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179217.6

文献号 : CN11027540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北田朋

申请人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图像形成部,在像载体上形成使浓淡度逐渐变化的图像;检测部,在从像载体转印到纸张的前后,以多个浓淡度来检测图像的浓度;及控制部,基于图像的图像数据而算出多个浓淡度的每一个的最小面积,并根据由检测部检测出的浓度而算出多个浓淡度的每一个的转印前后的浓度比,并且在从浓淡度低的一侧到浓淡度高的一侧观察多个浓度比时,将与相对于规定的阈值而从低于阈值变化到阈值以上的浓度比对应的浓淡度的最小面积提取为第1面积,并且将浓度比为最大的浓淡度的最小面积提取为第2面积,在实施下一次的设定变更之前的期间,对图像的点的大小进行设定变更,以使第2面积与第1面积相等。

权利要求 :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在表面具有凹凸的纸张上形成图像,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图像形成部,在像载体上形成使浓淡度逐渐变化的图像;

检测部,在从所述像载体转印到纸张的前后,以多个浓淡度来检测图像的浓度;以及控制部,基于图像的图像数据而算出所述多个浓淡度的每一个的最小面积,并根据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浓度而算出所述多个浓淡度的每一个的转印前后的浓度比,并且在从浓淡度低的一侧到浓淡度高的一侧观察多个浓度比的情况下,将与相对于规定的阈值而从低于阈值变化到阈值以上的浓度比对应的浓淡度的最小面积提取为第1面积,并且将浓度比为最大的浓淡度的最小面积提取为第2面积,在实施下一次的设定变更之前的期间,对图像的点的大小进行设定变更,以使所述第2面积与所述第1面积相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从浓淡度低的一侧到浓淡度高的一侧观察多个浓度比的情况下,在相对于规定的阈值而从低于阈值变化到阈值以上的浓度比存在多个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将与该浓度比对应的多个浓淡度中转印前的浓度最高的浓淡度的最小面积提取为所述第1面积。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从浓淡度低的一侧到浓淡度高的一侧观察多个浓度比的情况下,在相对于规定的阈值而从低于阈值变化到阈值以上的浓度比不存在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对将所述像载体上的图像转印到纸张上时的转印条件进行调整。

4.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检测部具有读取转印到纸张前的所述像载体上的图像的浓度的第1传感器和读取转印到纸张后的纸张上的图像的浓度的第2传感器。

5.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检测部具有读取转印到纸张前的所述像载体上的图像的浓度的第1传感器和读取转印到纸张后的所述像载体上的残留图像的浓度的第2传感器。

6.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操作部,用于用户对规定的阈值进行设定操作。

7.一种非暂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用于存储使图像形成装置的计算机作为控制部而发挥作用的程序,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

图像形成部,在像载体上形成使浓淡度逐渐变化的图像;以及检测部,在从所述像载体转印到纸张的前后,以多个浓淡度来检测图像的浓度,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在表面具有凹凸的纸张上形成图像,所述控制部,基于图像的图像数据而算出所述多个浓淡度的每一个的最小面积,并根据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浓度而算出所述多个浓淡度的每一个的转印前后的浓度比,并且在从浓淡度低的一侧到浓淡度高的一侧观察多个浓度比的情况下,将与相对于规定的阈值而从低于阈值变化到阈值以上的浓度比对应的浓淡度的最小面积提取为第1面积,并且将浓度比为最大的浓淡度的最小面积提取为第2面积,在实施下一次的设定变更之前的期间,对图像的点的大小进行设定变更,以使所述第2面积与所述第1面积相等。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存储介质,其中,在从浓淡度低的一侧到浓淡度高的一侧观察多个浓度比的情况下,在相对于规定的阈值而从低于阈值变化到阈值以上的浓度比存在多个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将与该浓度比对应的多个浓淡度中转印前的浓度最高的浓淡度的最小面积提取为所述第1面积。

9.如权利要求7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存储介质,其中,在从浓淡度低的一侧到浓淡度高的一侧观察多个浓度比的情况下,在相对于规定的阈值而从低于阈值变化到阈值以上的浓度比不存在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对将所述像载体上的图像转印到纸张上时的转印条件进行调整。

10.如权利要求7至权利要求9的任一项所述的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检测部具有读取转印到纸张前的所述像载体上的图像的浓度的第1传感器和读取转印到纸张后的纸张上的图像的浓度的第2传感器。

11.如权利要求7至权利要求9的任一项所述的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检测部具有读取转印到纸张前的所述像载体上的图像的浓度的第1传感器和读取转印到纸张后的所述像载体上的残留图像的浓度的第2传感器。

12.如权利要求7至权利要求11的任一项所述的存储介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操作部,用于用户对规定的阈值进行设定操作。

说明书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0002] 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将在像载体上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纸张后将纸张进行加热/加压,从而使图像定影在纸张上。
[0003] 已知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使用被实施了凹凸加工的纸张(压纹纸等)作为图像形成对象的情况下,由于纸张的凹部距离像载体上的调色剂远,因此在转印时调色剂
难以到达,转印性差。
[0004] 因此,为了改善对于纸张凹部的转印性,提出了例如匹配凹部的转印性而使调色剂附着量发生变化的技术(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3‑33167号公报)。
[0005] 然而,由于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对中间色调的转印性的改善效果弱并且也产生浓淡度的偏差,因此需要频繁地进行图像调整,生产率变差而并不实用。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课题是对于表面具有凹凸的纸张而始终实现良好的转印性。
[0007] 为了实现上述的至少一点,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表面具有凹凸的纸张上形成图像,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图像形成部,在像载体上形成使浓淡度
逐渐变化的图像;检测部,在从所述像载体转印到纸张的前后,以多个浓淡度来检测图像的
浓度;以及控制部,基于图像的图像数据而算出所述多个浓淡度的每一个的最小面积,并根
据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浓度而算出所述多个浓淡度的每一个的转印前后的浓度比,并且
在从浓淡度低的一侧到浓淡度高的一侧观察多个浓度比的情况下,将与相对于规定的阈值
而从低于阈值变化到阈值以上的浓度比对应的浓淡度的最小面积提取为第1面积,并且将
浓度比为最大的浓淡度的最小面积提取为第2面积,在实施下一次的设定变更之前的期间,
对图像的点的大小进行设定变更,以使所述第2面积与所述第1面积相等。
[0008]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的非暂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使图像形成装置的计算机作为控制部而发挥作用的程序,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图像形成部,在
像载体上形成使浓淡度逐渐变化的图像;以及检测部,在从所述像载体转印到纸张的前后,
以多个浓淡度来检测图像的浓度,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在表面具有凹凸的纸张上形成图像,
所述控制部基于图像的图像数据而算出所述多个浓淡度的每一个的最小面积,并根据由所
述检测部检测出的浓度而算出所述多个浓淡度的每一个的转印前后的浓度比,并且在从浓
淡度低的一侧到浓淡度高的一侧观察多个浓度比的情况下,将与相对于规定的阈值而从低
于阈值变化到阈值以上的浓度比对应的浓淡度的最小面积提取为第1面积,并且将浓度比
为最大的浓淡度的最小面积提取为第2面积,在实施下一次的设定变更之前的期间,对图像
的点的大小进行设定变更,以使所述第2面积与所述第1面积相等。

附图说明

[0009] 根据下面给出的详细说明和附图将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优点和特征,并且附图仅用于说明,并不旨在定义为本发明的限制的含义。
[0010] 图1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0011] 图2是图像形成部的概略结构图。
[0012] 图3A是表示网屏图案的一例的图。
[0013] 图3B是表示网屏图案的一例的图。
[0014] 图4A是表示数据表的一例的图。
[0015] 图4B是表示数据表的一例的图。
[0016] 图4C是表示数据表的一例的图。
[0017] 图5是表示画质调整处理的流程图。
[0018] 图6A是表示转印前的图像的一例的图。
[0019] 图6B是表示转印后的图像的一例的图。
[0020] 图7是表示浓度比和阈值的关系的一例的图。
[0021] 图8是表示调整后的、转印后的图像的一例的图。
[0022] 图9是表示浓度比和阈值的关系的其它的例子的图。
[0023] 图10是表示浓度比和阈值的关系的其它的例子的图。
[0024] 图11是表示浓度比和阈值的关系的其它的例子的图。
[0025] 图12是用于说明画质调整处理的其它的手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以下,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然而,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
[0027] [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
[0028] 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
[0029]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0030]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例如具有图像形成部10、第1传感器(检测部)S1、第2传感器(检测部)S2、供纸部20、操作部31、显示部32、通信部33、图像生成部34、存储器控制
部35、图像存储器36、图像处理部37、控制部38以及存储部39。
[0031] 图2是图像形成部10的概略结构图。
[0032] 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部10具有与黄(Y)、品红(M)、青绿(C)、黑(K)各颜色对应的感光鼓11Y、11M、11C、11K、带电部12Y、12M、12C、12K、曝光部13Y、13M、13C、13K、显影部14Y、
14M、14C、14K、一次转印辊15Y、15M、15C、15K、感光体清洁部16Y、16M、16C、16K、以及中间转
印带(像载体)17、二次转印辊18、定影部19、和带清洁部CL。
[0033] 带电部12Y、12M、12C、12K使感光鼓11Y、11M、11C、11K均匀带电。
[0034] 曝光部13Y、13M、13C、13K由激光源、多面反射体、透镜等构成,并且基于各颜色的图像数据通过激光束来扫描曝光感光鼓11Y、11M、11C、11K的表面而形成静电潜像。
[0035] 显影部14Y、14M、14C、14K使各颜色的调色剂附着在感光鼓11Y、11M、11C、11K上的静电潜像上并进行显影。
[0036] 在显影部14Y、14M、14C、14K中使用的调色剂包含调色剂粒子和用于使该调色剂粒子带电的载像体。调色剂粒子能够使用各种公知的粒子,并且能够使粘合剂树脂中含有着
色剂或根据需要使其含有电荷控制剂、脱模剂等,并使用将用于调整调色剂粒子的带电性
或流动性等的外部添加剂进行处理后的材料。外部添加剂例如使用二氧化硅或二氧化钛这
样的微粒子的金属氧化物。载像体能够使用各种公知的材料,并且能够使用粘合剂型载像
体或涂覆型载像体等。相关的调色剂粒子其平均粒径为5~10μm左右。
[0037] 一次转印辊15Y、15M、15C、15K将在感光鼓11Y、11M、11C、11K上形成的各颜色的调色剂像逐次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7上(一次转印)。即,在中间转印带17上形成4个颜色的调
色剂像叠加后的彩色调色剂像。
[0038] 感光体清洁部16Y、16M、16C、16K除去残留在转印后的感光鼓11Y、11M、11C、11K的周围表面上的调色剂。
[0039] 中间转印带17为环状带,并通过多个辊(驱动辊、张紧辊、从动辊)而被架起,按照图2的箭头X所示的方向被旋转驱动。
[0040] 另外,中间转印带17具有期望的转印性即可,不特别限定材质或厚度。例如,作为中间转印带17,也可以使用由至少表面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的弹性中间转印带。
[0041] 二次转印带18将中间转印带17上形成的调色剂像一并转印到从供纸部20提供的纸张的一个面上(二次转印)。
[0042] 定影部19通过加热/加压将被转印到纸张上的调色剂像定影在纸张上。
[0043] 带清洁部CL从调色剂像通过二次转印辊18而被转印到纸张后的中间转印带17除去未被转印到纸张而残留下的残留调色剂或纸张粉末等的附着物,并清洁中间转印带17。
[0044] 第1传感器S1是配置在中间转印带17的旋转方向上比最下游侧的感光鼓11K更下游侧、且比二次转印辊18的捏合位置更上游侧的位置的浓度传感器。
[0045] 第1传感器S1例如是沿与中间转印带17的旋转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以线状而配置的反射型的光传感器,测量中间转印带17上形成的调色剂像的光学反射浓度。
[0046] 此外,第2传感器S2是配置在比二次转印辊18的捏合位置更下游测、且比定影部19的捏合位置成为上游侧的纸张输送路径上的浓度传感器。
[0047] 第2传感器S2例如是沿纸张输送路径的宽度方向以线状而配置的反射型的光传感器,测量转印到纸张上的调色剂像的光学反射浓度。
[0048] 供纸部20位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下部,具备能够装卸的供纸盒21。收容在供纸盒21的纸张从其最上部开始一张一张地通过供纸辊22而被送出到输送路径。
[0049]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纸张,不仅是表面平坦的普通纸,对于表面具有凹凸的纸张(以下称为“压纹纸P1”)也能够进行图像形成。
[0050] 返回图1,操作部31具有与操作键、显示部32构成为一体的触摸面板等,并将与这些操作对应的操作信号输出到控制部38。
[0051] 用户能够通过操作部31进行任务的设定、处理内容的变更等的输入操作。
[0052] 显示部32例如具有LCD(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等,并按照控制部38的指示而显示各种画面等。
[0053] 通信部33按照控制部38的指示与网络上的计算机例如用户终端、服务器、其它的图像形成装置等进行通信。通信部33例如从用户终端接收以PDL(页面描述语言(Page 
Description Language))而记述的数据。
[0054] 图像生成部34对通信部33接收到的以PDL而记述的数据进行光栅处理,并将按各个像素而具有浓淡度值的位图形式的图像数据按照Y、M、C以及K的颜色的每一个来生成。浓
淡度值是在0~100%的范围内表示图像的浓淡的等级的信号值。
[0055] 此外,图像生成部34具有扫描仪,并且也能够通过该扫描仪读取由用户放置的原稿而生成R(红)、G(绿)、以及B(蓝)的各颜色的图像数据。图像生成部34将各颜色R、G以及B
的图像数据进行颜色变换处理而生成各颜色C、M、Y以及K的图像数据。
[0056] 存储器控制部35将由图像生成部34生成的图像数据写入到图像存储器36并保存。此外,存储器控制部35从图像存储器36读出图像数据而输出到图像处理部37。
[0057] 作为图像存储器36,例如能够使用DRAM(动态RAM(Dynamic RAM))等。
[0058] 图像处理部37对从图像存储器36读出的C、M、Y以及K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形成中需要的各种图像处理,并生成图像形成用的图像数据。生成的图像数据作为图像形成用数
据而被输出到图像形成部10。
[0059] 具体地,图像处理部37具有网屏处理部37a、网屏图案存储部37b,并且执行将图像的像素值变换的网屏处理。另外,在图1中示出了网屏处理时主要发挥作用的图像处理部37
的结构部分。
[0060] 网屏处理部37a在控制部38的控制下,通过网屏图案存储部37b中存储的多个网屏图案SP···中的、被选择设定的网屏图案SP来对图像数据进行网屏处理。
[0061] 网屏图案存储部37b存储多个网屏图案SP···。
[0062] 网屏图案SP是具有规定数量的像点(image spot)的矩阵,多个网屏图案SP···具有互不相同的网屏线数。
[0063] 网屏图案SP的网屏线数是表示图像形成的精度的尺度,该值越高,点(dot)变得越细(点间的间隔小)。
[0064] 图3A以及图3B是表示网屏图案存储部37b中存储的网屏图案SP的一例的图。在该例中,网屏图案SP由4×4的方格(16像点)构成。
[0065] 图3A是被设定为用于通常的图像形成时的标准的网屏图案SP1,图3B是点比网屏图案SP1大的网屏图案SP2。
[0066] 网屏图案SP2的网屏线数比网屏图案SP1低,使用了网屏图案SP2时所形成的图像变得粗糙。
[0067] 多个网屏图案SP···的内部的调色剂量都相同。即,在按网屏图案SP的每一个,将与内部中存在的全部的点对应的调色剂量进行合算的情况下,该值相同。
[0068] 因此,例如,若比较网屏图案SP1和网屏图案SP2,则在网屏图案SP2中,尽管点间的距离比网屏图案SP1宽,但各点的纵、横的尺寸(A、B)与网屏图案SP1的点的纵、横的尺寸(a、
b)相比变大。
[0069] 返回图1,控制部38具有CPU(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等。控制部38通过读出存储部39中存储的程序而
执行,从而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各部。
[0070] 例如,控制部38使图像生成部34生成位图形式的图像数据,并使图像处理部37对该图像数据实施图像处理。控制部38使图像形成部10基于被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而在压纹
纸P1等纸张上形成图像。
[0071] 存储部39存储控制部38可读取的程序、文件等。
[0072] 作为存储部39,能够使用硬盘、RO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等的存储介质。
[0073] 例如,在存储部39中存储对于压纹纸P1的图像形成时执行的画质调整处理(具体后述)中使用的数据表T。
[0074] 图4A~图4C是表示数据表的一例的图。图4A是画质调整处理前的数据表T(T1),图4B和图4C是画质调整处理后的数据表T(T2、T3)。
[0075] 如图4A~图4C所示,数据表T例如具有“浓淡度”T1、“最小面积”T2、“网屏线数”T3、“实面积”T4、“转印性”T5、“分辨率”T6的项目。
[0076] “浓淡度”T1是用于识别画质调整处理中被提取的多个浓淡度的编号。“最小面积”T2是各浓淡度的最小面积。“网屏线数”T3是对各浓淡度设定的网屏线数。“实面积”T4是宽
度(最小面积)×网屏线数的值,表示各浓淡度的调色剂浓度。“转印性”T5以“○”“△”“×”
的显示来表示各浓淡度中的转印性的评价。“分辨率”T6以“○”“△”“×”的显示来表示各浓
淡度中的图像粗糙度的评价。
[0077] [图像形成装置的工作]
[0078]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工作。
[0079] 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对压纹纸P1进行图像形成处理。此时,通过基于将图像转印到压纹纸P1前后的图像浓度的差来设定网屏图案SP并执行调整画质的画
质调整处理,从而能够使压纹纸P1的凹部的转印性良好。
[0080] 图5是表示画质调整处理的流程图。
[0081] 该画质调整处理例如在对于压纹纸P1的图像形成处理的开始前等时刻,根据来自用户的画质调整处理的执行指令,通过控制部38和存储部39中存储的程序的协同工作而被
执行。
[0082] 若接收画质调整处理的执行指令,则控制部38在压纹纸P1上形成规定的调整用图像200(步骤S1)。
[0083] 具体地,控制部38通过控制图像形成部10,使其在中间转印带17上形成调整用图像200的调色剂像,并从中间转印带17转印到压纹纸P1上,并将该调色剂像通过定影部19定
影在压纹纸P1上,从而在压纹纸P1上形成调整用图像200。
[0084] 图6A是表示在中间转印带17上形成的调整用图像200(转印到压纹纸P1前的中间转印带17上的调色剂像)的一例的图。
[0085] 作为调整用图像200,形成使图像信号的浓淡度从最低值到最高值连续地变化的带状的连续浓淡度图案。连续浓淡度图案的调色剂的面积率按各个浓淡度连续地变化。
[0086] 此外,图6B是表示转印到压纹纸P1上的调整用图像200的一例的图。图6B是通过转印到了压纹纸P1而在中间浓淡度产生白点的例子。
[0087] 在这里,在该调整用图像200的形成中,使用全部浓淡度中标准的网屏图案SP1。网屏图案SP1的网屏线数例如为190lpi。该值预先存储在数据表T1的“网屏线数”T3中(参照图
4A)。
[0088] 接着,控制部38提取调整用图像200的浓淡度不同的多个点,并算出该提取点中的最小的调色剂附着区域的面积(最小面积)(步骤S2)。
[0089] 在图6A的例子中,控制部38从调整用图像200提取浓淡度逐渐不同的5点。提取的5点从低浓淡度到高浓淡度按顺序被赋予识别编号(从“1”到“5”)。
[0090] 然后,控制部38从各浓淡度的图像数据中算出各提取点中的最小面积,并将算出的值存储到数据表T1的“最小面积”T2中(参照图4A)。
[0091] 虽然各提取点具有相同的尺寸和形状,但随着浓淡度变高而调色剂的面积率增加。因此,浓淡度“1”的最小面积最小,浓淡度“5”的最小面积最大。
[0092] 此时,控制部38将表示各提取点中的调色剂浓度的、最小面积与网屏线数相乘后的值存储到数据表T1的“实面积”T4中(参照图4A)。
[0093] 接着,控制部38通过第1传感器S1和第2传感器S2在各提取点中获取浓度信息(步骤S3)。
[0094] 由此,通过第1传感器S1获取将调色剂像转印到压纹纸P1前的、中间转印带17上的调整用图像200的各提取点中的图像浓度。
[0095] 此外,通过第2传感器S2获取将调色剂像转印到压纹纸P1后的、压纹纸P1上的调整用图像200的各提取点中的图像浓度。
[0096] 接着,控制部38基于获取的各提取点的浓度信息,算出各浓淡度中的转印前后的图像的浓度比(步骤S4)。
[0097] 接着,控制部38将算出的浓度比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在全部浓淡度中转印性是否良好(步骤S5)。
[0098] 阈值表示能够允许的转印率,能够以y≥ax+b(ax:转印前浓度、y:转印后浓度、b:常数)来表示。
[0099] 图7是相对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将算出的浓度比进行绘制后的图表的一例。
[0100] 在图7的例子中,浓淡度“1”、浓淡度“4”、浓淡度“5”的转印性良好(OK),浓淡度“2”、浓淡度“3”的转印性差(NG)。
[0101] 控制部38将这样的转印性的评价结果存储到数据表T1的“转印性”T5中(参照图4A)。
[0102] 然后,在全部浓淡度中转印性良好的情况下(步骤S5:是),控制部38结束本处理。即,设设不进行网屏图案SP的设定变更而开始对于压纹纸P1的图像形成处理。
[0103] 另一方面,在存在转印性差的浓淡度的情况下(步骤S5:否),在从低浓淡度向高浓淡度观察算出后的浓度比的情况下,控制部38判断是否存在从低于阈值变化到阈值以上的
点(即,若从低浓淡度切换到高浓淡度,则从转印性NG变化到转印性OK的点)(步骤S6)。
[0104] 在图7的例子中,在从浓淡度“3”切换到浓淡度“4”的点,从转印性NG变化到转印性OK。
[0105] 然后,在上述变化点存在的情况下(步骤S6:是),控制部38参照数据表T1,将与变化到转印性OK的浓度比对应的浓淡度的最小面积的值提取为第1面积(步骤S7)。
[0106] 在图7的例子中,浓淡度“4”的最小面积的值“12”被提取为第1面积。
[0107] 接着,控制部38参照数据表T1,将算出的浓度比为最大的浓淡度的最小面积的值提取为第2面积(步骤S8)。
[0108] 在图7的例子中,浓淡度“3”的最小面积的值“6”被提取为第2面积。
[0109] 接着,控制部38通过以下的式(1)来调整网屏线数的值,以使第2面积与第1面积相等(步骤S9)。
[0110] (第2面积/第1面积)×图像形成时的网屏线数···(1)
[0111] 在图7的例子中,根据(6/12)×190=95,95lpi为调整后的网屏线数。
[0112] 然后,控制部38将调整后的网屏线数存储到数据表T2的的“网屏线数”T3中(参照图4B)。
[0113] 接着,控制部38使用调整后的网屏线数的值,根据以下的式(2)来调整最小面积的值,以使数据表T1的各浓淡度的“实面积”的值不变(步骤S10)。
[0114] (实面积/调整后的网屏线数)···(2)
[0115] 例如,在浓淡度“3”中,根据(1140/95)=12,12为最小面积的值。
[0116] 然后,控制部38将调整后的最小面积存储到数据表T2的“最小面积”T2中(参照图4B)。
[0117] 另外,虽然在图4B中例示了将“网屏线数”T3的值在全部浓淡度中一律进行设定变更的情况,但为了“实面积”的值不变,仅变更转印性需要改善的浓淡度的“网屏线数”T3的
值即可,因此也能够按各个浓淡度单独变更最小面积和网屏线数。
[0118] 例如,如图4C所示,也能够仅针对浓淡度“2”和浓淡度“3”而变更最小面积和网屏线数。
[0119] 另外,虽然在这里的说明上将画质调整处理前的数据表T1和画质调整处理后的数据表T2、T3分开而记载,但也可以是一个数据表T被数据覆盖。
[0120] 之后,控制部38返回到上述步骤S1,重复之后的处理。即,返回到步骤S1,再次形成调整用图像200。
[0121] 此时,使用具有调整后的数据表T2(或者数据表T3)中存储的网屏线数的网屏图案SP(例如,网屏图案SP2)而进行图像形成。
[0122] 图8是表示网屏线数调整后的、被转印到压纹纸P1的调整用图像200的一例的图。
[0123] 在图8的例子中,调整用图像200的浓淡度“3”的最小面积与调整前的图6B的调整用图像200的浓淡度“4”相同。
[0124] 在本实施方式中,像这样,通过对网屏图案SP(网屏线数)进行设定变更,从而对于转印性差的浓淡度而将网屏点的大小(面积)变大。
[0125] 由此,调色剂的块的尺寸变大并且所带电场变大,其结果,由于调色剂的飞行性能提高,因此转印性变得良好。
[0126] 此外,在上述步骤S6中,在从低浓淡度向高浓淡度观察算出后的浓度比的情况下,在从低于阈值变化到阈值以上的点(即,若从低浓淡度切换到高浓淡度,则从转印性NG变化
到转印性OK的点)不存在的情况下(例如,参照图9)(步骤S6:否),控制部38判断为在实图像
中发生了转印不良,并调整二次转印部的电流值(步骤S11),并转移到上述步骤S1。
[0127] 在这里,作为调整方法,能够使用对于各浓淡度根据浓度比而预先制成表等的手法。此外,也可以是从纸张简档取得相近纸张信息的相近设定值等的手法。
[0128] 此外,代替调整二次转印部的电流值,也可以是变更(增强)二次转印压力等的方法。
[0129] 另外,在上述步骤S7的第1面积的提取时,在浓度比的值跨过阈值而摇摆的情况下(例如,参照图10),即,从NG到OK的切换点产生了多次的情况下,通过选择更大的值(转印前
的浓度为最大的浓淡度)作为第1面积,从而会选择变粗糙的网屏,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得到
转印性的改善效果。
[0130] 在图10的例子中,浓淡度“4”的最小面积被提取为第1面积。
[0131] 此外,由于通过设定变更网屏图案SP而导致分辨率降低,因此存在图像变粗糙的情况,并且考虑到存在用户不希望降低分辨率的要求,因此优选设为通过用户对于操作部
31的操作而能够设定变更阈值的结构。
[0132] 具体地,如图11所示,减小阈值(y≥ax+b)的b的值,设阈值为y≥ax+b’。
[0133] 在这里,虽然考虑转印率等而设定b的值,但由于通过减小该值导致OK的范围变宽,因此能够控制网屏线数的切换。
[0134] 例如,设为设置“分辨率优先”等的操作按钮,并通过用户对于该操作按钮的操作,从而控制部38设定变更阈值的结构即可。如此一来,能够更接近用户要求的画质。
[0135] [本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
[0136]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压纹纸P1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具有:图像形成部10,在中间转印带17上形成使浓淡度逐渐变化的调整用图像200;以及检测部,
在从中间转印带17转印到压纹纸P1的前后,以多个浓淡度来检测调整用图像200的浓度,控
制部38基于调整用图像200的图像数据而算出多个浓淡度的每一个的最小面积,并根据检
测出的浓度而算出多个浓淡度的每一个的转印前后的浓度比,并且在从浓淡度低的一侧到
高的一侧观察多个浓度比的情况下,将与相对于规定的阈值而从低于阈值变化到阈值以上
的浓度比对应的浓淡度的最小面积提取为第1面积,并且将浓度比为最大的浓淡度的最小
面积提取为第2面积,在实施下一次的设定变更之前的期间,对调整用图像200的点的大小
进行设定变更,以使第2面积与第1面积相等。
[0137] 因此,匹配转印性良好的浓淡度而变更转印性差的浓淡度的网屏点的大小,从而能够改善转印性。由此,对于压纹纸P1能够始终实现良好的转印性。
[0138]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从浓淡度低的一侧到浓淡度高的一侧观察多个浓度比的情况下,在相对于规定的阈值而从低于阈值变化到阈值以上的浓度比存在多个的情况
下,控制部38将与该浓度比对应的多个浓淡度中转印前的浓度最高的浓淡度的最小面积提
取为第1面积。
[0139] 因此,能够获得更可靠的转印性的改善效果。
[0140]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从浓淡度低的一侧到浓淡度高的一侧观察多个浓度比的情况下,在相对于规定的阈值而从低于阈值变化到阈值以上的浓度比不存在的情况下,
控制部38对将中间转印带17上的调整用图像200转印到压纹纸P1时的转印条件进行调整。
[0141] 因此,通过调整对于压纹纸P1的转印条件,能够改善转印性。
[0142]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具有读取转印到压纹纸P1前的中间转印带17上的调整用图像200的浓度的第1传感器和读取转印到压纹纸P1后的压纹纸P1上的调整用图像200的浓
度的第2传感器。
[0143] 因此,能够设为比较转印前的中间转印带17上的图像浓度和转印后的压纹纸P1上的图像浓度而得到浓度比的结构。
[0144]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具有用户对阈值进行设定操作的操作部31。
[0145] 因此,能够进行按照用户希望的图像形成处理。
[0146] 另外,能够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适当的变更。
[0147] 例如,可以将第2传感器S2配置在比定影部19的捏合位置更下游测的纸张输送路径上。
[0148] 此外,也可以设为除第1传感器S1、第2传感器S2以外,在比定影部19的捏合位置更下游测的纸张输送路径上配置第3个浓度传感器,并读取定影前后的温度差的结构。通过设
为所述结构,能够检测定影不良(温度不足导致的脱落等),并且也能够反馈至温度条件。
[0149] 此外,也可以将第2传感器S2配置在从二次转印辊18的捏合部到带清洁部CL之间的中间转印带17上。
[0150] 在这种情况下,由第2传感器S2检测出的浓度为转印到压纹纸P1后的中间转印带17上的残留调色剂(残留图像)的浓度,并且能够通过运算来求得转印后的图像浓度。
[0151] 此外,由第2传感器S2检测出的浓度为中间转印带17上的残留调色剂的浓度,并且在压纹纸P1的凹部发生了转印不良的情况下,通过利用残留调色剂变多的情况,如图12所
示,在横轴上取按浓淡度顺序排列的测量点并且在纵轴上取残留调色剂浓度,将残留调色
剂浓度与规定的阈值(y≥b)进行比较而判定OK或者NG,从而还能够进行第1面积以及第2面
积的选择。另外,若是所述结构,则由于能够通过与原始的图像数据的整合进行判定,因此
也可以设为不具有转印前的浓度传感器的结构。
[0152] 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说明了在作为像载体的中间转印带17上形成调整用图像200并且将该调整用图像200(一次转印)二次转印到压纹纸P1的结构的图像形成
装置,但也可以是不使用中间转印带17而在作为像载体的感光鼓11形成调整用图像200,并
从感光鼓11将调整用图像200转印到压纹纸P1的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在感
光鼓11上设置检测部。
[0153]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将规定的调整用图像200用于画质调整处理,但也能够将除此之外的一般的图像用于画质调整处理。
[0154] 虽然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公开的实施例是以举例说明为目的而不具有限制性的含义。本发明的范围应被附加的权利要求的术语所解释。
[0155] 2018年3月1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8‑046216号的全部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全部包含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