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微型扬声器中布置音圈引线的工具、电声换能器和用于组装的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80033133.5

文献号 : CN11065148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T·兰德迈内B·N·雅克比特斯C·古西D·W·贝弗利E·麦克尼科尔

申请人 : 伯斯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在微型扬声器中布置音圈引线的工具,该工具包括:轴柄,该轴柄具有在形成音圈的螺旋引线区域期间将线轴和音圈定位在其上的顶部表面;线轴对准特征结构,该线轴对准特征结构用于定位在线轴的内径处;套筒对准元件,该套筒对准元件位于线轴对准特征结构的底部区域处,套筒对准元件具有在形成螺旋引线区域期间将微型扬声器的套筒定位在其上的第一表面;和胶合环,该胶合环围绕轴柄并且在套筒对准元件的第二表面上定位,用于为引线端部区域的远侧端部提供引导路径,该引导路径在从轴柄到套筒对准元件的方向上延伸。

权利要求 :

1.一种用于在微型扬声器中布置音圈引线的工具,包括:轴柄,所述轴柄具有在形成微型扬声器音圈的螺旋引线区域期间将所述微型扬声器的线轴和音圈定位在其上的顶部表面;

线轴对准特征结构,所述线轴对准特征结构位于所述轴柄的顶部区域处并且邻近所述轴柄的所述顶部表面,所述线轴对准特征结构被构造和布置成用于定位在所述线轴的内径处;

套筒对准元件,所述套筒对准元件位于所述线轴对准特征结构的底部区域处,所述套筒对准元件具有在形成所述音圈螺旋引线区域期间将所述微型扬声器的套筒定位在其上的第一表面;和胶合环,所述胶合环围绕所述轴柄并且在所述套筒对准元件的第二表面上定位,所述胶合环被构造和布置成用于为所述螺旋引线区域的远侧端部提供引导路径,所述引导路径在从所述轴柄到所述套筒对准元件的方向上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中所述线轴对准特征结构、所述轴柄和所述套筒对准元件由单件原材料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中所述线轴对准特征结构可旋转地联接到所述轴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中所述轴柄被构造和布置成形成所述音圈螺旋引线区域;其中所述线轴对准特征结构被构造和布置成用于在形成所述音圈螺旋引线区域期间使所述线轴对中;并且其中所述套筒对准元件被构造和布置成用于在形成所述音圈螺旋引线区域期间使所述套筒对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中所述轴柄包括用于从所述工具释放所述线轴的锥形侧壁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中所述胶合环包括被构造和布置成用于接纳所述螺旋引线区域的所述远侧端部的两个插入切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具,其中所述插入切口包括用于将所述音圈螺旋引线区域的一部分联接到所述胶合环的粘合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中所述套筒对准元件包括:中心部分;

两个伸出部,所述两个伸出部从所述中心部分延伸;和分离区域,所述分离区域位于每个伸出部和所述中心部分之间,所述分离区域和所述中心部分允许保持线张紧,并形成用于所述螺旋引线区域的所述远侧端部的所述引导路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中所述胶合环具有旋转锁定特征结构,并且所述轴柄具有非圆形表面,用于与所述旋转锁定特征结构联接以防止所述胶合环围绕所述轴柄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具,还包括顶出装置,所述顶出装置包括:基座;

第一基座块和第二基座块,所述第一基座块和所述第二基座块从所述基座延伸,用于插入到所述套筒对准元件的所述分离区域中;和至少一个顶出销,所述至少一个顶出销从所述基座延伸,用于插入到所述轴柄的对应顶出孔中,从而从所述工具移除所述线轴和所述音圈。

11.一种电声换能器,包括:

套筒,所述套筒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音圈,所述音圈位于所述套筒内;

磁组件,所述磁组件与所述音圈磁连通,所述磁组件位于所述套筒中介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

导电线,所述导电线从所述音圈延伸,所述导电线的一部分包括螺旋引线区域;和胶合环,所述胶合环联接到所述套筒的内部,所述胶合环包括所述螺旋引线区域的远侧端部联接到的引导路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声换能器,其中所述胶合环包括被构造和布置成用于接纳所述螺旋引线区域的所述远侧端部的两个插入切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声换能器,其中所述插入切口包括用于将所述音圈螺旋引线区域的一部分联接到所述胶合环的粘合剂。

14.一种用于组装电声换能器的方法,包括:

围绕工具定位胶合环;

围绕所述工具定位线轴和音圈;

使所述线轴和所述音圈与所述工具对准;

通过使所述音圈的导电布线围绕所述工具旋转来形成螺旋引线区域;

使所述螺旋引线区域的远侧端部延伸穿过所述胶合环中的切口;以及围绕所述线轴、所述音圈和所述胶合环定位套筒。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顶出装置插入到所述工具的孔中;以及

使用所述顶出装置从所述线轴、所述音圈、所述套筒和所述胶合环移除所述工具。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胶合环联接到所述套筒的内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所述螺旋引线区域包括:围绕工具的线轴对准特征结构定位所述线轴,以及使所述线轴搁置在所述线轴对准特征结构下方的轴柄的顶部表面上,所述轴柄包括锥形侧壁;

围绕所述轴柄并且在所述套筒对准元件的第二表面上定位所述胶合环;

使所述音圈的所述导电布线围绕所述轴柄的所述锥形侧壁旋转;以及将所述螺旋引线区域的所述远侧端部联接到所述胶合环中的所述切口。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螺旋引线区域的所述远侧端部沿所述胶合环切口向下引导;

通过夹紧机构或粘结技术将所述远侧端部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以及将所述远侧端部的最远端联接到所述套筒的底部处的电路板。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粘结技术包括粘合剂。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所述胶合环切口,所述胶合环切口被减小以夹紧所述螺旋引线区域。

21.一种用于组装电声换能器的工具,包括:

轴柄,所述轴柄包括:

线轴对准特征结构,在组装所述电声换能器期间,线轴和音圈围绕所述线轴对准特征结构定位;

套筒对准特征结构,所述套筒对准特征结构在所述线轴对准特征结构下方,在组装所述电声换能器期间,套筒围绕所述套筒对准特征结构定位并与所述线轴和所述音圈对准;

基座部分,所述基座部分在所述套筒对准特征结构下方,所述工具还包括:

着陆器芯装置,所述着陆器芯装置被构造和布置成用于插入到加工设备中并用于在组装之后从所述轴柄移除所述电声换能器;和绝缘环,所述绝缘环定位在所述套筒对准特征结构和所述线轴对准特征结构之间的唇缘处,所述绝缘环用于为所述音圈的引线区域的远侧端部提供引导路径,其中所述基座部分与在所述基座部分下方的所述着陆器芯装置连通,并且与所述绝缘环进一步连通。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工具,其中在组装之后,所述电声换能器包括所述套筒、所述线轴、所述音圈和柔性电路。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工具,其中所述着陆器芯装置包括被构造和布置成用于插入到所述加工设备中的底部元件、被构造和布置成用于经由所述轴柄与所述绝缘环连通的第一侧销和第二侧销、和被构造和布置成用于与所述线轴的顶部表面连通的中心销。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工具,还包括在所述着陆器芯装置的所述底部元件和所述轴柄的最底表面之间的间隙,其中所述间隙的最大高度受所述着陆器芯装置的所述中心销的顶部区域限制。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工具,其中所述轴柄的所述基座部分具有大于所述套筒对准特征结构的宽度的宽度,并且所述轴柄的所述基座部分还包括唇缘,所述唇缘从所述套筒对准特征结构的最外圆周延伸,用于接纳围绕所述线轴和所述音圈定位并与所述线轴和所述音圈定对准的所述套筒。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工具,其中所述绝缘环包括从所述绝缘环竖直延伸的两个带沟槽伸出部,用于接纳和固定所述音圈的引出线。

27.一种用于组装电声换能器的工具,包括:

轴柄,所述轴柄包括:

线轴对准特征结构,在组装所述电声换能器期间,线轴和音圈围绕所述线轴对准特征结构定位;

引线钩环对准特征结构,导电引线钩环和绝缘环围绕所述引线钩环对准特征结构定位;

套筒对准特征结构,所述套筒对准特征结构在所述线轴对准特征结构下方,在组装所述电声换能器期间,套筒围绕所述套筒对准特征结构定位并与所述线轴和所述音圈对准;

基座部分,所述基座部分在所述套筒对准特征结构下方,所述工具还包括:着陆器芯装置,所述着陆器芯装置被构造和布置成用于插入到加工设备中并且用于在组装之后从所述轴柄移除所述电声换能器,其中所述基座部分与所述着陆器芯装置连通,并且与所述绝缘环、所述导电引线钩环和所述线轴进一步连通;并且其中所述导电引线钩环被配置为与所述音圈的引出线传导性连接。

28.一种换能器组件,根据以下步骤形成:

围绕工具的轴柄定位线轴和音圈;

使所述线轴和所述音圈与所述轴柄对准;

围绕所述轴柄定位绝缘环,用于为所述音圈的引线区域的远侧端部提供引导路径;以及使所述线轴围绕所述轴柄旋转,以形成所述音圈的螺旋部分。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换能器组件,其中所述步骤还包括:将所述工具加载到机械臂终端工具(EoAT)设备中,以实现:保持在适当的位置和使所述换能器组件的线轴和音圈对准中的至少一者,或者将所述换能器组件传送到用于形成围绕件的硅树脂源。

说明书 :

用于在微型扬声器中布置音圈引线的工具、电声换能器和用

于组装的方法

[0001] 相关申请
[0002] 本申请要求2017年10月13日提交的标题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sembling an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Including a Miniature Voice Coil”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5/783,499的优先权,该美国专利申请要求2017年3月29日提交的标题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sembling an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Including a Miniature Voice Coil”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478,278的优先权,这些美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本申请与2017年3月29日提交的标题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sembling an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Including a Miniature Voice Coil”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5/472,741和2016年6月14日提交的标题为“Miniature Voice Coil Having Helical Lead-Out for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5/181,989相关,这些美国专利申请中每一者的全部内容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0003] 本说明书整体涉及用于耳机的换能器,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微型电声换能器的音圈引线构型。

发明内容

[0004] 根据一个方面,用于在微型扬声器中布置音圈引线的工具包括:轴柄,该轴柄具有在形成微型扬声器音圈的螺旋引线区域期间将微型扬声器的线轴和音圈定位在其上的顶部表面;线轴对准特征结构,该线轴对准特征结构位于轴柄的顶部区域处并且邻近轴柄的顶部表面,该线轴对准特征结构被构造和布置成用于定位在线轴的内径处;套筒对准元件,该套筒对准元件位于线轴对准特征结构的底部区域处,该套筒对准元件具有在形成螺旋引线区域期间将微型扬声器的套筒定位在其上的第一表面;和胶合环,该胶合环围绕轴柄并且在套筒对准元件的第二表面上定位,该胶合环被构造和布置成用于为引线端部区域的远侧端部提供引导路径,该引导路径在从轴柄到套筒对准元件的方向上延伸。
[0005] 各个方面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者或多者。
[0006] 线轴对准特征结构、轴柄和套筒对准元件可以由单件原材料构成。
[0007] 线轴对准特征结构可以可旋转地联接到轴柄。
[0008] 轴柄可以被构造和布置成形成音圈螺旋引线区域,线轴对准特征结构可以被构造和布置成用于在形成音圈螺旋引线区域期间使线轴对中,并且套筒对准元件可以被构造和布置成用于在形成音圈螺旋引线区域期间使套筒对中。
[0009] 轴柄可以包括用于从工具释放线轴的锥形侧壁部分。
[0010] 胶合环可以包括被构造和布置成用于接纳螺旋引线区域的远侧端部的两个插入切口。
[0011] 插入切口可以包括用于将音圈螺旋引线区域的一部分联接到胶合环的粘合剂。
[0012] 套筒对准元件可以包括:中心部分;两个伸出部,这两个伸出部从中心部分延伸;和分离区域,该分离区域位于每个伸出部和中心部分之间,该分离区域和中心部分允许保持线张紧,并形成用于螺旋引线区域的远侧端部的引导路径。
[0013] 胶合环可以具有旋转锁定特征结构,并且轴柄可以具有非圆形表面,用于与旋转锁定特征结构联接以防止胶合环围绕轴柄旋转。
[0014] 该工具还可以包括顶出装置,该顶出装置包括:基座;第一基座块和第二基座块,该第一基座块和该第二基座块从基座延伸,用于插入到套筒对准元件的分离区域中;和至少一个顶出销,该至少一个顶出销从基座延伸,用于插入到轴柄的对应顶出孔中,从而从工具移除线轴和音圈。
[0015] 根据另一方面,电声换能器包括:套筒,该套筒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音圈,该音圈位于套筒内;磁组件,该磁组件与音圈磁连通,该磁组件位于套筒中介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导电线,该导电线从音圈延伸,该导电线的一部分包括螺旋引线区域;和胶合环,该胶合环联接到套筒的内部,该胶合环包括螺旋引线区域的远侧端部联接到的引导路径。
[0016] 各个方面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者或多者。
[0017] 胶合环可以包括被构造和布置成用于接纳螺旋引线区域的远侧端部的两个插入切口。
[0018] 插入切口可以包括用于将音圈螺旋引线区域的一部分联接到胶合环的粘合剂。
[0019] 根据另一方面,用于组装电声换能器的方法包括:围绕工具定位胶合环;围绕工具定位线轴和音圈;使线轴和音圈与工具对准;通过使音圈的导电布线的远侧区域围绕工具旋转来形成螺旋引线区域;使螺旋引线区域的远侧端部延伸穿过胶合环中的切口;以及围绕线轴、音圈和胶合环定位套筒。
[0020] 各个方面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者或多者。
[0021]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顶出装置插入到工具的孔中;以及使用顶出装置从线轴、音圈、套筒和胶合环移除工具。
[0022]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胶合环联接到套筒的内部。
[0023] 形成螺旋引线区域可以包括:围绕工具的线轴对准特征结构定位线轴,以及使线轴搁置在线轴对准特征结构下方的轴柄的顶部表面上,该轴柄包括锥形侧壁;围绕轴柄并且在套筒对准元件的第二表面上定位胶合环;使音圈的导电布线围绕轴柄的锥形侧壁旋转;以及将螺旋引线区域的远侧端部联接到胶合环中的切口。
[0024]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沿胶合环切口向下引导螺旋引线区域的远侧端部;通过夹紧机构或粘结技术将远侧端部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以及将远侧端部的最远端联接到套筒的底部处的电路板。粘结技术可以包括粘合剂。夹紧机构可以包括胶合环切口,该胶合环切口被减小以夹紧螺旋引线区域。
[0025] 根据另一方面,用于组装电声换能器的工具包括轴柄,该轴柄包括:线轴对准特征结构,在组装电声换能器期间,线轴和音圈围绕该线轴对准特征结构定位;套筒对准特征结构,该套筒对准特征结构在线轴对准特征结构下方,在组装电声换能器期间,套筒围绕该套筒对准特征结构定位并与线轴和音圈对准;和基座部分,该基座部分在套筒对准特征结构下方。该工具还包括:着陆器芯装置,该着陆器芯装置被构造和布置成用于插入到加工设备中并用于在组装之后从轴柄移除电声换能器;和绝缘环,该绝缘环定位在套筒对准特征结构和线轴对准特征结构之间的唇缘处,该绝缘环用于为音圈的引线区域的远侧端部提供引导路径,其中基座部分与在基座部分下方的着陆器芯装置连通,并且与绝缘环进一步连通。
[0026] 各个方面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者或多者。
[0027] 在组装之后,电声换能器可以包括套筒、线轴、音圈和柔性电路。
[0028] 着陆器芯装置可以包括被构造和布置成用于插入到加工设备中的底部元件、被构造和布置成用于经由轴柄与绝缘环连通的第一侧销和第二侧销、和被构造和布置成用于与线轴的顶部表面连通的中心销。
[0029] 该工具还可以包括在着陆器芯装置的底部元件和轴柄的最底表面之间的间隙,其中间隙的最大高度受着陆器芯装置的中心销的顶部区域限制。
[0030] 轴柄的基座部分可以具有大于套筒对准特征结构的宽度的宽度,并且还包括唇缘,该唇缘从套筒对准特征结构的最外圆周延伸,用于接纳围绕线轴和音圈定位并与其对准的套筒。
[0031] 绝缘环可以包括从绝缘环竖直延伸的两个带沟槽伸出部,用于接纳和固定音圈的引出线。
[0032] 根据另一方面,用于组装电声换能器的工具包括轴柄,该轴柄包括:线轴对准特征结构,在组装电声换能器期间,线轴和音圈围绕该线轴对准特征结构定位;引线钩环对准特征结构,导电引线钩环和绝缘环围绕该引线钩环对准特征结构定位;套筒对准特征结构,该套筒对准特征结构在线轴对准特征结构下方,在组装电声换能器期间,套筒围绕该套筒对准特征结构定位并与线轴和音圈对准;和基座部分,该基座部分在套筒对准特征结构下方,该工具还包括:着陆器芯装置,该着陆器芯装置被构造和布置成用于插入到加工设备中并且用于在组装之后从轴柄移除电声换能器,其中基座部分与着陆器芯装置连通,并且与绝缘环、导电引线钩环和线轴进一步连通;并且其中导电引线钩环被配置为与音圈的引出线传导性连接。
[0033] 根据另一方面,根据以下方法步骤形成换能器组件:围绕工具的轴柄定位线轴和音圈;使线轴和音圈与轴柄对准;围绕轴柄定位绝缘环,用于为音圈的引线区域的远侧端部提供引导路径;以及使线轴围绕轴柄旋转,以形成音圈的螺旋部分。
[0034] 该方法步骤还可以包括:将工具加载到机械臂终端工具(EoAT)设备中,以实现:保持在适当的位置和使换能器组件的线轴和音圈对准中的至少一者,或者将换能器组件传送到用于形成围绕件的硅树脂源。

附图说明

[0035] 本发明构思的示例的以上和另外的优点可以通过结合附图参考以下描述而更好地理解,在附图中,在各个附图中类似的数字标示类似的结构元件和特征。附图未必按比例绘制,相反重点是在于例示特征和具体实施的原理。
[0036] 图1是根据一些示例的暴露换能器内部的电声换能器(不包括磁体和后板)的透视图。
[0037] 图2是根据一些示例的用于在组装微型扬声器时定位音圈引线的工具的透视图。
[0038] 图3A是根据一些示例的胶合环的透视图。
[0039] 图3B是图3A的胶合环的顶视图。
[0040] 图3C是图3A和图3B的胶合环的底视图。
[0041] 图4A是根据一些示例的包括图3A至图3C的胶合环和图2的音圈引线形成工具的组件的透视图。
[0042] 图4B是图4A的组件的顶视图。
[0043] 图5A和图5B是根据一些示例的包括形成音圈引线的图2至图4B的对准工具的组件的透视图。
[0044] 图5C是形成音圈引线的图2至图5B的音圈引线形成工具的顶视图。
[0045] 图6A是根据一些示例的组件的透视图,该组件包括外壳、线轴和围绕组件定位的音圈。
[0046] 图6B是图6A的组件的顶视图。
[0047] 图7A是根据一些示例的用于工具的支撑固定件的透视图。
[0048] 图7B是根据一些示例的定位在图7A的支撑固定件处的工具的透视图。
[0049] 图8A是根据一些示例的用于工具的顶出装置的透视图。
[0050] 图8B是根据一些示例的定位在图8A的顶出装置处的工具的透视图。
[0051] 图8C是根据一些示例的定位在图8A和图8B的顶出装置处的工具的另一透视图。
[0052] 图8D和图8E是相对于彼此处于各种位置处的图8A至图8C的音圈引线形成工具和顶出装置的横截面视图。
[0053] 图9是根据一些示例的包括暴露在换能器内部的胶合环的电声换能器(不包括磁体和后板)的透视图。
[0054] 图10A是根据一些示例的用于组装电声换能器的工具的透视图。
[0055] 图10B是图10A的工具的剖面侧视图。
[0056] 图11是根据一些示例的插入到图10A和图10B的工具中的负载保持器装置的透视图。
[0057] 图12A是定位在图10A、图10B和图11的工具上的微型电声换能器组件的元件的透视图。
[0058] 图12B是图12A的微型电声换能器和工具的剖面透视图。
[0059] 图13A至图13C是根据一些示例的包括形成音圈引线的图10A至图12B的工具的组件的透视图。
[0060] 图14是根据一些示例的定位在着陆器装置中的图10A至图13C的微型电声换能器组件和工具的剖面透视图。
[0061] 图15是根据一些示例的图14的着陆器装置的透视图。
[0062] 图16、图16A和图16B是根据一些示例的在图14和图15的着陆器中对准的图10A至图15的微型电声换能器组件的部件的横截面正视图。
[0063] 图16C是根据一些示例的从图14至图16B的着陆器移除的图10A至图16B的微型电声换能器组件的横截面正视图。
[0064] 图17和图18是根据一些示例的组装在被布置成用于修整操作的图14至图16B的着陆器中的微型电声换能器组件和工具的透视图。
[0065] 图19和图20是根据一些示例的图10A至图18的微型电声换能器组件和工具的横截面正视图,示出了其中从工具顶出微型电声换能器组件的方法步骤。
[0066] 图21至图24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的拾取和放置过程。
[0067] 图25是根据其他示例的用于组装电声换能器的工具的透视图。
[0068] 图26至图32是根据一些示例的用于使用图25的工具组装电声换能器的方法步骤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9] 现代入耳式耳机或耳塞通常包括微型扬声器,其也称为微型电声换能器或驱动器。音圈驱动振动膜振动。这样,振动膜推动其周围的空气,这继而产生向使用者输出的声音。
[0070] 典型音圈被配置为通过将印刷电路板(PCB)的引线电传导地连接到接触件或端子来经由接触件或端子从该印刷电路板接收电信号。为此,微型扬声器中使用的典型音圈包括从音圈延伸到换能器套筒处的接触件或端子的引线,这些接触件或端子又直接或间接地传导性连接到PCB。
[0071] 耳塞换能器中在外壳或套筒中常规微型音圈和音圈线约束部的形成是困难的,并且需要复杂的加工和制造工序。具体地讲,为了使导电线的引线从音圈延伸以用于附接到电路板等,音圈绕组和套筒壁之间线圈线的区域通常由振动膜或围绕件处的中间线接合点支撑,从而在装配过程中需要附加复杂性。
[0072] 参考图1,电声换能器包括微型音圈35,该微型音圈包括位于导电音圈线35的端部处的一对螺旋引线区域37A、37B。引线区域37A、37B可以在它们的远侧端部处分别包括连接部分(未示出),使得引线区域37A、37B可以电连接到引线或其他导电连接器。电声换能器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套筒22、磁体组件(在图1中未示出)和电绝缘圆柱形线轴33。套筒22可以具有第一端部41和第二端部42。线轴33可以联接到振动膜34,该振动膜围绕套筒22的开口或腔体定位,例如,在第一端部41处或附近定位。尽管未示出,但可以将提供机械保护的覆盖件或其他声学透明元件定位在振动膜34之上。印刷电路板(PCB)(未示出)可定位在套筒22的与第一端部41相对的第二端部42处或附近,用于提供接触焊盘,引线端部区域37A、37B的端部可以焊接或以其他方式联接到该接触焊盘。
[0073] 音圈35包括主绕组区域36和两个引线区域37A和37B。一种导电主体,该导电主体被构造成至少一个绕组36围绕线轴33定位。音圈35可以由铜线和/或其他导电材料形成。音圈35的两个端部包括第一引线端部区域37A和第二引线端部区域37B,该第一引线端部区域和该第二引线端部区域被构造和布置成提供到音圈35的电连接。在一些示例中,形成绕组36以及音圈35的引线端部区域37A、37B的导电布线的直径为约30微米,但不限于此。引线区域37A、37B所提供的电连接允许接受电信号或者可以通过PCB等(未示出)来赋予。提供给音圈35的电信号产生使振动膜相对于磁体或磁路向内或向外移动所需的力。
[0074] 第一引线端部区域37A和第二引线端部区域37B,特别是引线端部区域37A、37B各自的螺旋部分43(其例如形成引线端部区域37A、37B的180度螺旋),可以从音圈35的绕组36(即,音圈35的具有螺旋构型的部分)在远离线轴33的方向上切向地延伸。除螺旋部分43之外,引线端部区域37A、37B中的每一者均可以包括翻转180度的螺旋部,并且还包括例如弯曲90度的弯曲部39以及在引线端部区域37A、37B的远侧端部处的笔直部分38。在一些示例中,引线端部区域37A、37B,更具体地,弯曲部分39,被构造和布置成在组装期间经由开口、凹口或狭槽(例如,被称为出线凹口45,如图所示,其以180度间隔开)从套筒22延伸。
[0075] 如图所示,引线端部区域37A、37B可以自由地悬置,即,不接合到围绕件,而是占据音圈35和套筒22的第一端部41之间的空间。因此,第一引线区域37A和第二引线区域37B可以沿同一轴线延伸,但并不限于此。在一些示例中,出线凹口45可以围绕套筒22的第一端部41的圆周以90度、120度、150度等间隔开。
[0076] 简而言之,图1或图9中所示的电声换能器的引线区域37A、37B(一般称为37)可以由音圈引线形成工具形成,其目的在于使引线形成和组装自动化,并且还提供对准功能。在一些示例中,该工具被构造和布置成用于定位在线轴的内径处,以便形成用于微型扬声器应用的期望的螺旋形状音圈引线构型。
[0077] 参考图2处所示的示例,对准工具350包括线轴对准特征结构352、轴柄354和套筒对准元件358。在一些示例中,线轴对准特征结构352、轴柄354和套筒对准元件358由单件原材料形成,例如,模制或机加工而成。在其他示例中,线轴对准特征结构352、轴柄354和套筒对准元件358单独地形成,并且以粘结或其他联接技术联接在一起。
[0078] 线轴对准特征结构352被构造和布置成用于接纳线轴33,用于定位在线轴33的内部中,并且用于在后续螺旋形成操作期间使线轴33对准或对中。如图4A和图4B所示,轴柄354被配置为接纳图3A至图3C所示的胶合环400,并且被构造和布置成用于为螺旋引线区域
37的远侧端部提供引导路径,该引导路径在从轴柄354到套筒对准元件358的方向上延伸。
轴柄354可以具有非圆形形状,例如,如图2所示,用于简化胶合环400的制造并与胶合环400的非圆形旋转锁定特征结构配合,该非圆形旋转锁定特征结构为例如用作旋转锁定特征结构的非圆形开口,通过该旋转锁定特征结构防止胶合环400围绕工具350旋转。在其他示例中,例如,如图6B所示,轴柄354包括有助于阻止旋转的引导销359,例如,圆柱形销。在轴柄具有圆形形状的构型中,引导销359是防止旋转所必需的。在一些示例中,线轴对准特征结构352具有非圆形形状,例如,用于防止在围绕工具400定位环400的期间妨碍胶合环400。这允许围绕工具350定位胶合环400。另外,例如如图8所示的顶出机构可以是适用的,因为当插入线轴33和线圈35时,该顶出机构用于施加力以将这些部件从工具的对中部分释放出来。
[0079] 如本文所述,音圈35和线轴33固定到工具350,使得仅引线布线相对于静止音圈35和线轴33围绕工具240旋转以形成螺旋。在一些示例中,线轴对准特征结构352包括控制线轴33和音圈35的旋转的旋转控制机构,在音圈35旋转的同时,引线布线是静止的。例如,线轴对准特征结构352可以例如通过销或类似物围绕轴柄354的顶部表面353自由地旋转,该销或类似物联接到线轴对准特征结构352,并且延伸穿过顶部表面353的中心中的孔并且可在该孔中旋转。因此,在操作期间,围绕线轴对准特征结构352定位的线轴33和音圈35可以与线轴对准特征结构352一起旋转,相对于引导引线区域37的笔直部分38穿过胶合环400中的切口404以及围绕轴柄354的锥形侧壁部分364形成螺旋引线区域37而言,这将简化引线形成。例如,螺旋引线区域37的形成可以通过旋转或旋绕(以轻微向上或向下运动使线轴和音圈旋转)线轴和音圈支撑件来进行,而不是直接在胶合环切口中引导引线。
[0080] 线轴对准特征结构352联接到轴柄354的顶部表面。轴柄354的未被线轴对准特征结构352覆盖的暴露顶部表面353在例如本文所述的对准操作期间为线轴33提供定位在其上的线圈35。
[0081] 套筒对准元件358被构造和布置成用于接纳套筒22,并且用于使套筒22相对于线轴33对准。螺旋引线区域37形成在轴柄354的锥形区域364上,以允许换能器组件从轴柄354的顶部区域被顶出,使得引出线不妨碍工具350,并在顶出期间保持完整。换句话讲,轴柄354的锥形形状允许从轴柄354释放包括线轴35和音圈35的微型扬声器组件,而不损坏音圈布线。轴柄354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顶出孔362,并且优选包括两个顶出孔362,如图所示,以防止发生零件的锁定,用于从顶出装置380接纳推销,例如,如图8A至图8E所示。插入件(例如,如图3A至图3C所示的胶合环400)可以定位在也称为第二表面的轴柄对准部分358的周边表面363上,并且围绕轴柄354的底部区域。
[0082] 套筒对准元件358包括两个伸出部357A、357B(一般称为357)或翼部,每个伸出部从套筒对准元件358的主体延伸,例如,彼此成180度。两个伸出部357A、357B被构造和布置成使得空间361或分离区域存在于每个伸出部357A、357B与包括单个一体材料的工具350的中心部分之间,该单个一体材料包括线轴对准特征结构352、轴柄354和套筒对准元件358。在一些示例中,伸出部357A、357B位于微型扬声器套筒22的底部平面处,因此可以围绕线轴插入件352和轴柄354将套筒22插入在其对中特征结构上。
[0083] 当音圈35的导电布线延伸,更具体地讲,位于引线端部区域37A、37B的最远端处的竖直部分38延伸时,其处于张力下并且相对于对准工具350的延伸方向在水平位置(参见图5A)延伸。翼部357A、357B和套筒对准元件358的中心部分之间的空间361分别允许保持线张紧,并且是用于在不妨碍工具350的情况下向下引导螺旋引线37A、37B的引导路径的一部分。
[0084] 如图3A至图3C所示的胶合环400,也称为插入件,可以被构造和布置成围绕图2的工具350,例如,围绕轴柄354的外表面,用于形成螺旋引线区域37A、37B。胶合环400与换能器组件保持在一起,用于保持音圈布线的螺旋构型。可以通过围绕线轴插入件352和轴柄354滑动环400来将胶合环400定位在轴柄对准部分358上。
[0085]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所示,胶合环400中的开口具有非圆形形状,该非圆形形状允许胶合环400包括旋转锁定特征结构,通过该旋转锁定特征结构防止胶合环400围绕工具350旋转。在胶合环400具有圆形形状的其他示例中,胶合环4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切口或沟槽等,该切口或沟槽等与从轴柄横向地或以其他方式延伸的引导销配合,用于使胶合环
400中的空间或切口与套筒对准元件356的翼部357与轴柄对准部分358之间的空间361对准。如图6A和图6B所示,换能器套筒22可以围绕胶合环400定位。
[0086] 如图5A至图5C所示,图3A和图3B的对准工具350定位在线轴33和音圈35处以形成螺旋引线区域37A、37B。线轴33的底部表面定位在与线轴对准特征结构352相邻的轴柄354的暴露顶部表面353上并且与其直接邻接。音圈35的引线区域37A、37B的部分定位在胶合环400的插入切口404附近并且附接到该插入切口。例如,其中引线端部区域弯曲部39在插入切口404处形成的音圈导电布线(参见图5B)可以胶合到在胶合环400中彼此成180度定位的两个插入切口404中的每一者。在组装期间,如图5A所示,引线37在箭头的方向上从水平位置(引线区域37的竖直部分38)移动到图5B中所示的竖直位置(在弯曲部39处),通过将绕组
36的布线插入到插入切口404以及套筒对准元件356的翼部357和轴柄对准部分358之间的空间361或分离区域中。分离区域和中心部分允许保持线张紧,并形成用于螺旋引线区域37的远侧端部的引导路径。
[0087] 在一些示例中,将粘合剂诸如胶施加到插入切口404内部的引线区域37的布线。在一些示例中,将粘合剂施加到胶合环400,使得用户可以引导插入切口404内部的引线区域37的布线,并且在这样做时,外部施加的粘合剂与引线区域的布线一起引入到插入切口内部。在其他示例中,可以在将线引导在切口404中之后施加粘合剂,同时线仍然处于张紧状态下,例如,使用系统在切口位置处分配胶。如图5C所示,引线区域37,具体地讲,引线区域
37的导电布线,可以在180度旋转之后胶合到插入切口404。例如,沿胶合环切口404向下引导布线,并且通过粘合剂或使切口404在引线区域37上收缩并将它们锁定或保持在适当的位置的任何夹紧机构将布线保持在适当的位置。可以在套筒22的端部处触及引线37(具体地讲,远侧端部38),以对印刷电路板等执行焊接操作。
[0088] 此处,与本文的其他示例不同,工具零件不移动。在图5A至图5C中,围绕轴柄354并且沿围绕轴柄354插入的胶合环切口404向下引导引线布线36,而不是移动工具零件以形成螺旋引线区域。在其他示例中,线轴33和音圈35围绕其定位的工具区域(例如,线轴插入件352)可相对于轴柄354旋转。
[0089] 用于使用该工具形成螺旋布线37的方法可以以用户引导音圈35的引线布线开始,例如,手动地引导两条引出线中的每一条,并且在张力下拉动每条线。张紧线缠绕在轴柄354的锥形区域周围,以形成螺旋部分43。一旦形成半圈旋转,即,180°,则引出线的端部38仍处于张紧状态下,并且与胶合环400中的切口404对准(平行)。用户可以手动地将引出线向下驱动到胶合环切口404中,需注意,在先前的步骤中,引出线最初与胶合环切口404平行,但在该步骤结束时,引出线38的端部部分地因为套筒对准元件356的翼部357与轴柄对准部分358之间的空间361而与胶合环切口404正交。在该示例中,移动的唯一零件是2条引出线。由于胶合环400和工具350之间的形状关系阻碍旋转,该组件在工具350上是静止的。
使用粘结技术例如粘合剂,或者夹紧引出线38上的胶合环切口404(例如,使其弯曲或塌缩)以形成夹具,来将引出线38固定在胶合环切口404中。
[0090] 在其中线轴33和音圈33旋转而不是保持静止在工具350上的其他示例中,引出线38反而是静止的,并且保持在张紧状态下。在线轴33和音圈35的旋转期间,音圈布线37缠绕轴柄354的锥形部分周围。在半圈旋转(180°)之后,引出线与胶合环切口404平行或以其他方式对准,随后沿胶合环切口404向下引导引出线,从而在布线中形成90度的弯曲部,以将笔直部分38分别与引线端部区域37A、37B的螺旋部分43分离,并通过粘合剂、夹紧等将笔直部分38固定在切口404中的适当的位置。
[0091] 如图6A至图6B所示,套筒22围绕包括线轴33、音圈35和胶合环400的组件定位。具体地讲,套筒22配合在对准部分358周围并且搁置在套筒对准元件358的翼部部分357A、357B的顶部表面上。因此,套筒22可以围绕线轴33对中。优选的示例要求在形成引线37之后将套筒22添加到组件。例如,在例如使用胶合环400外部的粘合剂形成并粘结引线37之后,插入套筒22。又如,不用粘合剂,套筒22和胶合环400可以紧密地联接成足以防止胶合环400在套筒22内部移动。
[0092] 如图7A和图7B所示,支撑固定件370可以可移除地插入到对准工具350中,用于将对准工具350锁定在适当的位置,以有助于引线的形成以及粘合剂到引线37的施加。支撑固定件370可以包括基座371和中心突起元件372,该中心突起元件被构造和布置成用于插入到工具350的轴柄对准部分358中的孔中。基座371提供稳定性。中心突起元件372使组件升高,以简化用户对音圈线的操纵。在使用机器形成引线的情况下,可能不需要中心突起元件372。支撑固定件370还可以包括从中心突起元件372延伸的一对叉头373,这对叉头被构造和布置成用于插入到轴柄354的顶出孔362中,以将工具350锁定在支撑固定件370上。换句话讲,在形成引线37期间,工具被锁定和固定在锁定固定件370上。一个或多个叉头373的最远端不超过线轴33和线圈35的底部表面。因此,固定件370和顶出装置380上的叉头373以及工具350上的通孔被设计成使得叉头不会妨碍布线,例如,不会妨碍形成引线37的导电布线。尽管示出和描述了两个叉头273,但单个叉头273,或者三个或更多个叉头273可同样适用。
[0093] 如图8A至图8E所示,在其他示例中,顶出装置380可以可移除地插入到对准工具350中,用于从对准工具350移除包括线圈35、线轴33和套筒22的换能器组件。顶出装置380可以包括基座381和两个基座块382,这两个基座块被构造和布置成用于插入在套筒对准元件356的翼部357之间。另外,顶出装置38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圆柱形顶出销383,该至少一个圆柱形顶出销在基座块382之间从基座381延伸,并且被构造和布置成用于插入到轴柄
354的顶出孔362中。尽管此处为两个销383,但在其他示例中,单个销383或者三个或更多个销383可同样适用。顶出销383被布置成在顶出期间不妨碍螺旋引线区域37A、37B。在图8D和图8E中,可以施加力,使得块382被插入到翼部357之间的腔体中以邻接套筒22,并且同时,顶出销383被插入到轴柄354的顶出孔362中以邻接线轴33。此时,该装置从工具350离开,并且可以安全移除,而不会影响形成的螺旋引线。
[0094] 图9是包括暴露在换能器内部的胶合环400的电声换能器(不包括磁体和后板)的透视图。图9中所示的换能器可以类似于图1中所示的换能器,不同之处在于存在胶合环400,例如,该换能器包括线轴33、微型音圈35、螺旋引线区域37A、37B等。例如包括磁体和后板(未示出)的马达组件可以插入到套筒22中,以完成电声换能器的组装。例如,后板可以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该第一开口用于接纳导电线的一些部分,该第二开口用于接纳导电线的第二区域。电路板可以联接到套筒22的端部,并且引线端部区域37的端部部分38可以延伸到电路板。
[0095] 因此,如本文所述,可以提供锁定机构来操纵引线区域37,同时保持引线的起始位置(即,音圈35和线轴33处于预旋转位置)以及附接到胶合环400的螺旋引线的结束位置。在其他示例中,用户可能期望操纵工具350上的组件,并且利用两趟方法或精密加工方法形成微型扬声器。在一些示例中,当换能器已经完成构建时,在组装结束时发生该过程的释放步骤。此处,顶出销及销上的特征结构(如锥形部分)是相关的,以使得能够在不损坏引线37的情况下释放零件。在上述方法中,该方法从呈现组件并直接胶合的步骤进行到释放步骤。然而,该方法不限于此。在其他示例中,能够对定位在工具上的子组件执行附加操作,例如,由于线轴33的内径在尺寸上非常接近线轴33的对中特征结构的外径,通过过盈配合将子组件部件(诸如,套筒、线圈)与线轴一起定位在工具上。
[0096] 由于可以在形成整个组件之前操纵引线,组装方法的示例是合适的,同时至少部分地由于零件在销上保持静止,更容易触及引线以进行操纵。在一些示例中,在加工期间,工具可以定位在硅树脂片或精密加工的悬架上,并且附接有胶。套筒定位成与线轴的表面对准,并且换能器膜将粘结在套筒和线轴交接面上。特征是线轴和套筒在同一步骤中直接接触液体硅树脂。
[0097] 总而言之,在一些示例中,锁定机构提供两个用途:在引线操纵和胶合步骤期间锁定工具上的零件;以及在对工具上的零件的子组件执行其他操作的同时锁定工具上的零件,诸如,粘结换能器膜等。可以施加机构,诸如,使用顶出销的顶出机构和/或其他释放机构,以逆转对工具上的子组件的固定。
[0098] 图10A是根据一些示例的用于组装电声换能器的工具450的透视图,例如,该换能器与图1所示的换能器类似或相同。图10B是图10A的工具450的剖面侧视图。工具450类似地被配置为使用于围绕组件的音圈和套筒对准,同时在组装期间约束引线。
[0099] 工具450包括轴柄454、底部元件490(也称为着陆器芯)、第一侧销482A、第二侧销482B和中心销483。第一侧销482A、第二侧销482B和中心销483各自在底部元件490和轴柄
454之间延伸,并且允许轴柄454和底部元件490相对于彼此线性地移动,例如,以改变轴柄
454和底部元件490之间的间隙(G)的尺寸。
[0100] 轴柄454包括线轴对准特征结构462、套筒对准特征结构466和基座部分468。在一些示例中,线轴对准特征结构462、套筒对准特征结构466和基座部分468例如由单件原材料诸如钢机加工而成,或者通过微注塑或其他相关技术形成。在其他示例中,线轴对准特征结构462、套筒对准特征结构466和/或基座部分468单独地形成,并且通过粘结或其他联接技术联接在一起。
[0101] 线轴对准特征结构462被构造和布置在轴柄454的上部区域处,用于接纳线轴33和音圈35(参见图12A和图12B),并且用于定位在线轴33的内部中,并且用于在包括在导电音圈线35的端部处形成螺旋引线区域的随后操作期间使线轴33对准和对中,例如,如图13A所示。线轴33优选地具有圆顶或相关的顶部表面,以便工具450在组装电声换能器时正确地操作。
[0102] 线轴对准特征结构462被构造和布置成用于接纳绝缘环408(也称为圆柱形电路),该绝缘环定位在线轴对准特征结构462和套筒对准特征结构466之间的唇缘465等上,并且通过线轴对准特征结构462与线轴33间隔开,如图12A和图12B所示。
[0103] 套筒对准特征结构466具有大于线轴对准特征结构462的宽度或直径,并因此形成从套筒对准特征结构466的最外圆周延伸的唇缘465等。
[0104] 基座部分468具有大于套筒对准特征结构466的宽度或直径,并因此包括从套筒对准特征结构466的最外圆周延伸的唇缘467等。套筒22(参见图13C)可以定位在套筒对准特征结构466之上,并且以提供套筒22和线轴33和音圈35之间的对准的方式搁置在唇缘467上。
[0105] 轴柄454包括穿过其中心轴线(具体地讲,穿过线轴对准特征结构462、套筒对准特征结构466和基座部分468)的孔472,用于接纳着陆器芯装置480的中心销483。轴柄454还包括第一侧沟槽和第二侧沟槽471,该第一侧沟槽和第二侧沟槽平行于孔472并且以其他方式延伸穿过线轴对准特征结构462、套筒对准特征结构466和基座部分468。如图所示,着陆器芯装置480包括底部元件490,中心销483和两个侧销482从该底部元件延伸。着陆器芯装置480被构造和布置成适形于轴柄454的各个部分,例如,侧销482与轴柄454的基座部分468对准。轴柄454的开口472和侧沟槽471的尺寸允许轴柄454相对于着陆器芯装置480和底部元件490线性地例如向上和向下移动。底部元件490可以是圆柱形,并且包括用于接纳并联接到侧销482的侧沟槽等。销482、483可以压配合、胶合或以其他方式紧密地联接在底部元件
490中的孔的内部。
[0106] 如图11所示,可将负载保持器装置500插入到轴柄454和底部元件490之间以及侧销482之间的间隙(G)中,以增大间隙(G)的尺寸。负载保持器装置500包括在中心销483的任一侧之间的间隙(G)中延伸的第一腿部502A和第二腿部502B,也称为“提升指状物”。在这样做时,中心销483在着陆器腿部502A、502B之间对中,并且填充间隙(G)。负载保持器装置500可以手动地操作或联接到机器诸如机器人设备,在每种情况下,均保持负载保持器装置500的基座,用于移动电声换能器的工具450和线轴33和音圈35,例如,将工具450加载到机械臂终端工具(EoAT)设备中,例如,图30中所示的EoAT设备710。
[0107] 另外,如图12B所示,轴柄454的底部表面直接邻接负载保持器装置500的表面,并且在这样做时,轴柄454相对于销482、483线性地移动以使间隙(G)膨胀或收缩,使得间隙(G)具有与负载保持器装置500相同或相似的高度。间隙(G)的最大高度受中心销483的顶部区域484的限制,该顶部区域的宽度大于中心销483的主线性主体的宽度,并且还大于孔473的宽度,但该顶部区域插入同样具有比孔473大的宽度的开口472中。
[0108] 因此,在组装操作期间,如图12A和图12B所示,将负载保持器装置500插入到底部元件490和轴柄454之间的间隙(G)中,以在侧销482A、482B的最顶部表面与围绕轴柄454定位并围绕环408彼此间隔180度的绝缘环408的两个带沟槽伸出部403之间形成间距(S)(图12B中示出)。间距(S)允许绝缘环408直接邻接套筒对准特征结构466的唇缘465,因为侧销
482A、482B不妨碍或以其他方式阻止伸出部403分别在第一侧沟槽471A和第二侧沟槽471B中延伸,该第一侧沟槽和第二侧沟槽又沿轴柄454的侧壁在与轴柄454相同的纵向方向上向下延伸。绝缘环还可以包括与带沟槽伸出部403对准的唇缘407等,以有助于将音圈引出线
37导航到绝缘环408的带沟槽伸出部403中。
[0109] 在任选的螺旋引线形成过程期间,如图13A所示,电声换能器的微型音圈35包括位于导电音圈线的端部处的一对螺旋引线区域37A、37B。
[0110] 用户可以通过将引出线37A、37B定位在延伸穿过绝缘环408的带沟槽伸出部403的沟槽中并围绕轴柄454旋转轴柄33来手动地引导音圈35的两个引出线37A、37B中的每一者。在其他示例中,张紧的音圈布线缠绕在轴柄454周围以形成螺旋部分37A、37B。在其他示例中,引出线37A、37B可以缠绕在轴柄454周围,然后插入到绝缘环伸出部403的沟槽中,而不使线轴33和音圈35旋转。如图13B所示,使用粘结技术将引出线37A、37B固定在伸出部403中,优选地使用填充伸出部403中的沟槽的胶或粘合剂将线37A、37B粘附在伸出部403中的适当的位置。此处,胶还可以粘附到套筒22(参见图13C)并在套筒22处于适当的位置时固化,从而也将绝缘环408粘结到套筒22的内部表面。
[0111] 如图13C所示,套筒22可以定位在包括线轴33、音圈35和绝缘环408的组件之上,并且搁置在轴柄454的基座部分468的唇缘467上。在这样做时,套筒22与线轴33对准,即,使得围绕套筒22的圆周,线轴33和套筒22的内壁之间的距离是均匀的。
[0112] 参考图14,将工具450和附接到其上的电声换能器的微型组件(其包括线轴33、音圈35、套筒22和绝缘环408)共同插入到着陆器装置510中,该着陆器装置也称为组件降低固定件。着陆器装置510具有被配置为接纳工具450和组件的整个组合的开口。另外,可以在工具450和组件组合之前,将嵌条520插入到着陆器装置510的开口中。在这样做时,如图16、图16A和图16B所示,着陆器装置510可以倒转或上下翻转,使得线轴33或优选线轴33的圆顶面向地表面。此处,嵌条520的重量连同重力一起使得组件在离开着陆器装置510并且线性地朝向地表面的方向上移动。具体地讲,如图16A所示,线轴33的圆顶首先因重力而下降,直到圆顶表面与着陆器装置510的腿部511对准。例如当线轴33抵靠轴柄454压配合时,线轴33因摩擦而保持联接到轴柄454。
[0113] 由于绝缘环408因图13B和图13C所示的胶合步骤而附接到套筒22,套筒22和绝缘环408一起移动。因此,如图16B所示,当销482A、482B抵靠绝缘环408施加力时,即,在向下的方向上推动该绝缘环时,底部元件490和轴柄454之间的图16所示的间隙G减小到图16B所示的较小间隙G'。同样,当销482A、482B向绝缘环408施加力时,即,利用损耗选项由销按压时,套筒22和线轴33之间形成偏移“O”。为了实现这一点,在向下方向上推动套筒22和绝缘环408,以使套筒22与线轴33的圆顶的最外表面对准,并且同样可以与着陆器腿部511对准,如图16B所示。
[0114] 如图16C所示,附接到其的电声换能器的微型组件例如因重力而从着陆器装置510移除,该微型组件包括线轴33、音圈35、套筒22和绝缘环408,它们在着陆器装置510中对准。在一些示例中,嵌条520同样从着陆器装置510移除,如图16C所示。在其他示例中,磁体存在于着陆器装置510中,用于将嵌条520保持在着陆器装置510中的适当的位置,使得仅从着陆器装置510移除工具450和电声换能器。
[0115] 如图17所示,在从着陆器装置510移除工具450和微型换能器组件之后,将组件定位在硅树脂片550之上,然后将其放置在或投入到硅树脂中。在加工期间,可以将保持微型换能器组件的工具450定位在硅树脂片或精密加工的悬架上,并且附接有胶。随后,硅树脂片550准备用于例如通过激光、冲压或切割进行的修整过程,使得硅树脂不会从套筒22的周边突起,并从而完成围绕件34的形成。在一些示例中,硅树脂围绕件34以不同的步骤形成。在一些示例中,线轴33和套筒22在同一方法步骤中直接接触液体硅树脂。
[0116] 如图18所示,工具450与微型换能器组件分离,或者更具体地讲,与换能器组件的包括套筒22、线轴33、音圈35和绝缘环408的部分分离。一种分离技术可以包括物理地使用镊子、钳子等,该镊子、钳子等包括两个突起元件,诸如爪等,这两个突起元件抵靠轴柄454或套筒22施加力,并且其中用户物理地远离轴柄454或套筒22中的一者拉动轴柄454或套筒22中的另一者。另一种分离技术可以包括产生磁场的磁体,该磁场远离换能器组件吸引金属元件诸如轴柄454。无论分离技术如何,当着陆器芯480被压下时,侧销482A、482B直接邻接绝缘环408,并且中心销483直接邻接线轴33的圆顶顶部。当从着陆器装置510释放时,工具450的侧销482A、482B向下按压绝缘环408并且对其施加力,以从轴柄454分离换能器组件,该轴柄相对于销482、483移动,如图19和图20所示。作为顶出步骤的一部分,套筒22在预定偏移极限(例如,0.2mm)内过驱动线轴圆顶33。此处,目标是在移除工具450时减小施加到围绕件34的应力,这可以通过在移除期间直接邻接侧销482A、482B的绝缘环408来实现;同时在着陆器芯装置480被压下时,中心销482抵靠线轴圆顶33施加力。
[0117] 上文示出并描述了拾取和放置过程,其中着陆器装置510用于接纳、保持在适当的位置并对准换能器组件的元件,该换能器组件包括套筒22、线轴33、音圈35和绝缘环408。
[0118] 在其他示例中,例如,图21至图24,可以使用机器人应用代替着陆器装置510,在该机器人应用中,使用圆柱形元件512或着陆重量将换能器组件加载到多自由度(DoF)机器人EoAT 710(例如,3轴机器人)中,该圆柱形元件类似于图14至图16C所示和所述的嵌条520。圆柱形元件512或嵌条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孔514,用于允许经由EoAT 710的真空系统(未示出)向换能器组件施加真空,以朝向EoAT 710牵拉换能器组件和圆柱形元件512。如图21所示,负载保持器突片500可以插入到着轴柄454和陆器芯装置480的底部元件490之间,并且用户可以使用突片500将底部元件490物理地插入到圆柱形元件512中。在图22中,圆柱形元件512通过真空定位在EoAT 710中。在图23中,机器人EoAT 710可以竖直地回缩,用于将换能器组件重新定位到预定位置(未示出),例如,其中可以施加硅树脂片用于形成振动膜或围绕件。如图24所示,可以将换能器组件和圆柱形元件512放置到倾斜保护器530(也称为稳定托盘)中,用于进一步转移。该设备现在已准备好用于相对于硅树脂围绕件等进行修整操作。
[0119] 图25是用于组装电声换能器的另一工具650的示例的透视图,例如,该电声换能器与图1中所示的换能器类似或相同。图25所示和所述的工具650被构造和布置成用于组装微型电声换能器,该微型电声换能器具有没有圆顶或相关顶部区域的线轴。例如,线轴可以是圆柱形的,具有暴露延伸穿过其中的轴柄654的开口顶部区域。
[0120] 在一些示例中,工具650包括轴柄654、导电引线钩环606和绝缘环604(也称为“柔性电路”)。
[0121] 如图25所示,轴柄654包括线轴对准特征结构662、引线钩环对准特征结构664、套筒对准特征结构666和基座部分668,其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类似于图10至图24的轴柄454中的对应元件。在一些示例中,线轴对准特征结构662、引线钩环对准特征结构664、套筒对准特征结构666和基座部分668由单件原材料形成,例如,模制或机加工而成。在其他示例中,线轴对准特征结构662、引线钩环对准特征结构664、套筒对准特征结构666和/或基座部分668单独地形成,并且通过粘结或其他联接技术联接在一起。
[0122] 线轴对准特征结构662被构造和布置在轴柄654的最顶部区域处,用于接纳面向开口的线轴33和音圈35(参见例如,图27),并且用于定位在线轴33的内部中,并且用于在包括在音圈35的导电布线的端部处形成螺旋引线区域37A、37B的随后操作期间使线轴33对准和对中。
[0123] 引线钩环对准特征结构664和通道671被构造和布置成用于在引线形成过程期间利用引线钩环对准特征结构664和套筒对准特征结构666、引线钩环602之间的唇缘665来进行接纳并保持在适当的位置。引线钩环对准特征结构664的内部可以接纳着陆器芯装置680的在两个侧销682A、682B之间延伸的顶部区域681,这两个侧销又联接到底部元件690。由于不需要中心销,即,由于线轴不具有用于与中心销连通的圆顶,顶部区域681和侧销682A、682B共同形成着陆器芯装置680的弓形元件。此处,顶部区域681可以直接邻接音圈35和线轴33的共面底部表面,或者在其他示例中,仅直接邻接线轴33的底部表面。
[0124] 套筒对准特征结构666具有大于引线钩环对准特征结构664的宽度或直径,并因此包括从引线钩环对准特征结构664的最外圆周延伸的唇缘665等。套筒22可以以提供套筒22和线轴33和音圈35之间的对准的方式定位在套筒对准特征结构666之上。
[0125] 基座部分668具有大于套筒对准特征结构666的宽度或直径,并因此包括从套筒对准特征结构666的最外圆周延伸的唇缘667等。定位在套筒对准特征结构666之上的套筒22搁置在唇缘667上,作为套筒22相对于音圈线轴33的对准的一部分。
[0126] 轴柄654包括延伸到孔673的开口672或沟槽等,该开口或沟槽分别延伸穿过线轴对准特征结构662、引线钩环对准特征结构664、套筒对准特征结构666和基座部分668。轴柄654还包括第一侧沟槽671A和第二侧沟槽671B(通常称为671),用于接纳着陆器芯装置680的侧销682A、682B(通常称为682),其中轴柄654相对于着陆器芯装置680自由地向上和向下滑动。
[0127] 着陆器芯装置680可以类似于图10至图25的装置480,并且可以包括底部元件690,该底部元件优选地联接到从中心区域681延伸的两个侧销682,该中心区域定位在轴柄孔673中,并且更具体地讲,定位在引线钩环对准特征结构664的内部中,但不限于此。着陆器芯装置680被构造和布置成适形于轴柄654的各个部分,例如,侧销682与轴柄454的基座部分668对准。开口672可以沿轴柄654的侧壁向下延伸成与沟槽671成90度或垂直于该沟槽。
轴柄654的开口672和侧沟槽671的尺寸允许轴柄654相对于着陆器芯装置680和底部元件
690线性地例如向上和向下移动,或者使得着陆器芯装置680的侧销682A、682B(一般称为
682)相对于着陆器芯装置680移动。底部元件690可以是圆柱形,并且包括用于接纳并联接到弓形着陆器芯装置680的侧销682的侧沟槽、孔等。
[0128] 图26至图32是根据一些示例的用于使用图25的工具650组装电声驱动器的各种方法步骤的透视图和剖面图。
[0129] 如图26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首先组装工具650,该工具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围绕引线钩环对准特征结构64并且在套筒对准特征结构466的唇缘665上定位引线钩环602和环604。绝缘环604的伸出部603以及导电引线钩环602的竖直伸出部605各自可以沿轴柄654中的沟槽671等延伸。绝缘环伸出部603至少部分地覆盖导电伸出部605。
[0130] 另外,负载保持器突片500可以具有单个腿部502,该单个腿部插入在形成在底部元件690与轴柄654的基座部分668的最底部表面之间的孔672的间隙中的两个侧销682之间。
[0131] 如图27所示,线轴33和音圈35定位在轴柄454的线轴对准特征结构462上,以搁置在线轴对准特征结构462和引线钩环对准特征结构664之间的唇缘663上。在一些示例中,线轴33可以具有闭合或圆顶顶部,但不限于此。
[0132] 如图28所示,引线区域37的一部分缠绕在绝缘环604内部的引线钩环602的导电钩606或其他突起部分周围。线轴33或绝缘环604可以旋转,以形成引线区域37的螺旋形状。另选地,用户可以例如使用工具手动地缠绕音圈布线,以形成引线区域37的螺旋形状。
[0133] 如图28A所示,作为对焊接的替代,在将引线布线缠绕在导电钩606周围之后,可以通过力将钩606夹紧或者使其在向下方向上移动,以在导电钩环602的钩606和主体之间形成孔。另选地,如图28B所示,可能发生力,诸如手动按压,用于使钩606向内移动以产生焊料着陆点。
[0134] 如图29所示,负载保持器装置500用于将工具650的底部元件690加载到机械臂终端工具(EoAT)装置710中,该EoAT装置可以与相对于图21至图23示出和描述的EoAT装置类似或相同。如图29A所示,真空保持底部元件690。另选地或除此之外,可以施加磁体。在这样做时,可以移除负载加载器装置500,即,从侧销682之间以及轴柄454和底部元件690之间的开口区域移除负载保持器突片腿部502。
[0135] 如图30所示,套筒22可以定位在轴柄454的套筒对准特征结构466之上,该轴柄又被加载到EoAT装置710中。EoAT装置710可以具有被配置为接纳底部元件690的开口和定位在底部元件690中的销482的端部部分。如图31所示,磁体可以用于围绕轴柄654保持套筒22。
[0136] 在图32中,从EoAT装置710移除了组件和工具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