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方法、管理站及热点设备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0474022.X

文献号 : CN11050562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闫睿马强

申请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管理站及热点设备,适用于包括多个热点设备与管理站的通信系统,其中,位于私网内的多个热点设备通过路由设备与位于公网内的管理站通信;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管理站确定待通信的第一热点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所述管理站根据转换地址与设备标识的对照关系,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第一转换地址;所述管理站生成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一转换地址的报文并发送给所述第一热点设备。可以看出,管理站可生成目的地址为第一转换地址的报文并发送给第一热点设备,从而能够实现处于公网中的管理站能够与处于私网中热点设备进行通信,进而达到管理站对热点设备进行远程管控。

权利要求 :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包括多个热点设备与管理站的通信系统,其中,位于私网内的多个热点设备通过路由设备与位于公网内的管理站通信;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管理站确定待通信的第一热点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所述第一热点设备为所述多个热点设备中的任一个;

所述管理站周期性的接收第二热点设备经路由设备发送的设定报文,所述第二热点设备为所述多个热点设备中的任一个;所述设定报文中携带第二转换地址和所述第二热点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所述第二转换地址为经所述路由设备转换后的地址;所述管理站将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二转换地址对应保存在对照关系中;

所述管理站根据转换地址与设备标识的所述对照关系,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第一转换地址:

所述管理站生成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一转换地址的报文并发送给所述第一热点设备;

所述管理站动态修改监听端口,并将修改后的监听端口通过路由设备发送至所述第一热点设备和所述第二热点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站接收第二热点设备经路由设备发送的设定报文,包括:

所述管理站通过套接字的方式接收第二热点设备经路由设备发送的设定报文。

3.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包括多个热点设备与管理站的通信系统,其中,位于私网内的多个热点设备通过路由设备与位于公网内的管理站通信,所述方法包括:第三热点设备获取管理站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三热点设备为所述多个热点设备中的任一个;

所述第三热点设备周期性的经所述路由设备向所述管理站发送设定报文,所述设定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所述管理站的地址信息,所述设定报文的源地址为经所述路由设备转换后的第三转换地址,所述设定报文还携带所述第三热点设备的第三设备标识;

所述管理站将所述第三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三转换地址对应保存在对照关系中;

所述管理站周期性的接收所述第三热点设备经所述路由设备发送的设定报文;

所述管理站动态修改监听端口,并将修改后的监听端口通过路由设备发送至所述第三热点设备。

4.一种管理站,其特征在于,适用于包括多个热点设备与管理站的通信系统,其中,位于私网内的多个热点设备通过路由设备与位于公网内的管理站通信;所述管理站包括:确定模块,确定待通信的第一热点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所述第一热点设备为所述多个热点设备中的任一个;

接收模块,用于周期性的接收第二热点设备经路由设备发送的设定报文,所述第二热点设备为所述多个热点设备中的任一个;所述设定报文中携带第二转换地址和所述第二热点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所述第二转换地址为经所述路由设备转换后的地址;

第一保存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二转换地址对应保存在对照关系中;

还用于根据转换地址与设备标识的所述对照关系,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第一转换地址;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生成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一转换地址的报文并发送给所述第一热点设备;动态修改监听端口,并将修改后的监听端口通过路由设备发送至所述第一热点设备和所述第二热点设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通过套接字的方式接收第二热点设备经路由设备发送的设定报文。

6.一种热点设备,其特征在于,适用于包括多个热点设备与管理站的通信系统,其中,位于私网内的多个热点设备通过路由设备与位于公网内的管理站通信,所述热点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管理站的地址信息,还用于经所述路由设备获取所述管理站修改后的监听端口,第三热点设备为所述多个热点设备中的任一个;所述修改后的监听端口是所述管理站动态修改获得的;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周期性的经所述路由设备向所述管理站发送设定报文,所述设定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所述管理站的地址信息,所述设定报文的源地址为经所述路由设备转换后的第三转换地址,所述设定报文还携带所述第三热点设备的第三设备标识;

第二保存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三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三转换地址对应保存在对照关系中。

说明书 :

一种通信方法、管理站及热点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管理站及热点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无线回传时,热点设备处于私网中,而管理站处于公网中,由于公网不能主动访问到私网,因此,管理站不能够与热点设备进行通信,从而不能对热点设备进行远程管控。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管理站及热点设备,用以实现处于公网中的管理站能够与处于私网中热点设备进行通信,从而对热点设备进行远程管控。
[000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适用于包括多个热点设备与管理站的通信系统,其中,位于私网内的多个热点设备通过路由设备与位于公网内的管理站通信;所述方法
包括:
[0005] 所述管理站确定待通信的第一热点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所述第一热点设备为所述多个热点设备中的任一个;
[0006] 所述管理站根据转换地址与设备标识的对照关系,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第一转换地址,所述对照关系是通过各热点设备经所述路由设备向所述管理站发送的设
定报文所得到的;
[0007] 所述管理站生成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一转换地址的报文并发送给所述第一热点设备。
[0008] 较佳的,所述对照关系是通过各热点设备经所述路由设备向所述管理站发送的设定报文得到的,包括:
[0009] 所述管理站接收第二热点设备经路由设备发送的设定报文,所述第二热点设备为所述多个热点设备中的任一个;所述设定报文中携带第二转换地址和所述第二热点设备的
第二设备标识,所述第二转换地址为经所述路由设备转换后的地址;
[0010] 所述管理站将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二转换地址对应保存在所述对照关系中。
[0011] 较佳的,还包括:
[0012] 所述管理站周期性的接收所述第二热点设备发送的设定报文。
[0013] 较佳的,所述管理站接收第二热点设备经路由设备发送的设定报文,包括:
[0014] 所述管理站通过套接字的方式接收第二热点设备经路由设备发送的设定报文。
[0015]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适用于包括多个热点设备与管理站的通信系统,其中,位于私网内的多个热点设备通过路由设备与位于公网内的管理站通信,所述方法
包括:
[0016] 第三热点设备获取管理站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三热点设备为所述多个热点设备中的任一个;
[0017] 所述第三热点设备经所述路由设备向所述管理站发送设定报文,所述设定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所述管理站的地址信息,所述设定报文的源地址为经所述路由设备转换后的第
三转换地址,所述设定报文还携带所述第三热点设备的第三设备标识;
[0018] 所述管理站将所述第三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三转换地址对应保存在所述对照关系中。
[0019]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管理站,适用于包括多个热点设备与管理站的通信系统,其中,位于私网内的多个热点设备通过路由设备与位于公网内的
管理站通信;所述管理站包括:
[0020] 确定模块,确定待通信的第一热点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所述第一热点设备为所述多个热点设备中的任一个;
[0021] 还用于根据转换地址与设备标识的对照关系,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第一转换地址,所述对照关系是通过各热点设备经所述路由设备向所述管理站发送的设定报
文所得到的;
[0022]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生成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一转换地址的报文并发送给所述第一热点设备。
[0023] 较佳的,还包括:接收模块和第一保存模块;
[0024]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热点设备经路由设备发送的设定报文,所述第二热点设备为所述多个热点设备中的任一个;所述设定报文中携带第二转换地址和所述第二热
点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所述第二转换地址为经所述路由设备转换后的地址;
[0025] 所述第一保存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二转换地址对应保存在所述对照关系中。
[0026] 较佳的,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0027] 周期性的接收所述第二热点设备发送的设定报文。
[0028] 较佳的,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0029] 通过套接字的方式接收第二热点设备经路由设备发送的设定报文。
[0030]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热点设备,适用于包括多个热点设备与管理站的通信系统,其中,位于私网内的多个热点设备通过路由设备与位于公网内的管理站通信,所述热点
设备包括:
[0031]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管理站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三热点设备为所述多个热点设备中的任一个;
[0032]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经所述路由设备向所述管理站发送设定报文,所述设定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所述管理站的地址信息,所述设定报文的源地址为经所述路由设备转换后的
第三转换地址,所述设定报文还携带所述第三热点设备的第三设备标识;
[0033] 第二保存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三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三转换地址对应保存在所述对照关系中。
[0034] 上述实施例的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管理站及热点设备,适用于包括多个热点设备与管理站的通信系统,其中,位于私网内的多个热点设备通过路由设备与位于公网内的管
理站通信;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管理站确定待通信的第一热点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所述第
一热点设备为所述多个热点设备中的任一个;所述管理站根据转换地址与设备标识的对照
关系,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第一转换地址,所述对照关系是通过各热点设备经
所述路由设备向所述管理站发送的设定报文所得到的;所述管理站生成目的地址为所述第
一转换地址的报文并发送给所述第一热点设备。可以看出,管理站在确定出待通信的第一
热点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以后,可从对照关系中确定第一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第一转换地
址,然后管理站可生成目的地址为第一转换地址的报文并发送给第一热点设备,从而能够
实现处于公网中的管理站能够与处于私网中热点设备进行通信,进而达到管理站对热点设
备进行远程管控。

附图说明

[003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
[0036]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0037]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0038]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成转换地址与设备标识的对照关系的方法流程图;
[0039]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0040]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理站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
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43] 图1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位于私网内的多个热点设备以及位于公网内的管理站,其中,位于私网内的
多个热点设备通过路由器、基站、核心网、防火墙、互联网、网闸、专网与位于公网内的管理
站进行通信。
[0044] 基于图1所提供的通信系统,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适用于包括多个热点设备与管理站的通信系统,其中,位于私网内的多个热点设备通过路由设
备与位于公网内的管理站通信,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包括:
[0045] S201、管理站确定待通信的第一热点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所述第一热点设备为多个热点设备中的任一个。
[0046] S202、管理站根据转换地址与设备标识的对照关系,确定第一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第一转换地址,所述对照关系是通过各热点设备经过路由设备向管理站发送的设定报文所
得到的。
[0047] S203、管理站生成目的地址为第一转换地址的报文并发送给第一热点设备。
[0048] 其中,对照关系是通过各热点设备经路由设备向管理站发送的设定报文所得到的。
[0049] 具体的,可通过图3所示的方法流程生成转换地址与设备标识的对照关系。
[0050] S301、管理站接收第二热点设备经路由器设备发送的设定报文,第二热点设备为多个热点设备中的任一个,设定报文携带第二转换地址和第二热点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
第二转换地址为经路由设备转换后的地址。
[0051] S302、管理站将第二设备标识与第二转换地址对应保存在对照关系中。
[0052] 可选的,对照关系中除了包括热点设备标识与转换地址以外,还可包括热点设备的名称。
[0053] 需要说明的是,对照关系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是以表格的形式存在,当然也可以其它形式的对照关系。
[0054]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适用于包括多个热点设备与管理站的通信系统,其中,位于私网内的多个热点设备通过路由与位于公网内的管理站通信,如
图4所示,该方法可包括:
[0055] S401、第三热点设备获取管理站的地址信息,第三热点设备为多个热点设备中的任一个。
[0056] S402、第三热点设备经路由设备向管理站发送设定报文,设定报文的目的地址为管理站的地址信息,所述设定报文的源地址为经所述路由器设备转换后的第三转换地址,
所述设定报文还携带第三热点设备的第三设备标识。
[0057] 设定报文的目的地址可包括但不限于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其中,目的端口为第三热点设备与管理站之间约定好的端口,目的IP地址为管理站所在的地址。而第三转换地
址可包括但不限于第三转换IP地址、第三转换端口号。
[0058] 设定报文中除了可包括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第三热点设备的第三设备标识、第三转换IP地址、第三转换端口号以外,还可包括第三热点设备的设备名称。
[0059] S403、管理站将第三设备标识与第三转换地址对应保存在对照关系中。
[0060] 其中,管理站可以为OMC(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enter,操作维护中心),管理站也可以为LMT‑B(Local Maintenance Terminal,基站的本地维护管理系统),当然也
可以是其它类型的管理站。
[0061] 可选的,第三热点设备还可周期性的经路由设备向管理站发送设定报文,而管理站通过监听端口,监听第三热点设备所发送的设定报文。具体的,管理站可通过代理工具模
块接收监听端口所监听到的设定报文。需要说明的是,管理站还可动态修改监听端口。
[0062] 可选的,对照关系中除了包括热点设备标识与转换地址以外,还可包括热点设备的名称。
[0063] 需要说明的是,对照关系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是以表格的形式存在,当然也可以其它形式的对照关系。
[0064] 上述设定报文可以是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包协议)类型的数据包,也可以是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类型的数据包,当然
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数据包。
[0065]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对上述图3所示的转换地址与设备标识的对照关系的生成进行解释说明。
[0066] 在该例子中,假设热点设备A的标识为“001”,热点设备A的私网IP地址为192.168.10.1,端口号为5000,并假设路由器当前的公网IP地址为218.247.145.44,端口号
为:6000,进一步假设管理站的公网IP地址为192.168.1.100,端口号:80。
[0067] 进一步假设热点设备A在获取管理站的公网IP“192.168.1.100”以及端口号“80”以后,向管理站发送数据包1,并假设数据包1中携带了目的IP“192.168.1.100”、目的端口
“80”、热点设备A的标识“001”、源IP“192.168.10.1”、源端口“5000”,数据包1的格式以及携
带的具体内容,可参见下列表格1。
[0068] 表格1
[0069] 目的IP 目的端口 内容 源IP 源端口192.168.1.100 80 001 192.168.10.1 5000
[0070] 数据包1在经过路由器时,路由器可根据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协议用自己的公网IP地址以及端口号替换掉上述数据包中源IP以及源端口,
经过替换后的数据包1,记为数据包1’,则数据包1’中携带的目的IP为192.168.1.100、目的
端口为80、热点设备A的标识“001”、源IP为218.247.145.44、源端口为6000,数据包1’的格
式以及携带的具体内容,可参见下列表格2。
[0071] 表格2
[0072]目的IP 目的端口 数据包内容 源IP 源端口
192.168.1.100 80 001 218.247.145.44 6000
[0073] 管理站在接收到上述表格2所示的数据包1’以后,将数据包1’中的地址信息:IP地址218.247.145.44、端口号:6000,以及数据包1’中携带的热点设备A的标识“001”,保存在
下列表格3所示的对照关系表中。
[0074] 表格3
[0075] 热点设备标识 转换地址001 IP地址218.247.145.44、端口号:6000
….. …..
[0076] 在得到上述表格3所示的对照关系以后,如果管理站需要与标识为“001”的热点设备进行通信,则管理站可将目的IP“218.247.145.44”、目的端口号“6000”携带在生成的数
据包中的目的地址中,以通过路由设备与热点设备A进行通信。
[0077] 同理,按照上述例子所示的方法,可以建立多个热点设备的热点标识与转换地址之间的对照关系,这样,当管理站需要与具体的热点设备进行通信的时候,首先确定待通信
的热点设备的热点设备标识,然后根据转换地址与该热点设备标识的对照关系,生成目的
地址为转换地址的报文并发送给该热点设备,以达到管理站远程控制该热点设备的目的。
[0078]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管理站在确定出待通信的第一热点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以后,可从对照关系中确定第一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第一转换地址,然后管理站可生成目的
地址为第一转换地址的报文并发送给第一热点设备,从而能够实现处于公网中的管理站能
够与处于私网中热点设备进行通信,进而达到管理站对热点设备进行远程管控。
[0079]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管理站,适用于包括多个热点设备与管理站的通信系统,其中,位于私网内的多个热点设备通过路由设备与位于公网内的
管理站通信,如图5所示,该管理站可包括:
[0080] 确定模块503,确定待通信的第一热点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所述第一热点设备为所述多个热点设备中的任一个;
[0081] 还用于根据转换地址与设备标识的对照关系,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第一转换地址,所述对照关系是通过各热点设备经所述路由设备向所述管理站发送的设定报
文所得到的;
[0082] 第一发送模块504,用于生成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一转换地址的报文并发送给所述第一热点设备。
[0083] 较佳的,还包括:接收模块501和第一保存模块502;
[0084] 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第二热点设备经路由设备发送的设定报文,所述第二热点设备为所述多个热点设备中的任一个;所述设定报文中携带第二转换地址和所述第二热点
设备的第二设备标识,所述第二转换地址为经所述路由设备转换后的地址;
[0085] 第一保存模块502,用于将所述第二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二转换地址对应保存在所述对照关系中。
[0086] 较佳的,接收模块501,还用于:
[0087] 周期性的接收所述第二热点设备发送的设定报文。
[0088] 较佳的,接收模块501,具体用于:
[0089] 通过套接字的方式接收第二热点设备经路由设备发送的设定报文。
[0090]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热点设备,适用于包括多个热点设备与管理站的通信系统,其中,位于私网内的多个热点设备通过路由设备与位于公网内的管理站通信,如图6所
示,该热点设备包括:
[0091] 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管理站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三热点设备为所述多个热点设备中的任一个;
[0092] 第二发送模块602,用于经所述路由设备向所述管理站发送设定报文,所述设定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所述管理站的地址信息,所述设定报文的源地址为经所述路由设备转换后
的第三转换地址,所述设定报文还携带所述第三热点设备的第三设备标识;
[0093] 第二保存模块603,用于将所述第三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三转换地址对应保存在所述对照关系中。
[0094] 综上,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管理站及热点设备,适用于包括多个热点设备与管理站的通信系统,其中,位于私网内的多个热点设备通过路由设备与位于公网内
的管理站通信;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管理站确定待通信的第一热点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所
述第一热点设备为所述多个热点设备中的任一个;所述管理站根据转换地址与设备标识的
对照关系,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第一转换地址,所述对照关系是通过各热点设
备经所述路由设备向所述管理站发送的设定报文所得到的;所述管理站生成目的地址为所
述第一转换地址的报文并发送给所述第一热点设备。可以看出,管理站在确定出待通信的
第一热点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以后,可从对照关系中确定第一设备标识所对应的第一转换
地址,然后管理站可生成目的地址为第一转换地址的报文并发送给第一热点设备,从而能
够实现处于公网中的管理站能够与处于私网中热点设备进行通信,进而达到管理站对热点
设备进行远程管控。
[0095]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
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
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
式。
[0096]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
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
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
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
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0097]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
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
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0098]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
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
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0099]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
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100]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
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