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混结合梁薄层环氧结构胶粘接的施工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853927.2

文献号 : CN11052870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玉军冀光华王志春吕丹峰李鸿博郑文龙刘宗孝彭瑞臣朱丰军胡建鑫郜启卫叶子阳宋军杨宇轩

申请人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钢混结合梁薄层环氧结构胶粘接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橡胶条尺寸l1、l2、b及预留压缩高度Δh,所述橡胶条尺寸l1、l2分别为钢梁上表面纵向边缘的长度与横向边缘的长度,b为橡胶条的宽度,所述Δh为橡胶条的预留压缩高度;S2:确定橡胶条的弹性模量E;S3:确定橡胶条与预制混凝土板底面之间的表面摩擦系数μ,使得μ≥i;S4:将橡胶条粘接在钢梁上表面边缘处;S5:在橡胶条内摊铺薄层环氧结构胶;S6:安装预制混凝土板,所述橡胶条在预制混凝土板自重作用下,预留压缩高度Δh逐渐减小直至接近0,使环氧结构胶在预制混凝土板重力作用下逐渐致密、均匀,实现预制混凝土板与钢梁的高质量粘接。

权利要求 :

1.一种用于钢混结合梁薄层环氧结构胶粘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橡胶条(1)尺寸l1、l2、b及预留压缩高度Δh,所述橡胶条(1)尺寸l1、l2分别为钢梁(2)上表面纵向边缘的长度与横向边缘的长度,b为橡胶条(1)的宽度,所述Δh为橡胶条(1)的预留压缩高度;

S2:确定橡胶条(1)的弹性模量E;

S3:确定橡胶条(1)与预制混凝土板(4)底面之间的表面摩擦系数μ,使得μ≥i,所述橡胶条(1)在预制混凝土板(4)安装过程中,通过摩擦力防止预制混凝土板(4)沿坡度方向发生滑移;

S4:将橡胶条(1)粘接在钢梁(2)上表面边缘处;

S5:在橡胶条(1)内摊铺薄层环氧结构胶(3);

S6:安装预制混凝土板(4),所述橡胶条(1)在预制混凝土板(4)自重作用下,预留压缩高度Δh逐渐减小直至接近0,使环氧结构胶(3)在预制混凝土板(4)重力作用下逐渐致密、均匀,实现预制混凝土板(4)与钢梁(2)的高质量粘接;

所述橡胶条(1)的弹性模量E通过下式确定:

E∈[Emin,Emax]

式中,G为预制混凝土板(4)的自重,H为橡胶条(1)总高度,i为坡度,l1、l2分别为钢梁(2)上表面纵向边缘的长度与横向边缘的长度,b为橡胶条(1)的宽度,Δhmin为橡胶条(1)的最小预留压缩高度,Δhmax为橡胶条(1)的最大预留压缩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钢混结合梁薄层环氧结构胶粘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Δh为5mm~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钢混结合梁薄层环氧结构胶粘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条(1)的弹性模量E不能实现预留压缩高度Δh减小至接近0时,通过压重或吊机调整橡胶条(1)受到的作用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钢混结合梁薄层环氧结构胶粘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板(4)安装完成后,除去溢出的环氧结构胶(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钢混结合梁薄层环氧结构胶粘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进行前,预制混凝土板(4)底面进行凿毛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钢混结合梁薄层环氧结构胶粘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进行时,先将钢梁(2)上表面打磨除锈,再将橡胶条(1)粘接在钢梁(2)上表面边缘处。

说明书 :

一种用于钢混结合梁薄层环氧结构胶粘接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钢混结合梁薄层环氧结构胶粘接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一些钢混结合梁的施工过程中,上方的预制混凝土板需通过环氧结构胶与下方的钢梁粘接起来。但是,若施工过程中环氧结构胶摊铺不均匀,将导致板与环氧结构胶层之间存在气泡、空隙等,影响钢混结合梁的性能。同时,由于预制混凝土板安装时环氧结构胶尚未完全凝结,仍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预制混凝土板安装初期未实现有效粘接,在纵坡坡度较大的位置进行安装时,预制混凝土板将不可避免地沿坡度方向发生滑移,影响安装精度。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钢混结合梁薄层环氧结构胶粘接的施工方法。
[0004] 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可以解决预制混凝土板在安装过程中的滑移问题,提高预制混凝土板与钢梁之间的定位精度,同时保证环氧结构胶层的平整、致密,实现预制混凝土板与钢梁之间的高质量粘接。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 一种用于钢混结合梁薄层环氧结构胶粘接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 S1: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橡胶条尺寸l1、l2、b及预留压缩高度Δh,所述橡胶条尺寸l1、l2分别为钢梁上表面纵向边缘的长度与横向边缘的长度,b为橡胶条的宽度,所述Δh为橡胶条的预留压缩高度;
[0008] S2:确定橡胶条的弹性模量E;
[0009] S3:确定橡胶条与预制混凝土板底面之间的表面摩擦系数μ,使得μ≥i;
[0010] S4:将橡胶条粘接在钢梁上表面边缘处;
[0011] S5:在橡胶条内摊铺薄层环氧结构胶;
[0012] S6:安装预制混凝土板,所述橡胶条在预制混凝土板自重作用下,预留压缩高度Δh逐渐减小直至接近0,可以使环氧结构胶在预制混凝土板重力作用下逐渐致密、均匀,实现预制混凝土板与钢梁的高质量粘接。
[0013] 本发明中,所述Δh为5mm~20mm。
[0014] 本发明中,所述橡胶条的弹性模量E可通过下式确定:
[0015]
[0016]
[0017] E∈[Emin,Emax]
[0018] 式中,G为预制混凝土板的自重,H为橡胶条总高度,i为坡度,l1、l2分别为钢梁上表面纵向边缘的长度与横向边缘的长度,b为橡胶条的宽度,Δhmin为橡胶条的最小预留压缩高度,Δhmax为橡胶条的最大预留压缩高度。
[0019] 本发明中,所述橡胶条的弹性模量E不能实现预留压缩高度Δh减小至接近0时,通过压重或吊机调整橡胶条受到的作用力。
[0020] 本发明中,所述橡胶条在预制混凝土板安装过程中,可通过摩擦力防止预制混凝土板沿坡度方向发生滑移。
[0021] 本发明中,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安装完成后,应及时除去溢出的环氧结构胶。
[0022] 本发明中,步骤S3进行前,预制混凝土板底面进行凿毛处理。
[0023] 本发明中,步骤S4进行时,先将钢梁上表面打磨除锈,再将橡胶条粘接在钢梁上表面边缘处。
[002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25] (1)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调整橡胶条的技术指标范围,实际使用时橡胶条的技术指标在范围内取值均可,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0026] (2)利用橡胶条与预制混凝土板的摩擦力保证预制混凝土板的安装精度,方法简单有效,同时保障了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本发明用于钢混结合梁薄层环氧结构胶粘接的施工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0028] 图2为实际施工示意图;
[0029] 图3为橡胶条变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31] 实施例
[0032] 参考图1-图3,一种用于钢混结合梁薄层环氧结构胶粘接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 S1: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橡胶条1尺寸l1、l2、b及预留压缩高度Δh,所述橡胶条1尺寸l1、l2分别为钢梁2上表面纵向边缘的长度与横向边缘的长度,b为橡胶条1的宽度,所述Δh为橡胶条1的预留压缩高度;
[0034] S2:确定橡胶条1的弹性模量E;
[0035] S3:确定橡胶条1与预制混凝土板4底面之间的表面摩擦系数μ,使得μ≥i;
[0036] S4:将橡胶条1粘接在钢梁2上表面边缘处;
[0037] S5:在橡胶条1内摊铺薄层环氧结构胶3;
[0038] S6:安装预制混凝土板4,所述橡胶条1在预制混凝土板4自重作用下,预留压缩高度Δh逐渐减小直至接近0,可以使环氧结构胶3在预制混凝土板4重力作用下逐渐致密、均匀,实现预制混凝土板4与钢梁2的高质量粘接。
[0039] 本发明中,所述Δh为5mm~20mm。
[0040] 本发明中,所述橡胶条1的弹性模量E可通过下式确定:
[0041]
[0042]
[0043] E∈[Emin,Emax]
[0044] 式中,G为预制混凝土板4的自重,H为橡胶条1总高度,i为坡度,l1、l2分别为钢梁2上表面纵向边缘的长度与横向边缘的长度,b为橡胶条1的宽度,Δhmin为橡胶条1的最小预留压缩高度,Δhmax为橡胶条1的最大预留压缩高度。
[0045] 本发明中,所述橡胶条1的弹性模量E不能实现预留压缩高度Δh减小至接近0时,通过压重或吊机调整橡胶条1受到的作用力。
[0046] 本发明中,所述橡胶条1在预制混凝土板4安装过程中,通过橡胶条1与预制混凝土板4之间的摩擦力可防止预制混凝土板4在安装过程中沿纵坡方向发生滑移。
[0047] 本发明中,所述预制混凝土板4安装完成后,应及时除去溢出的环氧结构胶3。
[0048] 本发明中,步骤S3进行前,预制混凝土板4底面进行凿毛处理。
[0049] 本发明中,步骤S4进行时,先将钢梁2上表面打磨除锈,再将橡胶条1粘接在钢梁2上表面边缘处。
[0050]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