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堵漏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484365.9

文献号 : CN11028528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海涛谭松玲陈文利

申请人 : 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堵漏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设置第一腔体结构,并用所述第一腔体结构包覆管道破损处,在所述第一腔体结构上连通导流管,设置第二腔体结构,并用所述第二腔体结构包覆第一腔体结构,在所述第二腔体结构上设置一开口,使所述导流管穿过开口延伸至第二腔体结构外,通过所述导流管将管道破损处泄漏的介质排放至安全区域,将所述第二腔体结构密封焊接在管道上,使所述第二腔体结构与管道之间形成一密闭腔体,分离所述导流管与第一腔体结构,封堵所述第二腔体结构的开口。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管道堵漏方法,利用该方法能够在管道不停输的情况下对管道破损部位进行修复。

权利要求 :

1.一种管道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设置第一腔体结构,并用所述第一腔体结构包覆管道破损处,在所述第一腔体结构上连通导流管,设置第二腔体结构,并用所述第二腔体结构包覆第一腔体结构,在所述第二腔体结构上设置一开口,使所述导流管穿过开口延伸至第二腔体结构外,通过所述导流管将管道破损处泄漏的介质排放至安全区域,将所述第二腔体结构密封焊接在管道上,使所述第二腔体结构与管道之间形成一密闭腔体,

分离所述导流管与第一腔体结构,封堵所述第二腔体结构的开口,所述设置第一腔体结构,并用所述第一腔体结构包覆管道破损处包括:将第一腔体结构设置为能够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并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置用于贯穿管道的第一通孔,接着沿管道的周向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密封扣合于管道上,使所述管道破损处位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构成的第一腔体结构内,所述设置第二腔体结构,并用所述第二腔体结构包覆第一腔体结构包括:将第二腔体结构设置为能够相互扣合的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并在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之间设置用于贯穿管道的第二通孔,接着沿管道的周向将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密封扣合于管道上,使所述第一腔体结构位于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所构成的第二腔体结构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腔体结构上连通导流管包括:在所述第一腔体结构的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上设置接头管,并在所述接头管的端口设置径向布置的凸缘,在所述凸缘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槽口,在所述导流管的一端内壁上设置至少一个径向布置的凸块,使所述导流管与接头管同轴布置,接着沿接头管的轴线向靠近第一腔体结构方向移动导流管,在移动导流管的过程中使凸块与槽口相对应,待所述凸块滑过所述凸缘后,再转动所述导流管,使所述导流管卡合连接于接头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腔体结构密封焊接在管道上包括:沿着所述第二通孔的孔边缘将第二腔体结构焊接在管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所述导流管与第一腔体结构包括:转动所述导流管,使凸块与槽口相对应,接着沿接头管的轴线向远离第一腔体结构方向移动导流管,直至所述导流管与接头管分离。

说明书 :

管道堵漏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管道维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阻止管道内的介质泄漏的堵漏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管道在腐蚀或外力的作用下会发生破损,需要对管道的破损部位进行修复,以保证环境安全以及减少经济损失。修复的通常做法是将管道停输后再进行破损部位的修复,
此种方法会导致管道输送介质的中断,给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道堵漏方法,利用该方法能够在管道不停输的情况下对管道破损部位进行修复。
[0004] 本发明管道堵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 设置第一腔体结构,并用所述第一腔体结构包覆管道破损处,
[0006] 在所述第一腔体结构上连通导流管,
[0007] 设置第二腔体结构,并用所述第二腔体结构包覆第一腔体结构,
[0008] 在所述第二腔体结构上设置一开口,使所述导流管穿过开口延伸至第二腔体结构外,通过所述导流管将管道破损处泄漏的介质排放至安全区域,
[0009] 将所述第二腔体结构密封焊接在管道上,使所述第二腔体结构与管道之间形成一密闭腔体,
[0010] 分离所述导流管与第一腔体结构,封堵所述第二腔体结构的开口。
[0011] 本发明管道堵漏方法,其中所述设置第一腔体结构,并用所述第一腔体结构包覆管道破损处包括:将第一腔体结构设置为能够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并在第一
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置用于贯穿管道的第一通孔,接着沿管道的周向将第一壳体和第二
壳体密封扣合于管道上,使所述管道破损处位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构成的第一腔体结
构内。
[0012] 本发明管道堵漏方法,其中所述在所述第一腔体结构上连通导流管包括:在所述第一腔体结构的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上设置接头管,并在所述接头管的端口设置径向布置
的凸缘,在所述凸缘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槽口,在所述导流管的一端内壁上设置至少一个径
向布置的凸块,使所述导流管与接头管同轴布置,接着沿接头管的轴线向靠近第一腔体结
构方向移动导流管,在移动导流管的过程中使凸块与槽口相对应,待所述凸块滑过所述凸
缘后,再转动所述导流管,使所述导流管卡合连接于接头管上。
[0013] 本发明管道堵漏方法,其中所述设置第二腔体结构,并用所述第二腔体结构包覆第一腔体结构包括:将第二腔体结构设置为能够相互扣合的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并在第
三壳体和第四壳体之间设置用于贯穿管道的第二通孔,接着沿管道的周向将第三壳体和第
四壳体密封扣合于管道上,使所述第一腔体结构位于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所构成的第二腔
体结构内。
[0014] 本发明管道堵漏方法,其中所述将所述第二腔体结构密封焊接在管道上包括:沿着所述第二通孔的孔边缘将第二腔体结构焊接在管道上。
[0015] 本发明管道堵漏方法,其中所述分离所述导流管与第一腔体结构包括:转动所述导流管,使凸块与槽口相对应,接着沿接头管的轴线向远离第一腔体结构方向移动导流管,
直至所述导流管与接头管分离。
[0016] 本发明管道堵漏方法在使用的时候,利用第一腔体结构将管道的破损处进行包覆,从管道破损处泄漏的介质沿着与第一腔体结构连通的导流管排放到安全区域,之后再
用第二腔体结构将第一腔体结构包裹起来(导流管从第二腔体结构的开口处引出),由于将
管道破损处的介质排放到了安全区域,因此,可以在管道不停输的情况下将第二腔体结构
焊接在管道上,在完成焊接作业后,将导流管与第一腔体结构分离,最后将第二腔体结构上
的开口进行封堵,这样就完成了在管道不停输情况下对管道破损部位的修复作业。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管道堵漏方法的流程框图;
[0019] 图2为实现本发明管道堵漏方法的堵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堵漏装置中导流器的主视图;
[0021] 图4为堵漏装置中导流器的立体图;
[0022] 图5为堵漏装置中导流器的第一腔体结构的立体图;
[0023] 图6为堵漏装置中导流器的导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7为堵漏装置中第一壳体的立体图;
[0025] 图8为堵漏装置中第一壳体的俯视图;
[0026] 图9为堵漏装置中第二壳体的立体图;
[0027] 图10为堵漏装置中第二壳体的又一立体图;
[0028] 图11为堵漏装置中第二壳体的俯视图;
[0029] 图12为堵漏装置中封堵器的主视图;
[0030] 图13为堵漏装置中封堵器的左视图;
[0031] 图14为沿图13中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如图1所示,本发明管道堵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 设置第一腔体结构,并用所述第一腔体结构包覆管道破损处,
[0034] 在所述第一腔体结构上连通导流管,
[0035] 设置第二腔体结构,并用所述第二腔体结构包覆第一腔体结构,
[0036] 在所述第二腔体结构上设置一开口,使所述导流管穿过开口延伸至第二腔体结构外,通过所述导流管将管道破损处泄漏的介质排放至安全区域,
[0037] 将所述第二腔体结构密封焊接在管道上,使所述第二腔体结构与管道之间形成一密闭腔体,
[0038] 分离所述导流管与第一腔体结构,封堵所述第二腔体结构的开口。
[0039] 本发明管道堵漏方法,其中所述设置第一腔体结构,并用所述第一腔体结构包覆管道破损处包括:将第一腔体结构设置为能够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并在第一
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置用于贯穿管道的第一通孔,接着沿管道的周向将第一壳体和第二
壳体密封扣合于管道上,使所述管道破损处位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构成的第一腔体结
构内。
[0040] 本发明管道堵漏方法,其中所述在所述第一腔体结构上连通导流管包括:在所述第一腔体结构的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上设置接头管,并在所述接头管的端口设置径向布置
的凸缘,在所述凸缘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槽口,在所述导流管的一端内壁上设置至少一个径
向布置的凸块,使所述导流管与接头管同轴布置,接着沿接头管的轴线向靠近第一腔体结
构方向移动导流管,在移动导流管的过程中使凸块与槽口相对应,待所述凸块滑过所述凸
缘后,再转动所述导流管,使所述导流管卡合连接于接头管上。
[0041] 本发明管道堵漏方法,其中所述设置第二腔体结构,并用所述第二腔体结构包覆第一腔体结构包括:将第二腔体结构设置为能够相互扣合的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并在第
三壳体和第四壳体之间设置用于贯穿管道的第二通孔,接着沿管道的周向将第三壳体和第
四壳体密封扣合于管道上,使所述第一腔体结构位于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所构成的第二腔
体结构内。
[0042] 本发明管道堵漏方法,其中所述将所述第二腔体结构密封焊接在管道上包括:沿着所述第二通孔的孔边缘将第二腔体结构焊接在管道上。
[0043] 本发明管道堵漏方法,其中所述分离所述导流管与第一腔体结构包括:转动所述导流管,使凸块与槽口相对应,接着沿接头管的轴线向远离第一腔体结构方向移动导流管,
直至所述导流管与接头管分离。
[0044] 本发明管道堵漏方法在使用的时候,利用第一腔体结构将管道的破损处进行包覆,从管道破损处泄漏的介质沿着与第一腔体结构连通的导流管排放到安全区域,之后再
用第二腔体结构将第一腔体结构包裹起来(导流管从第二腔体结构的开口处引出),由于将
管道破损处的介质排放到了安全区域,因此,可以在管道不停输的情况下将第二腔体结构
焊接在管道上,在完成焊接作业后,将导流管与第一腔体结构分离,最后将第二腔体结构上
的开口进行封堵,这样就完成了在管道不停输情况下对管道破损部位的修复作业。
[0045] 实现上述本发明管道堵漏方法的堵漏装置的具体结构如下:
[0046] 如图2所示,堵漏装置包括导流器和封堵器,所述导流器包括第一腔体结构3,所述第一腔体结构3的内腔用于包覆管道破损处,所述第一腔体结构3上连通有导流管1,所述封
堵器包括第二腔体结构2,所述第一腔体结构3位于第二腔体结构2的内腔中,所述第二腔体
结构2上设有开口,所述第一腔体结构3上的导流管1穿过开口延伸至第二腔体结构2外。
[0047] 如图3所示,并结合图4所示,第一腔体结构3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4和第二壳体5,所述第一壳体4和第二壳体5之间设有用于贯穿管道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壳体4与第
二壳体5的连接处设有密封条14,所述第一壳体4和第二壳体5的第一通孔处也设有密封条
14,所述第一壳体4或第二壳体5上连通有所述导流管1。
[0048] 如图5所示,并结合图6‑11所示,第一壳体4或第二壳体5上设有接头管6,所述接头管6的端口设有径向布置的凸缘7,所述凸缘7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槽口,所述导流管1的一端
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径向布置的凸块9,所述导流管1通过凸块9和凸缘7卡合连接于所述接
头管6上。
[0049] 在本实施例中,导流管1与第一壳体4连通,与之相应的,第一壳体4上设有接头管6,第一壳体4内部通过接头管6与导流管1连通。
[0050] 如图6所示,导流管1包括管本体和套管接头8,所述套管接头8的一端与管本体螺纹连接,所述套管接头8的另一端内壁上设有所述凸块9。
[0051] 在本实施例中,接头管6端口处的凸缘7上设有3个槽口,与此相应,导流管1一端的内壁上布置有3个凸块9,在连接接头管6和导流管1的时候,将导流管1上的凸块9对准接头
管6上的槽口,之后将导流管1沿着接头管6的轴线向第一壳体4或第二壳体5的方向移动,接
着再转动导流管1将凸块9与凸缘7相互卡合。反向操作导流管1即可将其从接头管6上拆卸
下来。为了增强导流管1与接头管6之间的密封性,可以在导流管1与接头管6之间设置密封
垫。
[0052] 如图12所示,并结合图13、14所示,第二腔体结构2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三壳体16和第四壳体17,所述第三壳体16和第四壳体17之间设有用于贯穿管道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三
壳体16或第四壳体17上设有所述开口。第三壳体16和第四壳体17的连接处之间设有密封
条。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壳体16上设有所述开口。
[0053] 如图7所示,并结合图8‑11所示,第一腔体结构3呈圆柱体形,所述第一壳体4和第二壳体5均包括一弧形条状板10,所述弧形条状板10的两个长边处均设有挡板11,所述挡板
11靠近弧形条状板的圆心布置,所述挡板11上设有半圆形凹槽,所述半圆形凹槽上设有沿
弧形条状板10轴向布置的弧形压板12,所述弧形条状板10的两个短边处均设有法兰结构
13,所述第一壳体4和第二壳体5通过所述法兰结构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4或第二壳体
5的弧形条状板10上连通有所述导流管1。半圆形凹槽(即第一壳体4和第二壳体5的第一通
孔处,因为第一壳体4上的半圆形凹槽与第二壳体5上的半圆形凹槽构成所述第一通孔)和
法兰结构13(即第一壳体4与第二壳体5的连接处)上均设置有密封条14,其能够增强第一壳
体4与第二壳体5之间的密封性。
[0054] 如图9所示,第一壳体4的弧形条状板10上设有用于连接接头管6的通孔15。
[0055] 第二腔体结构2呈球形,所述第三壳体16和第四壳体17均呈半球形。
[0056] 第一腔体结构3还可以呈球形、长方体形、正方体形或橄榄球形,所述第二腔体结构2也可以呈长方体形、正方体形或橄榄球形。除上述所列形状外,第一腔体结构3和第二腔
体结构2还可以为其他规则立体形状或不规则立体形状。
[0057] 堵漏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利用导流器的第一腔体结构3将管道的破损处进行包覆,从管道破损处泄漏的介质沿着与第一腔体结构3连通的导流管1排放到安全区域,之后再用
封堵器的第二腔体结构2将导流器包裹起来(导流管1从第二腔体结构2的开口处引出),由
于将管道破损处的介质排放到了安全区域,因此,可以在管道不停输的情况下沿着封堵器
的第二通孔的孔边缘将封堵器焊接在管道上,在完成焊接作业后,将导流管1与第一腔体结
构3分离,最后将第二腔体结构2上的开口进行封堵,这样,封堵器与管道之间就形成了一个
完全密闭的空间,从管道破损处泄漏的介质只能泄漏于该密闭空间内,因此,完成了在管道
不停输情况下对管道破损部位的修复作业。
[0058] 管道中输送的介质为燃气时,利用导流器能够将管道破损处泄漏的燃气排放至安全区域,因此泄漏的燃气不会影响将封堵器焊接在管道上,待焊接完成后,将导流管1与接
头管6分离,再将封堵器的开口进行封堵,即完成了在管道不停输情况下对管道破损部位的
修复作业。
[0059]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
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