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束器及X光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1313642.6

文献号 : CN11072094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陈旭陈宏伟秦启兴袁晨艳

申请人 : 深圳市创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限束器,包括箱体、滤过组件、调节组件及传动绳。箱体包括主体及基板,所述主体具有一容置腔及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基板连接于所述主体的开口处;滤过组件绕第一轴线枢转连接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调节组件绕与所述第一轴线呈角度的第二轴线枢转连接于所述基板,且所述调节组件一端伸出所述主体;传动绳绕设于所述滤过组件及所述调节组件位于所述容置腔的部分之间,以使所述调节组件的转动与所述滤过组件的转动相互联动。该限束器只需要开设一个供调节组件的一端伸出的孔即可,有效地减小了开设孔的大小,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内部的辐射泄露,确保了操作人员的健康。本发明还涉及一种X光机。

权利要求 :

1.一种限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包括主体及基板,所述主体具有一容置腔及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基板连接于所述主体的开口处;

滤过组件,绕第一轴线枢转连接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

调节组件,绕与所述第一轴线呈角度的第二轴线枢转连接于所述基板,且所述调节组件一端伸出所述主体;及传动绳,绕设于所述滤过组件及所述调节组件位于所述容置腔的部分之间,以使所述调节组件的转动与所述滤过组件的转动相互联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过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一绳轮及滤过盘,所述第一转轴绕所述第一轴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基板,所述第一绳轮及所述滤过盘均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以使所述第一绳轮及所述滤过盘可随所述第一转轴同步转动;

所述传动绳绕设于所述第一绳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二转轴、第二绳轮及调节杆,所述第二转轴绕所述第二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板,所述第二绳轮及所述调节杆均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以使所述第二绳轮及所述调节杆可随所述第二转轴同步转动;

所述传动绳绕设于所述第二绳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限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绳轮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绳轮的径向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具有一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透光口,所述滤过盘包括转轮及多个滤过片,所述转轮连接于第一转轴,以绕所述第一轴线可转动;

所述转轮具有多个安装口,每一所述滤过片对应安装于一所述安装口,且所述转轮转动过程中包括多个滤过位置,当所述转轮处于所述滤过位置,存在一相应的所述安装口对应所述透光口,以使光线可经过相应的所述安装口及所述透光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限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束器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连接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所述定位组件具有一定位端;

所述转轮的周侧设有均可与所述定位端相匹配的多个定位部,当其中一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定位端配合时,所述定位端提供一阻滞所述转轮转动的阻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束器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端连接于所述基板,另一端突出于所述基板,并伸入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调节组件绕所述第二轴线枢转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突出于所述基板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束器还包括两组导向组件,两组所述导向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滤过组件的相对两侧;

每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支架及至少两个导向轮,所述支架连接于所述基板,每组的至少两个所述导向轮均连接于所述支架,且间隔布设,所述传动绳绕设于所述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用于对所述传动绳的传动进行导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限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线相对所述第一轴线垂直;

所述至少两个导向轮中包括一个旋转轴线相对所述第二轴线倾斜的所述导向轮。

10.一种X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X光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限束器。

说明书 :

限束器及X光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限束器及X光机。

背景技术

[0002] 在X光机中,限束器通常安装在球管下面,球管发射出X射线,该X射线通过限束器内部的叶片开口投射到被摄主体上。限束器内部通常还设置有滤光片,滤光片起到过滤软射线的作用。现有的限束器内的滤光片是通过拨片或杠杆结构进行切换的。但是这种切换方式均需要在限束器上开设较大的开口,以供拨片或杠杆结构活动,较大的开口会导致内部辐射泄漏较多,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

发明内容

[0003]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限束器内部辐射泄漏较多,影响操作人员健康的问题,提供一种有效地减少限束器内的辐射泄漏,确保操作人员健康的限束器及X光机。
[0004] 一种限束器,包括:
[0005] 箱体,包括主体及基板,所述主体具有一容置腔及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基板连接于所述主体的开口处;
[0006] 滤过组件,绕第一轴线枢转连接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
[0007] 调节组件,绕与所述第一轴线呈角度的第二轴线枢转连接于所述基板,且所述调节组件一端伸出所述主体;及
[0008] 传动绳,绕设于所述滤过组件及所述调节组件位于所述容置腔的部分之间,以使所述调节组件的转动与所述滤过组件的转动相互联动。
[0009] 通过设置上述的限束器,滤过组件是用于过滤软射线的,而滤过组件转动过程中可改变对软射线的过滤效果,滤过组件的转动是通过传动绳与调节组件的转动相互联动的,也就是说可通过转动调节组件实现滤过组件的转动,而调节组件的一端伸出主体,因此操作人员只需要转动调节组件伸出主体的一端即可实现对滤过组件的调节。相较于传统的通过拨片或杠杆结构进行调节的方式,需要开设使拨片或者杠杆具有一定活动范围的较大的孔,该限束器只需要开设一个供调节组件的一端伸出的孔即可,有效地减小了开设孔的大小,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内部的辐射泄露,确保了操作人员的健康。
[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过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一绳轮及滤过盘,所述第一转轴绕所述第一轴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基板,所述第一绳轮及所述滤过盘均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以使所述第一绳轮及所述滤过盘可随所述第一转轴同步转动;
[0011] 所述传动绳绕设于所述第一绳轮。
[0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二转轴、第二绳轮及调节杆,所述第二转轴绕所述第二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板,所述第二绳轮及所述调节杆均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以使所述第二绳轮及所述调节杆可随所述第二转轴同步转动;
[0013] 所述传动绳绕设于所述第二绳轮。
[00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绳轮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绳轮的径向尺寸。
[00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具有一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透光口,所述滤过盘包括转轮及多个滤过片,所述转轮连接于第一转轴,以绕所述第一轴线可转动;
[0016] 所述转轮具有多个安装口,每一所述滤过片对应安装于一所述安装口,且所述转轮转动过程中包括多个滤过位置,当所述转轮处于所述滤过位置,存在一相应的所述安装口对应所述透光口,以使光线可经过相应的所述安装口及所述透光口。
[001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束器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连接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所述定位组件具有一定位端;
[0018] 所述转轮的周侧设有均可与所述定位端相匹配的多个定位部,当其中一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定位端配合时,所述定位端提供一阻滞所述转轮转动的阻力。
[001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束器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端连接于所述基板,另一端突出于所述基板,并伸入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调节组件绕所述第二轴线枢转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突出于所述基板的一端。
[00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束器还包括两组导向组件,两组所述导向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滤过组件的相对两侧;
[0021] 每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支架及至少两个导向轮,所述支架连接于所述基板,每组的至少两个所述导向轮均连接于所述支架,且间隔布设,所述传动绳绕设于所述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用于对所述传动绳的传动进行导向。
[002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轴线相对所述第一轴线垂直;
[0023] 所述至少两个导向轮中包括一个旋转轴线相对所述第二轴线倾斜的所述导向轮。
[0024] 一种X光机,所述X光机包括如上所述的限束器。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限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为图1所示的限束器的轴测图。
[0027] 图3为图1所示的限束器的侧视图。
[0028] 图4为图1所示的限束器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30]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31]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2]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限束器10,包括箱体(图未示)、滤过组件14、调节组件16及传动绳18。
[0033] 箱体包括主体及基板12,主体具有一容置腔及与容置腔连通的开口,基板12连接于主体的开口处。
[0034] 滤过组件14绕第一轴线枢转连接于基板12朝向容置腔的一侧。
[0035] 调节组件16绕与第一轴线呈角度的第二轴线枢转连接于基板12,且调节组件16一端伸出主体。
[0036] 传动绳18绕设于滤过组件14及调节组件16位于容置腔的部分之间,以使调节组件16与滤过组件14的转动相互联动。
[0037] 通过设置上述的限束器,滤过组件14是用于过滤软射线的,而滤过组件14转动过程中可改变对软射线的过滤效果,滤过组件14的转动是通过传动绳18与调节组件16的转动相互联动的,也就是说可通过转动调节组件16实现滤过组件14的转动,而调节组件16的一端伸出主体,因此操作人员只需要转动调节组件16伸出主体的一端即可实现对滤过组件14的调节。相较于传统的通过拨片或杠杆结构进行调节的方式,需要开设使拨片或者杠杆具有一定活动范围的较大的孔,该限束器只需要开设一个供调节组件16的一端伸出的孔即可,有效地减小了开设孔的大小,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内部的辐射泄露,确保了操作人员的健康。
[0038]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包括底板及多个侧板,多个侧板固定连接于底板的周侧边缘,以与底板围合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容置腔,而基板12则固定连接于多个侧板背离底板的一端,从而围合形成箱体。
[0039] 进一步地,调节组件16的一端从其中一侧板伸出主体,而且该侧板上还设有其他的用于调节限束器的结构,以方便在同一侧对限束器进行调节,无需其他侧板上增加结构,保证限束器整体的美观性。
[0040]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附图中并没有示出主体等结构,是为了更加清楚的展示主体内部的结构,而上述的底板仅是为了区分基板12,并不限制于位于底部,同时附图2-4中未示出传动绳18也并不影响对本发明的理解。
[0041] 在一些实施例中,滤过组件14包括第一转轴142、第一绳轮144及滤过盘,第一转轴142绕第一轴线可转动地安装于基板12,而第一绳轮144及滤过盘均与第一转轴142连接,以使第一绳轮144及滤过盘随第一转轴142绕第一轴线转动,且为同步转动。
[0042] 进一步地,基板12具有一与容置腔连通的透光口122,滤过盘包括转轮146及多个滤过片,转轮146连接于第一转轴142,以绕第一轴线可转动,同时转轮146具有多个安装口1462,每一滤过片对应安装于一安装口1462。
[0043] 转轮146转动过程中包括多个滤过位置,当转轮146处于滤过位置,存在一相应的安装口1462对应透光口122,以使光线可经过相应的安装口1462及透光口122。换而言之,如果安装口1462内装设有滤过片,此时光线也就会经过滤过片,从而滤过片实现对光线中软射线的过滤。
[0044] 具体地,不同的安装口1462内的滤过片对软射线的过滤效果不同。如此,转轮146转到不同的滤过位置,就会有不同的过滤效果。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如图所示,存在一个安装口1462内未安装滤过片,也就是说在该滤过位置时,光线没有受到过滤,而是直接通过安装口1462。
[0045]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口1462的数量优选的为4个,4个安装口1462沿滤过盘的周向均匀间隔布设。
[0046]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组件16包括第二转轴、第二绳轮162及调节杆164,第二转轴绕第二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基板12,第二绳轮162及调节杆164均连接于第二转轴,以使第二绳轮162及调节杆164随第二转轴绕第二轴线转动,且为同步转动,调节杆164远离第二绳轮162的另一端伸出主体。
[0047] 操作人员可直接转动调节杆164带动第二绳轮162转动,而调节杆164的直径远小于第二绳轮162的径向尺寸,且调节杆164可以在保证强度同时方便操作人员转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缩小尺寸,从而使得调节杆164穿设主体时开设的孔更小,确保减少内部辐射的泄漏。
[0048]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对于实现第一绳轮144和滤过盘的同步转动以及实现第二绳轮162与调节杆164的同步转动,既可以是如上所述的同时相对固定地连接在同一转轴上,而该转轴则是通过轴承连接于基板。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转轴固定连接与基板12,而第一绳轮144和滤过盘或者第二绳轮162和调节杆164连接在同一轴承上,且该轴承内环套装于转轴上,具体方式不限。
[0049] 此外,当采用转轴转动连接于轴承这一方式时,对于调节杆164和第二转轴,两者可以是分体式的,也就是如上述实施例所述,调节杆164和第二绳轮162同时连接在第二转轴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调节杆164和第二转轴也可以是一体的结构,调节杆164直接枢转连接于轴承,而第二绳轮162则是直接连接在调节杆164上。
[0050]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绳18分别绕设于第一绳轮144及第二绳轮162,以使第一绳轮144与第二绳轮162的转动相互联动。进一步地,第二绳轮162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一绳轮144的径向尺寸,由于第一绳轮144和第二绳轮162之间通过传动绳18传动,以传动绳18一端从第一绳轮144伸出,另一端从第二绳轮162伸入为例,伸入和伸出的距离是相同的,而由于两个绳轮的径向尺寸不同,因此转动的角度是不同的。
[0051] 基于第二绳轮162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一绳轮144的径向尺寸,使得第二绳轮162转动一定的角度时,第一绳轮144会转动更大的角度。换而言之就是转轮146转动是调节滤过片,即使需要转动的角度接近360°,进行所有的滤过片的切换,第二绳轮162也不用转动360°,对应调节杆164也不用转动360°,方便操作人员的调节。
[0052]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束器还包括两组导向组件13,两组导向组件13分别设置于滤过组件14的相对两侧,以对传动绳18进行导向,使传动绳18连接于调节组件16和滤过组件14之间。
[0053] 进一步地,每组导向组件13包括支架132及至少两个导向轮134,支架132连接于基板12,每组的至少两个导向轮134均连接于支架132,且间隔布设,传动绳18穿设于导向轮134,导向轮134用于对传动绳18的传动进行导向。
[0054] 请参阅图3,实际应用中,第二轴线相对第一轴线垂直,至少两个导向轮134中包括一个旋转轴线相对第二轴线倾斜的导向轮134,以使传动绳18在该倾斜的导向轮134与第二绳轮162之间的传动更加的顺畅。
[0055] 可以理解的是,传动绳18绕设轮状的结构且滑动时,都会具有滑入端和滑出端,而且对于第一绳轮144和第二绳轮162而言,第一绳轮144和第二绳轮162在被传动绳18传动的过程中,从第一绳轮144的滑出端滑出的传动绳18会进入到第二绳轮162的滑入端,然后从第二绳轮162的滑出端滑出并进入到第一绳轮144的滑入端,如此形成一个循环的传动结构。
[0056] 而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第二轴线和第一轴线相互垂直的话,也就是说第一绳轮144和第二绳轮162的转动轴相互垂直,如果直接将传动绳18连接于第一绳轮144和第二绳轮162上,转动过程中传动绳18由于受力倾斜容易脱离绳轮,同时这样设置也会导致绳轮之间通过传动绳18的传动受阻。
[0057] 因此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组导向组件13,一组导向组件13用于对由第一绳轮144的滑出端进入到第二绳轮162的滑入端的传动绳18进行导向,另一组导向组件13用于对由第二绳轮162的滑出端进入到第一绳轮144的滑入端的传动绳18进行导向。
[0058] 同时由于第二轴线和第一轴线相互垂直,因此需要对其中至少一个导向轮134倾斜设置(实际应用中当然可以是每组导向组件13中只将一个导向轮134倾斜设置即可),确保传动绳18从第一绳轮144经过至少两个导向轮134最后进入到第二绳轮162的过程中,传动绳18的角度变化发生在导向轮134上,反之亦然。即第一绳轮144与导向轮134之间、相邻的导向轮134之间以及第二绳轮162与导向轮134之间传动绳18是呈直线的,以保证传动的顺畅。
[0059] 请参阅图3及图4,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轴线实际上为竖直方向的轴线,第二轴线则是水平方向的轴线,每组导向组件13中包括两个导向轮134,其中一个相对水平方向倾斜设置,而另一个导向轮134水平放置,两组导向组件13中的两个水平放置的导向轮134与第一绳轮144之间的连线三角形,且为等腰三角形,即两个导向轮134对称布置于第一绳轮144的两侧。
[0060]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基板12是水平放置的,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也就是图1的前后方向。
[0061]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导向轮134均是位于第一绳轮144远离第二绳轮162的一侧。如此,可以确保传动绳18缠绕在第一绳轮144及两个导向轮134上的部分较多,即传动绳18与第一绳轮144及两个导向轮134的接触面较大,可以有效地避免传动绳18在第一绳轮144或导向轮134上发生打滑的现象。
[0062] 具体的,导向轮134为滑轮轴承,滑轮轴承内环固定连接于支架132,而传动绳18则绕设于滑轮轴承的外环,以实现传动。
[0063]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束器还包括连接板15,连接板15一端连接于基板12,另一端突出于基板12,并伸入容置腔内,调节组件16枢转连接于连接板15突出于基板12的一端。
[0064] 进一步地,连接板15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中间部及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于基板12朝向容置腔的一侧,中间部与第一连接部呈角度设置,且连接于第一连接部远离基板12的一端,而第二连接部连接于中间部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且沿竖直方向设置,即平行于第一轴线的方向设置。
[0065] 具体地,第二连接部呈板状,且第二轴承设置于第二连接部的一侧,以使第二转轴的轴向方向与第一转轴142的轴向方向相互垂直,即上述第二轴线的方向与第一轴线的方向垂直。
[0066] 结合连接板15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倾斜的导向轮164的旋转轴线是同时相对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呈角度的,主要原因在于每组导向组件13的导向轮134的数量为两个,而且第二绳轮162滑入端或滑出端均位于第一绳轮144的滑入端或滑出端的下方,并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0067] 如果在同一水平面上,即可直接将导向轮134水平放置,即可实现传动绳18在导向轮134与第二绳轮162之间的绕设。
[0068]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束器还包括定位组件17,定位组件17连接于基板12朝向容置腔的一侧,定位组件17具有一定位端,转轮146的周侧设有均可与定位端相匹配的多个定位部1464,当其中一定位部1464与定位端配合时,转轮146处于滤过位置,定位端提供一阻滞转轮146转动的阻力。
[0069] 操作人员在通过调节杆164转动转轮146,并转动到滤过位置时,操作人员会感受到一个阻力,以使操作人员知道转轮146已经转动到滤过位置,即完成了滤过片的切换。
[0070] 需要进行解释的是,在一些情况下,当需要精密的调节是,也可以是第一绳轮144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绳轮162的径向尺寸。但是在对于滤过片的切换,实际上需要快速调节,而且精度要求不是特别高,同时滤过片切换完成也有定位组件17提供的阻力进行确认,因此优选的是第二绳轮162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一绳轮144的径向尺寸。
[0071] 进一步地,定位部1464为定位缺口,定位组件17包括连接件172及弹片174,连接件172连接于基板12,而弹片174则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件172,另一端始终抵压于转轮146的周侧,且弹片174远离连接件172的一端具有上述的定位端,以在转轮146转到滤过位置时,弹片174远离连接件172的一端抵接在定位缺口内,从而提供阻滞转轮146转动的阻力。
[0072]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定位部1464也可以是定位凸起,只要确保定位组件17的定位端与定位部相匹配,且能实现在转轮146转动到滤过位置时,定位端提供个转轮146一个转动阻力并被操作人员感知即可。
[0073]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口1462数量为4个时,三个安装口1462中安装有厚度分别为0.1毫米、0.2毫米及0.3毫米的铜片,而剩下一个安装口1462没有安装铜片,为了方便操作人员了解此时位于透光口122下的安装口1462是否有铜片或者是安装有哪一块铜片,可以预先在调节杆164上设置指示箭头,然后在调节杆164伸出的侧板上设置对应各个安装口
1462的标示,即当箭头指向其中一个标示时,与标示对应的安装口1462此时对应透光口
122。
[0074] 结合上述实施例需要进行说明的是,传动绳18可以是钢丝绳,以保证强度,但是钢丝绳为了保证钢丝绳绷紧,需要设置一些拉紧钢丝绳的结构,例如通过弹簧结构拉紧。而传动绳18也可以是橡胶绳,以增强摩擦力,保证不会在绳轮或者导向轮134上打滑。当然,还可以是其他材质的绳,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即可。
[0075] 同时,传动绳18的形式可以是一条封闭的绳,即首尾相连成一个圈的结构,而整条传动绳18连接在第一绳轮144、第二绳轮162以及多个导向轮134上时,是处于绷紧的状态的。
[0076] 传动绳18也可以是一条首尾不相连的绳,假设传动绳18从第一绳轮144出发,绕设完第二绳轮162及所有的导向轮134并回到第一绳轮144,绕设的长度为预设长度,那么实际应用时传动绳18的长度要长于预设长度,两端同时连接在第一绳轮144上时,会有部分缠绕第二绳轮162一圈或者多圈,以保证传动的进行。
[0077] 首尾不相连的传动绳18的两端需要分别固定在同一绳轮或者导向轮134上,而连接在同一绳轮更好,且优选连接于第二绳轮162上,且缠绕在第二绳轮162上至少一圈,实际应用时一圈即可,因为第一绳轮144转动无需一圈即可实现第二绳轮162转动一圈。
[0078] 基于上述的限束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X光机,该X光机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限束器。
[007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限束器及X光机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80] 1)在箱体上只需要开设一较小的孔即可实现滤过片的切换,有效地减少了内部辐射的泄漏,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健康。
[0081]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82]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