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静叶及压缩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80021607.4

文献号 : CN110520631A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三户良介奥井英贵

申请人 : 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变静叶,其具备:静叶主体(41),其配置在工作流体流通的流路内,在与内侧壳体之间形成间隙;旋转轴,其以使静叶主体(41)相对于工作流体的主流的流动方向的角度可变的方式进行旋转;以及连接部(48),其将静叶主体(41)和旋转轴进行连接,连接部(48)包括第一引导面(48a),其将流入间隙中的静叶主体(41)的前缘(41A)侧的工作流体的泄漏流的流动方向引导为朝向主流的流动方向(E)的方向。

权利要求 :

1.一种可变静叶,其中,

所述可变静叶具备:

静叶主体,其配置在工作流体流通的流路内,在与内侧壳体之间形成间隙;

旋转轴,其以使所述静叶主体相对于所述工作流体的主流的流动方向的角度可变的方式进行旋转;以及连接部,其将所述静叶主体和所述旋转轴进行连接,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引导面,其将流入所述间隙中的所述静叶主体的前缘侧的所述工作流体的泄漏流的流动方向引导为朝向所述主流的流动方向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静叶,其中,所述第一引导面配置在所述连接部中的位于所述静叶主体的前缘侧且位于所述静叶主体的负压面侧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变静叶,其中,所述第一引导面是向所述静叶主体的负压面侧突出的弯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静叶,其中,所述连接部具有包含所述第一引导面的切口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静叶,其中,所述连接部包括:

连接部主体,其将所述静叶主体和所述旋转轴进行连接;以及突出部,其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主体中的位于所述静叶主体的前缘侧的部分,所述突出部在与所述静叶主体的和所述内侧壳体相对的前缘侧的端面接触的状态下从所述连接部主体突出,并且包括所述第一引导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静叶,其中,所述突出部具备在所述静叶主体的正压面侧配置的第二引导面,所述第一引导面及第二引导面以随着从所述突出部的顶端趋向该突出部的基端而使第一引导面与第二引导面的距离变大的方式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可变静叶,其中,所述突出部的顶端部的形状是带有圆弧的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静叶,其中,所述突出部以覆盖所述静叶主体的前缘侧的整个端面的方式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静叶,其中,所述旋转轴具备:

旋转轴主体;以及

扩径部,其将所述旋转轴主体和所述连接部进行连接,并且与所述旋转轴主体的外径相比扩径,所述连接部是随着从所述静叶主体趋向所述扩径部而扩宽的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静叶,其中,所述旋转轴包括:

旋转轴主体;以及

扩径部,其将所述旋转轴主体和所述连接部进行连接,并且与所述旋转轴主体的外径相比扩径,所述突出部以覆盖所述静叶主体的前缘侧的端面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设置,并且配置为延伸至所述扩径部的侧面。

11.一种压缩机,其中,

所述压缩机具备:

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静叶;

转子,其包括转子主体和沿所述转子主体的轴线方向及周向排列的多个动叶;

内侧壳体,其设置在所述转子的外侧;

外侧壳体,其设置在所述内侧壳体的外侧;以及旋转驱动部,其与所述旋转轴连接,并使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内侧壳体具有收容所述旋转轴的轴收容部。

12.一种压缩机,其中,

所述压缩机具备:

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变静叶;

转子,其包括转子主体和沿所述转子主体的轴线方向及周向排列的多个动叶;

内侧壳体,其设置在所述转子的外侧;

外侧壳体,其设置在所述内侧壳体的外侧;以及旋转驱动部,其与所述旋转轴连接,并使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内侧壳体具有轴收容部和倒角部,所述轴收容部收容所述旋转轴,所述倒角部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内侧壳体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倒角部的倒角面与所述轴收容部的侧面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可变静叶包括与位于设有所述旋转轴的一侧的相反侧的所述静叶主体连接且在所述外侧壳体以能够旋转的状态支承的另一旋转轴。

说明书 :

可变静叶及压缩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可变静叶及压缩机。
[0002] 本申请基于2017年3月30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7-066611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背景技术

[0003] 存在一种压缩机,其包括:转子主体,其收容在壳体内;多个动叶,它们在转子主体的径向外侧以放射状排列;以及多个可变静叶,它们在转子主体的延伸方向上与动叶交替配置。
[0004]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备静叶主体、第一叶片轴和第二叶片轴的可变静叶。静叶主体配置在内侧壳体与外侧壳体之间。
[0005] 第一叶片轴与静叶主体的一端连接。第一叶片轴相对于内侧壳体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第二叶片轴与静叶主体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叶片轴相对于外侧壳体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
[0006] 在将采用这种结构的可变静叶应用于压缩机的情况下,在内侧壳体的外周面与静叶主体的一端面之间及外侧壳体的内周面与静叶主体的另一端面之间形成有间隙。
[0007] 需要说明的是,可变静叶在静叶主体与叶片轴之间设置扩径部,该扩径部形成为圆盘形状,且与叶片轴相比扩径。
[0008] 在先技术文献
[0009] 专利文献
[0010]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334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1]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2] 然而,在静叶主体的一端面与内侧壳体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的间隙中的位于静叶主体的前缘侧的部分,在横切工作流体主流的方向(从正压面侧朝向负压面侧的方向)产生泄漏流(喷射流)。
[0013] 若该泄漏流与工作流体的主流干涉,则产生涡流。而且,该涡流沿静叶主体的负压面涡旋,存在产生压力损失的可能性。
[0014] 需要说明的是,还考虑了通过使上述形成为圆盘形状扩径部扩径而覆盖静叶主体的一端面的前缘侧,从而消除间隙以抑制上述泄漏损失。
[0015] 但是,若连接部的外径增大,则可变静叶的排列间距受限,因此很难应用于可变静叶的排列间距窄的情况。
[0016]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可变静叶的排列间距窄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压力损失的可变静叶及压缩机。
[0017]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8]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一方案的可变静叶具备:静叶主体,其配置在工作流体流通的流路内,在与内侧壳体之间形成间隙;旋转轴,其以使所述静叶主体相对于所述工作流体的主流的流动方向的角度可变的方式进行旋转;以及连接部,其将所述静叶主体和所述旋转轴进行连接,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引导面,其将流入所述间隙中的所述静叶主体的前缘侧的所述工作流体的泄漏流的流动方向引导为朝向所述主流的流动方向的方向。
[0019] 根据本发明,通过具有将从在静叶主体的前缘侧形成的间隙中通过的工作流体的泄漏流的流动方向引导为朝向主流的流动方向的方向的第一引导面,从而能够抑制从该间隙中通过的工作流体的泄漏流与工作流体的主流的干涉。
[0020] 由此,由于能够抑制由工作流体的泄漏流与工作流体的主流的干涉引起的涡流产生,因此能够减小压力损失。
[0021] 另外,由于不需要增大连接部的外径,因此即使在可变静叶的排列间距窄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压力损失。
[0022] 另外,在本发明一方案的可变静叶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引导面配置在所述连接部中的位于所述静叶主体的前缘侧且位于所述静叶主体的负压面侧的部分。
[0023] 通过像这样在连接部中的静叶主体的前缘侧且在静叶主体的位于负压面侧的部分配置第一引导面,从而能够将流入在静叶主体的前缘侧配置的间隙并与连接部碰撞的工作流体的泄漏流的流动方向引导为朝向主流的流动方向的方向。
[0024] 另外,在本发明一方案的可变静叶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引导面是向所述静叶主体的负压面侧突出的弯曲面。
[0025] 通过像这样将第一引导面设为向静叶主体的负压面侧突出的弯曲面,由于工作流体的泄漏流容易沿第一引导面流动,因此能够容易地将泄漏流的流动方向引导为朝向主流的流动方向的方向。
[0026] 另外,在本发明一方案的可变静叶中,也可以是,所述连接部具有包含所述第一引导面的切口部。
[0027] 通过形成为这样的构成,从而不需要使连接部扩径,因此即使在可变静叶的排列间距窄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压力损失。
[0028] 另外,在本发明一方案的可变静叶中,也可以是,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部主体,其将所述静叶主体和所述旋转轴进行连接;以及突出部,其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主体中的位于所述静叶主体的前缘侧的部分,所述突出部在与所述静叶主体的和所述内侧壳体相对的前缘侧的端面接触的状态下从所述连接部主体突出,并且包括所述第一引导面。
[0029] 通过具有采用这种结构的突出部,从而能够抑制工作流体的主流与连接部主体的碰撞,并将工作流体的泄漏流的流动方向引导为朝向主流的流动方向的方向。由此,即使在可变静叶的排列间距窄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压力损失。
[0030] 另外,在本发明一方案的可变静叶中,也可以是,所述突出部具备在所述静叶主体的正压面侧配置的第二引导面,所述第一及第二引导面以随着从所述突出部的顶端趋向该突出部的基端而使第一引导面与第二引导面的距离变大的方式配置。
[0031] 通过具有采用这种结构的第一及第二引导面,利用第一及第二引导面,能够在工作流体与连接部主体碰撞之前将工作流体的主流分流为两支,并由第一引导面将从静叶主体的前缘侧通过的工作流体的泄漏流的流动方向引导为朝向主流的流动方向。
[0032] 另外,在本发明一方案的可变静叶中,也可以是,所述突出部的顶端部的形状是带有圆弧的形状。
[0033] 通过像这样使突出部的顶端部的形状成为带有圆弧的形状,从而突出部的顶端不易破损,并能够顺利地将工作流体向突出部的基端侧引导。
[0034] 另外,在本发明一方案的可变静叶中,也可以是,所述突出部以覆盖所述静叶主体的前缘侧的整个端面的方式设置。
[0035] 通过像这样以覆盖静叶主体的前缘侧的整个端面的方式设置突出部,从而能够使第一引导面的长度增加。另外,在工作流体已到达静叶主体前缘的阶段,能够将工作流体的泄漏流的方向引导为朝向主流的流动方向的方向。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压力损失。
[0036] 另外,在本发明一方案的可变静叶中,也可以是,所述旋转轴具备:旋转轴主体;以及扩径部,其将所述旋转轴主体和所述连接部进行连接,并且与所述旋转轴主体的外径相比扩径,所述连接部是随着从所述静叶主体趋向所述扩径部而扩宽的形状。
[0037] 通过具有采用这种结构的扩径部,从而能够提高连接部与旋转轴主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0038] 另外,在本发明一方案的可变静叶中,也可以是,所述旋转轴包括:旋转轴主体;以及扩径部,其将所述旋转轴主体和所述连接部进行连接,并且与所述旋转轴主体的外径相比扩径,所述突出部以覆盖所述静叶主体的前缘侧的端面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设置,并且配置为延伸至所述扩径部的侧面。
[0039] 通过像这样以覆盖静叶主体的前缘侧的端面的至少一部分并延伸至扩径部的侧面的方式配置突出部,从而能够使内侧壳体的外周面附近的工作流体与突出部碰撞。
[0040]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一方案的压缩机具备:上述可变静叶;转子,其包括转子主体和沿所述转子主体的轴线方向及周向排列的多个动叶;内侧壳体,其设置在所述转子的外侧;外侧壳体,其设置在所述内侧壳体的外侧;以及旋转驱动部,其与所述旋转轴连接,使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内侧壳体具有收容所述旋转轴的轴收容部。
[0041] 根据采用这种结构的压缩机,通过具有上述可变静叶,从而即使在可变静叶的排列间距窄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压力损失。
[0042]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一方案的压缩机具备:可变静叶;转子,其包括转子主体和沿所述转子主体的轴线方向及周向排列的多个动叶;内侧壳体,其设置在所述转子的外侧;外侧壳体,其设置在所述内侧壳体的外侧;以及旋转驱动部,其与所述旋转轴连接,并使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内侧壳体具有轴收容部和倒角部,其中,该轴收容部收容所述旋转轴,该倒角部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内侧壳体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倒角部的倒角面与所述轴收容部的侧面连接。
[0043] 通过像这样设置在突出部与内侧壳体之间形成间隙并具有与轴收容部的侧面连接的倒角面的倒角部,从而能够将工作流体引导至该间隙。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将泄漏流的流动方向引导为主流的流动方向。
[0044] 另外,在本发明一方案的压缩机中,也可以是,所述可变静叶与位于与设有所述旋转轴侧相反一侧的所述静叶主体连接,所述外侧壳体包含以能够旋转的状态支承的另一旋转轴。
[0045] 在将上述可变静叶应用于采用这种结构的压缩机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压力损失。
[0046] 发明效果
[0047]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可变静叶的排列间距窄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由工作流体的泄漏流引起的压力损失。

附图说明

[0048]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主要部分(吸入口侧的上半部分)的剖视图。
[0049] 图2是将图1所示的压缩机中的由区域A包围的部分放大了的剖视图。
[0050] 图3是将图1所示的压缩机中的由区域B包围的部分放大了的剖视图。
[0051] 图4是图2所示的结构体的C1-C2线方向的剖视图。
[0052] 图5是图2所示的结构体的D1-D2线方向的剖视图。
[0053]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连接部的剖视图。
[0054] 图7是图6所示的连接部的剖视图。
[0055] 图8是将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一部分放大了的剖视图。
[0056] 图9是图8所示的结构体的G1-G2线方向的剖视图。
[0057] 图10是图8所示的结构体的H1-H2线方向的剖视图。
[0058] 图11是将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可变静叶的主要部分放大了的立体图。
[0059] 图12是将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一部分放大了的剖视图。
[0060] 图13是将图12所示的可变静叶的主要部分放大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1]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62] (第一实施方式)
[0063] 参照图1~图3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0。在图1中,作为压缩机10的一例,图示出轴流压缩机。在图1中,仅将壳体13及转子11以剖面图示。在图1中,O1表示转子11的轴线(以下称为“轴线O1”)。另外,在图1中,由于难以图示出图2所示的间隙CL2及图3所示的间隙CL1,因此其图示省略。
[0064] 在图2及图3中,O2表示旋转轴43、47的轴线(以下称为“轴线O2”)。
[0065] 压缩机10包括转子11、壳体13、多个可变静叶机构15、多个静叶组17。
[0066] 转子11包括转子主体21、多个动叶23、由多个动叶23构成的第一~第六动叶组23A~23F。
[0067] 转子主体21是柱状构件,沿一个方向延伸。转子主体21采用多个转盘(未图示)层叠的结构。转子主体21通过轴承(未图示)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
[0068] 动叶23针对多个转盘分别设有多个。在各转盘设置的多个动叶23从转盘的外周面沿放射方向延伸。
[0069] 多个转盘中的在最接近吸入口28侧的位置配置的第一转盘设有第一动叶组23A。第一动叶组23A由沿第一转盘的周向排列的多个动叶23构成。
[0070] 在第一转盘的排出口侧配置的第二转盘设有第二动叶组23B。在第二转盘的排出口侧,沿从吸入口28朝向排出口的方向,以隔开规定间隔的状态依次设有第三动叶组23C、第四动叶组23D、第五动叶组23E、第六动叶组23F。
[0071]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考虑纸面状况仅图示第一~第六动叶组23A~23F,但在第六动叶组23F的排出口侧也沿轴线O1方向排列有多个动叶组。
[0072] 壳体13包括内侧壳体25和外侧壳体26。
[0073] 内侧壳体25是在转子11的外侧配置的筒状构件。内侧壳体25具有收容构成可变静叶机构15的可变静叶35的旋转轴43的轴收容部25A。轴收容部25A沿内侧壳体25的周向及轴线O1方向设有多个。内侧壳体25以旋转轴43能够旋转的状态支承可变静叶35的一端侧。
[0074] 外侧壳体26是在内侧壳体25的外侧配置的筒状构件。外侧壳体26具有收容构成可变静叶机构15的可变静叶35的旋转轴43的轴收容部26A。轴收容部26A沿外侧壳体26的周向及轴线O1方向设有多个。
[0075] 外侧壳体26以旋转轴43能够旋转的状态支承可变静叶35的另一端侧。在外侧壳体26与内侧壳体25之间划分形成筒状流路27。
[0076] 壳体13包括吸入口28和排出口(未图示)。吸入口28设置在轴线O1的一侧。吸入口28与流路27连通。吸入口28向壳体13内吸入工作流体(例如外部空气)。
[0077] 排出口设置在轴线O1的另一侧。排出口与流路27连通。排出口将在壳体13内压缩了的工作流体排出到壳体13的外部。
[0078] 多个可变静叶机构15分别设置在第一~第四动叶组23A~23D的吸入口28侧。
[0079] 在此,参照图1及图2说明可变静叶机构15的构成。在图2中,对与图1所示的结构体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0080] 可变静叶机构15以相互分离的状态沿轴线O1方向设有多个(在图1的情况下,作为一例为4个)。
[0081] 可变静叶机构15包括可动环31、多个连杆机构33、多个可变静叶35、旋转驱动部37。
[0082] 可动环31是形成为环状的构件。可动环31以包围壳体13的方式设置在壳体13的外侧。
[0083] 多个连杆机构33沿可动环31的周向以规定间隔配置。多个连杆机构33的一端固定在可动环31上。多个连杆机构33的另一端向吸入口28侧突出。
[0084] 参照图1~图5说明可变静叶35。在图4及图5中,E表示工作流体的主流的流动方向(以下称为“E方向”),F表示沿第一引导面48a流动的工作流体的泄漏流的流动方向(以下称为“F方向”)。在图4中,对与图1~图3所示的结构体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图5中,对与图4所示的结构体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0085] 可变静叶35包括静叶主体41、旋转轴43、47、以及连接部45、48。
[0086] 静叶主体41是形成为叶片形状的构件。静叶主体41配置在内侧壳体25与外侧壳体26之间。静叶主体41包括正压面41a、负压面41b、前缘41A、后缘41B、另一端面41c、以及一端面41d。
[0087] 前缘41A构成将正压面41a和负压面41b连结的一端。后缘41B构成将正压面41a和负压面41b连结的另一端。正压面41a及负压面41b是弯曲的面。
[0088] 另一端面41c是静叶主体41的与外侧壳体26的内周面26a相对的前缘41A侧的端面。在另一端面41c中的未设有连接部45的部分与内周面26a之间形成有间隙CL1。
[0089] 一端面41d是静叶主体41的与内侧壳体25的外周面25a相对的前缘41A侧的端面。在一端面41d中的未设有连接部48的部分与外周面25a之间形成有间隙CL2。
[0090] 旋转轴43(另一旋转轴)包括旋转轴主体52和扩径部53。旋转轴主体52是沿一个方向延伸的柱状构件。旋转轴主体52将一端侧配置在轴收容部26A,另一端侧向外侧壳体26的外侧突出。旋转轴主体52的另一端固定在连杆机构33的另一端。
[0091] 旋转轴43在通过旋转驱动部37使可动环31沿周向旋转驱动时,通过向图3所示的箭头方向旋转,从而使静叶主体41相对于工作流体的主流的流动方向E的角度可变。
[0092] 扩径部53与旋转轴主体52的一端一体地构成。扩径部53与旋转轴主体52的外径相比扩径。扩径部53将旋转轴主体52的一端和连接部45连接。
[0093] 通过像这样设置连接旋转轴主体52的一端与连接部45的扩径部53,从而能够提高旋转轴主体52与连接部45之间的连接强度。
[0094] 连接部45设置在静叶主体41的另一端与扩径部53之间。连接部45与静叶主体41的另一端一体地构成。连接部45的形状形成为随着从静叶主体41的另一端面41c趋向扩径部53而扩宽的形状。
[0095] 旋转轴47具有旋转轴主体55和扩径部56。旋转轴主体55是沿一个方向延伸的柱状构件。旋转轴主体55整体配置在轴收容部25A中。
[0096] 扩径部56与旋转轴主体55的一端一体地构成。扩径部56与旋转轴主体55的外径相比扩径。扩径部56连接旋转轴主体55的一端与连接部48。
[0097] 像这样,通过设置连接旋转轴主体55的一端与连接部48的扩径部56,从而能够提高旋转轴主体55与连接部48之间的连接强度。
[0098] 连接部48设置在静叶主体41的另一端与扩径部53之间。连接部45与静叶主体41的另一端一体地构成。连接部45形成为随着从静叶主体41的另一端面41c趋向扩径部53而扩宽的形状。
[0099] 连接部48具有切口部48A。切口部48A具有第一引导面48a。第一引导面48a随着从正压面41a趋向负压面41b侧而从前缘侧朝向后缘侧延伸。从径向观察,第一引导面48a形成在与静叶主体41重叠的位置。具体来说,从径向观察,第一引导面48a以从负压面41b后退的方式形成。
[0100] 第一引导面48a将流入间隙CL2中的静叶主体41的前缘41A侧的工作流体的泄漏流的流动方向引导为朝向主流的流动方向E的方向F。
[0101] 第一引导面48a配置在连接部48中的位于静叶主体41的前缘41A侧且位于静叶主体41的负压面41b侧的部分。第一引导面48a在连接部48的高度方向整个范围内形成。
[0102]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部48的高度方向”是指轴线O2延伸的方向。
[0103] 通过像这样在连接部48中的位于静叶主体41的前缘41A侧且位于静叶主体41的负压面41b侧的部分配置第一引导面48a,从而能够将流入在静叶主体41的前缘41A侧配置的间隙CL2并与连接部48碰撞后的工作流体的泄漏流的流动方向,引导为朝向主流的流动方向E的方向F。
[0104] 第一引导面48a例如也可以形成为向静叶主体41的负压面41b侧突出的弯曲面。
[0105] 通过像这样将第一引导面48a形成为向静叶主体41的负压面41b侧突出的弯曲面,从而容易使工作流体的泄漏流沿第一引导面48a流动,因此能够容易地将泄漏流的流动方向引导为朝向主流的流动方向的方向。
[0106]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引导面48a可以是与静叶主体41的一端面41d正交的面,也可以是与静叶主体41的一端面41d交叉的面。
[0107] 另外,第一引导面48a的形状只要是能够将泄漏流的流动方向引导为朝向主流的流动方向的方向的形状即可,不限定于弯曲面。
[0108] 作为具有形状与第一引导面48a的形状不同的第一引导面的连接部的一例,例如,能够例示图6及图7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连接部50。
[0109] 在此,参照图6及图7说明连接部50。在图6中,对与图4所示的结构体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图6中,将静叶主体48以剖面示出。在图7中,VC表示假想圆(以下称为“假想圆”),r表示假想圆VC的半径(以下称为“半径r”)。在图7中,对与图6所示的结构体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0110] 连接部50设置在扩径部56与静叶主体41之间,具有第一引导面50a和与第一引导面50a的形成位置相比配置在正压面41a侧的面50b。
[0111] 第一引导面50a形成为带有圆弧的圆形状。第一引导面50a的形状例如能够设为与半径r的假想圆VC的一部分一致的形状。
[0112] 关于面50b的形状,也能够设为与上述第一引导面50a相同的形状。
[0113]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及图7中,以第一引导面50a的形状为与假想圆VC的一部分一致的形状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使用形成为与之不同的形状的第一引导面。
[0114] 具体来说,例如,也可以不是弯曲或圆形状,而使用在俯视观察的状态下为直线的第一引导面(换言之,形成为平面的第一引导面)。
[0115] 在使用形成为这种形状的第一引导面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泄漏流的流动方向引导为朝向主流的流动方向的方向。
[0116] 通过具有上述第一引导面48a,从而能够抑制从间隙CL2中通过的工作流体的泄漏流与工作流体的主流的干涉。由此,能够抑制由工作流体的泄漏流与工作流体的主流的干涉引起的涡流的产生,因此能够减小压力损失。
[0117] 另外,通过在切口部48A设置第一引导面48a,从而无需增大连接部48的外径,因此即使在可变静叶35的排列间距窄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小压力损失。
[0118]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有上述第一引导面50a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第一引导面48a相同的效果。
[0119] 形成为上述构成的多个可变静叶35在各可变静叶35的旋转轴主体52固定于连杆机构33的另一端的状态下,沿可动环31的从可动环31朝向转子11的径向排列。
[0120] 旋转驱动部37设置在可动环31的外侧。旋转驱动部37使可动环31沿可动环31的周向旋转。
[0121] 形成为上述构成的可变静叶机构15通过旋转驱动部37使可动环31旋转,使与连杆机构33连接的可变静叶35整体旋转,从而多个静叶主体41相对于工作流体的主流的流动方向的角度以成为希望角度的方式可变。
[0122]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作为一例,以沿轴线O1方向设有4个可变静叶机构15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沿轴线O1方向配置的可变静叶机构15的数量只要是一个以上即可,不限定于一个。
[0123] 多个静叶组17在多个可变静叶机构15配置的区域的排出口侧隔开规定间隔配置。各静叶组17由沿外侧壳体26的内表面的周向固定的多个静叶58构成。多个静叶58分别具有静叶主体59。静叶58配置在流路27上,并在轴线O1方向上配置在动叶23之间。
[0124] 构成多个静叶组17的静叶58形成为使多个静叶主体59相对于工作流体的主流的流动方向的角度无法改变。
[0125]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可变静叶35,在连接部48设置的切口部48A具有第一引导面48a,能够抑制从间隙CL2中通过的工作流体的泄漏流与工作流体的主流的干涉。由此,能够抑制由工作流体的泄漏流与工作流体的主流的干涉引起的涡流产生,因此能够减小压力损失。
[0126] 另外,通过在切口部48A设置第一引导面48a,从而无需增大连接部48的外径,因此即使在可变静叶35的排列间距窄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小压力损失。
[0127]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0,通过具有形成为上述构成的可变静叶35,从而即使在可变静叶35的排列间距窄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压力损失。
[0128]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以仅在一个连接部48设有包含第一引导面48a的切口部48A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另一连接部45也设置包含第一引导面48a的切口部48A。
[0129] 在该情况下,能够抑制从间隙CL1中通过的工作流体的泄漏流与工作流体的主流的干涉,抑制由工作流体的泄漏流与工作流体的主流的干涉引起的涡流产生,因此能够减小压力损失。
[0130] 另外,连接部48相对于静叶主体41的位置不限定于图2及图4所示的位置。连接部48相对于静叶主体41的位置只要是间隙CL2形成在静叶主体41的一端面41d与内侧壳体25的外周面25a之间的位置即可。
[0131] (第二实施方式)
[0132] 参照图8~图10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压缩机65。在图9及图10中,E表示工作流体的主流的流动方向(以下称为“E方向”),I表示沿第一引导面72a流动的工作流体的泄漏流的流动方向(以下称为“I方向”),J表示沿第二引导面72b流动的工作流体的泄漏流的流动方向(以下称为“J方向”)。在图8~图10中,对与图2~图4所示的结构体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0133] 第二实施方式的压缩机65取代构成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0的可变静叶35而具有可变静叶66,除此以外与压缩机10同样地构成。
[0134] 可变静叶66取代构成第一实施方式的可变静叶35的连接部48具有连接部67,除此以外与可变静叶35同样地构成。
[0135] 连接部67包括连接部主体71和突出部72。连接部主体71设置在静叶主体41的另一端与扩径部56之间。连接部主体71与静叶主体41的另一端及扩径部56一体地构成。连接部主体71形成为随着从静叶主体41的一端面41d趋向扩径部56而扩宽的形状。
[0136] 突出部72设置在连接部主体71中的位于静叶主体41的前缘41A侧的部分。突出部72在与静叶主体41的与内侧壳体25的外周面25a相对的前缘41A侧的一端面41d接触的状态下,从连接部主体71向前缘41A侧突出。
[0137] 突出部72包括第一引导面72a和第二引导面72b。第一引导面72a配置在静叶主体41的正压面41a侧。第一引导面72a将泄漏流的流动方向引导为朝向主流的流动方向E的方向。
[0138] 第二引导面72b配置在静叶主体41的负压面41b侧。第二引导面72b将泄漏流的流动方向引导为J方向,从而抑制泄漏流流向负压面41b侧。
[0139] 通过具有采用这种结构的突出部72,从而能够抑制工作流体的主流与连接部主体71碰撞,并能够将工作流体的泄漏流的流动方向引导为朝向主流的流动方向E的方向。由此,即使在可变静叶66的排列间距窄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小压力损失。
[0140] 第一及第二引导面72a、72b例如可以配置为,随着从突出部72的顶端部72A趋向突出部72的基端(连接部主体71侧)而使第一引导面72a与第二引导面72b的距离增大。
[0141] 通过像这样随着从突出部72的顶端部72A趋向突出部72的基端(连接部主体71侧)而使第一引导面72a与第二引导面72b的距离增大,从而能够在工作流体与连接部主体71碰撞之前,将工作流体的主流分流为两支,并使用第一引导面72a将从静叶主体41的前缘41A侧通过的工作流体的泄漏流的流动方向引导为朝向主流的流动方向E。
[0142] 另外,突出部72的顶端部72A的形状例如可以设为带有圆弧的形状。
[0143] 通过像这样将突出部72的顶端部72A的形状设为带有圆弧的形状,从而能够抑制突出部的顶端部72A的破损,并能够将工作流体顺利地向突出部72的基端侧引导。
[0144]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可变静叶66,通过具有包含上述第一及第二引导面72a、72b的突出部72,从而能够抑制工作流体的主流与连接部主体71碰撞,并能够将工作流体的泄漏流的流动方向引导为朝向主流的流动方向E的方向。由此,即使在可变静叶66的排列间距窄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小压力损失。
[0145] 接下来,参照图11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可变静叶80。
[0146] 可变静叶80取代构成第二实施方式的可变静叶66的连接部67而具有连接部81,除此以外与可变静叶66同样地构成。
[0147] 连接部81取代构成在第二实施方式说明的连接部67的突出部72而具有突出部83,除此以外与连接部67同样地构成。
[0148] 突出部83以覆盖静叶主体41的前缘41A侧的一端面(图2所示的一端面41d)整体的方式设置。突出部83具有第一引导面83a、第二引导面83b和底面83c。底面83c是连接第一引导面83a的下端与第二引导面83b的下端的面。
[0149]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可变静叶80,通过具有覆盖静叶主体41的前缘41A侧的整个端面的突出部83,从而与在静叶主体41的前缘41A侧的端面的一部分设有突出部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第一引导面83a的长度增加。
[0150] 由此,在工作流体已到达静叶主体41的前缘41A的阶段,能够将工作流体的泄漏流的方向引导为朝向主流的流动方向的方向,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压力损失。
[0151] (第三实施方式)
[0152] 参照图12及图13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压缩机90。在图12中,对与图8及图11所示的结构体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图13中,对与图11及图12所示的结构体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0153] 第三实施方式的压缩机90取代构成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0的可变静叶35而具有可变静叶91,且在内侧壳体25形成有倒角部96,除此以外与压缩机10同样地构成。
[0154] 可变静叶91取代构成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可变静叶80的连接部81而具有连接部93,除此以外与可变静叶80同样地构成。
[0155] 连接部93取代构成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说明的连接部81的突出部83而具有突出部94,除此以外与连接部81同样地构成。
[0156] 突出部94覆盖一端面41d(静叶主体41的前缘41A侧的端面),并且配置为一部分延伸至扩径部56的侧面56a。突出部94配置为延伸至静叶主体41的前缘41A。
[0157] 突出部94配置为一部分延伸至扩径部56的侧面56a这一点与突出部83不同,除此以外为与突出部83相同的构成。
[0158] 以图12所示的J1-J2线将连接部93切断时的形状例如为与图7所示的连接部50相同的形状,但与图7的连接部50相比,本实施方式的连接部93向静叶前缘41A侧延伸。即,区别在于,连接部93使扩径部56伸出至静叶前缘41A侧。
[0159] 倒角部96形成在内侧壳体25的外周部中与突出部94相对的部分。倒角部96在与突出部94和内侧壳体25之间形成有间隙K。
[0160] 倒角部96划分间隙K的一部分,并具有与突出部94相对的倒角面96a。倒角面96a是相对于外周面25a倾斜的面。
[0161] 倒角面96a与轴收容部25A的侧面25Aa(具体来说是轴收容部25A中收容扩径部56的部分的侧面)连接。
[0162]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压缩机90,通过具有形成为上述构成的突出部94,从而能够使内侧壳体25的外周面25a附近的工作流体与突出部94碰撞。由此,能够抑制内侧壳体25的外周面25a附近的工作流体与连接部主体71碰撞。
[0163] 另外,通过具有形成为上述构成的倒角部96,从而能够将工作流体向间隙K引导。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将泄漏流的流动方向朝向主流的流动方向引导。
[0164]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2及图13中,作为一例,以突出部94配置为延伸至静叶主体41的前缘41A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突出部94在朝向前缘41A的方向上的突出量不限定于图12及图13所示的突出量。突出部94的突出量例如可以是图12及图13所示的突出量的1/2或1/4。突出部94的突出量能够适当设定。
[0165]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上特定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专利请求范围内记载的本发明的主旨范围内实施多种变形、变更。
[0166] 例如,在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以从静叶主体41的两侧由旋转轴43、47支承的可变静叶35、66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从一侧以旋转轴支承静叶主体41的可变静叶。
[0167]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0168]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可变静叶及压缩机。
[0169] 附图标记说明:
[0170] 10、65、90        压缩机
[0171] 11               转子
[0172] 13               壳体
[0173] 15               可变静叶机构
[0174] 17               静叶组
[0175] 21               转子主体
[0176] 23               动叶
[0177] 23A              第一动叶组
[0178] 23B              第二动叶组
[0179] 23C              第三动叶组
[0180] 23D              第四动叶组
[0181] 23E              第五动叶组
[0182] 23F              第六动叶组
[0183] 25               内侧壳体
[0184] 25a              外周面
[0185] 25A、26A         轴收容部
[0186] 26a              内周面
[0187] 26               外侧壳体
[0188] 27               流路
[0189] 28               吸入口
[0190] 31               可动环
[0191] 33               连杆机构
[0192] 35、66、80、91    可变静叶
[0193] 37               旋转驱动部
[0194] 41、59           静叶主体
[0195] 41a              正压面
[0196] 41A              前缘
[0197] 41b             负压面
[0198] 41B             后缘
[0199] 41c             另一端面
[0200] 41d             一端面
[0201] 43、47         旋转轴
[0202] 45、48、50、67、81、93    连接部
[0203] 48a、50a、72a、83a     第一引导面
[0204] 48A            切口部
[0205] 50b           面
[0206] 52、55       旋转轴主体
[0207] 53、56         扩径部
[0208] 56a         侧面
[0209] 58             静叶
[0210] 71           连接部主体
[0211] 72、83、94     突出部
[0212] 72A            顶端部
[0213] 72b、83b       第二引导面
[0214] 96             倒角部
[0215] 96a            倒角面
[0216] CL1、CL2       间隙
[0217] E、F、I、J     方向
[0218] K              间隙
[0219] O1、O2         轴线
[0220] VC          假想圆
[0221] r             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