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头单元以及喷墨头单元的制造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80019220.5

文献号 : CN11044661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萱场禅

申请人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喷墨头单元以及喷墨头单元的制造方法,可以减轻针对每个喷墨头单元相对于固定部件高精度地确定位置并固定所费的工夫。喷墨头具备设置有喷出墨的喷嘴的记录部(11)和以规定的位置关系保持记录部的记录部支承部件(121),记录部支承部件具有第一抵接面(1211a)、第二抵接面(1211b)以及第三抵接面(1212a),所述第一抵接面、第二抵接面以及第三抵接面用于确定与设置有喷嘴的开口部的喷嘴开口面(11a)平行的面内的相对于规定的固定部件(200)的固定位置以及固定角度,在抵靠面粘接有对记录部相对于记录部支承部件的位置偏移量进行调整的抵接板(123~125)。

权利要求 :

1.一种喷墨头单元,其中,具备:

设置有喷出墨的喷嘴的墨喷出部;以及

以规定的位置关系保持所述墨喷出部的保持部,所述保持部具有三个抵靠面,所述三个抵靠面用于确定与设置有所述喷嘴的开口部的墨喷出面平行的面内的相对于规定的固定部件的固定位置以及固定角度,在所述抵靠面粘接有对所述墨喷出部相对于所述保持部的位置偏移量进行调整的调整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头单元,其中,在所述抵靠面设置有槽部,所述抵靠面和所述调整板的粘接所涉及的粘接部件被注入所述槽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头单元,其中,所述槽部的一个端部在所述抵靠面的边缘开放,另一个端部在所述抵靠面内封闭。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头单元,其中,所述三个抵靠面是所述调整板被粘接而至少一部分被嵌入的凹部形状的底面。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头单元,其中,所述调整板是与所述抵靠面垂直的侧面不具有棱角的曲面形状。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墨头单元,其中,所述调整板是与所述抵靠面垂直的侧面不具有棱角的曲面形状。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头单元,其中,所述三个抵靠面以及所述调整板的与所述抵靠面粘接的粘接面中的至少一部分为非平滑面。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墨头单元,其中,所述三个抵靠面以及所述调整板的与所述抵靠面粘接的粘接面中的至少一部分为非平滑面。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墨头单元,其中,所述三个抵靠面以及所述调整板的与所述抵靠面粘接的粘接面中的至少一部分为非平滑面。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墨头单元,其中,所述三个抵靠面以及所述调整板的与所述抵靠面粘接的粘接面中的至少一部分为非平滑面。

11.一种喷墨头单元的制造方法,所述喷墨头单元具备:设置有喷出墨的喷嘴的墨喷出部和以规定的位置关系保持所述墨喷出部的保持部,所述保持部具有三个抵靠面,所述三个抵靠面用于确定与设置有所述喷嘴的开口部的墨喷出面平行的面内的相对于规定的固定部件的固定位置以及固定角度,其中,所述喷墨头单元的制造方法包括厚度调整步骤,在所述厚度调整步骤中,相对于所述抵靠面粘接对所述墨喷出部相对于所述保持部的位置偏移量进行调整的调整板。

说明书 :

喷墨头单元以及喷墨头单元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喷墨头单元以及喷墨头单元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存在如下的喷墨记录装置,在该喷墨记录装置中,排列多个设置有喷出墨的喷嘴的喷墨头单元并安装于固定部件或滑架,使用上述多个喷墨头单元来记录图像。使用多个喷墨头单元而能够从多个喷嘴大致同时喷出墨,从而实现记录速度和记录分辨率的提高。
[0003] 但是,若喷墨头单元的数量增加,则一边将多个喷墨头单元高效地调整为正确的位置一边进行安装固定需要花费工夫。与此相对,公开了如下技术:在固定部件上预先设置多个定位销,通过利用三点的支承来确定喷墨头单元的位置以及朝向,从而更容易且迅速地进行定位固定(专利文献1)。
[0004] 在先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965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8] 但是,在喷墨头单元的制造时,设置有喷嘴开口部的墨喷出部的安装位置、即喷嘴开口部的排列位置可以会在每个喷墨头单元产生微小的偏移。该微小的偏移可能会导致记录图像的画质的降低,因此,存在在将喷墨头单元分别固定于固定部件时需要花费工夫分别单独进行调整这种课题。
[0009]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墨头单元以及喷墨头单元的制造方法,可以减轻针对每个喷墨头单元相对于固定部件高精度地确定位置并固定所费的工夫。
[0010]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1]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涉及的喷墨头单元具备:
[0012] 设置有喷出墨的喷嘴的墨喷出部;以及
[0013] 以规定的位置关系保持所述墨喷出部的保持部,
[0014] 所述保持部具有三个抵靠面,所述三个抵靠面用于确定与设置有所述喷嘴的开口部的墨喷出面平行的面内的相对于规定的固定部件的固定位置以及固定角度,[0015] 在所述抵靠面粘接有对所述墨喷出部相对于所述保持部的位置偏移量进行调整的调整板。
[0016] 另外,技术方案2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喷墨头单元中,
[0017] 在所述抵靠面设置有槽部,所述抵靠面和所述调整板的粘接所涉及的粘接部件被注入所述槽部。
[0018] 另外,技术方案3的发明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喷墨头单元中,
[0019] 所述槽部的一个端部在所述抵靠面的边缘开放,另一个端部在所述抵靠面内封闭。
[0020] 另外,技术方案4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头单元中,[0021] 所述三个抵靠面是所述调整板被粘接而至少一部分被嵌入的凹部形状的底面。
[0022] 另外,技术方案5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头单元中,[0023] 所述调整板是与所述抵靠面垂直的侧面不具有棱角的曲面形状。
[0024] 另外,技术方案6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5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头单元中,[0025] 所述三个抵靠面以及所述调整板的与所述抵靠面粘接的粘接面中的至少一部分为非平滑面。
[0026] 另外,技术方案7的发明涉及喷墨头单元的制造方法,所述喷墨头单元具备:设置有喷出墨的喷嘴的墨喷出部和以规定的位置关系保持所述墨喷出部的保持部,所述保持部具有三个抵靠面,所述三个抵靠面用于确定与设置有所述喷嘴的开口部的墨喷出面平行的面内的相对于规定的固定部件的固定位置以及固定角度,其中,
[0027] 所述喷墨头单元的制造方法包括厚度调整步骤,在所述厚度调整步骤中,相对于所述抵靠面粘接对所述墨喷出部相对于所述保持部的位置偏移量进行调整的调整板。
[0028] 发明的效果
[0029] 根据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可以减轻针对每个喷墨头相对于固定部件高精度地确定位置并将喷墨头单元固定所费的工夫。

附图说明

[0030] 图1是表示喷墨头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
[0031] 图2A是喷墨头的俯视图。
[0032] 图2B是喷墨头的仰视图。
[0033] 图3是将第三抵接面周边放大的立体图。
[0034] 图4A是将第三抵接面放大的俯视图。
[0035] 图4B是将第三抵接面放大的主视图。
[0036] 图4C是将第三抵接面放大的主视图。
[0037] 图5A是对偏移量的测量进行说明的图。
[0038] 图5B是对偏移量的测量进行说明的图。
[0039] 图5C是对偏移量的测量进行说明的图。
[0040] 图6是表示喷墨头安装调整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
[0041] 图7A是表示抵接板的配置的变形例的图。
[0042] 图7B是表示抵接板的配置的变形例的图。
[0043] 图8是喷墨头单元的仰视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45]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喷墨头单元的实施方式的喷墨头1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另外,图2A是喷墨头1的俯视图。图2B是喷墨头1的仰视图。
[0046] 在图2A中,一并示出安装喷墨头1的固定部件200的一部分。
[0047] 即,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头单元具有单一的喷墨头1,另外,仅由该喷墨头1构成。
[0048] 喷墨头1具备记录部11(墨喷出部)和框体12等。
[0049] 记录部11是设置有喷出墨的喷嘴的喷墨头芯片等,如图2B所示,一个面(喷嘴开口面11a)从框体12的底面露出而被固定。在喷嘴开口面11a(墨喷出面)上,多个喷嘴的开口部排列在开口区域111a,分别喷出墨。在此,仅示出二维排列的多个喷嘴的开口部中的、四个角部的四个。关于其他开口部,省略图示,但排列图案可以适当设定。在喷嘴开口面11a设置有喷嘴排列的基准位置标记111c、111d。
[0050] 框体12具有:对记录部11进行支承(以规定的位置关系进行保持)的记录部支承部件121(保持部)和向记录部支承部件121的上方突出的罩部件122。如上所述,在记录部支承部件121的底面上固定地支承有记录部11。罩部件122在内部收纳信号配线部件等。
[0051] 在记录部支承部件121的上表面,在罩部件122的两侧,墨流路112~117贯通内外。墨流路112、115是向开口区域111a的各喷嘴(喷嘴组)供给墨的供给流路,墨流路113、114、
116、117是来自开口区域111a的喷嘴组的墨的回流路径。它们经由送液泵等与外部的墨盒等连接。
[0052] 在罩部件122的上表面侧设置有连接部122a。连接部122a用于将与从记录部11的各喷嘴的墨喷出相关的驱动控制信号发送到该记录部11。连接部122a在罩部件122的内部与电路基板连接,由该电路基板生成的驱动信号被供给到记录部11的动作部(压电元件等)。
[0053] 在记录部支承部件121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突起部1211以及第二突起部1212。它们用于记录部11、即各喷嘴相对于固定部件的对位以及固定。
[0054] 如图2B所示,第一突起部1211具有第一抵接面1211a以及第二抵接面1211b。另外,在第一突起部1211设置有螺纹孔1211c。第一抵接板123粘接于第一抵接面1211a,该第一抵接板123与设置于固定部件200的第一销201抵接,该固定部件200安装于喷墨记录装置的滑架等。另外,第二抵接板124粘接于第二抵接面1211b,该第二抵接板124与第一销201抵接。在此,第一抵接面1211a(第一抵接板123的抵接面)以及第二抵接面1211b(第二抵接板124的抵接面)相互垂直地设置。喷墨头1利用插通于螺纹孔1211c的螺钉211安装并固定于固定部件200。
[0055] 第二突起部1212具有第三抵接面1212a。另外,在第二突起部1212设置有螺纹孔1212c。第三抵接板125粘接于第三抵接面1212a,该第三抵接板125与设置于固定部件200的第二销202抵接。喷墨头1利用插通于螺纹孔1212c的螺钉212安装并固定于固定部件200。
[0056] 螺纹孔1211c、1212c的内径分别相对于螺钉211、212具有间隙(即,比螺钉211、212的直径大),可以根据喷墨头1相对于固定部件200的位置调整而使螺钉211、212在螺纹孔1211c、1212c内移动并固定。
[0057] 以下,也将第一抵接板123、第二抵接板124以及第三抵接板125统称为抵接板123~125(调整板)等。另外,也将第一抵接面1211a、第二抵接面1211b以及第三抵接面1212a统称为三个抵靠面。这三个抵靠面能够用于确定框体12(记录部支承部件121)相对于固定部件200(第一销201以及第二销202)的固定位置以及固定角度。
[0058] 第一突起部1211确定以第一销201为基准的记录部支承部件121(即,记录部11)的位置,第二突起部1212以第二销202为基准而确定记录部支承部件121的旋转方向的位置(旋转角度、朝向)。
[0059] 在第一抵接面1211a设置有两个槽部1211a1、1211a2,在第二抵接面1211b设置有两个槽部1211b1、1211b2。在第三抵接面1212a设置有两个槽部1212a1、1212a2。这些槽部1211a1、1211a2、1211b1、1211b2、1212a1、1212a2分别用于粘接剂(粘接部件)的注入。
[0060] 图3是将第三抵接面1212a周边放大的立体图。另外,图4A以及图4B是第三抵接板125粘接于第三抵接面1212a的状态的俯视图以及主视图,图4C是第三抵接板125未粘接于第三抵接面1212a的状态的主视图。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抵接面1211a以及第二抵接面1211b是与第三抵接面1212a相同的构造,因此,省略说明。
[0061] 如图3所示,第三抵接面1212a是设置于第二突起部1212的侧面的凹部形状的底面,深度是与第三抵接板125的基准厚度对应的(至少一部分被嵌入的)程度。而且,第三抵接板125以被嵌入的方式粘接于该第三抵接面1212a。如图3、图4A以及图4C所示,在上端(第三抵接面1212a的边缘)开放的槽部1212a1、1212a2如图4C所示向下方延伸并在中途(抵接面1212a的面内)封闭。第三抵接面1212a的表面(阴影部分)形成为带有粗糙度而具有微小起伏的形状(非平滑面),即便在第三抵接板125抵接于第三抵接面1212a的情况下也产生微小的间隙。作为粗糙度,在此,使用最大高度Rz(Rmax)为6.3s左右的粗糙度,但并不限于此。
[0062] 当在第三抵接板125与第三抵接面1212a抵接的状态下从槽部1212a1、1212a2的开放端注入粘接剂时,粘接剂不仅扩散到槽部1212a1、1212a2的内部,而且因毛细管现象而沿着微小的间隙扩散,使第三抵接板125在大致整个面不具有粘接剂层的厚度地粘接于第三抵接面1212a。
[0063] 第三抵接板125为大致长方体形状,第三抵接板125可以形成为比构成第三抵接面1212a的凹部的尺寸稍小。在此,由于在沿着第三抵接面1212a的方向上的粘接位置不要求高精度,因此,第三抵接板125可以充裕地抵接在构成第三抵接面1212a的凹部内,从而可以容易地进行粘接动作。
[0064] 另外,第三抵接板125的与第三抵接面1212a垂直的面(侧面)成为在四个角部被倒圆角(不具有棱角)的曲面形状。由此,由于第三抵接板125的侧面与构成第三抵接面1212a的凹部的侧面之间的间隙在第三抵接板125的下端扩展,因此,可以防止因毛细管现象而沿着该间隙扩散的粘接剂进一步向下方扩散。
[0065]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第三抵接板125以在使槽部1212a1、1212a2的开放的上端在重力方向上朝向上侧的状态下进行粘接为前提,在使上下颠倒而粘接的情况下,槽部1212a1、1212a2的开放部分与封闭的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也可以调换。
[0066] 在此,第三抵接板125通过形成为关于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以及正反面(与第三抵接面1212a粘接的一侧以及露出的一侧)而对称的形状,从而能够以任意的朝向被粘接。另外,第一抵接面1211a、第二抵接面1211b以及第三抵接面1212a形成为相同形状,从而抵接板123~125可以使用通用的部件。
[0067] 接着,对包括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头1的制造方法在内的向固定部件200的安装动作进行说明。
[0068] 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头1的安装中,测量使喷嘴位置对准的情况下的记录部支承部件121从基准位置的偏移量,将利用与该测量值相应的抵接板123~125进行了调整的喷墨头1简单地安装于固定部件200。偏移量不需要相对于固定部件200直接进行测量,例如,对使记录部11(喷嘴)的位置相对于透明的对位部件对准的情况下的记录部支承部件121的位置偏移(偏移量以及旋转角度)进行测量而得到。
[0069] 图5A~图5C是对偏移量的测量的例子进行说明的图。
[0070] 如图5A所示,在透明的对位部件500上,以与设置于固定部件200的第一销201以及第二销202相同的位置关系以及形状设置有销511、512。使喷墨头1的第一抵接面1211a、第二抵接面1211b以及第三抵接面1212a与这些销511、512抵接,对预先确定的规定的两个喷嘴开口部的位置与对位标记513、514的偏移进行计算,基于该偏移量计算所需的抵接板123~125的厚度。优选为,对位部件500使用伸缩变形足够小的部件,另外,在恒定环境下进行测量。另外,对位标记以及进行与这些对位标记之间的位置偏移的测量的喷嘴开口部的数量可以是2以上的任意数量。
[0071] 或者,如图5B所示,也可以在透明的对位部件500上设置有对位标记501、502,喷墨头1从背面侧以使这些对位标记501、502与基准位置标记111c、111d一致的方式载置。另外,在对位部件500上设置有基准线503、504、505。
[0072] 图5C放大表示载置于对位部件500的喷墨头1中的第二突起部1212的部分。
[0073] 在此,示出第三抵接面1212a相对于基准线505向第二突起部1212的外侧方向偏移宽度dT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代替进行该宽度dT的测量,而在基准线505的前后设置刻度并基于刻度来读取偏移量。通过选择与该偏移量相应的厚度(对位置偏移量进行调整)、即比基准厚度厚宽度dT的第三抵接板125并粘接于第三抵接面1212a,从而以喷嘴排列相对于固定部件200处于正确的位置(角度)的方式确定第二销202与第三抵接板125的抵接位置。对第一抵接面1211a、第二抵接面1211b也进行相同的测量,并选择第一抵接板123以及第二抵接板124的厚度。
[0074]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直接测量第一抵接面1211a、第二抵接面1211b以及第三抵接面1212a的偏移量,但也可以测量记录部支承部件121的其他部位的位置,根据该测量位置与基准位置的偏移量来计算所需的抵接板123~125的厚度。
[0075] 抵接板123~125在规定的步骤、例如在以1μm间隔预先设想的范围内预先准备多种,直接使用所选择的厚度的抵接板。或者,也可以将规定的厚度(例如,在设想的范围内最厚)的抵接板适当切削而作为所选择的厚度来使用。
[0076] 而且,这些抵接板123~125在被粘接后分别与第一销201以及第二销202抵接而被固定,从而在固定时在正确的喷嘴位置进行喷墨头1的安装而不需要再次进行调整作业。
[0077]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头1的喷墨头安装调整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
[0078] 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头1的安装中,首先,测量使喷嘴位置对准的情况下的记录部支承部件121从基准位置的偏移量(步骤S11;偏移量测量步骤)。该偏移量的测量并非相对于固定部件200进行测量,而是例如对在使记录部11(喷嘴)的位置相对于透明的对位部件对准的情况下的记录部支承部件121的位置偏移(偏移量以及旋转角度)进行测量。
[0079] 基于这些位置偏移量,计算第一抵接面1211a、第二抵接面1211b以及第三抵接面1212a从基准位置的偏移量。接着,选择与该偏移量相应的厚度的第一抵接板123、第二抵接板124以及第三抵接板125(步骤S12)。
[0080] 所选择的第一抵接板123、第二抵接板124以及第三抵接板125分别经由粘接剂粘接于第一抵接面1211a、第二抵接面1211b以及第三抵接面1212a(步骤S13)。作为粘接剂,只要是在向各槽部注入时能够得到足够的流动性的粘接剂即可,例如,使用热固性的粘接剂,在使抵接板123~125使用弹簧等紧贴于抵接面的状态下,在将该粘接剂注入槽部后对记录部支承部件121进行加热,或一边向槽部注入该粘接剂一边对记录部支承部件121进行加热。
[0081] 通过步骤S12、S13的处理,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头单元的制造方法中的厚度调整步骤。
[0082] 在粘接剂固化后,一边使第一抵接板123以及第二抵接板124抵接于第一销201,一边利用插通于螺纹孔1211c的螺钉211将喷墨头1相对于固定部件200临时固定。接着,使喷墨头1旋转而使第三抵接板125抵接于第二销202,利用插通于螺纹孔1212c的螺钉212将喷墨头1相对于固定部件200临时固定。
[0083] 最后,利用螺钉211、212将喷墨头1相对于固定部件200正式固定(步骤S14)。由此,喷墨头1向正确的位置的安装结束。
[0084] 利用与如上所述预先测得的偏移量相应的第一抵接板123、第二抵接板124、第三抵接板125,仅使这些抵接板123~125与第一销201以及第二销202抵接,就被固定在正确的位置,因此,不需要再次进行在固定部件200上进行精细的对位所涉及的调整作业。
[0085] [变形例]
[0086] 图7A以及图7B是表示抵接板123~125的配置的变形例的图。
[0087] 为了唯一地确定该喷墨头1相对于固定部件200的位置,确定表示与固定部件200的固定面平行的面内的规定位置的坐标的两个成分和旋转角度(方向)这三个参数即可。因此,例如,如图7A所示,第一抵接板123以及第二抵接板124的配置角度、第三抵接板125的朝向等可以适当确定。
[0088] 另外,如图7B所示,第一抵接板123和第二抵接板124也可以与不同的销201a、201b抵接。但是,与增加一根销相应地,节省空间的效果降低。另外,也可以使销与俯视时呈长方形的各边抵接而不是与突起部分抵接。
[0089] 图8是其他变形例的喷墨头单元100的仰视简图。
[009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各喷墨头1(由单一的喷墨头构成的喷墨头单元)分别安装于固定部件200,但在多个喷墨头1a相对于喷墨头单元100配置的情况下,关于喷墨头单元100向固定部件200的安装,有时可以进行相同的调整。例如,在因制造工序上的特性、例如由加热引起的多个喷墨头1a的同极性下的畸变等而使多个喷墨头1a相对于喷墨头单元100产生相同的偏移的情况下,通过进行喷墨头单元100向固定部件200的安装位置以及方向(角度)的调整,从而所有的喷墨头1a能够相对于固定部件200以正确的位置以及方向被安装。
[0091] 在此,相对于具有三个喷墨头1a的喷墨头单元100的第一突起部1211以及第二突起部1212,分别粘接适当厚度的第一抵接板123、第二抵接板124以及第三抵接板125,相对于固定部件200向正确的位置进行安装。
[0092] 如上所述,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头单元的喷墨头1具备:设置有喷出墨的喷嘴的记录部11和以规定的位置关系保持记录部11的记录部支承部件121,记录部支承部件121具有三个抵靠面(第一抵接面1211a、第二抵接面1211b以及第三抵接面1212a),上述三个抵靠面(第一抵接面1211a、第二抵接面1211b以及第三抵接面1212a)用于确定与设置有喷嘴的开口部的喷嘴开口面11a平行的面内的相对于固定部件200的固定位置以及固定角度,在这些抵靠面粘接有对记录部11相对于记录部支承部件121的位置偏移量进行调整的抵接板123~125。
[0093] 这样,基于之前测出的偏移量预先将抵接板123~125粘接后,直接将记录部支承部件121固定于固定部件200即可,因此,不需要针对各喷墨头1在固定部件200上的狭窄的空间进行对位,可以减轻对位所涉及的调整所费的工夫。另外,不仅在最初将多个喷墨头1固定在固定部件200上的情况下,而且在更换相对于固定部件200被固定的喷墨头1的情况下,都可以减轻在固定部件200上每次重新调整所费的工夫,能够以适当的位置以及角度容易地将更换后的喷墨头1固定在固定部件200上。另外,与利用调整用的螺钉将喷墨头1固定于固定部件200相比,可以将结构上的误差抑制得小,因此,可以维持并提高精度。
[0094] 另外,即便在固定部件200上测量位置偏移量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未固定周围的其他喷墨头1a、其他结构的状况下分别进行测量,因此,测量比较容易。另外,通过利用粘接剂进行粘接,可以防止花费在使用开始后螺钉松动而重新调整那样的工夫。
[0095] 另外,不需要在固定部件200上设置用于进行记录支承部件121相对于该固定部件200的位置调整的螺钉等机构,可以节省空间,并且,可以正确地配置喷嘴。
[0096] 另外,在三个抵靠面设置有注入与抵接板123~125的粘接所涉及的粘接剂的槽部1211a1、1211a2、1211b1、1211b2、1212a1、1212a2。由于向这些槽部注入粘接剂来固定抵接板123~125,因此,可以防止在抵靠面与抵接板123~125之间具有厚度地产生粘接剂层而导致与第一销201、第二销202抵接的抵接位置偏移。
[0097] 另外,槽部1211a1、1211a2、1211b1、1211b2、1212a1、1212a2各自的一个端部在抵靠面的边缘开放,另一个端部在抵靠面内封闭。由此,可以容易地将粘接剂注入到槽部的内部,另外,可以防止注入的粘接剂在凝固之前从槽部流出到粘接面外。
[0098] 另外,三个抵靠面是抵接板123~125被粘接而至少一部分被嵌入的凹部形状的底面。通过构成这样的形状,抵接板123~125不会向框体12的外侧较大地伸出,因此,可以抑制意外的力施加于抵接板123~125而剥离的可能性。另外,与不向外侧伸出的量相应地可以省略空间。
[0099] 另外,抵接板123~125是与抵靠面垂直的侧面不具有棱角的曲面形状。在如上所述嵌入凹部而设置的情况下,由于在凹部的侧面与抵接板123~125之间的间隙中因毛细管现象而使得粘接剂容易在凝固之前流出,因此,通过使该间隙连续地扩展,从而可以抑制粘接剂流出到粘接范围外。
[0100] 另外,三个抵靠面以及抵接板123~125的与抵靠面粘接的粘接面中的至少一部分、在此为三个抵靠面侧被设为具有微小起伏的非平滑面。由此,被注入到槽部1211a1、1211a2、1211b1、1211b2、1212a1、1212a2的粘接剂因毛细管现象而沿着抵接面的微小的间隙扩散,因此,可以在抵接面的宽广范围内更稳定地进行粘接而不用在意粘接剂的厚度。
[0101]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头单元的制造方法包括厚度调整步骤,在该厚度调整步骤中,相对于三个抵靠面粘接对记录部11相对于记录部支承部件121的位置偏移量进行调整的抵接板123~125。
[0102] 这样,通过先测量偏移量并粘接与该偏移量相应的抵接板123~125,从而在固定于固定部件200时不需要再次进行喷嘴位置的调整,因此,不需要在固定部件200上设置位置调整用的结构,可以在节省空间的同时以高精度固定喷墨头1。另外,与在固定部件200上的狭窄的空间进行位置调整相比,可以容易地调整位置。即便在固定部件200上测量位置偏移量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未固定周围的其他喷墨头的状况下分别进行测量,因此,测量比较容易。另外,与利用螺钉进行固定相比,可以将结构上的误差抑制得小,因此,可以维持并提高精度。
[0103]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0104]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记录部支承部件121以使喷嘴开口面11a在底面露出的方式保持记录部11的周围(四方),但也可以是在1~3个侧面进行支承或保持与喷嘴开口面11a相反的一侧的面的结构。
[0105]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抵接板123~125,作为侧面的棱角被切掉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平板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更平滑的曲面、例如圆柱状、或者具有五个以上的角部的大致多边形的形状、各角部不是90度的大致梯形形状等。另外,在抵接面不是凹部形状的底面且不担心粘接剂流出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切掉棱角而构成简单的长方体形状等。
[0106]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槽部1211a1、1211a2、1211b1、1211b2、1212a1、1212a2的一端开放而另一端封闭的形状,但也可以两端都封闭。在该情况下,可以在槽部的上表面开放的状态下注入粘接剂,使抵接板123~125从上方抵接而粘接。另外,槽部的数量针对每个抵靠面设为两个,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一个或三个以上。
[0107]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抵靠面是具有微小起伏的非平滑面,但至少一部分也可以是平滑面。另外,可以代替非平滑面构造或在非平滑面构造的基础上,增加槽部的数量或做成具有蜿蜒形状、弯折、分支等的复杂形状。
[0108]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与固定部件200不同的场所对与喷嘴排列相应的框体12相对于固定部件200的偏移量进行测量,但也可以在固定部件200上进行测量。
[0109]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针对各抵靠面,分别各粘接一张对应的厚度的抵接板,但也可以将规定厚度的抵接板组合并粘接多张而得到所需的厚度。
[0110]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抵接板123~125,可以兼用相同的部件,但也可以分别单独确定尺寸、厚度的对应范围等。另外,抵接板123~125不一定在正反面、上下方向上对称。例如,也可以代替将三个抵靠面设为非平滑面,而将抵接板123~125的抵接面设为非平滑面。
[0111]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结构、构造、动作内容等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
[0112] 工业实用性
[0113] 本发明可以用于喷墨头单元以及喷墨头单元的制造方法。
[0114] 附图标记说明
[0115] 1、1a 喷墨头
[0116] 11 记录部
[0117] 11a 喷嘴开口面
[0118] 111a 开口区域
[0119] 111c 基准位置标记
[0120] 112~117 墨流路
[0121] 12 框体
[0122] 121 记录部支承部件
[0123] 122 罩部件
[0124] 122a 连接部
[0125] 123 第一抵接板
[0126] 124 第二抵接板
[0127] 125 第三抵接板
[0128] 100 喷墨头单元
[0129] 200 固定部件
[0130] 201 第一销
[0131] 201a、201b 销
[0132] 202 第二销
[0133] 500 对位部件
[0134] 501、502、513、514 对位标记
[0135] 503~505 基准线
[0136] 511、512 销
[0137] 1211 第一突起部
[0138] 1211a 第一抵接面
[0139] 1211a1、1211a2 槽部
[0140] 1211b 第二抵接面
[0141] 1211b1、1211b2 槽部
[0142] 1211c 螺纹孔
[0143] 1212 第二突起部
[0144] 1212a 第三抵接面
[0145] 1212a1、1212a2 槽部
[0146] 1212c 螺纹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