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压缩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240478.4

文献号 : CN11031900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浜名祥三安谷屋拓

申请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摘要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维持连接端子与壳体的绝缘,并且能够容易地将导电构件连接于连接端子的电动压缩机。电动压缩机具备:压缩部、电动马达、马达驱动电路、与马达驱动电路电连接的导电构件、马达配线、将马达配线与导电构件电连接的连接端子、在内部收容连接端子的绝缘性的端子收容构件、以及壳体。端子收容构件具备保持连接端子的端子保持构件、以及收容端子保持构件的组块。端子保持构件具有保持连接端子的保持部、以及供马达配线贯穿并且封闭所述收容孔的开口的封闭壁部。

权利要求 :

1.一种电动压缩机,其具备:

压缩部,其压缩制冷剂;

电动马达,其驱动所述压缩部;

马达驱动电路,其驱动所述电动马达;

导电构件,其与所述马达驱动电路电连接;

马达配线,其从所述电动马达引出;

连接端子,其将所述马达配线与所述导电构件电连接;

绝缘性的端子收容构件,其在内部收容所述连接端子;以及壳体,其收容所述压缩部、所述电动马达及所述端子收容构件,所述电动压缩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收容构件具备:保持所述连接端子的端子保持构件、以及收容所述端子保持构件的组块,所述组块具备用于供所述端子保持构件插入的收容孔,所述端子保持构件具有:保持所述连接端子的保持部、以及供所述马达配线贯穿并且封闭所述收容孔的开口的封闭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中,所述封闭壁部具有:嵌合于所述收容孔的内周面的外周面、以及在所述外周面上凹陷设置并且供所述马达配线贯穿的贯穿槽,所述保持部具有开口部,该开口部供所述连接端子插入,并且与所述贯穿槽连通,且与所述贯穿槽向相同方向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中,在由所述收容孔和所述封闭壁部的与所述连接端子相反的一侧的端面包围的空间设置有密封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中,所述组块具有限制所述端子保持构件向所述收容孔的开口侧的移动的保持构件限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中,所述端子保持构件具有限制所述连接端子相对于所述端子保持构件的移动的端子限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中,所述组块具备供所述导电构件贯穿的导电构件贯穿孔,在所述导电构件贯穿孔与所述导电构件之间设置有密封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中,所述组块具备供所述导电构件贯穿的导电构件贯穿孔,在将所述导电构件相对于所述导电构件贯穿孔插入的插入方向设为第一方向时,所述端子限制部具备限制所述连接端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端子保持构件的移动的第一端子限制部,所述第一端子限制部是所述端子保持构件的壁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中,在将所述端子保持构件相对于所述收容孔插入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时,所述端子限制部具备限制所述连接端子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端子保持构件的移动的第二端子限制部,所述第二端子限制部是所述端子保持构件的壁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中,所述组块具备供所述导电构件贯穿的导电构件贯穿孔,在将所述导电构件相对于所述导电构件贯穿孔插入的插入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所述端子保持构件相对于所述收容孔插入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将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三方向时,所述端子限制部具备限制所述连接端子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端子保持构件的移动的第三端子限制部,所述第三端子限制部是从所述端子保持构件的壁部突出的突起。

说明书 :

电动压缩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动压缩机。

背景技术

[0002] 日本特开2013-245555号公报公开的电动压缩机具备:压缩制冷剂的压缩部;驱动压缩部的电动马达;驱动电动马达的马达驱动电路;与马达驱动电路电连接的导电构件;以及从电动马达引出的马达配线。另外,电动压缩机具备:将马达配线与导电构件电连接的连接端子;将连接端子收容在内部的绝缘性的端子收容构件;收容压缩部、电动马达及端子收容构件的壳体。端子收容构件具有收容有连接端子的组块和覆盖组块整体的罩构件。组块具有用于将连接端子收容在内部的开口部。组块的开口部通过罩构件而被封闭。
[0003] 另外,在制冷剂包含用于对电动压缩机内的滑动部位(例如,压缩部)进行良好润滑的润滑油。润滑油侵入组块内时有可能使连接端子与壳体导通,但是在上述公报所公开的电动压缩机中,组块的开口部被罩构件封闭,因此能够抑制包含润滑液的制冷剂经由开口部而侵入组块内。由此,与不通过罩构件来覆盖组块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提高连接端子与壳体的绝缘性。
[0004] 另外,在上述公报中,虽然说明及图示了在组块内收容有连接端子的情况,但是没有公开组块内的连接端子的具体的收容样态。在将导电构件连接于连接端子时,在组块内有可能因连接端子移动等而不能将导电构件顺畅地连接于连接端子。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维持连接端子与壳体的绝缘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将导电构件连接于连接端子的电动压缩机。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的电动压缩机具备:压缩部,其压缩制冷剂;电动马达,其驱动所述压缩部;马达驱动电路,其驱动所述电动马达;导电构件,其与所述马达驱动电路电连接;马达配线,其从所述电动马达引出;连接端子,其将所述马达配线与所述导电构件电连接;绝缘性的端子收容构件,其在内部收容所述连接端子;以及壳体,其收容所述压缩部、所述电动马达及所述端子收容构件。所述端子收容构件具备保持所述连接端子的端子保持构件、以及收容所述端子保持构件的组块。所述组块具备用于供所述端子保持构件插入的收容孔。所述端子保持构件具有保持所述连接端子的保持部、以及供所述马达配线贯穿并且封闭所述收容孔的开口的封闭壁部。

附图说明

[0007] 图1是实施方式的电动压缩机的侧剖视图。
[0008] 图2是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0009] 图3是连接端子及端子保持构件的立体图。
[0010] 图4是连接器的剖视图。
[0011] 图5是连接器的立体图。
[0012] 图6A~图6C是对连接端子相对于端子保持构件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本发明中被认为新颖的特征在附加的技术方案中被明确。伴随着目的及利益的本发明可以通过参照附加的说明书附图以及以下所示的当前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来理解。
[0014] 以下参照图1~图6C对将电动压缩机具体化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5] 如图1所示,电动压缩机10的壳体11具有在一端(图1的左端)形成有开口12a的呈有底筒状的马达壳体12和连结于马达壳体12的一端的呈有底筒状的喷出壳体13。在马达壳体12的底壁121安装有呈有底筒状的逆变器罩14。在马达壳体12与喷出壳体13之间划分有喷出室S1。在喷出壳体13的底壁形成有喷出端口15,在喷出端口15连接有未图示的外部制冷剂回路。在马达壳体12的周壁122形成有吸入端口123,在吸入端口123连接有未图示的外部制冷剂回路。
[0016] 在马达壳体12内收容有旋转轴16。并且,在马达壳体12内收容有压缩制冷剂的压缩部17和驱动压缩部17的电动马达18。电动马达18驱动旋转轴16。压缩部17通过旋转轴16旋转而驱动。电动马达18配置在比压缩部17靠马达壳体12的底壁121(图1的右侧)的位置。
[0017] 在马达壳体12内,在压缩部17与电动马达18之间设置有轴支承构件19。在轴支承构件19的中央部形成有供旋转轴16的一端部贯穿的贯穿孔19a。在贯穿孔19a与旋转轴16的一端部之间设置有径向轴承16a。旋转轴16的一端部经由径向轴承16a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轴支承构件19。
[0018] 在马达壳体12的底壁121凹陷没置有轴承部121a。在轴承部121a的内侧插入有旋转轴16的另一端部。在轴承部121a与旋转轴16的另一端部之间设置有径向轴承16b。旋转轴16的另一端部经由径向轴承16b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轴承部121a。
[0019] 另外,通过马达壳体12的底壁121与逆变器罩14划分有收容空间S2。在收容空间S2内,在底壁121的与逆变器罩14对置的外表面上安装有马达驱动电路20(在图1以双点划线示出)。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缩部17、电动马达18及马达驱动电路20以该顺序沿旋转轴16的轴线L的延伸的方向(轴向)排列而配置。
[0020] 压缩部17具备固定于马达壳体12内的固定涡盘17a和与固定涡盘17a对置配置的可动涡盘17b。在固定涡盘17a与可动涡盘17b之间划分形成有能够变更容积的压缩室S3。通过压缩室S3的容积变更而被压缩的制冷剂向喷出室S1喷出。在马达壳体12内、压缩室S3及喷出室S1流动的制冷剂中包含用于对电动压缩机10内的滑动部位进行良好地润滑(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固定涡盘17a与可动涡盘17b的润滑)的润滑油。
[0021] 电动马达18由与旋转轴16一体旋转的转子21(旋转件)和以包围转子21的方式固定于马达壳体12的内周面的定子22(固定件)构成。
[0022] 转子21具有呈圆筒形状的转子铁心23,并且转子铁心23卡止于旋转轴16。在转子铁心23内埋设有多个永久磁铁24,并且同数量的多个永久磁铁24在转子铁心23的周向上等间隔地设置。定子22具有固定在马达壳体12的内周面上的环状的定子铁心25和设置在定子铁心25的U相、V相、W相的线圈26。
[0023] 各相的第一线圈终端261从定子铁心25的一端面251突出。各相的第二线圈终端262从定子铁心25的另一端面252突出。第一线圈终端261位于靠压缩部17(旋转轴16的轴向一端侧)的位置,并且第二线圈终端262位于靠马达驱动电路20(旋转轴16的轴向另一端侧)的位置。
[0024] 马达配线27从各相的第一线圈终端261两根两根地引出。为了实现低电压化,U相、V相、W相的线圈26成为卷绕两根导线而形成的二重线构造。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例如仅图示着U相的一根马达配线27。各马达配线27在线圈26的导线被绝缘覆膜覆盖的状态下从第二线圈终端262引出。
[0025] 在马达壳体12的底壁121形成有贯通孔121b。在贯通孔121b配设有气密端子31。气密端子31对应于U相、V相、W相的线圈26具有三个导电构件32(在图1中仅图示一个)。各导电构件32是呈直线状延伸的圆柱状的金属端子。各导电构件32贯穿贯通孔121b,并且各导电构件32的一端与马达驱动电路20电连接。各导电构件32的另一端从收容空间S2经由贯通孔121b向马达壳体12内突出。另外,气密端子31具有将各导电构件32相对于底壁121绝缘并固定的玻璃制的三个绝缘构件33(在图1中仅图示一个)。
[0026] 在马达壳体12内收容有将马达配线27与导电构件32连接的连接器40。连接器40在旋转轴16的轴向上配置在电动马达18与底壁121之间。
[0027] 如图2所示,连接器40具备与U相、V相、W相的线圈26对应的三个连接端子50和收容三个连接端子50的绝缘性的端子收容构件54。端子收容构件54具备三个端子保持构件60和收容三个端子保持构件60的组块70。
[0028] 如图3所示,各连接端子50具有与各相的两根马达配线27电连接的第一连接部51和与各导电构件32电连接的第二连接部52。第一连接部51呈直线状地延伸。在第一连接部51连接有两根马达配线27的前端部。各相的两根马达配线27贯穿圆筒状的绝缘性的管构件
28并被管构件28覆盖。在各马达配线27的前端部,不被管构件28覆盖,并且去除了绝缘覆膜的导线露出。管构件28的内径比马达配线27的两根的直径大。由此,在两根马达配线27与管构件28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
[0029] 各连接端子50具有紧固部53。紧固部53紧固管构件28的靠第一连接部51的端部、及两根马达配线27的靠第一连接部51的一部分。紧固部53以从第一连接部51的靠管构件28的一端部包围管构件28的方式延伸设置。各马达配线27在贯穿管构件28的状态下通过紧固部53而被紧固,由此各马达配线27与各连接端子50机械地连接。
[0030] 第二连接部52在第一连接部51的另一端部连续。第二连接部52是具有从第一连接部51的另一端部起延伸设置的一对长侧壁521、架设于一对长侧壁521的长边方向的一端的第一短侧壁522、以及架设于一对长侧壁521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的第二短侧壁523的大致四棱筒状。第二连接部52的轴心方向C是与第一连接部51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且第二连接部52的轴心方向C沿长侧壁521的短边方向延伸。在第二连接部52由一对长侧壁521、第一短侧壁522及第二短侧壁523形成的四棱筒的内侧插入有导电构件32的另一端。将导电构件32相对于连接端子50的第二连接部52插入的方向设为作为第一方向的X方向,将第一连接部51的长边方向设为作为第二方向的Y方向,将与X方向及Y方向的正交的方向设为作为第三方向的Z方向。
[0031] 各长侧壁521是长边沿Y方向延伸的壁,第一短侧壁522及第二短侧壁523是长边沿Z方向延伸的壁。第一短侧壁522与第二短侧壁523在Y方向上成对。第一短侧壁522位于比第二短侧壁523靠第一连接部51的位置。如图4及图6A所示,第二连接部52具有架设于一对长侧壁521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的底侧壁524。底侧壁524的长边沿Z方向延伸,且底侧壁524的短边沿Y方向延伸。第二短侧壁523与底侧壁524在X方向上成对。第二连接部52具有卡止窗525。卡止窗525是通过一对长侧壁521、第二短侧壁523及底侧壁524而围成的孔。
[0032] 如图3所示,各端子保持构件60具备在Y方向上呈截面U字状的部位。截面U字状的部位具有第一壁部61、与第一壁部61对置的第二壁部62、以及将第一壁部61与第二壁部62在X方向上连接的第三壁部63。
[0033] 第一壁部61呈台阶形状。第一壁部61具有在Y方向上排列的高阶部61a、中阶部61b、及低阶部61c。第一壁部61的长边方向与高阶部61a、中阶部61b及低阶部61c排列的方向、即Y方向一致。在Y方向上,低阶部61c位于高阶部61a与中阶部61b之间。在X方向上的第一壁部61与第二壁部62之间的距离按照高阶部61a、中阶部61b、低阶部61c的顺序变短。另外,第一壁部61具有连接高阶部61a与低阶部61c的第一连接壁61d和连接中阶部61b与低阶部61c的第二连接壁61e。与第一壁部61同样地,第二壁部62及第三壁部63的长边沿Y方向延伸。另外,第一壁部61及第二壁部62的短边沿Z方向延伸,第三壁部63的短边沿X方向延伸。
[0034] 端子保持构件60具有将第一~第三壁部61~63的一对短缘部中的一方的短缘部相连的矩形平板状的第四壁部64和将第一~第三壁部61~63的一对短缘部中的另一方的短缘部相连的矩形平板状的第五壁部65。第四壁部64与第五壁部65在Y方向上成对。由此,端子保持构件60呈有底筒状。端子保持构件60的由第一~第五壁部61~65包围的空间形成保持部66。另外,端子保持构件60具有用于将连接端子50向保持部66插入的开口部66a。开口部66a朝向Z方向的一侧(与第三壁部63相反的一侧侧)开口。
[0035] 如图4所示,连接端子50的第一连接部51保持在第一壁部61的低阶部61c与第二壁部62之间。连接端子50的第二连接部52保持在第一壁部61的高阶部61a与第二壁部62之间。连接端子50的紧固部53保持在第一壁部61的中阶部61b与第二壁部62之间。第四壁部64位于在Y方向上与高阶部61a相同的位置(第二连接部52附近),第五壁部65位于在Y方向上与中阶部61b相同的位置。
[0036] 第一壁部61具有在X方向上贯通高阶部61a的贯通部67。导电构件32的另一端经由贯通部67连接于连接端子50的第二连接部52的四棱筒的内侧。第二壁部62具有在X方向上贯通与第一壁部61的高阶部61a相对的部位的呈矩形形状的爪部形成窗62a。第二壁部62在爪部形成窗62a内具有爪部62b。如图4所示,爪部62b的顶端侧的部位比第二壁部62的外表面突出。
[0037] 如图3所示,第四壁部64具有朝向第五壁部65突出的突起64a。突起64a在X方向上位于第二壁部62附近。第五壁部65具有在Y方向上贯通第五壁部65的马达配线贯穿部69。马达配线贯穿部69与保持部66连通。第五壁部65具有供马达配线27贯穿的贯穿槽69a。贯穿槽69a在沿第五壁部65的厚度方向的面即外周面65a上凹陷设置。贯穿槽69a朝向Z方向的一方(与第三壁部63相反的一侧)开口。即,贯穿槽69a与开口部66a向相同方向开口。贯穿槽69a与开口部66a连通。管构件28及贯穿管构件28的两根马达配线27经由贯穿槽69a贯穿马达配线贯穿部69。
[0038] 如图4所示,第二连接部52在X方向上位于第一壁部61的高阶部61a的内表面与第二壁部62的内表面之间。因此,即使连接端子50相对于端子保持构件60在X方向上移动,第二连接部52接触于第一壁部61的高阶部61a或第二壁部62,也能够限制连接端子50的进一步移动。由此,第一壁部61的高阶部61a及第二壁部62是限制连接端子50在X方向上相对于端子保持构件60的移动的第一端子限制部。
[0039] 第二连接部52在Y方向上位于第一壁部61的第一连接壁61d的内表面与第四壁部64的内表面之间。因此,即使连接端子50相对于端子保持构件60在Y方向上移动,第二连接部52与第一壁部61的第一连接壁61d或第四壁部64接触,也能够限制连接端子50的进一步移动。由此,第一壁部61的第一连接壁61d及第四壁部64是限制连接端子50在Y方向上相对于端子保持构件60的移动的第二端子限制部。
[0040] 如图4所示,在第二连接部52的卡止窗525上插入有第四壁部64的突起64a。因此,即使连接端子50相对于端子保持构件60在Z方向上移动,也通过卡止窗525的内侧与突起64a接触,限制连接端子50的进一步移动。由此,突起64a是限制连接端子50在Z方向上相对于端子保持构件60的移动的第三端子限制部。
[0041] 如图2所示,组块70具有呈台阶形状的底壁71和从底壁71的各边缘部竖立设置的侧壁72。侧壁72的顶端面成为与底壁71相同的台阶形状。组块70在内部具有三个收容孔73。各端子保持构件60收容在各收容孔73。在从侧壁72立起设置的方向观察时,三个收容孔73从底壁71在一直线上排列地配置。各收容孔73通过划分壁74而与其他的收容孔73划分开。
各收容孔73是由底壁71、侧壁72及划分壁74包围的空间。各收容孔73是从底壁71沿侧壁72竖立设置的方向而轴心延长的细长孔状。各收容孔73向与底壁71相反的一侧开口。各收容孔73在从开口侧观察时呈矩形形状。三个收容孔73以收容孔73的短边彼此相邻的方式排列。各收容孔73的长边方向的尺寸比第五壁部65的长边方向的尺寸稍大,各收容孔73的短边方向的尺寸比第五壁部65的短边方向的尺寸稍大。各端子保持构件60相对于各收容孔73插入的方向与Y方向一致。
[0042] 如图4所示,组块70具备:各组块70的四个侧壁72中的贯通面积大的两个侧壁72的一方的三个贯通孔72a;以及从形成有贯通孔72a的侧壁72的外表面突出的呈圆筒状的三个引导部72b。各贯通孔72a及各引导部72b位于靠底壁71的位置。各引导部72b的内侧连通于各贯通孔72a,各贯通孔72a连通于各收容孔73。各导电构件32的另一端经由各引导部72b的内侧、及各贯通孔72a而嵌合插入于各连接端子50的第二连接部52的四棱筒的内侧。各引导部72b的内周面及各贯通孔72a构成供各导电构件32贯穿的导电构件贯穿孔75。由此,组块70具有三个导电构件贯穿孔75。组块70在与形成有导电构件贯穿孔75的侧壁72成对的侧壁
72的内表面具备三个凹部76。各凹部76设置于各收容孔73内。各凹部76位于靠底壁71的位置。
[0043] 各端子保持构件60以第四壁部64位于组块70的底壁71且第五壁部65位于组块70的收容孔73的开口侧的方式收容于各组块70。各端子保持构件60的第一壁部61与形成有导电构件贯穿孔75的侧壁72的内表面对置。在第一壁部61的高阶部61a形成的贯通部67与组块70的导电构件贯穿孔75连通。各端子保持构件60的第二壁部62与形成有凹部76的侧壁72的内表面对置。第二壁部62的爪部62b的顶端侧部位收容于组块70的凹部76。因此,即使端子保持构件60向收容孔73的开口侧移动,也通过爪部62b的前端部与凹部76的内壁接触,而能够限制端子保持构件60的进一步移动。由此,组块70的凹部76是限制端子保持构件60在Y方向上相对于组块70的移动的保持构件限制部。
[0044] 各端子保持构件60的第四壁部64与组块70的底壁71的内表面对置。外周面65a嵌合于组块70的各收容孔73的开口,因此各端子保持构件60的第五壁部65封闭各收容孔73的开口。由此,第五壁部65是封闭壁部。第五壁部65的与第四壁部64相反的一侧的端面65b在Y方向位于比组块70的侧壁72的顶端面靠底壁71的位置。
[0045] 如图4及图5所示,在由形成各收容孔73的侧壁72及划分壁74的内表面与第五壁部65的端面65b包围的空间内分别设有作为密封构件的第一密封构件91。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密封构件91是合成树脂制的粘接剂。各端子保持构件60与组块70通过第一密封构件91而被粘接。另外,形成各收容孔73的侧壁72及划分壁74的内表面与第五壁部65的外缘部之间、及第五壁部65的马达配线贯穿部69与管构件28之间通过第一密封构件91而被密封。
[0046] 在各导电构件贯穿孔75的内周面的一部分即各引导部72b的内周面与导电构件32之间的间隙安装有作为密封构件的第二密封构件92。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密封构件92是筒状的橡胶栓。各引导部72b的内周面与各导电构件32之间的间隙通过第二密封构件92而被密封。
[0047] 接着,对连接器40的组装方法进行详细叙述。
[0048] 首先,将两根马达配线27连接于连接端子50的第一连接部51。由此,连接端子50与马达配线27电连接。另外,紧固管构件28的靠第一连接部51的端部及马达配线27的靠第一连接部51的一部分而形成紧固部53。
[0049] 接着,如图6A~图6C所示,将连接端子50从Z方向的一侧(与第三壁部63相反的一侧)向端子保持构件60的保持部66插入,并且将管构件28从第五壁部65的贯穿槽69a向马达配线贯穿部69插入。此时,如图6A所示,在各连接端子50中,第二连接部52比第一连接部51先插入保持部66。在第二连接部52的卡止窗525插入有第四壁部64的突起64a。之后,如图6B所示,各连接端子50的第一连接部51向保持部66插入,管构件28向马达配线贯穿部69插入。由此,如图6C所示,成为连接端子50保持于端子保持构件60的保持部66,且管构件28贯穿马达配线贯穿部69的状态。另外,端子保持构件60的贯通部67与连接端子50的第二连接部52的四棱筒的内侧连通。
[0050] 接着,将保持连接端子50的端子保持构件60插入组块70的收容孔73。此时,第二壁部62的爪部62b通过组块70的侧壁72而朝向第二连接部52按压。并且,在端子保持构件60完全收容于收容孔73时,爪部62b与组块70的凹部76对置,因此爪部62b从被按压的状态向原形状恢复,并且被收容于凹部76。另外,端子保持构件60的贯通部67、及连接端子50的第二连接部52的四棱筒的内侧与组块70的导电构件贯穿孔75连通。并且,端子保持构件60的第五壁部65嵌合于组块70的收容孔73的开口而封闭收容孔73的开口。
[0051] 接着,在由收容孔73的开口与第五壁部65的端面65b所包围的空间填充粘接剂,从而设置第一密封构件91。另外,经由组块70的导电构件贯穿孔75及端子保持构件60的贯通部67将各导电构件32的另一端向连接端子50的第二连接部52的四棱筒的内侧插入。由此,连接端子50与导电构件32电连接。并且,在各引导部72b的内周面与导电构件32之间安装第二密封构件92。
[0052] 在上述结构的电动压缩机10中,在电力从马达驱动电路20经由各导电构件32、各连接端子50及各马达配线27而向电动马达18供给时,电动马达18驱动,并通过伴随着电动马达18的驱动的旋转轴16的旋转,从而压缩部17驱动而通过压缩部17压缩制冷剂。
[0053] 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0054] (1)各收容孔73的开口通过各端子保持构件60的第五壁部65而被封闭。因此,抑制包括润滑液的制冷剂经由各收容孔73向组块70内侵入。由此,能够维持连接端子50与马达壳体12之间的绝缘。另外,在将保持各连接端子50的各端子保持构件60收容于组块70的各收容孔73之后,各导电构件32连接于连接端子50。各端子保持构件60的第五壁部65封闭各收容孔73的开口,且各连接端子50通过各端子保持构件60的保持部66而被保持。即,保持各连接端子50的各端子保持构件60的一部分构成收容连接端子50的隔壁的一部分。由此,限制组块70内的各连接端子50的移动,且易于将各导电构件32连接于各连接端子50。
[0055] 另外,在第五壁部65贯穿有马达配线27,且在保持部66保持有连接端子50。因此,能够在保持第五壁部65与马达配线27的位置关系、及保持部66与连接端子50的位置关系的情况下,将端子保持构件60收容于组块70。因此,能够维持连接端子50与马达壳体12之间的绝缘,并且易于将端子保持构件60组装于组块70。
[0056] (2)各端子保持构件60的保持部66具有供连接端子50插入的开口部66a。另外,各端子保持构件60的第五壁部65具有供马达配线27贯穿的贯穿槽69a。开口部66a与贯穿槽69a连通,并且向相同的方向开口。因此,即使在将连接端子50与马达配线27连接之后,也能够将连接端子50及马达配线27从开口部66a及贯穿槽69a向保持部66及马达配线贯穿部69插入。由此,使各连接端子50保持于各端子保持构件60时的作业性变得良好。
[0057] (3)在各组块70的收容孔73的开口与各端子保持构件60的第五壁部65的端面65b所包围的空间填充有作为第一密封构件91的粘接剂。通过第一密封构件91将收容孔73的开口与第五壁部65的外缘部之间的间隙密封。从而,抑制包含润滑液的制冷剂经由收容孔73的开口与第五壁部65之间的间隙向组块70内侵入。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连接端子50与马达壳体12之间的绝缘性。
[0058] (4)在各组块70的收容孔73的开口与各端子保持构件60的第五壁部65的端面65b所包围的空间填充有作为第一密封构件91的粘接剂。通过第一密封构件91将管构件28与马达配线贯穿部69之间的间隙密封。从而,抑制包含润滑液的制冷剂经由管构件28与第五壁部65的马达配线贯穿部69之间的间隙向组块70内侵入。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连接端子50与马达壳体12之间的绝缘性。
[0059] (5)在各导电构件32与作为组块70的导电构件贯穿孔75的一部分的各引导部72b的内周面之间安装有作为第二密封构件92的橡胶栓。通过第二密封构件92将各引导部72b的内周面与各导电构件32之间的间隙密封。从而,抑制包含润滑液的制冷剂经由各引导部72b的内周面与各导电构件32之间的间隙向组块70内侵入。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连接端子
50与马达壳体12之间的绝缘性。
[0060] (6)端子保持构件60的第二壁部62具备爪部62b。爪部62b收容于组块70的凹部76。因此,即使端子保持构件60向收容孔73的开口侧移动,也通过爪部62b的前端部与凹部76的内壁接触,限制端子保持构件60相对于组块70的移动。由此,也限制保持于各端子保持构件
60的各连接端子50向收容孔73的开口侧的移动,且将各导电构件32连接于各连接端子50的操作变得更加容易。
[0061] (7)各连接端子50的第二连接部52在X方向上被夹在各端子保持构件60的第一壁部61的高阶部61a与第二壁部62之间。第一壁部61及第二壁部62限制连接端子50相对于端子保持构件60向X方向的移动。由此,能够抑制各连接端子50从各端子保持构件60脱落。
[0062] (8)各连接端子50的第二连接部52在Y方向上被夹在各端子保持构件60的第一连接壁61d与第四壁部64之间。第一连接壁61d及第四壁部64限制连接端子50相对于端子保持构件60向Y方向的移动。由此,能够抑制各连接端子50从各端子保持构件60脱落。
[0063] (9)在各连接端子50的第二连接部52的卡止窗525插入有各端子保持构件60的突起64a。突起64a限制连接端子50相对于端子保持构件60向X方向及Z方向的移动。由此,能够抑制各连接端子50从各端子保持构件60脱落。
[0064] 本实施方式能够像以下这样变更而实施。本实施方式及以下的变更例能够在不发生技术上的矛盾的范围内相互组合而实施。
[0065] ○也可以适当变更组块70的形状。例如,底壁71及侧壁72的顶端面可以不是台阶状,也可以配置在相同的平面上。
[0066] ○也可以适当变更组块70的各收容孔73的配置样态。在从开口侧观察组块70时,各收容孔73也可以以短边彼此相邻的方式在一直线上排列地配置。
[0067] ○也可以省略管构件28。
[0068] ○可以变更线圈26的相数。
[0069] ○形成线圈26的导线的根数可以是一根,也可以是三根以上。
[0070] ○端子保持构件60及收容孔73的数量可以根据线圈26的相数而进行适当变更。
[0071] ○导电构件贯穿孔75的数量可以根据线圈26的相数进行适当变更。
[0072] ○限制端子保持构件60相对于组块70向收容孔73的开口侧的移动的保持构件限制部的结构可以进行适当变更。
[0073] ○限制连接端子50相对于端子保持构件60的移动的端子限制部的结构可以进行适当变更。
[0074] 例如,也可以是,在端子保持构件60的第三壁部63形成朝向保持部66的开口部66a而突出的突起,并且在连接端子50的第二连接部52形成在Z方向上贯通长侧壁521的卡止窗。在连接端子50的第二连接部52的卡止窗插入有第三壁部63的突起。由此,能够限制连接端子50相对于端子保持构件60向X方向及Y方向的移动。另外,也可以是,形成凹部来代替端子保持构件60的突起64a,并且形成爪部来代替连接端子50的卡止窗525。第二连接部52的爪部收容于第四壁部64的凹部。由此,能够限制连接端子50相对于端子保持构件60向Z方向的移动。
[0075] ○压缩部17并不局限于由固定涡盘17a与可动涡盘17b构成的类型,例如也可以变更为活塞类型、叶片类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