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数据转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754722.9

文献号 : CN11063396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丁铁梁

申请人 :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涉及一种资源数据转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资源数据转移请求;资源数据转移请求携带转移总资源数据和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按照预设顺序,对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排列;根据转移总资源数据以及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生成多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将各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第二终端;各个第二终端同步执行与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得到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接收各个第二终端返回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将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本方法基于业务过程优化,提高了资源数据转移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资源数据转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资源数据转移请求;所述资源数据转移请求携带转移总资源数据和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

按照预设顺序,对所述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排列;

根据所述转移总资源数据以及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得到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获取所述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的信息标识,根据所述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的信息标识和用户标识,生成多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所述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中包含所述信息标识,所述信息标识包括虚拟产品业务类型;

分别将各个所述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第二终端;各个所述第二终端用于同步执行与所述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得到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与所述虚拟产品业务类型具有对应关系;

接收各个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将所述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设顺序,对所述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排列,包括:获取预设资源数据记录信息模板;

获取逾期时间值在所述预设资源数据记录信息模板中的位置标签;

根据所述位置标签,分别从所述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中对应的位置,提取出相应的逾期时间值;

按照逾期时间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对各个所述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转移总资源数据以及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得到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包括:分别从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中提取出相应的待转移资源数据,得到排列后的待转移资源数据;

根据所述转移总资源数据以及排列后的待转移资源数据,从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中筛选出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的信息标识和用户标识,生成多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包括:获取初始资源数据转移指令;

分别获取所述信息标识和用户标识在所述初始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中的位置标识符;

根据所述位置标识符,分别将所述信息标识和用户标识添加到所述初始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中对应的位置,生成资源数据转移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将各个所述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第二终端,包括:从所述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中提取出信息标识;

根据预设的信息标识与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信息标识对应的终端标识;将所述终端标识作为所述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终端标识;

将与所述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终端标识匹配的第二终端,识别为所述资源数据转移指令的接收对象;

分别将各个所述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发送至对应的接收对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包括:对所述资源数据转移结果进行验证;

若所述资源数据转移结果验证正确,将所述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资源数据转移结果进行验证,包括:获取资源数据转移信息的信息标识符;

从所述资源数据转移结果中提取与所述信息标识符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信息;

若所述资源数据转移信息为资源数据转移成功信息,则确定所述资源数据转移结果验证正确;

若所述资源数据转移信息为资源数据转移失败信息,则确定所述资源数据转移结果验证不正确,将与所述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指令重新发送至相应的第二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分别将各个所述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第二终端之后,还包括:检测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与所述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

若在预设时间范围内,没有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与所述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则重新将所述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第二终端。

8.一种资源数据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资源数据转移请求;所述资源数据转移请求携带转移总资源数据和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

信息排列模块,用于按照预设顺序,对所述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排列;

指令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转移总资源数据以及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得到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获取所述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的信息标识,根据所述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的信息标识和用户标识,生成多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所述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中包含所述信息标识,所述信息标识包括虚拟产品业务类型;

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分别将各个所述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第二终端;各个所述第二终端用于同步执行与所述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得到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与所述虚拟产品业务类型具有对应关系;

结果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各个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将所述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说明书 :

资源数据转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资源数据转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0002] 申请人向金融机构如银行申请资源数据转移时,比如逾期还款、理赔还款,一般是由第一终端,比如催收终端根据申请人提交的转移资源数据,调用唯一的第二终端,比如贷后核算终端,以进行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
[0003] 然而,若存在多个第二终端,不同第二终端对应不同产品,那么,若针对同一申请人提交的转移总资源数据,第一终端都调用多个第二终端执行同样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会造成重复资源数据转移,从而导致资源数据转移混乱,使得资源数据转移的安全性下降。

发明内容

[0004]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资源数据转移的安全性的资源数据转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5] 一种资源数据转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 接收催收终端发送的资源数据转移请求;所述资源数据转移请求携带转移总资源数据和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
[0007] 按照预设顺序,对所述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排列;
[0008] 根据所述转移总资源数据以及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得到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获取所述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的信息标识,根据所述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的信息标识和用户标识,生成多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
[0009] 将各个所述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第二终端;各个所述第二终端用于同步执行与所述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得到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
[0010] 接收各个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将所述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0011] 一种资源数据转移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0012]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资源数据转移请求;所述资源数据转移请求携带转移总资源数据和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
[0013] 信息排列模块,用于按照预设顺序,对所述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排列;
[0014] 指令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转移总资源数据以及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得到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获取所述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的信息标识,根据所述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的信息标识和用户标识,生成多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
[0015] 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分别将各个所述资源数据转移发送至对应的第二终端;各个所述第二终端用于同步执行与所述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得到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
[0016] 结果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各个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将所述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0017]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0018] 接收催收终端发送的资源数据转移请求;所述资源数据转移请求携带转移总资源数据和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
[0019] 按照预设顺序,对所述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排列;
[0020] 根据所述转移总资源数据以及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得到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获取所述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的信息标识,根据所述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的信息标识和用户标识,生成多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
[0021] 分别将各个所述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第二终端;各个所述第二终端用于同步执行与所述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得到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
[0022] 接收各个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将所述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0023]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0024] 接收催收终端发送的资源数据转移请求;所述资源数据转移请求携带转移总资源数据和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
[0025] 按照预设顺序,对所述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排列;
[0026] 根据所述转移总资源数据以及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得到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获取所述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的信息标识,根据所述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的信息标识和用户标识,生成多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
[0027] 将各个所述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第二终端;各个所述第二终端用于同步执行与所述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得到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
[0028] 接收各个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将所述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0029] 上述资源数据转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第一终端发送的资源数据转移请求,将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排列,得到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并结合转移总资源数据,生成多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以调用对应的第二终端同步执行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实现了将转移总资源数据进行拆分,并结合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的排序结果,调用不同的第二终端同步执行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不容易出现混乱,从而提高了资源数据转移的安全性;避免了传统技术中第一终端调用多个第二终端执行同样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导致资源数据转移混乱,从而造成资源数据转移的安全性下降的缺陷。

附图说明

[0030]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资源数据转移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0031]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资源数据转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2]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资源数据转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3]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资源数据转移装置的结构框图;
[0034]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36] 本申请提供的资源数据转移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第一终端110与目标终端120通过网络进行通信,目标终端120与不同第二终端130(比如第二终端130a,第二终端130b)分别通过网络进行通信,每个第二终端130分别存储了多个用户的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目标终端120可以用于对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整合排序、拆分以及请求不同第二终端130执行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第一终端110根据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向用户终端发送催收请求,根据用户终端基于催收请求提交的转移总资源数据,并结合该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生成资源数据转移请求,并将资源数据转移请求发送至目标终端120。目标终端120对资源数据转移请求进行解析,得到转移总资源数据和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按照预设顺序,对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排列;根据转移总资源数据以及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生成多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分别将各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第二终端130。第二终端130,同步执行与接收的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得到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将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发送至目标终端120。目标终端120将各个第二终端130返回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110。其中,第一终端110是指催收终端,目标终端120是指核算终端,第二终端130是指贷后核算终端;
第一终端110、目标终端120和第二终端130均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0037]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资源数据转移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目标终端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0038] 步骤S201,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资源数据转移请求;资源数据转移请求携带转移总资源数据和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
[0039] 本步骤中,资源数据是指用户针对已申请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的虚拟产品业务,比如车贷业务、房贷业务等,在一段时间后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资源数据转移而转移的资源数据,比如逾期还款金额、理赔还款金额。转移总资源数据是指用户针对不同虚拟产品业务而向金融机构转移的总资源数据,比如用户针对不同贷款业务而向银行偿还的总金额。资源数据记录信息是指借据信息,具体是指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电子凭证信息,比如贷款借据信息;资源数据记录信息主要包括资源数据模式(如资金模式)、逾期时间值(如逾期天数)、待转移资源数据(如尚欠金额)、资源数据转移日期(如放款日期)等。用户标识是指用于标识用户的信息,比如用户姓名、用户身份证号码等。其中,第一终端是指催收终端。
[0040] 第一终端安装了催收系统,通过催收系统获取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根据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向对应的用户终端发送催收请求。通过用户终端界面展示催收请求携带的催收信息,用户查看催收信息之后,根据自己的资金情况,评估自己可以转移的资源数据,并执行资源数据转移操作;用户终端根据用户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得到用户提交的转移总资源数据如逾期还款总金额,并将转移总资源数据发送至第一终端。第一终端根据用户终端发送的转移总资源数据,并结合该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生成资源数据转移请求,并将资源数据转移请求发送至目标终端,比如核算终端。目标终端安装了核算系统,通过核算系统对资源数据转移请求进行解析,得到转移总资源数据和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其中,目标终端可以用于对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整合排序、拆分以及请求不同的第二终端(比如贷后核算终端)执行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需要说明的是,转移总资源数据小于或等于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中的待转移资源数据之和。
[0041] 步骤S202,按照预设顺序,对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排列。
[0042] 在本步骤中,预设顺序是指对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排列的顺序,比如按照待转移资源数据从大到小的顺序、按照逾期时间值从大到小的顺序、资源数据转移日期从早到晚的顺序等。
[0043] 例如,目标终端按照预设顺序,对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排列,得到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方便后续基于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生成多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以触发对应的第二终端执行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
[0044] 步骤S203,根据转移总资源数据以及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得到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获取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的信息标识,根据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的信息标识和用户标识,生成多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
[0045] 在本步骤中,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是指目标借据信息,具体是指需要发起资源数据转移的资源数据记录信息;信息标识是指借据标识,具体是指用于标识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的唯一标识,比如虚拟产品业务类型;资源数据转移指令是指用于触发第二终端执行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的指令。
[0046] 具体实现中,目标终端根据转移总资源数据和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从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中确定需要发起资源数据转移的资源数据记录信息,作为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比如,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分别为资源数据记录信息A,资源数据记录信息B,资源数据记录信息C和资源数据记录信息D,对应的待转移资源数据分别为4000,2000,1000,500,若转移总资源数据为7000,则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分别为资源数据记录信息A,资源数据记录信息B和资源数据记录信息C。目标终端获取各个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的信息标识,分别将各个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的信息标识和用户标识,依次加载到预设资源数据转移指令模板中,生成多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方便后续将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第二终端,以触发对应的第二终端执行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避免资源数据转移的过程中出现混乱,从而提高了资源数据转移的安全性。
[0047] 步骤S204,分别将各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第二终端;各个第二终端用于同步执行与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得到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
[0048] 在本步骤中,资源数据转移结果用于记录资源数据转移信息,与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一一对应。其中,第二终端是指贷后核算终端。
[0049] 其中,目标终端预先收集了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以及不同的第二终端对应的终端标识和虚拟产品业务类型,并从收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中提取出对应的虚拟产品业务类型,将虚拟产品业务类型作为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的信息标识,得到信息标识与虚拟产品业务类型的对应关系,结合贷后核算终端对应的终端标识和虚拟产品业务类型,建立信息标识与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的对应关系,方便后续通过查询该对应关系,即可确定与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中的信息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有利于将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第二终端。
[0050] 具体实现中,第二终端从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中提取出信息标识,根据信息标识查询预先建立的信息标识与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与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中的信息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将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发送至与终端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第二终端根据接收的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同步执行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得到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资源数据,并将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发送至目标终端。通过各个第二终端基于资源数据转移指令执行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不容易出现混乱,从而提高了资源数据转移的安全性,避免了传统技术中存在重复资源数据转移,导致资源数据转移混乱,从而造成资源数据转移的安全性下降的缺陷。
[0051] 步骤S205,接收各个第二终端返回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将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
[0052] 在本步骤中,目标终端接收各个第二终端返回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对资源数据转移结果进行分析,若资源数据转移成功,则将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以触发第一终端根据资源数据转移结果生成资源数据转移成功的通知信息,并将资源数据转移成功的通知信息发送至对应的用户终端,以提醒用户资源数据转移成功。
[0053] 上述资源数据转移方法中,通过第一终端发送的资源数据转移请求,将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排列,得到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并结合转移总资源数据,生成多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以调用对应的第二终端同步执行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实现了将转移总资源数据进行拆分,并结合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的排序结果,调用不同的第二终端执行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不容易出现混乱,从而提高了资源数据转移的安全性;避免了传统技术中第一终端调用多个第二终端执行同样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导致资源数据转移混乱,从而造成资源数据转移的安全性下降的缺陷。
[0054] 为了基于转移总资源数据确定需要发起资源数据转移的资源数据记录信息,需要对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排列。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02,按照预设顺序,对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排列,包括:获取预设资源数据记录信息模板;获取逾期时间值在预设资源数据记录信息模板中的位置标签;根据位置标签,分别从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信息中对应的位置,提取出相应的逾期时间值;按照逾期时间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对各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排列。
[0055] 比如,目标终端获取预设资源数据记录信息模板以及逾期时间值在预设资源数据记录信息模板中的位置标签;从与用户标识对应的资源数据记录信息中,确定与位置标签对应的待提取位置;分别从资源数据记录信息中的待提取位置中提取出相应的逾期时间值,从而得到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对应的逾期时间值;按照逾期时间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对各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排列,得到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方便后续基于转移总资源数据,从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中筛选出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并根据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生成多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以触发对应的第二终端执行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
[0056]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02,按照预设顺序,对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排列还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实现:获取预设资源数据记录信息模板;获取待转移资源数据在预设资源数据记录信息模板中的位置标签;根据位置标签,分别从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中提取出相应的待转移资源数据;按照待转移资源数据从大到小的顺序,对各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排列。
[0057] 比如,目标终端获取预设资源数据记录信息模板以及待转移资源数据在预设资源数据记录信息模板中的位置标签;基于待转移资源数据在预设资源数据记录信息模板中的位置标签,从与用户标识对应的资源数据记录信息中,确定与位置标签对应的待提取位置;分别从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的待提取位置中提取出相应的待转移资源数据,从而得到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对应的待转移资源数据;按照待转移资源数据从大到小的顺序,对各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排列,得到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方便后续基于转移总资源数据,从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中筛选出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并根据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生成多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以触发对应的第二终端执行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
[0058]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03,根据转移总资源数据以及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得到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包括:分别从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中提取出相应的待转移资源数据,得到排列后的待转移资源数据;根据转移总资源数据以及排列后的待转移资源数据,从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中筛选出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
[0059] 本实施例中,待转移资源数据是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中的尚欠金额,即借据信息中的尚欠金额。目标终端基于待转移资源数据在预设资源数据记录信息模板中的位置标签,分别从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中确定与位置标签对应的待提取位置,并从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的待提取位置中提取出相应的待转移资源数据,从而得到排列后的待转移资源数据;根据转移总资源数据以及排列后的待转移资源数据,从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中筛选出需要发起资源数据转移的资源数据记录信息,将需要发起资源数据转移的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识别为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如下表所示,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分别为资源数据记录信息A,资源数据记录信息B,资源数据记录信息C和资源数据记录信息D,对应的待转移资源数据分别为4000,2000,1000,500,若转移总资源数据为7000,则需要发起资源数据转移的资源数据记录信息分别为资源数据记录信息A,资源数据记录信息B和资源数据记录信息C,那么将资源数据记录信息A、资源数据记录信息B、资源数据记录信息C作为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下表为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对应的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表。
[0060]
[0061]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03,根据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的信息标识和用户标识,生成多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包括:获取初始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分别获取信息标识和用户标识在初始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中的位置标识符;根据位置标识符,分别将信息标识和用户标识添加到初始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中对应的位置,生成资源数据转移指令。
[0062] 在本实施例中,初始资源数据转移指令是指未声明信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位置标识符用于标识信息标识或用户标识在初始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中的位置。例如,目标终端预先获取初始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以及信息标识和用户标识在初始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中的位置标识符;根据位置标识符,分别确认信息标识和用户标识在初始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中对应的位置;分别将信息标识和用户标识添加到初始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中对应的位置,生成资源数据转移指令。这样,有利于后续将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第二终端,以触发对应的第二终端执行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避免资源数据转移的过程中出现混乱,从而提高了资源数据转移的安全性。
[0063] 为了避免资源数据转移的过程出现混乱,可以通过目标终端将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第二终端,以触发对应的第二终端执行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04,分别将各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第二终端,包括:从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中提取出信息标识;根据预设的信息标识与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与信息标识对应的终端标识;将终端标识作为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终端标识;将与资源数据转移指令的终端标识匹配的第二终端,识别为资源数据转移指令的接收对象;分别将各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发送至对应的接收对象。
[0064] 本实施例中,终端标识是指用于标识第二终端的唯一标识,比如终端编号。目标终端获取信息标识在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中的位置标签,根据信息标识在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中的位置标签,从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中对应的待提取位置提取出信息标识;根据信息标识查询预设的信息标识与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与信息标识对应的终端标识,作为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终端标识;将与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终端标识匹配的第二终端,识别为资源数据转移指令的接收对象,从而得到各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接收对象;分别将各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发送至对应的接收对象,通过接收对象执行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不容易出现混乱,从而提高了资源数据转移的安全性。
[0065] 例如,如上表所示,假设生成的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中的信息标识对应的资源数据记录信息分别为资源数据记录信息A,资源数据记录信息B和资源数据记录信息C,目标终端将资源数据记录信息A和资源数据记录信息C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发送至第二终端a,通过第二终端a执行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目标终端将资源数据记录信息B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发送至第二终端b,通过第二终端b执行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其中,第二终端a是指对资源数据模式为新模式(比如新模式100%银行、新模式P2P)的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进行处理的终端;第二终端b是指对资源数据模式为老模式(比如联合放款、小贷)的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进行处理的终端。
[0066]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第二终端执行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避免出现错误,需要通过目标终端对第二终端返回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进行验证。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05,将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包括:对资源数据转移结果进行验证;若资源数据转移结果验证正确,将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资源数据转移结果携带有资源数据转移信息,可以是资源数据转移成功信息,也可以资源数据转移失败信息。
[0067] 本实施例中,对资源数据转移结果进行验证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实现:获取资源数据转移信息的信息标识符;从资源数据转移结果中提取与信息标识符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信息;若资源数据转移信息为资源数据转移成功信息,则确定资源数据转移结果验证正确;若资源数据转移信息为资源数据转移失败信息,则确定资源数据转移结果验证不正确,将与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指令重新发送至相应的第二终端。
[0068] 比如,目标终端预先获取资源数据转移信息的信息标识符;根据信息标识符,从资源数据转移结果中提取出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信息;对资源数据转移信息进行分析,若资源数据转移信息为资源数据转移成功信息,则确定资源数据转移结果验证正确,说明第二终端已成功执行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无需重复发送资源数据转移指令,而且可以将该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若资源数据转移信息为资源数据转移失败信息,则确定资源数据转移结果验证错误,说明第二终端未成功执行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则需要将与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指令重新发送至相应的第二终端,以触发第二终端重新执行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
[0069]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二终端返回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进行验证,若验证不正确,则将与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指令重新发送至相应的第二终端,可以确保第二终端准确执行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避免出现错误,进一步提高了资源数据转移的安全性。
[0070]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04,在分别将各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第二终端之后,还包括:检测第二终端返回的与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若在预设时间范围内,没有检测到第二终端返回的与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则重新将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第二终端。
[0071] 例如,目标终端对第二终端返回的与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进行检测,以确认是否接收到各个第二终端返回的与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若在预设时间范围内,没有检测到第二终端返回的与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则重新将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第二终端;若在预设时间范围内,检测到第二终端返回的与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则将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通过目标终端在预设时间范围内,检测第二终端是否返回与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可以有效地判断第二终端是否接收到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指令,避免第二终端没有接收到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指令,而无法进行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导致资源数据转移出现问题的缺陷,进一步提高了资源数据转移的安全性。
[0072]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提供了另一种资源数据转移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73] 步骤S301,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资源数据转移请求;资源数据转移请求携带转移总资源数据和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
[0074] 步骤S302,按照预设顺序,对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排列。
[0075] 步骤S303,根据转移总资源数据以及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得到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获取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的信息标识,根据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的信息标识和用户标识,生成多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
[0076] 步骤S304,分别将各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第二终端;各个第二终端同步执行与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得到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
[0077] 步骤S305,接收各个第二终端返回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
[0078] 步骤S306,对资源数据转移结果进行验证;若资源数据转移结果验证正确,将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若资源数据转移结果验证不正确,将与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指令重新发送至相应的第二终端。
[0079] 上述资源数据转移方法中,通过第一终端发送的资源数据转移请求,将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排列,得到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并结合转移总资源数据,生成多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以调用对应的第二终端执行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实现了将转移总资源数据进行拆分,并结合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的排序结果,调用不同的第二终端执行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不容易出现混乱,从而提高了资源数据转移的安全性;同时通过对第二终端返回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进行验证,若验证不正确,则将与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指令重新发送至相应的第二终端,可以确保第二终端准确执行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避免出现错误,进一步提高了资源数据转移的安全性。
[0080]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3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3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0081]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资源数据转移装置,包括:请求接收模块410、信息排列模块420、指令生成模块430、指令发送模块440和结果接收模块450,其中:
[0082] 请求接收模块410,用于接收催收终端发送的资源数据转移请求;资源数据转移请求携带转移总资源数据和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借据信息。
[0083] 信息排列模块420,用于按照预设顺序,对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排列。
[0084] 指令生成模块430,用于根据转移总资源数据以及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得到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获取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的信息标识,根据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的信息标识和用户标识,生成多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
[0085] 指令发送模块440,用于分别将各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第二终端;各个第二终端同步执行与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得到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
[0086] 结果接收模块450,用于接收各个第二终端返回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将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
[0087]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息排列模块还用于获取预设资源数据记录信息模板;获取逾期时间值在预设资源数据记录信息模板中的位置标签;根据位置标签,分别从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中对应的位置,提取出相应的逾期时间值;按照逾期时间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对各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排列。
[0088] 在一个实施例中,指令生成模块还用于分别从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中提取出相应的待转移资源数据,得到排列后的待转移资源数据;根据转移总资源数据以及排列后的待转移资源数据,从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中筛选出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
[0089] 在一个实施例中,指令生成模块还用于获取初始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分别获取信息标识和用户标识在初始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中的位置标识符;根据位置标识符,分别将信息标识和用户标识添加到初始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中对应的位置,生成资源数据转移指令。
[0090] 在一个实施例中,指令发送模块还用于从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中提取出信息标识;根据预设的信息标识与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与信息标识对应的终端标识;将终端标识作为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终端标识;将与资源数据转移指令的终端标识匹配的第二终端,识别为资源数据转移指令的接收对象;分别将各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发送至对应的接收对象。
[0091] 在一个实施例中,结果接收模块还用于对资源数据转移结果进行验证;若资源数据转移结果验证正确,将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
[0092] 在一个实施例中,结果接收模块还用于从资源数据转移结果中提取资源数据转移信息;若资源数据转移信息为资源数据转移成功信息,则确定资源数据转移结果验证正确;若资源数据转移信息为资源数据转移失败信息,则确定资源数据转移结果验证不正确,将与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指令重新发送至相应的第二终端。
[0093] 在一个实施例中,资源数据转移装置还包括指令再次发送模块,用于指令发送模块将各个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发送至对应的第二终端之后,检测第二终端返回的与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若在预设时间范围内,没有检测到第二终端返回的与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则重新将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第二终端。
[0094] 上述各个实施例,资源数据转移装置通过第一终端发送的资源数据转移请求,将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排列,得到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并结合转移总资源数据,生成多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以调用对应的第二终端同步执行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实现了将转移总资源数据进行拆分,并结合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的排序结果,调用不同的第二终端同步执行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不容易出现混乱,从而提高了资源数据转移的安全性;避免了传统技术中第一终端调用多个第二终端执行同样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导致资源数据转移混乱,从而造成资源数据转移的安全性下降的缺陷。
[0095] 关于资源数据转移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资源数据转移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资源数据转移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0096]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5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资源数据转移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0097]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0098]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0099]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资源数据转移请求;资源数据转移请求携带转移总资源数据和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
[0100] 按照预设顺序,对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排列;根据转移总资源数据以及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得到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获取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的信息标识,根据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的信息标识和用户标识,生成多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
[0101] 分别将各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第二终端;各个第二终端同步执行与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生成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
[0102] 接收各个第二终端返回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将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发送至所述催收终端。
[0103]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获取预设资源数据记录信息模板;获取逾期时间值在预设资源数据记录信息模板中的位置标签;根据位置标签,分别从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中对应的位置,提取出相应的逾期时间值;按照逾期时间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对各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排列。
[0104]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分别从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中提取出相应的待转移资源数据,得到排列后的待转移资源数据;根据转移总资源数据以及排列后的待转移资源数据,从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中筛选出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
[0105]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获取初始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分别获取信息标识和用户标识在初始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中的位置标识符;根据位置标识符,分别将信息标识和用户标识添加到初始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中对应的位置,生成资源数据转移指令。
[0106]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从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中提取出信息标识;根据预设的信息标识与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与信息标识对应的终端标识;将终端标识作为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终端标识;将与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终端标识匹配的第二终端,识别为资源数据转移指令的接收对象;分别将各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发送至对应的接收对象。
[0107]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对资源数据转移结果进行验证;若资源数据转移结果验证正确,将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
[0108]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获取资源数据转移信息的信息标识符;从资源数据转移结果中提取与信息标识符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信息;若资源数据转移信息为资源数据转移成功信息,则确定资源数据转移结果验证正确;若资源数据转移信息为资源数据转移失败信息,则确定资源数据转移结果验证不正确,将与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指令重新发送至相应的第二终端。
[0109]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将各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第二终端之后,检测第二终端返回的与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若在预设时间范围内,没有检测到第二终端返回的与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则重新将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第二终端。
[0110] 上述各个实施例,计算机设备通过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实现了将转移总资源数据进行拆分,并结合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的排序结果,调用不同的第二终端同步执行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不容易出现混乱,从而提高了资源数据转移的准确性;避免了传统技术中第一终端调用多个第二终端执行同样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导致资源数据转移混乱,从而造成资源数据转移的安全性下降的缺陷。
[0111]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0112]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资源数据转移请求;资源数据转移请求携带转移总资源数据和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
[0113] 按照预设顺序,对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排列;
[0114] 根据转移总资源数据以及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得到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获取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的信息标识,根据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的信息标识和用户标识,生成多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
[0115] 将各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第二终端;各个第二终端同步执行与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生成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
[0116] 接收各个第二终端返回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将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
[0117]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获取预设资源数据记录信息模板;获取逾期时间值在预设资源数据记录信息模板中的位置标签;根据位置标签,分别从同一用户标识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中对应的位置,提取出相应的逾期时间值;按照逾期时间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对各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排列。
[0118]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分别从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中提取出相应的待转移资源数据,得到排列后的待转移资源数据;根据转移总资源数据以及排列后的待转移资源数据,从排列后的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中筛选出目标资源数据记录信息。
[0119]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获取初始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分别获取信息标识和用户标识在初始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中的位置标识符;根据位置标识符,分别将信息标识和用户标识添加到初始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中对应的位置,生成资源数据转移指令。
[0120]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从资源数据转移指令中提取出信息标识;根据预设的信息标识与第二终端的终端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与信息标识对应的终端标识;将终端标识作为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终端标识;将与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终端标识匹配的第二终端,识别为资源数据转移指令的接收对象;分别将各个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发送至对应的接收对象。
[0121]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对资源数据转移结果进行验证;若资源数据转移结果验证正确,将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
[0122]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获取资源数据转移信息的信息标识符;从资源数据转移结果中提取与信息标识符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信息;若资源数据转移信息为资源数据转移成功信息,则确定资源数据转移结果验证正确;若资源数据转移信息为资源数据转移失败信息,则确定资源数据转移结果验证不正确,将与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指令重新发送至相应的第二终端。
[0123]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将各个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发送至对应的第二终端之后,检测第二终端返回的与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若在预设时间范围内,没有检测到第二终端返回的与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对应的资源数据转移结果,则重新将资源数据转移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第二终端。
[0124] 上述各个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其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了将转移总资源数据进行拆分,并结合多个资源数据记录信息的排序结果,调用不同的第二终端同步执行相应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不容易出现混乱,从而提高了资源数据转移的安全性;避免了传统技术中第一终端调用多个第二终端执行同样的资源数据转移操作,导致资源数据转移混乱,从而造成资源数据转移的安全性下降的缺陷。
[0125]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0126]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127]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