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纯净性微合金化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950509.5

文献号 : CN11066998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冯丹竹赵坦范刘群石锋涛隋轶李云王勇

申请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一种具有高纯净性微合金化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其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 0.38%‑0.48%,Si 1.50%‑2.00%,Mn 0.60%‑0.80%,P≤0.015%,S≤0.015%,Cr 4.80%‑5.80%,Mo 0.60%‑0.90%,W 0.70%‑1.00%,Nb 0.03%‑0.08%,Sr 0.005%‑0.015%,Ca 0.002%‑0.008%;其中Sr+Ca≥0.01%,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微合金化成分,配以适当工艺,使其具有优异综合性能及高效的生产流程,获得优异综合性能及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的高品质模具钢。

权利要求 :

1.一种具有高纯净性微合金化模具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 

0.38%‑0.48%,Si 1.50%‑2.00%,Mn 0.60%‑0.78%,P≤0.015%,S≤0.015%,Cr5.60%‑5.80%,Mo 0.85%‑0.90%,W 0.70%‑0.95%,Nb 0.03%‑0.08%,Sr 0.005%‑0.015%,Ca 0.002%‑

0.008%;其中Sr+Ca≥0.01%,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

所述的具有高纯净性微合金化模具钢的制备方法:采用铁水预处理‑感应炉熔炼方式进行冶炼,浇注成钢锭,将钢锭放于电渣重熔装置中进行二次精炼;

将电渣钢锭进行轧制预变形,变形量控制在20%‑25%,随后进行高温均质化处理,将电渣锭加热到1230‑1280℃,并保温2‑4h;

板坯开轧温度控制在1100‑1180℃,第一道次压下量控制在10%‑15%,第二道次压下量控制在20%‑25%,第三道次压下量控制在10%‑15%;

精轧阶段开轧温度控制在810‑850℃,第一道次压下量控制在18%‑22%,第二道次压下量控制在20%‑25%;终轧温度790‑840℃,成品厚度为80‑150mm;

采用淬火+回火的热处理工艺,淬火温度1010‑1050℃,保温30‑60min,第一次回火温度

500‑560℃,保温2‑3h,空冷至室温;回火2‑3次,每次回火温度较上次降低8℃‑15℃,保温时间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纯净性微合金化模具钢,其特征在于,钢板不同位置处非金属夹杂物评级A类为粗系0‑0.5,细系0‑0.5;B类为粗系0‑1.0,细系0‑1.0;C类为粗系0‑0.5,细系0‑0.5;D类为粗系0‑0.5,细系0‑1.0。

说明书 :

一种具有高纯净性微合金化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纯净性微合金化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模具行业被称为“制造业之母”,过去三十年间,在中国逐渐发展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过程中,模具行业在国内得以蓬勃发展。当下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转型与升级,高端模具
制造成为国内众多模具制造公司的发展方向。对于高端模具制造从业者来说,其中最重要
一环是选择高品质的模具钢作为原材料以获得模具设计性能。
[0003] 热作模具钢是消耗最快和要求最高的模具钢之一。热作模具钢要求材料具有高的淬透性、高的高温强度、高的耐磨性、高的韧度等。其中,模具钢的纯净度对钢材的强度、塑
性、断裂韧性、切削、疲劳等性能均有很大影响。试验表明,夹杂物的成分、数量、形状、分布
以及在基体中的空间分布等都直接影响模具钢的物理特性,进而对模具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产生直接影响。
[0004] 近年来国内一些钢铁制造企业、研究单位和高校一直以热作模具钢作为研究和开发对象,力求我国生产的热作模具钢材能达到国外优质钢的水平,并不断创新研究开发。
[0005] 申请号为CN201610459770.1的专利《一种热作模具钢板及其制备方法》中热作模具钢成分按质量百分数%计,C:0.45‑0.55,Si:0.20‑0.80,Mn:0.50‑0.80,Cr:3.00‑3.50,
Mo:1.30‑1.80,V:0.05‑0.20,Nb:0.02‑0.10,P≤0.015,S≤0.005。工艺流程为炼钢‑浇注钢
锭‑加热‑开坯‑扩氢‑加热‑轧钢‑热处理,钢板本身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但是其焖钢需6小
时以上,扩氢处理需保温48小时以上,生产周期相当长。
[0006] 申请号为CN201210020349.2的专利《一种铝压铸模用热作模具钢》对热作模具钢的化学成分进行了优化设计,减少了C含量,调整Mo、Co的含量,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作为压
铸模型使用时从水冷孔开始的裂纹,在小于或等于500℃的低温回火,得到不易发生从水冷
孔开始的裂纹的小于或等于HRC45的硬度。但是该种热作模具钢不能保证其他机械性能。
[0007] 申请号为CN201610977623.3的专利《高红硬性高耐磨性热作模具钢材及其生产工艺》发明的热作模具钢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C:0.50‑0.75,Si:≤1.50%,Mn:≤0.50%,
P:0%‑0.030%,S:0%‑0.030%,Mo:2.50%‑3.50%,Cr:4.20%‑5.50%,V:0.60%‑
2.20%,Ni≤0.025%,Cu≤0.10%,其中Ni+Cu≤0.35%。该种热作模具钢克服了现有材料
使用硬度不宜超过HRC52的问题,其能够满足HRC53‑58的使用硬度,从而使用寿命至少提高
2倍。但是其不能保证热作模具钢的冲击性能,且其成品钢需5‑7天退火,生产效率低。
[0008] 申请号CN200910199544.4的专利《复合微合金化高热强性热作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发明的热作模具钢具有高的纯净度、高的热强性、好的热稳定性同时具有优异的热疲劳
性能。其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 0.25%‑0.40%,Si 1.0%‑1.8%,Mn 0.01%‑0.3%,Cr 
3.5%‑5.0%,Mo 2.0%‑3.5%,V 0.8%‑1.5%,Nb 0.03%‑0.07%,稀土元素(Ce+La)
0.05%‑0.1%,P<0.02%,S<0.02%。同时添加Mo和V,且Mo元素含量较高,合金成本高。采用
5‑10h高温均质化处理及锻造固溶处理,生产周期长,成本高昂。
[0009] 申请号CN201510776761.0的专利《一种提高4Cr5MoSiV1热作模具钢性能的制备方法》在控氧条件下添加纯稀土La和Ce,经扩散均匀化退火,三维方向的三次镦粗、拔长锻造,
锻后水、空气双介质交替快速冷却,其得到的4Cr5MoSiV1热作模具钢具有稳定的回火组织
及极佳的等向性,但是难以保证热稳定性。
[0010] 综上,提高热作模具钢性能只有两个途径:一是优化钢种成分以及开发新钢种;二是在已固有成分的基础上改进生产流程以及优化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001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高纯净性微合金化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设计一种微合金化成分,配以适当工艺,使其具有优异综合性能及高效的生产流程,获得优异综合性能及生
产周期短、成本低的高品质模具钢。
[0012]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3] 一种具有高纯净性微合金化模具钢,其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 0.38%‑0.48%,Si 1.50%‑2.00%,Mn 0.60%‑0.80%,P≤0.015%,S≤0.015%,Cr 4.80%‑
5.80%,Mo 0.60%‑0.90%,W 0.70%‑1.00%,Nb 0.03%‑0.08%,Sr 0.005%‑0.015%,
Ca 0.002%‑0.008%;其中Sr+Ca≥0.01%,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
[0014] 本发明钢成分设计理由如下:
[0015] C:是控制马氏体强度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韧性的主要因素。对热作模具钢而言,钢中的碳一部分进入钢的基体中引起固溶强化,另外一部分碳将和合金元素中的碳化物形
成元素结合成合金碳化物。这种合金碳化物除少量残留的以外,还要求它在回火过程中在
回火马氏体基体上弥散析出碳化物产生二次硬化现象,均匀分布的残留合金碳化物和回火
马氏体组织来决定热作模具钢的性能。为保证热作模具钢的综合机械性能,本发明选择加
入C含量为0.38%‑0.48%。
[0016] Si:硅作为钢中的合金元素,可提高淬火温度,提高淬透性。Si也为提高回火抗力的有效元素。Si降低碳在铁素体中的扩散速度,使回火时析出的碳化物不易聚集,增加回火
稳定性。近期研究表明:加入适量的Si有助于改善钢的韧性,但随着Si含量的增加,球化的
碳化物尺寸变大,间距增加,促进偏析,形成带状组织,使横向性能低于纵向。因此,本发明
选择加入Si含量为1.50%‑2.00%。
[0017] Mn:钢中含有Mn可以改变钢在凝固时所形成的氧化物的性质和形状。同时它与S有较大的亲合力,可以避免在晶界上形成低熔点的硫化物FeS,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由于本
发明降低Mo的含量,因此可突出Mn和Si的作用,本发明选择加入Mn含量为0.60%‑0.80%。
[0018] P、S:过多会影响钢的均质性及纯净度,但考虑到生产成本,本发明选择加入P≤0.015%,S≤0.015%。
[0019] Cr:铬对热作模具钢的耐磨性、高温强度、热态硬度、韧性和淬透性都有有利的影响。铬一部分固溶到基体起到固溶强化作用,另一部分与碳结合形成碳化物。淬火加热时铬
溶于奥氏体,淬火后固溶于马氏体中,可以提高钢的抗回火软化能力,回火时由基体中析
出,一般形成合金碳化物,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及时间的延长有粗化的趋势。本发明选择加
入Cr含量为4.80%‑5.80%。
[0020] Mo:钼在钢中可提高钢的淬透性,同时在钢中形成特殊的碳化物,提高钢的二次硬化能力和回火稳定性,钼与碳结合,在回火时析出更多细小短杆状碳化物,对提高钢的回火
稳定性起了很大的作用。由于其成本过高,因此采用W元素来代替部分Mo元素。本发明选择
加入Mo含量为0.60%‑0.90%。
[0021] Nb:本发明采用以Nb代V的设计思路,Nb相对于V更易形成稳定细小弥散的MC型碳化物,Nb与C、N均有较强的亲和力,其碳、氮化物溶解温度很高。在奥氏体化时,这些微合金
化碳、氮化物部分不溶解,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相变时作为晶核,促使晶粒细化,添加少量
Nb即可得到显著效果。本发明选择加入Nb含量为0.03%‑0.08%。
[0022] Sr、Ca:热作模具钢在凝固过程中由于偏析而在固液前沿产生碳化物,其尺寸在几微米甚至几十微米以上,热稳定性高,难以在后续热变形过程中消除,在材料服役过程中容
易产生应力集中并引起微观裂纹生成及扩展。因此需控制液析碳化物的种类、尺寸、含量及
分布。本发明采用Sr、Ca微合金共同作用,降低液析碳化物的分解温度,使其经过常规淬火+
回火热处理即可消除液析碳化物的危害。同时使钢液净化,夹杂物上浮排出钢液中,使该种
模具钢具有高的纯净性,对钢中残留夹杂物的形态进行变质处理,使其形状由长条形变为
纺锤形或短条状,并均匀弥散分布于基体中,进而改善钢的等向性能。两种元素同时添加可
达到1+1>2的效果,但添加过量可相互制约,因此本发明中添加Sr为0.005%‑0.015%,Ca
为0.002%‑0.008%,Sr+Ca≥0.01%。
[0023] 本发明采用Sr+Ca微合金化,以Nb代V,增W降Mo的设计思路进行合金成分优化以兼顾合金成本及热作模具钢性能。
[0024] 钢板不同位置处非金属夹杂物评级A类为粗系0‑0.5,细系0‑0.5;B类为粗系0‑1.0,细系0‑1.0;C类为粗系0‑0.5,细系0‑0.5;D类为粗系0‑0.5,细系0‑1.0。
[0025] 一种具有高纯净性微合金化模具钢的制备方法,采用铁水预处理‑感应炉熔炼方式进行冶炼,浇注成钢锭,将钢锭放于电渣重熔装置中进行二次精炼;
[0026] 将电渣钢锭进行轧制预变形,变形量控制在20%‑25%,随后进行高温均质化处理,将电渣锭加热到1230‑1280℃,并保温2‑4h;
[0027] 板坯开轧温度控制在1100‑1180℃,第一道次压下量控制在10%‑15%,第二道次压下量控制在20%‑25%,第三道次压下量控制在10%‑15%;
[0028] 精轧阶段开轧温度控制在810‑850℃,第一道次压下量控制在18%‑22%,第二道次压下量控制在20%‑25%;终轧温度790‑840℃,成品厚度为80‑150mm;
[0029] 采用淬火+回火的热处理工艺,淬火温度1010‑1050℃,保温30‑60min,第一次回火温度500‑560℃,保温2‑3h,空冷至室温;回火2‑3次,每次回火温度较上次降低8℃‑15℃,保
温时间相同。
[003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31] 本发明采用Sr+Ca微合金化,以Nb代V,增W降Mo的设计思路进行合金成分优化以兼顾合金成本及热作模具钢性能。采用电渣重熔工艺去除钢内各类夹杂的作用和良好的结晶
条件,使该种热作模具钢具有良好的纯净度。其铸态组织精细、致密、均匀,无白点、疏松和
缩孔,偏析较小。采用机械扩散与热扩散共同作用,使该种热作模具钢成分均匀化,大大缩
短合金元素均匀化所需要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减小生产成本,生产出的热作模具钢具有
高的纯净度,洛氏硬度为58‑60HRC,特厚钢板的不同位置均质度控制在3HRC之内,等向性能
为0.889‑0.931,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符合模具钢未来发展方向,是具有发展潜力的高品
质模具钢。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33] 一种具有高纯净性微合金化模具钢,其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 0.38%‑0.48%,Si 1.50%‑2.00%,Mn 0.60%‑0.80%,P≤0.015%,S≤0.015%,Cr 4.80%‑
5.80%,Mo 0.60%‑0.90%,W 0.70%‑1.00%,Nb 0.03%‑0.08%,Sr 0.005%‑0.015%,
Ca 0.002%‑0.008%;其中Sr+Ca≥0.01%,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
[0034] 钢板不同位置处非金属夹杂物评级A类为粗系0‑0.5,细系0‑0.5;B类为粗系0‑1.0,细系0‑1.0;C类为粗系0‑0.5,细系0‑0.5;D类为粗系0‑0.5,细系0‑1.0。结果优于
NADCA#207高级优质钢标准要求,本发明的模具钢具有较高的纯净性。
[0035] 一种具有高纯净性微合金化模具钢的制备方法,采用铁水预处理‑感应炉熔炼方式进行冶炼,浇注成钢锭,将钢锭放于电渣重熔装置中进行二次精炼;
[0036] 电渣重熔工艺由于“渣洗”去除钢内各类夹杂的作用和良好的结晶条件,使该种模具钢具有良好的纯净度。结晶是由下而上逐次地进行,铸态组织精细、致密、均匀,无白点、
疏松和缩孔,偏析较小。可使该种产品的金相组织和化学成分均匀,表面光洁,硫含量极低,
非金属夹杂物少且细小弥散。本发明的钢锭经电渣重熔后轧成的钢板,横向塑性、韧性可大
大提高,改善了各向异性,具有良好的内部质量及均质性。
[0037] 将电渣钢锭进行轧制预变形,变形量控制在20%‑25%,随后进行高温均质化处理,将电渣锭加热到1230‑1280℃,并保温2‑4h;
[0038] 本发明采用机械扩散与热扩散共同作用,使该种热作模具钢成分均匀化,防止成分偏析,改善钢的凝固组织,且大大缩短合金元素均匀化所需要的时间,较常规成分均匀化
时间8‑10h缩短至2‑4h,减少占用加热炉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减小生产成本。
[0039] 板坯开轧温度控制在1100‑1180℃,在轧制阶段过程用高压水充分除磷,第一道次压下量控制在10%‑15%,第二道次压下量控制在20%‑25%,第三道次压下量控制在10%‑
15%;使热作模具钢组织充分奥氏体化,促进高温再结晶,为后续控制轧制做好组织准备。
[0040] 精轧阶段开轧温度控制在810‑850℃,第一道次压下量控制在18%‑22%,第二道次压下量控制在20%‑25%;终轧温度790‑840℃,成品厚度为80‑150mm;
[0041] 由于成品钢板目标厚度属于超厚规格,因此本发明采用低温大压下轧制,可达到细化晶粒、组织均匀,提高该种模具钢综合力学性能、改善轧材表面质量的目的。轧后钢板
进行堆垛缓冷。
[0042] 采用淬火+回火的热处理工艺,淬火温度1010‑1050℃,保温30‑60min,第一次回火温度500‑560℃,保温2‑3h,空冷至室温;回火2‑3次,每次回火温度较上次降低8℃‑15℃,保
温时间相同。
[0043] 模具钢淬火为了获得该种钢所能达到的最大硬度,为了得到该种材料的高强度且避免韧性降低,需设定该种淬火温度上限。随后进行回火使模具钢硬度下降,主要是由于淬
火时形成过饱和高硬度的马氏体,过饱和马氏体在热力学是不稳定的状态,在回火处理时,
将会发生碳合金元素的脱溶,伴随着马氏体硬度的逐渐降低。回火后,析出细小弥散的碳化
物,使钢板具有稳定均匀的组织及良好的综合性能。
[0044] 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一些最优实施方案,并不对前述发明范围和技术手段有任何限制。其中表1为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成分,表2为实施例钢锭的预变形与加热工艺,表3
为实施例的热轧工艺,表4为实施例的热处理工艺,表5为实施例不同位置处非金属夹杂物
的评级结果,表6为终态钢板的洛氏硬度性能,表7为各实施例的等向性能。
[0045] 表1本发明实施例热作模具钢化学成分(wt%)
[0046]实施例 C Si Mn P S Cr Mo W Nb Sr Ca
1 0.39 1.50 0.70 0.011 0.013 5.20 0.70 0.80 0.07 0.007 0.006
2 0.42 1.90 0.65 0.012 0.012 5.60 0.80 0.95 0.04 0.009 0.003
3 0.45 1.70 0.80 0.014 0.010 5.80 0.60 1.00 0.05 0.015 0.002
4 0.47 1.60 0.75 0.015 0.015 5.00 0.85 0.75 0.08 0.005 0.008
5 0.38 2.00 0.60 0.013 0.014 4.80 0.90 0.70 0.03 0.010 0.004
6 0.48 1.80 0.78 0.010 0.011 5.40 0.75 0.85 0.06 0.008 0.007
[0047] 表2实施例连铸坯的预变形与加热工艺
[0048] 实施例 变形量(%) 加热温度(℃) 保温时间(h)1 21 1240 3.8
2 22 1230 4
3 25 1270 2.2
4 20 1250 3
5 23 1260 3.5
6 24 1280 2
[0049] 表3实施例的热轧工艺
[0050]
[0051]
[0052] 表4实施例的热处理工艺
[0053]
[0054] 表5为实施例及对比例不同位置处非金属夹杂物的评级结果
[0055]
[0056] 表6终态钢板的洛氏硬度性能(实施例、对比例)
[0057]
[0058] 表7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等向性能
[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