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多功能充电格栅结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1031575.9

文献号 : CN11069693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饶阳宋刘洋江林涛刘小杰王镇斌

申请人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式多功能充电格栅结构,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该充电格栅包括:格栅本体,其中部形成有前后贯穿的窗口;口盖底座,其安装于窗口的一侧边缘,口盖底座开设有开孔;口盖铰链,口盖铰链一端固定于口盖底座,其另一端穿过窗口连接口盖面板,口盖铰链带动口盖面板翻转以封闭或打开窗口;状态检测组件,其固定于口盖底座,状态检测组件上设有触点,靠近触点的口盖铰链上设有触片;当触片与触点接触,并压制触点移动超过触发阈值时,状态检测组件发送信号给电子控制单元ECU,通过ECU显示口盖面板扣合于窗口。本发明的集成式多功能充电格栅结构,通过状态检测组件检测口盖面板是否扣合于窗口,并通过ECU进行显示。

权利要求 :

1.一种集成式多功能充电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格栅本体(1),其中部形成有前后贯穿的窗口(10);

口盖底座(2),其安装于所述窗口(10)的一侧边缘,所述口盖底座(2)开设有对应充电插接口的开孔(20);所述口盖底座(2)的开孔(20)两侧设有均设有一个安装凹台(21),其中一个安装凹台(21)内设有安装座(22),所述安装凹台(21)和安装座(22)之间配合形成固定状态检测组件(6)的第一安装孔(23),所述安装座(22)还开设有供触点(62)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与第一安装孔(23)连通;

口盖铰链(3),其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开孔(20)两侧,所述口盖铰链(3)一端固定于口盖底座(2),其另一端穿过窗口(10)连接口盖面板(4),所述口盖铰链(3)带动口盖面板(4)翻转以封闭或打开窗口(10);

状态检测组件(6),其固定于所述口盖底座(2),所述状态检测组件(6)上设有触点(62),靠近触点(62)的口盖铰链(3)上设有能与触点(62)接触的触片(30);

当所述触片(30)与触点(62)接触,并压制所述触点(62)移动超过触发阈值时,状态检测组件(6)发送信号给电子控制单元ECU,通过ECU显示口盖面板(4)扣合于所述窗口(10);

所述口盖铰链(3)包括:

固定部(31),其固定于所述安装凹台(21);

活动部(34),其固定于所述口盖面板(4);

第一连杆(32),其一端通过第一销轴(35)与所述固定部(31)铰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活动部(34)铰接;所述第一销轴(35)上套设有第一扭簧(36),所述第一扭簧(36)一端与固定部(31)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连杆(32)连接;

第二连杆(33),其一端与所述固定部(31)铰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活动部(34)铰接;

第二扭簧(37),所述第二扭簧(37)一端与固定部(31)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连杆(32)连接;

还包括两个口盖锁(5),两个口盖锁(5)分别位于两个口盖铰链(3)的相对外侧,所述口盖锁(5)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口盖底座(2)和格栅本体(1)上,每个口盖锁(5)与一个口盖铰链(3)相配合;

所述口盖锁(5)包括:

锁体(51),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口盖底座(2),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格栅本体(1);

安装于所述锁体(51)的驱动电机(52),其驱动端连接锁销(53),所述锁销(53)另一端穿出所述锁体(51),所述第二连杆(33)上设有与所述锁销(53)相配合的锁销孔(331);

当所述驱动电机(52)带动锁销(53)脱离所述锁销孔(331)时,所述口盖面板(4)在第一扭簧(36)和第二扭簧(37)的作用下打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多功能充电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10)远离口盖底座(2)的一侧边缘处设有一圈沉台(11),所述沉台(11)内装有密封圈(12),所述密封圈(12)设有翻边(121),所述翻边(121)根部设有减胶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多功能充电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凹台(21)的相对外侧壁开设有锁穿孔(211),每个锁体(51)穿过一个锁穿孔(211),并固定于所述安装凹台(21)内;

所述锁体(51)与格栅本体(1)相连的部分设有镂空缺口,所述格栅本体(1)设有与镂空缺口相适配的防翻转筋条(1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多功能充电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盖锁(5)还包括拉杆(54),所述拉杆(54)一端与锁销(53)楔形配合连接,另一端穿出锁体(51);

当所述驱动电机(52)故障时,所述拉杆(54)可带动所述锁销(53)脱离所述锁销孔(33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式多功能充电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扇上护板(8),所述格栅本体(1)朝向口盖底座(2)的一侧设有多个安装吊耳(13),所述风扇上护板(8)通过安装吊耳(13)固定于所述格栅本体(1);

所述风扇上护板(8)开设有对应所述拉杆(54)的操作孔(81),所述操作孔(81)可拆卸连接有与操作孔(81)相适配的活动饰盖(8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多功能充电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盖面板(4)包括:

外板(41),其开设有供摄像头(7)安装的第二安装孔(411),所述外板(41)上设有固定摄像头线束(71)的线束固定卡(412);

连接于所述外板(41)的内板(42),其远离外板(41)的一侧与口盖铰链(3)连接,所述内板(42)设有对应所述第二安装孔(411)的避让凹台(421);

所述内板(42)开设有第一避让孔(422),所述口盖底座(2)开设有第二避让孔(24),所述摄像头线束(71)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孔(422)和第二避让孔(24)后,固定于所述口盖锁(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多功能充电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盖底座(2)位于开孔(20)上方的部分设有矩形孔(25),所述矩形孔(25)内安装有氛围灯(9)。

说明书 :

一种集成式多功能充电格栅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多功能充电格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电动汽车的日益普及,充电功能作为电动汽车必不可少功能,对其研究也越来越多。一般而言,电动汽车拥有快充和慢充两个充电接口,根据整车布置的需求充电口盖
的布置形式也不尽相同。
[0003] 伴随电气智能化汽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功能结构需要布置在前格栅上。目前,电动汽车可将快充接口和慢充接口同时集成在前格栅上。现有的充电前格栅,大多是通
过铰链与充电口盖连接,电动车的整车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并
不能检测到充电口盖的启闭状态,若充电口盖一直处于开启状态,随着尘埃积累,容易造成
充电接口的负担,减短使用寿命,且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之一,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式多功能充电格栅结构,可检测口盖面板的开启状态。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式多功能充电格栅结构,其包括:
[0006] 格栅本体,其中部形成有前后贯穿的窗口;
[0007] 口盖底座,其安装于窗口的一侧边缘,口盖底座开设有对应充电插接口的开孔;
[0008] 口盖铰链,其设有两个,分别位于开孔两侧,口盖铰链一端固定于口盖底座,其另一端穿过窗口连接口盖面板,口盖铰链带动口盖面板翻转以封闭或打开窗口;
[0009] 状态检测组件,其固定于口盖底座,状态检测组件上设有触点,靠近触点的口盖铰链上设有能与触点接触的触片;
[0010] 当触片与触点接触,并压制触点移动超过触发阈值时,状态检测组件发送信号给电子控制单元ECU,通过ECU显示口盖面板扣合于窗口。
[0011]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述窗口远离口盖底座的一侧边缘处设有一圈沉台,沉台内装有密封圈,密封圈设有翻边,翻边根部设有减胶槽。
[0012]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口盖底座的开孔两侧设有均设有一个安装凹台,其中一个安装凹台内设有安装座,安装凹台和安装座之间配合形成固定状态检测组件的第一安
装孔,安装座还开设有供触点穿过的通孔,通孔与第一安装孔连通。
[0013]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口盖铰链包括:
[0014] 固定部,其固定于安装凹台;
[0015] 活动部,其固定于口盖面板;
[0016] 第一连杆,其一端通过第一销轴与固定部铰接,其另一端与活动部铰接;第一销轴上套设有第一扭簧,第一扭簧一端与固定部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连杆连接;
[0017] 第二连杆,其一端与固定部铰接,其另一端与活动部铰接;
[0018] 第二扭簧,第二扭簧一端与固定部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连杆连接。
[0019]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两个口盖锁,两个口盖锁分别位于两个口盖铰链的相对外侧,口盖锁两端分别固定于口盖底座和格栅本体上,每个口盖锁与一个口盖铰
链相配合;
[0020] 口盖锁包括:
[0021] 锁体,其一端固定于口盖底座,其另一端固定于格栅本体;
[0022] 安装于锁体的驱动电机,其驱动端连接锁销,锁销另一端穿出锁体,第二连杆上设有与锁销相配合的锁销孔;
[0023] 当驱动电机带动锁销脱离锁销孔时,口盖面板在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的作用下打开。
[0024]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两个安装凹台的相对外侧壁开设有锁穿孔,每个锁体穿过一个锁穿孔,并固定于安装凹台内;
[0025] 锁体与格栅本体相连的部分设有镂空缺口,格栅本体设有与镂空缺口相适配的防翻转筋条。
[0026]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口盖锁还包括拉杆,拉杆一端与锁销楔形配合连接,另一端穿出锁体;
[0027] 当驱动电机故障时,拉杆可带动锁销脱离锁销孔。
[0028]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风扇上护板,格栅本体朝向口盖底座的一侧设有多个安装吊耳,风扇上护板通过安装吊耳固定于格栅本体;
[0029] 风扇上护板开设有对应拉杆的操作孔,操作孔可拆卸连接有与操作孔相适配的活动饰盖。
[0030]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口盖面板包括:
[0031] 外板,其开设有供摄像头安装的第二安装孔,外板上设有固定摄像头线束的线束固定卡;
[0032] 连接于外板的内板,其远离外板的一侧与口盖铰链连接,内板设有对应第二安装孔的避让凹台;
[0033] 内板开设有第一避让孔,口盖底座开设有第二避让孔,摄像头线束依次穿过第一避让孔和第二避让孔后,固定于口盖锁。
[0034]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口盖底座位于开孔上方的部分设有矩形孔,矩形孔内安装有氛围灯。
[003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36] (1)本发明的集成式多功能充电格栅结构,通过状态检测组件检测口盖面板是否扣合于窗口,并通过ECU进行显示;当口盖铰链的触片与状态检测组件的触点接触,且带动
触点移动至触点的触发行程范围内时,表示口盖面板处于关闭状态;当触片未与触点接触,
或触片带动触点移动的位移未达到触发行程时,表示口盖面板处于开启状态。
[0037] (2)本发明的集成式多功能充电格栅结构,口盖总成包括口盖底座、口盖铰链、口盖面板和口盖锁,口盖铰链可带动口盖面板翻转以封闭或打开窗口,当口盖面板翻转打开
后,可露出车身前端的充电插接口,便于电动汽车充电。
[0038] (3)本发明的集成式多功能充电格栅结构,将格栅本体、充电口盖总成、风扇上护板、摄像头、氛围灯和状态检测组件集成在一起,可在格栅结构上同时实现氛围灯照明、摄
像环视、口盖面板开闭状态检测,以及口盖面板的紧急解锁功能,减少零部件的数量以及工
厂装配的工时,极大的降低了开发成本。

附图说明

[0039]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集成式多功能充电格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口盖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格栅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格栅本体的后视图;
[0043]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0044]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口盖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45]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口盖底座的局部后视图;
[0046]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状态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7]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口盖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0048]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口盖锁的结构示意图;
[0049]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扇上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0050]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0051]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52]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头的安装示意图;
[0053]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线束卡接件的安装示意图;
[0054]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集成式多功能充电格栅结构的后视图。
[0055] 附图标记:
[0056] 1-格栅本体,10-窗口,11-沉台,12-密封圈,121-翻边,13-安装吊耳,14-防翻转筋条;
[0057] 2-口盖底座,20-开孔,21-安装凹台,210-线束固定件,211-锁穿孔,22-安装座,23-第一安装孔,24-第二避让孔,25-矩形孔,26-卡接槽,27-凸台,28-安装槽;
[0058] 3-口盖铰链,30-触片,31-固定部,32-第一连杆,33-第二连杆,331-锁销孔,332-线束卡接件,34-活动部,35-第一销轴,351-第二销轴,352-第四销轴,36-第一扭簧,37-第
二扭簧;
[0059] 4-口盖面板,41-外板,411-第二安装孔,412-线束固定卡,42-内板,421-避让凹台,422-第一避让孔,423-缓冲块;
[0060] 5-口盖锁,51-锁体,52-驱动电机,53-锁销,54-拉杆,55-拉丝卡板,551-紧急解锁拉丝;
[0061] 6-状态检测组件,61-状态开关,62-触点,63-卡勾;
[0062] 7-摄像头,71-摄像头线束,72-安装部;
[0063] 8-风扇上护板,81-操作孔,82-活动饰盖,821-定位插片,822-挂钩;
[0064] 9-氛围灯,91-氛围灯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0065]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66]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式多功能充电格栅结构,适用于充电插接口前置的电动车。该充电格栅结构包括格栅本体1、口盖总成和状态检测组件6,其
中,口盖总成包括口盖底座2、口盖铰链3、口盖面板4。
[0067] 参见图3和图4所示,上述格栅本体1中部形成有前后贯穿的窗口10。可选地,窗口10为倒梯形窗口,即梯形的长底边位于窗口上侧,梯形的短底边位于窗口下侧。本实施例
中,以格栅本体1朝向口盖底座2的一侧为背面。
[0068] 口盖底座2安装于上述窗口10的一侧边缘,上述口盖底座2开设有对应充电插接口的开孔20。其中,开孔20可选为方孔。对应的,口盖底座2远离格栅本体1的一侧为背面。
[0069] 口盖铰链3设有两个,两个口盖铰链3分别位于开孔20两侧。口盖铰链3一端固定在口盖底座2朝向格栅本体1的一侧,口盖铰链3的另一端穿过窗口10连接上述口盖面板4。口
盖铰链3可带动口盖面板4翻转以封闭或打开上述窗口10。当口盖面板4翻转打开后,可露出
车身前端的充电插接口,以便于电动汽车充电。
[0070] 状态检测组件6固定在口盖底座2上,状态检测组件6上设有触点62,靠近上述触点62的口盖铰链3上设有能与上述触点62接触的触片30。状态检测组件6与整车ECU
(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连接。
[0071] 当上述触片30与触点62接触,并压制上述触点62移动超过触发阈值时,状态检测组件6发送信号给电子控制单元ECU,通过ECU显示口盖面板4扣合于窗口10,即上述口盖面
板4处于关闭状态。当上述触片30未与触点62接触,或触片30压制触点62移动未达到触发阈
值时,状态检测组件6发送信号给电子控制单元ECU,通过ECU显示口盖面板4未扣合于窗口
10,即表示口盖面板4处于未关闭状态。
[0072] 本实施例中,可通过状态检测组件6检测口盖面板4是否扣合于窗口10,并通过ECU进行显示,满足电动车对口盖面板开启状态的信号要求。
[0073] 参见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上述窗口10远离口盖底座2的一侧边缘处设有一圈沉台11,当窗口10为梯形窗口时,沉台11为梯形沉台。上述沉台11内装有密封圈12,密封圈12
可采用双色注塑工艺。上述密封圈12设有一圈由软胶制成的翻边121,上述翻边121根部设
有减胶槽,通过减胶槽使翻边121能够更容易变形。在口盖面板4关闭时,该翻边121与口盖
面板4设计有2mm干涉,从而使二者形成有效密封,以阻挡大部分的杂质进入口盖总成内部。
[0074] 可选地,密封圈12朝向沉台11的一侧设有多个插片和卡扣,沉台11朝向密封圈12的底部设有多个与插片相配合的插片孔,以及与卡扣相配合的卡扣孔,通过插片与插片孔、
以及卡扣与卡扣孔的紧密配合,使密封圈12有效固定在沉台11内。
[0075] 沉台11远离密封圈12的背面四周设有多个螺钉柱和限位件。参见图6和图7所示,口盖底座2朝向格栅本体1的正面设有一圈与沉台11适配的安装槽28,安装槽28四周设有多
个安装机构,且还设有与限位件相配合限位卡口。通过自攻钉穿过安装机构固定在螺钉柱
上,以及限位卡口与限位件的限位配合,使口盖底座2的正面固定在格栅本体1的背面。
[0076] 本实施例中,口盖底座2的开孔20两侧均设有一个安装凹台21,其中一个安装凹台21内设有安装座22,安装凹台21和安装座22之间配合形成固定状态检测组件6的第一安装
孔23。
[0077] 参见图8所示,状态检测组件6包括状态开关61和设置在状态开关61上的触点62,状态开关61固定在第一安装孔23内,且状态开关61的四个侧面分别与第一安装孔23的四个
侧壁形成自定位。其中,状态开关61的每个侧面与对应该侧面的第一安装孔侧壁的定位间
隙可选为0.2mm。
[0078] 该安装座22还开设有供触点62穿过的通孔,通孔与第一安装孔23连通,通孔的尺寸小于安装孔23的尺寸,且与触点62的尺寸相适配。
[0079] 可选地,状态开关61上还设有卡勾63,安装凹台21和安装座22之间还配合形成有一卡接槽26,卡接槽26大小与卡勾63大小相适配。通过卡勾63与卡接槽26相互配合卡紧,使
安装座22与状态开关61紧密连接。其中,卡接槽26的规格可选为3×12mm,卡勾63的卡接量
为0.8mm。
[0080] 参见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上述口盖铰链3包括固定部31、第一连杆32、第二连杆33、活动部34、第一扭簧36和第二扭簧37。其中,固定部31、第一连杆32、第二连杆33和活动
部34均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0081] 上述固定部31固定安装在安装凹台21上,活动部34固定安装在口盖面板4上。
[0082] 第一连杆32一端通过第一销轴35与固定部31铰接,第一连杆32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351与活动部34铰接。
[0083] 第二连杆33一端通过第三销轴与固定部31铰接,第二连杆33另一端通过第四销轴352与活动部34铰接。其中,靠近上述触点62的口盖铰链3的第二连杆33上设置有触片30。
[0084] 上述第一销轴35上套设第一扭簧36,第一扭簧36一端与固定部31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连杆32连接。第二扭簧37一端与固定部31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连杆32连接。
[0085] 本实施例中,固定部3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销轴连接板、以及连接二者的第一固定板,第一连接板和销轴连接板平行设置于第一固定板两端。口盖底座2的安装凹
台21底部设有与第一固定板对应的铰链安装孔和铰链定位销,该第一固定板通过自攻钉固
定连接在上述安装凹台21上。铰链安装孔的直径可选为4mm。
[0086] 活动部34包括第二固定板、以及与第二固定板相连的第二连接板,口盖面板4上设有与第二固定板对应的铰链安装孔和铰链定位销,该第二固定板通过自攻钉固定连接在上
述口盖面板4上。
[0087] 其中,第一销轴35依次穿过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杆32和销轴连接板,第一扭簧36位于第一连杆32和销轴连接板之间。第一连杆32和第二连杆33的一端分别铰接于第一连接板
两侧,第一连杆32和第二连杆33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第二连接板两侧。
[0088] 可选地,销轴连接板上设有第一扭簧挂孔和第二扭簧挂孔,第一连杆32上设有第三扭簧挂孔和第四扭簧挂孔。第一扭簧36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扭簧挂孔和第三扭簧挂孔
上,第二扭簧37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扭簧挂孔和第四扭簧挂孔上。
[0089]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32和第一连杆32在固定部31和活动部34上错位分布,使得铰链受力不集中在一个点上,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口盖铰链3的使用寿。另外,第一扭簧36和
第二扭簧37通过扭簧挂孔位置的布置,可以实现不同方向的弹力,从而实现口盖面板4的二
级开启功能。当口盖锁5解锁后,口盖面板4会弹开一定的角度,然后由驾驶者操作至口盖面
板4完全开启。
[0090] 参见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口盖总成还包括两个口盖锁5,两个口盖锁5分别位于两个口盖铰链3的相对外侧,口盖锁5两端分别固定于口盖底座2和格栅本体1上,每个口盖
锁5与一个口盖铰链3相配合。
[0091] 进一步地,口盖锁5包括锁体51、驱动电机52和锁销53。其中,锁体51一端固定于上述口盖底座2,锁体51的另一端固定在格栅本体1上。可选的,锁体51上设有多个开孔吊耳,
锁体51可通过螺钉穿过开孔吊耳固定在口盖底座2和格栅本体1上。
[0092] 驱动电机52安装在上述锁体51内,驱动电机52的驱动端连接锁销53一端,上述锁销53的另一端穿出锁体51,上述第二连杆33上设有与上述锁销53相配合的锁销孔331。
[0093] 正常情况下,当驱动电机52通电后,驱动电机52带动锁销53脱离上述锁销孔331,口盖面板4在第一扭簧36和第二扭簧37的作用下实现弹开。
[0094] 本实施例中,两个安装凹台21的相对外侧壁开设有锁穿孔211,且安装凹台21底部设有锁安装孔。每个锁体51的一端穿过一个锁穿孔211,并通过螺钉穿过锁安装孔固定于安
装凹台21内,锁安装孔直径可选为5mm。
[0095] 进一步地,锁体51与口盖底座2相连且非置于安装凹台21内的部分设有镂空缺口,口盖底座2设有与镂空缺口相适配的防翻转筋条14。防翻转筋条14优选为U形,U形的防翻转
筋条14能够更稳定有效的防止锁体51的翻转变形。
[0096] 优选地,上述口盖锁5还包括拉杆54,拉杆54一端与锁销53楔形配合连接,另一端穿出锁体51。当上述驱动电机52故障或者车辆没电时,通过向上拉开拉杆54,可带动上述锁
销53脱离上述锁销孔331,使口盖面板4打开。其中,拉杆54和锁销53采用楔形配合,即拉杆
54的斜面与锁销53的斜面抵接配合,使锁销53随拉杆54的竖直移动而水平移动。
[0097] 可选的,锁体51上还可设置一对拉丝卡板55,可用来卡接充电枪的紧急解锁拉丝551。该拉丝卡板55开设有U形卡槽,该U形卡槽包括半圆形槽,该半圆形槽的开口设计为喇
叭口,半圆形槽的直径为7.1mm,半圆形槽与喇叭口的连接处为最小开口,开口宽度为
6.5mm。喇叭口为卡接紧急解锁拉丝提供导向,通过最小开口处卡紧充电枪的紧急解锁拉丝
551,使紧急解锁拉丝551落到半圆形槽中固定。
[0098] 参见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集成式多功能充电格栅结构还包括用于遮挡风扇的风扇上护板8,风扇上护板8起到遮蔽作用的同时,还可防止操作时把手误伸入风扇中造成人
身伤害。格栅本体1朝向口盖底座2的一侧设有多个安装吊耳13,每个安装吊耳上开设有一
个9×12mm的长圆孔。上述风扇上护板8通过安装吊耳13固定于上述格栅本体1。
[0099] 上述风扇上护板8开设有对应上述拉杆54的操作孔81,上述操作孔81可拆卸连接有与操作孔81相适配的活动饰盖82。由于拉杆54设有2个,因此操作孔81和活动饰盖82也相
应设有2个。当口盖锁5故障或者车辆没电时,可拆掉活动饰盖82,通过操作拉杆54实现口盖
面板4的紧急开启。
[0100] 可选的,活动饰盖82一端设有定位插片821,另一端设有挂钩822。操作孔81内壁设有对应定位插片821的定位插口,操作孔81远离定位插口的一侧内壁设有对应挂钩822的挂
槽,挂钩822的方向朝向挂槽设置。通过将定位插片821插入定位插口,以及将挂钩822挂接
到挂槽上,使活动饰盖82固定在操作孔81处。
[0101] 为了方便活动饰盖82的拆卸,挂钩822挂接至挂槽的挂接量不宜多大,优选为1.2mm。活动饰盖82位于挂钩822的一侧高度会超出操作孔81边缘的5mm,以便于为拆卸活动
饰盖82提供操作空间。
[0102] 进一步地,活动饰盖82的边缘以及操作孔81内壁间隔设有限位筋。其中,限位筋可以是半圆形也可以是锥形,通过限位筋起到装配导向和限位可靠的作用,以保证活动饰盖
82安装定位准确,且不会晃动。
[0103] 参见图12-14所示,本实施例中,上述口盖面板4包括外板41和内板42。其中,外板41开设有供摄像头7安装的第二安装孔411,摄像头7两侧设有安装部72,摄像头7通过自攻
钉穿过安装部72固定在外板41上。上述外板41上还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摄像头线束71的线束
固定卡412。线束固定卡41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勾形卡板,两个相对设置的勾形卡板之间
形成摄像头线束71的定位槽。两个勾形卡板的距离根据摄像头线束71的直径确定。勾形卡
板的弯钩部长度为1.5mm。可选的,线束固定卡412设有2个。
[0104] 内板42与外板42对应设有第三安装孔,内板42通过自攻螺钉拧入第三安装孔内固定连接在外板41上。内板42远离外板41的一侧与口盖铰链3连接,上述内板42设有对应第二
安装孔411的避让凹台421,通过避让凹台421来避让安装好的摄像头7。
[0105] 上述内板42开设有第一避让孔422,上述口盖底座2开设有第二避让孔24,第一避让孔422和第二避让孔24均用于避让摄像头线束71。其中,第二避让孔24开设在未设置安装
座22的安装凹台21上。
[0106] 上述摄像头线束71依次穿过线束固定卡412、第一避让孔422和第二避让孔24后,摄像头线束71的端子插接在口盖锁5的线束插口上。
[0107] 参见图15所示,靠近第二避让孔24的第二连杆33上还设有用于固定摄像头线束71的线束卡接件332,摄像头线束71位于第一避让孔422和第二避让孔24的中间部分,可通过
线束卡接件332固定在第二连杆33上。其中,线束卡接件332设有U形槽口,槽口大小与摄像
头线束71相适配。U形开口一侧设有向外的翻折边,翻折边上开设有小孔,翻折边通过小铆
钉铆接在第二连杆33上,U形开口的另一侧设有向外的卡爪,卡爪设有3个,安装好摄像头线
束71后,折叠卡爪将线束卡接件332卡紧在第二连杆33上。
[0108] 可选地,内板42朝向格栅本体1侧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缓冲块固定结构,其内安装有缓冲块423,通过不同缓冲块423分别与格栅本体1和口盖底座2配合,可有效减少口盖
面板4关闭时的冲击力。
[0109] 可选的,口盖底座2位于开孔20两侧还设有两个凸台27,当口盖面板4关闭时,对应的缓冲块可压在凸台27上,凸台27与缓冲块有1mm的过盈接触,以减少冲击力。
[0110] 本实施例中,上述口盖底座2位于开孔20上方的部分设有矩形孔25,上述矩形孔25内安装有氛围灯9。
[0111] 参见图16所示,上述矩形孔25远离口盖面板4的一侧边缘,即口盖底座2的背面,还设有多个螺钉柱和限位件,氛围灯9四周边缘设有安装机构,且还设有与限位件相配合的限
位卡口。通过螺钉穿过安装机构固定在螺钉柱上,以及限位件与限位卡口的配合,使氛围灯
本体固定在矩形孔25内。
[0112] 本实施例中,在其中一个安装凹台21的背面,即口盖底座2的背面,还设有线束固定件210,该线束固定件210开设有一个7×12mm的长圆孔,用来固定氛围灯线束91的端部。
[0113] 口盖面板4打开后,状态开关61发送信号给整车ECU,ECU再发出指令点亮氛围灯9,关闭口盖4后,氛围灯9继续点亮一定时间后关闭。
[0114] 本实施例中,状态开关61的触点62伸出口盖底座2的长度为6.3mm,状态开关61的触发阈值1.8mm。即触点62移动超过1.8mm时,ECU显示口盖面板4扣合于窗口10。另外,触点
62的移动也不宜过大,触点62被压制且移动量过大时,时间久了,可能会压坏状态开关61。
[0115] 当触片30压在触点62上,且触点62伸出口盖底座2的长度为3.5mm时,即触点62移动2.8mm,通过ECU显示口盖面板4处于关闭状态。当口盖面板4处于开启状态时,触点62处于
自由状态,状态开关61发送信号给整车ECU,通过ECU提供口盖面板4的未关提醒,同时氛围
灯9仍处于点亮状态。
[0116] 本发明的集成式多功能充电格栅结构,将格栅本体、充电口盖总成、风扇上护板、摄像头、氛围灯和状态检测组件集成在一起,可在格栅结构上同时实现氛围灯照明、摄像环
视、口盖面板开闭状态检测,以及口盖面板的紧急解锁功能,减少零部件的数量以及工厂装
配的工时,极大的降低了开发成本。
[0117]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