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期水下分流河道的识别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523131.0

文献号 : CN11041264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雷王雪梅李岩李锋于群达王黎明李智郭萌萌应森群武子钰

申请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期水下分流河道的识别方法。该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辫状河三角洲中,根据目的层距离标志层的厚度划分各井钻遇砂体的期次;2)研究同期次砂体的沉积微相,分析水下分流河道的展布方向;3)在水下分流河道的展布方向上,通过正演分析确定相邻井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接触关系,划分出各分支河道;4)结合地震属性及地震反演预测砂体的边界,确定单期水下分流河道各分支河道的展布范围。本发明提供的单期水下分流河道的识别方法,可确定单期水下分流河道各分支河道的展布范围,能更清楚的展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带岩性和岩相的空间变化,进而可以为复杂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权利要求 :

1.一种单期水下分流河道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辫状河三角洲中,根据目的层距离标志层的厚度划分各井钻遇砂体的期次;

2)研究同期次砂体的沉积微相,分析水下分流河道的展布方向;

3)在水下分流河道的展布方向上,通过正演分析确定相邻井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接触关系,划分出各分支河道;

通过正演分析确定相邻井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接触关系的步骤为:建立相邻井砂体连通情况下的地质模型,通过正演模拟,地震响应特征表现为同相轴连续,分析相邻井的实际地震剖面,若表现出与正演模拟一致的响应特征,则判定相邻井为一支河道;

建立相邻井砂体不连通情况下的两种地质模型:①砂体在纵向上不叠置的模型,通过正演模拟,地震响应特征表现为同相轴不连续;②砂体在纵向上叠置的模型,通过正演模拟,地震响应特征表现为同相轴发生扭曲;分析相邻井的实际地震剖面,若响应特征表现为同相轴不连续或同相轴发生扭曲,则判定相邻井为两支河道;

4)结合地震属性及地震反演预测砂体的边界,确定单期水下分流河道各分支河道的展布范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期水下分流河道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划分各井钻遇砂体的期次,是指选取目的层上覆的泥岩标志层进行层拉平,统计各井的砂顶到标志层顶部的厚度,以该厚度作为砂体的期次厚度;相邻井的砂体的期次厚度分别为h1、h2,h1≥h2,依据(h1‑h2)与h1的比值判定砂体是否属于同一期次;如所述比值大于30%,则判定相邻井的砂体属于不同期次;如所述比值不大于30%,则判定相邻井的砂体属于同一期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期水下分流河道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研究同期次砂体的沉积微相,是指对同期次砂体在平面上划分出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及席状砂的沉积微相。

说明书 :

一种单期水下分流河道的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期水下分流河道的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日益提高,勘探开发的地质对象越来越小,越来越隐蔽,主要为规模小且薄的砂体,这些砂体由于发育期次较多且分属于不同的分支河道,砂体平面非
均质性强,导致井位部署难度大,严重制约油气藏的勘探开发进程。
[0003] 目前针对单期次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识别,已从其形成机制、勘探开发方法等方面做了较多尝试,但由于单期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复杂性,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识
别技术体系,这也影响了复杂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效果。
[0004] 公布号为CN106777440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宽度预测方法,其包括:根据小层的沉积微相图,静态识别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对典型井组进
行动态分析,动态划分单一期次河道;通过测井相和岩心资料对典型井组已识别出的水下
分流河道进行度量,获取水下分流河道的定量参数;建立河道砂体宽度与单期砂体厚度的
关系,求出宽厚比等定量参数,建立回归公式,进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预测。该预测方法
可以对水下分流河道的分布进行定性描述,且对河道的宽度进行定量描述,但由于单期水
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复杂性,该预测方法仍不能清楚的展示水下分流河道各分支河道的空间
变化。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期水下分流河道的识别方法,以解决现有方法不能清楚展示水下分流河道各分支河道的空间变化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单期水下分流河道的识别方法的技术方案是:
[0007] 一种单期水下分流河道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 1)在辫状河三角洲中,根据目的层距离标志层的厚度划分各井钻遇砂体的期次;
[0009] 2)研究同期次砂体的沉积微相,分析水下分流河道的展布方向;
[0010] 3)在水下分流河道的展布方向上,通过正演分析确定相邻井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接触关系,划分出各分支河道;
[0011] 通过正演分析确定相邻井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接触关系的步骤为:
[0012] 建立相邻井砂体连通情况下的地质模型,通过正演模拟,地震响应特征表现为同相轴连续,分析相邻井的实际地震剖面,若表现出与正演模拟一致的响应特征,则判定相邻
井为一支河道;
[0013] 建立相邻井砂体不连通情况下的两种地质模型:①砂体在纵向上不叠置的模型,通过正演模拟,地震响应特征表现为同相轴不连续;②砂体在纵向上叠置的模型,通过正演
模拟,地震响应特征表现为同相轴发生扭曲;分析相邻井的实际地震剖面,若响应特征表现
为同相轴不连续或同相轴发生扭曲,则判定相邻井为两支河道;
[0014] 4)结合地震属性及地震反演预测砂体的边界,确定单期水下分流河道各分支河道的展布范围。
[0015] 本发明提供的单期水下分流河道的识别方法,可确定单期水下分流河道各分支河道的展布范围,能更清楚的展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带岩性和岩相的空间变化,进而可以
为复杂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0016] 步骤1)为各井钻遇砂体的期次划分过程,其依据的原理是同一时期的河道沉积物,其顶界面是等时的,其顶界面距离标志层的厚度应大致相等;为进一步提高砂体期次划
分的有效性和适应性,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划分各井钻遇砂体的期次,是指选取目的层
上覆泥岩标志层进行层拉平,统计各井的砂顶到标志层顶部的厚度,以该厚度作为砂体的
期次厚度;相邻井的砂体的期次厚度分别为h1、h2,h1≥h2,依据(h1‑h2)与h1的比值判定砂体
是否属于同一期次;如所述比值大于30%,则判定相邻井的砂体属于不同期次;如所述比值
不大于30%,则判定相邻井的砂体属于同一期次。
[0017] 为更好的展示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带岩性和岩相的空间变化,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研究同期次砂体的沉积微相,是指对同期次砂体在平面上划分出包括水下分流河
道、河口坝及席状砂的沉积微相。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单期水下分流河道的识别方法实施例的层拉平砂体对比图;
[0019] 图2为本发明单期水下分流河道的识别方法实施例的砂体连通情况下的正演地质模型图与正演剖面图;
[0020] 图3为本发明单期水下分流河道的识别方法实施例的砂体不连通情况下的不叠置正演地质模型图与正演剖面图;
[0021] 图4为本发明单期水下分流河道的识别方法实施例的砂体不连通情况下的叠置正演地质模型图与正演剖面图;
[0022] 图5为本发明单期水下分流河道的识别方法实施例的两井实际地震剖面;
[0023] 图6为本发明单期水下分流河道的识别方法实施例的地震反演波阻抗属性图;
[0024] 图7为本发明单期水下分流河道的识别方法实施例的目标井区沉积微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本发明主要是通过以下原理对单期水下分流河道进行识别:在辫状河三角洲中,同一时期的河道沉积物,其顶界是等时的,顶面距标志层的厚度应大致相等,故可以根据厚
度划分各井钻遇砂体的期次;然后通过岩心描述及测井相分析等技术研究同期次砂体的沉
积微相,分析水下分流河道的展布方向;在水下分流河道的展布方向上,通过正演分析确定
相邻井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接触关系,划分出各个分支河道;之后结合地震属性及地震反
演预测砂体的边界,确定单期水下分流河道各分支河道的展布范围。
[0026] 为更好的反映砂体在连通情况下的空间展布,优选的,步骤3)中,建立相邻井砂体连通情况下的地质模型,是指利用地震层位控制地层格架,建立同一期砂体连通的地质模
型,该模型下两口井目的层为同一河道。通过正演模拟,地震响应特征表现为同相轴连续,
分析相邻井的实际地震剖面,若表现出与正演模拟一致的响应特征,则判定相邻井为一支
河道。
[0027] 为更好的反映砂体在不连通情况下的空间展布,优选的,步骤3)中,建立砂体在纵向上不叠置的模型,是指利用地震层位控制地层格架,建立同一期砂体在纵向上不叠置的
地质模型,该模型下两口井目的层为不同河道,通过正演模拟,地震响应特征表现为同相轴
不连续;建立砂体在纵向上叠置的模型,是指利用地震层位控制地层格架,建立同一期砂体
在纵向上叠置的地质模型,该模型下两口井目的层为不同河道,通过正演模拟,地震响应特
征表现为同相轴发生扭曲。分析相邻井的实际地震剖面,若响应特征表现为同相轴不连续
或同相轴发生扭曲,则判定相邻井为两支河道。
[0028] 为更清楚的显示砂体的边界,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预测砂体的边界,是指根据目的层的地震属性及反演属性的振幅强弱变化区分砂体边界,振幅强表现为砂体发育,振
幅弱表现为砂体不发育。
[0029]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30] 本发明的单期水下分流河道的识别方法的具体实施例,采用以下步骤:
[0031] 1)划分各井钻遇砂体的期次:选取目的层上覆泥岩标志层进行层拉平并开展精细地层对比,统计各井的砂顶(目的层的顶面)到标志层顶面的厚度,以该厚度作为砂体的期
次厚度,相邻井的砂体的期次厚度分别为h1、h2,h1≥h2,依据(h1‑h2)与h1的比值判定砂体是
否属于同一期次;如所述比值大于30%,则判定相邻井的砂体属于不同期次;如所述比值不
大于30%,则判定相邻井的砂体属于同一期次。
[0032] 在图1中(SP‑自然电位,GR‑自然伽马,AC‑声波时差,RT‑地层真电阻率),相邻井73‑1井和88井,目的层的顶部距离标志层顶部的厚度分别为11米、15米,比值为26.7%,小
于30%。可以断定73‑1井的砂岩目的层和88井的砂岩目的层属于同一期次,按此方法对该
井区所有相邻井进行期次划分,统计目的层属于同一期次的井。
[0033] 2)分析水下分流河道的展布方向:在各井砂体期次确定的基础上,对同一期次砂体在平面上划分出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在内的沉积微相,结合沉积物源确定
河道的展布方向。
[0034] 3)确定各相邻井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接触关系,包括以下步骤:
[0035] 3.1建立相邻井砂体连通情况下的地质模型,通过正演模拟,地震响应特征表现为同相轴连续;分析相邻井的实际地震剖面,若表现出与正演模拟一致的响应特征,则判定相
邻井为一支河道。如图2上所示,通过岩石物理正演软件(RokDoc软件)的正演模拟功能,利
用地震层位及测井曲线,针对73‑1井与88井的目的层建立砂体连通的地质模型(虚线),产
生的正演地震剖面同相轴连续(图2下虚线),而如图5所示的两井实际地震剖面表现为同相
轴不连续,与图2产生的正演剖面同相轴特征不符合,则73‑1井与88井目的层不属于同一河
道。
[0036] 3.2建立相邻井砂体不连通情况下的两种地质模型:
[0037] ①砂体在纵向上不叠置的模型,通过正演模拟,地震响应特征表现为同相轴不连续;如图3上所示,通过岩石物理正演软件(RokDoc软件)的正演模拟功能,利用地震层位及
测井曲线,针对73‑1井与88井的目的层建立砂体不叠置的地质模型(虚线),产生的正演地
震剖面同相轴不连续(图3下虚线)。
[0038] ②砂体在纵向上叠置的模型,通过正演模拟,地震响应特征表现为同相轴发生扭曲;如图4上所示,通过岩石物理正演软件(RokDoc软件)的正演模拟功能,利用地震层位及
测井曲线,针对73‑1井与88井的目的层建立砂体叠置的地质模型(虚线),产生的正演地震
剖面同相轴扭曲(图4下虚线)。
[0039] 分析相邻井的实际地震剖面,若响应特征表现为同相轴不连续或同相轴发生扭曲,则判定相邻井为两支河道并依据响应特征的类型确定砂体的相对接触关系,如图5所示
的两井实际地震剖面表现为同相轴不连续,与图3产生的正演剖面同相轴特征相符合,则
73‑1井与88井目的层为不同河道,且砂体不叠置。
[0040] 3.3对井区所有相邻井依次重复①②步骤,划分出所有分支河道。
[0041] 4)确定各分支河道的展布范围:开展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提取地震属性,结合地震井约束反演预测单期砂体的边界,确定单期水下分流河道各分支河道的展布范围,勾绘出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根据73‑1井与88井目的层的地震属性及反演属性的振幅强弱变化区分
砂体边界,振幅强表现为砂体发育,振幅弱表现为砂体不发育,砂体边界为图6中虚线所示。
结合砂体边界及相邻井砂体接触关系,勾绘出沉积微相(图7),即确定了分支河道的展布范
围。
[0042] 由图6和图7的对比结果可知,研究区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信息与实际钻井动静态资料的吻合度较高,由实施例得到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信息可以清楚的展示水下分流河道
的空间变化,由此说明实施例提供的单期水下分流河道的识别方法可为储层沉积微相展布
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手段,相关成果对复杂岩性油气藏的井位部署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