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系统冷却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0502186.9

文献号 : CN11052958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莫凡黄新志黄绪震梁东伟杨毅骁栾智存

申请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一种动力系统冷却装置,包括第一油泵、主压力调节阀、冷却流量控制装置以及第二油泵;第一油泵的输出端与主压力调节阀的输入端、主压力调节阀的反馈端以及执行器连接端口连接;主压力调节阀的冷却输出端与冷却流量控制装置的输入端连接,回油输出端与油回收装置连接端口连接;冷却流量控制装置的输出端、第二油泵的输出端与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入端连接;冷却流量控制装置控制通过冷却流量控制装置的流量大小;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出端与电机冷却通道连接。在分别使用第一油泵或第二油泵时,上述装置均可以满足电机普通工况(以持续功率/额定功率输出)的冷却需求;两个油泵同时使用时,可以满足电机以峰值功率输出的冷却要求。

权利要求 :

1.一种动力系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油泵、主压力调节阀、冷却流量控制装置以及第二油泵;

所述第一油泵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压力调节阀的输入端、所述主压力调节阀的反馈端以及执行器连接端口连接;所述主压力调节阀的冷却输出端与所述冷却流量控制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压力调节阀的回油输出端与油回收装置连接端口连接;所述冷却流量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与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冷却流量控制装置控制通过冷却流量控制装置的流量大小;所述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出端与电机冷却通道连接;

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二油泵与所述油冷却器接口之间的单向阀;

所述单向阀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油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单向阀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却流量控制装置的输出端、所述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系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机冷却通道之间的冷却流量分配阀;所述电机冷却通道包括第一电机冷却通道、第二电机冷却通道;

所述冷却流量分配阀的输入端与所述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冷却流量分配阀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电机冷却通道,所述冷却流量分配阀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电机冷却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系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量控制装置包括冷却流量阀和节流口;

所述冷却流量阀的输入端与所述主压力调节阀的冷却流量输出端连接;所述冷却流量阀的第一反馈端与所述节流口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冷却流量阀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却流量阀的第二反馈端、所述节流口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节流口的第一端还与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系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量分配阀为三位三通的阀门;

其中,所述冷却流量分配阀的三个通道分别为输入端、第一冷却输出端、第二冷却输出端;

所述冷却流量分配阀的三个位置包括:

第一位置,所述输入端只与所述第一冷却输出端连通;

第二位置,所述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冷却输出端、第二冷却输出端均连通;

第三位置,所述输入端只与所述第二冷却输出端连通;所述第一冷却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机冷却通道连接,所述第二冷却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机冷却通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系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主压力调节阀与所述执行器连接端口之间的先导电磁阀;

所述先导电磁阀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油泵的输出端连接,或者所述先导电磁阀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油泵之间通过滑阀连接;

所述先导电磁阀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压力调节阀的控制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系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器;

所述过滤器连接在所述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却流量分配阀的输入端之间;

或者所述过滤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油泵的输出端和所述冷却流量控制装置的输出端,所述过滤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入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系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过滤器并联的过滤旁通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系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冷却器;所述油冷却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油冷却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出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系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旁通阀;

所述冷却旁通阀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油泵的输出端、所述冷却流量控制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冷却旁通阀的输出端与电机冷却通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系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润滑油道连接端口,所述润滑油道连接端口与所述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出端连接,或者,所述润滑油道连接端口与所述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入端连接。

说明书 :

动力系统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油冷却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系统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市场法规对油耗的要求日益提高,混合动力车型越来越多的在市场出现,并且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成为主流节能技术。在混合动力技术中,混合动力变速器占据核心位置,目前的主流技术分为单电机型式和双电机型式。其中,由于双电机驱动模式多,工况复杂,对冷却流量的控制需求也同样变得复杂起来。油冷方式集成度高,并且可以兼顾模式切换及档位切换的执行功能,双电机型式多采用油冷方式。
[0003] 现有的采用双油泵驱动方式的油冷却方案中,流量可控性不足。

发明内容

[0004]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双油泵驱动的油冷却装置流量可控性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动力系统冷却装置。
[0005] 一种动力系统冷却装置,包括:
[0006] 第一油泵、主压力调节阀、冷却流量控制装置以及第二油泵;
[0007] 所述第一油泵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压力调节阀的输入端、所述主压力调节阀的反馈端以及执行器连接端口连接;所述主压力调节阀的冷却输出端与所述冷却流量控制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压力调节阀的回油输出端与油回收装置连接端口连接;所述冷却流量控制装置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油泵的输出端与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冷却流量控制装置控制通过冷却流量控制装置的流量大小;所述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出端与电机冷却通道连接。
[000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机冷却通道之间的冷却流量分配阀;所述电机冷却通道包括第一电机冷却通道、第二电机冷却通道;
[0009] 所述冷却流量分配阀的输入端与所述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冷却流量分配阀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电机冷却通道,所述冷却流量分配阀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电机冷却通道。
[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流量控制装置包括冷却流量阀和节流口;
[0011] 所述冷却流量阀的输入端与所述主压力调节阀的冷却流量输出端连接;所述冷却流量阀的第一反馈端与所述节流口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冷却流量阀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却流量阀的第二反馈端、所述节流口的第二端连接;
[0012] 所述节流口的第一端还与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入端连接。
[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二油泵与所述油冷却器接口之间的单向阀;
[0014] 所述单向阀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油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单向阀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却流量控制装置的输出端、所述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入端连接。
[00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在所述主压力控制阀与所述执行器连接端口之间的先导电磁阀;
[0016] 所述先导电磁阀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油泵的输出端连接,或者所述先导电磁阀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油泵之间通过滑阀连接;
[0017] 所述先导电磁阀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压力调节阀的控制端连接。
[001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过滤器;
[0019] 所述过滤器连接在所述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却流量分配阀的输入端之间;
[0020] 或者所述过滤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油泵的输出端和所述冷却流量控制装置的输出端,所述过滤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入端。
[002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过滤器并联的过滤旁通阀。
[002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油冷却器;所述油冷却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油冷却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出端连接。
[002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冷却旁通阀;
[0024] 所述冷却旁通阀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油泵的输出端、所述冷却流量控制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冷却旁通阀的输出端与电机冷却通道连接。
[002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润滑油道连接端口,所述润滑油道连接端口与所述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出端连接,或者,所述润滑油道连接端口与所述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入端连接。
[0026] 上述动力系统冷却装置,包括第一油泵、主压力调节阀、冷却流量控制装置以及第二油泵。只有第一油泵工作时,第一油泵输出的油一部分输出至执行器,满足执行器的流量需求,其余部分通过主压力调节阀和冷却流量控制装置控制输出至电机冷却通道的油量,以满足电机冷却的需求;满足执行器和电机冷却流量之外多余的部分通过回油输出口回收;其中,冷却流量控制装置控制冷却流量大小。只有第二油泵工作时,由于主压力调节阀和冷却流量控制装置的作用,第二油泵输出的油全部用于电机冷却。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之间共同工作时,第一油泵分配至用作电机冷却的油液,以及第二油泵输出的油液叠加输出至电机冷却通道,以满足电机冷却流量需求。因此,上述动力系统冷却控制装置可以实现双电机动力系统多种工况对冷却油量的需求,提高了流量可控性。

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动力系统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动力系统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9]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冷却流量控制装置控制效果示意图;
[0030] 图4为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动力系统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32] 请参照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动力系统冷却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0033] 第一油泵110、主压力调节阀120、冷却流量控制装置130以及第二油泵140。
[0034] 第一油泵110的输出端与主压力调节阀120的输入端、主压力调节阀120的反馈端以及执行器连接端口101连接;主压力调节阀120的冷却输出端与冷却流量控制装置130的输入端连接,主压力调节阀120的回油输出端与油回收装置连接端口102连接;冷却流量控制装置130的输出端、第二油泵140的输出端与油冷却器接口103的输入端连接;冷却流量控制装置130控制通过冷却流量控制装置的流量大小;油冷却器接口103的输出端与电机冷却通道104连接。
[0035] 其中,上述动力系统冷却装置在工作时,执行器连接端口101与执行器连接;油回收装置连接端口102与油回收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油冷却器接口103的输入端连接油冷却器的输入端,油冷却器接口103的输出端连接油冷却器的输出端;油冷却器接口103的输出端还与电机冷却通道104连接。
[0036] 一个实施例中,当只有第一油泵工作时,第一油泵输出的油液一部分输出至执行器,用作执行器需求,其余部分通过主压力调节阀将其余的油液分配用作电机冷却;主压力调节阀的冷却输出端与冷却流量控制装置的输入端连接,由冷却流量控制装置限定冷却流量的最大值,满足电机正常工况下的冷却流量需求;若第一油泵输出的油液满足执行器和电机冷却流量需求后还有多余的油液,则通过主压力调节阀的回油输出端将该多余的油液输出至与该回油输出端连接的油回收装置中。
[0037] 当只有第二油泵工作时,第二油泵输出的油液由于主压力调节阀和冷却流量控制装置的作用,全部输出至电机冷却通道,提供电机冷却所需求的流量。
[0038] 当第一油泵、第二油泵共同工作时,第一油泵输出的油液通过冷却流量控制装置分配至电机冷却的油液与第二油泵输出的油液叠加输出至电机冷却通道,满足电机冷却的油量需求。
[0039]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油泵为机械油泵,第二油泵为电子油泵;在本实施例中,机械油泵可以由发动机驱动,也可以由车轮端齿轮驱动;电子油泵由油泵电机直接驱动。
[0040] 在一个实施例中,由动力系统冷却装置100提供油冷却的电机可以是发电机或者驱动电机。
[0041]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压力调节阀120为三位三通的滑阀,该滑阀的两端分别设有控制端和反馈端;三个通道分别为输入端、冷却输出端和回油输出端;三个位置分别为:第一位置,全关,输入端与冷却输出端、回油输出端均不连通;第二位置,输入端只与冷却输出端连通;第三位置,输入端与冷却输出端、回油输出端均连通。其中,在主压力调节阀120设有控制端的一端上还设有弹簧,该弹簧使得主压力调节阀120的初始位置保持在第一位置。
[0042] 在本实施例中,主压力调节阀120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油泵输出的油全部提供给执行器;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油泵输出的油既提供执行器需要的油量,也提供电机冷却油量;处于第三位置时,第一油泵输出的油提供执行器需求的油量,也提供电机冷却需求的油量,多余的部分通过回油输出端流向油回收装置。进一步地,由主压力调节阀120的控制端控制阀门所处位置。
[0043] 在一个实施例中,油回收装置、油冷却器也可以是设置在动力冷却装置中,即动力系统冷却装置还包括油回收装置和油冷却器。在本实施例中,主压力调节阀120的回油输出端与油回收装置的输入端连接,冷却流量控制装置130的输出端与油冷却器的输入端连接,油冷却器的输出端与电机冷却通道104连接。
[0044]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油泵的输入端、第二油泵的输入端与油回收装置的输出端连接。
[0045]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油泵与执行器、主压力调节阀的输入端之间的回路称为压力回路;主压力调节阀的冷却输出端与电机冷却通道104之间的回路称为冷却回路;主压力调节阀的回油输出端与油回收装置之间的回路称为回油油路。
[0046]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冷却流量控制装置130包括冷却流量阀131和节流口132。冷却流量阀131的输入端与主压力调节阀的冷却流量输出端连接;冷却流量阀的第一反馈端与节流口132的第一端连接;冷却流量阀131的输出端与冷却流量阀131的第二反馈端、节流口132的第二端连接;节流口132的第一端还与油冷却器接口103的输入端连接。
[0047] 其中,节流口132可以是单向或者双向节流口,一个实施例中,节流口132为单向节流口,将节流口的输出端记为节流口的第一端,节流口的输入端记为第二端。另一个实施例中,节流口为双向节流阀,将节流口的任意一端记为第一端,另一端记为第二端。
[0048] 在本实施例中,冷却流量阀131为两位两通的滑阀。两个通道分别为输入端和输出端;两个位置分别为开和关。冷却流量阀131的第二反馈端与节流口132的第二端连接,会驱动冷却流量阀131关闭。冷却流量阀131的第一反馈端与节流口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反馈端同时安装有弹簧,通过弹簧可以驱动冷却流量阀131打开。从而,冷却流量控制装置130可以控制通过冷却流量控制装置130的油量。
[0049] 上述动力系统冷却装置,包括第一油泵、主压力调节阀、冷却流量控制装置以及第二油泵。只有第一油泵工作时,第一油泵输出的油一部分输出至执行器,满足执行器的流量需求,其余部分通过主压力调节阀和冷却流量控制装置控制输出至电机冷却通道的油量,以满足电机冷却的需求;满足执行器和电机冷却流量之外多余的部分通过回油输出口回收;其中,冷却流量控制装置控制冷却流量大小。只有第二油泵工作时,由于主压力调节阀和冷却流量控制装置的作用,第二油泵输出的油全部用于电机冷却。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之间共同工作时,第一油泵分配至用作电机冷却的油液,以及第二油泵输出的油液叠加输出至电机冷却通道,以满足电机冷却流量需求。因此,上述动力系统冷却控制装置可以实现双电机动力系统多种工况对冷却油量的需求,提高了流量可控性。
[0050]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动力系统冷却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机冷却通道之间的冷却流量分配阀220;电机冷却通道包括第一电机冷却通道、第二电机冷却通道。
[0051] 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出端与电机冷却通道连接包括:冷却流量分配阀220的输入端与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出端连接,冷却流量分配阀220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电机冷却通道1041,冷却流量分配阀220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电机冷却通道1042。
[0052] 在一个实施例中,冷却流量分配阀220为一个三位三通的阀门,阀门的一端为控制端,与控制端相对的另一端装有弹簧。其中,冷却流量分配阀220控制端可以是电磁控制式,也可以是液压控制式。冷却流量分配阀220的三个通道分别为输入端、第一冷却输出端、第二冷却输出端。三个位置分别为:第一位置,输入端只与第一冷却输出端连通;第二位置,输入端与第一冷却通道均连通;第三位置,输入端只与第二冷却通道连通。第一冷却输出端与第一电机冷却通道连接,第二冷却输出端与第二电机冷却输出通道连接。
[0053] 在本实施例中,冷却流量分配阀220处于第一位置时,从油冷却器输出端过来的油量全部提供给第一电机进行冷却;处于第二位置时,从油冷却器输出端过来的油量分配给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进行冷却;处于第三位置时,从油冷却器输出端过来的油量只提供给第二电机进行冷却。
[0054] 在本实施例中,冷却流量分配阀220的控制效果如图3所示。
[0055] 上述动力冷却装置,由于有冷却流量分配阀,使得双电机在各种不同工况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发热情况线性分配两个电机的冷却流量。
[0056]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还包括连接在第二油泵与油冷却器接口之间的单向阀230;单向阀230的输入端与第二油泵的输出端连接,单向阀230的输出端与冷却流量控制装置130的输出端、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入端连接。从而,使得第二油泵输出的油液只能单向流出,而不能倒流回第二油泵。
[0057] 在一个实施例中,单向阀230的输入端与第二油泵连接,输出端与节流口132的第一端,以及油冷却器的输入端连接。
[0058]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还包括连接在主压力控制阀与执行器连接端口之间的先导电磁阀240;先导电磁阀240的输入端与第一油泵的输出端连接,或者先导电磁阀240的输入端与第一油泵之间通过滑阀连接;先导电磁阀240的输出端与主压力调节阀的控制端连接。从而,先导电磁阀可以控制主压力调节阀,实现调节主压力的功能。
[0059] 在本实施例中,主压力调节阀由先导电磁阀240控制,使得第一油泵与执行器连接端口之间形成的压力回路的压力可以线性或阶梯性的控制。当执行器有控制需求时,控制提高压力回路的压力满足控制要求;当执行器无需求时,控制压力回路降低压力,节省能量损耗。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先导电磁阀为线性比例电磁阀,可以线性的控制第一油泵的输出端的压力,即线性调节压力回路的压力,使得执行器的控制更具灵活性。
[0060]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动力系统冷却装置还包括过滤器250;过滤器250连接在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出端与冷却流量分配阀210的输入端之间;或者过滤器250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油泵的输出端和冷却流量控制装置220的输出端,所述过滤器的输出端连接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入端。
[0061]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器可以连接在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入端之前或者连接在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出端之后,用于控制冷却装置的清洁度,保证油液清洁度。
[0062]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过滤器并联的过滤旁通阀260。过滤旁通阀可以避免过滤器250堵塞而造成损坏。
[0063]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冷却旁通阀270。冷却旁通阀270的输入端与第二油泵的输出端、冷却流量控制装置220的输出端连接,冷却旁通阀270的输出端与电机冷却通道连接。从而,可以避免油冷却器液阻过大而导致冷却流量不足,并且防止油冷却器出现损坏。
[0064]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冷却旁通阀270为两位两通的滑阀。两个位置分别为开和关;两个通道分别为输入端和输出端。冷却旁通阀270两端有第一反馈端和第二反馈端;第一反馈端与冷却旁通阀270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反馈端与冷却旁通阀270的输入端连接;在第一反馈端设有弹簧,使得冷却旁通阀270的初始位置为保持在关的位置。
[0065] 在一个实施例中,动力装置冷却系统还包括:润滑油道连接端口280,润滑油道连接端口280与所述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出端连接,或者,润滑油道连接端口280与所述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入端连接。润滑油道连接端口用于连接润滑油道,用于满足车辆的润滑油量需求。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其他连接端口,该其他连接端口连接在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出端,或者该其他连接端口连接在油冷却器接口输入端,用于满足车辆其他位置对油量的需求。
[0066]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油冷却器;油冷却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入端连接,输出端与油冷却器接口的输出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油冷却器安装于动力系统冷却装置之外,便于实现油的冷却。
[0067]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动力系统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
[0068]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系统冷却装置1包括压力回路2,该压力回路2借助机械油泵3来供给压力;还包括冷却回路4,该冷却回路4可以提供两个电机的冷却流量,两个电机不限于是发电机还是驱动电机;还包括用于控制压力回路2的压力以及动态分配冷却流量的主压力调节阀5,
[0069] 主压力调节阀5具有三个位置,位置一使得压力回路2和冷却回路4分离,两边不能互通,位置二使得压力回路2只和冷却回路4连通,位置三使得压力回路2即与冷却回路4连通,同时也与回油油路20连通。
[0070] 冷却回路4具有冷却流量阀7,冷却流量阀7可以限定主压力调节阀5分配过来的最大流量值,通过以下方式:
[0071] 在冷却流量阀7冷却输出端有一个节流口8,该节流口8的输入端连接到冷却流量阀8的一端,该一端会驱动冷却流量阀关闭;该节流口8的输出端连接到冷却流量阀7的另一端,该另一端同时安装有弹簧,并且该另一端会驱动冷却流量阀7打开。
[0072] 同时动力系统冷却装置1具有电子油泵9,该电子油泵9的出油口具有单向阀10,使得油液只能由电子油泵出口流出,而不能倒流;该单向阀10输出端接入到节流口8的第一端;在单向阀10和节流口8之间连接有油冷却器11,该油冷却器安装于该动力系统冷却装置1之外。请参阅图4,图4中所示单向阀10的箭头图示的端口为输入端,圆圈图示的端口为输出端,使得油液只能往一个方向通行,由输入端流向输出端。
[0073] 油冷却器11的输出端连接有冷却流量分配阀12,该冷却流量分配阀12可以是电磁驱动式也可以是液压驱动式的阀;该冷却流量分配阀12具有三个位置,第一个位置只连通电机1的冷却油道13,第二个位置连通两个电机的冷却油道13、14,第三个位置只连通电机2的冷却油道14。
[0074] 当只有机械油泵3单独供给时,冷却流量阀7限定了冷却流量的最大值,满足电机正常工况下的冷却流量需求;
[0075] 当只有电子油泵9单独供给时,主压力调节阀5处于位置一,使得冷却流量无法流往压力回路,所有流量全部供给电机冷却,满足电机正常工况下的冷却流量需求;
[0076] 当机械油泵3和电子油泵9共同供给时,由机械油泵3供给的流量还是冷却流量阀7所限定的最大值,而电子油泵9供给的流量全部叠加到该最大值上,实现最大流量输出,满足电机峰值工况的需求。
[0077] 主压力调节阀5可以由先导电磁阀6控制,使得压力回路2的压力可以线性或阶梯性的控制,当执行器有控制需求时,通过先导电磁阀6调节主压力调节阀,提高压力回路2的压力,以满足执行器控制要求;当执行器无需求时,可以通过先导电磁阀6降低压力回路2的压力,以节省能量损耗。
[0078] 在本实施例中,在油冷却器输入端或输出端安装有过滤器17,用于控制系统清洁度。在过滤器17两端可以加装过滤旁通阀16,避免过滤器17堵塞而造成损坏。在油冷却器11的两端并联加装冷却旁通阀18,避免油冷却器11液阻过大而导致冷却流量不足。
[0079]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需求还可以增加一条或一条以上的润滑油道,用于传动齿轮及轴承、执行器的冷却润滑。增加的润滑油道也可以连接到油冷却器11的输入端,或者连接到冷却流量阀7的输入端。还可以预留其他端口,根据需求连接其他油道,将两个油泵输出的油液作为其他用途。
[0080] 上述动力系统冷却装置在分别使用机械油泵或电子油泵时,可以满足电机普通工况(以持续功率/额定功率输出)冷却要求;在两个油泵共同使用时,可以满足电机机械工况(以峰值功率输出)的冷却要求,提高了油量可控性。同时,本申请可以根据不同工况下,两个电机不同的功率情况,线性调节两个电机的冷却流量,使得冷却更合理,更有效。
[0081]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