发光元件55侧具有将第一发光元件55的上方覆盖的第三反射面41r。第三反射面41r以及遮光部43的第一反射面43a是配置为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从上下侧夹持第一发光元件55的一对反射器。
[0139] 如图12、图13所示,第一侧反射器41a形成于遮光部43的第一反射面43a和反射器41的第三反射面41r所夹的空间中的、左右方向上的比第一发光元件55靠一侧的位置。另外,第二侧反射器41b形成于该空间中的、比第一发光元件55靠另一侧的位置。第一侧反射器41a以及第二侧反射器41b形成为随着从后方朝向前方而彼此的间隔变大。
[0140] 如图14所示,反射器42配置在第二发光元件63的下方,在第二发光元件63侧具有将第二发光元件63的下方覆盖的第四反射面42r。第四反射面42r以及遮光部43的第二反射面43b是配置为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从上下侧夹持第二发光元件63的一对反射器。
[0141] 如图12、图13所示,第一侧反射器42a形成于遮光部43的第二反射面43b和反射器42的第四反射面42r所夹的空间中的、左右方向中的比第二发光元件63靠一侧的位置。另外,第二侧反射器42b形成于该空间中的、比第二发光元件63靠另一侧的位置。第一侧反射器42a以及第二侧反射器42b形成为随着从后方朝向前方而彼此的间隔变大。
[0142] 接下来,对支承板30进行说明。
[0143] 图15是从前方观察支承板时的立体图,图16是从后方观察支承板时的立体图。支承板30具有弹性,并且如图15、图16所示具有底座部31、一对固定部32、一对第一遮光部33、第二遮光部34、第三遮光部35。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座部31、一对固定部32、一对第一遮光部33、第二遮光部34以及第三遮光部35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弯曲加工而一体成形。如图12、图13所示,这样的支承板30以将第二基板60的一部分从供第二发光元件63搭载的搭载面60s侧覆盖的方式固定在散热器80上。
[0144] 底座部31配置在比第二基板60靠散热器80侧的相反侧的位置,在连接器64和第二发光元件63之间沿着第二基板60延伸。底座部31具有凸部31a,该凸部31a向第二基板60侧突出并与该第二基板60的与第二载置面91侧相反一侧的面接触。即,凸部31a与第二基板60中的供第二发光元件63搭载的搭载面60s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座部31具有两个凸部31a。图17是以俯视时的状态表示图9中的第二基板的图,且是定位用凹部62附近的放大图。
如图7、图9、图17所示,第二基板60的供第二发光元件63搭载的搭载面60s上的与该两个凸部31a接触的接触部31b分别位于第二基板60的比定位用凹部62靠第二发光元件63侧的相反侧的位置。此外,对支承板30的凸部31a的数量、位置没有特别限定。换言之,对第二基板
60中的与凸部31a接触的接触部31b的数量、位置没有特别限定。
[0145] 如图15、图16所示,一对固定部32中的一个固定部32与底座部31的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的外缘部分连结。另一个固定部32与底座部31的左右方向上的另一侧的外缘部分连结。如图15、图16所示,该一对固定部32通过螺钉101分别固定在上述散热器80中的两个凸台100上。
[0146] 该一对固定部32构成为大致左右对称,具有内侧壁部32a、外侧壁部32b以及前壁部32c。内侧壁部32a在比底座部31靠第二基板60侧的相反侧朝向与底座部31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并与底座部31连结。前壁部32c在比内侧壁部32a靠前方的位置处位于比内侧壁部32a靠底座部31侧的相反侧的位置。前壁部32c与内侧壁部32a大致正交并且大致沿铅垂方向延伸,并与内侧壁部32a连结。外侧壁部32b在比前壁部32c靠后方的位置与内侧壁部32a大致平行地延伸,并与前壁部32c连结。前壁部32c大致沿铅垂方向延伸,并且形成有在该前壁部32c的板厚方向上贯穿的贯穿孔。如上所述,第二基板60向前方斜下方延伸,因此沿着第二基板60的底座部31也向前方斜下方延伸。因此,固定部32的前壁部32c与底座部31不平行。在由这样的固定部32的内侧壁部32a、外侧壁部32b以及前壁部32c包围的空间内配置散热器80的凸台100,固定部32通过螺钉101固定在散热器80上。
[0147] 第二遮光部34与底座部31的连接器64侧的外缘部分连结。第二遮光部34具有上壁部34a以及一对连接壁部34b。上壁部34a配置在连接器64的上方,与底座部31大致平行地延伸。一方的连接壁部34b与底座部31的连接器64侧的外缘部分中的、左右方向上的一侧连结,并且向第二基板60侧的相反侧延伸。该一方的连接壁部34b的与底座部31侧相反一侧的外缘部分与上壁部34a的第二发光元件63侧的外缘部分连接。另一方的连接壁部34b与底座部31的连接器64侧的外缘部分中的、左右方向的另一侧连结,并且向第二基板60侧的相反侧延伸。该另一方的连接壁部34b的与底座部31侧相反一侧的外缘部分与上壁部34a的第二发光元件63侧的外缘部分连接。利用这样的第二遮光部34,将连接器64的与第二基板60侧相反一侧的一部分覆盖。
[0148] 第三遮光部35与底座部31的第二发光元件63侧的外缘部分中的、第一发光元件55用的第一侧反射器41a侧连结。第三遮光部35具有后侧壁部35a、折返部35b、侧壁部35c、前侧壁部35d,利用前侧壁部35d将第一光的一部分遮蔽。后侧壁部35a配置于比底座部31靠第二基板60侧的相反侧的位置中的、比第一发光元件55以及第二发光元件63靠第一侧反射器41a侧的位置。后侧壁部35a沿上下以及左右延伸,并且与底座部31连结。折返部35b配置于比后侧壁部35a靠前方的位置中的、比第一侧反射器41a靠第一发光元件55侧的相反侧的位置。折返部35b大致与后侧壁部35a平行地延伸,并且与第一侧反射器41a侧相反的一侧与后侧壁部35a连结。侧壁部35c配置于比折返部35b靠前方的位置中的、比第一侧反射器41a靠第一发光元件55侧的相反侧的位置。侧壁部35c在与固定部32的内侧壁部32a大致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并且与折返部35b的第一侧反射器41a侧连结。前侧壁部35d配置于比第一侧反射器41a靠前方的位置中的、比第一发光元件55以及第二发光元件63靠第一侧反射器41a侧的位置。前侧壁部35d沿上下以及左右延伸,并且与侧壁部35c连结。这样的前侧壁部35d将从第一发光元件射出的第一光的一部分遮蔽。
[0149] 接下来,对第二基板60向散热器80的固定进行详细说明。
[0150] 图18是表示将第二基板固定在散热器上的情形的图,且是穿过支承板30的底座部31的凸部31a的光源单元LU的剖视图。此外,在图18中,示出了凸部31a的附近。如上所述,通过将一对固定部32利用螺钉101分别固定在散热器80的两个凸台100上,由此将支承板30固定在散热器80上。具体而言,固定部32的前壁部32c形成为,在底座部31的凸部31a与第二基板60接触并且前壁部32c的贯穿孔与阴螺纹100a的位置对齐的状态下,凸台100的端面与前壁部32c大致平行并且稍微分离。通过将螺钉101插通于前壁部32c的贯穿孔中并且与阴螺纹100a螺合,将支承板30固定在散热器80上。此时,通过螺钉101将支承板30向散热器80侧压入,以使得凸台100的端面与前壁部32c的间隙变窄。在这里,与凸台100的端面大致平行的前壁部32c大致沿铅垂方向延伸,因此通过螺钉101将支承板30朝向后方压入。如上所述,底座部31的凸部31a与第二基板60的供第二发光元件63搭载的搭载面60s接触。因此,支承板30弹性变形,该支承板30的弹性力作用于第二基板60的接触部31b。支承板30朝向后方被压入,因此如图18所示那样作用于接触部31b的支承板30的弹性力F朝向后方。利用该支承板30的弹性力F将第二基板60固定在散热器80上。在这里,如上所述,载置于第二载置面91的第二基板60向前方斜下方延伸,因此支承板30被压入的方向与第二基板60的供第二发光元件63搭载的搭载面60s彼此不垂直且不平行。因此,支承板30的弹性力F的方向与第二基板60的搭载面60s不垂直且不平行。因此,支承板30的弹性力F由朝向相对于第二载置面91垂直的方向的力F1和沿着第二载置面91的力F2构成。此外,载置在第二载置面91上的第二基板60向前方斜下方延伸,因此支承板30的弹性力F中的沿着第二载置面91的力F2朝向上方。
[0151] 利用这样的支承板30的弹性力F中的朝向相对于第二载置面91垂直的方向的力F1将第二基板60按压在第二载置面91上。另外,利用支承板30的弹性力F中的沿着第二载置面91的力F2将第二基板60沿着第二载置面91推向上方,第二基板60的侧面的一部分被散热器
80的突起94的外周面按压。更具体而言,如图17所示,第二基板60的定位用凹部62的下侧的第二抵接面62s被按压在散热器80的突起94的下侧的抵接面94s上。即,支承板30的弹性力F中的沿着第二载置面91的力F2是将第二基板60按压在突起94的下侧的抵接面94s上的力像这样将第二基板60按压在突起94的下侧的抵接面94s上,从而抑制第二基板60沿着第二载置面91向针对该抵接面94s的按压方向的相反侧偏移。
[0152]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两个接触的接触部31b分别位于比第二基板60的定位用凹部62靠第二发光元件63侧的相反侧的位置,突起94进入于定位用凹部62中。即,在俯视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突起94的下侧的抵接面94s位于比接触部31b靠支承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在突起94的下侧的抵接面94s上的力F2的方向上的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在俯视第二基板的情况下,两个接触部31b在与支承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在抵接面94s上的力F2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彼此重叠。另外,一方的接触部31b与一方的突起94对应,另一方的接触部31b与另一方的突起94对应。更具体而言,如图17所示,在俯视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一方的突起94的下侧的抵接面94s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直线La和直线Lb之间。
直线La是在俯视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与支承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在抵接面94s上的力F2的方向平行、且穿过与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一方的接触部31b的一端的直线。直线Lb是与直线La平行且穿过一方的接触部31b的另一端的直线。另外,如图7所示,在俯视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另一方的突起94的下侧的抵接面94s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直线Lc和直线Ld之间。在这里,图7中以虚线所示的两个突起94和第二基板60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利用支承板30的弹性力而将第二基板60固定在散热器80上的状态下的位置关系。直线Lc是在俯视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与支承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在抵接面94s上的力F2的方向平行、且穿过与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另一方的接触部31b的一端的直线。直线Ld是与直线Lc平行且穿过另一方的接触部31b的另一端的直线。
[0153] 再有,穿过一方的接触部31b的直线La位于与另一方的接触部31b侧相反一侧的位置。另一方的接触部31b中的直线Lc位于与一方的接触部31b侧相反一侧的位置。在俯视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上述直线La和直线Lc与支承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在抵接面94s上的力F2的方向平行。因此,直线La还是在俯视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与支承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在抵接面94s上的力F2的方向平行、且穿过一方的接触部31b中的与另一方的接触部31b侧相反一侧的端部的直线。另外,直线Lc还是与直线La平行、且穿过另一方的接触部31b中的与一方的接触部31b侧相反一侧的端部的直线。一方的突起94的下侧的抵接面94s的至少一部分和另一方的突起94的下侧的抵接面94s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该直线La和直线Lc之间。
[0154] 此外,穿过一方的接触部31b的直线Lb位于另一方的接触部31b侧,另一方的接触部31b中的直线Ld位于一方的接触部31b侧。在俯视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上述直线Lb和直线Ld与支承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在抵接面94s上的力F2的方向平行。因此,直线Lb还是在俯视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与支承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在抵接面94s上的力F2的方向平行、且穿过一方的接触部31b中的另一方的接触部31b侧的端部的直线。另外,直线Ld还是与直线Lb平行、且穿过另一方的接触部31b中的一方的接触部31b侧的端部的直线。第二基板60的重心60G位于该直线Lb和直线Ld之间。因此,第二基板60的重心60G还位于直线La和直线Lc之间。
[0155]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第二基板60的供第二发光元件63搭载的一侧的相反侧的面上涂布有作为流动构件的润滑脂24,因此如图14、图18所示那样在第二基板60和第二载置面91之间夹入有润滑脂24。因此,通过对第二基板60向第二载置面91进行按压,有时会将该润滑脂24的一部分从第二基板60与第二载置面91之间挤出。如上所述,第二载置面91被设为从第二底板83的前表面83f向前方突出的基座95的端面,第二载置面91的外缘被第二基板60的外缘包围。因此,从第二基板60和第二载置面91之间挤出的多余的润滑脂24被挤出在基座95的周围的第二底板83的前表面83f上。因而,抑制多余的润滑脂24的一部分附着在第二基板60的供第二发光元件63搭载的搭载面60s上,抑制多余的润滑脂24向第二发光元件63的附着等。此外,流动构件不限于润滑脂。流动构件只要是至少在将第一基板50载置在第一载置面86上时以及将第二基板60载置在第二载置面91上时具有流动性的构件即可,不限于始终具有流动性的构件。因此,流动构件包括本实施方式所示的润滑脂、粘合剂等即使在将第一基板50、第二基板60载置在载置面86、91上之后也未固化的未固化型流动构件、以及由热固性树脂等形成的粘合剂等能够在将第一基板50、第二基板60载置在载置面上之后固化的固化型流动构件。另外,夹入于第一基板50和第一载置面86之间的流动构件以及夹入于第二基板60和第二载置面91之间的流动构件可以设为同样的构件,也可以设为不同的构件。
[0156] 另外,如上所述,在散热器80中的基座90的下侧的外周面和比基座95靠上侧的第二底板83的前表面83f之间形成有流动构件用凹部96。第一载置面86的外缘中的第二载置面91侧的外缘86e与第二载置面91的外缘中的位于第一载置面86侧的外缘91e大致平行,并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载置面86的外缘被第一基板50的外缘包围,第二载置面91的外缘被第二基板60的外缘包围。因此,第一载置面86的外缘中的第二载置面91侧的外缘86e是第一载置面86中的与第一基板50重叠的区域的第二基板60侧的缘部。第二载置面91的外缘中的位于第一载置面86侧的外缘91e是第二载置面91中的与第二基板60重叠的区域的第一基板50侧的缘部。即,流动构件用凹部96形成于第一载置面86中的与第一基板50重叠的区域的第二基板60侧的缘部与第二载置面91中的与第二基板60重叠的区域的第一基板50侧的缘部之间。因此,从第一基板50和第一载置面86之间挤出的多余的润滑脂24中的、朝向第二基板60侧的润滑脂24的一部分能够收容在流动构件用凹部96中。另外,从第二基板60和第二载置面91之间挤出的多余的润滑脂24中的、朝向第一基板50侧的润滑脂24的一部分能够收容在流动构件用凹部96中。即,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之间积存的多余的润滑脂24的一部分能够收容在流动构件用凹部96中。
[0157] 另外,如上所述,第一载置面86的外缘中的位于作为第二载置面91侧的下端的外缘86e与第二载置面91的外缘中的位于作为第一载置面86侧的上端的外缘91e大致平行,并且沿左右方向延伸。因此,该外缘86e和外缘91e所夹的区域成为第一载置面86中的与第一基板50重叠的区域的第二基板60侧的缘部与第二载置面91中的与第二基板60重叠的区域的第一基板50侧的缘部之间的距离为最小的区域。流动构件用凹部96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该区域内。
[0158] 另外,如图8所示,流动构件用凹部96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直线Lf和第二直线Ls之间,其中,第一直线Lf穿过第一基板50的第一发光元件55中的与从第一基板50侧朝向第二基板60侧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一端且与从第一基板50侧朝向第二基板60侧的方向平行,第二直线Ls穿过另一端且与第一直线Lf平行。即,流动构件用凹部96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穿过第一发光元件55的左右方向上的一端且与上下方向平行的第一直线Lf和穿过另一端且与第一直线Lf平行的第二直线Ls之间。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的说明,但该流动构件用凹部96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穿过第二基板60的第二发光元件63中的与从第一基板50侧朝向第二基板60侧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一端且与从第一基板50侧朝向第二基板60侧的方向平行的直线和穿过另一端且与该直线平行的其他直线之间。即,流动构件用凹部96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穿过第二发光元件63的左右方向上的一端且与上下方向平行的直线和穿过另一端且与该直线平行的其他直线之间。
[0159] 接下来,对投影透镜20进行说明。
[0160] 图1~图4所示的投影透镜20为平凸透镜,配置于光源单元LU的前方。即,投影透镜20配置于比遮光部43靠前方的位置。从第一发光元件55射出的第一光的一部分以及从第二发光元件63射出的第二光的一部分直接射入并透过投影透镜20。即,第一光的一部分以及第二光的一部分不会被反射而是射入至投影透镜20的背面,并从投影透镜20的前表面射出。以下,有时将投影透镜20的背面称为入射面,将投影透镜20的前表面称为出射面。另外,投影透镜20的焦点位于投影透镜20和遮光部43的前端43c之间。进一步地,投影透镜20在外周具有凸缘部21。作为形成这样的投影透镜20的材料,例如可列举为树脂、玻璃。
[0161] 图19是从正面观察投影透镜20时的图。如图19所示,投影透镜20具有多个未形成凹凸的带状的第一区域121。另外,夹持各个第一区域121的区域被设为形成有多个凹凸的凹凸区域125。本实施方式的投影透镜20在其出射面上具有第一区域121以及凹凸区域125。
[0162] 本实施方式的凹凸区域125具有第二区域122、形成有比第二区域122小的凹凸的第三区域123以及形成有比第三区域123更小的凹凸的第四区域124。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区域122以及第三区域123形成于被多个第一区域121夹持的位置,形成为夹持第一区域121而相邻。另一方面,第四区域124的一部分形成于被多个第一区域121夹持的位置,另一部分形成于未被第一区域121夹持的位置。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投影透镜20的出射面的上下方向的端部与投影透镜20的出射面的上下方向的中心相比被设为凹凸较小。
[0163] 第二区域122的凹凸的高度例如设为7μm左右,第三区域123的凹凸的高度例如设为5μm左右,第四区域124的凹凸的高度例如设为2μm~3μm左右。在这里,凹凸的高度是指,在穿过凹凸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截面中,连接多个凸部的最高点而成的线和连接该多个凸部间的凹部的最低点而成的线之间的距离的一半的大小。
[0164] 如上所述,凹凸区域125由所形成的凹凸的大小互不相同的多个区域构成,被多个第一区域121夹持的凹凸区域125和没有被多个第一区域121夹持的凹凸区域125的平均表面粗糙度互不相同。本实施方式中的被多个第一区域121夹持的凹凸区域125的平均表面粗糙度大于没有被多个第一区域121夹持的凹凸区域125的平均表面粗糙度。
[0165]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区域121形成为与水平面平行。因而,被多个第一区域121夹持的第二区域122、第三区域123、第四区域124也形成为与水平面平行。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区域121或者被多个第一区域121夹持的凹凸区域125形成于投影透镜20的光轴所通过的位置。即,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区域121以及被多个第一区域121夹持的凹凸区域125形成于投影透镜20的中心附近。在从正面观察投影透镜20时,被形成于最上方的第一区域121和配置于最下方的第一区域121夹持的区域与遮光部43重叠。另外,被形成于最上方的第一区域121和配置于最下方的第一区域121夹持的区域的上下方向的长度例如设为投影透镜20的上下方向的长度的1/5~1/2左右,优选设为1/5~1/3左右。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区域121以及凹凸区域125形成为从投影透镜20的左侧的端部至右侧的端部。其中,也可以在投影透镜20的左端或右端不形成凹凸区域125。
[0166] 另外,第一区域121优选形成于形成近光的明暗截止线的光主要透射的区域。第二区域122以及第三区域123优选形成于形成由来自第一发光元件55的第一光形成的配光图案的上端的光以及形成由来自第二发光元件63的第二光形成的配光图案的下端的光主要透射的区域。优选地,第四区域124形成于第一区域121、第二区域122以及第三区域123以外的区域,从而使来自第一发光元件55的第一光在整体上扩散而抑制点亮近光时的眩光。
[0167] 另外,若去除第一区域121而着眼于凹凸区域125,形成为随着远离凹凸最大的第二区域122而凹凸逐渐变小。即,第二区域122在上下方向上隔着第一区域121而与凹凸小于第二区域122的第三区域123相邻,第三区域123在第二区域122侧的相反侧隔着第一区域121而与凹凸小于第三区域123的第四区域124相邻。
[0168]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投影透镜20具有为了形成高架标志用的光而使所射入的光的一部分折射的折射部130。本实施方式的折射部130形成于投影透镜20的入射面。
[0169] 接下来,对透镜支架25进行说明。
[0170] 图1~图4所示的透镜支架25配置于散热器80和投影透镜20之间。投影透镜20固定在透镜支架25上。通过将透镜支架25固定在散热器80上,从而将投影透镜20、透镜支架25以及散热器80的相对位置固定。另外,如上所述,将反射器单元40、支承板30、第一基板50以及第二基板60固定在散热器80上。因此,反射器单元40、支承板30、第一基板50以及第二基板60与投影透镜20和透镜支架25的相对位置也被固定。
[0171] 透镜支架25具有圆筒状的保持部26和腿部27。透镜支架25例如由树脂形成,保持部26和腿部27一体成形。保持部26从投影透镜20侧向散热器80侧延伸。投影透镜20的凸缘部21固定于保持部26的投影透镜20侧的端部。腿部27从保持部26的散热器80侧的端部向散热器80侧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透镜支架25具有三个腿部27。两个腿部27配置为沿左右方向并列,另一个腿部27配置为比并列的两个腿部27靠上方的位置。在三个腿部27的散热器80侧的各个端部形成有凸缘部28,该凸缘部28通过螺钉29分别固定在散热器80上。
[0172] 像这样固定在散热器80上的三个腿部27中的、并列的两个腿部27夹持支承板30的一对第一遮光部33。另外,如上所述,一对第一遮光部33分别连结在与支承板30的底座部31的左右方向上的端部分别连结的固定部32上,因此一对第一遮光部33配置为沿左右方向并列。因此,一方的第一遮光部33位于并列的两个腿部27中的一方的腿部27与投影透镜20之间,另一方的第一遮光部33位于另一方的腿部27与投影透镜20之间。通过具备这样的第一遮光部33,透过投影透镜20而射入的太阳光的至少一部分不会照射到透镜支架25的腿部27而是照射至第一遮光部33。因此,抑制由太阳光导致的透镜支架25的损坏。
[0173] 另外,如上述那样,支承板30的第二遮光部34中的上壁部34a配置于连接器64的上方,并且与底座部31大致平行地延伸。因此,第二遮光部34的上壁部34a位于连接器64和投影透镜20之间。通过具备这样的第二遮光部34,透过投影透镜20而射入的太阳光的至少一部分不会照射到连接器64而是照射至第二遮光部34的上壁部34a上。因此,抑制由太阳光导致的连接器64的损坏。另外,难以经由投影透镜20而视觉辨认出连接器64,能够使灯具单元的设计性变得良好。
[0174] 接下来,对来自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的光的射出进行说明。
[0175] 图19是灯具单元的概要剖视图,且是概要性地示出从第一发光元件以及第二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光路例的图。此外,在图19中,省略了散热器80、风扇81等的记载。另外,存在各反射面的角度、光的反射角、折射角等不准确的情况。另外,如上所述,车辆用前照灯被设为在车辆的左右对称。在以下的配光的说明中,对在左右设置的车辆用前照灯同样地点亮或熄灭的情况下的配光进行说明。
[0176] 如图20所示,从第一发光元件55射出的第一光L1的一部分直接射入至投影透镜20的入射面20i,并从出射面20o射出。该第一光L1优选穿过投影透镜20的焦点20f附近。另外,第一光L1的另一部分被遮光部43的第一反射面43a、反射器41的第三反射面41r中的任一反射面反射而射入至投影透镜20。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的说明,但是从第一发光元件55射出的第一光L1中的、在左右方向上扩散的光的一部分被第一侧反射器41a、第二侧反射器41b反射而射入至投影透镜20。另外,第一光L1中的照射至比遮光部43的前端43c靠后方的光的一部分被遮光部43遮蔽。另外,第一光L1中的照射至支承板30的第三遮光部35中的前侧壁部35d的光的一部分被前侧壁部35d遮蔽。利用像这样从第一发光元件55射出并射入透过投影透镜20进而经由前盖12射出的第一光L1来形成图21中的(A)所示的近光的配光。此外,在图21中的(A)中,S表示水平线。
[0177] 另外,从第二发光元件63射出的第二光L2的一部分直接射入至投影透镜20的入射面20i,并从出射面20o射出。该第二光L2优选穿过投影透镜20的焦点20f附近。另外,第二光L2的另一部分被遮光部43的第二反射面43b、反射器42的第四反射面42r中的任一反射面反射而射入至投影透镜20。反射器42的第四反射面42r形成为覆盖第二发光元件的下方,因此能够使朝向连接器64等的第二光L2的另一部分向投影透镜20侧反射。本实施方式的第四反射面42r使第二光L2的另一部分反射,以使得第二光L2的另一部分透过除了第一区域121以及被多个第一区域121夹持的凹凸区域125以外的区域。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第四反射面42r使第二光L2的另一部分反射,以使得第二光L2的另一部分射入至与第二光L2中的直接射入至投影透镜20的一部分的光所射入的区域不同的区域。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的第四反射面42r使第二光L2的另一部分反射,以使得该第二光L2的另一部分向折射部130以外的区域射入。
[0178] 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的说明,但是从第二发光元件63射出的第二光L2中的、在左右方向上扩散的光的一部分被第一侧反射器42a、第二侧反射器42b反射而射入至投影透镜20。另外,第二光L2中的照射至支承板30的第三遮光部35中的前侧壁部35d的光的一部分被前侧壁部35d遮蔽。像这样从第二发光元件63射出并射入透过投影透镜20进而经由前盖12射出的第二光L2所形成的配光与上述近光的配光结合而形成图21中的(B)所示的远光的配光。此外,在图21中的(B)中,S表示水平线。
[0179]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具备第一发光元件55、第二发光元件63、遮光部43以及投影透镜20。另外,投影透镜20的出射面20o具有多个未形成凹凸的带状的第一区域121,夹持各个第一区域121的区域被设为形成有多个凹凸的凹凸区域125。进一步地,被多个第一区域121夹持的凹凸区域125和没有被多个第一区域121夹持的凹凸区域125的平均表面粗糙度互不相同。
[0180] 在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中,第一光L1的一部分以及第二光L2的一部分直接透过投影透镜20。即,第一光L1的一部分以及第二光L2的一部分分别不会被反射而是射入至投影透镜20并透过投影透镜20。由于像这样将第一发光元件55以及第二发光元件63配置为第一光L1的一部分以及第二光L2的一部分直接射入至投影透镜20,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不需要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的大型的反射器。因此,能够抑制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的大型化。
[0181] 再有,如上所述,在使用隔着遮光部而在上下方向上配置的两个光源来形成配光图案的情况下,由于一部分的光被遮光部遮挡,有时会在配光图案中形成暗部。在这里,若通过在投影透镜20的前表面或背面的整体上形成多个凹凸而使从投影透镜20射出的光扩散,则第一光L1所形成的配光图案和第二光L2所形成的配光图案的边界会变得不清晰。因而,能够抑制在由第一光L1以及第二光L2形成的配光图案中形成暗部。但是,存在若第一光L1扩散则近光的明暗截止线变得不清晰的倾向。这样,第一光L1所形成的近光的明暗截止线的清晰化与第一光L1以及第二光L2所形成的配光图案中的暗部的抑制处于此消彼长的关系。
[0182] 本实施方式的投影透镜20分别具有多个未形成凹凸的带状的第一区域121和形成有多个凹凸的凹凸区域125。透过第一区域121的第一光L1的扩散受到抑制,从而能够有助于近光的明暗截止线的清晰化。另一方面,透过凹凸区域125的光被扩散,从而使得第一光L1的配光图案与第二光L2的配光图案的边界变得不清晰而能够抑制暗部的形成。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能够在使近光的明暗截止线变得清晰的同时抑制在配光图案产生暗部。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能够在抑制大型化的同时抑制在配光图案产生暗部。
[0183] 另外,在投影透镜20的前表面以及背面的整体未形成凹凸的情况下,除了上述那样的暗部之外,还存在从光源直接射入至投影透镜的光和被其他构件反射而射入至投影透镜20的光所引起的明亮度的不均容易变得显著的倾向。另外,在设置有多个光源的情况下,存在由各个光源的间隔引起的明亮度的不均也容易变得显著的倾向。通过使被多个第一区域121夹持的凹凸区域125和没有被多个第一区域121夹持的凹凸区域125的平均表面粗糙度互不相同,由此容易使透过与第一区域121接近的区域的光变得模糊等而调整从投影透镜20射出的光的模糊程度,从而能够抑制产生明亮度的不均。
[0184] 另外,第一区域121或者被多个第一区域121夹持的凹凸区域125形成于投影透镜20的光轴所通过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中,从第一发光元件55射出的第一光L1以及从第二发光元件63射出的第二光L2分别射入并透过投影透镜20的整体。其中,投影透镜20中的第一光L1以及第二光L2的光度不是恒定的,存在在光轴附近变高的倾向。通过将第一区域121或者被多个第一区域121夹持的凹凸区域125形成于投影透镜20的光轴所通过的位置,能够将第一区域121以及被多个第一区域121夹持的凹凸区域125形成于光度较高的光所透过的位置。即,能够将第一区域121形成于形成近光的明暗截止线的光中的、光度较高的光容易透过的位置。因而,进一步抑制了形成近光的明暗截止线的光的扩散,从而能够使近光的明暗截止线变得更加清晰。另外,能够将被多个第一区域121夹持的凹凸区域125形成于第二光L2中的光度较高的光所透过的位置。因而,第二光L2被进一步扩散,能够进一步抑制在第一光L1以及第二光L2所形成的配光图案中形成暗部。
[018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被多个第一区域121夹持的凹凸区域125的平均表面粗糙度大于没有被多个第一区域121夹持的凹凸区域125的平均表面粗糙度。第一区域121能够有助于近光的明暗截止线的进一步清晰化,另一方面,通过使明暗截止线变得清晰,使第一光L1的配光图案和第二光L2的配光图案的边界变得清晰,能够有利于第一光L1以及第二光L2所形成的配光图案中的暗部的形成。通过将被多个第一区域121夹持的凹凸区域125、即靠近多个第一区域121的凹凸区域125的平均表面粗糙度设定得较大,使透过多个第一区域121的附近的第二光L2容易扩散,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在第一光L1以及第二光L2所形成的配光图案中形成暗部。
[0186]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投影透镜20的凹凸区域125具有第二区域122和形成有比第二区域122小的凹凸的第三区域123。通过在投影透镜20上形成光的扩散程度相对较大的区域和光的扩散程度相对较小的区域,能够抑制由光的扩散程度引起的光的明亮度的灰度等级变得显著。
[0187]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投影透镜20的第二区域122以及第三区域123隔着第一区域121而相邻。通过使第二区域122以及第三区域123隔着第一区域121而相邻,能够抑制通过透过第一区域121而使扩散受到抑制的光和透过凹凸区域125而扩散的光的明亮度的灰度等级变得显著。
[0188]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投影透镜20的多个第一区域121形成为与水平面平行。通过将多个第一区域121形成为与水平面平行,能够容易地形成多个第一区域121以及被多个第一区域121夹持的凹凸区域125。
[0189]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投影透镜20的凹凸区域125形成于投影透镜20的前表面。在投影透镜20的背面、即入射面20i使光扩散的情况下,扩散后的光在投影透镜20的前表面、即出射面20o折射并射出。因此,与在投影透镜20的入射面20i使光扩散的情况相比,在投影透镜20的出射面20o使光扩散的方式能够更容易对光的扩散程度进行调整。
[0190]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具备第四反射面42r,该第四反射面42r是将第二发光元件63的下方覆盖并使第二光L2的另一部分反射以使得第二光L2的另一部分射入至投影透镜20的反射面。通过使第二光L2的另一部分射入至投影透镜20,能够有效地利用第二光L2。
[0191]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第四反射面42r使第二光L2的另一部分反射,以使得第二光L2的另一部分透过除了第一区域121以及被多个第一区域121夹持的凹凸区域125以外的区域。如上所述,第一区域121以及被多个第一区域121夹持的凹凸区域125能够有助于近光的明暗截止线的清晰化以及抑制在配光图案中形成暗部。通过使第二光L2的另一部分透过上述区域以外的区域,能够抑制由于意料之外的光而阻碍到近光的明暗截止线的清晰化和抑制在配光图案中形成暗部。
[0192]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第四反射面42r使第二光L2的另一部分反射,以使得第二光L2的另一部分射入至与第二光L2的一部分直接射入的区域不同的区域。通过使第二光L2的另一部分射入至与第二光L2的一部分直接射入的区域不同的区域,能够扩大第二光L2的照射范围。例如,若为了减小第二光L2的配光图案与第一光L1的配光图案之间的边界的暗部而对投影透镜20的曲率进行控制以使第二光L2的一部分向下方照射,则向第二光L2的配光图案的上方照射的光有时会变弱。在此,通过使第二光L2的另一部分射入至与第二光L2的一部分直接射入的区域不同的区域,能够使第二光L2的另一部分朝向与第二光L2的一部分不同的方向照射。其结果是,通过使第二光L2的另一部分朝向比第二光L2的一部分靠上方的位置照射,能够对第二光L2的朝向配光图案的上方照射的光进行补充。
[0193]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投影透镜20具有为了形成高架标志用的光而使所射入的光的一部分折射的折射部130,本实施方式的第四反射面42r使第二光L2的另一部分反射以便射入至折射部130以外的区域。通过抑制意料之外的光射入至高架标志用的折射部130,能够抑制高架标志用的光向意料之外的方向照射。
[0194] (第二实施方式)
[0195]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同等的构成要素,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标示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0196] 图22是从正面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前照灯的投影透镜的图。
[0197] 本实施方式的投影透镜20a除了在前表面形成的第一区域121以及凹凸区域125的形成图案不同以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投影透镜20相同。
[0198] 如图2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透镜20的前表面具有多个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线上形成的第一区域121。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投影透镜20a的前表面具有多个在从正面观察时形成为V字形的第一区域121。
[0199] 在第一区域121形成为相对于光源的出射面的轮廓平行的情况下,存在难以使以光源的出射面的轮廓为边界的明暗差变得模糊的倾向。再有,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的光源中,使用出射面为矩形的LED芯片。在使用这样的出射面为矩形的光源的情况下,若将第一区域121形成于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线上,则在从正面观察投影透镜20时容易将第一区域121的延伸方向和光源的出射面的轮廓设为非平行。因而,能够容易使以光源的出射面的轮廓为边界的明暗差变得模糊。另外,通过将第一区域121形成为V字形,在从正面观察投影透镜20时,更容易将第一区域121的延伸方向和光源的出射面的轮廓设为非平行。因而,能够更容易使以光源的出射面的轮廓为边界的明暗差变得模糊。
[0200] 此外,在图22中,示出了被多个第一区域121夹持的凹凸区域125全部为第二区域122的例子,但也可以将第二区域122的至少一部分设为第三区域123。例如,可以将被多个第一区域121夹持的凹凸区域125中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附近设为第二区域122,并且在被第一区域121夹持的凹凸区域125中的左右方向上将第二区域122的外侧设为第三区域123。
通过像这样将投影透镜20a的中心附近的凹凸区域125的平均表面粗糙度设为相对地大于其他凹凸区域125的平均表面粗糙度,从而容易使透过投影透镜20a的光中的光度较高的光扩散。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在第一光L1以及第二光L2所形成的配光图案中形成暗部。
[0201] 以上,以实施方式为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0202] 例如,第一区域121以及被多个第一区域121夹持的凹凸区域125的形状不限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所示的例子。
[0203] 图23是变形例所涉及的投影透镜的主视图。如图23所示,本变形例的投影透镜20b具有形成为格子状的多个第一区域121。可以认为,通过将在互不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一区域121设为格子状而使本变形例的第一区域121形成为一体。另外,在被格子状的第一区域121包围的区域分别形成有第二区域122。此外,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在本变形例的投影透镜20b中,第二区域122的一部分可以设为第三区域123。
[0204] 另外,虽然没有特别图示,但多个第一区域121可以形成为同心圆状、锯齿状、波浪状等形状,可以在被多个第一区域121夹持的区域内形成第二区域122以及第三区域123。
[0205] 另外,在之前的说明中,列举了多个第一区域121形成为左右对称的例子而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方式,多个第一区域121也可以形成为左右非对称。
[0206] 另外,在之前的说明中,列举了被多个第一区域121夹持的凹凸区域125仅由第二区域122构成、由第二区域122以及第三区域123构成、或者由第二区域122、第三区域123以及第四区域构成的例子而进行了说明,但被第一区域121夹持的凹凸区域125可以具有凹凸的大小互不相同的更多的区域。
[0207] 另外,在之前的说明中,列举了在投影透镜20的出射面20o形成凹凸区域125的例子而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凹凸区域125形成于投影透镜20的入射面20i上。
[0208]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0209]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大型化的同时抑制在配光图案中形成暗部的车辆用前照灯,该车辆用前照灯能够利用在汽车等的车辆用前照灯的领域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