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以及风扇马达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180040.1

文献号 : CN110277867A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森下裕司樱田国士为国宏高小村健

申请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马达以及风扇马达。该马达具有:具有定子的静止部;以及借助气体动压轴承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静止部以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的旋转部。旋转部具有沿中心轴线配置的轴和与定子对置的磁铁。静止部具有套筒,所述套筒在轴的周围沿轴向呈圆筒状延伸,定子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所述套筒的外周面。在气体动压轴承处,轴的外周面与套筒的内周面在径向上对置。套筒具有沿径向贯通套筒的贯通孔。套筒的径向内侧的空间经由贯通孔而与马达的外部空间连通。静止部还具有壁部,所述壁部在贯通孔的径向外侧与贯通孔在径向上隔着间隙重叠。

权利要求 :

1.一种马达,其具有:

静止部,其具有定子;以及

旋转部,其借助气体动压轴承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静止部以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所述旋转部具有:

轴,其沿着所述中心轴线配置;以及磁铁,其与所述定子对置,

所述静止部具有套筒,所述套筒在所述轴的周围沿轴向呈圆筒状延伸,所述定子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所述套筒的外周面,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气体动压轴承处,所述轴的外周面与所述套筒的内周面在径向上对置,所述套筒具有沿径向贯通所述套筒的贯通孔,所述套筒的径向内侧的空间经由所述贯通孔而与所述马达的外部空间连通,所述静止部还具有壁部,所述壁部在所述贯通孔的径向外侧与所述贯通孔在径向上隔着间隙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具有:

定子铁芯,其具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齿;

多个线圈,它们具有卷绕于所述多个齿上的导线;以及接线销,所述导线的端部绑束于所述接线销,所述静止部还具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定子的下侧并与所述定子电连接,所述接线销在与所述贯通孔在径向上重叠的位置处通过锡焊而固定于所述电路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位于比所述贯通孔靠轴向上侧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外周面具有:

圆弧状面,所述圆弧状面沿周向扩展;以及平坦面,所述平坦面与径向垂直地扩展,所述静止部还具有基底部件,所述基底部件在所述定子或所述电路板的下侧沿径向扩展,所述基底部件与所述圆弧状面以及所述平坦面这两者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外周面具有:

圆弧状面,所述圆弧状面沿周向扩展;以及平坦面,所述平坦面与径向垂直地扩展,所述贯通孔从所述圆弧状面朝向径向内侧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具有圆周槽,所述圆周槽从所述套筒的外周面在周向的整周或一部分朝向径向内侧凹陷,构成所述基底部件的材料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圆周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具有:

定子铁芯,其具有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齿;

绝缘件,其覆盖所述定子铁芯的表面的一部分;以及多个线圈,它们具有隔着所述绝缘件卷绕于所述多个齿上的导线,所述绝缘件具有:

绝缘件主体,其覆盖所述定子铁芯的表面的一部分,在所述套筒的径向外侧沿轴向呈圆筒状延伸;以及绝缘件突出部,其从所述绝缘件主体的下端部的周向上的一部分向下方突出,所述绝缘件突出部形成所述壁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具有:

定子铁芯,其具有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齿;

绝缘件,其覆盖所述定子铁芯的表面的一部分,在所述套筒的径向外侧沿轴向呈圆筒状延伸;以及多个线圈,它们具有隔着所述绝缘件卷绕于所述多个齿上的导线,所述绝缘件的一部分形成所述壁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具有环部件,所述环部件固定于所述基底部件的上表面的一部分,并沿所述中心轴线呈圆筒状延伸,所述环部件具有:

环主体,其在所述套筒的径向外侧沿轴向呈圆筒状延伸;以及环突出部,其从所述环主体的上端部的周向上的一部分向上方突出,所述环突出部形成所述壁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具有:

定子铁芯,其具有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齿;

绝缘件,其位于所述套筒的径向外侧,并覆盖所述定子铁芯的表面的一部分;以及多个线圈,它们具有隔着所述绝缘件卷绕于所述多个齿上的导线,所述旋转部还具有转子轮毂部,所述转子轮毂部支承所述磁铁,所述转子轮毂部在比所述绝缘件靠轴向上侧的位置固定于所述轴,并且在所述轴的周围呈环状扩展,所述转子轮毂部具有:圆环状的轮毂顶板部,其位于所述定子的上方;

轮毂筒状部,其从所述轮毂顶板部的外缘朝向下方呈圆筒状延伸,并支承所述磁铁;以及轮毂垂下部,其从所述轮毂顶板部的下表面的一部分向下方延伸,所述轮毂垂下部的包含下端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轴的外周面与所述绝缘件的内周面的径向之间,所述轴的外周面与所述套筒的内周面的径向之间的间隙、所述套筒的上表面与所述轮毂垂下部的下表面的轴向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轮毂垂下部的外周面与所述绝缘件的内周面的径向之间的间隙相互连续,从而形成迷宫结构。

11.一种风扇马达,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

叶轮杯,其支承所述磁铁,该叶轮杯固定于所述轴,并且在所述轴的周围呈环状扩展;

以及

叶轮,其具有从所述叶轮杯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多个叶片,所述定子具有:

定子铁芯,其具有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齿;

绝缘件,其位于所述套筒的径向外侧,并覆盖所述定子铁芯的表面的一部分;以及多个线圈,它们具有隔着所述绝缘件卷绕于所述多个齿上的导线,所述叶轮具有:

圆环状的叶轮顶板部,其位于所述定子的上方;

叶轮筒状部,其从所述叶轮顶板部的外缘朝向下方呈圆筒状延伸,并支承所述磁铁;以及叶轮垂下部,其从所述叶轮顶板部的下表面的一部分向下方延伸,所述叶轮垂下部的包含下端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轴的外周面与所述绝缘件的内周面的径向之间,所述轴的外周面与所述套筒的内周面的径向之间的间隙、所述套筒的上表面与所述叶轮垂下部的下表面的轴向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叶轮垂下部的外周面与所述绝缘件的内周面的径向之间的间隙相互连续,从而形成迷宫结构。

12.一种风扇马达,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

叶轮杯,其被固定于转子轮毂部,所述转子轮毂部支承所述磁铁并固定于所述轴,而且所述转子轮毂部在所述轴的周围呈环状扩展;以及叶轮,其具有从所述叶轮杯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多个叶片。

说明书 :

马达以及风扇马达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马达以及具有该马达和叶轮的风扇马达。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已知有使用气体动压轴承的马达。马达的旋转部件借助气体动压轴承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静止部件旋转。在形成气体动压轴承的部位处的、旋转部件与静止部件之间,设置有微小的间隙。并且,在旋转部件以及静止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构成该间隙的面,设置有动压产生槽。而且,设置有将该间隙与马达的外部连通的连通孔。在驱动马达时,一边从马达的外部经由连通孔向该间隙供给气体,一边通过动压产生槽产生动压。关于以往的使用气体动压轴承的马达的结构,例如记载于日本公开公报特开平11-305161号公报。
[0003] 在该马达中,在插入到中空旋转轴的中空内的固定轴的外周面上形成有鱼骨状槽。而且,在驱动马达时,空气经由设置于中空旋转轴的下端部的吸气口而被供给到固定轴与中空旋转轴之间的间隙,从而压力增高,而且通过鱼骨状槽产生动压空气,由此作为轴承发挥功能。并且,在吸气口配置有从固定定子的基台突出的部位的一部分。由此,能够抑制灰尘或水滴经由吸气口进入到上述的间隙内。但是,若应用将上述的支承定子的基台配置于轴承附近的有限的空间的结构,则有可能无法充分地确保配置定子和磁铁的磁空间或用于支承旋转部的轴承空间。并且,很难实现马达的进一步的小型化以及高性能化。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在使用气体动压轴承的马达中,能够确保配置定子和磁铁的磁空间以及用于支承旋转部的轴承空间,并且能够抑制灰尘或水滴进入到形成气体动压轴承的间隙内。
[0005] 本发明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为一种马达,其具有:静止部,其具有定子;以及旋转部,其借助气体动压轴承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静止部以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所述旋转部具有:轴,其沿着所述中心轴线配置;以及磁铁,其与所述定子对置。所述静止部具有套筒,所述套筒在所述轴的周围沿轴向呈圆筒状延伸,所述定子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所述套筒的外周面。在所述气体动压轴承处,所述轴的外周面与所述套筒的内周面在径向上对置,所述套筒具有沿径向贯通所述套筒的贯通孔。所述套筒的径向内侧的空间经由所述贯通孔而与所述马达的外部空间连通,所述静止部还具有壁部,所述壁部在所述贯通孔的径向外侧与所述贯通孔在径向上隔着间隙重叠。
[0006] 本发明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为一种风扇马达,具有:上述的马达;叶轮杯,其支承所述磁铁,该叶轮杯被固定于所述轴且在所述轴的周围呈环状扩展;以及叶轮,其具有从所述叶轮杯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多个叶片。
[0007] 根据本发明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由静止部形成壁部,所述壁部在将套筒的径向内侧的空间与马达的外部空间连通的贯通孔的径向外侧与该贯通孔在径向上隔着间隙重叠。由此,能够确保配置定子和磁铁的磁空间以及用于支承旋转部的轴承空间,并且能够抑制灰尘或水滴进入到形成气体动压轴承的间隙内。
[0008] 由以下的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和优点。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马达的纵剖视图。
[0010] 图2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马达的局部纵剖视图。
[0011] 图3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套筒的纵剖视图。
[0012] 图4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马达的局部纵剖视图。
[0013] 图5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套筒的侧视图。
[0014] 图6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套筒的横剖视图。
[0015] 图7是变形例所涉及的风扇马达的局部纵剖视图。
[0016] 图8是变形例所涉及的风扇马达的局部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申请中,将与后述的马达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称作“轴向”,将与马达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称作“径向”,将沿以马达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称作“周向”。并且,在本申请中,以轴向为上下方向,相对于后述的基底部件以旋转部侧为上,对各部分的形状和位置关系进行说明。但是,该上下方向的定义并不表示限定本发明所涉及的马达以及风扇马达在使用时的朝向。并且,在本申请中,“平行的方向”还包括大致平行的方向。并且,在本申请中,“正交的方向”还包括大致正交的方向。
[0018] 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马达1例如搭载于笔记本电脑的壳体的内部,用作供给冷却用的空气流的装置。但是,风扇马达1也可以用作向冰箱等家电产品、车载用前照灯等成为高温的设备或者配置有多个电子设备的服务器系统等的空间供给冷却用的空气流的装置。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马达1的纵剖视图。如图1所示,风扇马达1具有马达10、叶轮50以及机壳60。
[0019] 接下来,对马达10的结构进行说明。马达10是根据驱动电流使叶轮50旋转的装置。如图1所示,马达10具有静止部2和旋转部3。静止部2被固定于机壳60,并相对于机壳60相对静止。旋转部3借助后述的气体动压轴承4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静止部2以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9为中心旋转。
[0020] 静止部2具有基底部件21、定子22、电路板23以及轴承部24。
[0021] 基底部件21是在定子22以及电路板23的下侧沿径向扩展的板状的部件。基底部件21的材料例如使用树脂。但是,基底部件21的材料也可以使用金属。基底部件21在中心轴线
9的周围具有沿轴向贯通基底部件21的贯通孔210。基底部件21例如通过螺纹固定而固定于后述的机壳60。但是,基底部件21也可以与机壳60形成为单一部件。
[0022] 定子22是具有定子铁芯41、多个线圈42、绝缘件43以及接线销44的电枢。定子22位于比基底部件21的至少一部分靠上方的位置。定子铁芯41例如由在轴向上层叠硅钢板等电磁钢板而成的层叠钢板构成。包含定子铁芯41的定子22例如利用粘接剂直接固定于后述的套筒25的外周面,由此定子22间接地被基底部件21支承。另外,定子22也可以借助其他部件(省略图示)间接地固定于后述的套筒25的外周面。
[0023] 并且,定子铁芯41具有:圆环状的铁芯背部411;以及从铁芯背部411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齿412。绝缘件43用于对构成后述的多个线圈42的导线与定子铁芯41进行绝缘。绝缘件43覆盖定子铁芯41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并且,绝缘件43位于后述的套筒25的径向外侧。绝缘件43的材料使用作为绝缘体的树脂。在后面对绝缘件43的详细的结构进行叙述。
多个线圈42是隔着绝缘件43卷绕于多个齿412的周围的导线的集合体。多个齿412以及多个线圈42优选在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的周向上以大致相等间隔呈圆环状排列。
[0024] 电路板23位于定子22的至少一部分的下侧,与中心轴线9大致垂直地配置。并且,电路板23位于比后述的套筒25的贯通孔250靠轴向上侧的位置。电路板23例如通过熔接而固定于绝缘件43的下端部附近。电路板23与定子22电连接。在电路板23装设有用于向线圈42供给驱动电流的电子电路。构成线圈42的导线的端部与电路板23的电子电路电连接。马达10的驱动电流被从外部电源(省略图示)经由电路板23以及导线供给到线圈42。
[0025] 定子22的接线销44是为了容易地将构成线圈42的导线与电路板23连接从而减少连接不良而使用的。从线圈42引出的导线的端部被绑束在接线销44上。接线销44的下端部与电路板23电连接,并且通过锡焊而固定于电路板23。并且,绝缘件43呈圆筒状覆盖接线销44的外周面的一部分。由此,接线销44被支承,并且能够防止绑束于接线销44的导线的端部以外的线圈42与接线销44发生短路所导致的耐压不良。
[0026] 轴承部24是将后述的轴31支承为能够旋转的部位。轴承部24的材料例如使用金属。轴承部24具有:在轴31的周围沿轴向呈圆筒状延伸的套筒25;以及封闭套筒25的下端部的开口的圆盘状的帽26。套筒25的内周面与轴31的外周面在径向上对置。套筒25的下部被插入到基底部件21的贯通孔210内,例如利用粘接剂固定于基底部件21。
[0027] 并且,在套筒25的下部的内周面例如利用粘接剂固定有套筒支承磁铁251。套筒支承磁铁251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呈圆环状配置。套筒支承磁铁251的内周面成为在轴向上排列有N极和S极的磁极面。并且,套筒支承磁铁251的内周面与后述的轴支承磁铁311的外周面在径向上对置。
[0028] 图2是风扇马达1的局部纵剖视图。如图2所示,套筒25在比套筒支承磁铁251靠轴向上侧的位置具有沿径向贯通套筒25的贯通孔250。位于套筒25的径向内侧且后述的轴31的径向外侧的空间经由贯通孔250而与马达10以及风扇马达1的外部空间连通。在驱动马达10时,气体从外部空间经由贯通孔250流入到套筒25的径向内侧的空间内。但是,贯通孔250的轴向的位置只要是在径向上与相邻的基底部件21、定子22以及套筒支承磁铁251不重叠的位置即可,并不限定于图1以及图2所示的位置。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套筒25上设置有1个贯通孔250。但是,也可以在套筒25上设置有2个以上的贯通孔250。
[0029] 旋转部3具有轴31、转子轮毂部32以及驱动磁铁33。
[0030] 轴31是沿中心轴线9配置且沿轴向延伸的圆柱状的部件。轴31与转子轮毂部32可以为一体,也可以是分体的部件。轴31的材料例如使用不锈钢等金属。轴31的外周面与套筒25的内周面在径向上隔着微小的间隙300对置。并且,轴31的下部的直径随着朝向下方而分阶段地变小。在轴31的下端部附近的外周面上例如利用粘接剂固定有轴支承磁铁311。轴支承磁铁311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呈圆环状配置。轴支承磁铁311的外周面成为在轴向上排列有S极和N极的磁极面。并且,轴支承磁铁311的外周面与套筒支承磁铁251的内周面在径向上对置。由此,通过轴支承磁铁311的外周面与套筒支承磁铁251的内周面之间的磁力的相吸,包含轴支承磁铁311的轴31相对于包含套筒支承磁铁251的套筒25在轴向上保持为非接触状态。其结果是,驱动马达10时旋转部3的旋转稳定。
[0031] 转子轮毂部32是在轴31的周围呈环状扩展的部件。转子轮毂部32具有轮毂顶板部321和轮毂筒状部322。轮毂顶板部321是位于定子22的上方且从轴31的上端部附近向径向外侧呈圆环状扩展的部位。在轮毂顶板部321的径向内侧设置有沿轴向贯通转子轮毂部32的贯通孔320。轴31的上端部附近的部位被压入到转子轮毂部32的该贯通孔320内。由此,转子轮毂部32在比绝缘件43靠轴向上侧的位置固定于轴31。但是,轴31与转子轮毂部32也可以通过粘接或热压配合等其他方法相互固定。轮毂筒状部322是从轮毂顶板部321的外缘向下方呈大致圆筒状延伸的部位。轮毂筒状部322与中心轴线9大致同轴地配置。在轮毂筒状部322的内周面固定有驱动磁铁33的外周面。而且,轮毂筒状部322支承驱动磁铁33。转子轮毂部32的材料使用铁等磁性体。由此,能够抑制由驱动磁铁33产生的磁通向外部泄漏。
[0032] 驱动磁铁33例如利用粘接剂固定于转子轮毂部32的轮毂筒状部322的内周面。驱动磁铁33呈大致圆筒形状,位于定子22的径向外侧。在驱动磁铁33的内周面沿周向交替磁化出了N极和S极。并且,驱动磁铁33的内周面与多个齿412的径向外侧的端面在径向上隔着微小的间隙对置。即,驱动磁铁33具有与定子22在径向上对置的磁极面。但是,也可以代替大致圆筒形状的驱动磁铁33而使用多个磁铁。在使用多个磁铁的情况下,只要以N极的磁极面和S极的磁极面在周向上交替排列的方式配置于轮毂筒状部322的内周面即可。另外,驱动磁铁33也可以借助铁制轭而间接地固定于轮毂筒状部322。
[0033] 在这样的马达10中,当向线圈42供给驱动电流时,在作为线圈42的磁芯的多个齿412中产生磁通。并且,形成了通过定子22以及驱动磁铁33的磁回路。而且,通过齿412与驱动磁铁33之间的磁通的作用,在静止部2与旋转部3之间产生周向的扭矩。其结果是,旋转部
3借助后述的气体动压轴承4相对于静止部2绕中心轴线9旋转。并且,支承于转子轮毂部32的后述的叶轮50与旋转部3一同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旋转。
[0034] 在此,对气体动压轴承4的结构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包含套筒25的静止部2与包含轴31的旋转部3在径向上隔着微小的间隙300对置。在间隙300内存在空气等气体。但是,在间隙300内也可以存在空气以外的气体或空气与空气以外的气体之混合气体。
[0035] 图3是套筒25的纵剖视图。如图3所示,套筒25在其内周面上具有上径向槽列511和下径向槽列512。上径向槽列511与下径向槽列512在轴向上隔着间隔而设置。上径向槽列511具有随着朝向下方而向周向一侧倾斜的多个槽。该多个槽相互平行地配置。并且,下径向槽列512具有随着朝向上方而向周向一侧倾斜的多个槽。该多个槽相互平行地配置。在此,周向一侧表示图3中的左侧,是与马达10的旋转部3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另外,上径向槽列511以及下径向槽列512均可以是随着朝向轴向的中央部而向周向一侧倾斜的所谓鱼骨状的槽列。在驱动马达10时,气体从外部空间经由贯通孔250流入到间隙300内而压力增高,并且通过上径向槽列511以及下径向槽列512在上径向槽列511与下径向槽列512的轴向之间产生动压。由此,产生轴31的相对于套筒25的径向的支承力。
[0036] 即,在该马达10中,通过使套筒25的内周面与轴31的外周面在径向上隔着存在有气体的间隙300而对置,构成了作为气体动压轴承4的径向轴承部。另外,上径向槽列511以及下径向槽列512只要设置于套筒25的内周面和轴31的外周面中的任一方即可。
[0037] 如上所述,由静止部2中的套筒25、旋转部3中的轴31以及存在于两者之间的间隙300内的气体构成了气体动压轴承4。旋转部3通过气体动压轴承4在径向上被支承,并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以非接触状态旋转。并且,通过在套筒支承磁铁251与轴支承磁铁311之间产生的磁通,轴31相对于套筒25在轴向上以非接触状态被保持。
[0038] 接下来,对叶轮50以及机壳60的结构进行说明。
[0039] 叶轮50具有叶轮杯51和多个叶片52。叶轮杯51固定于转子轮毂部32的轮毂顶板部321的上表面和轮毂筒状部322的外周面。各叶片52从叶轮杯51向径向外侧扩展。多个叶片
52在周向上彼此以大致相等间隔排列。叶轮杯51以及多个叶片52例如通过树脂的注塑成型而形成为连成一体的部件。但是,叶轮杯51和多个叶片52也可以由材料不同的分体的部件构成。叶轮杯51以及多个叶片52与马达10的旋转部3一同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旋转。
[0040] 另外,作为变形例,叶轮50也可以是不借助转子轮毂部32而直接固定于轴31的结构。例如,叶轮50也可以具有:固定于轴31的上端部、并且在轴31的周围呈环状扩展的叶轮杯51;以及从叶轮杯51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多个叶片52。而且,叶轮50也可以是通过将驱动磁铁33的外周面借助铁制轭固定于叶轮杯51的内周面来支承驱动磁铁33的结构。
[0041] 机壳60在马达10以及叶轮50的周围沿轴向呈筒状延伸。机壳60在径向内侧收纳马达10以及叶轮50。马达10的基底部件21的外周面固定在机壳60的下部的内周面上。即,马达10的基底部件21形成风扇马达1的下表面。机壳60的径向内侧的空间经由机壳60的上部的开口600露出于外部。并且,在机壳60的下部设置有沿轴向贯通基底部件21的排气口(省略图示)。
[0042] 通过叶轮50的旋转,气体经由开口600沿轴向被吸引到机壳60的内部的空间内。并且,吸引到机壳60内的气体通过叶轮50而被加速,在叶轮50与机壳60之间的风洞内朝轴向下方流动。之后,气体通过基底部件21的排气口(省略图示)而被排出到机壳60的外部。另外,如后所述,吸引到机壳60内的气体的一部分经由套筒25的贯通孔250而流入到间隙300内。
[0043] 接下来,对套筒25以及绝缘件43的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下文中,与后述的图4~图6一同还适当地参照图1~图3。
[0044] 首先,对绝缘件43的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绝缘件43具有绝缘件主体431和绝缘件下侧突出部432。绝缘件主体431是在套筒25的径向外侧沿轴向呈圆筒状延伸的部位。绝缘件主体431覆盖定子铁芯41的表面的一部分。绝缘件下侧突出部432是从绝缘件主体431的下端部的周向的一部分向下方突出的部位。图4是放大风扇马达1中的套筒25的贯通孔250附近的部位的局部纵剖视图。如图4所示,绝缘件下侧突出部432在贯通孔250的径向外侧与贯通孔250在径向上隔着间隙200重叠。由此,绝缘件下侧突出部
432形成在贯通孔250的径向外侧覆盖贯通孔250的壁部400。贯通孔250与壁部400在径向上隔着间隙200对置。
[0045] 在驱动马达10时,气体从外部空间经由绝缘件下侧突出部432的径向内侧的间隙200以及贯通孔250流入到套筒25的内周面与轴31的外周面的径向之间的间隙300内(参照图4的虚线箭头)。另一方面,位于马达10的内部的贯通孔250的附近的灰尘或水滴被壁部
400阻挡,能够抑制其进入到贯通孔250内。即,间隙200具有如下程度的大小:能够供由微细的分子构成的空气等气体移动而又能够限制灰尘或水滴移动。即,通过设置壁部400,能够抑制进入到马达10的内部的灰尘或水滴经由贯通孔250而进一步进入到形成气体动压轴承
4的间隙300内。由此,能够抑制灰尘或水滴在旋转部3旋转时成为阻力。并且,能够抑制由于灰尘或水滴进入到贯通孔250内而导致套筒25以及轴31等腐蚀或劣化。
[0046]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定子22所包含的绝缘件43形成壁部400。由此,能够充分地确保用于在与旋转部3之间产生周向的扭矩的定子22的磁空间、和配置用于稳定地支承旋转部3的气体动压轴承4、套筒支承磁铁251以及轴支承磁铁311的空间。而且,最终还能够充分地确保配置叶轮50的空间。并且,由于无需在定子22之外另行设置用于抑制灰尘或水滴进入的部件,因此能够实现马达10的小型化。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壁部400的绝缘件下侧突出部432具有只从绝缘件主体431的周向的一部分突出的结构。由此,与不设置绝缘件下侧突出部432而使绝缘件主体431呈圆筒状突出的情况相比,能够确保电路板23的面积。而且,能够减少绝缘件43的树脂量,而且会关联到马达10的小型化以及制造成本的削减。
[0047] 但是,绝缘件43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如上所述,也可以是绝缘件主体431呈圆筒状突出的情况。即,绝缘件43也可以只具有覆盖定子铁芯41的表面的一部分并在套筒25的径向外侧沿轴向呈圆筒状延伸的结构。而且,也可以由呈圆筒状延伸的绝缘件43的下端部附近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与贯通孔250在径向上隔着间隙200重叠的壁部400。在该情况下,即使是绝缘件43相对于套筒25在周向上偏离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壁部400与贯通孔250的径向外侧重叠的状态。其结果是,能够更加抑制灰尘或水滴从贯通孔250进入。因而,能够抑制进入到马达10的内部的灰尘或水滴经由贯通孔250进一步进入到形成气体动压轴承4的间隙300内。
[0048] 另外,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接线销44的下端部在由绝缘件下侧突出部432形成的壁部400的径向外侧的与贯通孔250在径向上重叠的位置处通过锡焊而固定于电路板23。由此,由焊锡231产生的杂质等微粒被壁部400阻挡,能够抑制其进入到贯通孔250内。其结果是,能够抑制该微粒在旋转部3旋转时成为阻力。并且,能够抑制由于该微粒进入到贯通孔250内而导致套筒25以及轴31等腐蚀或劣化。
[0049] 并且,如上所述,电路板23位于比套筒25的贯通孔250靠轴向上侧的位置。在驱动马达10时,马达10的内部的空气等气体因离心力的影响而向径向外侧移动。因此,例如,作为马达10的内部的径向内侧的空间的间隙202(套筒25的上表面与轮毂顶板部321的径向内侧的端部的下表面的轴向之间的间隙。参照图1)附近的压力比间隙202的径向外侧的空间的压力低。另一方面,在马达10内部中的下部处,向径向外侧扩展的电路板23成为护板,抑制了空气等气体因离心力的影响而向径向外侧移动。因此,抑制了马达10内部的比电路板23靠轴向下侧且径向内侧的空间即贯通孔250的径向外侧附近的空间的压力下降。其结果是,该贯通孔250的径向外侧附近的空间的压力比间隙202附近的压力高。由此,在驱动马达
10时,产生了从贯通孔250的径向外侧附近的空间通过贯通孔250而向上方进入到间隙300内并朝向间隙202附近的气流。另一方面,不易产生从间隙202附近向下方进入到间隙300内并通过贯通孔250而朝向贯通孔250的径向外侧附近的空间的气流。而且,如上所述,贯通孔
250的径向外侧附近的空间被壁部400覆盖。由此,无需再设置覆盖间隙202附近的其他壁部就能够抑制进入到马达10的内部的灰尘或水滴进入到形成气体动压轴承4的间隙300内。
[0050] 接下来,对套筒25的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图5是套筒25的侧视图。如图1~图3以及图5所示,套筒25在比贯通孔250靠轴向下侧的位置具有从套筒25的外周面在周向的整周上朝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圆周槽252。在制造风扇马达1时,通过在模具内配置了具有圆周槽252的金属制的套筒25的状态下进行树脂的注塑成型,而形成了基底部件21。由此,在进行树脂的注塑成型之后,构成基底部件21的树脂材料的一部分位于圆周槽252内。其结果是,基底部件21与套筒25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固定强度得以提高。并且,在沿轴向对基底部件
21以及套筒25中的一方施加了冲击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在基底部件21与套筒25之间产生轴向的偏移。另外,圆周槽252也可以从套筒25的外周面朝仅在周向上的一部分向径向内侧凹陷。即,圆周槽252也可以从套筒25的外周面在周向的整周上或只在周向的一部分朝向径向外侧呈凸状。
[0051] 图6是从图3以及图5的A-A位置观察的套筒25的横剖视图。如图6所示,套筒25的外周面具有:在周向上扩展的圆弧状面253;以及与径向垂直地扩展的平坦面254。即,在套筒25的横剖视观察时,形成所谓“D形切口形状”。而且,在制造风扇马达1时,在进行形成基底部件21的树脂的注塑成型之后,基底部件21的径向内侧的端面与圆弧状面253和平坦面254这两者接触。其结果是,在对基底部件21以及套筒25中的一方沿周向施加了冲击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在基底部件21与套筒25之间产生周向的偏移。
[0052] 另外,如图6所示,贯通孔250从套筒25的外周面中的圆弧状面253向径向内侧延伸,并在径向上贯通套筒25。即,贯通孔250和套筒25中的作为薄壁的部位的“形成有D形切口形状的部位”在周向上设置于彼此不同的位置。由此,能够充分地确保套筒25的强度,并且能够缩窄贯通孔250与壁部400之间的间隙200。
[0053] 以上,对本发明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0054]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绝缘件43形成了壁部400。但是,形成壁部400的部件并不限定于绝缘件43。图7是一变形例所涉及的风扇马达1B的局部纵剖视图。在图7的例中,在基底部件21B的径向内侧的端部的上表面的一部分还固定有环部件211B。环部件211B沿着中心轴线呈圆筒状延伸。环部件211B的材料例如使用树脂。环部件211B具有环主体61B和环突出部62B。环主体61B在套筒25B的径向外侧沿轴向呈圆筒状延伸。环突出部62B从环主体61B的上端部的周向的一部分向上方突出。环突出部62B在贯通孔250B的径向外侧与贯通孔
250B在径向上隔着间隙200B重叠。由此,环突出部62B形成从贯通孔250B的径向外侧隔着间隙200B覆盖贯通孔250B的壁部400B。由此,能够抑制进入到马达的内部的灰尘或水滴经由贯通孔250B进一步进入到套筒25B的径向内侧的间隙300B内。
[0055] 图8是其他变形例所涉及的风扇马达1C的局部纵剖视图。在图8的例中,转子轮毂部32C除了具有轮毂顶板部321C以及轮毂筒状部322C之外,还具有轮毂垂下部323C。轮毂垂下部323C是从轮毂顶板部321C的径向内侧的端部的下表面的一部分向下方延伸的部位。并且,本变形例的绝缘件43C具有绝缘件主体431C和绝缘件上侧突出部433C。绝缘件主体431C是在套筒25C的径向外侧沿轴向呈圆筒状延伸的部位。绝缘件上侧突出部433C是从绝缘件主体431C的上端部的周向的一部分向上方突出的部位。并且,绝缘件上侧突出部433C的上端部位于比套筒25C的上端部以及轮毂垂下部323C的下端部靠轴向上侧的位置。
[0056] 并且,轮毂垂下部323C的包含下端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轴31C的外周面与绝缘件上侧突出部433C的内周面的径向之间。而且,轴31C的上部的外周面与套筒25C的上部的内周面的径向之间的间隙201C、套筒25C的上表面与轮毂垂下部323C的下表面的轴向之间的间隙202C、以及轮毂垂下部323C的外周面与绝缘件上侧突出部433C的内周面的径向之间的间隙203C相互连续,并且与马达以及风扇马达的外部空间连通。通过形成这样的所谓“迷宫结构”,能够抑制进入到马达的内部的灰尘或水滴经由间隙201C~间隙203C进一步进入到形成气体动压轴承4C的间隙300C内。
[0057] 另外,轮毂垂下部323C也可以由转子轮毂部32C以外的部件例如叶轮50的一部分形成。在该情况下,叶轮50也可以具有:位于定子22C的上方并在径向上呈圆环状扩展的叶轮顶板部;从叶轮顶板部的外缘朝向下方呈大致圆筒状延伸、并在内周面支承驱动磁铁33C的叶轮筒状部;从叶轮筒状部的外周面分别朝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多个叶片;以及从叶轮顶板部的径向内侧的端部的下表面的一部分向下方延伸的叶轮垂下部。在此,叶轮垂下部相当于轮毂垂下部323C。而且,叶轮垂下部的包含下端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轴31C的外周面与绝缘件上侧突出部433C的内周面的径向之间。而且,也可以使轴31C的上部的外周面与套筒25C的上部的内周面的径向之间的间隙201C、套筒25C的上表面与叶轮垂下部的下表面的轴向之间的间隙202C、以及叶轮垂下部的外周面与绝缘件上侧突出部433C的内周面的径向之间的间隙203C相互连续,并且与马达以及风扇马达的外部空间连通,从而形成“迷宫结构”。
由此,能够抑制进入到马达的内部的灰尘或水滴经由间隙201C~间隙203C而进一步进入到形成气体动压轴承4C的间隙300C内。
[0058] 另外,马达以及风扇马达的细节部分的形状也可以与本申请的各附图所示的结构以及形状不同。并且,也可以将上述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出现的各要素在不发生矛盾的范围内适当地组合。
[0059] 本发明例如能够利用于马达以及风扇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