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及车辆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703283.9

文献号 : CN11032916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何淑琴赵海英曹慧林李原

申请人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及车辆,其中车载手机支架包括:底座,包括与车辆的仪表板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面;万向轴,万向轴与底座连接,且至少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支架本体,支架本体具有第一收纳状态和第一工作状态;支架本体的第二安装面上设置有至少一支撑装置,以及沿第二轴线设置的至少两组夹持装置,通过支撑装置和夹持装置将手机固定在支架本体上,每一组夹持装置包括平行于第一轴线且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结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有效保证车子手机支架与车辆的稳固连接,同时通过支撑及装置和夹持装置保证夹持的紧固性,并通过第一收纳状态和第一工作状态的切换,避免对用户视野以及车内美观性的影响。

权利要求 :

1.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包括与车辆的仪表板(8)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面;

万向轴(2),所述万向轴(2)与所述底座(1)连接,且至少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

支架本体(3),所述支架本体(3)靠近所述底座(1)的一端与所述万向轴(2)连接,所述支架本体(3)具有平行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第一收纳状态和与所述第一安装面呈预设角度的第一工作状态;

所述支架本体(3)的第二安装面上设置有至少一支撑装置(4),以及沿第二轴线设置的至少两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位于所述支撑装置(4)远离所述万向轴(2)的一侧,通过所述支撑装置(4)和所述夹持装置将手机固定在所述支架本体(3)上,每一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且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结构(5);

所述支架本体(3)上设置有与所述夹持装置对应设置的第二凹陷结构(302),所述第二凹陷结构(302)形成有容纳两个所述夹持结构(5)的第二容置空间;

所述夹持结构(5)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的夹持臂(501)和第四转轴(502),所述第四转轴(502)与所述第二轴线平行,所述夹持臂(501)远离同一组中的另一个所述夹持结构(5)的一端,通过所述第四转轴(502)与所述第二凹陷结构(302)的侧壁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 四转轴可沿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凹陷结构(302)滑动;

通过所述第四转轴(502),所述夹持臂(501)具有垂直于所述第二安装面的第三工作状态和平行于所述第二安装面的第三收纳状态;

所述夹持臂(501)包括:第一臂体(5011)、第二臂体(5012)和平行于所述第四转轴(502)的第五转轴(5013);

所述第一臂体(5011)包括:第一部分(50111)、第二部分(5011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部分(50111)和所述第二部分(50112)的第二回位弹簧(50113);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50111)通过所述第四转轴(502)与所述第二凹陷结构(302)可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部分(50112)通过所述第五转轴(5013)与所述第二臂体(5012)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臂体(5012)具有垂直于所述第一臂体(5011)的第四工作状态,和与所述第一臂体(5011)处于同一直线的第四收纳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轴(2)包括:

沿所述第一轴线设置的第一转轴(201)和沿所述第二轴线设置的第二转轴(202);

其中,所述第一转轴(201)与所述底座(1)可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转轴(202)的一端与所述支架本体(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201)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底座(1)间间隔一预设距离,所述万向轴(2)设置于两个所述底座(1)之间,且分别与两个所述底座(1)可转动连接;

或者,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两个突出体,两个所述突出体之间间隔所述预设距离,所述万向轴(2)设置于两个所述突出体之间,且分别与两个所述突出体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3)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装置(4)对应的第一凹陷结构(301),所述第一凹陷结构(301)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支撑装置(4)的第一容置空间;

所述支撑装置(4)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的底托(401)以及第三转轴(402),其中,所述第三转轴(402)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且所述底托(401)靠近所述万向轴(2)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三转轴(402)与所述第一凹陷结构(301)的侧壁可转动连接;

通过所述第三转轴(402),所述底托(401)具有垂直于所述第二安装面的第二工作状态和平行于所述第二安装面的第二收纳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陷结构(302)与所述第四转轴(502)连接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凹陷结构(303),所述第三凹陷结构(303)中设置有第一回位弹簧(6),所述第一回位弹簧(6) 位于所述夹持臂(501)远离另一所述夹持臂(501)的一侧,所述第一回位弹簧(6)的弹性形变方向沿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设置,且一端与所述第四转轴(50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凹陷结构(30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3)包括:沿所述第二轴线的方向设置的第一基座(304)和第二基座(305);

其中,所述第一基座(304)与所述万向轴(2)连接且设置有所述支撑装置(4);

所述第二基座(305)上设置有至少一组所述夹持装置,且朝向所述第一基座(30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至少一滑动杆(7),所述滑动杆(7)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轴线的方向;

所述第一基座(304)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动杆(7)对应的第四凹陷结构(3041),通过所述滑动杆(7)插设于所述第四凹陷结构(3041)中,所述第一基座(304)与所述第二基座(305)可相对滑动连接。

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仪表板(8)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9);

所述仪表板(8)上设置有与所述车载手机支架(9)相匹配的第五凹陷结构(801),所述第五凹陷结构(801)形成有第三容置空间;

所述底座(1)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五凹陷结构(801)的底面,且当所述支架本体(3)处于所述第一收纳状态时,所述车载手机支架(9)完全收纳于所述第三容置空间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五凹陷结构(801)内与所述盖板相匹配的第六凹陷结构;

其中,所述盖板具有收纳于所述第六凹陷结构内的第四收纳状态以及覆盖于所述车载手机支架(9)上的第四工作状态,所述盖板处于所述第四工作状态时,所述盖板和所述第五凹陷结构(801)形成一容纳所述车载手机支架(9)的封闭空间。

说明书 :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及车辆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车辆内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及车辆。

背景技术

[0002] 在目前用车环境,手机已经成为一个辅助驾驶的重要工具,为了驾驶安全,需要将手机固定在车上的某个位置,供驾驶员使用,市面上的手机支架几乎都是在后装市场销售。与车的固定方式有三种,卡接在出风口上、采用吸盘吸附在仪表板上、采用粘接垫粘接在仪表板上;加持手机方式也可归纳为三种,重力感应式,手动夹持式、磁吸式。上述手机支架不论是与车身固定方式,还是手机夹持方式普遍存在夹不紧、支撑不住、不耐用等质量缺陷,给车主使用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实施例要达到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及车辆,用以解决当前采用后装手机支架存在的夹不紧、支撑不住、不耐用等质量缺陷,以及进而导致的存在安全隐患和车辆的美观性较差的问题。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包括:
[0005] 底座,包括与车辆的仪表板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面;
[0006] 万向轴,万向轴与底座连接,且至少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
[0007] 支架本体,支架本体靠近底座的一端与万向轴连接,支架本体具有平行于第一安装面的第一收纳状态和与第一安装面呈预设角度的第一工作状态;
[0008] 支架本体的第二安装面上设置有至少一支撑装置,以及沿第二轴线设置的至少两组夹持装置,夹持装置位于支撑装置远离万向轴的一侧,通过支撑装置和夹持装置将手机固定在支架本体上,每一组夹持装置包括平行于第一轴线且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结构。
[0009]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万向轴包括:
[0010] 沿第一轴线设置的第一转轴和沿第二轴线设置的第二转轴;
[0011] 其中,第一转轴与底座可转动连接;
[0012] 第二转轴的一端与支架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转轴可转动连接。
[0013] 具体地,如上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底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底座间间隔一预设距离,万向轴设置于两个底座之间,且分别于两个底座可转动连接;
[0014] 或者,底座上设置有两个突出体,两个突出体之间间隔预设距离,万向轴设置于两个突出体之间,且分别于两个突出体可转动连接。
[0015] 具体地,如上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支架本体上设置有与支撑装置对应的第一凹陷结构,第一凹陷结构形成有用于容纳支撑装置的第一容置空间;
[0016] 支撑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内的底托以及第三转轴,其中,第三转轴平行于第一轴线,且底托靠近万向轴的一端通过第三转轴与第一凹陷结构的侧壁可转动连接;
[0017] 通过第三转轴,底托具有垂直于第二安装面的第二工作状态和平行于第二安装面的第二收纳状态。
[0018]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支架本体上设置有与夹持装置对应设置的第二凹陷结构,第二凹陷结构形成有容纳两个夹持结构的第二容置空间;
[0019] 夹持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内的夹持臂和第四转轴,第四转轴与第二轴线平行,夹持臂远离同一组中的另一个夹持结构的一端,通过第四转轴与第二凹陷结构的侧壁可转动连接,且四转轴可沿第一轴线的方向相对于第二凹陷结构滑动;
[0020] 通过第四转轴,夹持臂具有垂直于第二安装面的第三工作状态和平行于第二安装面的第三收纳状态。
[0021]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第二凹陷结构与第四转轴连接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凹陷结构,第三凹陷结构中设置有第一回位弹簧,第一回位弹簧位于夹持臂远离另一夹持臂的一侧,第一回位弹簧的弹性形变方向沿第一轴线的方向设置,且一端与第四转轴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凹陷结构连接。
[0022]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夹持臂包括:第一臂体、第二臂体和平行于第四转轴的第五转轴;
[0023] 第一臂体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连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第二回位弹簧;
[0024] 其中,第一部分通过第四转轴与第二凹陷结构可转动连接;
[0025] 第二部分通过第五转轴与第二臂体可转动连接,且第二臂体具有垂直于第一臂体的第四工作状态,和与第一臂体处于同一直线的第四收纳状态。
[0026] 具体地,如上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支架本体包括:沿第二轴线的方向设置的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
[0027] 其中,第一基座与万向轴连接且设置有支撑装置;
[0028] 第二基座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夹持装置,且朝向第一基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至少一滑动杆,滑动杆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二轴线的方向;
[0029] 第一基座上设置有与滑动杆对应的第四凹陷结构,通过滑动杆插设与第四凹陷结构中,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可相对滑动连接。
[0030]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
[0031] 仪表板以及如上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
[0032] 仪表板上设置有与车载手机支架相匹配的第五凹陷结构,第五凹陷结构形成有第三容置空间;
[0033] 底座固定安装于第五凹陷结构的底面,且当支架本体处于第一收纳状态时,车载手机支架完全收纳于第三容置空间内。
[0034]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车辆,还包括:盖板以及设置于第五凹陷结构内与盖板相匹配的第六凹陷结构;
[0035] 其中,盖板具有收纳于第六凹陷结构内的第四收纳状态以及覆盖于车载手机支架上的第四工作状态,盖板处于第四工作状态时,盖板和第五凹陷结构形成一容纳车载手机支架的封闭空间。
[003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及车辆,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7]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车载手机支架的底座通过第一安装面与车辆的仪表板固定连接,其中固定连接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螺接,相较于现有的在出风口通过卡接或在仪表板上通过粘接或吸附的方式进行连接更加稳固,有利于避免车载手机支架脱落的情况发生;连接支架本体与底座的万向轴至少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使得支架本体能通过万向轴的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进行位置调整,使得手机放置在支架本体上时,具有多种摆放方式,进而有利于提高用户在使用手机时的方便性。同时支架本体具有第一收纳状态和第一工作状态,使得当需要使用车载手机支架时,通过将支架本体转动至与第一安装面呈预设角度的第一工作状态,即可便于用户将手机放置在车载手机支架上,有利于保证驾驶安全,当不需要放置手机时,将支架本体转动至与第一安装面平行的第一收纳状态,即可减少车载手机支架在竖直方向上所占用空间,进而避免对用户视野以及车内美观性的影响。支架本体上的支撑装置用于为手机提供支撑力,夹持装置用于为手机提供夹持力,且两个夹持结构用于保证手机稳定的固定在支架本体上,相较于现有重力感应式、手动夹持式和磁吸式的夹持方法更加紧固,有利于克服现有的手机支架存在夹不紧、支撑不住等缺陷。

附图说明

[0038] 图1为本发明的车载手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39] 图2为本发明的车载手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40] 图3为本发明的车载手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0041] 图4为本发明的车载手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0042] 图5为本发明的夹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3] 图6为本发明的夹持结构的第一臂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44] 图7为本发明的夹持结构的第一臂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45] 图8为本发明的车载手机支架的安装示意图。
[0046] 【附图标记说明】
[0047] 1、底座;2、万向轴;201、第一转轴;202、第二转轴;3、支架本体;
[0048] 301、第一凹陷结构;302、第二凹陷结构;303、第三凹陷结构;
[0049] 304、第一基座;3041、第四凹陷结构;305、第二基座;4、支撑装置;
[0050] 401、底托;402、第三转轴;5、夹持结构;501、夹持臂;
[0051] 5011、第一臂体;50111、第一部分;50112、第二部分;
[0052] 50113、第二回位弹簧;5012、第二臂体;5013、第五转轴;
[0053] 502、第四转轴;6、第一回位弹簧;7、滑动杆;8、仪表板;
[0054] 801、第五凹陷结构;9、车载手机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55]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0056]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0057]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0058]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59]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0060] 参见图1至图4,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包括:
[0061] 底座1,包括与车辆的仪表板8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面;
[0062] 万向轴2,万向轴2与底座1连接,且至少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
[0063] 支架本体3,支架本体3靠近底座1的一端与万向轴2连接,支架本体3具有平行于第一安装面的第一收纳状态和与第一安装面呈预设角度的第一工作状态;
[0064] 支架本体3的第二安装面上设置有至少一支撑装置4,以及沿第二轴线设置的至少两组夹持装置,夹持装置位于支撑装置4远离万向轴2的一侧,通过支撑装置4和夹持装置将手机固定在支架本体3上,每一组夹持装置包括平行于第一轴线且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结构5。
[0065]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车载手机支架的底座1通过第一安装面与车辆的仪表板8固定连接,其中固定连接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螺接,相较于现有的在出风口通过卡接或在仪表板8上通过粘接或吸附的方式进行连接更加稳固,有利于避免车载手机支架脱落的情况发生;连接支架本体3与底座1的万向轴2至少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使得支架本体3能通过万向轴2的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进行位置调整,使得手机放置在支架本体3上时,具有多种摆放方式,进而有利于提高用户在使用手机时的方便性。同时支架本体3具有第一收纳状态和第一工作状态,使得当需要使用车载手机支架时,通过将支架本体3转动至与第一安装面呈预设角度的第一工作状态,即可便于用户将手机放置在车载手机支架上,有利于保证驾驶安全,当不需要放置手机时,将支架本体3转动至与第一安装面平行的第一收纳状态,即可减少车载手机支架在竖直方向上所占用空间,进而避免对用户视野以及车内美观性的影响。支架本体3上的支撑装置4用于为手机提供支撑力,夹持装置用于为手机提供夹持力,且两个夹持结构5用于保证手机稳定的固定在支架本体3上,相较于现有重力感应式、手动夹持式和磁吸式的夹持方法更加紧固,有利于克服现有的手机支架存在夹不紧、支撑不住等缺陷。
[0066] 参见图1,优选地,如上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万向轴2包括:
[0067] 沿第一轴线设置的第一转轴201和沿第二轴线设置的第二转轴202;
[0068] 其中,第一转轴201与底座1可转动连接;
[0069] 第二转轴202的一端与支架本体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转轴201可转动连接。
[0070]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万向轴2包括沿第一轴线设置的第一转轴201和沿第二轴线设置的第二转轴202,使得通过转动第一转轴201,支架本体3可在第一收纳状态和第一工作状态间切换,通过转动第二转轴202可以调节手机的朝向,进而便于用户观看。可选地,上述设置两个转轴仅仅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的一种实现手段,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将转轴更换为万向节等其他转动结构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71] 参见图1至图4,具体地,如上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底座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底座1间间隔一预设距离,万向轴2设置于两个底座1之间,且分别于两个底座1可转动连接;
[0072] 或者,底座1上设置有两个突出体,两个突出体之间间隔预设距离,万向轴2设置于两个突出体之间,且分别于两个突出体可转动连接。
[0073]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底座1设置有两个或底座1上的突出体设置有两个,两个底座1或两个突出体之间间隔预设距离,即形成一容置空间,万向轴2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与底座1可转动连接,实现了万向轴2与底座1的连接,并对万向轴2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确定了万向轴2的原点。
[0074] 参见图1至图4,具体地,如上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支架本体3上设置有与支撑装置4对应的第一凹陷结构301,第一凹陷结构301形成有用于容纳支撑装置4的第一容置空间;
[0075] 支撑装置4包括: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内的底托401以及第三转轴402,其中,第三转轴402平行于第一轴线,且底托401靠近万向轴2的一端通过第三转轴402与第一凹陷结构301的侧壁可转动连接;
[0076] 通过第三转轴402,底托401具有垂直于第二安装面的第二工作状态和平行于第二安装面的第二收纳状态。
[0077]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支撑装置4的底托401处于第二收纳状态时,整个支撑装置4收纳于支架本体3上的第一凹陷结构301内,使得支架本体3上不具有突出的结构,便于支架本体3切换至第一收纳状态。支撑装置4的底托401通过第三转轴402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时,底托401与第二安装面垂直,当手机放置在支架本体3上时,底托401为手机提供支撑作用,使得手机在受到车辆的震动时不会产生下滑,有利于保证手机的安全。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当底托401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底托401与第二安装面垂直,在此基础上,将底托401与第二安装面之间的夹角设置为一预设的锐角,用于实现上述底托401的功能,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78] 参见图1至图4,优选地,如上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支架本体3上设置有与夹持装置对应设置的第二凹陷结构302,第二凹陷结构302形成有容纳两个夹持结构5的第二容置空间;
[0079] 夹持结构5包括: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内的夹持臂501和第四转轴502,第四转轴502与第二轴线平行,夹持臂501远离同一组中的另一个夹持结构5的一端,通过第四转轴
502与第二凹陷结构302的侧壁可转动连接,且四转轴可沿第一轴线的方向相对于第二凹陷结构302滑动;
[0080] 通过第四转轴502,夹持臂501具有垂直于第二安装面的第三工作状态和平行于第二安装面的第三收纳状态。
[0081]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两个夹持结构5的夹持臂501通过第四转轴502处于平行于第二安装面的第三收纳状态,夹持臂501收纳于第二凹陷结构302的第二容置空间内,避免了支持臂突出于第二安装面对支架本体3切换至第一收纳状态造成的影响,同时由于第四转轴502可相当于第二凹陷结构302转动,使得通过调节第四转轴502的位置即可调节两个夹持结构5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夹持的手机的宽度相对应,使得手机可进行横放或竖放,并便于手机的稳定安装。
[0082] 参见图5,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第二凹陷结构302与第四转轴502连接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凹陷结构303,第三凹陷结构303中设置有第一回位弹簧6,第一回位弹簧6位于夹持臂501远离另一夹持臂501的一侧,第一回位弹簧6的弹性形变方向沿第一轴线的方向设置,且一端与第四转轴502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凹陷结构303连接。
[0083]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二凹陷结构30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凹陷结构303,且第四转轴502插设于第三凹陷结构303中,设置于第三凹陷结构303中的第一回位弹簧6处于原始状态时,两个夹持结构5间的距离小于待夹持的手机的宽度,当需要夹持手机时,需要将第四转轴502进行移动,使得第一回位弹簧6产生弹性形变,当手机放置好后,手机始终受到第一回位弹簧6的弹性力,有利于保证车载手机支架夹持手机的稳定性,避免手机脱落。
[0084] 参见图1至图4、图6和图7,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夹持臂501包括:第一臂体5011、第二臂体5012和平行于第四转轴502的第五转轴5013;
[0085] 第一臂体5011包括:第一部分50111、第二部分50112以及连接第一部分50111和第二部分50112的第二回位弹簧50113;
[0086] 其中,第一部分50111通过第四转轴502与第二凹陷结构302可转动连接;
[0087] 第二部分50112通过第五转轴5013与第二臂体5012可转动连接,且第二臂体5012具有垂直于第一臂体5011的第四工作状态,和与第一臂体5011处于同一直线的第四收纳状态。
[0088]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夹持臂501包括:第一臂体5011、第二臂体5012和连接第一臂体5011和第二臂体5012的第五转轴5013,当夹持臂501处于第三工作状态时,第二臂体5012通过第五转轴5013可转动至与垂直于第一臂体5011的第四工作状态,此时第二臂体
5012与支架本体3的第二安装面之间形成一夹持空间,当手机的边缘部分位于该夹持空间时,通过第二回位弹簧50113的弹力的作用,有利于避免手机在垂直于第二安装面的方向上产生位移或转动,进而有利于保证手机放置在车载手机支架上的安全性。优选地,第一臂体
5011的第一部分50111和第二部分50112之间通过一第二回位弹簧50113连接,使得可被夹持的手机的厚度的范围增大,满足用户夹持不同厚度的手机的需求。
[0089] 具体地,参见图6和图7,第一部分50111上设置有一容纳第二回位弹簧50113的安装孔,当第二回位弹簧50113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二回位弹簧50113全部容纳于安装孔内。
[0090] 参见图1至图4,具体地,如上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支架本体3包括:沿第二轴线的方向设置的第一基座304和第二基座305;
[0091] 其中,第一基座304与万向轴2连接且设置有支撑装置4;
[0092] 第二基座305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夹持装置,且朝向第一基座30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至少一滑动杆7,滑动杆7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二轴线的方向;
[0093] 第一基座304上设置有与滑动杆7对应的第四凹陷结构3041,通过滑动杆7插设与第四凹陷结构3041中,第一基座304与第二基座305可相对滑动连接。
[0094]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支架本体3包括第一基座304和第二基座305,且第一基座304和第二基座305通过滑动杆7与第四凹陷结构3041的配合可进行滑动,使得用户可根据放置手机时的长度,改变第二基座305相对于第一基座304的距离,进而使得夹持结构5夹持在手机的理想位置上,避免出现因放置手机时的长度过长,导致的超出夹持结构5的部分的长度较多,使得在车辆颠簸时对夹持装置造成的影响较大,进而缩短车载手机支架的使用寿命的情况放生,同时,有利于避免因放置手机时的长度过短,导致的夹持结构5无法夹持手机的情况出现。可选地,第四凹陷结构3041贯通与第一安装面相对的第三安装面,以便于加工。
[0095] 参见图8,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
[0096] 仪表板8以及如上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9;
[0097] 仪表板8上设置有与车载手机支架9相匹配的第五凹陷结构801,第五凹陷结构801形成有第三容置空间;
[0098] 底座1固定安装于第五凹陷结构801的底面,且当支架本体3处于第一收纳状态时,车载手机支架9完全收纳于第三容置空间内。
[0099]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包括如上所述车载手机支架9,且仪表板8上设置有与车载手机支架9相匹配的第五凹陷结构801,当车载手机支架9的切换至第一收纳状态时,车载手机支架9完全收纳于第三容置空间内,进一步保证了减少车载手机支架9在竖直方向上所占用空间,进而避免对用户视野以及车内美观性的影响。同时车载手机支架9切换至第一工作状态时,通过支架本体3上的支撑装置4用于为手机提供支撑力,夹持装置用于为手机提供夹持力,且两个夹持结构5用于保证手机稳定的固定在支架本体3上,相较于现有重力感应式、手动夹持式和磁吸式的夹持方法更加紧固,有利于克服现有的手机支架存在夹不紧、支撑不住等缺陷。
[0100]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车辆,还包括:盖板以及设置于第五凹陷结构801内与盖板相匹配的第六凹陷结构;
[0101] 其中,盖板具有收纳于第六凹陷结构内的第四收纳状态以及覆盖于车载手机支架9上的第四工作状态,盖板处于第四工作状态时,盖板和第五凹陷结构801形成一容纳车载手机支架9的封闭空间。
[0102]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五凹陷结构801内还设置有与盖板相匹配的第六凹陷结构,当需要使用车载手机支架9时,盖板收纳于第六凹陷结构内,便于车载手机支架9在第一收纳状态和第一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同时避免盖板放置与仪表板8上对用户视野和车内美观性的影响;当不需要车载手机支架9时,盖板覆盖于车载手机支架9上,将车载手机支架9完美隐藏,进一步提高车内美观性。可选的,盖板在第四收纳状态与第四工作状态之间的切换可通过手动和/或机械联动实现。
[0103]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的手机的长度和厚度为手机放置在车载手机支架上时的长度和宽度。本发明中所述的手机还可以包括平板等其他板状设备。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0104]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
[0105]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