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结构、端子块和车载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256039.2

文献号 : CN11032358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川村幸宽井坂直贵

申请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摘要 :

一种安装在车辆上的车载装置,具有:装置盒,其容纳装置本体;端子块(21),其装接至装置盒的上壁(W);以及线束,其通过该端子块(21)电连接至装置本体。端子块(21)采用排水结构(H),并且该排水结构(H)设置有:装置盒的上壁(W);壳体本体(44),其装接至上壁(W)的外表面(66)侧;排水口(43),其贯通壳体本体(44)的底壁(53);以及排水沟形成部(48),其用于形成从该排水口(43)到壳体本体(44)的外部(G)的排水沟(HR)。在排水沟形成部(48)中,底壁(53)的外表面(57)形成为与上壁(W)的外表面(66)以产生毛细现象的间隙(ΔS)的尺寸隔开。

权利要求 :

1.一种排水结构,包括:

壁;

壳体本体,该壳体本体装接至所述壁的外表面侧;

排水口,该排水口贯穿所述壳体本体的底壁;

排水沟形成部,该排水沟形成部用于形成从所述排水口到所述壳体本体的装接外部的排水沟;

金属制的衬圈,该衬圈设置在与所述壳体本体连续的本体固定部上;以及螺栓,该螺栓插入在所述衬圈中,其中,在所述排水沟形成部中,所述底壁的外表面形成为与所述壁的外表面以产生毛细现象的间隙的尺寸隔开,并且其中,所述排水沟形成部通过使所述衬圈朝着所述底壁的外表面突出以产生所述间隙而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结构,还包括O形环,该O形环夹置在所述壁与所述底壁之间,其中,所述排水沟形成部通过由在所述O形环的变形方向上的弹性变形产生所述间隙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结构,其中,所述排水沟形成部形成在所述O形环的外侧位置,并且形成在所述排水口的开口边缘的整个周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结构,其中,所述排水沟形成部形成在所述本体固定部的基端位置的附近,并且形成在所述排水口的开口边缘的整个周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排水结构,其中,所述壁形成为容纳装置本体的装置盒的上壁。

6.一种端子块,包括:

壳体本体,该壳体本体装接至壁的外表面侧;

排水口,该排水口贯穿所述壳体本体的底壁;

排水沟形成部,该排水沟形成部用于形成从所述排水口到所述壳体本体的装接外部的排水沟;

金属制的衬圈,该衬圈设置在与所述壳体本体连续的本体固定部上;以及螺栓,该螺栓插入在所述衬圈中,其中,在所述排水沟形成部中,所述底壁的外表面形成为与所述壁的外表面以产生毛细现象的间隙的尺寸隔开,并且其中,所述排水沟形成部通过使所述衬圈朝着所述底壁的外表面突出以产生所述间隙而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子块,还包括:汇流条,该汇流条用于电连接所述壁的内侧与外侧;以及保持器,该保持器用于将所述汇流条容纳在所述壳体本体中,其中,在所述保持器上形成用于使从所述汇流条到所述排水口的空间距离延伸的空间延伸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端子块,其中,所述壁形成为容纳装置本体的装置盒的上壁。

9.一种安装在车辆上的车载装置,包括:装置本体;

装置盒,该装置盒容纳所述装置本体;

根据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端子块,该端子块装接至所述装置盒的上壁;以及线束,该线束通过所述端子块电连接至所述装置本体。

说明书 :

排水结构、端子块和车载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壁与壳体本体之间的排水结构。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该排水结构的端子块以及通过该端子块与线束连接的车载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装接到装置盒的壁并且用于该壁的内侧与外侧之间的电连接的端子块,已知下面描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一种端子块。参考图9和10简要描述该结构,端子块1设置有壳体2、汇流条3、双头螺栓4、O形环5和6以及保持器7。
[0003] 壳体2利用未示出的螺栓装接至未示出的装置盒的壁。这样的壳体20具有:壁插入部8,其插入到形成为贯通上述壁的插孔内;以及壳体本体9,其与所述壁插入部8连续。汇流条3具有汇流条本体10、与该汇流条本体10的一端连续的外侧端子部11以及与汇流条本体10的另一端连续的内侧端子部12。汇流条3基本形成为L状,使得外侧端子部11相对于汇流条壳体10以90度弯曲。以汇流条本体10插入到壳体2和保持器7内的方式组装汇流条3。这样的汇流条3设置为使得内侧端子部12在上述壁的内侧露出。而且,汇流条3设置为使得外侧端子部11在上述壁的外侧露出。在端子块1的状态下,双头螺栓4组装至外侧端子部11。
[0004] 设置O形环5用于壳体2与汇流条3之间的防水。而且,设置O形环6用于上述壁(通孔)与壳体2之间的防水。保持器7设置为防止组装至壳体本体9的O形环5掉出。保持器7处的参考标记13和13代表锁定部。此外,壳体本体9处的参考标记14和14也代表锁定部。在端子块1中,锁定部14与锁定部13彼此锁定从而固定保持器7,并且保持器7的该固定防止了O形环5掉出。
[0005] 在图9和10中,在壳体2的固定至上述壁(螺栓固定孔15)的部分附近进行锁定部14与锁定部13之间的锁定。
[0006] 在图9和10中,关于汇流条3,该汇流条3锁定至壁插入部8中形成的未示出的壳体侧锁定部。参考标记16代表汇流条本体10的汇流条侧锁定部。汇流条3处的参考标记17和17代表一对接合片。
[0007] [现有技术文献]
[0008] [专利文献]
[0009] 专利文献1:JP-A-2012-69261

发明内容

[0010]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如果端子块1在双头螺栓4面朝上时装接,例如,当进行高压冲洗等时,存在水分聚积在由壳体本体9的框架部围绕的空间SP内的可能性,并且如果长时间重复该情况,则担心容纳在壳体本体9中的汇流条3的腐蚀等。本申请的发明人认为仅形成排水出口还不够。
[0011] 鉴于上述情况做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水结构,其能够有助于向外侧排水并且使来自外侧的水分难以进入。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该排水结构的端子块以及经由该端子块与线束连接的车载装置。
[0012] [问题解决方案]
[001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排水结构设置有:壁;壳体本体,该壳体本体装接至所述壁的外表面侧;排水口,该排水口贯穿所述壳体本体的底壁;以及排水沟形成部,该排水沟形成部用于形成从所述排水口到所述壳体本体的装接外部的排水沟,并且在所述排水沟形成部中,所述底壁的外表面形成为与所述壁的外表面以产生毛细现象的间隙的尺寸隔开。
[0014] 根据具有以上特征的本发明,水分通过排水沟形成部构成的排水沟从壳体本体的排水口排水到外部。而且,由于排水沟形成部的间隙是小的,所以水分难以从壳体本体的装接外部进入,从而即使水分从间隙进入,水分也难以从排水口进入壳体本体内部并且积聚在壳体本体内部。结果,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排水结构,其能够有助于向外部排水并且使来自外部的水分难以进入。
[0015] 此外,在本发明中,排水结构还设置有O形环,该O形环夹置在所述壁与所述底壁之间,并且通过利用在所述O形环的变形方向上的弹性变形产生间隙,而形成所述排水沟形成部。
[0016]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用在壁与壳体本体之间的用于壁与壳体本体之间的密封的O形环的弹性变形,底壁的外表面能够与壁的外表面以产生毛细现象的间隙的尺寸容易地隔开。结果,能够有助于到外部的排水,并且能够使得来自外部的水分难以进入,而无需采用复杂的结构。
[0017] 而且,在本发明中,排水沟形成部形成在O形环的外侧位置中并且形成在排水口的开口边缘的整个周部上。
[0018] 根据本发明,即使来自壳体本体的装接外部的水分从排水沟形成部的小间隙进入,由于间隙存在于排水口的该开口边缘的整个周部上,所以能够产生水分容易地通过的状态。即,能够使水分难以进入壳体本体。
[0019] 此外,在本发明中,排水结构还设置有:金属衬圈,该金属衬圈设置在与所述壳体本体连续的本体固定部上;以及螺栓,该螺栓插入所述衬圈中,并且通过使所述衬圈朝着所述底壁的外表面突出以产生所述间隙,来形成所述排水沟形成部。
[0020]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用在用于固定壳体本体的本体固定部上设置的金属衬圈,底壁的外表面能够与壁的外表面以产生毛细现象的间隙的尺寸容易地隔开。结果,能够有助于到外部的排水,并且能够使得水分难以从外部进入,而无需采用复杂的结构。
[0021] 在本发明中,所述排水沟形成部形成在所述本体固定部的基端位置的附近,并且形成在所述排水口的开口边缘的整个周部上。
[0022] 根据本发明,即使来自壳体本体的装接外部的水分从排水沟形成部的小间隙进入,由于间隙存在于排水口的该开口边缘的整个周部上,所以能够产生水分容易地通过的状态。即,能够使水分难以进入壳体本体。
[0023] 此外,在本发明中,所述壁形成为容纳装置本体的装置盒的上壁。
[0024] 根据本发明,装接状态为使得壳体本体位于装置盒的上壁上。通常,即使排水口形成在壳体本体的底壁上,在上壁处也是封闭的;然而,由于本发明的排水结构采用排水沟形成部,所以即使在上述装接状态下也能够有助于向外部的排水。
[0025] 而且,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端子块设置有:壳体本体,该壳体本体装接至壁的外表面侧;排水口,该排水口贯通所述壳体本体的底壁;以及排水沟形成部,该排水沟形成部用于形成从所述排水口到所述壳体本体的装接外部的排水沟,并且在所述排水沟形成部中,所述底壁的外表面形成为与所述壁的外表面以产生毛细现象的间隙的尺寸隔开。
[0026]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由于采用了排水结构,所以能够提供一种端子块,其能够有助于向外部的排水,并且使来自外部的水分难以进入。
[0027] 此外,在本发明中,端子块还设置有:汇流条,该汇流条用于电连接所述壁的内侧与外侧;以及保持器,该保持器用于将所述汇流条容纳在所述壳体本体中,并且在所述保持器上形成用于将从所述汇流条到所述排水口的空间距离延伸的空间延伸部。
[0028] 根据具有以上特征的本发明,由于采用形成了空间延伸部的保持器,所以能够使得从组装至该保持器的汇流条到壳体本体的排水口的空间距离是长的。结果,即使当装接有端子块的壁由金属制成,也能够防止排水期间的泄漏。
[0029] 而且,在本发明中,所述壁形成为容纳装置本体的装置盒的上壁。
[0030] 根据具有以上特征的本发明,装接状态为使得端子块通过壳体本体位于装置盒的上壁上。通常,即使排水口形成在壳体本体的底壁上,在上壁处也是封闭的;然而,由于本发明的端子块采用具有排水沟形成部的排水结构,所以即使在上述装接状态下也能够有助于向外部排水。
[0031] 而且,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车载装置以设置有如下部分的状态安装在车辆上:装置本体;装置盒,该装置盒容纳所述装置本体;根据上述特征的端子块,该端子块装接至装置盒的上壁;以及线束,该线束通过所述端子块电连接至所述装置本体。
[0032] 根据具有以上特征的本发明,由于结构中包括采用上述排水结构的端子块,所以能够有助于向外部排水,并且能够使得来自外部的水分难以进入。
[0033] [本发明的优点]
[0034] 根据本发明的排水结构,产生的优点在于:能够有助于向外部排水,并且能够使来自外部的水分难以进入。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端子块和车载装置,由于采用上述排水结构,所以产生的优点在于能够提供更优良的端子块和车载装置。

附图说明

[0035] 图1A和1B是示出采用本发明的排水结构的端子块以及车载装置的实施例的视图;图1A是示出端子块的组装位置的示意图,并且图1B是端子块的立体图。
[0036] 图2是端子块的分解立体图。
[0037] 图3是沿着图1B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
[0038] 图4是图3的相关部分的放大图。
[0039] 图5是关于排水的路径和空间距离的说明图。
[0040] 图6是沿着图2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
[0041] 图7A是壳体的平面图,并且图7B是壳体的底视图。
[0042] 图8是沿着图7A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圈中的放大图)。
[0043] 图9是传统实例的端子块的分解立体图。
[0044] 图10是示出保持器和O形环装接至传统实例的汇流条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车载装置以设置有容纳装置本体的装置盒的状态安装在车辆上,端子块装接至装置盒的壁,并且线束通过端子块电连接至装置本体。端子块采用排水结构,并且该排水结构设置有:装置盒的壁;壳体本体,其装接至该壁的外表面侧;排水口,其穿过壳体本体的底壁;以及排水沟形成部,该排水沟形成部用于形成从该排水口到壳体本体的装接外部的排水沟。排水沟形成部形成为使得底壁的外表面以发生毛细现象的间隙的尺寸远离壁的外表面。
[0046] [实例]
[0047] 后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实例。图1A和1B是示出采用本发明的排水结构的端子块以及车载装置的实施例的图。图1A是示出端子块的组装位置的示意图,并且图1B是端子块的立体图。图2是端子块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沿着图1B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图4是图3的相关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关于排水的路径和空间距离的图。图6是沿着图2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图7A和7B是壳体的图。图8是沿着图7A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
[0048] 关于图1A和1B中的箭头P、Q和R,在本实例中,箭头P代表上下方向,箭头Q代表水平方向,并且箭头R代表前后方向。
[0049] <关于端子块21的结构>
[0050] 在图1A和1B中,参考标记21代表端子块。端子块21装接至例如安装在汽车上的DC-DC转换器(车载装置K)的金属装置盒B的上壁W(壁)。端子块21包括排水结构H,使得例如防止来自上方的水分积留在后文描述的壳体本体44中。排水结构H能够帮助从壳体本体44向外部G(装接外部)的排水,并且使来自外部G的水分难以进入。
[0051] 在图1A、1B和2中,端子块21用于建立上壁W的内侧与外侧之间的电连接,并且设置有:汇流条部22、组装有该汇流条部22的树脂制成的壳体23、组装至壳体23的O形环24和双头螺栓25、以及排水结构H。端子块21连接至上壁W内侧的未示出的装置本体。另外,在上壁W的外侧,连接有未示出的线束。线束通过端子块21连接至装置本体。
[0052] <关于汇流条部22的结构>
[0053] 在图2和6中,汇流条部22设置有汇流条26、O形环27和保持器28。
[0054] <关于汇流条26>
[0055] 在图2和6中,汇流条26是上壁W(见图1A和1B)的内侧与外侧之间的电连接所需的部件,并且通过冲压具有导电性的相对厚的金属板形成。具有汇流条本体29、外侧端子部30和内侧端子部31的汇流条26形成为图示的形状。
[0056] 作为设置于外侧端子部30与内侧端子部31之间的部分的汇流条本体29形成为带板形状,其正反表面都是平坦的。在这样的汇流条本体29的中间部,形成有以矩形形状贯穿正反表面的汇流条侧锁定部32。汇流条侧锁定部32形成为要与后文描述的壳体23的壳体侧锁定部59(见图7A和7B)接合的锁定部。
[0057] 外侧端子部30形成在相对于汇流条本体29以90度弯曲的部分中。换言之,外侧端子部30形成为在与汇流条本体29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而且,外侧端子部30还形成在能够与上壁W的外侧的未示出的线束的末端处的端子金属配件进行电连接的部分中。在这样的外侧端子部30处,形成了以圆形形状贯穿该处的插孔33以及一对接合片34。
[0058] 插孔33形成为配合在双头螺栓25的轴部35上的部分。通过弯曲外侧端子部30的侧部使得其端部朝着壳体23的后文描述的底壁53延伸,而形成一对接合片34。一对接合片34形成为与保持器28的后文描述的一对端子接合部38配合的部分(当从不同角度观看时,它们形成为一对端子接合部38保持的部分)。
[0059] 内侧端子部31形成为与汇流条本体29的另一端侧连续的部分。而且,内侧端子部31还形成为与上壁W的内侧的未示出的装置本体的装置侧端子配件电连接的部分。在本实例中,内侧端子部31形成为具有U形切口36的图示的形状。
[0060] <关于O形环27>
[0061] 在图2和6中,O形环27是由橡胶或弹性体制成的部件并且具有弹性。O形环27设置为用于汇流条26与壳体23之间的防水。O形环27形成为在平面图中基本为椭圆形的环状(环形形状)。而且,O形环27还形成为截面为圆形的形状。
[0062] <关于保持器28>
[0063] 在图2和6中,保持器28组装至汇流条26,从而成为汇流条部22的组件。保持器28形成为容纳在壳体23的后文描述的保持器容纳部50内的形状。保持器28是用于将O形环27笔直地压向壳体23的预定位置以保持O形环的树脂制部件,并且保持器28形成为具有保持器本体37和一对端子接合部38的图示的形状。
[0064] 保持器本体37形成在汇流条本体29的组装是插入的部分处。保持器本体37形成为使得其外周表面成为对于后文描述的保持器容纳部50的被引导表面39。
[0065] 端子接合部38形成在分别与保持器本体37的右端和左端连续的部分处。在这样的端子接合部38处,形成插入容纳部40。插入容纳部40形成在汇流条26上的外侧端子部30的接合片34接合的部分处。除了接合片34所接合到的部分之外,插入容纳部40还形成为空间延伸部41。
[0066] 空间延伸部41形成在将接合片34保持为以空间距离远离后文描述的排水口43这样的部分处。空间延伸部41由插入容纳部40的底部和周壁部形成。插入容纳部40(空间延伸部41)处的参考标记42代表切口部。切口部42设置并且形成在远离排水口43(后文描述)的位置处,如图4和5所示。
[0067] <关于壳体23>
[0068] 在图2、7A、7B和8中,作为与汇流条部22一起构成端子块21的部件,壳体23形成为图示的形状,其具有:带有排水口43的壳体本体44、壁插入部45、一对本体固定部46、一对衬圈47以及排水沟形成部48。壳体23使得当其装接至上壁W时,壳体本体44设置在上壁W的外侧。而且,壳体23使得当其装接至上壁W时,壁插入部45贯穿上壁W,使得壁插入部45的端侧置于上壁W内侧。使用螺栓49(见图1A)用于壳体23到上壁W的固定。在壳体23中,仅一对衬圈47由金属制成,并且其余部分由树脂制成。
[0069] 在壳体23的上述部分和部件当中,排水口43和排水沟形成部48构成后文描述的排水结构H。
[0070] <关于壳体本体44>
[0071] 在图2、7A、7B和8中,壳体本体44具有用于汇流条部22的保持器容纳部50以及容纳且保持双头螺栓25的头部51的螺栓容纳部52。保持器容纳部50形成为由壳体本体44的底壁53和矩形框架形状的周壁54围绕的部分。在周壁54的内表面上,形成用于引导汇流条部22的保持器28的保持器引导部55。螺栓容纳部52设置并且形成在保持器容纳部50内部。螺栓容纳部52处的参考标记56代表端子支撑部。该端子支撑部56形成为用于汇流条部22的外侧端子部30的收纳部。
[0072] <关于一对排水口43>
[0073] 在图7A、7B和8中,一对排水口43形成在贯穿壳体本体44的底壁53的部分处。这样的一对排水口43分别设置且形成在壳体本体44的周壁54的两个角部处。而且,一对排水口43分别设置并且形成在一对本体固定部46的基端位置的附近。在一对排水口43之间,设置并形成螺栓容纳部52。一对排水口43形成在与后文描述的排水沟形成部48连续的部分处。
[0074] <关于壁插入部45>
[0075] 在图2、7A、7B和8中,壁插入部45形成为与壳体本体44一体化的部分。而且,壁插入部45形成为从壳体本体44的下表面(壳体本体44的底壁53的外表面57)直线延伸的部分。壁插入部45形成为插入到上壁W的插孔WH(见图3)中的部分。这样的壁插入部45具有汇流条插孔58和壳体侧锁定部59。
[0076] 汇流条插孔58形成为汇流条26的汇流条本体29插入的部分。在汇流条插孔58中,设置且形成壳体侧锁定部59。壳体侧锁定部59形成为锁定汇流条本体29的汇流条侧锁定部32的部分。在汇流条插孔58的一端处,形成O形环容纳部60。O形环容纳部60是用于容纳汇流条部22的O形环27的部分,并且形成为比汇流条插孔58大的空间。O形环容纳部60和汇流条插孔58开口,使得它们能够从壳体本体44的保持器容纳部50侧被看到。
[0077] <关于O形环容纳部61等>
[0078] 在图2、7A和7B中,在壳体本体44的在壁插入部45的外侧的底壁53的外表面57上,O形环容纳部61形成为围绕壁插入部45。与上述O形环容纳部60不同,该O形环容纳部61是设置在壁插入部45外侧的部分,并且形成为将用于底壁53与上壁W之间的密封的O形环24的O形环本体62容纳的部分。O形环容纳部61形成为环状且浅的槽状,如图7B所示。参考标记63代表壳体侧锁定部,其用于锁定与O形环本体62组合(gang)的一对锁定部64。壳体侧锁定部63设置且形成在O形环容纳部61的外部。
[0079] <关于一对本体固定部46和衬圈47>
[0080] 在图2、7A和7B中,一对本体固定部46是用于将壳体23装接至上壁W的固定部,并且与壳体本体44的侧部组合。在一对本体固定部46上,形成插入螺栓49的螺栓固定孔65。筒状衬圈47分别装接至螺栓固定孔65。衬圈47形成为从螺栓固定孔65的开口边缘稍微突出的尺寸(见图8的圆圈内部)。
[0081] <关于排水结构H的结构>
[0082] 在图3至5中,排水结构H是与上壁W与端子块21之间的排水有关的结构(换言之,与从端子块21向上壁W排水相关的结构),并且设置有:上壁W;壳体本体44,其装接至上壁W的外表面66侧;一对排水口43,其贯通壳体本体44的底壁53;以及排水沟形成部48,其用于形成从一对排水口43到壳体本体44的外侧G(装接外部)的排水沟HR。
[0083] 排水结构H使得:由于除了上壁W之外的组件是壳体23侧的组件,所以排水结构H设置在端子块21上。另外,在排水结构H中,上壁W不限于图1A和1B中的水平壁,而可以是倾斜的。
[0084] <关于排水沟形成部48>
[0085] 在图3至5中,排水沟形成部48是用于形成从排水口43到外部G(装接外部)的排水沟HR的部分,如上所述,并且底壁53的外表面57形成为与上壁W的外表面66以发生毛细现象的间隙ΔS的尺寸隔开。排水沟形成部48形成为遍及排水口43的开口边缘的整个周部。
[0086] 对于排水沟形成部48,优选的是从排水口43到外部G放射状地形成排水沟HR。即,优选的是,排水沟HR形成在相对于上壁W的外表面66的任意方向上。这样的形成方式的优点在于,假设水分朝向排水口43移动,则水分容易地经过排水口43。因此,其优点还在于使得难以发生水分从排水口43到壳体本体44内的进入。
[0087] 关于排水沟形成部48,如上所述,底壁53的外表面57形成为与上壁W的外表面66以发生毛细现象的间隙ΔS的尺寸隔开。因此,间隙ΔS极小,使得即使水分可能从壳体本体44的外部G(装接外部)进入间隙ΔS,不用说,进入也是困难的。即使水分进入,水分也通过排水口43,如上所示,使得难以发生水分从排水口43到壳体本体44内的进入。
[0088] 排水沟形成部48通过利用O形环24的变形方向上的弹性变形产生间隙ΔS而形成,或者(并且/或者)通过使衬圈47朝着底壁53的外表面57突出而产生的间隙ΔS形成。在本实例中,排水沟形成部48通过在O形环24和衬圈47二者处在上下方向上产生大约0.2mm的间隙ΔS而形成。
[0089] 假设排水沟形成部48的间隙ΔS不仅是在上壁W与端子块21之间的组装中的空隙(backlash)。间隙ΔS主动地形成为排水沟形成部48。
[0090] <关于排水结构H的排水>
[0091] 在图3至5中,例如,当水分在高压冲洗时从上方落在端子块21上时,水分去向壳体本体44的底壁53的内表面67。然后,在底壁53的内表面67上,水分去向排水口43而不聚集。已经落入排水口43中的水分在排水沟形成部48处形成的排水沟HR处排出到外部G,或者通过毛细现象的拉力排出到外部G。
[0092] <关于防漏>
[0093] 在图3至5中,从排水口43观看,汇流条部22处的汇流条26的接合片34的端部到金属上壁W的距离处于直线距离短的状态。如果在接合片34的端部与上壁W之间没有设置任何部件并且在它们之间存在水分,可以理解的是,在进行电连接的端子块21处发生泄漏。然而,由于空间延伸部41形成在保持器28中,并且其外部地存在于接合片34的端部与上壁W之间,所以空间距离非直线状地延伸,如图5中的粗箭头T所示(成为迷宫的形式),使得能够维持适当的空间距离并且这样能够防止泄露。
[0094] <关于排水结构H、端子块21和车载装置K的优点>
[0095] 如以上参考图1A至8所描述的,根据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排水结构H,水分能够通过排水沟形成部48的排水沟HR从壳体本体44的排水口43排出到外部G。而且,由于排水沟形成部48的间隙ΔS小,因此能够使得水分从外部G(壳体本体44的装接外部)的进入困难,从而即使水分从间隙ΔS进入,也能够使水分难以从排水口43进入壳体本体44内部并且积聚在壳体本体44内部。因此,根据排水结构H,产生的优点在于,可以有助于向外部G的排水,并且可以使来自外部G的水分难以进入。
[0096] 而且,根据排水结构H,通过使用O形环24的弹性变形(在本实例的情况下,还通过使用金属衬圈47),底壁53的外表面57能够与上壁W的外表面66以产生毛细现象的间隙ΔS的尺寸容易地隔开。结果,产生的优点在于能够有助于向外部G排水,并且能够使水分难以从外部G进入,而无需采用复杂结构。
[0097] 而且,根据排水结构H,即使来自外部G的水分从排水沟形成部48的间隙ΔS进入,由于间隙ΔS存在于排水口43的开口边缘的整个周部上,所以使得来自外部G的水分能够容易地通过。结果,产生的优点在于能够使得水分难以进入壳体本体44内。
[0098] 另外,由于采用了上述排水结构H,所以产生的优点在于能够提供更优良的端子块21和车载装置K。
[0099] 已经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前述描述。其目的不是为了穷举本发明或将本发明限制于所公开的具体形式。显然,许多修改和变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最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并且具有适合于预期的特定用途的各种修改。本发明的范围旨在由以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