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液箱及冷却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707401.3

文献号 : CN11037007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卓明胜陈培生于宗伟

申请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液箱及冷却机,该储液箱包括:箱体,进液管及减压组件,箱体开设有储液腔、进液口、出液口及检压口,进液口、出液口及检压口均与储液腔连通,进液口的高度低于检压口的高度;进液管与进液口连通,进液管的侧壁开设有通孔;减压组件包括取压管及阻挡件,取压管的一端与检压口连通,另一端通过通孔与进液管连通,阻挡件的一端为触发部,另一端为阻挡部,阻挡部设置于取压管内,且阻挡件能够沿取压管的长度方向移动;其中,当触发部受压时,触发部带动阻挡部移动使阻挡部伸进进液管内。该储液箱的箱体不易损坏;冷却机包括上述储液箱,因此该冷却机具备使用寿命长的有点。

权利要求 :

1.一种储液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开设有储液腔、进液口、出液口及检压口,所述进液口、所述出液口及所述检压口均与所述储液腔连通,所述进液口的高度低于所述检压口的高度,所述检压口的高度高于所述出液口的高度;

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进液管的侧壁开设有通孔;及减压组件,所述减压组件包括取压管及阻挡件,所述取压管的一端与所述检压口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进液管连通,所述阻挡件的一端为触发部,另一端为阻挡部,所述阻挡部设置于所述取压管内,且所述阻挡件能够沿所述取压管的长度方向移动;

其中,当冷却液沿所述检压口流向所述触发部并对所述触发部施加压力时,所述触发部带动所述阻挡部移动使所述阻挡部伸进所述进液管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设置于所述检压口和所述进液口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包括承压体、阻挡体及弹性体,所述承压体的一端为触发部,所述承压体的另一端与所述阻挡体的一端连接,所述阻挡体的另一端为阻挡部,所述弹性体的一端与所述承压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弹性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取压管的内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体与所述取压管的内壁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为弹簧或者为弹性胶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压管的另一端的外壁设有外螺纹结构,所述通孔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结构螺纹连接的内螺纹结构,所述取压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外螺纹结构与所述内螺纹结构的螺纹配合与所述进液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为浮动件,所述浮动件包括所述触发部和所述阻挡部,所述触发部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所述阻挡部的直径小于所述通孔的直径,当所述触发部受压时,所述触发部带动所述阻挡部沿所述通孔伸进所述进液管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压管的内壁还设有与所述触发部限位配合的限位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储液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液口,所述排液口与所述储液腔连通,所述排液口的高度低于所述进液口的高度。

10.一种冷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储液箱。

说明书 :

储液箱及冷却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机床冷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储液箱及冷却机。

背景技术

[0002] 机床冷却机是一种为机床提供冷水/油的特种设备,以保证机床的加工精度。现有的机床冷却机往往需要自配水/油箱,水/油箱一般分为开式和闭式两种:开式储液箱无法
承压,很容易发生溢水等情况,水体也易脏,影响实际使用;闭式储液箱封闭结构可承压,不
会溢水,但是要保证结构强度足够。
[0003] 传统的闭式储液箱,在充水补水测试或通水检验是否漏水的时候,往往出现补水水泵与机组自带水泵流量不同,一旦补水水泵流量过大,即进液口流量超过出液口的流量,
储液箱就会鼓胀,甚至开裂,对储液箱造成一定的破坏。

发明内容

[0004] 基于此,针对传统的闭式储液箱在充冷却液补冷却液测试或通冷却液检验是否漏冷却液的时候,储液箱容易发生鼓胀,甚至开裂,对储液箱造成一定的破坏的问题,提出了
一种储液箱及冷却机,该储液箱的箱体不易损坏;冷却机包括上述储液箱,因此该冷却机具
备使用寿命长的有点。
[0005]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储液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开设有储液腔、进液口、出液口及检压口,所述进液口、所述出液口及所述检压口均与所述储液腔连通,所述进液口的
高度低于所述检压口的高度;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进液管的侧壁开
设有通孔;及减压组件,所述减压组件包括取压管及阻挡件,所述取压管的一端与所述检压
口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进液管连通,所述阻挡件的一端为触发部,另一端为阻
挡部,所述阻挡部设置于所述取压管内,且所述阻挡件能够沿所述取压管的长度方向移动;
其中,当冷却液沿所述检压口流向所述出发部并对所述触发部施加压力时,所述触发部带
动所述阻挡部移动使所述阻挡部伸进所述进液管内。
[0007] 上述储液箱在使用时,通过进液管向所述储液腔补充冷却液,通过所述出液口排出;当进液管的冷却液流量大于出液口的冷却液流量,此时箱体的内外存在压差,冷却液沿
检压口进入取压管,由于所述取压管内设置有所述阻挡件,且所述阻挡件能够沿所述取压
管的长度方向移动,当冷却液进入所述取压管时,冷却液流对触发部施加压力,此时所述触
发部带动所述阻挡部移动使所述阻挡部伸进所述进液管内,阻挡部能够阻挡冷却液的流
动,进而降低进液管的冷却液流量,使进液管的冷却液流量与出液口的流量相等或接近相
等或进液管的冷却液流量小于出液口的流量,如此可以降低储液腔内的压力,避免储液腔
内的压力过大对箱体造成损伤。
[0008]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000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压口的高度高于所述出液口的高度。
[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液口设置于所述检压口和所述进液口之间。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挡件包括承压体、阻挡体及弹性体,所述承压体的一端为触发部,所述承压体的另一端与所述阻挡体的一端连接,所述阻挡体的另一端为阻挡
部,所述弹性体的一端与所述承压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弹性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取压管的
内壁连接。
[0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压体与所述取压管的内壁滑动配合。
[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取压管的另一端的外壁设有外螺纹结构,所述通孔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结构螺纹连接的内螺纹结构,所述取压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外螺纹
结构与所述内螺纹结构的螺纹配合与所述进液管连接。
[00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挡件为浮动件,所述浮动件包括所述触发部和所述阻挡部,所述触发部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所述阻挡部的直径小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当所述触发部受压时,所述触发部带动所述阻挡部沿所述通孔伸进所述进液管内。
[00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取压管的内壁还设有与所述触发部限位配合的限位部。
[001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储液箱还包括排液口,所述排液口与所述储液腔连通,所述排液口的高度低于所述进液口的高度。
[0017]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冷却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储液箱。
[0018] 上述冷却机在使用时,通过进液管向所述储液腔补充冷却液,通过所述出液口排出;当进液管的冷却液流量大于出液口的冷却液流量,此时箱体的内外存在压差,冷却液沿
检压口进入取压管,由于所述取压管内设置有所述阻挡件,且所述阻挡件能够沿所述取压
管的长度方向移动,当冷却液进入所述取压管时,冷却液流对触发部施加压力,此时所述触
发部带动所述阻挡部移动使所述阻挡部伸进所述进液管内,阻挡部能够阻挡冷却液的流
动,进而降低进液管的冷却液流量,使进液管的冷却液流量与出液口的流量相等或接近相
等或进液管的冷却液流量小于出液口的流量,如此可以降低储液腔内的压力,避免储液腔
内的压力过大对箱体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储液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一实施例中减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另一实施例中减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 附图标记说明:
[0023] 10、储液箱,100、箱体,110、出液口,120、排液口,200、进液管,300、减压组件,310、取压管,312、限位部,320、阻挡件,322、承压体,3222、触发部,324、阻挡体,3242、阻挡部,
330、弹性体,400、观测镜。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
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5]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
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
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
“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6] 有必要指出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元件时,两个元件可以是一体的,也可以是两个元件之间可拆卸连接。
[0027]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
体地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
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8] 此外,还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术语“下”、“上”、“前”、“后”、“左”、“右”、“内”、“外”、“顶”、“底”、“一侧”、“另一侧”、“一端”、“另一端”、等所指示的位置关系为基于
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第一”、“第二”等术语,是为了区分不同的结构部件。这些术语仅为
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9] 如图1至图3所示,一实施例中的一种储液箱10,包括:箱体100、进液管200及减压组件300;箱体100开设有储液腔、进液口、出液口110及检压口,进液口、出液口110及检压口
均与储液腔连通,进液口的高度低于检压口的高度;进液管200与进液口连通,进液管200的
侧壁开设有通孔;减压组件300包括取压管310及阻挡件320,取压管310的一端与检压口连
通,另一端通过通孔与进液管200连通,阻挡件320的一端为触发部3222,另一端为阻挡部
3242,阻挡部3242设置于取压管310内,且阻挡件320能够沿取压管310的长度方向移动;其
中,当触发部3222受压时,触发部3222带动阻挡部3242移动使阻挡部3242伸进进液管200
内。
[0030] 上述储液箱10在使用时,通过进液管200向储液腔补充冷却液,通过出液口110排出;当进液管200的冷却液流量大于出液口110的冷却液流量,此时箱体100的内外存在压
差,冷却液沿检压口进入取压管310,由于取压管310内设置有阻挡件320,且阻挡件320能够
沿取压管310的长度方向移动,当冷却液进入取压管310时,冷却液流对触发部3222施加压
力,此时触发部3222带动阻挡部3242移动使阻挡部3242伸进进液管200内,阻挡部3242能够
阻挡冷却液的流动,进而降低进液管200的冷却液流量,使进液管200的冷却液流量与出液
口110的流量相等或接近相等或进液管200的冷却液流量小于出液口110的流量,如此可以
降低储液腔内的压力,避免储液腔内的压力过大对箱体100造成损伤。具体地,冷却液可以
为水或者是冷冻油。
[0031] 如图1所示,进一步,为了更加精确的感应箱体100内部的压力,在本次实施例中,检压口的高度高于出液口110的高度。此时,可以避免储液箱10在可承受压力范围内时,就
驱动触发部3222移动降低进液管200的冷却液流量。
[0032] 如图1所示,具体地,为了进一步提升感应箱体100内部的压力的精确性,在本次实施例中,出液口110设置于检压口和进液口之间,此时,只有在冷却液漫过出液口110到达检
压口的高度时才驱动触发部3222移动降低进液管200的冷却液流量。进一步,检压口的高度
大于进液口的高度,此时能够顺着冷却液的重力方向对触发部3222施加压力,提升感应箱
体100内部的压力的精确性。
[0033] 如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阻挡件320包括承压体322、阻挡体324及弹性体330,承压体322的一端为触发部3222,承压体322的另一端与阻挡体324的一端连接,
阻挡体324的另一端为阻挡部3242,弹性体330的一端与承压体322的另一端连接,弹性体
330的另一端与取压管310的内壁连接,此时,当冷却液流对触发部3222施加压力时,由于触
发部3222与阻挡体324连接,触发部3222能够带动阻挡体324移动使阻挡部3242沿通孔进入
进液管200内,阻挡进液管200的冷却液流动,降低进液管200的冷却液流量,由于弹性体330
的一端与承压体322的另一端连接,弹性体330的另一端与取压管310的内壁连接,当进液管
200的冷却液流量小于出液口110的冷却液流量,此时储液腔内的压力降低,触发部3222的
受到的压力小于弹性体330的弹力,在弹性体330的作用下,带动触发部3222移动,使触发部
3222带动阻挡部3242沿远离进液管200的方向移动,此时,冷却液又可以在进液管200正常
流动。具体地,弹性体330可以是弹簧或者是弹性胶条。
[0034] 如图2所示,进一步,为了提升阻挡体324的稳定性,承压体322与取压管310的内壁滑动配合,此时,当冷却液流对阻挡部3242进行冲击时,阻挡体324不易发生侧偏;优选地,
承压体322与进液管200的内壁密封设置。
[0035] 如图3所示,当然了,在别的实施例中,还提供另一种调节储液腔内部压力的方式,在本次实施例中,阻挡件320为浮动件,浮动件包括触发部3222和阻挡部3242,触发部3222
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阻挡部3242的直径小于通孔的直径,此时,当进液管200的冷却液
流量大于出液口110的冷却液流量,冷却液进入取压管310,此时触发部3222受压时,由于阻
挡部3242的直径小于通孔的直径,触发部3222带动阻挡部3242沿通孔伸进进液管200内,降
低进液管200的冷却液流量,同时,又因为触发部3222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此时触发部
3222与通孔之间存在限位配合,可以避免触发部3222伸进进液管200内;当储液箱10内的压
力恢复正常时,阻挡部3242在冷却液的浮力作用下又回到取压管310内。当然了,如图3所
示,为了确保浮动件存在一个稳定地移动路径,取压管310的内壁还设有与触发部3222限位
配合的限位部312,如此,通过限位部312与触发部3222的限位配合可以避免浮动件四处游
动。
[0036] 如图1所示,具体地,为了实现取压管310与进液管200的连接,在本次实施例中,取压管310的另一端的外壁设有外螺纹结构,通孔的内壁设有与外螺纹结构螺纹连接的内螺
纹结构,取压管310的另一端通过外螺纹结构与内螺纹结构的螺纹配合与进液管200连接。
[0037] 如图1所示,进一步,为了能够对储液腔内的冷却液排尽,在本次实施例中,该储液箱10还包括排液口120,排液口120与储液腔连通,排液口120的高度低于进液口的高度。当
然了,为了能够更好的观测储液腔内液体的液位,箱体100还开设有观测口,在观测口上设
置观测镜400。
[0038] 值得一提的是,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冷却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储液箱10。
[0039] 上述冷却机在使用时,通过进液管200向储液腔补充冷却液,通过出液口110排出;当进液管200的冷却液流量大于出液口110的冷却液流量,此时箱体100的内外存在压差,冷
却液沿检压口进入取压管310,由于取压管310内设置有阻挡件320,且阻挡件320能够沿取
压管310的长度方向移动,当冷却液进入取压管310时,冷却液流对触发部3222施加压力,此
时触发部3222带动阻挡部3242移动使阻挡部3242伸进进液管200内,阻挡部3242能够阻挡
冷却液的流动,进而降低进液管200的冷却液流量,使进液管200的冷却液流量与出液口110
的流量相等或接近相等或进液管200的冷却液流量小于出液口110的流量,如此可以降低储
液腔内的压力,避免储液腔内的压力过大对箱体100造成损伤。
[0040]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
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41]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
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