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温传感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527730.X

文献号 : CN11061789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松永和之野本真吾山内启右望月利朗

申请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摘要 :

油温传感器包括检测油的温度的传感器主体。传感器主体通过将安装在第1引线框和第2引线框的热敏电阻用树脂铸模部覆盖而形成。在埋设树脂铸模部并且第1端子部和第2端子部的一部分已在空间部露出的状态下,将传感器主体固定在壳体。

权利要求 :

1.一种油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主体,其检测油的温度;以及壳体,其形成有空间部,且能装拆地与配对侧嵌合体嵌合,所述传感器主体包括:

热敏电阻;

树脂铸模部,其埋设所述热敏电阻;

第1引线框,其具有:第1埋设部,所述第1埋设部安装所述热敏电阻的一端且被埋设在所述树脂铸模部内;和第1端子部,所述第1端子部与所述第1埋设部相连设置且从所述树脂铸模部露出;以及

第2引线框,其以与所述第1引线框离开的状态配置,所述第2引线框具有:第2埋设部,所述第2埋设部安装所述热敏电阻的另一端且被埋设在所述树脂铸模部内;和第2端子部,所述第2端子部与所述第2埋设部相连设置且从所述树脂铸模部露出,所述传感器主体以将所述树脂铸模部进行埋设并且所述第1端子部和所述第2端子部的一部分已露出在所述空间部的状态固定在所述壳体。

2.一种油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主体,其检测油的温度;以及壳体,其具有分别容纳一对带电线端子的一对空间部,所述带电线端子具有电线和已与所述电线的导体连接的端子部,所述传感器主体包括:

热敏电阻;

树脂铸模部,其埋设所述热敏电阻;

第1引线框,其具有:第1埋设部,所述第1埋设部安装所述热敏电阻的一端且被埋设在所述树脂铸模部内;和第1端子部,所述第1端子部与所述第1埋设部相连设置且从所述树脂铸模部露出;以及

第2引线框,其以与所述第1引线框离开的状态配置,所述第2引线框具有:第2埋设部,所述第2埋设部安装所述热敏电阻的另一端且被埋设在所述树脂铸模部内;和第2端子部,所述第2端子部与所述第2埋设部相连设置且从所述树脂铸模部露出,所述壳体具有传感器主体侧壳体,所述传感器主体侧壳体与所述一对空间部连通,并且具有将所述传感器主体能取下地容纳的传感器主体容纳空间,在将所述传感器主体容纳在所述传感器主体容纳空间的状态下,所述第1端子部与一个带电线端子的端子部电连接,并且所述第2端子部与另一个带电线端子的端子部电连接。

3.一种油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主体,其检测油的温度;以及连接器部,其包括一对带电线端子和壳体,所述一对带电线端子具有电线和已与所述电线的导体连接的端子部,所述壳体具有分别容纳所述一对带电线端子的一对空间部,所述传感器主体包括:

热敏电阻;

树脂铸模部,其埋设所述热敏电阻;

第1引线框,其具有:第1埋设部,所述第1埋设部安装所述热敏电阻的一端且被埋设在所述树脂铸模部内;和第1端子部,所述第1端子部与所述第1埋设部相连设置且从所述树脂铸模部露出;以及

第2引线框,其以与所述第1引线框离开的状态配置,所述第2引线框具有:第2埋设部,所述第2埋设部安装所述热敏电阻的另一端且被埋设在所述树脂铸模部内;和第2端子部,所述第2端子部与所述第2埋设部相连设置且从所述树脂铸模部露出,各空间部具有将所述第1端子部或者所述第2端子部导入的端子导入口,所述传感器主体通过将所述第1端子部从容纳有一个带电线端子的空间部的端子导入口插入且能装拆地卡定在端子部,并且将所述第2端子部从容纳有另一个带电线端子的空间部的端子导入口插入且能装拆地卡定在端子部,从而被能取下地保持在所述连接器部,在将所述传感器主体保持在所述连接器部的状态下,盖体被能装拆地安装在所述壳体,所述盖体将所述传感器主体的露出在所述连接器部的外部的部位覆盖。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油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埋设部形成有第1凹部,所述第1凹部在所述第2埋设部侧开口,并且载放所述热敏电阻的一端,

在所述第2埋设部的与所述第1凹部对置的部位形成有第2凹部,所述第2凹部在所述第

1埋设部侧开口,并且载放所述热敏电阻的另一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凹部形成为越朝向所述第2凹部侧深度越深的台阶状,所述第2凹部形成为越朝向所述第1凹部侧深度越深的台阶状。

说明书 :

油温传感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油温传感器。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已知使用输出与油的温度对应的信号的热敏电阻的油温传感器。作为这种油温传感器,提出了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044693号公报)所公开的油温传感器。在专
利文献1中,使用具有若温度提高则电阻值减小的温度‑电阻特性的热敏电阻元件来形成油
温传感器。具体而言,热敏电阻元件包括:感温电阻体;以及与感温电阻体电连接的导线。导
线经由终端而与用于将来自于热敏电阻元件的输出信号取出至外部设备的线束电连接。使
用与线束电连接的热敏电阻元件,检测自动变速器的工作油温等。

发明内容

[0003]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导线与感温电阻体利用粘接剂机械地固定,而且终端将导线与线束共同铆接,从而将导线与线束电连接。因此,在由于热敏电阻产生问题等各种情况而
更换热敏电阻时,不仅需要更换热敏电阻,而且要同时更换线束。
[0004] 这样,在现有技术中,不能容易更换热敏电阻。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容易更换热敏电阻的油温传感器。
[0006] 本发明所涉及的油温传感器的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主体,其检测油的温度;以及壳体,其形成有空间部,且能装拆地与配对侧嵌合体嵌合,所述传感器主体包括:热敏电
阻;树脂铸模部,其埋设所述热敏电阻;第1引线框,具有:安装所述热敏电阻的一端且被埋
设在所述树脂铸模部内的第1埋设部以及与所述第1埋设部相连设置且从所述树脂铸模部
露出的第1端子部;以及第2引线框,其以与所述第1引线框分开的状态配置,所述第2引线框
具有:安装所述热敏电阻的另一端且被埋设在所述树脂铸模部内的第2埋设部以及与所述
第2埋设部相连设置且从所述树脂铸模部露出的第2端子部,所述传感器主体以将所述树脂
铸模部进行埋设并且所述第1端子部和所述第2端子部的一部分已露出在所述空间部的状
态固定在所述壳体。
[0007] 本发明所涉及的油温传感器的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主体,其检测油的温度;以及壳体,其具有分别容纳一对带电线端子的一对空间部,所述带电线端子具有电线和已与
所述电线的导体连接的端子部,所述传感器主体包括:热敏电阻;树脂铸模部,其埋设所述
热敏电阻;第1引线框,其具有安装所述热敏电阻的一端且被埋设在所述树脂铸模部内的第
1埋设部以及与所述第1埋设部相连设置且从所述树脂铸模部露出的第1端子部;以及第2引
线框,其以与所述第1引线框分开的状态配置,所述第2引线框具有:安装所述热敏电阻的另
一端且被埋设在所述树脂铸模部内的第2埋设部以及与所述第2埋设部相连设置且从所述
树脂铸模部露出的第2端子部,所述壳体具有传感器主体侧壳体,所述传感器主体侧壳体与
所述一对空间部连通,并且具有将所述传感器主体能取下地容纳的传感器主体容纳空间,
在将所述传感器主体容纳在所述传感器主体容纳空间的状态下,所述第1端子部与一个带
电线端子的端子部电连接,并且所述第2端子部与另一个带电线端子的端子部电连接。
[0008] 本发明所涉及的油温传感器的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主体,其检测油的温度;以及连接器部,其包括一对带电线端子和壳体,所述一对带电线端子具有电线和已与所述电
线的导体连接的端子部,所述壳体具有分别容纳所述一对带电线端子的一对空间部,所述
传感器主体包括:热敏电阻;树脂铸模部,其埋设所述热敏电阻;第1引线框,其具有安装所
述热敏电阻的一端且被埋设在所述树脂铸模部内的第1埋设部以及与所述第1埋设部相连
设置且从所述树脂铸模部露出的第1端子部;以及第2引线框,其以与所述第1引线框分开的
状态配置,所述第2引线框具有:安装所述热敏电阻的另一端且被埋设在所述树脂铸模部内
的第2埋设部以及与所述第2埋设部相连设置且从所述树脂铸模部露出的第2端子部,各空
间部具有将所述第1端子部或者所述第2端子部导入的端子导入口,所述传感器主体通过将
所述第1端子部从容纳有一个带电线端子的空间部的端子导入口插入且能装拆地卡定在端
子部,并且将所述第2端子部从容纳有另一个带电线端子的空间部的端子导入口插入且能
装拆地卡定在端子部,从而被能取下地保持在所述连接器部,在将所述传感器主体保持在
所述连接器部的状态下,盖体被能装拆地安装在所述壳体,所述盖体将所述传感器主体的
露出在所述连接器部的外部的部位覆盖。
[0009] 另外,也可以在所述第1埋设部形成有第1凹部,该第1凹部在所述第2埋设部侧开口,并且载放所述热敏电阻的一端。也可以在所述第2埋设部的与所述第1凹部对置的部位
形成有第2凹部,该第2凹部在所述第1埋设部侧开口,并且载放所述热敏电阻的另一端。
[0010] 另外,所述第1凹部也可以形成为越朝向所述第2凹部侧而深度越深的台阶状。所述第2凹部也可以形成为越朝向所述第1凹部侧而深度越深的台阶状。
[0011]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更容易更换热敏电阻的油温传感器。

附图说明

[0012] 图1A是示意性地示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主体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是示出将热敏电阻安装在引线框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0013] 图1B是示意性地示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主体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是示出在引线框安装有热敏电阻的状态的立体图。
[0014] 图1C是示意性地示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主体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是示出传感器主体的立体图。
[0015]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形成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线框的凹部的剖视图。
[0016] 图3A是示意性地示出在形成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线框的凹部载放有热敏电阻的状态的图,是示出载放有较大的热敏电阻的状态的剖视图。
[0017] 图3B是示意性地示出在形成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线框的凹部载放有热敏电阻的状态的图,是示出载放有较小的热敏电阻的状态的剖视图。
[0018]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线框坯料的俯视图。
[0019] 图5A是示意性地示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主体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是示出引线框坯料的俯视图。
[0020] 图5B是示意性地示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主体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是示出在引线框坯料安装有热敏电阻的状态的俯视图。
[0021] 图5C是示意性地示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主体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是示出形成有树脂铸模部的状态的俯视图。
[0022] 图5D是示意性地示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主体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是示出形成有传感器主体的状态的俯视图。
[0023] 图6A是示意性地示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树脂铸模部的形成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是示出在模具的腔室内配置有可动式的保护壁的状态的俯视图。
[0024] 图6B是示意性地示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树脂铸模部的形成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是示出在模具的腔室内配置有可动式的保护壁的状态的侧视图。
[0025]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树脂铸模部的形成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是示出使可动式的保护壁移动至模具的腔室的外侧的状态的侧视图。
[0026] 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温传感器与配对侧嵌合体的图,是互相嵌合前的油温传感器和配对侧嵌合体的立体图。
[0027] 图9A是示意性地示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温传感器与配对侧嵌合体的图,是示出互相嵌合前的油温传感器和配对侧嵌合体的剖视图。
[0028] 图9B是示意性地示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温传感器与配对侧嵌合体的图,是示出油温传感器和配对侧嵌合体已互相嵌合的状态的剖视图。
[0029] 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温传感器的图,是示出使传感器主体容纳在壳体中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0030] 图11A是示意性地示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温传感器的图,是示出使传感器主体容纳在壳体中之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0031] 图11B是示意性地示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温传感器的图,是示出传感器主体已容纳在壳体的状态的剖视图。
[0032] 图12是示意性地示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温传感器的图,是示出使连接器部与盖体嵌合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0033] 图13A是示意性地示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温传感器的图,是示出使连接器部与盖体嵌合之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0034] 图13B是示意性地示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温传感器的图,是示出连接器部与盖体已嵌合的状态的剖视图。
[0035] 图14是示意性地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盖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下面,使用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下面,例举的油温传感器检测自动变速箱内流动的ATF(Automatic Transmission Fluid,自动变速箱油)等在汽车所使用的
油的温度。此外,在检测ATF的温度的情况下,由油温传感器检测的ATF的温度被向ECU输出。
而且,基于检测到的ATF的温度,由ECU进行变速器的变速控制。具体而言,ECU基于检测到的
ATF的温度,来进行降低变速冲击的控制、选择处于行驶状况的齿轮的控制、用于提高单位
燃料行驶距离的控制等。
[0037] 另外,以下的多个实施方式包含同样的构成要素。因此,下面,对这些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共通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0038] (第1实施方式)
[0039]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温传感器1包括检测油的温度的传感器主体10。
[0040] 传感器主体10如图1A~图1C所示,包括:第1引线框11;以及以与第1引线框11离开的状态配置的第2引线框12。第1引线框11和第2引线框12具有导电性,例如可以使用金属的
板材来形成。
[0041] 而且,第1引线框11与第2引线框12经由输出与油的温度对应的信号的热敏电阻13而被电连接。具体而言,将热敏电阻13的一端安装在第1引线框11,并且将热敏电阻13的另
一端安装在第2引线框12,从而第1引线框11与第2引线框12经由热敏电阻13而被电连接。
[0042] 另外,传感器主体10包括树脂铸模部14。利用树脂铸模部14覆盖第1引线框11和第2引线框12的与热敏电阻13的安装部和热敏电阻13(参照图1C)。
[0043]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C所示,热敏电阻13全部被树脂铸模部14覆盖。另一方面,第1引线框11和第2引线框12仅一部分(安装热敏电阻13的部位附近)被树脂铸模部14覆盖。
[0044]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引线框11具有:安装热敏电阻13的一端且埋设在树脂铸模部14内的第1埋设部111;以及与第1埋设部111相连设置且从树脂铸模部14露出的第1
端子部112。
[0045] 同样,第2引线框12具有:安装热敏电阻13的另一端且埋设在树脂铸模部14内的第2埋设部121;以及与第2埋设部121相连设置且从树脂铸模部14露出的第2端子部122。
[0046]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引线框11和第2引线框12近似平行并置,使得第1埋设部111与第2埋设部121互相对置,并且第1端子部112与第2端子部122互相对置。而且,第1引线框
11和第2引线框12分别被形成为:埋设部侧的端部比端子部侧的端部宽大。具体而言,第1引
线框11和第2引线框12分别成为在俯视时埋设部侧的端部朝向配对侧的埋设部的端部突出
的形状。即,关于第1引线框11与第2引线框12的对置距离,埋设部侧的端部比端子部侧的端
部短。
[0047] 而且,在对置距离短的埋设部侧的端部载放有热敏电阻13。这样,通过仅对载放有热敏电阻13的部位缩短对置距离,从而能够确保端子部间的绝缘距离,并且容易安装热敏
电阻13。此外,载放热敏电阻13的部位的对置距离优选设定为如下距离:能够抑制由于安装
时熔融的焊料使2个引线框短路,并且抑制焊料流动至外侧而使安装不充分。
[0048]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埋设部111和第2埋设部121分别形成凹部,并且在凹部内载放热敏电阻13。
[0049] 具体而言,在第1埋设部111形成有在第2埋设部121侧开口并载放热敏电阻13一端的第1凹部113。在第2埋设部121的与第1凹部113对置的部位,形成有在第1埋设部111侧开
口并载放热敏电阻13另一端的第2凹部123。
[0050] 在这样构成的凹部内载放热敏电阻13,从而在焊接热敏电阻13时,利用各凹部的内表面113a、123a来阻拦焊料的流动。另外,能够利用内表面113a、123a来抑制热敏电阻13
的位置偏离。
[0051]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凹部113形成为越朝向第2凹部123侧深度越深的台阶状。第2凹部123形成为越朝向第1凹部113侧深度越深的台阶状。
[0052]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在第1凹部113形成有位于从第2凹部123离开侧且位于第1凹部113的开口侧(板厚方向的开口侧),并且距开口的深度浅的跟前侧载放面114a。另外,
在第1凹部113形成有位于第2凹部123的近侧且位于第1凹部113的进深侧、并且深度深的进
深载放面114c。而且,在第1凹部113形成有将跟前侧载放面114a与进深载放面114c连接的
台阶面114b。这样,在第1凹部113形成有由跟前侧载放面114a、进深载放面114c和台阶面
114b形成的台阶部114。
[0053] 同样,在第2凹部123形成有位于从第1凹部113离开侧且位于第2凹部123的开口侧(板厚方向的开口侧)、并且距开口的深度浅的跟前侧载放面124a。另外,在第2凹部123形成
有位于第1凹部113的近侧且位于第2凹部123的内侧、并且深度深的进深载放面124c。而且,
在第2凹部123形成有将跟前侧载放面124a与进深载放面124c连接的台阶面124b。这样,在
第2凹部123形成有由跟前侧载放面124a、进深载放面124c和台阶面124b形成的台阶部124。
[0054]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引线框形成有2级凹部。利用这样的构成,能够使较大的热敏电阻13载放在宽大的凹部的上级,将较小的热敏电阻载放在窄小的下级(参照图3A
和图3B)。即,通过在凹部形成台阶,从而能够根据热敏电阻13的大小来适当选择载放场所。
[0055] 作为安装在一对引线框11、12的热敏电阻13,例如可以使用电阻相对于温度上升而减小的NTC(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此外,也可以
使用电阻相对于温度上升而增大的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正温度系
数)热敏电阻。另外,也可以使用若超过某一温度则电阻急剧减小的CTR(critical 
temperature resistor,临界温度电阻)热敏电阻。
[0056]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热敏电阻13,使用表面安装型的电阻(芯片状的热敏电阻)。作为热敏电阻13,可以使用以往已知的电阻。
[0057] 而且,利用焊料将热敏电阻13安装在第1引线框11和第2引线框12。这样,如果使用焊料来安装表面安装型的热敏电阻13,那么在使热敏电阻13与引线框连接时不需要从背面
接入,可以使热敏电阻13更容易与引线框连接。
[0058] 另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热敏电阻13的包括与第1和第2引线框11、12的安装部分在内的全体被树脂铸模部14覆盖。即,形成仅使具有作为端子的功能的第1端子部
112和第2端子部122向外部突出的传感器主体10。这样,利用树脂铸模部14来覆盖热敏电阻
13,从而保护热敏电阻13。
[0059] 该传感器主体10例如可以使用图4所示的引线框坯料20来制造。
[0060] 下面,基于图4~图7来说明传感器主体10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
[0061] 在引线框坯料20中,在制造传感器主体10时,成为第1端子部112的第1端子部形成预定部212与成为第2端子部122的第2端子部形成预定部222用相连部23、24连结。引线框坯
料20例如可以将1片金属板加压成型来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例举并排设置有多个互相成
对的引线框部(第1引线框部21和第2引线框部22)的引线框坯料20。
[0062] 而且,在下述所示的传感器主体10的制造方法中,首先需要通过制造引线框坯料20等,来准备引线框坯料20。
[0063] 即,传感器主体10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引线框坯料20的坯料准备工序。在该坯料准备工序中,准备利用相连部23、24将第1引线框部21的第1端子部形成预定部212与第2引
线框部22的第2端子部形成预定部222连结后的引线框坯料20(参照图5A)。
[0064] 然后,若准备了引线框坯料20,则在引线框坯料20的预定部位安装热敏电阻13(参照图5B)。在本实施方式中,热敏电阻13被安装在引线框部(第1引线框部21和第2引线框部
22)的树脂铸模预定部(第1树脂铸模预定部211和第2树脂铸模预定部221)。具体而言,在树
脂铸模预定部(第1树脂铸模预定部211和第2树脂铸模预定部221)形成有上述的凹部(第1
凹部113和第2凹部123)。而且,热敏电阻13在载放在凹部(第1凹部113和第2凹部123)的状
态下,安装在引线框部(第1引线框部21和第2引线框部22)。
[0065] 这样,传感器主体10的制造方法包括热敏电阻安装工序。在该热敏电阻安装工序中,在第1引线框部21的第1树脂铸模预定部211安装热敏电阻13的一端,并且在第2引线框
部22的第2树脂铸模预定部221安装热敏电阻13的另一端。
[0066] 然后,在将热敏电阻13安装在引线框部(第1引线框部21和第2引线框部22)的状态下,将第1树脂铸模预定部211、第2树脂铸模预定部221和热敏电阻13铸模(参照图5C)。
[0067] 这样,传感器主体10的制造方法包括铸模工序。在该铸模工序中,在第1树脂铸模预定部211和第2树脂铸模预定部221安装有热敏电阻13的状态下,将第1树脂铸模预定部
211、第2树脂铸模预定部221和热敏电阻13铸模。
[0068] 这样,形成覆盖第1树脂铸模预定部211、第2树脂铸模预定部221和热敏电阻13的树脂铸模部14。
[0069]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环氧树脂传递成型从而形成树脂铸模部14。这样,热敏电阻13是通过传递成型用环氧树脂进行铸模,从而能够抑制在树脂铸模部14形成时施加在热敏电
阻13的过量的成型压力。
[0070]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进一步抑制在树脂铸模部14形成时施加在热敏电阻13的过量的成型压力。
[0071] 具体而言,如图6A、图6B和图7所示,在模具30的腔室30a内配置有安装了热敏电阻13的第1树脂铸模预定部211和第2树脂铸模预定部221。而且,在从注入口30b向腔室30a内
注入树脂(环氧树脂)时,在初始阶段,在注入口30b与热敏电阻13之间存在有保护壁31。利
用这样的构成,从注入口30b注入的树脂不会直接施加在热敏电阻13。此外,保护壁31被自
由滑动地安装在模具30。若向腔室30a内注入某种程度的树脂,则将保护壁31滑动地取出,
并在腔室30a内填充树脂。利用这样的构成,在树脂铸模部14形成时可以降低施加到热敏电
阻13的成型压力。
[0072] 而且,在形成有树脂铸模部14之后,将第1引线框部21的第1端子部形成预定部212与第2引线框部22的第2端子部形成预定部222连结的相连部23、24被切断。
[0073] 这样,传感器主体10的制造方法包括切断工序。在该切断工序中,在形成有树脂铸模部14的状态下,将相连部23、24切断,从而使第1端子部形成预定部212与第2端子部形成
预定部222分离。这样,使第1端子部形成预定部212与第2端子部形成预定部222分离,从而
形成传感器主体10。
[0074] 此时,在第1端子部112和第2端子部122形成将互相已连结的部位切断时形成的切断痕迹部。
[0075] 在本实施方式中,相连部包括将第1端子部形成预定部212与第2端子部形成预定部222连结的第1相连部23。并且,相连部包括将第1端子部形成预定部212与第2端子部形成
预定部222在与第1相连部23不同的部位连结的第2相连部24。
[0076] 因此,在切断工序中,将第1相连部23和第2相连部24切断。
[0077] 这样,若使用由2个相连部23、24连结的引线框坯料20,则在第1端子部112和第2端子部122形成:前端侧切断痕迹部112a、122a和根部侧切断痕迹部112b、122b(参照图1A~图
1C)。
[0078] 此外,在制造传感器主体10时,通过用2个相连部23、24将第1端子部形成预定部212与第2端子部形成预定部222连结,直到树脂铸模部14的形成完成,从而抑制第1端子部
形成预定部212与第2端子部形成预定部222相对移动。
[0079] 油温传感器1使用这样制造的传感器主体10来形成。
[0080] 在本实施方式中,油温传感器1如图8、图9A和图9B所示,包括壳体40,该壳体40形成有空间部40a并且能装拆地与配对侧连接器(配对侧嵌合体)50嵌合。
[0081] 壳体40使用PPS(聚苯硫醚)、6,6尼龙等材料形成。
[0082]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形成能装拆地与配对侧连接器50嵌合的壳体40时,传感器主体10的树脂铸模部14被埋设在壳体40。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主体10被嵌入成型在壳
体40。
[0083] 此时,在第1端子部112和第2端子部122的包括前端在内的一部分已露出在空间部40a的状态下,传感器主体10被固定在壳体40。
[0084] 具体而言,壳体40具有: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周壁部41;以及与周壁部41的后端相连设置并封闭后侧开口的后壁部42。而且,在前方(与配对侧连接器对置侧)开口的空间部40a
由周壁部41的内表面和后壁部42的内表面区划分成。
[0085] 而且,传感器主体10以树脂铸模部14全体被埋设在后壁部42的内部并且第1端子部112和第2端子部122的前端向前后方向的前方突出的方式嵌入成型于壳体40。
[0086] 利用这样的构成,形成包括传感器主体10和壳体40的油温传感器1。
[0087] 该油温传感器1在嵌合于配对侧连接器(配对侧嵌合体)50的状态下使用,该配对侧连接器与用于将来自于热敏电阻13的输出信号取出到外部设备(例如ECU等)的电线连
接。
[0088] 接下来,说明配对侧连接器50的构成。
[0089] 配对侧连接器50如图8、图9A和图9B所示,包括连接器壳体51。
[0090] 连接器壳体51如图8、图9A和图9B所示,形成为近似长方体状,例如包含合成树脂。另外,连接器壳体51包括:顶壁511;底壁512;以及一对侧壁513、513,分别与顶壁511和底壁
512的宽度方向两端相连设置。并且,连接器壳体51还包括与顶壁511、底壁512和侧壁513、
513的前端分别相连设置的前壁514。
[0091] 在连接器壳体51内形成有被隔壁515隔开且两端开口的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端子容纳空间516。
[0092] 在各端子容纳空间516中的与油温传感器1对置一侧形成有供第1端子部112或第2端子部122插入的端子插入口516a。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壁514形成有的贯通孔514a成为
端子插入口516a。
[0093] 另外,在各端子容纳空间516中的与端子插入口516a相反侧形成有电线拉出口516b,带电线端子52的端子部522从电线拉出口516b插入到端子容纳空间516内。在1个端子
容纳空间516容纳1个带电线端子52的端子部522。
[0094]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顶壁511的下表面(内表面),能弹性变形的卡定片511a被形成为向端子容纳空间516突出。而且,使在端子容纳空间516容纳有的端子部522的顶壁
524卡定在该卡定片511a,从而对容纳在端子容纳空间516内的带电线端子52进行限制(定
位)。
[0095] 带电线端子52包括:近似圆柱状的电线521;以及与电线521的导体521a电连接的端子部522。
[0096] 电线521包括:导体521a;以及将导体521a的外周覆盖的绝缘性的覆皮体521b。在导体521a的未被覆皮体521b覆盖的部位(露出部位)连接有端子部522。此外,导体521a例如
可以由铝或者以铝作为基体材料的合金等来形成。
[0097] 端子部522包括:将第1端子部112或者第2端子部122插入的近似箱状的端子主体523;以及被压接在电线521的导体521a并与导体521a电连接的导体压接部(电线连接部)
527。并且,端子部522包括被压接在电线521的覆皮体521b而保持电线521的电线保持部(电
线连接部)528。
[0098] 另外,端子主体523包括:顶壁524、底壁525和一对侧壁526、526。在顶壁524形成有弹性挠曲部524a,在底壁525形成有向弹性挠曲部524a侧突出的突出部525a。第1端子部112
或者第2端子部122被插入到弹性挠曲部524a与突出部525a之间的间隙。利用这样的构成,
第1端子部112或者第2端子部122被弹性挠曲部524a和突出部525a夹持,并且以电连接的状
态被保持。
[0099]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油温传感器1与配对侧连接器50能装拆地嵌合。即,壳体40与连接器壳体51能装拆地嵌合,并且第1端子部112和第2端子部122能装拆地卡定在端子部
522、522。
[0100] 作为使油温传感器1与配对侧连接器50能装拆地嵌合的构造,可以采用现有的构造。
[0101] 如以上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温传感器1包括:检测油的温度的传感器主体10;以及壳体40,形成有空间部40a,并且能装拆地与配对侧连接器(配对侧嵌合体)50嵌合。
[0102] 传感器主体10包括:热敏电阻13;以及树脂铸模部14,埋设热敏电阻13。
[0103] 传感器主体10包括:第1引线框11,安装热敏电阻13一端;以及以第2引线框12,与第1引线框11在离开的状态配置,并且安装热敏电阻13另一端。
[0104] 第1引线框11具有:第1埋设部111,安装热敏电阻13的一端,且埋设在树脂铸模部14内;以及第1端子部112,与第1埋设部111相连设置,且从树脂铸模部14露出。
[0105] 第2引线框12具有:第2埋设部121,安装有热敏电阻13的另一端,且埋设在树脂铸模部14内;以及第2端子部122,与第2埋设部121相连设置,且从树脂铸模部14露出。
[0106] 传感器主体10以埋设了树脂铸模部14并且第1端子部112和第2端子部122的一部分已露出在空间部40a的状态被固定在壳体40。
[0107]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油温传感器1构成为能装拆地与配对侧连接器50嵌合。
[0108] 利用这样的构成,只要解除油温传感器1与配对侧连接器50的嵌合,从配对侧连接器50取下油温传感器1并更换为新的油温传感器,就能够更换热敏电阻13。
[0109]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能够更容易交换热敏电阻13的油温传感器1。
[011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将预先安装在第1和第2引线框11、12的热敏电阻13和热敏电阻13的安装部分用树脂铸模部14覆盖后的传感器主体10。利用这样的构成,能够用
树脂铸模部14来保护已安装在第1和第2引线框11、12的热敏电阻13。例如,如本实施方式所
示,使用传感器主体10将壳体40嵌入成型,从而能够使成型压力、热膨胀收缩的应力不直接
施加在热敏电阻13。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在将壳体40嵌入成型时热敏电阻13损坏,热敏电阻
13与第1和第2引线框11、12的焊接部分剥落。
[0111] 并且,本实施方式所说明的传感器主体10能够在各种形状、种类的油温传感器中使用。例如,将油温传感器1的壳体40的形状与配对侧连接器的形状对应地改变,从而能够
使油温传感器1与各种类型的连接器连接而使用。这样,由于不需要与油温传感器1的形状
一致地改变配对侧连接器的形状,作为配对侧连接器可以使用已有的连接器,因此,可以使
油温传感器1具有通用性。
[011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埋设部111形成有在第2埋设部121侧开口并载放热敏电阻13一端的第1凹部113。而且,在第2埋设部121的与第1凹部113对置的部位,形成有在
第1埋设部111侧开口并载放热敏电阻13另一端的第2凹部123。
[0113] 这样,如果在第1凹部113和第2凹部123载放热敏电阻13并安装,那么在焊接热敏电阻13时,能够利用各凹部的内表面113a、123a来阻拦焊料的流动。其结果是,能够更可靠
地将热敏电阻13焊接在第1和第2引线框11、12。另外,可以利用内表面113a、123a来抑制热
敏电阻13的位置偏离,可以降低因热敏电阻13的连接偏离而导致的误差。
[011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凹部113形成为越朝向第2凹部123侧深度越深的台阶状,第2凹部123形成为越朝向第1凹部113侧深度越深的台阶状。
[0115] 利用这样的构成,能够在深度浅且宽度大的开口侧的凹部载放较大的热敏电阻13、在深度深且宽度小的进深侧的凹部载放较小的热敏电阻13。即,能够以更合适的条件来
安装各种大小的热敏电阻13。
[0116] (第2实施方式)
[0117]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温传感器1A通过在与用于将来自于热敏电阻13的输出信号取出到外部设备的电线连接后的配对侧连接器(配对侧嵌合体)的壳体60直接插入第1实
施方式所示的传感器主体10而形成。
[0118] 即,油温传感器1A包括检测油的温度的传感器主体10。另外,包括具有一对空间部616的壳体60,一对空间部616分别容纳具有电线631和已与电线631的导体631a连接的端子
部632的一对带电线端子63。
[0119]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60包括:容纳带电线端子63的端子侧壳体61;以及直接容纳传感器主体10的传感器主体侧壳体62。
[0120] 端子侧壳体61成为与第1实施方式所示的配对侧连接器50的连接器壳体51大致相同的形状。
[0121] 即,端子侧壳体61如图10、图11A和图11B所示,形成为近似长方体状,例如包含合成树脂。另外,端子侧壳体61包括顶壁611、底壁612、一对侧壁613、613和前壁614。
[0122] 在端子侧壳体61内形成有被隔壁615隔开并且在两端开口的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端子容纳空间616。
[0123] 在各端子容纳空间616中的与传感器主体侧壳体62对置侧形成有将第1端子部112或者第2端子部122插入的端子插入口616a。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壁614形成有的贯通孔
614a成为端子插入口616a。
[0124] 另外,在各端子容纳空间616中的与端子插入口616a相反侧形成有电线拉出口616b,带电线端子63的端子部632被从电线拉出口616b插入到端子容纳空间616内。在1个端
子容纳空间616容纳1个带电线端子63的端子部632。
[0125]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顶壁611的下表面(内表面),能弹性变形的卡定片611a被形成为向端子容纳空间616突出。而且,使在端子容纳空间616容纳有的端子部632的顶壁
634卡定在该卡定片611a,从而对容纳在端子容纳空间616内的带电线端子63进行限制(定
位)。
[0126] 带电线端子63包括:近似圆柱状的电线631;以及与该电线631的导体631a电连接的端子部632。
[0127] 电线631包括:导体631a;以及绝缘性的覆皮体631b,覆盖导体631a的外周,在导体631a的未被覆皮体631b覆盖的部位(露出部位)连接有端子部632。此外,导体631a例如可以
由铝或者以铝作为基体材料的合金等来形成。
[0128] 端子部632包括:将第1端子部112或者第2端子部122插入的近似箱状的端子主体633;以及被压接在电线631的导体631a而与导体631a电连接的导体压接部(电线连接部)
637。端子部632还包括电线保持部(电线连接部)638,该电线保持部638被压接在电线631的
覆皮体631b而保持电线631。
[0129] 另外,端子主体633包括顶壁634、底壁635和一对侧壁636、636。在顶壁634形成有弹性挠曲部634a,在底壁635形成有向弹性挠曲部634a侧突出的突出部635a。第1端子部112
或者第2端子部122被插入到弹性挠曲部634a与突出部635a之间的间隙。利用这样的构成,
第1端子部112或者第2端子部122被弹性挠曲部634a与突出部635a夹持,并以电连接的状态
被保持。
[0130] 另一方面,传感器主体侧壳体62包括:顶壁621、底壁622、一对侧壁623、623和连结壁624。连结壁624一体形成于端子侧壳体61的前壁614。
[0131] 在传感器主体侧壳体62内,形成有将传感器主体10可取下地容纳的传感器主体容纳空间625。传感器主体容纳空间625由顶壁621、底壁622和一对侧壁623、623划分成。
[0132] 在传感器主体容纳空间625中的与端子侧壳体61对置侧形成有供第1端子部112和第2端子部122插入的端子插入口625a、625a。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连结壁624形成有的贯通
孔624a成为端子插入口625a。并且,贯通孔624a被形成为与贯通孔614a连通,由贯通孔624a
和贯通孔614a形成壳体60的端子插入口60a。
[0133] 另外,在传感器主体容纳空间625中的与端子插入口625a相反侧形成有传感器主体插入口625b,可将传感器主体10插入。
[0134]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顶壁621和底壁622形成有能弹性变形的卡定片621a、622a。使在传感器主体容纳空间625容纳有的传感器主体10的树脂铸模部14卡定在该卡定
片621a、622a,从而对容纳在传感器主体容纳空间625内的传感器主体10进行限制(定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主体10的树脂铸模部14能装拆地卡定在卡定片621a、622a。
[0135] 利用这样的构成,在将传感器主体10容纳在传感器主体容纳空间625时,第1端子部112与一个带电线端子63的端子部632电连接。而且,第2端子部122与另一个带电线端子
63的端子部632电连接。
[0136] 利用这样的构成,形成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温传感器1A。
[0137]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主体10与配对侧连接器能装拆地嵌合。即,传感器主体10能取下地容纳在传感器主体容纳空间625,并且第1端子部112和第2端子部122能装
拆地卡定在端子部632、632。
[0138] 作为使传感器主体10与配对侧连接器能装拆地嵌合的构造,可以采用现有的构造。
[0139] 利用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取得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0140]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温传感器1A包括检测油的温度的传感器主体10。包括具有一对空间部616的壳体60,一对空间部616分别容纳具有电线631和已与电线631的导体631a
连接的端子部632的一对带电线端子63。
[0141] 传感器主体10包括:热敏电阻13;以及埋设热敏电阻13的树脂铸模部14。
[0142] 传感器主体10包括:安装热敏电阻13一端的第1引线框11;以及以与第1引线框11离开的状态配置并且安装热敏电阻13另一端的第2引线框12。
[0143] 第1引线框11具有:安装热敏电阻13一端并且埋设在树脂铸模部14内的第1埋设部111;以及与第1埋设部111相连设置并且从树脂铸模部14露出的第1端子部112。
[0144] 第2引线框12具有:安装热敏电阻13另一端并且埋设在树脂铸模部14内的第2埋设部121;以及与第2埋设部121相连设置并且从树脂铸模部14露出的第2端子部122。
[0145] 壳体60具有传感器主体侧壳体62,该传感器主体侧壳体62与一对空间部616连通,并且具有将传感器主体10可取下地容纳的传感器主体容纳空间625。
[0146] 在将传感器主体10容纳在传感器主体容纳空间625的状态下,第1端子部112与一个带电线端子63的端子部632电连接。并且,第2端子部122与另一个带电线端子63的端子部
632电连接。
[0147] 利用这样的构成,能够更换传感器主体10,并且能够更容易地更换热敏电阻13。
[0148] (第3实施方式)
[0149]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温传感器1B通过以将传感器主体10的第1端子部112和第2端子部122直接插入在配对侧连接器(配对侧嵌合体)的连接器部70的状态安装盖体73从而
形成。
[0150] 即,油温传感器1B包括:检测油的温度的传感器主体10;和连接器部70。
[0151] 连接器部70包括:一对带电线端子72,具有电线721和已与电线721的导体721a连接的端子部722;以及一对空间部716的壳体71,具有分别容纳一对带电线端子72。
[0152] 连接器部70成为与1个实施方式所示的配对侧连接器50大致同样的形状。
[0153] 即,连接器部70如图12、图13A和图13B所示,包括连接器壳体71。
[0154] 连接器壳体71如图12、图13A和图13B所示,形成为近似长方体状,例如包含合成树脂。另外,连接器壳体71包括:顶壁711;底壁712;和一对侧壁713、713,分别与顶壁711和底
壁712的宽度方向两端相连设置。连接器壳体71还包括与顶壁711、底壁712和侧壁713、713
的前端分别相连设置的前壁714。
[0155] 在连接器壳体71内形成有被隔壁715隔开且在两端开口的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端子容纳空间716。
[0156] 在各端子容纳空间716中的与传感器主体10对置一侧形成有供第1端子部112或者第2端子部122插入的端子插入口716a。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壁714形成有的贯通孔714a成
为端子插入口716a。
[0157] 在各端子容纳空间716中的与端子插入口716a相反侧形成有电线拉出口716b,带电线端子72的端子部722被从电线拉出口716b插入到端子容纳空间716内。在1个端子容纳
空间716容纳1个带电线端子72的端子部722。
[0158]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顶壁711的下表面(内表面),能弹性变形的卡定片711a被形成为向端子容纳空间716突出。而且,使在端子容纳空间716容纳有的端子部722的顶壁
724卡定在该卡定片711a,从而对容纳在端子容纳空间716内的带电线端子72进行限制(定
位)。
[0159] 带电线端子72包括:近似圆柱状的电线721;以及与电线721的导体721a电连接的端子部722。
[0160] 电线721包括:导体721a;以及绝缘性的覆皮体721b,覆盖导体721a的外周,在导体721a的未被覆皮体721b覆盖的部位(露出部位)连接有端子部722。此外,导体721a例如可以
由铝或者以铝作为基体材料的合金等来形成。
[0161] 端子部722包括:将第1端子部112、第2端子部122插入的近似箱状的端子主体723;以及被压接在电线721的导体721a而与导体721a电连接的导体压接部(电线连接部)727。端
子部722还包括被压接在电线721的覆皮体721b而保持电线721的电线保持部(电线连接部)
728。
[0162] 另外,端子主体723包括:顶壁724、底壁725和一对侧壁726、726。而且,在顶壁724形成有弹性挠曲部724a,在底壁725形成向弹性挠曲部724a侧突出的突出部725a。第1端子
部112或者第2端子部122插入到弹性挠曲部724a与突出部725a之间的间隙。利用这样的构
成,第1端子部112或者第2端子部122被弹性挠曲部724a和突出部725a夹持,并且以电连接
的状态被保持。
[0163]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传感器主体10保持在连接器部70时,第1端子部112和第2端子部122被插入到连接器壳体71内,并且树脂铸模部14在连接器壳体71的外侧露出。
[0164]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连接器壳体71安装盖体73并覆盖树脂铸模部14,从而形成油温传感器1B。此外,盖体73能装拆地安装在连接器壳体71。
[0165] 在本实施方式中,盖体73具有:周壁部731,在前后方向延伸;以及后壁部732,与周壁部731的后端相连设置,并且封闭后侧开口。而且,在前方(与保持有传感器主体10的连接
器部70对置侧)开口的空间部73a由周壁部731的内表面和后壁部732的内表面区划成。
[0166] 并且,在后壁部732形成有在将盖体73安装在连接器壳体71时容纳传感器主体10的容纳凹部。
[0167] 利用这样的构成,形成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温传感器1B。
[0168]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主体10能装拆地保持在连接器部70。即,第1端子部112和第2端子部122能装拆地卡定在端子部722。
[0169] 作为使传感器主体10与连接器部70能装拆地嵌合的构造,可以采用现有的构造。
[0170] 可以使盖体73成为图14所示的形状。图14所示的盖体81成为能够以原样安装在形成于被安装部件的插通孔的形状。具体而言,盖体81包括:方筒部811,形成有将配对侧连接
器插入的开口部;以及限制部812,限制向插通孔的插入。另外,盖体81包括:被插入到插通
孔的大直径部813;O形环814,被安装在于大直径部813形成的槽部813a;以及检测前端部
815,在内部配置热敏电阻13并且浸在油中。
[0171] 这样,盖体的形状可以根据用途来适当设定。
[0172] 此外,也可以使嵌入传感器主体10的壳体40的形状成为图14所示的形状。
[0173] 利用以上的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取得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0174]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温传感器1B包括检测油的温度的传感器主体10。所具有的连接器部70包括:一对带电线端子72,具有电线721和已与电线721的导体721a连接的端子
部722;以及壳体71,具有分别容纳一对带电线端子72的一对空间部716。
[0175] 传感器主体10包括:热敏电阻13;以及埋设热敏电阻13的树脂铸模部14。
[0176] 传感器主体10包括:安装热敏电阻13一端的第1引线框11;以及在与第1引线框11分离的状态配置并且安装热敏电阻13另一端的第2引线框12。
[0177] 第1引线框11具有:安装热敏电阻13一端且埋设在树脂铸模部14内的第1埋设部111;以及与第1埋设部111相连设置且从树脂铸模部14露出的第1端子部112。
[0178] 第2引线框12具有:安装热敏电阻13另一端且埋设在树脂铸模部14内的第2埋设部121;以及与第2埋设部121相连设置且从树脂铸模部14露出的第2端子部122。
[0179] 各空间部716具有将第1端子部112或第2端子部122导入的端子导入口716a。
[0180] 传感器主体10被能取下地保持在连接器部70。具体而言,将第1端子部112从容纳有一个带电线端子72的空间部716的端子导入口716a插入并且能装拆地卡定在端子部722。
并且,将第2端子部122从容纳有另一个带电线端子72的空间部716的端子导入口716a插入
并且能装拆地卡定在端子部722。利用这样的构成,传感器主体10被能取下地保持在连接器
部70。
[0181] 在使传感器主体10保持在连接器部70的状态下,将传感器主体10的露出在连接器部70外部的部位覆盖的盖体73能装拆地安装在壳体71。
[0182] 利用这样的构成,能够更换传感器主体10,并且能够更容易地更换热敏电阻13。
[0183]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合适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